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要想在今天這個世界上繼續存在下去,就不能丟掉毛澤東。
能存在的國家必須是得到絕大多數公民認同的國家。喪失了人民認同的國家是注定滅亡的國家,隨時隨地可以分崩離析。前蘇聯如此,古往今來一切瓦解滅亡的國家無不如此。中國要存在下去,就必須得到絕大多數中國人的國家認同。
國家認同靠什么?靠血緣種族?靠宗教信仰?靠金錢物質?過去也許行,但在“文明的沖突”“全球化”的今天只靠這些還行嗎?
真正的國家認同,歸根到底要靠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沒有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就沒有歸屬感,就沒有凝聚力,就無法抵御來自內外的分裂力量,就“國將不國”。
制度的認同、價值觀的認同不能代替民族文化的認同。否則制度相同、價值觀相同的國家早就應該合并成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了。美國、加拿大、歐洲諸國、日本等等可以說都認同同樣的制度,認同同樣的價值觀,但仍然各有各的民族文化,各有各的民族文化認同,仍然你是你,我是我,并沒有合并成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歐洲國家形成了一個共同體,但仍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更談不上是一個統一的民族。而土耳其雖然同屬北約,卻就是擠不進去——歸根到底還是民族文化認同問題。)
民族文化的形成要靠民族歷史的積累沉淀,不可能“人工合成”、“批量生產”、“立竿見影”。在形成過程中不可避免要打上歷史的烙印,不可避免會象天然礦物一樣,有精華,有雜質,有糟粕。
任何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民族都是善于認同民族文化精華的民族,善于對祖先和前人的文化遺產“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著重發揚其光輝的一面,借以提高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認同,而不是相反。法國人并不因為拿破侖曾對外侵略又兵敗滑鐵盧而不承認其為法蘭西民族英雄;俄國人并不因為彼得大帝用野蠻手段改造了俄國而否認其是俄羅斯的偉人;美國人并不因為華盛頓、杰佛遜等開國元勛一方面宣揚人權自由一方面奴役黑奴而指責其“侵犯人權”、“兩面派”,更不因此而影響對其評價和推崇。人家對本民族的偉人照樣“為尊者諱”、“隱惡揚善”,并不亞于中國的孔老二。
對民族文化的認同不一定樣樣“理性”。有些東西就是無理可講,不需要什么理由。比如喜歡中餐還是西餐,喜歡京戲還是交響樂,喜歡體育還是雜技,喜歡龍還是鷹,等等。在這些地方強求“理性”,必是別有用心。
環顧世界,對自己國家的開國元勛、民族英雄和民族文化不以為榮、反以為恥、喋喋不休地橫加指責的國家好象沒幾個。幾乎所有自立的民族都懂得一個常識:要生存就必須維護民族文化的認同,就必須保護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就不能否定自己的民族英雄,就不能否定自己的民族文化。糟粕可以承認,可以遺棄,但決不因噎廢食,決不專門對自己的祖宗遺產橫挑鼻子豎挑眼、雞蛋里邊挑骨頭,更決不“改換門庭”,認別人當祖宗——那就是“亡國”了,還“自立”個什么?
仔細觀察西方國家的輿論和媒體,可以發現一個“潛規則”:容不得其他民族的文化形象跟自己的分庭抗禮,更不用說占上風了。其他民族文化的東西,再優秀也不能喧賓奪主,獨占鰲頭,只能納入自己的文化價值體系里,占一個不輕不重的位置。姚明的鏡頭多了,美國就有人不高興了,不喜歡老看見黃色面孔比美國人還出風頭。來一篇有關中國的正面報道,必然很快搭上幾篇關于中國的負面新聞或評論。(象中國媒體那樣起勁詳細及時地報道西方的一切、以至于兩地都發生災害時中國人從中國的新聞中對西方的災情的了解竟比對中國的災情了解得還多還詳細還及時那種情況在西方是不可想象的。)讓美國人接受外國的物質產品不難,但要美國人認可外國文化產品就不容易,而要美國人崇拜外國的文化幾乎不可能。——美國早就普遍認可了日本的產品,但從沒見過美國人普遍崇拜日本的時尚和明星。這不能簡單用政治偏見或種族歧視來解釋。更深一層的原因是人家幾乎出于本能要保護對自己文化的心理優勢。(人家對保護民族文化自豪感的自覺性和敏感性實在值得中國人學習。)
日本認同“西方先進文明”,但并沒有放棄民族文化的認同,而且善于貫通東西,各取所需,既保持了自己民族文化的認同和民族凝聚又“崛起”了。可見“文明的認同”與民族文化的認同不是一回事,也不是水火不相容。
舊中華文化自鴉片戰爭起就被西方文明打趴下了,得不到中國人的認同了。(不信跟現在的青年一代講諸子百家、講孔孟之道、講《四書》《五經》、講尊孔忠君、講“三綱五常”、講“三從四德”、講“不孝有三”、講“尊王攘夷”、講“華夷之大防”……看他們的認同不認同。)對中華民族而言,這才是最深刻最致命的民族危機:在“全球化”的今天,面對咄咄逼人的西方文明,靠什么使中國人認同中國?靠什么凝聚中國人?靠認同“西方先進文明”?天真的夢想。“西方先進文明”又不是哪一個國家的民族文化,無“同”可“認”。你想認同人家也得看人家認不認同你。你認他為老子,人家卻不認你這個兒子,結果是什么?殖民地——認一個老子是“專用”殖民地,認一堆老子是“公共”殖民地。還不僅于此呢。硬要“認同”,認誰?誰認?反正都是“外國文明”,外來的貨,認誰不一樣?誰認不一樣?這下為外國當間諜不算叛國罪了:我這是在“認同先進文明”!拿外國“基金會”的錢當內奸也“名正言順”了:我不過是推廣“先進文明”而已。個人如此,小團體如此,中國任何一個部分,任何一個省、任何一個市又何嘗不能如此?大家都可以直接認自己的“同”,拜自己的“洋爹”,用不著找中央政府當“先進文明”的“二道販子”:你認美利堅,他認法蘭西,我認不列顛,再來一位認大和德意志……你說你認的洋爹最“先進”,他說他認的老子最牛B,不服怎么辦?打唄——這下可給“軍閥混戰,天下大亂”“正名”了:那不過是“先進文明大比武”、“優勝劣汰”、“公平競爭”而已。打不贏怎么辦?“獨立”。在“全球化”的今天,你一“獨立”,保險立馬有人跑來“伸張正義”,保護你的“獨立”——外蒙古不就是先例?“認同”了個“先進文明”,跑了,馬上有人武裝保護,從此中國只能干瞪眼,沒轍了。
美國在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是這樣向美國人民描述中國的:“為什么面積不過中國二十分之一、人口不過中國六分之一的日本居然妄想征服中國?因為盡管歷史悠久,如今中國卻象猜迷拼圖板一樣分裂成一堆小塊,每個小塊都被擁有私人武裝的軍閥統治。……用現代標準衡量,中國是一塊‘國土’,但還不是一個‘民族’(In modernterms, China is a country, but not yet a nation)。”(美軍宣教片《我們為何而戰》[Why We Fight]系列之《中國戰役》[The Battle of China])——失去了民族認同,就不成其為民族,就不成其為國家,而僅僅是一個人人得而欺之的“國土”(或曰鄉村)。
毛澤東說:“日本敢于欺負我們,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國民眾的無組織狀態。”——“無組織狀態”不就是意味著“一盤散沙”嗎?一旦喪失了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喪失了民族自信和自豪感,喪失了民族凝聚力,喪失了國家認同,怎么可能不是一盤散沙?這正是中國在滿清滅亡后民國初年的“軍閥混戰,天下大亂”的狀況:國家認同賴以存在的舊民族文化完蛋了,能夠凝聚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的新民族文化又拿不出來,整個民族精神上彷徨無依,不知所終,人心渙散,“飛鳥各投林”,說分裂就分裂。大家一齊認同“外國先進文明”,結果是全國各地各認各的,彼此打成一團。外來干涉如魚得水,外蒙古乘機獨立,造成近代中國最大的一次領土喪失。日本遂認定:此乃滅亡中國的天賜良機,遂有了“田中奏折”,有了“九.一八”,有了“七.七”日本的全面侵華。
這一段不堪回首的歷史說明了什么?說明民族文化的認同與國家的生死存亡關系何等密切,說明不能用認同“外國先進文明”取代民問題就是如此簡單尖銳:面對西方文明的挑戰,舊中華文化毫無招架之功,毫無生命力,對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等大問題一籌莫展,已經失掉了中國人對舊中華文化的信心和認同。中國人要么創造出足以應對西方文明挑戰的新中華文化,并在這新民族文化基礎上建立起新的民族凝聚、新的國家認同,要么只有分裂亡國。
另一個問題同樣非常簡單明確:管你是誰,只要你能夠帶領中國人創造出新的中華文化、建立起新的民族凝聚、鍛造出新的國家認同、恢復起中國人的民族自尊、自信、自豪,那你就挽救了中國,就是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
在中國歷史上“數風流人物”,如此人物除了毛澤東還有誰?
不承認這一點沒關系。“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對人物的評價也如此。你認為毛澤東不夠格,那請舉出你認為夠格的來,讓大家拿來跟毛澤東一條一條比比看:看誰比毛澤東更高明,對挽救民族危亡貢獻更大,對創造新中華文化做出的貢獻更多,如何建立了一個比毛澤東思想更經得起西方文明挑戰的完整而嚴謹慎密的思想哲學體系,如何比毛澤東更能凝聚中國老百姓,如何比毛澤東更讓中國老百姓認同中國,如何比毛澤東更能恢復中國人的民族自尊、自信、自豪,證明不是毛澤東而是你認為夠格的人讓西方國家對中國從輕蔑轉為重視、把中國從一個人人得而欺之的窩囊廢變成沒人敢再動不動就打上門的核大國……只要你舉得出真名實姓來,拿得出讓中國老百姓心悅誠服的過硬事實來,那就算你有道理,算你為中國挖出了一個救世主,算你功德無量。(如果真那么自信,不妨再勇敢一點,在天安門廣場附近再立個紀念堂什么的,把你認為勝過毛澤東的英雄好漢們全請進去,跟毛澤東紀念堂并列一起任人膜拜,看哪邊香火盛——當然,花錢買“托”不算。)
如果你舉不出勝過毛澤東的人物,那還有什么可說的?
如果你根本舉不出任何名字,只知道喋喋不休咒罵毛澤東,那就證明你的真正目標根本不是如何增加中國人的國家認同和民族凝聚,而是恰恰相反,是借罵毛澤東之機毀滅中國人的國家認同和民族凝聚,惟恐中國不亡。
污蔑栽贓毛澤東其實包含雙重目標:其一是污蔑毛澤東本人,其二是借反毛澤東之機消滅中國全部民族英雄,全部民族文化,徹底破壞中國人的民族認同和國家認同:毛澤東都能否定,那中國還有什么民族英雄不能否定?去掉了毛澤東思想,那中國人還有什么足以讓中國人在西方文明面前直得起腰的思想武器?砍倒毛澤東這面旗幟,中國人還能靠誰來凝聚自己?(那些拼命用充滿膚淺庸俗、支離破碎、漏洞百出、不成體系、毫無嚴謹深邃的哲學內涵的“理論”取代毛澤東的“精英”對中國人有多大“凝聚力”,相信中國老百姓人人心中有數。)給這些“精英”們算算總帳就知道了:翻遍中國歷史,凡是中國人公認的民族英雄,他們沒有一個不挑毛病不否定的。別說毛澤東、周恩來、魯迅、“狼牙山五壯士”、董存瑞、黃繼光等等,連岳飛文天祥等也照樣不放過:“岳飛倒下去,秦檜站起來——體現‘人性’。”就這還嫌不夠,還要“取消中醫”、“廢龍”、“質疑四大發明”、“用文明史取代階級斗爭史”……(毛澤東強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地繼承”、“古為今用,推陳出新”便被誣蔑為“破壞中國文化”,而在理論上和實際中如此系統地、全面地、徹底地否定中國文化的一切呢?)總之只見否定,不見肯定;只見他們對中國的一切吹毛求疵,從來不見他們對中國文化的精華有任何肯定贊揚。依了他們的說教,中國就找不出一個值得自豪的民族英雄,一樣值得自豪的文化精華,連端午節、中秋節、漢字、中醫等等都不屬于自己,甚至連“龍”這種想象中的形象也容不得。他們嘴上不講,實際一直這么干:凡是有助于加強中國人的國家認同的東西,凡是能加強中國人的凝聚力、提高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認同感的東西,他們一概掃蕩,見一樣罵一樣。你舉毛澤東為例他們要罵,你舉其他為例他們照樣要罵。只要你舉得出來,他們就一定要毀滅掉。與此同時他們卻不遺余力美化西方文明,把最黑暗最丑惡的黑奴買賣、殖民地掠奪、殺人越貨、毒品貿易等等全部美化為“對外開放”、“先進的文明”、“偉大的發現”。等中國的一切全部都否定光了,西方的罪惡史全美化完了,自然會使中國人泄氣地感到中國歷史一片黑暗,一無是處,無可認同,不值得留戀,不值得保護,于是心甘情愿讓別人來統治宰割。這就叫對中國人的民族認同、國家認同“抽象地肯定,具體地否定,表面上贊成,實際上反對”、“能做不能說” 、“軟刀子割頭不覺死”。
族認同和國家認同。前車再看看這些新聞報道標題:“美國人反對‘中國龍’改名”、“現在中國人太在乎西方人的看法,特別是美國人的看法”、“德國:中國龍美麗強壯沒攻擊性”、“中國要棄龍?德國人認為:腦子進水了”、“法國:提到‘龍’首先想到中國”……可見至少并非所有外國人一見龍就會“片面而武斷地產生一些不符合實際的聯想”。也就是說,上海“精英”們鬧著“廢龍”僅僅是為了“某些外國人”“可能”會“片面而武斷地產生一些不符合實際的聯想”——就為了“某些外國人”“可能”的不愉快,就要“悍然”放棄中國龍這個民族文化的形象,真虧這些“精英”說得出口!真是不折不扣“上海文化在很多方面已不在乎國內坐標,只在乎國際坐標”。
上個世紀初北大“精英”胡適語出驚人:“外國的月亮比中國的圓”。看來上海“精英”們不甘示弱,決心不讓北大“精英”專美于前,憋了近一個世紀總算迎頭趕上,來了一句同樣響亮的口號:“任何外國人可能的不愉快都比中國龍的生存更重要”——當年慈禧太后“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如今上海“精英”技高一籌,又添了一條:“滅中華之文化,結與國之歡心”,后來居上,青出于蘭。
“去中國化”,用認同“外國先進文明”取代民族文化認同和國家認同,下一步呢?公然鼓吹國家分裂。請看上海“精英”朱學勤最近的叫囂:
“鄧小平解決香港回歸提出‘一國兩制’,但就大陸本身言,卻是‘一制三國’:沿海中國、內陸中國和邊疆中國。社會轉型無論是初次、再次,或者還有第三次,這‘三國演義’都是漸次遞進,從一個沿海‘大外灘’擴及至內陸中國、邊疆中國。”(朱學勤:“魯迅的思想短板”《南方周末》2006-12-14) ...
自李登輝提出要把中國大陸大卸七塊以來,這似乎還是頭一次見有人如此肆無忌憚地公開鼓吹中國分裂,美其名曰“一制三國”,而且連名字都起好了:“沿海中國”、“內陸中國”和“邊疆中國”。“理論根據”呢?就是那個認同“外國先進文明”:
——“一部殖民與反殖民的歷史既是統治和反抗的歷史,同時也是一個文明輸入和文明擴展的歷史。我認為,也恰恰是多方面因素的參與,共同創造了我們沿海文明地帶的歷史。”
——“中國進入近代以后,它的文明發展是一個呈梯度推進的狀態,總是東部和沿海先進入文明,然后逐漸影響到中部,中部影響到西部”。
看清楚了吧?用認同“外國先進文明”取代民族文化認同和國家認同已經開始“收獲”了。根據“先進文明程度”一下子就把中國一分為三,而且還排出了等級:“我們沿海文明地帶”、“內陸中國”和“邊疆中國”。
這順便就解釋了一個現象:為什么那么多中國人在不同程度上討厭上海人,以至于有人說:在中國喜歡上海人的只有上海人和外國人。其實跟上海人接觸多了就知道,普通上海人跟全國其他地方的人一樣,有好也有壞,不能一概而論。既然如此,為什么那么多中國人不喜歡上海人呢?仔細分析歸納可以發現,人們對上海人最大的不滿往往是因為覺得他們瞧不起其他地區的中國人,動不動稱之為“阿鄉”、“鄉下人”,而在洋人面前又自卑得要命,甚至說“上海女人是為外國男人生的”。這當然會讓許多中國人憤憤不平了。這不能怪普通上海老百姓,真正作祟的是上海“精英”朱學勤代表的那個“我們沿海文明地帶”論。說穿了就是只認同西方文明,不認同中華文明。在上海“精英”只承認西方世界有文明,不承認中國有文明。西方文明先登陸上海,再由上海“精英”倒爺們傳遍全國。也就是說,先進文明全在西方,上海“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西方差了一節,但比中國大陸其他地區又高一等。根據這個“先進文明等級表”,上海人在外國人面前就應該卑恭屈膝,因為“文明”低了一等,對外國人奴顏婢膝是理所當然的。上海人對其他中國人就應該鄙夷不屑,因為“文明”高了一頭。中國其他地區跟上海比都是“野蠻落后地區”,都算鄉下,那么那里來的中國人當然是“阿鄉”、“鄉巴佬”。(朱學勤為此連魯迅也不放過,硬說魯迅之所以不朽是因為“他始終不離開沿海中國,就在‘大外灘里’守一個小孤島———租界‘且介亭’,這就守住或開辟了沿海中國里的內陸中國”,全然不顧魯迅早在北京就已經寫出了不朽著作。)正是朱學勤這類上海“精英”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影響了上海社會,才使一些上海人習慣性輕視其他地區中國人為“阿鄉”、“鄉巴佬”,視外國人為活祖宗。這實際是“文明的沖突”,是用西方文明歧視中華文明的一種表現。而中國人普遍對上海人的反感不應該看成是地域歧視,而應該視之為一種對中華文明本能的保護和自衛。
之鑒,痛心疾首,歷歷在目,中國人難道還嫌不夠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