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世禎(暨南大學經濟學院,廣州510632)
摘要:《資本論》第1卷的寫作與出版。商品和貨幣理論。剩余價值生產理論。資本生產理論。堅決捍衛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和剩余價值論。
關鍵詞:商品;貨幣;剩余價值;生產勞動;工資;資本;勞動價值論;剩余價值論;《資本論》
1867年9月14日,人們將永遠銘記這一天,在德國的漢堡出版了一部劃時代的偉大著作,它是由馬克思用了二十多年心血寫成的《資本論》第1卷,并以此開端,陸續出版了《資本論》的第2—4卷。
2017年9月14日,是《資本論》第1卷發表150周年的紀念日,在這150年的期間,《資本論》各卷在經濟學理論界產生重要的影響,成為指導世界上一切受壓迫、受剝削的人們起來進行革命的強大武器,在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后的中國,還成為指導我們建設新民主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唯一的理論基礎。
在資產階級庸俗經濟學泛濫成災的今天,認真學習、研究和宣傳《資本論》中闡述的基本原理已刻不容緩,學習與研究的開端就是《資本論》第1卷。
一、《資本論》第1卷的寫作與出版
關于《資本論》第1卷的寫作與出版還得從1843年10月底馬克思來到巴黎開始研究政治經濟學談起。
卡爾·馬克思,1818年5月5日誕生于普魯士萊茵省特利爾城中的一個猶太人律師家中,他先后在波恩大學和柏林大學求學,進入的都是法律系,主要精力用在哲學和歷史方面的學習,他的畢業論文是哲學論文,獲得的畢業證書也是哲學博士證書。
1842年10月,馬克思擔任了《萊茵報》主編,在辦報期間遇到了有關經濟問題的爭論,面對這方面爭論,馬克思認為“是促使我去研究經濟問題的最初動因”①。
1843年10月底,為創辦《德法年鑒》雜志馬克思來到巴黎,開始從事政治經濟學的研究,1845年1月25日,法國政府下令驅逐馬克思出境。2月初,馬克思來到比利時的布魯塞爾,繼續研究政治經濟學,7月至8月,又和恩格斯同往倫敦及曼徹斯特研究英國經濟學家的著作,進一步了解英國的經濟和政治的狀況。1848年3月,馬克思在比利時被捕,被驅逐出境后流亡于法國和德國之間,1849年8月,馬克思由巴黎遷入倫敦,并定居到1883年3月14日逝世為止。
【①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導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1卷第411頁。】
倫敦地區物價高昂,氣候惡劣,天氣陰郁多雨,黑黃煙霧彌漫,白天都得點燈才能看書;社會生活中等級森嚴,人們互不往來。在這種環境下,馬克思為什么還要選擇到倫敦定居呢?原因有二:1倫敦的不列顛博物館中的圖書館藏書豐富,其中“堆積著政治經濟學史的大量資料”①;2英國是資產階級革命發生得最早、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得最成熟、資本主義社會中各種矛盾暴露得最為充分的社會。于是,“倫敦對于考察資產階級社會是一個方便的地點”②。
由于以上兩個原因,以及“隨著加利福尼亞和澳大利亞金礦的發現,資產階級社會看來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③,馬克思決定“再從頭開始,批判地仔細鉆研新的材料”④。從1850年9月底和10月初開始,馬克思重新研究了古典政治經濟學,包括亞當·斯密和李嘉圖等人的著作,重讀了歐文的著作,閱讀了富拉爾頓、圖克等人有關貨幣、信貸、財政等方面的優秀作品。
從1851年底起到1856年底,在這五年期間由于貧病的干擾和家庭生活中的不幸(又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病逝),馬克思對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和寫作,經常被迫中斷,直至1857年1月才恢復工作,至該年的7月告一段落。
從1843年10月底至1857年7月近14年期間,馬克思先后寫下了:
1、巴黎筆記(1843年10月底—1845年1月),共9本。
2、布魯塞爾筆記(1845年2月—1847年11月),共15本。
3、曼徹斯特筆記(1845年7月—8月)。
4、倫敦筆記(1850年9月—1857年7月),其中1850年9月至1853年8月寫下了24個筆記本,共1250多頁,超過100印張。1857年1至7月,重新研究了貨幣問題,7月,寫下了未完成的手稿:《巴師夏和凱里》。
1857年8月下旬,馬克思動手寫作他的經濟學著作:書名定為《政治經濟學批判》,書的結構如下:
第1分冊 資本
第1篇 資本一般
第1章 商品
第2章 貨幣或簡單流通
第3章 資本(資本的生產過程,資本的流通過程,兩者的統一,或資本和利潤,利息)
第2篇 競爭
第3篇 信用
第4篇 股份資本
第2分冊 地產或土地所有制
第3分冊 雇傭勞動
第4分冊 國家
第5分冊 國際貿易或對外貿易
第6分冊 世界市場
【①②③④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1卷第414頁。】
在這一結構中,我們可以看到后來以《資本論》命名的書的內容了,其中第1分冊第1篇第1、2章和第3章中的“資本的生產過程”為《資本論》第1卷,第3章中的“資本的流通過程”為《資本論》第2卷,第3章中的“兩者的統一,或資本和利潤,利息”為《資本論》第3卷。
到1858年3月,馬克思寫完了我們稱之為1857至1858年的《政治經濟學批判》手稿(共有7個筆記本,篇幅約有50印張,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中編入第30—31卷),然后準備分冊整理出版,計劃每隔兩個月出版一個分冊。從1858年6月開始整理和寫作第1分冊,到這一年的11月底,完成了原計劃中的第1分冊第1篇中的第1、2章,并決定以第1分冊名義先行出版,至于原計劃中的第1分冊第1篇中的第3章準備作為第2分冊出版。
當1859年1月21日由馬克思夫人謄抄完畢的上述第1分冊手稿之后,馬克思就動手修訂第2分冊《資本》章。馬克思對這一分冊極為重視,他已不滿足于對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的整理加工了,在進行了大量準備工作之后,他從1861年6月至1863年6月的兩年期間重新寫下了被稱之為“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的著作,手稿多達23本,1472頁,用打字機謄清后有四千多頁,約150印張,在《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版中編入第32—37卷。
在寫作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的過程中,馬克思決定以《資本論》為書名出版他的經濟學著作,而以《政治經濟學批判》作為副標題。在以后的寫作過程中,又提出了3卷4冊結構,即《資本論》全書分為4冊,第1冊,資本的生產過程;第2冊,資本的流通過程;第3冊,總過程的各種形式;第4冊,理論史。第1、2冊編為第1卷,第3冊編為第2卷,第4冊編為第3卷。但最終結果是卷冊合一,四冊即四卷。
從1863年8月至1865年12月底,馬克思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癰病、膽病和風濕病的發作;生活貧困;忙于第一國際工作),用了近兩年半的時間,完成了對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的整理與修訂工作。從1866年1月1日開始,馬克思對《資本論》的修訂稿進行謄清與潤色,至1867年4月2日,馬克思寫信給恩格斯,告訴他《資本論》第1卷已完成,可以交出付印。
馬克思決定將《資本論》第1卷交由漢堡的出版商邁斯納出版,在1866年11月中旬馬克思將已完成的一部分手稿寄給了出版商,至1867年4月10日,馬克思帶著其余部分手稿親自從倫敦坐船去漢堡面交出版商。由于邁斯納-貝勒漢堡出版社規模很小,缺乏印刷能力,于是邁斯納又將手稿轉交到萊比錫的奧托·維干德出版社付印。1867年9月14日,《資本論》第1卷在漢堡出版,印數一千冊。
馬克思對自己的《資本論》第1卷是滿意的,馬克思說:“我的書最好的地方是:(1)在第1章就著重指出了按不同情況表現為使用價值或交換價值的勞動二重性(這是對事實的全部理解的基礎);(2)研究剩余價值時,撇開了它的特殊形態———利潤、利息、地租等等。這一點特別在第2卷(指第3冊,即今之第3卷———引者)中表現出來。古典經濟學總是把特殊形態和一般形態混淆起來,所以在這種經濟學中對特殊形態的研究是亂七八糟的。”①
1868年1月8日,馬克思在寫給恩格斯的信中針對杜林對《資本論》第1卷的攻擊,指出杜林沒有覺察到這部書中的“三個嶄新的因素”,這三個因素除上述兩點外,又補充了第三點:“(3)工資第一次被描寫為隱藏在它后面的一種關系的不合理的表現形式,這一點通過工資的兩種形式即計時工資和計件工資得到了確切的說明。(在高等數學中常常可以找到這樣的公式,這對我很有幫助。)”②
【①馬克思寫給恩格斯的信(1867年8月24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31卷第331頁。②馬克思寫給恩格斯的信(1868年1月8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32卷第11-12頁。】
二《資本論》第1卷的主要內容
《資本論》第1卷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的生產過程,共七篇,包括商品和貨幣理論(第1篇)、剩余價值生產理論(第2—6篇)、資本生產理論(第7篇)。第1篇“商品和貨幣”和第2篇“貨幣轉化為資本”論述的內容(從普通商品發展至勞動力成為商品)關系到資本和剩余價值生產的歷史前提。
(一)商品和貨幣理論
馬克思闡述的商品和貨幣理論中的核心內容就是他的價值理論,具體地說就是勞動價值論,這是馬克思建立的經濟學體系中最基礎的部分,這一理論如能被破除,馬克思建立的理論大廈就會隨之崩塌,資產階級學者把斗爭矛頭首先指向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也就不會使人感到意外了。
馬克思的價值理論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構成:價值實體,價值量和價值形式。
1、價值實體
所謂價值實體說的是商品價值中包含的內容是什么,它是由什么物質構成的,這是從質的方面對商品價值進行研究,只有正確回答這一問題,才有可能正確解決商品價值量的問題。
馬克思是從對交換價值的分析入手發現商品價值中包含的實體。兩種不同的商品在進行交換時為什么能夠確定一定的比例關系進行量的比較,根據同質才能比量的一般原理,發現在商品交換中同質的東西只能是物化在商品中的勞動,而且是一般人類勞動,即抽象勞動,不可能是使用價值,商品交換之間的比例是由生產各商品時所耗費的一般人類勞動量決定的。
馬克思通過對交換價值的分析,發現了價值實體,區分了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在此基礎上建立起商品二因素及勞動二重性理論;揭示了交換價值的本質;解決了商品交換之間的比例如何確定的問題。
在商品交換中,從使用價值方面看,總是不同質的使用價值相交換,不同質的物體不能進行量的比較,效用價值論的荒謬之處在于用不同質的使用價值去說明商品交換中量的比例。
價值是商品的社會屬性,使用價值是商品的自然屬性,因此,作為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商品的價值而不是使用價值。但是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同時價值也只有通過使用價值才能表現出來,馬克思指出:“價值體現在使用價值中,而使用價值是創造價值的一個條件”①,因此我們在研究商品的價值時又離不開使用價值。
這里要補充說明的是形成價值的前提條件具體地說包括:必須要有使用價值;通過勞動生產出來的使用價值;提供給他人;通過交換形式提供給他人。
我們對商品價值的認識可歸結如下: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人類勞動即抽象勞動,它是商品二因素之一,是商品的社會屬性,成為交換價值的基礎。
【①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第925頁。本文所引《資本論》均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第2版。】
2、價值量
價值量的問題包含有兩個內容,一是商品的價值量是如何決定的,二是商品價值量是如何變動的。
(1)商品價值量的決定
這里有兩個要點,一是要區分個別勞動時間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第1章第1節)二是要區分簡單勞動和復雜勞動。(第1章第2節)
商品價值量是由生產該商品時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什么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馬克思指出:“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制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①
所謂正常的生產條件包括必須是中等的技術裝備水平,原材料的質量符合標準,每件商品消耗的生產資料符合社會平均水平。
馬克思在第1章第1節中所論述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開始時只局限在某種商品的生產部門在生產該商品時社會平均耗費的勞動時間,這是不夠的,因為不同的生產部門的生產勞動有簡單勞動和復雜勞動之分,各生產部門各自確定本部門生產的商品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假定同為1小時,卻代表著不同的勞動量,這就需要將各生產部門按照它們的在技術上發展程度不同的勞動轉化成同一的勞動,轉化的尺度按社會中大多數生產者的技術水平來確定,在簡單商品經濟條件下,社會中大多數生產者的技術水平屬于簡單勞動,因而在確定各生產部門生產商品時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就需要將復雜勞動折合成若干倍的簡單勞動,這也就是將不同質的具體勞動轉化為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
在《資本論》第1章第1節中論述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時對勞動力的要求只包含兩個因素:“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社會平均的勞動強度”,在這一章的第2節中又補充了勞動力發展程度的因素,只不過這一因素不是按平均值或中等值計算,而是按最低值計算。
在確定某種商品生產時的“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這兩個因素時所指的“社會”就不是局限在生產該商品的生產部門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而是全社會所有生產部門中的平均數了。
商品的價值是由兩部分構成的:原有的生產資料價值和新創造的價值,它是由不同的生產者共同創造的,為了簡單化,我們也可假定某個商品的生產由某個生產者獨立完成。
關于價值量的決定還需要以下內容補充:
國際價值理論。在第1卷第20章中,馬克思指出:“不同國家在同一勞動時間內所生產的同種商品的不同量,有不同的國際價值,從而表現為不同的價格”②。
市場價值理論。在《資本論》第1卷第1章中論述的價值的決定是在撇開市場供求因素這一假設條件下完成的,或者說是在假設市場供求完全一致的條件下完成的,在這一前提條件下,決定商品價值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由中等生產條件下所耗費的勞動時間確定,但是在市場競爭中,商品的供求不可能完全一致,甚至嚴重脫節,商品價值就會由從優等生產條件至劣等生產條件范圍內耗費的勞動時間決定。為此,馬克思在《資本論》第3卷第10章中提出了市場價值理論,指出在一定條件下(供求過于不一致)和一定范圍之內(生產條件優或劣的兩端),供求關系會對商品價值的形成和確定發生間接(通過生產條件構成比例的改變)的影響。與此同時,馬克思在這一章中批判了供求決定論。
【①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第52頁。 ②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第645頁。】
市場價值理論還包括另一內容,即馬克思在《資本論》第3卷第37章提出的“另一種意義”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在第38章中明確提出:“價值不是由某個生產者個人生產一定量商品或某個商品所必要的勞動時間決定,而是由社會必要的勞動時間,由當時社會平均生產條件下生產市場上這種商品的社會必需總量所必要的勞動時間決定”①馬克思對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作的新的闡述與第1卷第1章中的闡述并不矛盾,它只不過補充說明了:“如果某種商品的產量超過了當時社會的需要,社會勞動時間的一部分就浪費掉了,這時,這個商品在市場上代表的社會勞動量就比它實際包含的社會勞動量小得多。”②
(2)商品價值量的變動
商品的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而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又隨著勞動生產率的變動而變動,在社會發展中,勞動生產率呈不斷提高的趨勢,生產商品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就會趨向下降,因此,馬克思指出:“商品的價值量與實現在商品中的勞動的量成正比地變動,與這一勞動的生產力成反比地變動。”③
勞動生產率總是指具體的生產能力或生產效率,屬于具體勞動范疇,具體勞動不創造價值,因而無論勞動生產率怎樣變動,同一勞動(社會必要勞動)在同樣的時間內所提供的價值量總是不變的,但是作為具體勞動,勞動生產率的變動會引起使用價值的變動,二者成正比,在同樣的時間內,勞動生產率提高得越多,單個商品的價值量就越少,二者成反比。
在研究勞動生產率和商品價值量的關系時,一方面,對勞動生產率的變動要區分三種不同的情況:直接生產部門中少數生產者勞動生產率的變動;直接生產部門中的大多數生產者勞動生產率的變動;某些或一切有關生產部門大多數生產者勞動生產率的變動。另一方面,對商品價值量的變動又要作以下三種區分:是個別價值的變動還是社會價值的變動;是單個商品(或某種商品)價值量的變動還是單位時間(或同樣時間)內商品價值量的變動;是原有的生產資料價值部分的變動還是新創造的價值部分的變動。不同的勞動生產率的變動對不同商品價值量變動的影響是各不相同的。馬克思在《資本論》第1卷第1章提出的商品的價值量和勞動生產力的變動成反比,一方面指的是生產某種商品的一切有關生產部門的勞動生產率的變動,另一方面指的是單個商品(或某種商品)價值的變動。如果離開這一假定條件,就將會是另一種結果。
由此我們還會懂得,既然提高勞動生產率會使商品價值減少,生產者為什么都會努力去提高勞動生產率,這是因為個別生產者提高勞動生產率并不會降低商品價值(社會價值),但卻會降低該生產者生產商品時的個別價值,使個別價值低于社會價值,在資本主義社會就表現為超額剩余價值,而且,即使由于整個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使商品價值下降,作為資本家,仍可由此獲得相對剩余價值。
由于商品價值與勞動生產率的變動成反比,形成了商品的價值與使用價值對立的運動,這是商品經濟中的一大矛盾。
3、價值形式
由于在商品價值中“不包含任何一個使用價值的原子”④,“連一個自然物質原子也沒有”⑤,它是看不見摸不到的,只有通過在商品交換中另一個使用價值的身上才能表現出來。這種表現商品價值的使用價值最終落實在成為貨幣的貴金屬身上。因而對價值形式的研究也可說是對貨幣的研究。這里主要有兩個內容:一是貨幣的形成與本質(第1章第3節和第2章);二是貨幣的職能(第3章)
【①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第722頁。②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第208頁。③馬克思:《資本論》第3卷第53-54頁。 ④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第50頁。⑤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第61頁。】
(1)貨幣的形成與本質
貨幣是商品交換發展的必然產物,在商品交換中,一方面是個人的過程,每一個商品所有者所要交換的是他所需要的特殊的使用價值,另一方面,商品交換過程又是一個社會的過程,商品所有者要實現商品的價值,必須得到社會的承認。商品交換過程是個人過程同一般社會過程的統一,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二者往往難以統一,從而使商品交換難以進行,商品交換的發展會自然形成一個以貴金屬為代表的一般等價物,所有商品都把自己的價值統一表現在這個貴金屬的使用價值上,使上述矛盾得以解決,這個以貴金屬(金)為代表的一般商品,我們稱之為貨幣。
貨幣的形成經歷了兩個階段:直接的產品交換階段和通過中介物間接進行的商品交換階段。在直接的產品交換中,先后出現簡單的、個別的或偶然的價值形式和總和的或擴大的價值形式,在通過中介物間接進行的商品交換階段中,先后出現一般價值形式和貨幣形式。在一般價值形式中先后出現以麻布、羊和貴金屬作為代表的一般等價物,因而貨幣形式也屬于一般價值形式,由于它是高度發展的一般價值式,具有特殊地位,故將它單列出來。
在貨幣形式中,商品價值得到整個社會承認,價值的社會性質得到充分實現,貴金屬成為統一而又固定下來的一般等價物,而在此之前的價值形式中,價值的社會性質并未形成,它只是處在一個形成的過程中,因而只有貨幣形式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價值形式。
但是,當我們研究貨幣時,絕不意味著可以忽略對其他價值形式的研究,尤其是對簡單價值形式的研究,馬克思在論述這一價值形式時指出:“一切價值形式的秘密都隱藏在這個簡單的價值形式中”①,馬克思在1867年6月22日寫給恩格斯的一封信中更具體地指出:“經濟學家先生們一向都忽視了這樣一件極其簡單的事實:20麻布=1件上衣這一形式,只是20碼麻布=2英鎊這一形式的未經發展的基礎,所以,最簡單的商品形式———在這種形式中,商品的價值還沒有表現為對其他一切商品的關系,而只是表現為和它自己的天然形式不相同的東西———就包含著貨幣形式的全部秘密,因此也就包含著萌芽狀態中的勞動產品的一切資產階級形式的全部秘密。”②有的經濟學者對這一問題困惑不解:既然馬克思認為商品價值量和勞動生產率的變動成反比,為什么我們在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的情況下,見到的卻是價格在不斷上漲呢?對這一難題,馬克思在論述簡單價值形式中實際上已經回答了一半,另一半需要在馬克思論述貨幣職能中的流通手段時回答。
在流行的政治經濟學教科書中,往往只從價值形式的發展上去闡述貨幣的形成與本質,忽略了馬克思在《資本論》第1卷第2章中從商品交換的歷史過程去進行闡述,這是很片面的,有關價值形式內容的第1章第3節,在《資本論》第1卷第1版中,只是一個附錄,無論其多么重要,用來取代第2章的內容是不妥當的。
在第2章中,馬克思對貨幣的形成與本質提出了許多基本觀點和重要內容。
第一,馬克思在這里指出:“貨幣結晶是交換過程的必然產物”③在商品交換中,對于商品所有者來說,一方面是個人的過程,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社會的過程,這是一對矛盾,隨著在商品交換中這一對矛盾的發展,自發地也是自然地產生了以貴金屬為代表的貨幣。
【①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第62頁。②馬克思:《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31卷第311頁。③④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第106頁。】
第二,商品的形成過程和貨幣的形成過程是一致的,“隨著勞動產品轉化為商品,商品就在同一程度上轉化為貨幣。”④因此,當我們研究了貨幣的形成過程時,同時也就研究了商品的形成過程及其價值的形成過程。
第三,分析了商品交換過程的兩個發展階段以及商品和貨幣的形成過程,特別是分析了在這一過程中產品性質的變化。第四,在闡述貨幣本質的基礎上,批判了貨幣名目論和貨幣金屬論。這些豐富的內容被許多教科書忽略不論了。
(2)貨幣的職能
貨幣的職能是貨幣本質的具體表現,它隨著貨幣的產生而產生,隨貨幣的發展而發展,逐步形成和發展了五個職能:價值尺度職能,流通手段職能,貯藏手段職能,支付手段職能以及執行世界貨幣職能。在第3章中,馬克思對貨幣的這些內容展開了論述。
貨幣的價值尺度職能是為商品世界提供表現價值的材料,它以貨幣材料的重量對商品的價值計量,使商品價值具有一個價格表現形式。貨幣執行價值尺度職能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第一,貨幣能夠作為價值尺度表現商品的價值,是因為它本身具有價值,如果它本身沒有價值就不可能表現商品的價值,如同丈量長度的尺本身必須具有長度一樣;第二,具有價格標準即貨幣標準,它是貨幣的計量單位及其等分;第三,作為價值尺度的貨幣材料只能是金銀中的一種,不能同時采用兩種不同的貴金屬作為貨幣材料。
貨幣的流通手段職能是貨幣擔任商品交換和商品流通的中介。所謂商品流通就是從總體上考察的商品交換,它反映著全社會進行的無數的商品交換行為之間縱橫交錯的復雜關系,而從蘇聯教科書沿襲下來的解釋將商品流通說成是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這不僅將問題簡單化了,而且還說明存在著不以貨幣為中介的商品交換這種錯誤認識。與貨幣的價值尺度不同,沒有價值的紙幣也可執行流通手段職能,但紙幣是貨幣符號或價格符號,貨幣符號和貨幣本身,價格符號和價格本身不能混為一談,不少學者沒有區分這二者,產生出種種混亂,如從蘇聯教科書沿襲下來的一個說法是通貨膨脹(紙幣超量發行)的結果引起物價上漲,這就是說紙幣量可以決定商品的價格量,如果說貨幣數量論是錯誤的,紙幣數量論更是荒謬。又如將兌換作為價格表現的黃金的紙幣量說成是黃金的價格,紙幣成為黃金價格的價格。這是悖理的。
貨幣的貯藏手段是當商品生產者賣而不買時,貨幣退出流通,被當作財富貯藏起來的職能,產生這一職能的具體原因及其作用從最初的取代剩余產品的儲存,使生活必需品的供應不會中斷,進而保證生產資料的購買不會中斷,一直發展到作為國內或國際的流通手段準備金和支付手段準備金,在信用制度下還能充當銀行!兌換的準備金。
貨幣的支付手段首先是商品生產者在賒購商品后,貨幣用來支付到期債款的職能。貨幣作為支付手段不僅發生在商品的賒購上,也發生在地租、房租和工資等的支付上。貨幣執行支付手段后使貨幣流通規律發生了變化;發展了商品生產者之間的對立;產生了貨幣危機的可能性;產生了信用貨幣;使貨幣貯藏由獨立的致富形式轉化為作為支付手段的準備金。
當商品流通走出國門在世界范圍進行時,貨幣也隨之越出國界,在世界范圍內起一般等價物的作用,執行世界貨幣職能。它的具體職能包括一般支付手段、一般購買手段和作為一般財富的絕對的社會化身。
在《資本論》第1卷中,馬克思將后三個職能作為貨幣的職能提出,這是因為貨幣在執行價值尺度職能和流通手段職能時還沒有執行真正意義上的貨幣職能,在價值尺度中,貨幣只是觀念上的貨幣而不是現實的貨幣,在流通手段中,貨幣可以由作為貨幣符號的紙幣來執行,貨幣成為象征性的貨幣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貨幣。而只有在后三個職能中,貨幣才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貨幣而和前兩個職能區分開來。
(二)剩余價值生產理論
馬克思在第1篇中奠定的勞動價值論是為了進一步說明剩余價值論,首先是剩余價值的生產理論。在闡述這一理論的第2—6篇中的主要內容由以下三部分構成:第一,馬克思的勞動力商品學說,勞動力成為商品是貨幣轉化為資本或者說剩余價值生產的歷史前提(第2篇),這里還涉及勞動力商品價值的轉化形式———工資(第6篇)。第二,剩余價值的來源與本質(第3篇第5—6章)。第三,提高剝削程度的兩種方法及其后果(第3篇第7—9章,第4—5篇)。
上述內容被眾多教科書聚集成一章,標題為“資本與剩余價值”,這一標題起源于蘇聯的政治經濟學教科書;后被照搬到我國的政治經濟學教材中。這一標題可以說涵蓋了馬克思的《資本論》第1—4卷的全部內容,作為章的標題顯然是不恰當的。
1、馬克思的勞動力商品學說
在資本主義社會,雇傭工人的勞動力作為商品出賣給資本家,資本家所以要購買雇傭工人的勞動力是因為這種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價值,這種使用價值在于當它被資本家投入生產過程使用之后,能夠創造出新價值,這個新價值在補償原有的勞動力商品價值之外,還有剩余,它作為剩余價值被資本家無償占有。
資產階級經濟學認為雇傭工人出賣的是勞動,這種認識是錯誤的。勞動雖能創造價值,但它本身并沒有價值,不存在什么勞動價值,因而勞動不是商品。馬克思最初和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一樣,認為雇傭工人向資本家出賣的是勞動,而不是勞動力,工資是勞動商品的價格,但他在研究過程中,逐步認識到雇傭工人向資本家出賣的是勞動力而不是勞動,在1857至1858年的經濟學手稿中,馬克思雖然仍沿用工人出賣勞動的說法,但對勞動這一用詞已解釋成“作為工人的能力存在”而不是普通意義上的話勞動或物化勞動了。至1861—1863年寫的經濟學手稿中,完全拋棄了勞動商品用語,對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關于工人出賣勞動的說法進行了批判,與之徹底劃清了界限。
恩格斯指出:工人向資本家出賣的是自己的勞動力而不是勞動,這是“牽涉到全部政治經濟學中一個極重要的問題”①,“古典經濟學的最后一個分支———李嘉圖學派,多半是由于不能解決這個矛盾而遭到了破產。古典經濟學走入了絕境。從這種絕境中找到出路的那個人就是卡爾·馬克思。”②
工資是勞動力商品的價值或價格的轉化形式,因而成為馬克思的勞動力商品學說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第17章中,批判了雇傭工人向資本家出賣的是勞動而不是勞動力,工資是勞動的價值或價格的謬論。
在揭示工資本質的基礎上進一步區分名義工資和實際工資、絕對工資和相對工資。在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名義工資和絕對工資趨向提高,實際工資和相對工資趨向下降,在對國與國之間工資水平進行比較時,是發達國家名義工資和絕對工資高,實際工資和相對工資低,不發達國家則相反。
名義工資是用貨幣(不是貨幣符號———紙幣)或其等價物(商品量)表現的工資,實際工資是指貨幣工資或其等價物中所包含的價值量。絕對工資是指名義工資即貨幣工資或其等價物的絕對量,相對工資是指貨幣工資在新創造的價值中所占的比重。
【①恩格斯:《雇傭勞動與資本》導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版第1卷第318頁。 ②恩格斯:《雇傭勞動與資本》導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版第1卷322—323。】
流行在從蘇聯到中國的政治經濟學教科書中,將紙幣工資說成是名義工資,將紙幣工資購得的商品和各種服務稱之為實際工資,完全離開了馬克思的價值理論。對于絕對工資與相對工資的比較更是被眾多教科書忽略。
2、剩余價值的來源與本質
剩余價值來自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帶來的價值增殖。
價值增殖過程不外是超過一定點而延長了的價值形成過程,在價值形成過程中,一方面,通過工人的具體勞動生產出商品的使用價值,并將原有的生產資料價值轉移至新的產品中去,另一方面,通過工人的抽象勞動創造出新的價值,新創造的價值超出勞動力商品價值的部分,就形成剩余價值。在這種情況下,工人的勞動就被分割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勞動,為自己提供勞動力價值,另一部分為剩余勞動,為資本家提供剩余價值。
茅于軾在2008年1月7日的《南方都市報》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說:“財富是怎么創造出來的,有一個最簡單的經濟道理,那就是交換創造財富。”按照他的舉例,通過交換可獲得至少相當自己產品5倍的價值。我相信,雇傭工人聞知有此好事,必然大喜過望,他們可以向資本家索取5倍于勞動力商品價值的收入了,我們期待茅于軾能擔任如此慈善的企業主。此外茅于軾能否回答,用來交換的商品價值又從何而來?
資本家為獲得剩余價值而延長工人的勞動時間,依據的是商品交換中通行的原則,即商品使用權屬于買者,資本家作為勞動力商品的買者,也就有了使用勞動力的權力,延長工人的工作日,使剩余勞動時間得到相應延長。當然,工人也有按商品交換中等價交換原則反對延長工作日的權力,其結果如何取決于資本家和工人的力量對比。
資本主義剝削的秘密在于勞動力價值和勞動力創造的價值是兩個不同的量,資本家支付的是勞動力價值,得到的卻是勞動力新創造的超出勞動力價值部分的價值。
資本主義特點之一是在等價交換原則下進行,從表面上看是平等的,掩蓋了剝削,有很大的欺騙性。
在剩余價值的生產中,生產資本的不同部分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其中以生產資料形式存在的生產資本,在生產過程中只是通過工人的具體勞動將它原有的價值轉移到產品中去,不會帶來價值的增殖,因而稱之為不變資本,用符號c表示,而以勞動力形式存在的生產資本在生產過程中通過工人的抽象勞動能夠帶來價值的增殖,稱之為可變資本,用符號v表示。
生產資料的價值所以只是轉移而不能增殖,是因為生產資料的價值不是在它現在作為生產資料進入的勞動過程決定的,而是在過去它作為產品被生產出來的勞動過程決定的,當它作為生產資料進入新的勞動過程時,它的價值已經形成,物化在生產資料中,不會再起發酵作用,增加它的價值。
馬克思指出:“可變資本和不變資本這兩個范疇是我最先使用的。”①這一理論揭示了剩余價值的真正來源,正確計算了剩余價值率,批駁了物化勞動價值論,對商品價值進行科學的分解,提出了資本有機構成學說,并為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理論創造了前提條件。
【①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第706頁。】
3、提高剝削程度的兩種方法及其后果
從第3篇第7章開始轉向剩余價值量的方面研究,指標有二,一是剩余價值的相對量,計算公式是剩余價值率m′=剩余價值m/可變資本v=剩余勞動時間а′/必要勞動時間а,表示的是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程度;另一指標是剩余價值的絕對量,計算公式是剩余價值量M=(剩余價值m/可變資本v)×可變資本總量V,表示的是資本家剝削工人的規模。
貨幣轉化為資本要有兩個歷史前提,在第2篇中闡述的勞動力成為商品只是其中的一個歷史前提,而在第3篇第9章中補充了第二個歷史前提,即有一部分人手中擁有不少于最低限額的貨幣,要求這個貨幣量所雇用的工人生產的剩余價值至少能夠使貨幣所有者在本人不直接參加生產過程勞動的條件下,過著比普通工人高出一倍的生活,此外,還至少能將一半的剩余價值用之于積累。只有在具備這兩個歷史前提下,貨幣所有者才能轉化為資本家。
資本家投資生產的目的是為了追求剩余價值,于是在生產過程中資本家竭力提高對雇傭工人的剝削程度,采取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在必要勞動時間不變的條件下,通過延長工作日產生更多的剩余價值,馬克思稱之為絕對剩余價值的生產,另一種是通過有關生產部門提高勞動生產率,減少必要生活資料的價值,從而降低勞動力價值,縮短必要勞動時間,在不延長甚至縮短工作日的情況下,也可增加剩余勞動時間,產生出更多的剩余價值,馬克思稱之為相對剩余價值的生產。
從18世紀60年代末至19世紀30年代初由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過渡的50年左右的時間里,資本家憑借他自身的經濟力量,迫使工人的工作日由10小時一直延長到18小時,這一時期被稱之為“工作日不受限制”的時期。在這種情況下,工人的身體受到摧殘,勞動力受到破壞,連軍隊都難以招到健康的士兵,在《資本論》第1卷的第8章中揭露了許多部門的工人由于工作的極度延長而在身體健康上受到的摧殘。
進入機器大工業時期,以英國于1833年頒布第一個強制性縮短工作日的工廠法為標志,資本主義國家采取的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進行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為主的手段提高剝削程度,大機器生產可以極大地提高勞動生產率,但是在資本主義條件下,使用機器的成果被資本家占有。資本主義條件下對機器的使用,使大批婦女和兒童就業,擴大了剝削范圍,降低了勞動力價值,使熟練工人失業狀況惡化,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人不僅在形式上隸屬于資本,還在實際上隸屬于資本。在資本主義條件下,使用機器受到很大的限制,只有當機器消耗的價值小于被它所代替的勞動力的價值時,才會使用機器,否則,資本家就會多雇用工人,代替機器的使用。
馬克思在1863年1月草擬的《資本論》寫作計劃中,第1篇(以后改稱第1卷)共9章,其中第5、7、9章對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理論分別進行論述,第5章中標題是“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作為絕對剩余價值和相對剩余價值生產理論中的一個組成部分,現編在第1卷的第14章中,第7章“生產過程的結果”及第9章“關于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的理論”,未被編入《資本論》第1卷。
什么是生產勞動,在《資本論》第1卷第5章中的解釋是:生產勞動就是生產產品的勞動。在1861—1863年寫的《資本論》手稿中,馬克思指出:“如果我們把勞動能力本身撇開不談,生產勞動就可以歸結為生產商品、生產物質產品的勞動。”①,這是馬克思對生產勞動從物質規定性上所下的一般規定性的定義,隨著社會分工的發展,從物質規定性方面看,生產勞動的概念會不斷擴大,但無論怎樣擴大,作為生產勞動都不能離開它是生產物質產品的勞動。但是由于從物質規定性上看,不能表現出資本主義生產勞動的特性,因此,對資本主義生產勞動還必須進一步指出它是“直接生產剩余價值的勞動”②,這是馬克思從社會規定性上對生產勞動所下的定義,從這一定義看,生產勞動的概念縮小了,因為許多不能產生出剩余價值的物質生產勞動不能成為資本主義的生產勞動。但是,不論這一概念的范圍如何縮小,資本主義的生產勞動也不能離開生產物質產品的勞動,因為“直接生產剩余價值的勞動”就是“表現為剩余產品的勞動。”③
我國學術界將許多純粹服務性的勞動包括唱歌跳舞之類都歸入生產勞動范圍,它雖不生產物質產品,卻能創造出價值,這種認識是錯誤的。
(三)資本生產理論
在研究剩余價值生產的基礎上,馬克思進一步研究資本的生產,為此就要研究資本主義的再生產過程,不過現在研究的再生產只是從單個資本的角度進行考察,而對社會總資本的研究將在《資本論》以后各卷去進行。
研究資本生產理論的第7篇的標題是“資本的積累過程”,共有5章內容,包括:資本的來源(第21章);資本積累的實質(第22章第1—3節);資本積累量的決定(第22章第4—5節);資本積累的后果和歷史趨勢(第23—25章)。
1、資本的來源
我們假定資本家用來購買機器設備和雇用工人的第一筆投資來自資本家之前積攢的勞動收入,馬克思通過對資本主義簡單再生產的分析就可看出,經過一段時間后,資本家用來消費的剩余價值就會和原資本相等,在這種情況下,從物質形式上看,資本家原來購買的機器設備仍然存在,當然,也可能以更新的形式存在,但從價值上看,這些機器設備不過是以資本形式出現的剩余價值。說明原資本來自剩余價值,由剩余價值轉化而來。
資本是來自雇傭工人在剩余勞動時間所創造的剩余價值,因此,雇傭工人在無產階級革命勝利之后對資本家的財產進行剝奪,無非是取回自己過去被資本家掠奪的一部分勞動果實,國內少數學者為資本家進行辯護的言論是完全錯誤的。
如果從歷史上進行考察,資本家最初的資本是通過暴力手段掠奪而來的勞動者財產,“對直接生產者的剝奪,是用最殘酷無情的野蠻手段,在最下流、最齷齪、最卑鄙和最可惡的貪欲的驅使下完成的。”④
【①《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3卷第158頁。②馬克思:《直接生產過程的結果》,《馬克恩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9卷第99頁。③馬克思:《直接生產過程的結果》,《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49卷第99頁。④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第873頁。】
2、資本積累的實質
資本積累表現為資本的增殖,由于追加資本的不斷投入,企業規模日益擴大,產量與產值不斷增加。
要認識資本積累的實質,就要從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的條件和源泉以及在資本積累過程中的交換關系這兩方面情況進行分析。
第一,從資本主義擴大再生產的條件和源泉上看,在單個資本范圍內進行考察,資本積累就是在資本主義再生產過程中,資本家將一部分剩余價值再轉化為追加資本,擴大企業規模,借以獲得更多的剩余價值。
第二,從資本積累過程中的交換關系上看,和簡單商品經濟中的交換不同,在資本積累過程中,資本家是用雇傭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購買追加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等商品,也就是說,資本家用他人生產的勞動產品去進行交換,使我們一開始就看清追加資本直接來源于剩余價值。不僅如此,在資本積累過程中,資本家還迫使雇傭工人繼續為資本家生產出更多的剩余價值。由此使資本主義的商品交換關系在性質上發生了根本變化,商品生產所有權規律轉變為資本主義的占有規律,商品交換關系徒有其形式。
3、資本積累量的決定
資本積累量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剩余價值總量,這個量越多,資本積累量才有可能越多;二是對剩余價值進行分割的比例,用作資本積累部分所占比重越大,資本積累量就越多。
第一,剩余價值總量。
剩余價值總量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剩余價值率(m/v),另一是可變資本總量(V),計算公式為M=m/v×V。這一內容在第9章中已經闡明,現在沒必要再去重復,馬克思現在只是從資本積累的角度補充了四點內容:勞動力的剝削程度;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水平;所用資本和所費資本的差額;預付資本量。
第二,剩余價值中資本和收入的分割比例。
這一因素表現為資本家用之于個人消費(收入)部分越少,越是省吃儉用,資本積累的部分就越多。在這種現象下產生了以英國牛津大家教授西尼耳(1790—1864)為代表的節欲論,將資本積累的來源歸之于資本家的節欲,馬克思揭露了資本家的所謂節欲是為了更大的貪欲,而且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展,資本家窮奢極欲,大肆揮霍浪費;資本家把享受留給自己,把節欲留給了工人。
當確定剩余價值中資本和收入的分割比例時,同時也就確定了積累率(資本積累量/剩余價值量)。
4、資本積累的后果和歷史趨勢
在資本積累過程中,資本家為了獲得更多的剩余價值,盡可能采用新技術,提高資本有機構成。資本有機構成提高會引起兩方面后果,一個是造成工人的貧困和失業即相對過剩人口,另一個是在利潤量不斷增加的同時,出現利潤率下降的趨勢和資本的絕對過剩。在《資本論》第1卷中只研究資本積累的前一個后果,對另一個后果,將在《資本論》第3卷中進行研究。
資本積累的上述后果引起資本主義矛盾日益發展,最終導致社會主義的生產資料公有制取代資本主義的生產資料私有制,“在協作和對土地及靠勞動本身生產的生產資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礎上,重新建立個人所有制。”①馬克思明確指出他所說的重新建立的個人所有制就是生產資料歸全社會所有的“社會所有制”,之后,馬克思在寫給《祖國紀事》雜志編輯部的一封信中對《資本論》第1卷中所說的個人所有制再次明確解釋為“社會所有制”②。
【①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第874頁。②《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版第3卷第729頁。】
三、堅決捍衛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和剩余價值論
《資本論》第1卷出版后受到人們的重視,發行的一千冊很快售完,接著又發行了第2版,馬克思于1883年3月去世后,又由恩格斯代為整理出版了第3版和第4版。
《資本論》第1卷第1版出版后的第二年9月,在第一國際的布魯塞爾代表大會上通過了以下決議:“建議所有國家的工人都來學習去年出版的卡爾·馬克思的《資本論》;呼吁協助把這部重要著作翻譯成目前還沒有翻譯出來的各種文字。馬克思的功績是不可估量的,他是經濟學家當中對資本和它的組成部分作出科學分析的第一個人。”小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者卡爾·海因岑曾嘲笑說:“誰會想到去翻譯這種毫無意思的東西!”但不久他就會發現被嘲笑的不是馬克思,而是他自己,因為不久就先后出現了俄、法、英、波、意等各國的譯本。十月革命后,《資本論》開始在中國傳播,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陸續翻譯出版了《資本論》第1卷,并在中國革命取得勝利后得到廣泛傳播。
在《資本論》第1卷中由馬克思創立的勞動價值論和剩余價值論為科學的經濟學理論體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它闡明了價值和剩余價值的來源,揭露了資產階級和雇傭工人日益加深的矛盾,找到了產生這一矛盾的根源,揭示了生產資料的社會公有制必將取代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人占有的歷史趨勢,為無產階級革命提供了理論武器,增強了必勝的信心。
馬克思在《資本論》第1卷中闡述的勞動價值論和剩余價值論徹底批判了資產階級庸俗經濟學的各種謬誤,馬克思認為《資本論》第1卷是“向資產者(包括土地所有者在內)腦袋發射的最厲害的炮彈”①,恩格斯甚至說“讓這顆炸彈在羅雪爾、孚赫之流的頭頂上突然爆炸”②,正因此,《資本論》的出版受到資產階級庸俗經濟學家的猛烈反撲,這一斗爭在馬克思和恩格斯在世的時候就已展開。
引起人們注意的是,上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作為起點,在我國迅速形成一股否定和攻擊馬克思主義的思潮,理論界出現各種反對勞動價值論和剩余價值論的謬論,諸如供求價值論、效用價值論、物化勞動價值論、資源貢獻價值論、人力資本論、廣義價值論、聯合勞動價值論、整體勞動價值論等等。其核心內容照搬法國資產階級庸俗經濟家的所謂生產要素價值論。我國否定馬克思主義思潮的起點是以1989年谷書堂主編的《社會主義經濟學通論》一書拋出的薩伊的生產要素價值論為標志。我國的薩伊崇拜者或將他的三位一體公式美化成資源貢獻價值論,或偽裝成也是一種勞動價值論,或和薩伊一樣,將資本家及其經理的監督管理勞動納入價值生產的來源。
否定馬克思主義理論所以說已形成一股思潮,因為持否定和攻擊馬克思主義的學者已形成一支隊伍,形成一股力量,在許多高等院校的課堂上占有優勢,對青年學生產生不可低估的影響。以下我只舉若干例子來說明問題的嚴重性。
蔡繼明在他提出的廣義價值論中認為商品價值是由勞動、資本和土地等生產要素共同創造,物化勞動和活勞動一樣能夠轉移價值和創造價值,不生產物質產品的勞動也能創造價值,“價值是由供給和需求共同決定的”,物品效用的高低和大小決定商品的交換價值,勞動價值論只能作為一個“特例”。③
【①馬克思寫給約·菲·貝克爾的信(1860年9月15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31卷第542—543頁。②恩格斯寫給威·李卜克內西的信(1872年1月23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版第33卷第381頁。③參見蔡繼明、李仁君:《廣義價值論》,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蔡繼明:《非勞動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價值基礎》,《中國經濟熱點問題探索》,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上冊。】
物化勞動價值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錢伯海,他認為:“物化勞動只能轉移價值,不能創造價值,是一個人為的關卡,它是長期存在的理論扭曲”。錢伯海和蔡繼明不僅關于物化勞動能創造價值的說法是錯誤的,物化勞動能轉移價值的說法也是錯誤的。物化勞動價值論的實質是鼓吹資本創造價值,錢伯海自己就袒露了這一點。①
錢津在他的論著中攻擊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缺乏科學性”,認為它既“不符號事實”,也“不符合邏輯”②,而對薩伊的三位一體公式卻贊揚道:“這就是客觀事實,不僅是事實的現象,而且是事實的本質,任何人也無法改變這種事實。”③錢津對薩伊唯一感到不足的是說得太露骨,缺少欺騙性,于是錢津將薩伊的三位一體公式包裝成整體勞動價值論面世。
李江帆責問道:“據勞動價值論,盡管使用價值的產出分別歸因于勞動、資本和自然資源的貢獻,但價值的產出還是全部歸功于勞動的貢獻。……這在邏輯上是否說得通?”作者為資本和自然資源在價值生產上的貢獻被否定鳴不平,主張勞動這一因素“不應享有特權”。④作者的荒唐之處不僅認為資本能夠創造價值,而且還成為生產使用價值的一個要素,按照他的說法,離開了資本,不僅不能創造價值,而且連使用價值也無法生產了。
令人遺憾的是,作為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老專家湯在新教授,也被卷入了否定馬克思主義的浪潮之中,他竟然說:“資本的增殖是資本和企業主的人力資本共同作用的結果。”⑤“企業主占有的,不是他人的勞動,而是被實現的自身的勞動;企業主所獲得的,不是企業利潤,而是自己的工資。”⑥在“企業主的收入”中,“一部分,用于自己和家屬的消費”,這一部分“不會超過企業管理者的工資”,另一部分,用于擴大再生產,這一部分是“取之于民”,卻“又基本上返還給了社會,成為用之于民,用之于社會主義建設的基金”⑦。在湯在新的筆下,我國私營企業主被打扮成具有崇高境界的先進人物。
在否定馬克思主義思潮中以學者面貌出現最為惡劣的人物恐怕非趙學增莫屬了。如清算一下他的劣跡至少有以下幾點:
1、攻擊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宣揚薩伊的生產要素價值論。他質問道:“資本和土地只生產使用價值而不生產價值嗎?世界的現實生活中到底有沒有那種只生產使用價值而不生產價值的東西?”⑧在趙學增看來資本不僅參與價值的生產,而且參與物質產品的生產,土地也和勞動者一樣舉起雙手進行生產勞動,家里飯桌上的飯菜都成了待售商品,不僅具有使用價值,也具有價值。
趙學增指責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人為地抬高某一要素而有意識地貶低某些要素在生產過程中的基本作用是一種偏見。”⑨“這顯然是不公正的”⑩,是“要素歧視”[11]。趙學增認為馬克思的勞動二重性學說“在邏輯或在現實的關系上都是難以令人信服的。”[12]他不無諷刺地說:“把一個完整的勞動劃分為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兩部分即勞動的二重性是馬克思在經濟學史上的重大發現,也是馬克思自己感到最滿意的重大理論成果,在談到這個問題時馬克思的話語掩飾不住自己內心的喜悅。”[13]
【①參見錢伯海:《物化勞動與價值創造》,《中國經濟熱點問題探索》,經濟科學出版社2012年9月第1版上冊。②錢津:《勞動價值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第33—34頁。③錢津:《政治經濟學》,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317頁。④參見李江帆:《關于勞動價值理論面臨的外部挑戰問題》,《中州學刊》1998年第3期。⑤⑦湯在新:《剝削及其存在的歷史前提》,《南方經濟》2003年第2期。⑥湯在新:《我國私營企業主收入的來源和性質》,《南方經濟》2001年第4期。⑧趙學增:《再進資本論》,廣東經濟出版社2001年版第59頁。⑨⑩趙學增:《再進資本論》,廣東經濟出版社2001年版第60頁。[11]趙學增:《再進資本論》,廣東經濟出版社2001年版第46頁。[12]趙學增:《再進資本論》,廣東經濟出版社2001年版第58頁。[13]趙學增:《再進資本論》,廣東經濟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頁。】
2、惡毒攻擊我國的國有制經濟和黨的領導。趙學增在1996年送交學術研討會上的一篇文章中對我國國有經濟和黨的領導進行了肆無忌憚的攻擊,他說:“權利締造出國有制……由現代專制統治者所培育的這種人與臣仆化的依附關系是社會主義國有制產生和存在的心理基礎”,“國有制……比在私有制條件下的剝削更方便、直接、隱蔽而且成本小、能量大,……比私有制剝削更加猖獗。”“強大的國有制是產生黨政不分、政企不分的物質基礎”,“與非國有經濟相比,國有經濟顯得那么失意、乏力”。
3、惡言咒罵馬克思主義理論。2001年8月在山東威海市舉行的馬經史學術研討會的一次小組會上,攻擊馬克思主義理論是“流氓理論”,當即受到駁斥。在大會閉幕的總結會上,會長顧海良批評了這種極為錯誤的言論。
在理論界出現一位反馬克思主義的勇士本不足為奇,奇就奇在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我國思想的理論基礎的社會中,這樣的人竟然還能在高等院校任教,并一路暢通無阻地晉升為教授。更為不解的是,還被推舉為中國《資本論》研究會的副會長,這是我國教育界和理論界一件很可悲的事,中國《資本論》研究會的廣大會員均蒙受其辱。
否定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和剩余價值論最終必然導向否定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改變社會主義制度,這一點在晏智杰身上表現得更為露骨,2013年7月2日在廣東經濟學會為他舉行的一次座談會上,晏智杰在攻擊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和剩余價值論之后,隨之提出反對再“打著原來旗號”,在策略上他主張采取漸進的方式,不能“一下走到”這個目標。對這種配合國外反華勢力在中國妄圖實行換旗的顏色革命的言論,應該引起人們的警惕。
馬克思寫下的《資本論》不僅是為工人階級推翻資本主義制度提供了強有力的武器,而且在無產階級革命取得勝利后為建設社會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提供了科學的理論基礎。
馬克思在《資本論》第1卷中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從產生到發展最后走向滅亡而被社會主義社會取代的規律,先是以資本主義私有制取代小生產者的私有制,最終將是生產資料的社會所有制取代資本主義的生產資料私有制,從個體手工業發展到手工業作坊、工場手工業和機器大工業。消滅資本主義制度的任務是在機器大工業發展之后,社會化的大生產與資本主義的私有制之間這一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日益尖銳的情況下提出的,生產資料的共同占有要求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生產資料的社會所有制。
和小生產經濟相比,資本主義經濟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對發展經濟起了重大的作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生產極度落后,資本主義經濟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所以我國實行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革命勝利之后,建立的新民主主義社會,其基本特征就是在以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社會主義的國有經濟為主導的前提下,允許并鼓勵一切有利于國民經濟發展的資本主義生產的存在和發展。但是由于資本主義經濟以追求剩余價值為目的,必然會帶來生產的盲目性,以及制假販假、偷稅漏稅、忽視生產的環保與安全和克扣工人工資等后果,因而必須加強對私營企業的監督和管理,并進行愛國和守法的教育。
生產價值的勞動必須是生產商品的勞動,而生產商品的勞動撇開勞動力商品不談,又必須是生產物質產品的勞動,物質產品的生產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也是價值生產的物質基礎,我國實行改革開放近四十年來的經濟所以能夠迅速發展,國內生產總產值(GDP)和對外貿易能夠快速增長,重要經驗之一是始終重視這種被稱之為實體經濟(包括交通運輸業)的發展,并大力發展了與實體經濟相適應并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商業、金融業和科教衛生等部門。
根據馬克思提出的生產勞動理論,一方面,從物質規定性或一般規定性上看,生產勞動首先必須是生產物質產品的勞動,另一方面,從社會規定性上看,不同的社會又有不同的規定,資本主義生產勞動必須是直接生產剩余價值的勞動,而社會主義生產勞動必須是為了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上需要進行的勞動,以破壞資源、浪費資源和污染環境為代價生產物質產品的勞動,生產黃、賭、毒產品的勞動,生產受污染甚至含有毒素的產品的勞動,都不能稱之為社會主義生產勞動,這種勞動不能創造價值,甚至是破壞價值的生產,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必須消除產值統計中的虛假部分。
馬克思的貨幣理論告訴我們,貨幣是由黃金在商品世界中擔任的一般等價物,貨幣首先也是商品,但與其他普通商品不同,它是在商品世界中被公認的作為一般等價物的一般商品,它使其他商品取得一個價格形式。作為貨幣符號或價格符號的紙幣執行流通手段職能,但不可能對它所代表的貨幣金取而代之,否則難以解釋各國中央銀行都建立起金庫儲存黃金與白銀了。美國宣布取消金本位制,各國手中的美元不能再向美國銀行兌換黃金,這絲毫動搖不了黃金的貨幣地位,只不過原來用35美元向美國銀行兌換1盎斯黃金,改向市場上用若干倍的美元去兌換1盎司黃金,這是美國政府通過美元貶值對世界各國進行掠奪,似乎在廢除黃金貨幣地位的美國恰恰是黃金儲備量最多的國家。
據此,第一,我國必須認識到黃金才是硬通貨,他的貨幣地位不可能被動搖,因而必須重視黃金的開采與儲備,以便在關鍵時刻發揮關鍵的作用;第二,紙幣超量發行會引起通貨膨脹,其后果從表面上看會引起物價上漲,實際上則是紙幣的貶值,確切地說是它所代表的貨幣量的減少,是用一雙看不見的手取走老百姓口袋中的錢財,情況嚴重時就會發生銀行擠兌存款的現象,引起社會動蕩,因而用超量發行紙幣的辦法或換一種較為隱蔽的說法采取積極的貨幣政策來籌集資金應慎之又慎。
我國在很長時期內仍會大力發展商品經濟,馬克思在《資本論》第1卷論述的商品與貨幣乃至資本與剩余價值的生產方面的理論仍然是我們研究當今存在的多種經濟成份唯一科學的理論基礎。
201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資本論》第1卷列入《世界記憶名錄》,但愿在我們今天的新中國不會對《資本論》第1卷失去記憶。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