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思潮 > 思潮碰撞

賀雪峰:以區域作為方法與作為方法的區域

賀雪峰 · 2023-12-12 · 來源:求索,2023(6):14-21
收藏( 評論() 字體: / /
無論是培養具備經驗認識能力的人,還是形成對中國經驗的總體判斷,都必須經過區域比較這一從具體經驗上升到總體判斷的方法。相對于個案經驗,區域比較可以防止社會科學大循環在經驗研究的開始階段“一觸即跳”,充分展現經驗本身的豐富性與復雜性,為后續理論解釋提供過硬的經驗條件。

  摘要:如何從現象世界中形成理性判斷,從生活經驗進入理論認識,從具體經驗中提煉抽象理論,是通過經驗認識中國的關鍵。無論是培養具備經驗認識能力的人,還是形成對中國經驗的總體判斷,都必須經過區域比較這一從具體經驗上升到總體判斷的方法。相對于個案經驗,區域比較可以防止社會科學大循環在經驗研究的開始階段“一觸即跳”,充分展現經驗本身的豐富性與復雜性,為后續理論解釋提供過硬的經驗條件。當前,中國社會科學研究應當在深耕經驗的基礎上,從實踐的土壤中生長出自己的學術議題,然后再分門別類深入研究,以真正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區域方法是對所有社會科學研究領域敞開的,當前需要更多的社會科學研究者走出封閉而精致的小循環研究,加入到中國社會科學研究的大循環中來。

  關鍵詞:區域比較;抽象經驗;社會科學研究;大循環


 

  認識中國、了解中國,是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者開展研究的前提性條件。中國地域遼闊、區域差異明顯,對中國的認識與了解要從具體經驗開始,但又不能局限于具體經驗,因為具體經驗認識的加總并不等于對中國的總體認識。在具體經驗認識與中國總體認識之間還有著大量中間環節,其中的重要一環即是區域。換言之,只有經過區域,才可以將一個個的具體經驗認識上升為對中國的總體認識。區域比較既是認識中國的重要環節,也是社會科學研究者應具備的研究方法之一。

  一、經驗:認識中國的邏輯起點

  每個人都生活在現象之中,生活現象的沉淀和程式化,形成了人們的生活經驗。通常意義上,生活經驗是未經反思和不加批判的,因而是對各種社會現象比較表面的認識。從研究視角來看,對生活經驗進行反思和批判,就會形成具體經驗,尤其是一旦超脫自身生活經驗進入另一個經驗場域,理解經驗背后的運行機制與生成邏輯,及看似不合理經驗內在的合理性,就可以將具體經驗上升為具有一定深度的具體認識。

  從具體經驗中形成對中國總體的認識,需要通過若干中間環節及若干認識上的飛躍。在形成對中國總體認識的過程中,具體經驗與抽象經驗處于認識的兩端。同時,現象世界的另外一端是理性判斷,生活經驗的另一端是理論認識。對此,我們可以理解為:現象世界—理性判斷、生活經驗—理論認識、具體經驗—抽象經驗。

  如果只通過對現象世界和具體經驗的考察,不可能真正認識中國。如何從現象世界中形成理性判斷,如何從生活經驗概括出理論認識,如何從具體經驗中提煉出抽象理論,是通過經驗認識中國的關鍵。學者通過對現象世界和生活經驗的反思與批判形成具體經驗,再從具體經驗上升到抽象理論,從而形成包含具體的抽象的和具有內在結構和豐富細節的總體,形成認識上的循環。

  人類學的田野工作是認識具體經驗的一種重要方法。人類學研究注重長期在一個異文化環境中觀察、體悟、理解異文化的內在邏輯和合理性,并形成關于具體經驗的深厚認識。在這個意義上講,人類學是善于反思和批判的,人類學的認識超越了現象和生活經驗。因此,人類學往往能夠對固有認知提出反思與批判,解構既定知識體系,并創新既定知識體系。然而,人類學研究并非完美無瑕,其顯現的問題是對具體經驗的反思和批判在尚未達到抽象經驗層面的時候,就直接將其上升到抽象理論層面的討論中來,或直接進入到與一般理論的對話中去,從而缺乏對總體經驗的系統全面把握。此外,一些人類學研究開始關注政策研究問題,比如征地拆遷、城鄉關系等議題,但很多時候,這些研究往往只是基于一時一地的社會調查,并未形成經驗上的整體判斷,其結果可能是對國家政策反思的“不接地氣”,從而在提出具體對策性建議時可能存在政策上的偏誤。

  社會學和經濟學等學科則越來越注重對統計數據的利用。全國層面以及不同區域的統計數據,比如GDP增長、農民收入、城鄉差距等等,可以比較深刻地反映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具體實踐。全國統計數據可以稱為抽象經驗,抽象經驗的意思是,統計數據背后的機制可能是復雜的,如果缺少對具體數據的質性理解,結果就可能誤導讀者。當前,我國社會科學研究似乎有些傾向定量研究,個別用數據說話是常態,用數據去生產所謂的理論知識,卻未必對數據背后的機制有深入理解,這就可能造成:似乎用復雜的方法和大量數據證明了一個常識,但實質上可能是一個常識也沒有。

  通過經驗認識中國,首先要有具備認識經驗能力的人,其次要形成關于中國經驗的整體判斷,這個整體判斷是包含了部分的整體、包含了具體的抽象,是深刻的和經得起實踐檢驗的。無論是培養具備經驗認識能力的人,還是形成對中國經驗的總體判斷,都離不開區域比較這一研究方法。

  二、區域:認識中國的重要途徑

  區域是一個包含特定經濟、社會、文化和政治關系的地理社會空間。區域的尺度既可以小到村莊、社區,也可以大到國家、地區。社會學和歷史學視野中的區域通常在國家之內,常見的區域研究有華北平原、江南地區、巴蜀地區、嶺南地區等。比較政治學視野中的區域通常是國家和地區,其研究對象又可分為歐洲、非洲、亞洲、拉美等地區或國家的政治研究。現代比較政治起源于美國,并服務于美國的全球戰略。薩義德指出國際“比較政治研究”中存在著“東方學”信條和根深蒂固的“權力—知識”話語,新東方學家(比較政治、比較區域研究者)接受了傳統東方學家對東方文化的敵視態度并且將其保留下來。我國比較政治研究起步晚、底子薄,有待通過扎實的區域經驗研究創建有競爭力的、本土化的概念和理論體系。

  20多年來,我們致力于通過“田野的靈感、野性的思維、直白的文風”,深耕田野,深刻認識中國(首先是認識中國農村),建立有主體性的中國社會科學。我們最早對區域差異的關注,來自進入新世紀后對以村莊社會結構差異為基礎的南中北區域差異的調研。

  中國地域遼闊,我們的田野工作無法將所有區域和問題全面覆蓋。因此,剛開始時我們的研究目標是理解“中國80%農村的80%現象”。邊疆地區的農村地廣人稀、特殊性強,關注和研究比較少,我們重點研究其他農業地區。在全國開展田野調查后,我們很快發現不同農村地區的村莊結構存在顯著差異,正是村莊結構塑造了村民獨特的心理和行為模式,自外而內及自上而下的政策、法律、項目資源與特定村莊結構的對接方式,形塑了南中北區域截然不同的村莊治理樣貌。

  依據村莊社會結構(村莊血緣連結形式、農民認同與行動單位)的不同,中國村莊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團結型的宗族村莊、分裂型的小親族村莊和分散型的原子化村莊。村莊社會結構與村莊歷史、地理條件、種植結構以及公共品需求狀況等因素密切相關,并且呈現出顯著的區域分布特征。其中,團結型宗族村莊主要分布在南方的廣東、廣西、福建、海南、江西等省份,分裂型小親族村莊主要分布在華北、西北地區,分散型原子化村莊則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和東北地區,由此形成了典型的南中北區域差異。不同村莊社會結構所塑造出來的人的行為與心理模式差異較大,比如,小親族地區村民往往有較強的政治性,宗族地區村民則傾向信任外人,原子化村莊村民主體性強,等等。

  不同村莊社會結構與自上而下、自外而內的政策、法律、制度以及觀念的對接方式不同,因此產生了截然不同的后果。例如,農業稅費時期,計劃生育政策在原子化地區被執行得較為徹底,村干部要求村民計劃生育的情況比較普遍;在小親族地區,村干部則很可能將計劃生育政策變成整治競爭對手的手段,選擇性執法情況比較普遍;在宗族村莊,普遍出現政策執行“擱淺”“變通(交罰款)”的現象。團結型的宗族村莊,聚族而居,對所有自外而內、自上而下的外來力量可能都具有一定的抵擋能力,從而削弱了外來力量對村民生活和村莊治理的影響。分裂型的小親族地區,村莊不同派系競相援引外來力量,從而導致外來力量對村莊治理和村民生活的過度干預。分散型的原子化村莊,缺少強有力的血緣連結,也就缺少對外來力量的抵擋或者援引,外來力量在村莊中就顯得來去自由。基于村莊社會結構而形成的南中北的區域差異,在村級債務、村民集體行動、農村養老等方面均具有解釋力,成為我們理解整體中國的重要視角。

  除南中北的區域差異以外,文化也是造成區域差異的重要因素。簡單來說,地處中原的華北地區相對來說深受儒家傳統文化影響。在該地區,人們普遍家庭責任感強、家庭發展動力足、家庭長遠發展規劃多。典型如魯豫皖地區,這些地區農村家庭普遍重視家庭發展,家庭資源大多都能夠得到很好的整合,并被投入到家庭的再生產過程中。相比之下,西南云貴川地區相對偏遠,受儒家傳統文化影響的程度相對較低,個體行為較少受到儒家倫理規范的約束。在這些地區的農村,農民在生活中可能相對注重享樂、好吃好喝。家庭資源缺乏累積性、家庭發展很少考慮長遠,成為西南地區農村的普遍特征。

  東中西的區域差異是我們近年特別關注的一個重要的區域差異。國家統計局劃分的東中西部地區是以行政建制為基礎的,這樣的劃分便于統計,卻可能很難揭示東中西部地區內在的差異。實際上,當前中國東中西差異最為關鍵的是,東部沿海地區通過持續鄉村工業化和城市化,形成了沿海城市經濟帶,沿海城市經濟帶內的農村實際上已成為城市體系的內在有機組成部分。城鄉一體、城鄉融合,這些詞都可以用來描述城市經濟帶內的城鄉關系。

  在中國快速現代化和城市化過程中,沿海城市經濟帶經濟的快速發展吸引了大量外來人口。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區農村工業化在20世紀末迅速衰敗,農民僅靠農業收入已無法維持生計。因此,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經商,農村繼而出現了嚴重的老齡化與空心化。從這個意義上講,雖然在行政建制上東部地區與中西部地區都存在農村,但是東部地區的農村卻已融入城市。鄉村工業化是內生性的,農民也大多就地進入二三產業就業,甚至農民的生活方式也已經城市化。中西部地區農村則是人財物資源持續流失,鄉村發展的內生性資源變得越來越稀薄,可能造成“村將不村”的現實困境。

  按我們的理解來估算,當前東部城市經濟帶大概只占全國版圖面積的5%,卻集中了接近全國一半的GDP和1/3以上的人口。除此之外,剩余95%的面積都可以稱為中西部地區。由于中西部地區面積太大,也就可以依據人口密集程度、地形地貌、種植養殖結構作進一步細分。一般來說,可以將以種植業為主,傳統農業比較發達,人口相對密集的地區稱為中部傳統農業地區,而將地廣人稀、山高林密或草原石漠地區,以及邊疆少數民族地區作為主要的西部地區。

  中國的市場中心在沿海城市經濟帶和大城市,東部沿海城市經濟帶同時也是市場中心,中西部地區則是遠離市場中心的半市場中心和非市場中心,甚至是市場力量難及的偏遠地帶。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內也有人口流出、市場不及的農村,中西部地區也有包括省會城市在內的區域中心城市及其市場所能覆蓋的農村地區。因此,在類型上,東部非市場中心的農村和中西部大城市覆蓋的郊區農村,可以分別劃入到對應區域進行認識。

  無疑,當前中國東中西區域差距最顯著的表現是GDP的差距,是發展水平與發展階段的差異。新時代新征程,縮小區域差距是現實需要。當前,東部地區農村發展經驗以及教訓,對中西部地區的發展尤顯意義重大。同時,中國經濟是一個整體,東部地區形成了規模龐大的城市經濟帶,就使中西部地區農村進一步喪失了工業化的可能。其結果就是,東部地區農村城市化了,中西部地區農村卻空心化以及回歸到以農業為主的發展模式上來,東部地區的現在并非中西部地區的未來,東中西部地區農村走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且正是東部地區占據發展先機,導致中西部地區農村不再有發展和實現鄉村工業化的可能。這種情況下,東部地區的發展模式就不適合中西部地區,東部地區縣域經濟是沿海城市經濟帶的底盤,中西部縣城經濟卻只是縣域農業的集成。以城市二三產業為基礎的東部地區縣域經濟可以輕松成為百強縣,作為農業集成的中西部縣域經濟甚至都不可能為當地農民提供足夠的二三產業就業機會,更多是作為公共服務的供給者而存在。這樣看來,當前東部地區為全國創造了大多數發展經驗,并上升到國家政策層面,但可能難以簡單示范和難以推廣。

  城鄉視角也是區域視角的一種。20年前,我們提出農村是中國式現代化的穩定器與蓄水池,論證中國城鄉關系是一動一靜、一陽一陰、對立統一、相反相成的辯證關系,中國城鄉二元結構正在由過去的剝削型二元結構變成保護型二元結構。正是保護型城鄉二元結構使中國農村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穩定器與蓄水池的重要作用,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發展中國家在發展過程中可能容易出現的社會秩序不穩定。

  城鄉之間的關系除了市場因素、制度因素之外,還有社會因素在起關鍵作用,經濟學家們通常都忽視了社會這個關鍵層面。在保護型城鄉二元結構下,城鄉社會相輔相成,農民可以自由進城就業,為家庭發展積累經濟資本,也可以在年老體弱或進城失敗時返鄉退養。農民之所以能夠返鄉,是國家制度為農民提供了生活居住的田地、宅基地以及社會資本豐富的鄉村熟人社會。進城務工的農民返鄉之后,繼續支持子代進城讀書、就業、購房,漸進推動中國高質量城市化。

  經濟學家們主張構建生產要素更加充分流動的市場制度,以為生產要素充分流動可以創造更大的經濟增長,但經濟越發展,社會保障也要越充分。當保護農民自由進城返鄉的土地被私有化、市場化之后,巨量農民就有可能“進不了城、返不了鄉”,就有可能誘發一些危機,就有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從區域比較視角來看,我們可以更加完整和深刻地理解中國經驗與實踐,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深刻的理論支撐和系統有用的政策建議。任何經驗和實踐都是具體的,從具體經驗與實踐上升到總體經驗和抽象經驗,要經由區域這個重要環節。區域是結構,甚至是最為關鍵的結構,正是通過對包括區域在內的諸多結構的認識,可以形成對中國整體的認識與判斷,可以找到更加一般的對中國式現代化發展規律的認識。也就是說,區域比較是我們認識中國進而建立有主體性的中國社會科學的一個基本方法。

  三、學術訓練:通過區域比較展開

  區域是社會思考和行動的關鍵結構。但只是做區域研究,并不必然達致對整體中國、總體經驗的把握和理解。具體的、地方性的經驗與實踐,要上升到總體經驗和抽象經驗,需要經由區域比較研究這個重要的學術訓練環節。

  每個人都生活在現實世界,且大多數人習慣于形成不言自明、未經反思和批判的生活經驗。一個對生活經驗缺少反思和批判能力的人,可能難以成為一個好學者。但通過反思和批判生活經驗獲得對經驗的認識,并非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唯一辦法,也不是最好的方法。一個更好的方法是以他者身份進入區域田野,通過深入田野獲得對經驗的系統認識。進入有著區域結構的田野,通過經驗現象A,進入與A相關的現象B,再進入與B相關的現象C,理解經驗本身的自洽性,從而形成相對完整的關于經驗的總體認識。這種認識反過來也會深化自己對生活經驗的反思和理解。在田野中,研究者不斷深入經驗,由A到B到C一直到Z,最后再回過頭來認識A,研究者對A就形成了帶有總體認識的具體經驗,而不再是剛開始對A的現象層面的理解。或者說,經過對一系列關聯性現象的理解,研究者就能夠揭示出A的深刻屬性。更重要的是,在這樣一個由A到B到C再到Z和回到A的過程中,研究者不僅完成了對一個具體經驗的認識,而且訓練了研究者對經驗本身進行深入認識的重要能力。

  通過區域研究能夠獲得關于區域的全面性認識,但還不足以形成對于中國的整體性認識和判斷。對社會科學研究的經驗訓練而言,研究者對經驗的總體把握能力是極為關鍵的,這是一種超越具體區域經驗的整體理解和判斷力。根據我們團隊多年的研究經驗,剛剛接觸經驗的博士生,要通過對10個具有區域差異特征的田野點的深入調研(每個田野點用大約20天時間開展全方位調研,我們稱之為“村治模式”調研),大致可以形成一定的經驗質感,即對中國經驗進行總體把握的能力。

  為什么經過10個有著區域差異特性的“村治模式”調研就可以形成經驗質感?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借區域之間的顯著差異來不斷強化研究者對經驗的感性認識和理性理解,從而訓練出研究者對經驗的良好感知力,這種感知力也可以說是對經驗的某種平衡感或我們經常所說的經驗質感。

  區域田野先驗于研究者而存在,且其本身又是復雜的、多元的,具有內在自洽性的。因此,研究者進行田野工作要理解經驗,就必須進入經驗自身的邏輯。這個過程也是對研究者的認識進行改造與重構的過程,正如學習語言要形成語感,騎自行車要掌握平衡,學習者全身心投入田野就會自然而然地打通經驗認知的“經脈”。

  有兩種進入田野形成經驗質感的方式。第一種是長期在一個田野點調研。其優點是,長期在一處用力,可以細致深入理解田野經驗的微妙之處,并通過理解經驗提升對經驗的感知能力;缺點是,因為田野不存在本質的經驗,研究者長期在一個田野點調研,必然以自身生活經驗或第二手經驗來形成對經驗的聚焦,甚至將具體經驗上升到抽象經驗,導致經驗事實受個人主觀意識的過度影響,調查者獲得的信息都是與自己預設一致的經驗材料,這就難以通過深入的田野調查糾偏調查者的主觀認識,更難以訓練調查者對經驗的整體把握能力。

  第二種是在多個地點進行田野工作。也就是,通過不同田野調研點之間細微的差異來深入認識經驗,提升個人的經驗認知能力。多點調研的一個重要特征是選擇不同區域的田野進行調研,通過區域比較研究形成超出單個區域田野的總體認識。多點調研的最大好處是,通過對田野經驗的建構和解構、建立和破除的不斷反復,進入對田野經驗的深入理解,形成與之匹配的田野認識能力。多點調研的一個重要方式是選擇不同區域的田野點進行廣泛調研,從而通過區域比較來形成超出單個田野的總體認識。多點調研,深入性與豐富性兼備,田野過程同時或更是進行經驗訓練形成經驗質感的過程。

  也就是說,以區域比較作為方法,開展持續深入的多點調研,或許是形成經驗質感、培養優秀社會科學工作者的重要辦法。不能真正做到見多識廣,缺少對經驗與實踐的想象力,無論有多少理論知識,都不可能做好中國研究,也不可能深刻認識中國。對于社會科學研究者來講,田野不僅是搜集研究資料的過程,更是進行經驗訓練形成經驗質感的過程。尤其是在進行經驗研究之初,要對經驗保持充分的開放性,通過田野來訓練自己,將形成經驗質感作為進行田野工作最重要的目的。

  一個有經驗質感的學者,具備了進行復雜思考的能力,直面理論、模型和數據時就容易有主體性,就有能力在復雜經驗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有可能做出創新性的研究,而不會人云亦云,將自己的研究作為西方理論的注腳。當前中國社會科學研究中存在的問題是,在缺少對經驗本身深入理解的情況下,形成了很多脫離語境的理論和學術對話,過于注重學術的規范表達而非實質性的理論創新,結果變成研究者的自說自話。可能需要關注的問題是,當前中國社會科學研究中出現的所謂“平庸的精致”,即有的個別研究看起來比較精致,其所提出的問題或得出的結論可能卻是常識,是不必要的精致。這樣的研究有嚴重內卷與空轉的跡象或可能,既無法從經驗與實踐中吸取研究營養,也不能回饋經驗與實踐。

  當前,中國社會科學研究應當在經驗深耕的基礎上,從實踐的土壤生成自己的學術議題,再分門別類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進行深入研究,以真正理解和闡釋我們這個偉大時代。同時,一個具有對經驗進行整體把握能力的學者,或具有經驗質感的學者,對理論、數據以及現象就具備想象力,就可能容易抓住要害,而不是對所有經驗現象進行簡單排列組合。可以說,通過區域來訓練研究者對經驗的總體把握能力或經驗質感,可能是一個重要的甚至最重要的方法。

  四、區域方法:中國社會科學研究大循環的基本進路

  習近平強調,要“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中國社會科學的發展不能脫離中國實踐,必須要回應實踐中的問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實踐復雜、獨特、艱巨,對中國社會科學研究提出了更高的期待和要求。應當在實踐中提出問題,運用既有理論與方法來解釋實踐,形成對實踐的理性認識,再回到實踐中來指導實踐。理論來源于實踐,實踐檢驗理論并豐富和發展理論,從而形成具有中國主體性的社會科學,這樣一種社會科學研究的進路,可以稱為社會科學研究的大循環,這種大循環不同于以對話式研究為代表的小循環。

  社會科學研究的小循環,是指從既有理論中提出問題,通過經驗來驗證理論的對話式研究。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重建社會學、政治學等社會科學,不僅從西方翻譯了大量社會科學經典著作,引進了豐富的理論與方法資源,而且從西方引進了社會科學研究的問題意識,或研究的對話對象。尤其是在世紀之交,社會科學界興起的學術規范化運動,社會科學研究“全面”與西方接軌,在研究和寫作方式及問題意識來源上都部分地出現了國際化壓倒本土化、國際期刊壓倒國內期刊的傾向。值得注意的是,以規范化為顯著特征的對話式研究,可能使得真正回答中國實踐中問題的研究反而邊緣化。規范化的對話式研究有需要也有必要,但可能看起來精致,實則是缺少實踐生命力的平庸研究,這種對話式研究進行精致的包裝,但可能既無法回應中國現實問題,又無法形成理論本身的成長。在對話式研究中,中國社會科學自外于中國實踐,中國實踐成為檢驗西方理論的經驗碎片,最終可能使得中國社會科學變成跟隨式的社會科學研究。

  與社會科學研究的小循環不同,社會科學研究大循環的目標首先是理解中國實踐并服務于中國實踐,因此要從實踐中提問題。從實踐中提問題,既離不開有問題提出能力的學者,又離不開正確提出問題的方法。區域比較方法正好可以在這兩個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首先,通過區域訓練可以形成有經驗質感的學者,這是以大循環為基礎的社會科學研究的前提。只有正確地從經驗中提出問題,才能將經驗納入到有效的學術研究之中。當今學者的學術訓練,比較注重理論與方法訓練,卻可能缺少真正的經驗訓練,尤其缺少通過區域比較形成經驗質感的訓練。通過區域比較訓練,研究者能夠較快地獲得經驗質感,形成對具體問題的經驗感知,并在多點調研中形成對經驗的總體把握,進而形成對特定問題的深刻認識。通過這種學術訓練方法培養出大量具備經驗質感的優秀青年學者,就可以為中國社會科學研究的大循環儲備足夠多的科研有生力量。

  其次,區域方法可以對具體經驗進行識別,從而為作為大循環起點的具體經驗提供認知條件。社會科學研究的小循環很容易出現對具體經驗的全局化,將某些豐富的具體經驗當成經驗的全部甚至是經驗抽象之后的綜合,并將其過早地理論化。區域方法可以對每一個具體經驗進行定位,保證具體經驗的豐富性與復雜性,確保具體經驗在區域范圍內的深刻性,防止具體經驗的片面性。從這個角度看,區域方法為高質量的大循環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經驗起點和問題意識來源。區域比較方法的獨特性在于,通過區域比較可以防止社會科學大循環在經驗研究的開始階段即發生偏離,而將分析緊貼經驗,充分展現出經驗本身的豐富性與復雜性,為后續理論解釋提供經驗條件。

  與很多自上而下地看問題的研究方法不同,區域方法特別重視自下而上地看問題。每個具體經驗都是特殊的,不同區域以及不同時期特殊經驗的比較,構成了超出個案的厚重經驗,為一般性的理論思考和自上而下的政策落地提供了廣闊的解釋空間。區域方法可以打破小循環的局限性,防止從具體經驗簡單粗暴地直接上升到一般理論。區域方法在理解具體經驗時,關心的是經驗的內在機制,追問的是經驗的內在邏輯,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碎片化利用經驗的小循環研究,杜絕簡單的學術生產機制。

  在社會科學研究領域,有兩類不同的典型經驗:一是個案經驗或地方經驗,二是全國統計數據。地方經驗的加總不等于全國經驗。同時,全國統計數據有可能會掩蓋不同地區內在機制的差異。通過對經驗長期的研究,形成對經驗區域發生機制的理解,就為認識中國提供了橋梁。或者說,以區域比較為基礎來認識中國,是建立有主體性的中國社會科學不可少的途徑。

  五、結語

  中國式現代化的未來實踐呼喚有主體性的中國社會科學高潮的到來。當前中國社會科學的重要任務是通過社會科學研究“經驗—理論—經驗”的大循環,從經驗中提出問題、吸取營養、茁壯成長,并通過實踐來驗證理論、回饋理論、發展理論。這個過程既是培養高水平社會科學學者的方法,又是形成理解中國經驗、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實踐的理論的不二選擇。

  立足經驗認識中國,應超越“具體經驗”并形成“總體經驗”,在這個過程需要搭建“區域”這一“結構”作為橋梁。作為方法的區域,不僅僅在經驗領域呈現出豐富的差異性,更重要的是代表了中國經驗的重要乃至關鍵性結構。村莊社會結構、農民心理與行為模式、制度政策項目下鄉方式等不僅存在南中北的區域差異、文化的區域差異,伴隨近年來經濟社會的發展,東中西的區域差異也日益顯現。對區域結構的認識是認識中國的重要途徑。致力于理解與闡釋中國的社會科學工作者應當通過區域比較展開學術訓練,在經驗與實踐的“沃土”中生長出自己的學術議題,再分門別類進行深入研究,從而突破“從理論到經驗”的小循環,并有望建構中國本土的社會理論與現代化理論。

  通過區域來訓練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者的經驗質感,以及通過區域比較來認識中國實踐,都是區域研究極為重要的功能。綜上,將區域作為方法有兩個層面的內涵:第一,通過區域比較研究提升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者對復雜中國經驗的整體把握能力,抓住問題的要害、做出一流的研究;第二,通過區域比較研究來認識中國,避免理論研究和政策執行時以點代面、以偏概全。目前,我們正通過東中西區域比較,意圖澄清當前政策的可能誤區乃至學術研究的誤區,可以算是區域比較作為方法的一個嘗試。區域比較方法適用社會科學研究全領域,需要更多的社會科學研究者走出封閉而精致的小循環研究,加入到中國社會科學研究的大循環中來。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少府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2.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3. 歷史的“魔鏡”
  4. 天眸|人民正在期待 ——“第一主人公”毛主席的影視
  5. ?吳銘:為什么不從所有制角度分析問題呢
  6. 李光滿:從刀郎看中國文人的風骨
  7. “氫政治”: 三個顛覆性預測, 為何都指向中國?
  8. 清華大學哈弗版經濟管理學院還有必要辦下去嗎
  9. 2024請回答,中國市場經濟“邊”在哪里?
  10. 司馬南:黃金萬兩——一項美國的核心秘密
  1.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2. 胡錫進爆出了一個“驚天秘密”?問是誰?造就的胡錫進這類的“共產黨員”,真是可恥!
  3.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4. 判處死刑,立即執行,難嗎?
  5. 送完一萬億,再送一萬億?
  6.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7. 不顧中國警告,拜登出爾反爾,解放軍發出最強音:絕不手軟!
  8. 又一處敬立毛主席塑像,各地紀念活動越來越多
  9. 司馬南|南京市政府通告里面沒講的內容
  10. 房地產崩盤,對經濟的影響超出你的想象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論》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冊)論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貴生|如何科學認識毛主席的晚年實踐活動? ——紀念毛主席誕辰130周年
  4.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6.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8. 10億巨貪不死,誰死?
  9.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10.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 張殿閣:在十大開幕式上執勤——記偉人晚年幾個重要歷史片段(二)
  2.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3. 《決裂》:我們到底要與誰決裂?
  4. 不顧中國警告,拜登出爾反爾,解放軍發出最強音:絕不手軟!
  5. 北國的黯然曙光
  6. 《鄧選》學習 (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