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漢字“國”字被確認為規范的簡化字,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上世紀50年代初期,中國國家文字改革委員會漢字整理小組廣泛收集了“國”字的異體字,沒料到“國”字竟然有40多種寫法。選用哪一個作為規范簡化字呢?大家反復討論甄選,還是頗感為難。用過去的正體“國”吧,筆畫較多書寫不便;選易寫的大方框“囗”(這個古字“國”在解放初廣泛流行)吧,容易和常用字“口”字相混淆,且“口”字里面空無一物,也是不甚合適;大方口里加個“王”字,這個字太平天國時期正式使用過,然而,新中國是人民當家作主,不是封建王朝,沒有“王”這個概念,怎么能有個“王”字在里頭呢?
問題遲遲不得解決,最后只好送交漢字簡化方案審定委員會定奪。那只又是一場一場的爭論不休,依舊定不下來。又一次審定會議上,時任漢字簡化方案審定委員會副主任的郭沫若發現好多同志比較欣賞大方口里加個“王”字,于是他發言說:“我建議大方框里的‘王’字,再加一點,寫成‘玉’字,如何?”大家聽罷細細體會,覺得這個“國”字好極了,既便于書寫,又蘊含著祖國美好如玉。于是,表決時全體通過。
其實,此“國”字也不是什么新造的簡化字,她是古已有之的。“國”字作為現行規范字,從四十多個異體字當中遴選出來,是比較合理、比較恰當的。“國”字的異體字有許多,如“囯”、“囶”、“圀”、“囻”等;還有一個大口字里面加“氏”、加“號”、加“玄”、加“缶”的“國”字等;還有“或”字與“王”字上下結合成的“國”字,“或”字與“玉”字上下結合成的“國”字;還有三個“秦”字按上一下二的形態壘成一個“國”字等等。相互比較,還是大口里面加個“玉”字最為妥帖。所以說,“國”字自有他的來頭,容不得那幫學術混混們指手畫腳的。
話說唐代武則天稱帝后,造了十二個字(一說是造了十八個字),譬如“曌”字,是給自己名字專用的;譬如“一人大吉”四字作上下排列,是為“君”字;譬如“山水土”三字作上下排列,是為“地”字;譬如“長正主”三字組成“聖”字。毋庸諱言,這些字雖說是杜撰的,但完全是按照六書中會意字造字的方法造出來的。另外還有個典故:當時有人向武皇提出:“國”字中之“或”者,乃“惑”也,請以“武”鎮之。就是說,要求把那個讓人迷惑的“國”字改為大口里面加一個“武”字。但馬上有人提出反對意見,說是:“武”在口中,與囚何異?最后就改為“圀”字。“圀”字與“國”字相比較,除了有意義上的進步外,在筆畫上也減少了2筆。應該說,這也是個不容小視的歷史性進步啊。
而在中央臺2009年7月5日的《小崔說事》節目里,那個不學無術的王某為了貶低簡化字,拿出“國”字來說事,大談繁體“國”字的優點。殊不知,國字的繁體字絕非僅僅“國”字一個,而“國”字中的“或”也并非只做“疆域”解。這就說明此人的學養有問題。而且,此人承認自己沒有學過繁體字,讀又不會讀,寫又不會寫,卻大談繁體字的優點,豈非滑天下之大稽?此等人如何?用下面這句話形容最為恰當: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