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鳴與隔膜
黎陽
2008.8.29.
有人說:“畢竟時代不同,讓今天的年輕讀者去讀這篇文章(《誰是最可愛的人》),難免會產生隔膜。”
顯然這里的邏輯是:時代產生“隔膜”。時代不同,必然隔膜。“代溝”是不可避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的時代過去了,大家都“隔膜”了,所以應該退出歷史教科書。
這真是“你不說我還清楚,你越說我越糊涂”。照此邏輯,時代越遠的東西越“隔膜”,時代越近的東西越共鳴。要和諧,就應該趕時髦,別沾那些“不同時代”的東西。
然而奧運會開幕式上孔門三千弟子揮舞竹簡,邊嗥“和為貴”邊下跪算哪個時代的東西?這怎么就不“隔膜”了?這究竟屬于“時代相同”,還是屬于“時代不同”?如果屬于“時代相同”,那豈不意味著如今時代倒退了兩千年,“共鳴”到了孔夫子的時代,所以不再有“隔膜”?如果屬于“時代不同”,那“時代不同產生隔膜”的“真理”還能成立嗎?
時代不同的東西未必一定令人隔膜。
——《包身工》比《誰是最可愛的人》的時代更早,被趕出教科書是因為“時代不同”產生了“隔膜”嗎?恰恰相反,是因為太不“隔膜”了——太容易讓人聯想到今天的黑磚窯、血汗工廠、死亡煤礦……否則為什么那么急著從教科書里刪除掉?
——怎么不見口口聲聲說:因為“時代不同”,所以《誰是最可愛的人》令人“隔膜”的人同樣說:因為“時代不同”,所以《色.戒》、《肉蒲團》、《燈草和尚》、《金瓶梅》、《紅色吉賽爾》之類也令人“隔膜”?
時代相同的東西未必一定令人共鳴。
——就在中國人正跳著竹簡舞為“和諧”下跪的同一時刻,格魯吉亞那里正大打出手,血流成河。“同一時代”,“同一個地球村”,“共鳴”還是“隔膜”?
——“主流”們為香港女星的光腚照津津有味,老百姓呢?“干我屁事,我只打醬油。”——“同一時代”,“同一社會”,“共鳴”還是“隔膜”?
“共鳴”還是“隔膜”不取決于時代,而取決于社會地位和階級立場。說到底還是毛澤東的話:“在階級社會中,每一個人都在一定的階級地位中生活,各種思想無不打上階級的烙印。”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