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送別一個最可愛的人
司馬平邦
花圈裝飾
白菊攢動
大量的花圈送別老戰士
向魏巍同志學習,向魏巍同志致敬,遵照毛澤東同志的教導,
在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大地思潮終涌動,中華山花爛漫時。
魏巍昆侖,昆侖魏巍;偉大一生,風范永垂。
一位山東人的留言
一位志愿者戰友仍然稱他為老首長
告別廳以魏巍生前名著作抬頭
一位航天行業的老人在留言
自發的紀念
告別廳外前來悼念的人列
早上,7點半就匆匆出門,因為9點,在八寶山有作家魏巍的遺體造別儀式,經常遲到的我不想今天也去晚。
外面飛著小雨絲。
進入夏天,北京的雨下得很奇怪,經常是城東暴雨如注,城市卻艷陽高照,今早的小雨更是稀稀的細細的,讓你走在路上甚至決定不得是不是該打開傘,更讓人覺得這雨絲只在城西才有,可能是專為某個人飲泣。
來到八寶山革命公墓的“蘭亭”門口的時候,已經有很多人在等待,大多都是比自己年長的人。門口有案幾,來追悼的人可以向簿子上留言,我也拍到幾條留言,并且自己也留一句:
――――――――――――――
魏巍先生:
你是最可愛的人!一路走好。
――司馬平邦
――――――――――――――
然后就是等待儀式開始。
人越來越多,從他們的聊天里知道許多人是魏老的生前同事,魏巍生前創作需要去無數地方,在無數工作單位體驗過生活,所以相當部分前來追悼的老人家都多少和魏巍有私人關系。但也有一些老人,已經顫顫巍巍的樣子,年紀都在80歲左右,他們是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戰士,他們就是被魏巍生前最有名的那篇文章稱為“最可愛的人”而傳名天下的人,他們懷著感激的心來送同樣一個老戰士的最終。
因為擁擠和悶熱,有兩個老人家差點暈倒了,馬上有武警過來救扶,也有人手忙腳亂地遞過去速效救心丸一類的藥。
魏巍生前,位至中國人民解放軍正軍職干部,對應的軍銜是中將,所以他的遺像用的是一身戎裝英氣逼人并戴著黑框眼鏡的一張,這與我平日印象中的魏巍不同,在一般報道中能見到的魏巍是一副慈祥老者,眉毛很長很白,也沒有戴眼鏡。
但其實魏巍生前,性格突出,剛正不阿,晚年更大聲宣布自己忠于共產主義,忠誠于毛澤東。
有意思的是文革時期他也被以右派罪名打倒的,靠邊站了好長時間。
被“解放“之后,1979年《東方》上中下三部問世,1982年獲得首屆茅盾文學獎。
我是在大學時代讀到的《東方》,那時描寫抗美援朝的作品很多,這部確實是最好,因為他曾作為一名戰士在朝鮮的坑道里和志愿軍呆了一兩年,志愿軍的生活和采訪為他的一生設下了坐標。
也聽說,在晚年,尤其是近十年魏老的政治鋒頭依然很健,但頗不得當政的歡迎,曾主辦《中流》雜志,并非常不支持讓民營企業主入黨,所以又被人歸為左派。
其實,我最懷念的魏巍是《東方》以及此之前的魏巍,那個并不關涉太多政治而顯更多愛國執忱的河南人魏?。ㄔ壶櫧埽?。
在來送他的老人里有一位志愿軍老戰士,叫高學武,已經70多歲了,他和魏巍的淵源是在1952年魏巍二次赴朝采訪時,第38軍(王牌軍?。?6歲的小戰士高學武和其他3位戰士為團職專業作家魏巍當警衛員,兩個月時間里驚心動魄,死神一直離他們很近,這讓他和魏巍在以后的歲月里成為朋友。他的第一部著作就是在魏巍的支持下寫出來的。
2010年,是抗美援朝戰爭60周年,高學武和魏巍說好要在今年過江(鴨綠江)去朝鮮看看訪訪舊,但7月高去看魏巍時,對魏的身體狀況已有所察覺不好,可能魏巍自己也有預感吧,特意給高老提寫了兩幅字:
一個是:紀念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六十周年。
這是他們設想一起赴朝紀念時要用的。
另一幅字是個書名:坑道風云。
魏巍最后的題詞:紀念偉大的抗美援朝渡江作戰六十周年
魏巍為高學武先生新書題寫的書名:坑道風云
這是魏巍支持高老先生將要著述的一部寫志愿軍生活的書,書還沒開寫,魏巍執意先給題寫的書名,而且沒有落時間――所以高老先生說,7月時他和魏巍自己對未來已經有不好的預感了。
現在,這兩幅字成了魏巍留下的最后的題字――他因抗美援朝的《誰是最可愛的人》成名,一輩子的最后也沒離開這場戰爭。
在現場發放的一份印刷品里我讀到一個小故事。
今年的8月9日,已經住進醫院1年,病重的魏巍從昏迷中醒來,看到了床邊的小孫子,他似乎覺得頭有些昏沉,對孫子說:“抱著我的頭搖一搖?!彼胱屪约呵逍岩幌拢瑢O子抱著他的頭輕輕地搖,魏巍交待給孫子一句話:“我交待你的只有一句話:繼續革命,永不投降!記住沒有?”孫子說記住了,爺爺讓孫子連續說了3遍“繼續革命,永不投降!”孫子說到第二遍時已淚流滿面。
這或不會是魏巍留給這個世界的最后一句話,但確實是這位老戰士留在這個世界上的最后一句口號,他無力喊出來,就讓孫子替他喊。
這句口號里,我可以讀出許多內容,至少有不服和不平――但那不服或不平的對象是什么呢?
從老人臨終的這句口號里,或者也能洞察當年那個年代“從戰火中走出來的”人,那些一輩子被貼了“革命者”標簽的人,那些一輩子任你東西南北風一直堅持自己的理想的人,他們身上確實令人敬畏甚至令人恐怖的意志力,但愿,這也能作為遺產留在后人身上。
我就佩服這樣的人。
極佩服。
我終于排到告別廳,向魏老的遺體三躹躬,然后向家人一一志哀。
魏老安詳躺在花叢中,身著軍裝,但沒有帶眼鏡。這就是那個曾寫出《誰是最可愛的人》而影響了幾代中國人的人,那個一輩子處在激情中的人,現在安靜地在那兒接受大家的懷念。
估計操辦者和家人都沒想到會來這么多憑吊的人,所以整個會場明顯擁擠。
遺體告別儀式從9點開始,到11點瞻仰遺體的人還在外面排了好長一列,今天大概有幾千人來送魏巍。我忽然發現告別廳外的行列里有不少年紀在20左右的青年人,毛澤東思想網站的一個同行告訴我,昨天他們網站為魏巍專設的靈堂也來了3個十多歲的中學生,他們也是專程來悼念魏巍的,他們說《誰是最可愛的人》是語文課本里最感人的一篇。
細雨絲絲下,離悼念廳大門30米的地方,兩位來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男生拉起的一條長長的字幅:最可愛的人,永垂不朽;最可恥的人,雖生猶死。
我問一個接條幅的學生,最可愛的人是魏巍,那最可恥的人是指誰呢?
那個年青的大學生只是微微一笑沒有作答。
最可愛的人永垂不朽,最可恥的人雖生猶死
捍衛《誰是最可愛的人》
司馬平邦
半月前去杭州,和朋友走了一趟岳王廟,拜見兒時的偶像也是永遠的偶像岳爺爺。
岳王廟現在是杭州一重要旅游處,人很多。
但是岳王廟卻不大,是從南宋以來經許多朝代、許多政府和許多中國人整治修理得來的,在每個房間或殿堂門口都掛著對聯,最有名的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岳飛死時,被判有罪,尸骨被獄卒偷運掩埋,直到這個有良知的獄卒死了,直到岳王死了60年后,朝庭才為其平反,找到遺骨建造祭處,我們看到的歷史是被壓縮過的,誰知道在岳爺爺冤死后的那幾十年是什么樣的狀態呢?
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傳》其實正發生在這一段時間。
從此之后,岳廟就香火不斷,這并不是某個人某個朝代或者某屆政府使然,很明顯,這是歷史的選擇,它的香火體現了一種中國文化價值觀和道德價值觀的傳續合理性――現在又有人出來說岳飛過時了,它們拿出的理由居然是為了什么什么民族團結,但據我所知,即使是當年被岳爺爺打敗的金,和之后的元,還有再后來的滿清,對岳飛也是相當尊敬的,那份忠義和英雄氣節,是通世的。
什么民族矛盾,什么短期利益,都將最終被一種彪炳千秋的人格魅力所覆壓。
所以,對那些叫囂把岳飛從民族英雄刪除的人,我只能送你們一樣東西:
狗屎。
但在中國這樣的事還是層出不窮的,比狗拉的屎都多。
這不,幾天前一個叫令狐補充的,寫了篇關于將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開除出學生教材的文章,昨天被我看到,馬上就聞到了一股屎味。
他說,現在不是好個時候了,戰爭精神過時了,英雄主義該取消了,大概就這個意思,所以,這部影響了幾代人的作品也該滾蛋了。
魏巍死了,一個老戰士倒下。
人雖無死,老而至死,在古人言當是喜喪,所以見魏巍的死,我并不真的難過,因為誰都沒辦法阻擋自然的代謝的,所以我覺得用“死”而不用什么“去世”或者“逝世”之類的詞眼未免矯情,不如這個“死”字來得直接,來得更合乎老人家戎馬倥傯的英雄前半生。
但讓人痛心的是,隨著魏巍的死,可能那“最可愛的人”也死了。
1950年代初,年輕的魏巍帶著他的武器――筆,出沒于抗朝鮮戰爭的戰場,和那時所有的中國人民志愿戰士一樣,將生死置之度外,做著同樣報效國家的偉業。《誰是最可愛的人》,也并不因它的作者魏巍是活著還是死而有意義或無意義,因為它謳歌了一群愛國的普通士兵是如何用生命和熱情保衛年輕的共和國的,幾十年后讀來,仍讓人熱血沸騰――說這篇文章過時的人,我相信都是冷血的,就像現在讀著岳爺爺的《滿江紅》,誰要說它傷害了民族關系一樣,冷血而愚蠢。
《誰是最可愛的人》可能是學生教材里惟一的一部記錄“抗美援朝”或者“朝鮮戰爭”這段當代中國最輝煌最慘烈的戰爭史的文字(對越自衛反擊因外交原因鮮小被提起),那場共和國初建時代用36萬志愿軍的生命換來的勝利,給之后的中國打下了至少50年的穩定與和平,我相信現在的人們能享受如此的太平生活,也是拜那36萬死難的英靈所賜。
英雄主義,樂觀精神,平民意識濃郁其中,不能釋懷。
所以,《誰是最可愛的人》更是一種象征,讓下一代人對那些事那些人有長久懷念。
而我個人認同這篇散文的另一個原因:它是在現在的學生教材中少見的真正記錄中國人在對外戰爭中的犧牲和勝利的文章,我不管這場戰爭的真正發動原因是什么,但只憑這場中國人在外戰中的勝利,魏巍的這部作品就有巨大的存在合理性。
你看,魏巍剛死,令狐補充就又跳出來,發揮著中國人好內斗的本事了。外戰外行內戰內行的丑惡國民性,更肯定了《誰是最可愛的人》的價值。魏巍不死的時候,你令狐補充為什么不出來提議呢?當然,我相信,令狐補充的叫囂本來也只是狂犬吠日罷了,這部作品不會因此撤出學生教材的。
不覺得如此猖狂吠叫于這部經典作品的聲音其實是來自當代中國人那顆浮躁和功利的心嗎?《誰是最可愛的人》的成功,其實也不只在于有那么一些人在為國為民做著那些“最可愛的事”,而更在于那個時代,我們有一顆更純凈的可以發現那些最可愛之處的最可愛的心。
因為流血犧牲已經不能讓我們感動,因為在這個時代已經沒有任何東西可以令我們感動。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