據媒體報道: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僑聯副主席潘某2009年兩會期間提出,建議全國用10年時間,分批廢除簡體漢字,恢復使用繁體字,在全國引起了很大反響。潘先生的理由有三:一是上世紀50年代簡化漢字時太粗糙,違背了漢字的藝術和科學性。比如愛字,繁體字里有個“心”,簡化后,造成“無心之愛”;二是以前說繁體字太繁瑣,難學難寫,不利于傳播,但是現在很多人都是用電腦輸入,再繁瑣的字打起來也一樣;三是恢復使用繁體字有利于兩岸統一。
初聽潘大人的提議,似乎振振有辭,理由充分。是呀,中華民族的主體文字來源于相形字,文字改革把傳統都改掉了,死去的祖宗都看不懂后人的祭文如何得了?文字不需要傳播太廣,只要有電腦的文化人懂就可以了,老百姓不需要認字更好駕御呀!大陸搞簡話字,臺灣依然是繁體字,兩岸如何統一呀?哪個是中華正統,哪個是旁門左道呢?
可是,細細琢磨就覺得這位娶了日本太太的潘大人的話就不值得討論。說簡單一點是在書房練書法,脫離實際的突發異想;說復雜一點就是別有用心了。理由有三,其一,這是復辟倒退的聲音。不錯,繁體字確實漢文化的精華所在,幾千年的中華歷史都是由繁體字碼成。可是,文字改革本來就是中華民族與時俱進,勇于創新的一大成功標志,如果簡體字回復到繁體字就是傳承民族文化的話,大家都來使用甲骨文了,那是最正宗的民族文化呀!其二,現在有電腦,文字傳播不是問題,不知道潘大人知不知全國十三億人口有多少人使用電腦?人均電腦是多少臺?尤其是在大陸的廣大的農村,許多農民還處于基本溫飽的狀態,哪有錢買電腦呢?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痛,還想回到少數人看得懂文字,可以任意愚弄廣大百姓的年代嗎?其三,兩岸統一是歷史的必然趨勢,目前存在的最大障礙是政治體制不同,而不是文字區別。最終解決兩岸分裂的手段還是依靠經濟實力與軍事實力。文字復古,就可以兩岸統一嗎?筆者看來潘先生有點借文字暗喻大陸不正統之意,可見用心叵測。
如果先生僅僅是一位書法愛好者或者是漢文學、漢歷史的研究學者,提出這樣的提議,大家還是可以理解的,就當是一位新時代的孔乙己在無病呻吟而已,可他的身份卻是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僑聯副主席,代表中國百姓和華僑說話的人,您老人家在會上拋出這么一個議案究竟是想表達什么呢?是代表日本的華人,是代表臺灣的華人,還是代表舊社會的文人的復古要求嗎?目的還是要否定新中國文字改革、文化發展的偉大成就!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各項事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這是世人有目共睹的,尤其是改革開放后的三十年,世界對中國也開始刮目相看了。文字簡化的貢獻也是功不可沒的,試想一下,如果大陸還是使用祖宗的繁體字,除了一些有文化的華裔能夠掌握的話,其他外國留學生,學個三、四年也只能達到小學語文水平,中華的文化如何傳播?還有,除了臺灣外,中國現有的青年一直都是學習簡體字,忽然復古繁體字,就連大學生也要成文盲,還不要說很多沒有上大學的人。
而今言論自由,只要不違反憲法就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可潘先生想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合法渠道來復辟倒退,即使吳玉章、成仿吾、范文瀾、馬敘倫、郭沫若、沈雁冰這些文字改革的功臣不在了,也是行不通的,現代大多數青年應該知道文字簡化提高了多少的效率,減輕了多少學習負擔。
最后,筆者希望潘先生在下一屆的兩會時多提些關注民生、民聲的議案,少些陳腐、荒唐的無稽之談,更不要再提出中國要“廢除普通話,繼續使用‘子乎者也’”的議案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