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片講的是一個貧苦少年從賣納豆、賣晚報開始,后來擦過鞋,又進廠當上模范職工,最后得到提升,成了一大富豪。
盡管字幕上沒有,但解說員說道:“勤奮乃成功之母,此之謂也!”
對此,雜工們報以“真誠”的掌聲。但漁工或水手當中有人大聲喊道:“扯淡!真是那樣,老子不早就當上總經理了!”惹得眾人大笑不止。
后來解說員告訴大家:“公司命令我務必在那個地方好好用力反復、反復強調。”
最后放的是公司所屬各個工廠和事務所的照片,那里有很多“勤奮”做工的勞工。
以上是日本著名左翼作家小林多喜二的小說《蟹工船》描寫的一段場景,看到“解說員”所念的“奮斗經”,拋開時間、地點、國別,我們是不是會產生某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呢?
因為魯迅先生等人的推介,中國讀者對小林多喜二及其《蟹工船》并不陌生。
這部小說描寫了工人們在極其惡劣的環境及生產條件下捕蟹并加工成罐頭的過程,揭露了資本主義剝削的殘酷手段及實質,揭示了正是資本家的剝削教育啟發了工人們仇恨與反抗的覺悟,而大機器生產又促成了工人的團結,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影響也是很直接的。小說結尾,蟹工船上的第一次罷工斗爭以失敗告終,但在其它船上,還有其它行業工人的斗爭正在進行中,新的斗爭已經開始……
小林多喜二1903年出生于日本秋田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28年至1929年,小林多喜二積極參加日本共產黨領導下的文學運動,小說《蟹工船》是他的代表作。
1929年3月底,《蟹工船》完稿,分兩部分發表在全日本無產者藝術聯盟即“納普”的機關雜志《戰旗》的同年五月和六月號上。雖然在發表時,雜志編者用叉號替換掉了多處觸犯禁忌的敏感字句和段落,但仍然遭到了日本軍國主義當局的查禁。然而,這部禁書卻激起日本文壇的強烈反響,并受到讀者的歡迎,單行本《蟹工船》在被查禁的情況下,半年間銷售三萬五千冊。
1930年春,魯迅先生主編的《文藝研究》創刊號刊出了《蟹工船》的出版預告:“日本普羅列塔利亞文學,迄今最大的收獲,誰都承認是這部小林多喜二的《蟹工船》。在描寫為帝國主義服務的《蟹工船》中,把漁夫縛死在船欄上,這一工船專為自身利益寧愿犧牲求救的別一工船的數百性命,這種凄慘的場面中,驚心動魄地顯示出了兩大階級的對立。”
(注:普羅列塔利亞,音譯,詞源出拉丁文proletarius,英文proletariat,原指古羅馬社會的最下等級,這里指無產階級)
1930年4月,曾翻譯《共產黨宣言》的陳望道先生主持的大江書鋪出版了潘念之譯的《蟹工船》,不久便遭國民黨當局以“普羅文藝”的罪名查禁,但仍然在中國讀書界產生了積極而熱烈的影響,夏衍的小說《包身工》亦是能看到《蟹工船》的影子。
值得一提的是,深切關心中國人民命運的小林多喜二還專門為中譯本撰寫了序言:
中國普羅列塔利亞底英雄的奮起,對于切膚相關的日本普羅列塔利亞,是怎樣地增加其勇氣呢。我現在想到《蟹工船》由著潘念之同志底可敬的努力,得在這英雄的中國普羅列塔利亞之中被閱讀的了,感到異常的興奮。在這作品上所采取著的事實,象在日本底這么一般,對于中國普羅列塔利亞,或許是關系較淺罷。然而,假如把《蟹工船》底極度殘虐著的原始榨取、囚人勞動,和被各帝國主義底鐵鏈所緊縛著、被強迫在動物線以下虐使著的中國普羅列塔利亞底現狀,就這么換置了過來,是不能夠的么?是可以的啊!那么,這個貧弱的作品,雖是貧弱,但得成為一種力。我堅確地相信著這一點。
哦,同道的中國的朋友們啊,我永久地祝頌你們的康健與光明!
獻給你緊固的握手!
一九二九年十二月七日
小林多喜二
這篇簡練的序言飽含了一位日本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濃郁而深沉的革命情誼,更是寄托了對中國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殷切希望和誠摯祝愿。
1933年2月20日,小林多喜二被日本軍警特務逮捕。在敵人的毒刑拷打下,他寧死不屈,當晚被迫害致死。魯迅先生驚聞噩耗,悲痛不已,立即發去了唁電。魯迅先生在唁電中寫道:
小林多喜二的一生是很短暫的,被敵人殘害時還不滿三十歲,可他短短的一生是共產主義戰士為階級解放事業奮斗的一生,是日本無產階級文藝運動旗手的戰斗一生。在這短短的幾年之間;在創作上,也經歷了在不斷努力探求之下,形成剛健、質樸、奮發向上的革命戰斗精神的革命現實主義風格的過程。小林多喜二刻苦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密切聯系自己思想實際,嚴格解剖自己,努力改造世界觀,積極投入階級斗爭的實踐;在創作上,不斷探索,不斷革新,緊緊抓住工農革命的重大題材,深入工農,與工農共命運,歌頌、描寫日本無產階級革命斗爭。正像他自己在《片斷談》中所說:我和“現實”勞動著的工人在一起的……至少我是和工人一起成長的。
在被誣為“八億人民一個作家”的年代,中國人民為紀念小林多喜二犧牲40周年,于1973年出版了著名翻譯家葉渭渠重新翻譯的《蟹工船》;而在所謂大量重版印行世界名著的70年代末,《蟹工船》卻并沒有印行;此后30年,國內知識界、出版界更是無人問津。大約《蟹工船》是不合時宜的,就像夏衍的《包身工》要從課本中剔除一樣。
《蟹工船》同樣曾一度被日本人民遺忘。不過,時間一晃過去80年,《蟹工船》又被早已選擇“躺平”卻被金融海嘯突然驚醒的日本民眾重新拾起。2008年在日本再版后銷量突破一百萬本,隨即被改編為漫畫、電影等多種藝術形式,成為2008-09年日本最值得關注的文學現象。
在這股熱潮的影響下,中國國內的譯林出版社才于2009年再版了《蟹工船》中譯本,而此次再版的版本還是1973年的重譯版……
正如小林多喜二1929年為中譯本所作的中文序言所寫道的,“在這作品上所采取著的事實,象在日本底這么一般,對于中國普羅列塔利亞,或許是關系較淺罷”,“蟹工船”這一行業在上世紀70年代也在日本成了歷史,以至于《蟹工船》所描寫的事實距離2008年的日本民眾已經比較遙遠而“關系較淺”。
在SABU執導的2009新電影版《蟹工船》里,原著的現實主義色彩被淡化了,取而代之的是某種夸張的喜劇氛圍,原著里舍棄的個人主義被招魂。主角新莊(しんぞう,日語里與心臟同音)成了全劇中心,英雄人物成了維系抗爭關鍵。這樣的變化絕不是小林多喜二期望的。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里大家自述身世之際,銀幕浮現出各人家徒四壁不擋風雨的居住環境,路人和野狗甚至把他們的家當作通道,這些新情節是對當代日本的自殺和露宿現象的影射。導演或許希望借此消除觀眾因為年代久遠而產生的“疏離感”吧。
不過,小說《蟹工船》與其說是在講述一段真實的故事,不如說是在揭示一種生產關系,傳遞一種可歌可泣的反抗精神。正因為如此,《蟹工船》的場景雖然距離我們非常遙遠——不僅是時間上的,也是地域上的——但它所傳遞的無產階級的斗爭精神與我們卻是完全相通的。
希望今天中國年輕一輩的普羅列塔利亞,也可以讀一讀這本書,不負90多年前小林多喜二先生對我們的期望與囑托:
“中國普羅列塔利亞底英雄奮起!”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