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報人間曾伏虎 淚飛頓作傾盆雨
——談電視劇《毛岸英》
在紀念抗美援朝勝利60周年之際,央視一套黃金時段播出電視劇《毛岸英》,受到廣泛關注,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反響。這是對抗美援朝的最好紀念,也是對毛岸英烈士的最好紀念。
電視劇《毛岸英》具有較高的思想價值,這種價值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如何把我們的優秀傳統發揚光大,一代代傳下去,這牽扯到怎樣理解我們的歷史,怎樣傳承我們的歷史。在這方面,毛主席給我們做出了偉大的榜樣。劇中用很大篇幅表現毛澤東、楊開慧對毛岸英言傳身教的苦心培養,使觀眾直觀地得出結論——毛岸英的品格和追求、激情和選擇,是父母給予他的,是在血管里流淌的。他沒有很多驚天動地、波瀾壯闊的生活,他只活了28歲,但他在任何時候,做任何事情,都能以黨和人民的利益為重,做出正確的抉擇。人們能從毛岸英身上看到很多東西,看到新中國怎樣從歷史深處,從延安、西柏坡走出來。胡錦濤總書記上任之初曾帶領大家去延安、西柏坡學習,強調的就是這部片子所體現的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并且要一代代地把這種精神傳承下去。“昔年種柳,依依漢南”,毛岸英同志本身就是這個傳統的最好繼承者、實踐者,在這個意義上,他是毛澤東同志的好兒子,也是人民的好兒子。
其次是作品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劇中人物的故事和命運,對今天普通中國人的生活狀態和心理現實具有比照意義,與當下人們的利益訴求和情感表達息息相關。這一點在細節選擇和人物設計上表現得很突出,全劇以情感人,以情動人,以情來塑造人物形象,表達內心世界。人物設計很精練,很準確,沒有多余的人,而且都是在最恰當的時候出場,比如孫嫂兩次到毛家來,第一次表現了毛家父子對她的親切和感激,毛澤東帶著兒子給她鞠躬;第二次她來哭岸英,主席給她遞毛巾,這樣的細節設計尤為感人。
全劇對毛澤東的內心世界做了深入刻畫, 較好地表達了共產黨人的人倫美。這對父子的故事和形象生動感人,毛岸英可以說是毛澤東生命的一部分,是毛澤東的影子。從他身上,我們看到了毛澤東,看到了毛澤東怎樣對待家屬,對待子女,怎樣處理國家與小家的關系;看到了毛澤東的內心世界,情感世界,精神世界;看到了一代偉人以天下為己任的博大胸懷和人民領袖為人民服務的崇高品格。1949年,毛岸英的一位至親托人寫信,希望利用與毛家的關系取得一個職位。毛岸英在回信時“無情”地拒絕了。信中說道:新中國不同于舊中國,共產黨不同于國民黨,毛澤東不同于蔣介石,毛澤東的子女妻舅不同于蔣介石的妻舅。可以說,這封信的思想,在《毛岸英》中,得到了很好的詮釋。因此,這部片子,與其說是在寫毛岸英,毋寧說是在寫毛澤東。片中寫了毛澤東與子女、與妻子、與故舊的關系,從多方面揭示了毛澤東的情感世界。妻子楊開慧犧牲多少年之后,他還揮淚寫下了“百身莫贖”的句子,兒子岸英在朝鮮戰場犧牲,他躲著人放聲痛哭……
《毛岸英》的人物語言很見功力又恰如其分,很生活化、性格化。毛澤東、毛岸英、楊開慧、彭德懷的臺詞,文學性很強,既是影視作品又是文學作品。該劇的戲劇結構完整,音樂細膩優美又氣勢恢宏;外景全是在歷史人物生活的地方拍攝,增加了歷史的厚重感,無論是中南海毛主席故居,還是延安的窯洞、韶山、板倉、西柏坡、雙清別墅故居、頤和園、莫斯科紅場、朝鮮檜倉志愿軍烈士陵園都是實地拍攝。劇組動用了飛機、坦克和大量兵員,成功地再現了那段歷史。鏡頭語言考究,畫面精美,它把中國共產黨人創造的革命歷史的真、善、美的審美價值具象化了,給人以崇高的美的享受和陶冶。它把我們平時講的中國共產黨人的“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趕考精神”具體化了,人格化了。這部劇的播出,對加強我們黨的傳統教育,對我們的領導、黨員干部、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
楊勝群 高峰《人民日報》( 2010年11月02日 24 版)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