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生產方式與生產關系
生產方式是在所有制基礎上的空間拓展方式,是所有權的存在方式,即權力對空間的控制方式。生產方式也是生存與發展方式,生產是生存與發展的物質前提,生產過程是為生存與發展創造和提供物質的過程。在生產過程中人與自然界之間和人與人之間所形成的相互關系,即構成了社會生產關系。不同的性質所有制,決定了相應的社會生產關系。生產對象的空間范圍是生產力水平的范圍,它是生產方式的物質內容。所有權是生產主體的權力范圍,構成權力的形式即是所有制形式。所有權與生產對象的物質空間關系,即為社會生產關系。
一、生產資料與生產力
生產資料是生產力的組成要素,但它并不能直接成為生產力。生產資料必須與勞動力相結合,并參與生產過程才能形成生產力。生產資料與勞動之間的關系是物與人之間的關系,它反映了一定的社會生產關系。決定這種生產關系的因素是生產資料的所有權,即不同的所有權形式在生產過程中產生不同的生產關系。在生產過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即為生產方式,生產方式也是生產資料與勞動力的結合方式。因此,這個生產過程所采用的方式也是在所有權主導下的生產方式。
1、生產資料與生產資源
所為生產資料,就是為達到某種生產目標而在生產過程中所需要使用的資源或工具。一般可包括土地、房屋、機器設備、勞動工具、原材料等。生產目標屬于宏觀的社會生產范疇,在微觀上是指某種具體的生產任務,即生產對象。生產對象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勞動終端產品,也是勞動的最終目的;另一是生產出來的產品是終端產品的前期準備,而不是最終勞動產品,所以它只是生產過程中的中端產品。因此,宏觀上的生產資料也是生產過程中的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的總和,它是一切社會物質生產所必備的物質條件。
從生存與發展的空間角度看,勞動對象進入生存空間,即轉變成生活資料或生存資料。勞動對象進入發展空間,即轉變成可以參與社會再生產的發展資本。支配空間的是權力,是權力不僅控制了生產過程中的生產資料,而且還控制了勞動的終端產品。所以,掌握生產資料就掌握生產過程,而且還掌握勞動產品的分配權。在以私有制為基礎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隨著社會生產的規模不斷擴大,而社會生產的分工卻不斷細化,也使中端產品和終端產品兩個生產環節在社會生產過程中相互分離開來,這也意味著權力在生產過程中被分解和細化。社會化大生產的規模遠遠超出了私有制下的權力范圍,但權力雖然不能控制整個生產過程,卻可以通過控制核心環節實現控制整個生產過程。如控制核心技術、流通渠道、資本渠道、信息渠道等。
生產資料與資源的關系是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生產資料是已進入社會生產程序的資源,資源則是沒有進入社會生產程序的生產資料。資源是現實的或是潛在的生產資料,是滿足社會生產可持續發展的物質基礎。資源分為可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可再生資源的取得需要轉換成本,這個成本同樣包含消耗資源能源、生產資料,還包括勞動力和轉換時間。不可再生資源的資源量是有限的,生產消耗使這種資源越來越少,從而制約了生產的可持續發展。所以,不論是可再生資源還是不可再生資源,都需要有節制的合理開發和利用,從而最大程度地獲得資源效能;保護和節約資源,其最大的意義在于延長發展時間,也是在發展的時間線上獲得發展空間。
資源對于社會生產過程而言本是物質的范疇,但在空間范圍內還包含著非物質的內容。尤其是在私有制下,因所有權關系的分化,導致整個社會生產過程的復雜化,一切能滿足、促進或加速生產過程的條件,都可成為資源。如人際關系、社會關系、政治權力、信息和流通渠道等,這些資源都具社會性,即可概括為社會資源。
2、勞動力與人口資源
勞動力是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口。人的勞動能力是體力和腦力的總和。腦力是人與動物關于勞動的本質區別。
所為勞動,是勞動力為實現某種勞動目的而作用于勞動對象的過程。人的勞動,就是人作用于生產資料,創造出所需要的勞動產品的過程。動物也會簡單的勞動,從自然的角度看,勞動是維持或滿足生命體生存與發展的作用力,是一種能量的轉換手段。人與動物對勞動的區別在于腦力上的本質區別,人的勞動比動物更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和創造性,而且,人在勞動過程中能掌握并運用和發展勞動技術。人還能通過對動物的馴化,讓動物來幫助人進行勞動,完成勞動目標。因此,動物也是生產資料,它們既可以作為物質資源,也可能成為勞動力。在剝削社會,剝削階級對勞動者的剝削就如同人對動物一樣,勞動者就是剝削者的生產資料,這在奴隸制社會最為明顯,奴隸就是奴隸主的生產工具。由此可見,只有消滅了剝削的社會,人才能實現自己的權利。
人力資源也是勞動力資源,增加人口便能增加勞動力,因此,人的繁衍也是勞動力的生產過程,同時,這種生產過程本身也是勞動過程。勞動力的存在必須滿足維持存在的基本條件,其包含生產和消費二個方面。一是生產方面:勞動力需要獲得維持其能量的物質基礎,這些物質基礎需要通過一定的生產勞動來獲取;滿足勞動力必要的生理、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包括體能的增強、體力的恢復、肌體的治愈、機能的修復等,這些也是一種勞動。二是消費方面:獲得勞動力所需要的物質基礎,以實現維持和儲備勞動力,需要支付勞動力;生產勞動力,人的生育過程需要消費一定的勞動力;勞動力作為生命體的存在,在其部分或全部喪失勞動能力時,需要為維護生命存在消費勞動力。
社會發展需要勞動力,在維持勞動力存在的同時,還要不斷開發人力資源,不僅要獲得勞動力的數量,還要獲得勞動力的質量。開發人力資源有主體開發與客體開發,主體開發是勞動力主體通過學習、鍛煉和培訓等,實現自我完成與自我提高。客體開發是社會主體通過教育培訓或其它手段、渠道和形式,對現在的或將來的勞動者進行提升勞動能力的培養。開發人力資源的過程,既是社會生產的勞動過程,也是社會的消費過程,不僅消費社會的物質資源,同時還要消費勞動力。
社會勞動力與人口是對立統一的關系,一方面勞動力的來源依賴于人口資源,但是在勞動力還沒有參與社會生產,為社會創造財富之前,是凈消耗社會財富的主體。勞動力過剩不僅要消耗社會財富,而且因社會缺少吸納勞動力的崗位,從而引發社會矛盾。人口的增加與社會資源的承載能力,是重要的社會問題。
3、生產力要素與科學技術
生產力是人們為了滿足生存與發展的需要,去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在社會生產過程中,表現為人作為生產主體,利用勞動工具作用于勞動對象這一客體的能力,體現了人與自然界之間的相互關系。人的生產能力是通過人在社會生產過程中物質轉換的質量度體現出來,這就是生產效率。
生產力的構成是由勞動力、包括勞動工具在內的生產資料、和生產對象即勞動對象三個要素組成。其中,勞動力是主體要素,也是生產過程中作用力最活躍的實施要素。生產資料與勞動工具是生產客體,它是社會生產水平的標志,反映了一定社會發展階段人們掌握科學和技術的水平,以及與這一科學技術水平相一致的發展速度。生產對象受到生產資料與勞動工具的限制,也受人們掌握科學技術程度的制約。
生產力的本質是指生產主體與客體之間的關系,這種關系也是權力與空間的關系。依附在權力上的生產力關系,反映出的是社會生產關系,其核心是生產資料的所有權。如糧食是生產對象,土地是生產資料,農民是生產主體。其中關鍵的是生產資料,它決定了所有權人的權利。對社會生產資料的占有形式即是社會的所有制形式。農民的權利需要服從于地主的權利,即生產主體必然服從于生產資料所有權人,不論是封建社會還是資本主義社會,他們是剝削和被剝削的關系。對糧食的分配權由地主來決定的,即生產資料所有者掌握支配權。只有在社會主義社會,生產主體與生產資料所有者是一致的,這個情況下的生產者是生產的主人,他們是平等的。
一定所有制下的社會生產關系,對相應時期的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有促進或制約作用。因此,要解放生產力的關鍵是解決生產關系的問題。依附在空間上的生產力關系是科學技術,物質資料是科學技術的載體,生產資料與勞動力包含著科學技術。科學技術本身不是生產力,但可以轉化為生產力,從而提升社會生產力水平,成為一定時期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標志。科學是自然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技術是被勞動者掌握的勞動技能,其反映了勞動力水平。科學和技術只有被勞動者認識和掌握,才能被轉化為生產力。因此,勞動力才是生產力的關鍵核心,沒有勞動力就沒有生產力。因為離開勞動力,生產資料本身是不可能創造任何東西的;離開勞動力,科學技術不能在生產資料上發揮任何作用。
科學技術是“雙刃劍”,它既可以轉化為生產力,也可能成為破壞力。核技術給我們人類帶來了清潔能源,但核武器的殺傷力與破壞力也是前所未有的。轉基因作物不僅提高了產量,也提高了生產效率,但轉基因作物有潛在和可能的危險,這種危險的發生將是不可逆。因此,科學技術是成為生產力還是破壞力,關鍵在于科學技術被誰所掌握,為誰所服務。機械化與自動化生產,本是為了降低勞動強度,提高生產效率,然而在資本主義社會卻成為資本家加強剝削,獲取更多剩余價值的手段。因此,從社會生產關系的角度看,要發展生產力先要保障勞動力,只有讓勞動者掌握并應用科學技術,才能真正發展生產力。
4、發展生產力與人類欲望
發展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物質運動,發展生產力是人類社會永不停息的追求,正是這種追求,使人們把發展生產力掩蓋了發展的真實目的。生產力水平是人類社會發展水平的標志,發展生產力是人類獲得社會發展的手段,而不是發展的目標。因此,理解發展的意義,就能明白發展的真正目的,知道為誰發展,明確要發展什么。
人類社會的一切物質生產,都是為了滿足人類自身在生存與發展中對物質與精神的需要。發展生產力的目的就是為了取得滿足這種需要的生產效率,它包括取得對所生產物質的質量度需求、得到發展的速度和延長或取得發展的時間、擴展生存與發展的空間。
滿足人類的需要與發展生產力是兩種既區別又相互關系的物質運動和發展方式。前者是為了滿足主體發展的需要,是關于權力范疇的發展目的問題。后者是為了滿足客體發展的要求,是關于空間范疇的發展手段問題。兩者是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對立統一體,是內容和形式,目的與手段的關系。后者是要為前者服務,客體要為主體服務,手段要為目的服務。
人類對自然永無止盡的探索是人類不斷進化的步伐。然而,人類對物質與財富的追求和占有欲也是永無止盡的。動物對自然的索取僅僅限于滿足生存與種群繁衍的需要,而人類對物質的欲望卻是貪得無厭的,發展生產力是實現滿足這種欲望最有效的手段。為了最多最快地占有財富,人們在發展和提高社會生產力的同時,一部分人還在掠奪和占有另一部分的財富,這就是剝削和被剝削。
如同“做蛋糕”與“分蛋糕”,發展生產力就是為更快地做大蛋糕,滿足人們的需要,就是“做蛋糕”。如何“分蛋糕”,怎樣分配社會財富是由社會生產關系決定的。生產關系是由所有制與所有權決定的,所有制是解決為什么要發展生產力的問題,所有權是解決為誰發展生產力的問題。在公有制社會,社會全體成員是共同占有生產資料,同時能平等分享發展生產力所帶來的成果,發展生產力就是為了滿足全體成員物質與精神的需要。在私有制社會,生產資料所有者不僅占有大多數發展生產力所創造的成果,而且作為剝削者還對被剝削者進行財富的掠奪,所以發展生產力主要是為剝削者服務的。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生產力的目的,就是最大程度地獲取剩余價值和奪取社會財富。在階級社會中,統治階級發展生產力是為了鞏固階級的統治基礎和地位,對內進一步加強對被統治階級的剝削與鎮壓;對外進行擴張,對殖民地進行掠奪與壓迫。
二、生存方式與生產方式
自然世界的一切存在在其產生的環境中都有其客觀性與合理性,而且都有存在的空間和時間上的形態和方式。人類社會的一切存在也是這樣,是通過各種社會現象表現出來。這些社會現象,都有其產生的根源和存在的方式;這些現象的發展都有其自身的軌跡和發展方式。
存在方式也是生存的方式,發展方式也是生產的方式。存在是一種自然特質,它是生存方式的本質。發展是存在的延續,是滿足生存需要的生產手段、生產形式。食草動物要生存,就要尋找適合自己的草源;食肉動物要生存,就需要能捕捉到其它動物作為食源。食草和食肉是兩類動物的生存方式,獲得草源和捕捉獵物是生產方式。動物之間的捕獵與反捕獵之間矛盾促使動物為生存而進化。同時動物的生存受自然(生物圈與生態鏈)的約束,還包括人類的影響,因而,殘酷復雜的生存環境也在改變動物的發展方式。動物世界是這樣,人類社會也是這樣。
第一節、生存方式
生存方式是權力的存在方式,是權力本質的體現,并且是這種權力本質的現實化、具體化。生存方式與生存權是現象和本質的關系,它們共同構成了某種客觀存在。存在的事物在空間和時間上以某種形態延續,這種存在形態與生存方式之間的關系是形式和內容的關系。人也有自己的存在方式,人的存在是區別于其它生命體的存在形式,人的物質即人體與人的精神即意識形態,及在意識形態指導下創造的一切物質產品,共同構成了人的存在內容的總和。人活著即生存是現象,人怎樣活即行使權力是本質。在階級社會里,存在方式它揭示了階級是怎樣產生的,階級又是怎樣存在的;生存方式,揭示了階級社會的現象和階級存在的本質。
1、生存方式與發展方式的關系
存在方式揭示了事物的存在活動,是屬于“物質運動”的范疇。存在方式是生存方式與發展方式的總和。
生存方式體現了權力存在的本質屬性,是事物一定發展階段運動狀態和特征的具體體現,它揭示了物質運動和事物發展的特殊性。發展方式體現了空間質量度的變化屬性,是生存方式的延續,它提示了物質運動和事物發展的普遍性。狼作為一個存在的生命物種,它通過捕獵其它弱小動物作為生存方式,狼區別于其它生命物種,不僅在于狼的生理形態、生理結構方面,還在于狼的生活方式、捕獵方式、和社會關系等。狼在維持其生命存在或種群存在的發展方式,不僅表現在種群的數量、領地的范圍、捕獵的對象和捕獵的方式,還表現在對環境的適應、種群的繁衍、機能的進化。人的生存方式反映在人的具體生活方式上,人的發展方式反映在人的具體成長軌跡上。在人類社會,作為一種存在著的社會組織形式就是這個社會的生存方式,社會的生產方式則是這個社會的發展方式。
生存方式是權力在發展的時空線上留下的歷史原點,(見圖3-3-3)它是事物存在的相對靜止性和權力的相對穩定性的體現。穩定性與靜止性的意義在于為認識生存與發展提供了依據,為判斷生存質量和發展水平提供了參照物。發展方式是生存方式軌跡的集合,發展是不依賴于人意志的物質運動,所以發展方式也是運動的。但是這種發展運動也具有相對性,這種相對性在于發展方式與生存方式在各個發展階級的對應性,它表現在這種發展方式在某個階段質的相對穩定性。同時,生存方式是某個穩定階段質的體現,而與之相對應的發展方式的度量的變化則是絕對的運動過程。生存方式與發展方式的對應性反映了彼此間的因果關系。
認識生存方式與發展方式的關系,在于整體認識事物的運動與靜止的辯證統一,從事物的表象發現事物的動態發展,在事物的變化過程中關注相對靜態的存在。人類社會的發展方式體現在社會的生產方式,生存方式與發展方式的辯證關系,揭示了社會現象的產生過程和存在過程的統一,生存方式與生產方式的因果關系,揭示了社會現象產生的根源和現象背后的本質。
2、生存條件
生存條件是存在的基礎,能為生存提供條件的物質和因素則是資源。從資源的角度講,為生存與發展提供資源的有自然資源與社會資源。自然資源則是指生存的物質基礎,屬于空間范疇;社會資源則是社會的組織關系,其核心是生產關系,屬于權力范疇。不同的事物,需要不同的生存條件,它既反映了生存條件的普遍性,也反映具體事物的特殊性。
⑴、自然資源條件
自然資源條件是指滿足生存所必然的物質,以及由這些物質構成能滿足生存的環境。恐龍為什么會滅絕,雖然科學家有多種說法,但概括為兩種,一是因食物不足而餓死,另一是因環境改變而無法生存。同樣,由于人類的活動,地球上有許多物種的滅絕,有些并不是因為物質條件的不足,而是因為自然環境遭破壞,如環境污染。
自然資源條件有量的因素和質的因素。量的保障是滿足生存延續的基礎,中國的大熊貓是獨特的物種,它的主食竹子出現大面積開花死亡時,就危及到大熊貓的生存與繁衍。量也是發展的前提,充足的能源為工業發展提供了保障。而質的提高,也同時提升生存與發展的質量。相反,質的降低,不僅影響發展,甚至還影響到生存。如土地肥力的下降和沙化,不僅影響到了產量,還能導致種植品種的更替或放棄。一個以煤炭為主要并作為支柱產業發展起來的城市,也會因煤炭的枯竭而衰落。
自然資源大致可以分為礦產資源、地理資源和環境資源。
礦產資源都是在漫長的地質運動中所形成的,因它們不能進入自然循環系統,所以都為不可再生資源。人類對礦產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都是向自然的直接索取,同時又不能給自然回報的行為,所以礦產資源是會用完的。人類在開發礦產資源時需要處理開采量與開采時間的關系,這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問題。人類在利用礦產資源的生產過程中,節約利用、充分利用、循環利用,不僅使有限的資源得到充分利用,也是延長發展時間的重要手段,從而獲得可持續發展。
地理資源是自然形成的地質地貌、水文氣候和生物資源的總和,它具有獨特性和不可復制性,是自然資源的組成部分。地理資源是一個局部的自然和生態系統,但這個系統具有脆弱性,如大規模的旅游開發容易使地理資源遭到破壞;同時,這個系統自身有一定的自我修復能力和功能。開發和保護地理資源是對立統一,相互依存的。地理資源一旦被破壞,有的不能再造,如地貎特征被破壞是無法挽回的。但也有一些可以自然修復或通過人工干預修復,如“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退漁還湖”等。
⑵、社會資源條件
人的生存具有社會性,是因為人不能脫離社會而生存的,“狼孩”的例子說明,人一旦脫離了社會,人只是一個自然生命體而失去了人的屬性,人的一切社會的意識、情感和歸屬感都不復存在。人的價值也是從人對社會的影響和貢獻中體現出來,個人的人生價值也是要在集體和社會的認可中體現出來。社會資源是滿足人在社會中生存與發展的物質和精神的需求,及能提供或轉化為具體需要內涵的一切客體。
社會的一切資源,都由社會按照一定的組織結構聯系起來、管理起來、分配起來和使用起來,它存在于社會,又消亡于社會。人在社會中既是資源的創造者,又是資源的消費者,同時,人本身就是社會資源的組成部分。人的生存與發展所需要的社會資源條件,是在一定的社會組織結構中形成的社會環境。人類社會群體在構建社會環境中具有主動性,而個體對社會環境具有被動性,這正反映了群體與個體的組織關系和辯證關系。從組織關系看:個體的力量小于群體力量,個體的需要須服從群體的需要。從辯證關系看:個體是群體的組成元素,群體又離不開個體而存在;個體受群體的制約,因此個體要適應社會環境,但個體對群體也有推動作用,因此個體也能推動和改變社會環境。
人類社會的生存與發展既是群體的,也是個體的,人與社會資源的結合總是貫穿在整個社會生產過程中,人在分配、掌握、利用社會資源中,反映出了一定的社會生產關系。這種生產關系,在一定的社會時期,都是通過相應的法律、社會規范、社會規則來約定的。維持這一社會生產關系的是權力,每一種每一個社會資源,本身就是大小不等的權力主體,而這些權力又圍繞在一個更大的組織權力周圍,而組織權力的最高形式是國家主權。每一種權力都控制著相應的物質空間,因此,掌握社會資源也就獲得轉化為物質的條件。所以,權力掌握在誰手里,社會資源就會被誰所利用,要控制社會資源,首先要控制權力,只有權力的公正,才會有社會資源分配的公平。
社會資源有以下類型:經濟資源,包含生產資料、資本、市場等;人力資源,包括勞動力、掌握管理、經營、生產技能和知識技能的人才;還有文化資源、科技資源、組織資源等有形和隱形資源,還包含著人脈資源、政治資源、社會關系等無形資源。一切社會現象都是物質的反映,更進一步講就是社會資源在一定社會生產關系中的反映,即社會現象有存在的資源條件,產生社會腐敗的土壤就是腐敗存在的條件。
⑶、生存條件與發展條件
生存與發展是相輔相成的,生存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生存的延續。兩者的相互依存性,決定了其存在的條件具有一致性,生存條件不僅是生存的物質基礎,也是發展的物質基礎。因此,沒有生存的條件,就沒有發展的條件,生存條件得不到保障,發展的條件就沒有可能。
發展是為了更好地生存,沒有發展條件的生存,是沒有生命力的存在,也是沒有生機的生存,更是沒前途的存在。拓展發展空間就是創造發展條件,這種拓展必然是在生存空間和拓展能力之間獲得平衡。這是因為,獲得拓展空間是在權力與空間的擴張中獲得的,即隨著主體權力的提高而增強了獲取更大空間的能力。但是,每一種空間的擴張都是矛盾斗爭,所獲取的拓展空間都是戰勝矛盾空間的結果。如果沒有戰勝矛盾空間的能力而擴大發展空間,則是一種反向的拓展,它必須通過擠壓并犧牲一定的生存空間來換取。例:一個家庭需要通過知識來改變命運,但又因經濟困難,于是,他們必須在生活與教育之間做出選擇,要么犧牲 生存
生活質量來換取教育機會,要么放棄教育機會來保證生活質量。一個國家也是這樣,中國在建國初是一窮二白,不僅沒有像樣的工業,甚至連溫飽都有困難。但是,還是在犧牲一定的生活質量,尤其是犧牲了農民的生活質量來換取工業的發展,從而增加拓展生活空間的能力。因此,空間矛盾來自外部擴張的斗爭和內部擠壓的沖突兩個方面,簡單地講就是外因和內因兩個方面,是辯證統一的關系。
生存與發展的空間平衡問題,是關于條件的判斷與使用問題,也是生存與發展不可回避的問題。空間平衡在于不能厚此薄彼,既要生存的現實需要,也要發展的未來需要。空間平衡也是相對的,在生存與發展中有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也需要調整平衡的支撐點,用局部的失衡來換取整體的平衡。但是,這種局部失衡有度量的限制,一旦突破度量界限可能產生質變,從而導致整體質的突變。自2010年起在北非和阿拉伯世界暴發的“茉莉花革命”,引燃導火線的幾乎都是從局部的矛盾失衡開始的。
生存條件與發展條件之間的關系問題,就是處理資源在生存與發展中的配置問題,也是資源在社會生產方式中的關系問題。如何分配資源在生存與發展中的比例,既是社會現實的需要,又是科學發展的需要。社會現實需要是解決生存與發展的關系問題,解決資源的分配矛盾,緩和社會矛盾,概括地講,就是解決所有資源所依附的權力問題。科學發展需要是解決手段和方式方法問題,是關于怎樣合理充分利用資源,實現滿足生存與發展需要的可持續性,具體地講,就是對不可再生資源如何保護和延長使用時間、如何充分循環利用資源、如何開發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等。表現在生活中,“量體載衣、看菜吃飯”,是一種關于生存與發展最樸實的哲理。
生存與發展的條件不能簡單地組合,自然界的物質疊加會出現物理和化學的反應。物理反應只是事物的狀態或存在的形式發生了改變,而不改變事物本質的變化。化學反應則是產生新物質的過程,而且還常伴有發光、發熱、變色、產生沉淀物等。條件的簡單疊加會發生不可預計的結果,尿素本是無毒無色的物質,在生化領域用途廣泛,但科學家發現:與同樣無毒的擬菱形藻結合在一起,會產生一種軟骨毒素,最終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導致海獅因受這種毒素的侵害痙攣而死。對于社會的“化學反應”更是復雜、激烈,而且影響深遠。社會的矛盾沖突和斗爭就是這種反應的“光與熱”,社會的亂象就是這種反應的“沉淀物”。發生在中東的亂局,就是各種條件因素疊加的結果,以至于難以收拾、各種社會矛盾尖銳,且沖突不斷。
⑷、革命和土地革命
革命就是一種否定,是對現狀的改變,它是社會矛盾的“化學反應”。革命是關于生存問題的斗爭,對生存講:就是對存在、生命、權力的合法性的否定,它是矛盾斗爭中最激烈、最徹底、最殘酷的斗爭。對于生存條件講,是關于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分配矛盾的斗爭,革命就是改變現有的資源分配規則,它是由利益沖突而產生的矛盾斗爭,這恰恰正是矛盾斗爭目的的根本,也是矛盾的核心所在。生存革命的目的就是為了利益,以消滅對手的存在而換取對自身利益的長期擁有。王位是政權、主權的代表,對王位的爭奪是最典型的例子,尤其是血親間的骨肉相殘甚至會比外來的威脅更血腥,因為他不僅要消滅競爭的對手,更要消滅其合法性的存在。同樣,對于領導權的爭奪也會如此。所以,解決革命問題的根本就是要解決利益問題,革命問題的關鍵是政權問題。
在人類漫長的階級斗爭歷史長河中,有無數次的革命都是因土地引發的,這是因為土地的特殊性所決定的。土地是生存資料、生產資料,土地是不動產,是一種主權空間,土地與政治和經濟難分難割。
土地是構成生存條件的主要資源和物質基礎,解決土地問題就是解決生存條件問題。作為生存資源條件具有可變性,這種可能的變化來自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任何地質運動和氣候變化,都可能改變土地資源條件,而土地荒漠化、土地污染等卻有人為的因素,在耕地上建房更是徹底改變了自然資源條件。
土地革命的起因是土地作為生存資源條件的改變,中國在城市化的進程中,產生了大批的失地農民,他們只能改變生存方式或尋找新的生存資源、創造新的生存條件,而因征地引發的矛盾沖突和斗爭是關于生存條件的利益之爭。土地問題的矛盾,在根本上是生存問題的矛盾,也是社會矛盾的體現,這個矛盾的激化足以引發社會革命。近代中國的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1927年8月-1937年7月)就是一場土地革命,這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根據地開展打土豪、分田地、廢除封建剝削和債務,滿足農民土地要求的革命。這場革命是依靠貧農、雇農,聯合中農,限制富農,保護中小工商業者,消滅地主階級,變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為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在革命中團結了所有反封建的力量,并在這場革命運動中壯大了力量,為土地革命的勝利取得了保證。土地革命所要解決的就是利益分配,土地革命的內容是要解決所有制、所有權、使用權問題。這從歷史的角度證明了土地問題不能很好的解決,就會引發社會矛盾的斗爭,直至一場深刻的社會革命。
圍繞利益和權力的土地革命,其實質還是生存問題。土地作為特殊的生產資料,勞動力作為生產力的要素,土地只有與勞動力即農民的結合才有可能實現對社會的發展作用。農民的生存與土地是密不可分的,農民獲得土地才能實現發展生產力。這也證明了發展不是硬道理,生存才是硬道理。
3、生存方式
生存方式作為權力的存在方式,揭示了一個權力是怎樣存在的,以及這個權力的本質是什么。對生命而言,生存方式是指生命的存在方式,是生命生存樣式和生命活動的總和。對于人而言,人也是自然生命的存在,人的權力本質是通過人的生存方式表現出來。人的生存方式就是人的生命實踐活動的總和,它主要包括人的自然實踐、社會實踐、精神意識實踐。
維持生存延續和滿足生存需要的過程,就是一個生產的過程,因此,生存方式也是生產方式。一種生物要繁衍,需要通過某種生產方式獲得生存條件。人要生存,就是需要通過生產獲得能滿足衣、食、住等生存所必需的物質條件。不同的生存方式必然有相應的生產方式,生存方式的本質決定生產方式的性質。從生存方式的本質可分為自主性生存、寄生性生存、依附性生存、被動性生存。
⑴、自力性生存,是由生存主體用自己的權力和能力,采取一定的生存手段,獲取或創造生存條件,進而維持、拓展生存空間的生存方式。非洲草原上的角馬,為了生存通過大遷徙不斷尋找適合自己的生存條件,以獲得新鮮的草源。人類的自力性生存是人類不僅能適應自然條件環境,而且還能利用和改造自然條件環境,人能發揮自己不斷增強的能力,通過生產勞動拓展生存空間,獲得滿足生存需要的物質條件。人在拓展生存空間的活動中具有能動性,人的能動性受人的主體意識的支配。
⑵、寄生性生存,是由生存主體通過各種手段獲取其它生存主體的生存空間,以滿足自己生存需要的生存方式。在自然界中,寄生是兩種生物在一起有利害關系的生活,即受害方為受益方提供營養物質和居住場所。從寄生關系的起源和進化看,這種寄生關系表現出的形式是多樣而復雜,即使寄生關系變為共生共棲,甚至成為利益共同體,但紛繁的寄生關系都不會改變掠奪的本質。同樣,在人類的階級社會中也存在著寄生關系,這種寄生關系就是剝削和掠奪,它是這個階級生存方式的體現,也是這個階級本質的反映,還是社會生產關系的一種表現形式。
⑶、依附性生存,是由生存主體借助其它生存主體的權力或能力,通過與依附主體相適應的手段,為自己獲取生存或創造生存條件,以獲得相應生存空間的生存方式。這種生存方式也可以是共生共棲、共榮共贏的關系。依附關系與寄生關系不同之處是沒有利害沖突,在自然界中的依附關系構成了相互的生態關系。人類社會中的依附關系,是為了滿足相互的某些需要而聯系在一起的,隨著社會分工的精細化,依存關系變得更加多樣復雜,它通過社會的產業結構和產業鏈表現出來。依附關系的發展,也會有潛在的利害沖突,發展的不平衡和發展的差異,會產生地位的不平等,處于弱勢的一方會受到強勢一方的制約和約束,進而失去主動權和主導權。在政治領域的依附關系更為復雜,這些依附關系有主動和被動兩個方面,當失去主動權和主導權的一方,可能會導致失去生存權,在歷史上就有一個依附小國被大國吞并的事例,因此,沒有權力保障和實力基礎的依附是危險和不持久的。
⑷、被動性生存,是生存主體受其它生存主體的支配、控制,并接受相應的條件而生存的存在方式。這種生存方式的生存主體不能掌握自己的生存權,不能支配自己的生存空間,也就更沒有發展權可言。人類對植物的控制可以改變植物的生長規律和生長過程,人類的權力和科技成果可以決定某種動物的生長方式,人的意志可心決定寵物的命運。在人類社會中,被動性生存是這類人群受另一群人的全部或部分的控制和支配,這種控制可以是暴力的、精神的、經濟的。奴隸主對奴隸的控制是通過暴力的完全性控制,地主對農民的控制是通過經濟加暴力的部分控制,宗教組織對教徒的控制是精神上的控制。被動性生存所反映的社會現象都只是表象,把這些社會表象交織在一起的是現象背后的社會生產關系。一種制度的存在,一個人、一個組織,若是被動性的生存,必然是被支配的工具,而且是不會有自由,不會由尊嚴,不會有希望;其前途和命運是不確定的,是暗淡的。
4、生存手段
生存手段是為生存所采取的方法和措施,具體表面在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上。生存手段也是多樣的,但生存方式與生存手段有本質上的對應性與一致性,即一種生存方式必然有與之相適應的生存手段。資本家不論采取什么手段,其本質都是為了獲得更多的利潤和剝削更多的剩余價值。不同的生存方式也會有相似的生存手段,但這些生存手段即使在表面上的相同,但在本質上是不同的。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生存方式和生產方式不同,同時也都會采取一定的保障民生的措施,但資本主義的保障民生是為了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穩定,和為資本主義生產儲備勞動力,且不會改變資本主義剝削和掠奪的本質;社會主義的保障民生是站在全民利益基礎上的,是為徹底的為滿足人民需要而服務的。對于相同的生存方式,也會有不同的生存手段,但他們在本質上是相同的。在社會主義制度下,雖然社會分工不同,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不同,但在本質上都是通過勞動獲得生存空間,在社會平等中獲得發展空間。
自力性的生存方式,其生存手段都是由生存主體主導決定的,是生存主體獨立自主選擇生存與發展的道路,采取的生存手段是不損害、不占有其他生存主體的利益,自力更重拓展生存與發展的空間。自力性生存方式不排斥與其他生存主體的相互協作有關系,隨著社會化大生產的分工細化,相互間存在著某種依附關系,但這是一種平等的、共榮共贏的互惠關系,他們是建立在共同利益、共同目標,甚至是共同的價值觀基礎之上的社會生產關系。因此,在本質上是一體的,這正是社會主義生存方式和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本質體現。
寄生性的生存方式,其生存手段必然作用于被寄生主體對象之上。為了從被寄生對象獲取生存和發展空間,會采取兩種基本手段,一是適應被寄生對象的生存方式,二是主動改變被寄生對象的生存方式。兩種手段的本質都是占有本來就不屬于自己的空間,只是前一種手段相對溫和一些,后一種手段激烈甚至是更為的殘酷。在人類社會生活現象中,盜竊和詐騙是一種不知不覺的侵占;威脅手段多樣,但都是帶有一定利益捆綁的手段;搶劫和掠奪是一種暴力的、強制性的手段。這些手段雖然形式多樣,但都有一個共同的本質特性,即都是把被寄生體作為獲取生存條件和拓展生存空間的對象,都以這些對象為利益來源,都對這些對象有一定程度的傷害。
依附性生存方式具有兩重性,也有兩面性,因而其生存手段也有與其對應的兩個方面。兩重性是因為它既有自力性生存,也有寄生性生存。城市手工業者,他們一方面要通過自力更生獲取生存與發展空間,另一方面他們作為雇主獲取雇員的部分勞動。但在資本主義社會中,這部分人也是被剝削和掠奪的對象,因此,城市手工業者可能成為寄生性生存主體,也可能淪落為被動性生存主體。在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點社會背景下,中國民族資產階級也存在這種兩重性,他們不僅在經濟上有寄生性,而且對社會的統治集團具有依附性,甚至在政治上、思想上、精神上淪為被動性主體。兩面性是存在兩重性分化的可能,既走向兩個對立的方面。因此,在社會革命中,城市手工業者、城市中小資產階級有可能成為無產階級領導的革命力量,上世界五十年代,中國進行的社會主義改造是典型的例子。這也包括中國民族資產階級,他們可能成為革命團結的對象,也可能走向對立,成為被革命的對象。
5、生存形式
生存形式就是生存主體的存在形態,它與生存方式共同構成了事物的客觀存在。生存方式與生存形式是內容和形式的關系。
自然世界的生存形式都以一定的形態屬性和外貌特征表現出來,生命的存在也是生命體在適應不同生存條件的進化過程中,因不同的組織結構、形態機能、物質成分、形態特征等,表現出事物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人類作為自然界中的生命形式,是生命多樣性的組成部分。然而,人類本身也是復雜多樣的,其主要表現在人的生活方式、意識形態和社會結構的多樣性。
人不同的生存方式,有與之本質相適應的生存形式,這種生存形式具有一定的生存條件背景,它們為人的相應生活方式提供了可能條件。生活方式是人生存實踐的形式,人的生活方式是多樣豐富的,也是復雜的社會現象。人的生活方式受人的意識形態所支配,不同的意識形態對生活方式的判斷也是不一樣的。在階級社會中,每一個人都在一定的階級地位中生活,各種意識形態無不打上階級的烙印。因而,不同的階級對生活方式有不同的評價標準,這就是價值觀。換而言之,不同階級對生活方式的價值論是不同的,只有從階級的角度才能判斷似是而非的社會現象的價值問題。不同階級在生活方式和生活意義上對生存實踐的表達是不同的,資本主義價值觀主張個人利益至上,而社會主義價值觀主張集體利益至上。因而,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思想情操和精神境界也是不一樣的。
從實踐方式的角度看,包含著生活實踐方式、生產實踐方式和社會實踐方式。其中,生活實踐方式是最基本的生存實踐方式。生存實踐方式的內容包括:日常生活、家庭生活、婚姻生活、工作職業、文化娛樂、經濟生活、社會交往、政治生活等。在不同的社會和歷史時期,在生存實踐中表現出不盡相同的意識形態,并通過社會的法律規范、倫理道德、人文哲學、宗教信仰、文學藝術等表現出來。意識形態和生存方式是相輔相成的,由階級的本質決定了不同階級有不同的意識形態和與之相適應的生存方式。無產階級的意識形態,是以集體主義為核心,充滿著革命理想主義、革命浪漫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在無產階級的人生價值中富有對社會的奉獻精神,和對階級的獻身精神,這種區別于其他階級的思想情操是由無產階級的階級本質所決定的。
第二節、生產過程
生產過程是生存主體拓展生存與發展空間的活動過程。在生產過程中,反映了生存主體在發展的時空線上的存在形態,以及維持這種形態的生存手段。人類社會的生產過程是人類為了維持和創造,能滿足生存與發展所必須的條件,所進行的生產實踐活動過程。人類的生產過程,不僅反映了人類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還反映了社會的生產關系。
1、生產過程
人類社會的生產過程是人類獲取生存與發展所必須的物質資料的最基本的實踐活動,也是在一定生產關系下的物質資料轉換的過程。在生產過程中,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在物質生產的轉換過程不斷地變化。因此,生產過程也是生產力的發展和再發展過程,也是生產關系的生產和再生產過程。生產力和生產關系與存在形式即社會形態相統一,也就是說,生產活動都是在一定的社會形態中的生產過程。 “社會生產過程既是人類生活的物質生存條件的生產過程,又是一個在歷史上經濟上獨特的生產關系中進行的過程,是生產和再生產著這些生產關系本身,因而生產和再生產著這個過程的承擔者、他們的物質生存條件和他們的互相關系即他們的一定的社會經濟形式的過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925頁)。
⑴、生產過程是生存與發展的過程
生產是為保障和滿足生存與發展創造條件和提供物質基礎的活動過程。生存是存在的核心,生存問題是最基本的問題。有了生存才有發展,生存是發展的前提。發展的目的:是要為生存拓展更大的空間,就是為了更好地生存。怎樣生存,怎樣發展?生存與發展是一個權力與空間擴張的過程,要生存、要發展,就要生產,生產活動就是擴張的動力。
在生存與發展中,生產處于中間環節。生產的目的首先要滿足生存的需要,只有生產在能保障生存的前提下才能滿足發展的需要;同時,只有發展了,才能提高生產能力,從而更大程度地保障生存,更大程度地拓展發展空間和提高發展能力。生產還要滿足自身的再生產需要,只有擴大再生產,才能為空間擅長增加動力。因此,生產也是平衡生存與發展的環節。能控制這一生產環節的是掌握生產資料的權力。
在生存與發展中,生產有以下特點:
生產過程的連續性。生存就是時空上的延續,發展是物質運動的延續,維持這樣一個客觀存在的延續過程就是生產過程。在一定時期、一定條件下,生產可能出現停頓現象,這種停頓現象也是發展的停滯現象。反之,發展的停滯現象,也是生產的停頓現象,生產與發展是相互依存的辯證關系。當然,生產和發展之間常會出現不同步的情況,在泡沫經濟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中的生產過程尤為突出。這些停頓和停滯現象,并不是客觀存在在時空線上的停頓,而是客觀存在質量度的變化過程,這種變化仍然是運動的,延續的。
生產過程的平衡性。生產作為中間環節,對生存與發展在時空上的質量度的協調。從物質流動的角度講,這種協調有關系也是一種物質的分配關系。在生產能力有限的情況下,平衡生存與發展需要有一方為另一方做出犧牲,即犧牲生存資源換取發展資源,或犧牲發展資源保障生存資源。所以,對一個一窮二白貧窮落后的國家來講,生存與發展是痛苦的選擇。作為一個具體的生產組織,也需要生產過程的平衡,以通過平衡單元和協調生產部門提高生產效率,縮短生產周期。
生產過程的比例性。是在平衡生產過程中,對物質資源分配在量的方面的規定。對比例量的確定來自客觀和主觀兩個方面:客觀上講,生產過程的比例性需要滿足生存與發展對量的實際需要;對于具體的生產組織,要保持生產過程各環節生產能力的適當比例,及產能的相互匹配。從主觀的方面講,因為是物質的分配,涉及的是生產關系,這種生產比例要滿足在生產關系中占統治地位的權力的意志。
生產過程的節奏性。生產過程作為實踐活動過程,也是存在在時空線上的運動過程,在時間和空間的質量度變化具有周期性。從歷史的角度講,這是一個輪回;從具體的生產過程講,是生產和再生產的過程。同樣,節奏性也存在客觀和主觀的方面。客觀的方面是不依賴于人的意志而發生的,是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主觀的方面是人們行使權力,并作用于空間對象的過程。
生產過程的適應性。生產作為生存與發展的中間環節,必須適應生存與發展的條件,一方面生產要受這些條件的制約;另一方面生產要主動適應條件因素和生產環境,調整生產過程中的質量度關系,以實現生產過程的均衡發展,保障持續的發展。
⑵、生產過程是物質資源的流通和消費過程
從物質的角度講,生產過程是物質的能量轉換過程和形態變化過程,是化學的和物理的變化過程,也是消耗資源物質創造新物質的過程。
從生存與發展的角度講,生存和發展都需要物質資源作保障,都需要消耗物質資源。因此,生產要滿足生存與發展,不僅生產在創造物質財富,同時也在滿足消費需要。而且,生產本身也要消耗資源,這些資源不僅包括物質資源,也包含勞動力資源,所以,生產也是一種消費。
從生產的實踐活動講,是生產力即勞動力使用勞動工具作用于生產對象,創造勞動產品的過程。社會化的生產是一個復雜的系統生產過程,隨著社會化生產的分工和細化,形成不同的生產角色,并發揮著不同的作用。不同生產角色包括下列生產過程:
基本生產過程。這是生產主體即勞動力直接作用勞動對象,通過對原材料等物質資源進行工藝加工創造勞動新產品的過程,如機械制造、紡織印染、食品加工等生產過程;也包括通過投入勞動力和物質資源,實現資源增加和擴大量的過程,如種植、養殖等農林牧副漁業的生產過程。
輔助生產過程。這是為保證基本生產過程正常進行的間接生產過程,相對于基本生產過程中的角色位置處于次要地位,生產作用處于輔助地位的生產過程,如設備維護和工具維修等。
服務生產過程。這是不參與生產對象的物質轉換,而是服務于生產所需的物質資源流通,和服務于生產主體即滿足勞動力的需要,從而保證生產活動順利進行的生產過程,如運輸、餐飲等。
生產的物質資源流通過程,在生產組織中不同的服務生產方式表現出不同的流通形態。主要表現為:物資流通過程,參與采購、運輸、倉儲等物流過程;信息流通過程,參與生產過程中對生產對象質、量、度的信息收集、處理、傳遞、存儲的過程;資金流通過程,參與生產過程滿足和保證物質資源流通所需的資本、資金流通過程。資金是物質的貨幣形式,資金分為固定資金與流動資金,與貨幣相對應的物質資產是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
⑶、生產過程是獲取社會財富的過程
生產是為生存與發展創造條件和提供物質基礎的保障過程,生產的目標是為了財富,這種財富包括物質的和精神的。生產的目的是為了在生存與發展中滿足權力對空間的擴張需要。社會財富是需要通過勞動生產創造出來的,但獲得社會財富又并不都是通過勞動獲得的。這是因為在這個作為“保障過程”的生產中包含著勞動,但又不是全部的勞動,即包含勞動的生產和不含勞動的生產。
勞動是勞動力作用于勞動對象創造勞動成果的生產過程。其中,付出勞動力是核心,付出勞動的量是標準,創造勞動成果是勞動的價值,這是判別勞動的依據。所創造的勞動成果的價值量體現勞動的有效性,勞動量是以“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衡量的,付出的勞動量與創造勞動成果的價值量體現了勞動效率。
包含勞動的生產。對于自力性生存方式的生存主體,這是一個為生存與發展創造勞動成果,并從這些成果中獲取勞動財富的過程。這是一種直接的勞動,從權力與空間的角度講,是勞動者行使權力直接維持和擴張空間的過程。如工人制造產品,農民耕種養殖。對于依附性生存方式的生存主體,是為自力性生存主體即直接勞動提供服務,保障和維持勞動條件環境的生產過程。這是一種間接勞動,從權力與空間的角度講,是勞動者行使有限權力,同時對空間不具在擴張力。如保姆照看孩子,警衛人員和醫務人員等。
直接與間接勞動是相對于一定的范圍而言的,如餐飲服務,他們相對于工人農民而言,沒有直接參與產業生產,沒有增加社會的財富總量,他們只是為作為勞動力的直接生產者提供服務,是一種間接參與社會財富生產的過程。但對于他們所做的飯和各種式樣的菜,卻是直接的勞動成果。
不含勞動的生產。對于寄生性生存方式的生存主體,是以自力性勞動所創造的勞動成果為前提條件,并行使自己的權力獲取勞動成果的過程。這是一咱寄生性的剝削,從權力與空間的角度講,是具有支配地位的權力對處于被支配地位的權力,進行強制性的空間對立轉換。動物界的領地和食物的爭奪,反映了生存斗爭的“叢林法則”,體現在人類的階級社會中,就是剝削和掠奪。空間的對立轉換,體現的是對勞動成果的非此即彼的占有。如工人和資本、地主和農民之間對勞動成果的支配。
剝削和掠奪也是一種社會的生產方式,是剝削和掠奪者獲取社會財富的方式,它實質不是創造社會財富的方式,而是分配社會財富的方式。寄生性生存主體不僅沒有付出直接勞動,或即使付出間接勞動卻獲得超越勞動價值的勞動成果。剝削和掠奪者在其生產過程中也付出包含體力和精力的“勞動力”,但它不是作用于勞動對象的客體,而是作用于勞動者的主體;剝削和掠奪者的“勞動”不僅沒有為社會財富總量創造和增加勞動財富,而且也沒有社會的勞動價值,卻在消費社會更多的財富。
不論是怎樣的生產過程,其核心都是財富;不論是進行怎樣的生產,都是生存主體獲取社會財富過程。
⑷、生產過程是社會生產關系的再生產過程
不同的生存方式獲取社會財富的過程是不同。要獲取社會財富,首先是社會必須有財富。社會財富從哪里來,是勞動者通過自己的智慧,作用于生產資料所創造的勞動成果,勞動者的生產過程就是創造社會財富的過程,這是自力性生存方式獲得社會財富的過程。剝削階級也有生產過程,但他們自身不創造財富,而是通過控制生產資料或使用暴力工具控制勞動者來剝削和掠奪占有勞動成果的過程,這是寄生性生存方式獲取社會財富的過程。獲取社會財富的過程也是社會財富的分配過程,如何分配,反映了社會的生產關系。
只要這個社會繼續存在,社會的生產就會繼續存在,從生存與發展的角度看,社會的生產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也是社會再生產的過程。只要社會的性質不變,不論社會的再生產過程怎樣的調整,這個社會生產總過程的本質也不會變,即這個社會的生產關系不會變。
社會性質與社會生產關系是相互統一的,社會生產關系決定社會的性質;什么樣的社會生產關系,是由所有制的性質決定的。因此,從邏輯上講,所有制的性質決定了社會的性質。但是,在時空上,所有制的性質與社會的性質會產生脫節和不同步,這段“脫節和不同步”的時空過程實質是社會矛盾量與質的轉變過程。中國從公有制向私有化改革的過程,就是一個社會性質從量變向質變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發生的社會現象也是質變的反映,在這個過程中出現的矛盾斗爭是社會生產關系質變的體現。
在生存與發展中,生產關系屬于權力的范疇,是生存主體生存權和發展權的體現。這種社會生產關系貫穿于社會的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等各個環節。生存方式與生產方式是辯證統一的關系,社會生產關系也在這個統一體的生產過程中不斷改變,并與之相適應。生產過程在不同的生產關系下,具有不同的性質。在以生產者自己占有生產資料為基礎的社會生產條件下,生產過程是勞動過程和價值形成過程的統一。在生產者不占有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商品生產條件下,生產過程是勞動過程和價值增值過程,即創造剩余價值過程的統一。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決定了在這個生產過程中是資本家追逐和占有剩余價值的過程。
2、生產差別
不同的生存方式有不同的社會生產方式,生產關系的性質決定了生產方式的性質。在相同性質下的生產方式也是有差別的,即生產差別。生產差別包括生產方式差別、生產過程差別和勞動差別。
生產方式差別。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社會的分工發生了變化,生產勞動的目的也有不同,在社會生產總過程中出現了不同的行業。人們在從事不同生產目的的勞動過程中,就有了職業之分;行業的不同,生產方式也不同,集中到相同職業類型的人群身上,也是不同職業人群生活方式的不同。對于勞動者而言,生產方式的差別也是勞動方式的差別;對于剝削者而言,生產方式的差別就是剝削方式的差別。
生產過程差別。不同的生產勞動目的,有不同的行業特質,其生產過程的運行機制也不相同。主要表現在產業的不同,不同產業的生產對象也就不同。第一產業的生產對象是對自然資源為主,并不需要進行深加工的產業,這是人類最基本和基礎的生產過程。第二產業是對初次生產即初級產品進行再加工的行業,這是人類拓展發展空間和發展能力的生產過程。為生產過程中的生產和消費提供服務的行業即為第三產業,它為社會的生產過程提供了保障。產業的差別對于人的生存與發展而言,是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差別,但不一定是生存方式的差別。如工人和農民分別處于不同的產業,但付出勞動力換取勞動成果是他們共同的生存方式。在同一個生產運行機制或生產組織內,有不同的系統環節,包括生產任務和性質的認定系統、生產人員的組織和管理系統、生產計劃系統、生產過程監控系統、生產考核評判系統等。在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同一個生產過程中可能存在不同的生存方式,如資本家和工人。判斷生存方式的依據是生產關系,體現生產關系的是分配制度。
勞動差別。勞動是生產過程中的核心原動力,勞動差別是生產關系中的核心問題,勞動差別產生的矛盾也是社會矛盾的重要根源。勞動差別包含勞動認識差別、勞動方式差別、勞動力差別、勞動量差別、勞動價值差別。認識勞動差別的關鍵在于認識勞動,勞動觀是處理勞動差別的依據。在階級社會中,不同的生存方式和生產方式,對勞動的認識也是不一樣的,對勞動的認識矛盾與勞動差別所產生的矛盾疊加,使矛盾變得更加復雜和尖銳。
⑴、不同階級的勞動觀差別
勞動是勞動者維持自我生存和自我發展的唯一手段,是一種社會生產形式。但勞動不是所有人的生存手段,在階級社會里,剝削和被剝削階級之間的區別在于剝削階級鄙視勞動。在意識形態中,剝削階級用自己的生產觀替代勞動觀,通過偷換勞動概念來掩蓋不勞動而獲取勞動成果的事實。因此,認識勞動必須站在階級的立場上進行判斷。
勞動是對勞動對象輸出必要勞動量的勞動力,是為社會增加勞動價值的人類運動,是人類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因此,勞動沒有貴賤之分,一切勞動對社會都具有價值意義。勞動也是人們自我進步、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手段,尊重勞動,珍惜勞動成果,對勞動者產生敬畏,是人們對自我人格的完善。剝削階級在獲取勞動者所創造勞動成果的同時,卻在鄙視勞動者;在享用勞動成果的同時,卻在無度揮霍和浪費。
勞動本身沒有貴賤之分,因此,從付出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講,勞動的價值是平等的,在這個意義上講,生產導彈和生產茶葉蛋是一樣的。在客觀上,勞動產品的價值是不一樣的,這種價值差別首先是包含原料、生產投入、加工過程、消耗資源等構成的生產成本差別,其次是勞動力的成本。勞動者為勞動力賦予了知識、技能和經驗,這些都是需要預付必要勞動時間才能獲得的,它可能為勞動產品提高效率或提高品質,從而為勞動產品創造“附加值”。從勞動“附加值”講,勞動的價值是有區別的,在這個意義上講,生產導彈和生產茶葉蛋是不一樣的。在私有制為基礎的生產方式中,勞動附加值的大部分被生產資料所有者所占有;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勞動附加值大部分成為剩余價值的組成部分,被資本家所占有,這是由所有權中的支配權所決定的。勞動附加值是在勞動基礎上產生的,它并不改變勞動的本質,因此,在公有制條件下,所有的勞動都是平等的。在私有制下,尤其是在資本主義社會,資本家以追求剩余價值的最大化為目標,以此為依據對勞動有了等級之分。
此外,勞動價值還受到社會供求關系、社會急需程度的影響,并通過價格的形式表現出來。勞動價值在特定的時間、空間、環境條件,在不同的對象上有不同的體現。因而,勞動的價格與勞動的價值,其背離程度作為一定時期的社會現象,反映了社會矛盾的程度和社會生產關系的狀況。
⑵、社會分工產生勞動差別
隨著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人們的勞動出現了獨立化和專業化的生產,使生產效率顯著提高。因為有了社會分工,才有了產業區別,不同的產業特點,決定了不同產業間存在著勞動差別。
勞動作為人的實踐活動,是有勞動能力和勞動經驗的人有目的的支出勞動力的活動過程。從生理機能上講,人類勞動主要分為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二大基本類型。體力勞動是以人的肌體骨骼的勞動為主,以大腦和其他生理系統的勞動為輔的勞動;腦力勞動是以大腦神經系統的勞動為主,以其他生理系統的勞動為輔的勞動。其實,在這二類勞動過程中,還伴隨著人的情感和精神的付出,它賦予了勞動具有特殊的意義。
不同的勞動對工藝、工序、知識和技能要求是不同的,它反映了勞動的復雜程度。從復雜程度分,分為簡單勞動和復雜勞動二類。但是,勞動的“復雜程度”并沒有規定和明確的概念劃分,從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衡量,復雜勞動所創造的勞動價值量相當于加倍的簡單勞動,或者就是簡單勞動的疊加。勞動的復雜程度包含著勞動的復雜程度、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三個基本因素,其中,勞動強度還包括對勞動力量的需求,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對“勞動復雜程度”的判斷。從成本角度分析,勞動對象包含原材料成本和勞動力成本,表現勞動復雜程度的形式,主要是通過勞動力成本反映出來。科技水平是影響勞動復雜程度的重要方面,科技的進步,一方面可以通過改進工藝流通和工藝技術提高勞動的復雜程度,從而提高勞動產品的質量和品質;另一方面可能通過提高工作效率而減少勞動力。兩方面的區別是,前者是將勞動進一步復雜化,后者是將勞動簡單化。此外,人們的傳統認識對勞動的復雜與簡單程度有不同的判斷。
有了社會分工就產生了物質交換,進而有了社會的商品市場。市場的商品交換過程,是勞動產品實現價值的過程,也是勞動者將勞動成果轉化為自己的財富的過程。自從有了商品市場,生產的目的不再只是為了滿足勞動者的自身需要,更主要的是為了滿足市場的需求。在私有制為主體的社會中,生產者都是相對獨立和專業的生產主體,生產成果必須以商品的形式通過市場來實現其價值。以市場為中心的商品經濟即為市場經濟,在這個市場中,不僅勞動成果成為了商品,而且勞動力也成為了商品。勞動力的價值是通過價格來體現的,而價格是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的。市場對專業勞動力的不同需求,也通過不同的價格體現出來。勞動力的市場價值否定了以“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衡量的價值,價格的差別也是勞動的差別,價格背離價值更加劇了勞動間的差別。
⑶、勞動力的差別客觀存在
勞動力是指人的勞動能力,是人的體力和腦力的總和。因為有人的差別,所以有勞動力的差別。勞動力的差別包含勞動力的強度、勞動技能、勞動經驗等方面的差別。其中,勞動強度是社會生產的永恒條件。
勞動力是生產力的核心內容,沒有勞動“力”的作用,一切社會的生產都不復存在。一切腦力的勞動都要通過力的物理作用才能轉化為勞動產品和勞動成果。力的大小反映了力的強度,不同的勞動內容和勞動對象,都需要有相應的力的強度來支撐。力的持續時間反映了人的耐力,力的作用頻率反映了勞動速度與效率。一個鏟煤工,力大則單次鏟煤多,持續時間長則增加鏟煤量,速度快則鏟煤多。因此,力量、耐力和效率構成勞動力差別的主要內容。
然而,對于創造性的勞動僅靠力量、耐力和效率是不夠的,它還需要文化。文化是人的精神與物質的結合,也是人的意義形態作用于物質的產物。人文思想的引入,為人們的創造性活動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當中國的產品與世界競爭的時候,為什么缺少自主創新?那是因為中國產品不是缺的技術,而是缺的文化。這反映了意識形態對人的勞動活動具有主觀能動性,同時,人的主觀能動性能發揮人的潛能,甚至能超越人的極限;人的勞動熱情與勞動積極性,能大大提升人們的勞動成果。
尊重勞動力的差別,其意義在于尊重人的差別和人的個性差異,努力讓勞動者人盡其才,充分實現勞動者的價值;尊重勞動力的差別,在于因人而異,量才而用,讓勞動者從事力所能及的勞動。這說明:一個能充分為勞動者提供勞動機會,能使全體勞動者都能實現勞動價值的社會和制度,才是真正地發展生產力。
⑷、勞動量的多樣體現方式
勞動量是勞動者的勞動消耗量,它包括體力的、腦力的、心理的消耗量;也是勞動者作用于勞動對象所創造的勞動成果量。它反映在兩個方面,一是勞動主體即勞動方面,一是勞動客體即勞動對象方面。
從勞動主體看,勞動者付出的體力和腦力勞動,主要是生理上的物理的和化學的消耗量,是在客觀上用犧牲如安逸、自由、安全和風險、環境和條件等自然的生存質量來換取的勞動量。勞動者付出的心理消耗,主要是主觀上的和精神上的所導致的生理消耗,如勞動的緊張度、快樂度、幸福度、責任度等在情緒上的反映。
從勞動客體看,是勞動者對勞動對象的創造的具體量和時間量。具體量是定質條件下的定量,即在規定質量標準或范圍內達到相應要求的數量或重量,數量和重量是具體量的兩個方面,如“計件制”和“計量制”是典型的具體量表現方式。此外,還有根據投入材料價值來量確定勞動量價值的,如“對工對料”,用材料價值當作勞動價值,這實際是一種勞動量的模糊和籠統的表現方法。時間量也有兩個方面,一是勞動者付出的勞動時間量,“八小時工作制”是一種計時制,計時制是普遍的勞動計量方式;一是對勞動對象規定完成時間,這種方式大多以約定的方式出現。
勞動者與勞動對象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勞動量的表現方式也是多樣的。這些千差萬別的勞動過程,人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和生產實踐中,逐漸形成對勞動量普遍認同和通用的約定性,概括為三個基本通約性,即:時間通約性、產出(具體量)通約性、投入通約性。勞動量是判斷勞動價值的依據,勞動量也是財富分配的依據,但只有在社會公平和人的平等基礎上,勞動量的價值體現方式才有意義。
勞動既是人生存與發展的需要,要是人必須承擔的社會義務。用“必要勞動時間”來體現勞動量具有科學性。因為,時間既是生存與發展的延續,又是存在對時間的消耗,人在有限的生命時間中,用消耗生命存在的時間來換取新的勞動產品存在,而且,在消費時間的同時也在消耗生命。這是物質的轉換和時間的轉換。時間對于任何人都是平等的,有了時間價值的平等,才有勞動價值的平等。
⑸、用階級認同感認識勞動價值
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生存方式和生產方式,不同的階級對勞動的認識和態度也是不同的,而對勞動價值的評價和對勞動產品的分配也是不同的。生產過程只是獲取財富的過程,而勞動過程才是生產過程中直接創造社會財富的過程。因此,勞動關系體現了生產關系,不同的階級在這種社會生產關系中處于不同的地位,沒有階級地位的平等,就沒有社會生產關系的平等,也就沒有勞動價值的平等。
不同階級在生產過程中的作用對象不同,對勞動產品的生產目的也不同。在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勞動者作用的對象是勞動產品,生產的目的是為社會創造勞動成果;資本家作用的對象是勞動者和勞動過程,生產的目的是為了追求永不滿足的剩余價值。
不同階級的勞動收入是不平等的。創造財富和獲取財富是不同的概念,分別屬于不同的生產過程。創造財富是勞動生產過程,獲取財富是分配占有過程。生產關系的不平等,財富分配也就不平等,并通過收入分配表現出來。
商品經濟是私有制的產物,勞動價值是通過商品價格體現出來,但商品價格并不真實反映勞動價值。商品生產是一個復雜的物質流通過程,勞動價值在流通環節中被不平等的生產單元所掩蓋。當勞動作為商品,勞動價值是以創造的剩余價值為依據的,決定勞動價值主動權的,是相應所有制下的生產資料所有者。因此,沒有經濟基礎的平等,就沒有勞動價值的平等。
僅從價值的角度講,價值是多樣的,如使用價值、商品價值、文化價值、文物價值、歷史價值等。這些價值是在一定范圍內,構建在認同感基礎上的認識價值。對勞動價值的認識也是這樣,從社會意義講,勞動都是有價值的;從階級意識講,階級差別就是勞動價值的不平等。因此,有階級的認同感才有勞動價值的認同感,只有消滅階級和階級差別,才有勞動價值的社會認同感。
第三節、生產方式
生產方式是在時空延續線上客觀存在的發展方式。生產是生存的空間拓展手段,生產方式也是生存方式的表現形式,也是生存主體對生存資料和生存條件的獲取方式。人類社會的生產方式也是人類社會生活所必需的物質資料的謀得方式,它包含著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兩個方面。
生產方式是由生存方式決定的,即什么樣的生存方式就有什么樣的生產方式。生存方式是本質,生產方式是手段。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構成了社會生產方式的總和,反映了這個社會的生存方式和社會的生產方式。人類社會的生存方式是通過所有制方式表現出來,所有制分為私有制和公有制。社會生產方式是由所有制決定的,并與所有制相適應的生產方式,主要歸為兩類,即: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上以剝削和掠奪為手段的寄生性生產方式,和建立在公有制基礎上以勞動創造為手段的自力性生產方式兩種主體類型。
生產力作為生產方式的內容,在生產過程中代表了社會的發展水平。不論生產力怎樣的發展,其改變不了社會的本質,也改變不了社會的發展方向。因此,生產力只能在同一社會生產方式中作縱向比較的指標,不能作為橫向比較社會本質優越性的指標。即:不能用生產力發展水平作為判斷社會本質優越性的決定性標準,而決定社會本質優越性的是社會生產關系。所以,從發展方向和發展道路的角度講,“唯生產力論”是錯誤的。
生產資料的歸屬權決定了生存方式,所有制形式決定了生產方式。公有制和私有制是兩種不同性質的所有制形式,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社會生產方式主要分為以私有制為主體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以公有制為主體的社會主義生產方式。
1、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與市場經濟
資本主義是以資本主導經濟和政治的社會制度。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是私有制條件下的所有權主體以生產資料作為資本,獲取社會財富的生產方式。資本主義的生產目的,不是為了創造社會財富,而是為了獲取社會財富,這是由資本主義的生產過程所決定的。人類生產的本質是為了滿足消費需求,而資本主義的生產是在這個生產過程中獲取剩余價值。剩余價值是在市場的流通過程中實現的,因此,市場經濟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特質,從 市場
生存的角度看,資本主義就是寄生在市場體系中的存在。
生產者、市場、消費者是三個不同的生產主體,并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充當不同的角色。市場也是由多個系統組成,包括批發、零售、運輸、倉儲、服務等,同時,市場也是一個消費的場所。這三個角色不是固定不變的,在不同的條件下會相互轉換,相輔相成。即生產者也可以成為消費者,同時兩者也可能在市場中充當流通角色。生產、流通和交換、消費在整個生產過程中是三個生產環節,共同完成一個生產周期。每個生產環節構成一個市場要素,它們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市場,完成一個市場經濟過程。
⑴、市場,
市場是完成生產到消費的中間環節,是商品流通和交換的場所。在市場中參與交換的事物就是商品,商品可以是有形的具體的物質,也可以是無形抽象的,如服務、金融、勞務、技術、信息、文化、旅游。不同類型的商品構成了不同的專業市場,這些專業市場共同構成了社會的市場體系。在整個市場體系中,各個專業市場都不是孤立的,它們互相依存、相互制約,共同作用于社會經濟。
作為商品,與不動產等特殊生產資料和權力相糾結在一起的時候,會變得相對復雜,其意義往往會超越商品本身。如土地、房屋、糧食等商品的問題,不只是經濟的問題,也可能是政治的問題。與商品相聯系的權力主要是使用權作為商品從所有權中被剝離出來,成為復雜的社會經濟形式;私有制社會特有的公權力與商品相聯系,甚至是公權力直接變為商品,其性質已不是經濟問題,而是社會政治問題。商品與市場是相輔相成的,不論是商品經濟還是市場經濟,作為私有制下的社會經濟基礎,必然與上層建筑的權力相聯系,并通過代表公權力的規范、制度、法律來制約。
傳統意義的市場就是商品進行直接交換的場所,但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一些新興的證券、單證式的交易方式代替了部分傳統的交易方式,互聯網的發展,還出現了虛擬市場,這是以科技作支撐的交易方式。
圍繞市場,由生產過程中的不同生產主體角色所主導的市場,可分為消費者市場、生產商市場和中間商市場。不同角色主導的市場會影響商品的價格。商品價格反映了商品價值,但又并不一定反映商品價值,因為它還反映了主體角色的話語權和決定權。商品價格受供求關系的影響,供求關系是買方和賣方的關系,買方和賣方同為市場中的主體角色,供求關系反映了主體角色在市場中的主導權。
⑵、競爭,
市場是一個統一的生產環節,沒有生產和消費就沒有市場。同樣,沒有市場就不能完成生產到消費的過程。市場是一個開放的場所,是社會生產和各個主體角色集中的場所,它為生產和消費擴張了空間。市場的開放和空間擴張,也使生產和消費規模越來越大,甚至突破國家疆域,經濟全球化為市場提供了廣闊的時空范圍。
在生存與發展過程中,無數主體角色在共同而統一的市場空間內的擴張,必然產生矛盾和沖突,這種市場中的矛盾和沖突就是競爭。競爭是指各經濟主體為了維護和擴大自己利益的自我保護行為,為了擴張自己的生存與發展空間而采取的擴張行為。市場競爭的內容包括針對生產主體自身的,如:科技研發、生產管理、成本控制等;針對消費對象的,如:商品質量、價格、服務、品種等;有針對競爭對手的,如:經營策略、規模控制、資本投入、貿易壁壘、市場壟斷等,通過創造和擴大競爭優勢擴張自己的生存發展空間,同時打壓競爭對手的生存與發展空間。
市場競爭,會使經濟活動充滿生機和活力,它們的動力來自對發展空間的爭奪和來自對生存空間的壓力。然而,在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競爭的程度隨著生產主體空間規模的擴張而變得越加激烈,甚至是不擇手段的。這種激烈程度不僅在發展空間上出現“對立轉換”,而且還指向競爭對手的生存空間,甚至為了取得壟斷地位而剝奪對手的生存權,變為“生死之爭”。因此,以私有制為基礎的資本主義競爭是弱肉強食的競爭,這種競爭促使并加速了社會的貧富分化,使社會貧富差距加劇,由此產生的社會矛盾不斷增加,且矛盾斗爭更加尖銳和激烈。所以,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制造了貧富差距,是產生社會矛盾的根源。生產假冒偽劣商品,一是為了降低生產成本,二是為了獲取高額利潤,三是通過不爭當競爭手段蠶食受害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空間。在競爭中常出現競爭對象之間聯合的現象,這是基于共同面臨的生存與發展的需要,應對共同的挑戰而選擇的結果。
通過法律制度來建立市場機制,是為了維護市場秩序,規范競爭行為。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表面上這個市場追求自愿、平等、互利,但由于所有制造成的權力差別和話語權的不平等,使得這種追求變得脆弱有渺茫;雖然這個市場追求平等競爭和公平交易,但資本主義追求利潤的貪得無厭和競爭的不擇手段,使得這種追求變得虛偽、欺詐和充滿陷阱。
⑶、壟斷、
壟斷是私有制下的市場競爭的產物,是取得市場主導地位的經濟主體獨占市場流通渠道,控制流通過程,操縱交易行為,獨享生產利潤。在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的市場競爭,壟斷經濟是資本主義高度發展的結果,壟斷指少數大資本家為了共同控制某個或若干行業和部門的生產、銷售和經營活動,以獲取高額壟斷利潤而實行的一種聯合。它是向帝國主義發展的雄厚的經濟基礎,是帝國主義的經濟實質。
壟斷經濟是資本主義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的必然結果。在激烈的競爭中,憑借強大實力的大企業利用自己在經濟上的優勢,恃強凌弱,不斷排擠和吞并中小企業;通過控制社會生產過程的關鍵環節和社會經濟的命脈,掌握生產資源、核心技術來間接操縱或制約其它企業;壟斷也是社會支配權、控制權和話語權的反映,掌握這些權力的利益集團通過法律和規則享有市場特權。因此,壟斷支配權和話語權的資本主義民主是虛偽的。壟斷就是經濟壁壘,其包括政治壁壘、法律壁壘、貿易壁壘、技術壁壘、環保壁壘等。因此,壟斷就是資本主義不公平和不平等的競爭,所為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公平和平等是虛假和表面的,而不公平不公正才是本質的。
專利就是利益獨占和壟斷。科技是沒有階級和界限的,人類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也是科技的發展,科技和發明成果也應該由全人類分享的。但是,在資本主義的市場競爭中,科技和發明成果被所有權人壟斷而不能被更廣泛的推廣和應用,因此,資本主義壟斷經濟就是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障礙。
“標準”本來是產品的質量要求,但在資本主義競爭中,標準成為了一種技術壁壘。標準作為質量規定常常具有法律約束力。掌握制定標準的經濟主體就是掌握了生產的話語權和決定權,掌握標準執法權的社會主體就是掌握了生產的控制權,掌握了標準的生產主體就是掌握了生產主動權。標準根據適應范圍,可分為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企業標準,其中國家標準是以國家主權作保障的,具有強制性。然而,私有制的權力主體和權力范圍的多樣與復雜,與不同范圍的標準相結合在一起的時候,也使得競爭變得激烈和復雜。2013年在中國就礦泉水、純凈水和自來水圍繞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企業標,發生了前所未有的關于“飲用水標準”的爭論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標準之爭,是資本主義競爭的矛盾體現。
資本主義的生產目的,就是在生產過程的每個環節中,最大程度的獲取生產利潤和剩余價值。資本主義的貪得無厭的競爭,使得資本主義的生產過程充滿了腐朽和沒有道德,生產“假冒偽劣”產品、“豆腐渣”工程、有毒食品等現象,都是資本主義腐朽生產方式的本質反映。科學技術為獲取剩余價值拓寬了更大空間,一是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對原有生產方式的替代,二是減少使用勞動力,這都是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勞動力資本主義的“壟斷”性競爭,成為了社會腐朽的加速器,從而產生許多特別尖銳、劇烈的矛盾、摩擦和沖突,導致資本主義所固有的各種矛盾進一步激化。為緩解資本主義矛盾,從行政、法律、經濟等方面限制“壟斷”和社會腐敗,以維護市場公平的名義打擊不正當競爭,但這一切都改變不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本質,因為資本主義就是制造社會矛盾和產生社會腐敗的根源。
在市場經濟下的競爭和壟斷,也是資本主義社會的一種財富分配方式,它體現了社會分配制度的“叢林法則”。在整個社會分配過程中,資本發揮了主導作用。
⑷、資本
資本是用于生產的基本要素,是發展范疇內的空間物質基礎,是人類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各種社會經濟資源的總稱。在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資本更偏向于權力而脫離生產資料,而且在市場中主導社會經濟的生產過程。資本作為物質基礎參與社會生產過程,它是生產資料的組成部分,因而也是權力依存的物質基礎。資本主義的“資本權力”是基于市場機制下的商品經濟體現出來的。掌握資本就控制了生產資料,也直撞或間接掌握生產資料所對應的社會權力,以及社會上層建筑的政治權力。所以,資本在資本主義的社會財富分配和權力分配中,同樣處于主導作用,資本的量化也是權力量化和分配量化的依據。在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實現資本的主導作用和分配作用,是在市場條件和市場規則的基礎上實現的,
對于具體的生產行為講,作為生產資料的廠房、設備、土地、材料等物質資源都可以成為發展的資本。從社會角度講,能為生存與發展提供物質生產條件的資源都可作為資本,包含自然資源、人力資源和科技資源。在資本主義發達的市場經濟中,成為這個市場的核心并主導這個生產過程的是貨幣。貨幣對應的是物質,其代表著相應的價值量,用貨幣作為資本,就是用價值憑證代替物質資本。圍繞著貨幣,銀行、證券等金融行業應運而生,貨幣在流通過程中不僅充當了交換媒質,還作為資本金參與了增值過程,如利息就是資本金的增值內容。
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貨幣在發達的市場經濟中具有重要意義。為了適應價值流通,黃金和白銀被世人公認的價值代表,將黃金和白銀制成貨幣或直接參與流通,是最好的價值流通貨幣。黃金和白銀是稀有貴金屬,本身具有價值,尤其是黃金具有化學上的穩定性,更便于保存,成為國際首選的硬通貨幣。但是,隨著市場交易規模的擴大和交易量的增加,黃金和白銀作為貨幣已遠遠不能適應和滿足市場交易的需要。當更易流通的紙幣、電子貨幣等取代黃金作為流通媒質的時候,在“金本位”的時代,黃金是紙幣價值的信用保證,即一定的紙幣量代表相應的黃金價值量。然而,在資本主義商品經濟中,當紙幣脫離了“金本位”而大量進入市場的時候,就是社會貨幣總量背離社會物質的價值總量的時候,這也是資本主義市場泡沫化和虛假繁榮的時候,而貨幣所代表的物質的價值卻不斷縮水,這就是通貨膨脹。雖然黃金價值與紙幣價值并不完全保持對應關系,但黃金對紙幣有一定的制約作用。這種制約作用是黃金價值與貨幣價值保持相對對等性,因而常被當作財富保值的介質,然而這并不一定能讓財富保值,那是因為貨幣不僅代表著財富,還體現著社會財富的分配,而黃金卻不能。“紙幣本位”代替“黃金本位”的時候,貨幣投放量會隨著資本運作,準確的講是隨著“炒作”而放量,通貨膨脹會前所未有的加速。通貨膨脹的過程,是伴隨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過程,也是資本主義掠奪的過程。因為,由資本主導下所擁有的社會權力,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中被賦予了剝削的能力。
資本對應的物質是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它們都是生產力的組成要素,因此,資本在一定范圍內體現了生產力。金融資本其本質不是生產力,但其控制著生產力。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的資本,只有通過市場運作才能轉化為生產力。但在本質上,資本不是生產力,它只是資本所有權者的權力與生產資料和勞動力所體現的生產能力的結合。簡單地講,資本就是權力與能力的信用憑證。所為“信用憑證”是因為資本可以預支、墊支、借貸和抵押。一旦資本直接參與生產,資本便成為生產資料。沒有權力的資本毫無意義,資本需要通過權力的作用才能體現價值。
資本的權力歸屬是資本的所有權者,在私有制社會,資本歸資本家所有,資本家就擁有對資本所對應的物質資料和勞動力進行支配的權力,同時也擁有對資本所創造的增值部分即剩余價值分配的權力,支配與被支配,這就是資本主義的“勞資關系”。科技作為資本,一方面需要與生產資料相結合,一方面需要與勞動力相結合,其權力的歸屬分為掌握生產資料的資本家和掌握技術的勞動力,二者的權力分配將通過市場手段來完成。這種分配是社會生產的初次分配。對資本所創造的剩余價值和在低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條件下創造的超額剩余價值的分配,是社會的再分配,支配這種“再分配”的是資本背后的權力而不是資本。這是因為資本本身不是權力主體,其權力主體是所有權者,而資本所對應的權力已在市場中實現。因此,資本在本質上體現了依附在物質上的社會生產關系。
⑸、資本主義商品經濟
市場經濟是以市場為核心組織社會生產的經濟體系。市場是私有制以來的社會分工需要進行物質交換的產物,它不是資本主義社會獨有的,但是,資本必須通過市場才能參與社會生產,發揮作用。所以,市場對于資本具有特殊意義,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就是以市場為核心的資本流通生產過程。市場經濟是資本所有者追求私利和剩余價值的商品經濟。
資本主義經濟更準確的講是商品經濟,因為資本是以商品流通為起點的,商品生產和商品流通的發展是資本產生的前提。從生存方式看,資本主義是一種寄生性的生產方式,是資本的權力寄生于生產對象包括勞動力的物質空間,具體講,就是通過資本所擁有的權力,來獲取對勞動者生產成果的價值分配權。而資本主義的生產目的不是為了這些商品,而是依附在商品上的剩余價值。貨幣是商品流通的產物,也是市場經濟中資本最初的表現形式,而且貨幣也是資本主義社會里資本的主要形式。但是,貨幣并不就是資本,小生產者在市場的簡單商品流通中用以購買原材料和生產工具的貨幣并不是資本。貨幣與資本是在市場的商品流通中不斷轉化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的資本,并沒有創造和增加社會財富。所以,資本只是資本所有權者即資本家獲取剩余價值的工具,資本流通只是資本家獲取剩余價值的手段。
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生產,并不是為了滿足人們對生存與發展的物質需要。首先,資本所有權者不是為社會直接創造財富的生產主體,資本也不是直接參與生產過程的生產資料。在證券市場的商品只是一種信用商品,所為商品生產只是資本參與的虛擬生產過程。這在期貨市場更為明顯,資本作為保證金參與的只有商品價值的一小部分,買空賣空的商品在交割前都不是實物商品。其次,資本所有權者與商品生產者是資本與雇傭勞動之間的關系。勞動力是任何社會生產所不可缺少的要素,作為勞動力主體的生產本身也是商品,他們是資本權力獲取剩余價值的對象。再次,科學技術的發展給生產者帶來痛苦和災難。科學技術的發展為降低勞動強度和提高勞動效率創造了條件,但在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生產過程中,成為資本家獲取超額剩余價值的條件,生產者應勞動力的相對過剩而被解雇,從而失去維持生存空間的工作,科學技術帶來更多的失業和貧困。因此,從勞動力的角度講,資本主義的科技發展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
⑹、資本主義的金融經濟發展
自20世紀80年代起,資本主義隨著金融資本的發展開始走向金融壟斷。資本的金融化跨越了各個行業系統,全面滲透到的整個經濟領域,為銀行、保險、金融市場的發展創造了條件。隨著資本生產的全球化,為金融資本對外擴張創造了條件,也為國際金融投機創造了更廣闊的空間。通過金融資本的擴張和競爭,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達到對不發達國家的經濟進行控制和掠奪的目的;通過資本放貸、投資,甚至把金融資本作為政治武器,通過援助、免息、免除債務迫使受援國的政治走向,20世紀90年代初,以美國為主導的西方國家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逼迫蘇聯朝著自己的方向進行改革的。資本主義經濟集團在國際競爭中實現了空前規模的積聚,通過對不同國家的資本滲透和并購,最終形成了巨大的全球壟斷寡頭和巨大的跨國公司。科技的高速發展和信息化生產,不僅極大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還通過對核心技術的壟斷而占領新興產業的制高點。金融和科技的壟斷,不僅繼續對社會進行過度的剝削,還加速了收入差距和貧富差距的擴大化,造成社會失業率增加,社會矛盾加深。
所為“全球化”,是資本主義壟斷集團通過經濟、文化、政治手段,甚至發動軍事戰爭拓展全球市場的舉措。資本主義壟斷集團利用規模生產和科技優勢,在國際競爭中打壓、控制或收購和兼并不發達國家的企業,通過控制這些國家的支柱產業進行經濟掠奪。國際壟斷集團還利用不發達國家的廉價勞動力,來提高自己商品的競爭力,最大程度地剝削和獲取剩余價值。國際金融寡頭的掀起,劇烈的市場競爭使價格嚴重扭曲和背離價值,雖然這是生產與消費的中間環節,卻成了國際金融寡頭、國際投機大鱷、國際資本炒家“狂歡”的樂土,他們在價格的大起大落中獲取巨額的回報,但他們從不關注生產的成本和勞動力價格,把市場的風險推給了生產商與消費者。在國際投資、國際貿易、國際信貸中,金融寡頭們關注的不是產品價值和勞動價值,而是資本增值和利潤的最大化,他們把生產的風險轉移給生產承包商和勞動者。
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的金融壟斷,利用金融全球化加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推行金融霸權和金融殖民主義,通過控制國際銀行系統、控制全球硬通貨和控制國際資本市場,占領世界經濟戰略要點,實現控制世界經濟金融、剝削發展中國家的財富的目的。國際金融寡頭通過操控匯率,一方面掠奪發展中國家的財富,一方面向這些國家轉嫁經濟風險和危機,這是造成發展中國家紛紛爆發金融危機的主要原因之一。進入21世紀,中國擁有世界最龐大的外匯儲備,中國與美國存在巨大的貿易順差,中美之間關于人民幣匯率的博弈,其尖銳程度成為歷史之最,人民幣對美元的增值讓中國蒙受巨大的外匯損失。然而,人民幣卻在國內的通貨膨脹中貶值,中國人用血汗創造的財富就這樣被剝削和掠奪。
事實證明,資本主義私有制的經濟,就是剝削的經濟;資本主義金融壟斷的經濟就是掠奪的經濟。
2、社會主義生產方式與公有制經濟
在人類社會的歷史長河中,社會主義走過的路程是非常的短暫。在社會主義的經濟實踐過程中,主要采取了以國家指令性計劃來配置資源的經濟形式,這就是被俗稱的計劃經濟。計劃經濟是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實踐,計劃經濟是否就是社會主義經濟的特性,還需要在歷史的實踐中接受檢驗。不論社會主義探索怎樣的經濟形式和生產方式,有一個與資本主義有本質區別的是: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是以私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的生產方式是以公有制為基礎的。
⑴、計劃經濟
計劃經濟是伴隨著無產階級的社會革命和階級斗爭誕生的。列寧領導的蘇聯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社會主義革命的第一次勝利,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開辟了人類探索社會主義道路的新時代,使馬克思列寧主義傳遍世界,極大的震撼了資本主義世界。但是,被推翻的資產階級反動勢力聯合國外帝國主義敵對勢力,對新興的社會主義政權進行了圍攻,在經濟極其困難的情況下,通過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和新經濟政策,以強有力的國家政權管理經濟的手段,穩定了社會主義政權的經濟基礎,成功抵御了法西斯政權的進攻,這就是初期的“計劃經濟”。中國的計劃經濟在共產黨建立革命根據地的時候,就有了實踐的雛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1946年,蘇聯開始了第四個五年計劃,在這五年中,蘇聯經濟水平超過了戰前水平的73%,1953年比1913年國民收入增加了12.67倍,而美國同期只增加了2.03倍,英國增加0.73,法國增加0.54倍,充分顯示了社會主義的無比優越性。在新中國成立后,從1956年完成社會主義改造到1978年,在二十年左右時間內,全國實行的計劃經濟體制的實踐,把一個一窮二白落后的農業國建設成為具有完整工業體系的國家。因計劃經濟具有高度的計劃指令性,因此也被稱作“指令性計劃”。如果說這是計劃經濟的偉大成就,正確的說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偉大成就,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偉大成就。
因為社會主義尊重勞動力,所以社會主義才是解放生產力。計劃經濟是社會主義的經濟民主制度,計劃經濟的特征是生產資料歸全體勞動人民所有,人民掌握生產資料才能當家作主。在這種制度下,全體人民通過民主集中,用經濟和社會計劃來解決資源配置和利用問題;在這種制度下,全民享有了就業、免費醫療、免費教育、免費住房等社會權利和福利,它保障了勞動者的生存空間。計劃經濟的控制范圍體現了勞動人民的經濟民主權力范圍,為勞動者擴張發展空間提供了物質基礎。計劃經濟充分尊重了社會生產力,可以統一有效地調配社會資源,集中力量辦大事,而且能有效減少資源的浪費,充分發揮生產力的效能。
計劃經濟不是完美無缺了,歷史上的計劃經濟運行產生嚴重弊端的,僅僅是蘇聯的了官僚特權侵害了蘇聯人民的民主權力利益,這是從上層建筑出現的問題,并不能證明一定是經濟基礎的問題,同時卻證明了官僚特權對計劃經濟有巨大的破壞力。所為計劃經濟的弊端也是相對而言的,拋開經濟的目的性與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比較,計劃經濟相對于容易造成動力不足、效率低下、缺乏活力,面對復雜多變的微觀經濟活動調節遲緩等,用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要求解釋這樣的現象顯然是不公正的,因為這是站在不同利益主體立場上的比較。例如,中國在20世紀60年代使用了糧票和布票,以此認為是計劃經濟的弊端。但是,在社會生產力落后、物質資料匱乏的條件下,這恰恰證明了這種經濟手段對滿足人們的基本生存保障和生活保障是非常有效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⑵、集體經濟
與集體經濟相比,計劃經濟是以國家指令的宏觀計劃主導的經濟,是由上而下的經濟生產模式。集體經濟則是由下而上的經濟生產模式。集體經濟,是生產資料屬于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實行共同勞動,按勞分配為主體的社會主義經濟組織。中國在完成社會主義改造后出現了農村集體經濟與城鎮集體經濟組織,集體規模有大有小,但都是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城鎮集體經濟組織規模較大的企業受政府行業管理部門領導,參照全民所有制企業的管理與分配;規模較小的集體經濟企業在政府行業管理部門的指導下實行自負盈虧自主經營的生產模式。
集體經濟最早源自馬克思在1874年總結“巴黎公社”失敗的重要教訓時所提出的“集體所有制”概念,最早實踐集體經濟的是在蘇聯的農村。集體經濟是生產資料歸一部分勞動者共同所有,但個人不擁有所有權的公有制經濟模式,其實質是勞動力聯合生產的合作經濟模式。在中國私有化改革以后,還出現了勞動者資本聯合的生產模式,與集體經濟的本質區別是個人不僅擁有生產資料的使用權,還獲得了部分生產資料的所有權。中國在完成農村社會主義改造之后,是以農村合作社的形式實踐集體所有制,正如毛澤東在中共七屆二中全會的報告中指出那樣:“這種合作社是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在無產階級領導的國家政權管理之下的勞動人民群眾的集體經濟組織”,是以“共同生產、共同富裕”為基本原則的農村社會主義生產方式。
集體經濟是集體成員共同占有生產資料,共同擁有依附在生產資料上的權力,因而在生產關系上人人享有平等和民主的權利。集體經濟中的集體成員共同勞動,團結協作,互幫互助,大大提高了生產力。集體經濟在按勞分配的前提下,幫困扶弱,各盡所能,體現了社會主義對人性的尊重與關愛。建立在集體經濟基礎上的集體成員,表現出的熱愛集體,無私奉獻,關心集體,樂于助人的精神,是社會主義的道德基礎和核心價值觀的基礎。
中國在農村私有化的改革中實行了“包產到戶”的政策,原來的集體經濟模式被打得粉碎,農民為集體生產變成為自己生產,私欲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農民個體的生產積極性。但是,在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市場競爭中很快敗下陣來。首先是耕地所有權的分割和使用權的分散,使耕地的規模化生產不再可能,個體使用機械化農機的成本大大提高,或缺乏購買機械化農機的能力下降,甚至是不可能,結果讓老牛代替了拖拉機耕田。其次是個體農業生產的成本大大增加,收入減少甚至收不抵支,曾出現農民拋荒和不愿收割的現象。再次是個體農業在市場的競爭中處于弱勢地位,難以應對和承受市場的風險。市場的不透明、信息的不對稱和無計劃,導致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的大量浪費。此外,個體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下降,耕地最終被集中到少數種田大戶的手中,這實質上宣告了“包產到戶”的破產和私有化的失敗,從反面證明了以公有制為基礎的集體經濟更有優越性。不僅在中國,在國外集體經濟成分也在悄然而起。如西班牙蒙德拉貢、英國工業共有權運動、美國職工持股計劃、加拿大合作社、日本農協等。隨著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發生和加劇,甚至在一些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出現了將核心產業國有化的舉措。因此,集體經濟在生存與發展中有著廣闊的拓展空間。
⑶、社會主義的競爭
資本主義有競爭,但競爭不是資本主義獨有的,因為社會主義也有競爭。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生存方式與生產方式有本質的區別,所以對競爭賦予的意義也是不同的。用資本主義的標準來判斷社會主義的競爭,這不是競爭,準確的說,這不是資本主義的競爭。“大鍋飯”、“平均主義”是資本主義給社會主義競爭的定性。這是從表象對社會主義競爭的判斷,卻回避了兩種競爭的根本區別。
社會主義競爭是共同主體內角色成員之間的競爭,即所有競爭角色在共同占有生產資料的公有制基礎上的競爭,競爭角色之間是相互平等的,他們是利益共同體,彼此之間沒有根本利益沖突和對立的競爭。“大鍋飯”是共同體內所有成員平等分享利益的表現,沒有共同利益就沒有“大鍋飯”,它是社會主義“共同富裕”初期的、樸素的利益基礎和情感基礎。但是,“大鍋飯”尊重“吃鈑”差異,它不排斥競爭,與社會主義制度下的競爭并不矛盾。“大鍋飯”不是簡單的平均主義,它尊重集體內客觀存在的勞動差異,在“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的前提下體現“多勞多得,按勞分配”,如崗位補貼、級別工資和農村集體經濟中生產隊實行的工分制等。經濟地位的平等是實現分配制度平等的基礎,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前提,所以,社會主義的競爭是縮小和消滅貧富差距的競爭。
社會主義競爭是在共同價值觀基礎上的競爭,即有共同的理想和信念,有共同的道德基礎和情感基礎,他們的競爭是為了共同的奮斗目標。共同價值觀是共同的認識基礎和思想基礎,它對社會成員具有導向作用,有利于在社會主義制度下通過引導,使競爭走向健康、積極和有益促進社會進步的軌道,在些基礎上的競爭,是實現個人主觀意志與社會集體意志統一的競爭。共同的情感基礎有益于增強社會成員的凝聚力,在此基礎上的競爭是相互激勵的競爭,是激發個人潛能的競爭,是實現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相統一的競爭。共同的道德基礎對社會人員具有約束力,是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社會人員共同遵守社會主義的道德規范,在此基礎上的競爭,是弘揚公利而消除個人私利的競爭。
社會主義競爭是自我塑造的競爭,以共同價值觀、共同奮斗目標為基礎的社會主義競爭,把實現個人價值與實現社會價值聯系在一起,把維護個人的利益與維護社會的利益相一致。這是展現人民社會主義精神風貌的競爭,人們在生產勞動競賽中,比對國家的貢獻、比崗位上創造的成績、比對集體的奉獻,比為實現共同目標的干勁。這是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競爭,在這里沒有“叢林法則”,只有互幫互助;在這里不是“爭權奪利”,而是團結協作。所以,只有社會主義才能塑造人們美好的精神靈魂和崇高的社會道德風尚,只有社會主義才能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社會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的競爭就是反帝反霸。公有制與私有制是兩條本質對立的發展道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是兩個不同性質的制度,它們之間的競爭不僅是經濟上的,也在政治上的,不僅有社會主義內部的斗爭,也有與國外資本主義敵對勢力的斗爭。社會主義要發展經濟和文化事業,抵御帝國主義的經濟侵略、文化侵略,社會主義要發展保衛自己的武裝力量,抵御霸權主義、殖民主義的侵略。西方資本主義大國的崛起無不是通過暴力、戰爭、掠奪實現的。資本主義必然掠奪,帝國主義必定爭霸,這是資本主義生存方式和生產方式的必然結果,是資本主義的本質特征。所以,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合作是暫時,而競爭是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社會主義與帝國主義的和平是暫時的,斗爭是現實和長期存在的,而且是無處不在的。
⑷、社會主義的資本和壟斷
社會主義的資本是一切發展所需要的物質資源,包括用于再生產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還包括抵御資本主義進攻的資源。
社會主義的壟斷不是本質上的,而是資本主義賦予的。這是因為社會主義的所有制形式是全民和集體所有制,即生產資料歸全民或集體共同所有,社會主義的生產目的是為滿足全體人民的物質需要,社會財富通過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社會福利為全民分享。社會主義的科技文化成果也為全民分享,人們不需要在消費產品中支付專利和版權費用,知識產權為全民所分享,科技文化成果在提升與資本主義進行競爭的能力的同時,還在為勞動者減輕勞動強度和改善勞動條件,所以,只有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的發展文化和科學技術,才能得到廣泛推廣和應用,才能真正發展生產力。由此從本質上講,社會主義沒有壟斷。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經濟實體,構成了一個龐大的、統一的經濟體系,這是任何私有制經濟體所無法相比的。資本主義的資本無法進入公有制經濟體系,相對而言就是“壟斷”。因此,社會主義的壟斷就是大多數人對少數人的壟斷,是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的壟斷。
國有企業不只是社會主義才有,資本主義國家也有國有企業。社會主義的國有企業是社會主義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資本,是由國家壟斷的全民所有制企業,國家有計劃地組織社會生產,是根據基本國情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是對資源充分和最大程度的綜合利用,也是集中力量最大限度地滿足國家大型和重點項目的建設需要,因此,計劃方式的生產模式是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特征。但計劃經濟也不是社會主義獨有的,資本主義也有計劃,不同的是社會主義的計劃是全面的、科學的和客觀的;而資本主義的計劃僅限于微觀具體的生產,是針對市場競爭布局的計劃,是為追求個人對社會生產利潤和財富分配主觀欲望的計劃。社會主義的計劃經濟也有市場,市場不是資本主義獨有的,所不同的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求,而不是為了最大程度地獲取超額利潤。社會主義反對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并不是反對發展經濟,而是要發展社會主義經濟,這是由不同的生產目的所決定的。
站在不同的階級立場,代表不同的生產方式,對全民所有制的國有企業評價也是不同的。國有企業比民營企業的成本高,那是因為國有企業比民營企業承擔著更多的社會責任,而且還肩負著穩定國家經濟和為國家積累資本的責任。中國在國有企業私有化的轉制過程中,不僅是國有資產被廉價侵吞,更是全民的利益被掠奪,承擔社會責任的主體消失,因此而產生的社會問題由也全民來承擔。所為國有企業的壟斷問題,不是計劃經濟的問題,恰恰是轉制后的資本主義化的問題,更何況這些國有企業已不為全民所有,而被權貴集團所操控。
⑸、經濟地位與婦女解放
婦女也是人類社會的主人,是社會的主要生產力,婦女解放就是解放社會生產力,體現了社會的文明進步。婦女解放就是要實現男女平等,使婦女獲得應有的社會地位和權利,反對歧視婦女。婦女運動最初是資產階級革命的產物,18世紀中葉,資產階級“女權主義”為婦女爭取自由和平等,雖然在反封建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歷史功績,但既沒有根本解決婦女問題,也絲毫沒有觸動壓迫婦女的資本主義制度,其根本問題在于婦女沒有經濟基礎和經濟地位,因而婦女還失去獨立的人格。
社會主義公有制,使婦女享有平等占有生產資料的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婦女解放運動進入了全新的階段。通過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改造,婦女獲得平等的經濟基礎,和平等享有參與社會勞動、分享勞動成果的社會地位,鏟除一切男女不平等和殘害婦女身心的社會丑惡現象,如賣淫嫖娼、拐賣婦女等,通過一系列的法律法令保障了婦女在就業、教育、健康、婚姻等平等權利。婦女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各方面和家庭生活中,地位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事實證明,婦女在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婦女在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只有社會主義才能實現婦女真正完全徹底的解放。
三、生產方式與生產關系
生產方式是決定人類社會發展方向的力量,也是人類社會生存與發展的基礎;生產方式體現了社會生產關系,反映了社會制度的性質;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生產方式決定社會制度的更替,是劃分社會類型的基本標志。
生產方式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兩個方面,是兩者共同完成社會生產過程的統一。生產力是生產方式的物質內容,其包含生產資料與勞動力,生產資料與勞動力既反映了生產力水平,也構成了生產過程中的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就是在生產過程中的生產力要素的關系,從狹隘上講,就是生產資料與勞動力關系,勞資問題就是種生產關系矛盾問題的具體體現;從廣義上講,就是代表生產資料的所有制與代表權力的所有權關系,其包含了生產資料的歸屬權、生產成果的分配權,及人與人這間的權力關系。
生產關系是生產力在生產過程中形成的關系,它反映了社會的性質。人類社會發展至今,經歷了原始共產主義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劃分這些社會性質的正是生產關系,而不是生產力。生產力為改變生產關系提供了物質基礎,所為生產力決定產生關系,實質上是代表生產力以勞動力為主體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體現了在生產關系中的決定地位。一定的生產方式就有相應的生產關系,而決定生產方式性質的是生存方式。因此,是生存方式的性質決定了生產關系的性質。在同一生產方式中的生產力發展,使生產關系可能隨著生產力的變化而產生變化,但不能改變生產關系的性質,也不能改變生產方式的本質,更不能改變社會的性質,除非其改變了生存方式。資本主義是在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水平基礎上產生的,但并沒有因為生產力的發展而改變了君主制社會的存在。
生產力包含著人的部分和物的部分,在階級社會中,生產力的人的部分,因為人是有階級的,所以反映了生產力的階級性;生產力的物的部分,因為物是沒有階級的,所以生產力沒有階級性。在這個社會中,物是自然的,是平等的,而人因為有了不平等才產生了階級。所以,社會生產關系的根本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根據不同的社會地位,可分為平等與不平等的生產關系;從所有制分,可分為私有制生產關系和公有制生產關系,而私有制正是制造社會不平等的根源,其生產關系也是不平等的。
從權力與空間的角度講,權力的大小是由相應的物質空間為基礎的,其中生產資料是物質內容的核心,它反映的生產關系是人與生產資料的關系。從階級的角度講,階級的產生與階級的差別都是以生產資料所有制為基礎的,階級的差別反映了階級關系和地位,因此,生產關系所反映的也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所有制問題是生存與發展中以生產資料為核心的空間物質問題,不同所有制下物質空間決定了相應的主體權力。
1、兩種家庭經濟體制的比較
大到社會,小至家庭,所有制問題形成的生產關系,可以從大處看清小環境,也能從小處看懂大環境。可以透過社會現象分析家庭問題,也能透過家庭矛盾看到社會問題。張家和李家都有十個子女,分別擔負著家庭的不同的工作:
老大做工,從事生產家庭成員的生活、生產所需要的物品。
老二務農,負責為家庭成員提供糧食和農副產品。
老三負責建設,包括造房改善家庭成員的居住條件。
老四負責管帳,家里的錢票進出和分紅都歸他管。
老五是一介書生,寫書作曲,編故事演小劇,目的是讓大家高興,豐富家庭成員的精神生活。
老六教書,負責培養家庭中的孩子們。
老七從醫,承擔起了保障全家人健康的任務。
老八搞生產研究和發明,要促進提高生產能力和生活水平。
老九包家務,燒飯煮菜,清潔洗涮,做后勤服務。
老十負責家庭物資的運輸,接著家庭成員。
雖然,兩家成員的工作分工相近或相同,但兩家的家庭體制有根本的區別。張家:全體家庭成員共同生活,協作勞動,所有家庭收入全部由家長統一支配,共同分享勞動成果。李家認為張家是搞“平均主義”吃“大鍋飯”,生產沒有活力,所以決定分家,子女各自謀生。從所有制形式講,張家是實行的公有制,李家是實行的私有制,不同所有制下必然產生不同的生產方式和生產關系。
⑴、分配方式的區別
張家實行的是公有制,即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為家庭成員公共擁有,雖然子女們做著不同的工作,但他們所創造的財富都作為家庭的收入,為家庭成員共同所有,同時作為家庭的主人而平等分享家庭財富。因為個人利益與家庭的利益是結合在一起的,所以在維護家庭利益上體現了高度的統一和團結。在分配過程中,有家長根據家庭收入可以量入為出,在相對平均的基礎上,根據各人不同需要有所不同,如重體力勞動的需要多吃飯。“大鍋飯”不同于“分餐制”,每個人吃的也不是完全一樣的,是一種平均下的按需分配。家庭收入去除家庭成員所需要支出,剩余部分作為積累成為家庭財富。
李家實行的是私有制,在分家以后,雖然李家還是一個主權主體,但他們的每個子女都是平等且各自獨立的利益主體,也是獨立的生產個體,其生產收入也歸各自所有,個人對生產收入有絕對的排他性的支配權。因為分工的差異,所以各個子女間的收入也有差異,如果這種差異的擴大,即產生貧富差異的擴大。因為生產的不同,滿足物質的需要必須通過交換方式來實現財富的重新分配,貨幣在物質流通和交換過程中顯示出了重要性。家長對子女的收入已喪失分配權,家庭的財富需要通過向子女提成獲取,這種方式就是稅收。
⑵、生產目的與生產過程的區別
張家的生產過程是內部分工協作的過程,生產目的也是為了滿足家庭成員生活與生存對物質的需要,生產也是根據這種需要安排的。由于分配方式的限制,家庭成員可能承擔了不屬于自己分擔的工作而成為了義務勞動,但這種勞動的付出是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礎上,被家庭成員所共同分享。在滿足物質需要和實現家庭積累的前提下,家庭成員獲取娛樂、休閑需要的物質和時間更為可能。
李家與張家相比,生產更顯活力,因為每個家庭成員只能通過不停地交換,并在交換過程不斷獲得利潤,才能滿足各自所需要的物質需要。供求關系起落變化,既使這種流通過程隱藏著利潤,也隱藏著風險。所為的利潤和風險,其實在這個家庭中是對財富再分配的博弈。顯然,與張家的財富分配方式相比,更具矛盾性和斗爭性。為了獲得更大的利潤和抵抗應對風險,必須不停地生產,同時這種生產還包括著斗爭,就是爭取利潤的最大化,降低風險和轉嫁風險。所以,流通對于李家有重要意義,有了流通才能實現生產過程和生產目的,李家的家長也是在流通過程獲得提成。因此,這種流通過程更像是生產過程,卻沒有生產出任何物質財富。
⑶、私有化生產目的的異化
做工的老大要最大程度的獲取利潤,一是提高價格,但這會影響購買力;另一是降低成本,但這會影響產品質量,于是也就有了假冒偽劣。老二為多爭錢,他是什么價高物貴就種什么,但這常出現農副產品價格的大起大落,他必須承擔生產過剩帶來的浪費風險。老三做起了房地產,他占有了屬于全家共同所有的土地用以開發建樓,為此與兄弟們產生矛盾和沖突,還不斷炒高房價而獲取暴利的目的。老四做起金融放貸,代幣作為信用憑證和物質財富的代表,大量投放流通過程,并參與投資包括投機,使得家庭資產總量變得異常龐大,但真正為家庭增加物質財富的主要還是老大的制造和老二的種植。老五為了生存,已無法堅守思想標準和原則底線,所有創作就是為了博取眾人眼球,以低俗、庸俗、媚俗的作品博取賣點票房。老六的教書育人成了“裝飾品”,因為教育成了產業和謀生之道。從醫的老七給病人過度檢查、過度用藥,把病人當作生財的來源,治病已不是醫者的本意。從事服務業的成員,則是誰給錢多就為誰服務,配玻璃的希望別人玻璃經常碎,做維修的希望別人經常出車禍。所有的生產都是以金錢為目的,整個的生產過程也都是圍繞著貨幣來實施的。
雖然這是一種假設,但在中國私有化的過程中,類似這種現象在社會的各個生產領域反映出來,在社會生活中上演著各種家庭矛盾和利益沖突,讓這種假設一幕幕地成為了現實,并且在不斷地驗證著私有化生產方式下,所產生的社會必然結果。可見,私有制下的財富分配是通過社會競爭實現再分配的,生產目的是通過供求買賣來實現,即“市場經濟”的生產方式。這是兩個家庭不同的生產方式,反映了建立在公有制和私有制基礎上的不同的生產方式。
人類的生存方式在需要尊重和適應客觀規律的同時,在權力范圍內是可以選擇的,這種選擇也是對發展道路的選擇。因為,對發展道路的選擇也就等于選擇了與之相適應的生產方式,以及與生產方式想適應的生產關系。所以,對生存方式和發展道路的選擇了反映了人的本質。生存方式決定了生產方式,在此生產過程中形成的生產關系是在一定的所有制基礎上產生的。因此,生存方式、生產方式和所有制三者是密不可分的,寄生性生存方式必定要進行剝削和掠奪,其所有制形式必定是私有制。
⑷、兩種所有制下貨幣與社會財富的關系
貨幣作為一種流通手段,不僅大大加快了物質的流通速度,也為加速財富的轉移提供了方便。貨幣作為一種分配手段,也是社會財富的體現。一定量的貨幣Q與一定量的物質財富W相對應,即:nQ=mW
n/m反映貨幣幣值,貨幣量與財富量相對應,則n=m。
當n>m,則是貨幣貶值的表現。n不斷增大,意味著物價的上漲。如果mW 不變,nQ發生變化,前期n1與后期n2之間的關系就是貨幣幣值漲跌關系,其比率為:(n2-n1)÷n1×100%。
貨幣的變化比率反映在物價上,就是消費者物價指數,相當于CPI。CPI是一個參考值,它與所選擇商品內容有關,所以并不完全代表貨幣幣值的變化。但CPI不斷的上漲,必然是物價的上漲和貨幣的貶值。貨幣的貶值,既是社會物質財富的減少,也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掠奪的結果,即社會物質財富被資本家集團所掠奪,導致社會貨幣總量相對增加的結果。社會貨幣量的增速如果大于社會財富的增加量,即:nQ>mW,貨幣必然貶值。例:
貨幣量對應財富量:100Q=100W Q=W
貨幣量增加一倍: 200Q=100W 2Q=W
在國際貿易中,對于貨幣在進出口過程中同樣存在著貨幣量與財富之間的幣值關系,如果作為出口收入的外匯不能轉換為物質,那么,貨幣量與物質量的幣值關系將在市場供求關系中體現出來。兩種貨幣間的幣值對應關系即是匯率。以家庭為例:
張家向李家凈出口20W(順差)下的貨幣量與財富量的關系
說明張家李家
家庭財富貨幣物質 貨幣物質
貨幣量對應財富量100¥100W100$100W
匯率:1¥=1$100¥+20$80W80$120W
貨幣Q對應物質W120Q=80 W80Q=120W
張家擁有20$的貨幣,可以換取李家20W的物質,其前提條件:一是李家能提供張家需要的物質,二是李家的$與張家的¥比值相等,即其匯率為1¥=1$。如果李愛的$貶值一半,即2$=1 W,這意味著張家的貨幣Q實際能轉換的物質是10W,李家占有了張家10W的財富。這是社會生產關系的縮影,也是中國對美國巨額貿易順差的縮影。
國際貿易是跨越主權的物質流通,流通環節也是國際市場的生產環節,權力必定會在需要的環節發揮作用。在私有制國家的社會內部,每個經濟主體都是與主權相類似的權力主體,并且權力強的一方始終在物質流通的各個環節占據主導地位。由國家主權參與的必然是政治,主權經濟就是政治經濟,國家主權下的一切經濟都是政治的內容。
在張家實行的公有制條件下,家庭成員平等享有家庭財富,貨幣只是對家庭收入的分配憑證,貨幣總量nQ并不代表家庭財富收入的全部,因為在家庭財富量mW中還包含著家庭的財富積累。家庭的財富積累可以表現為多種福利形式,為家庭成員共同分享。家庭成員的勞動力分配上,在創造家庭財富量mW,滿足家庭生活需要和積累的前提下,可以用以休閑、娛樂、學習和自我完善等。所以,在公有制的社會生產方式中,勞動力不是商品,而是在參與社會生產中創造財富。在分配中,勞動者獲取的貨幣是分享社會財富的量的形式,同里在社會福利中分享財富的紅利。
李家實行的是私有制,每一個家庭成員都獨立的經濟主體。雖然與張家一樣,真正創造物質財富的是直接生產者,但生產者成果不為家庭成員共同所有,需要通過物質流通的市場形式,把勞動產品作為商品來實現分配。同時,在物質流通過程不斷的消耗勞動力,從而提高了作為商品的物質的勞動成本和價格。勞動力在參與市場流通中也成了商品,雖然勞動力是能創造財富的潛在物質,但在流通環節并沒有增加和轉換成物質。然而,勞動力作為商品在流通中,需要以各種支付形式的貨幣資本來實現,因而增加了貨幣總量。流通過程作為市場經濟的生產方式,需要加快流通速度實現財富分配,而貨幣資本在作用中,為了最大程度地獲取利潤,需要加快周轉速度,在這些過程中都需要勞動力的不斷參與。在私有制社會的生產過程中,與公有制相比商品流通更加豐富多樣,市場尤為活躍龐大,貨幣量也更加巨大。這個過程也是一個消費過程,要獲得利潤就要刺激消費,加速資本流通,讓市場變熱,供求關系推高了物價上漲。物價上漲在獲取利潤的同時,也在抑制社會購買力,成為了私有制下市場經濟生產方式的社會矛盾。
2、集體經濟與個體經濟的生產關系
分家與不分家,決定了家庭生產方式的發展方向,家庭與社會如同“細胞與組織”的關系,家庭生產方式與社會生產方式在生產關系上有共同性和一致性。反映在社會生產方式中就是集體經濟與個體經濟的區別。
⑴、集體經濟
集體經濟是公有制形式,在集體經濟中,因為生產資料歸集體所有,在所有權上生產者為集體成員,他們與集體的主體關系是從屬關系,生產者既是集體的主人,在其空間范圍內的權力也受集體的約束。所有權的從屬關系,反映在權力空間的分配上,是通過集體對勞動產品的分配體現出來。在平等的基礎上,分配形式可以是對集體財富的積累,以物質分配形式和作為勞動收入的貨幣分配形式,以及以集體福利的形式進行分配。即:
集體經濟分配收入:勞動產品+勞動收入(貨幣)+集體福利
集體經濟的勞動不只是為了謀生,它既是勞動者的權利,也是勞動者的義務。勞動過程既是財富的創造過程,也是財富的積累過程,勞動者在集體中通過勞動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集體是勞動者的個人歸屬。集體經濟的勞動過程是勞動者作為集體的主人榮辱與共的過程。共同勞動,相互協作的團隊精神是集體主義的原動力,它不僅使這個集體獲得了凝聚力,集體的組織力量遠遠超越了集體成員個人力量的總和。所以,集體能增強人的創造力,激發人的潛能,促進人的自我完善和全面發展。
勞動者本身就是生產資料的擁有者,同時,作為集體成員是集體經濟中的勞動力主體,與生產資料共同成為生產力的組成要素,在集體經濟中實現了生產力的統一。集體經濟實現了勞動力和生產資料的規模化生產和集約化運作,不僅提高了勞動生產力,也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因此,集體經濟組織本身就是一個生產主體,具有生產力。所以,只有集體經濟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護生產力。
⑵、個體經濟
個體經濟是以私有制為主體的生產形式,生產資料所有權歸經營者個體所有。經營者作為社會成員是獨立的社會個體,他與其他社會成員在共同的階級基礎內是平等的關系,而在不同的階級層面卻是不平等的關系。個體對其空間范圍內的權力有絕對性,其它權力難以約束,但卻受生產過程的限制。所有權獨立性反映在權力空間的分配上,是對勞動產品擁有絕對支配權。經營者也可能成為直接參與生產的生產者,他與生產者的關系是雇主和雇工的關系。生產者則是以出賣勞動力的形式參與生產并獲得收入,但對勞動產品沒有分配權。個體經營者收入為勞動產品實現商品職能后扣除生產成本的貨幣,以及沒能實現商品職能的剩余勞動產品。即:
個體經濟分配收入:實現商品職能的勞動收入-成本+剩余勞動產品
個體經濟要讓勞動產品實現商品職能,就必須通過市場流通來實現,這個生產流通過程實質也是一個消費過程,因為只有通過消費才能實現市場流通。因此,社會的每個生產個體之間是相互依存的供求關系,由于供求矛盾產生了不平等,所以,即使在同一階級基礎上的所為平等關系也只是相對的,而不平等則是本質的。
個體經濟在生產過程中也有聯合的形式,但與集體經濟有本質的不同:集體經濟是權力的一致和空間的統一;個體經濟的所為聯合是權力分裂和空間的結合。以股份制為例,股權是以股份的多少來決定,在空間上經營者將生產資料或以資本形式結合在一起。個體經濟中,生產者的生產資料或資本,作為生產力的要素之一與勞動力分離,并不能形成生產力,只有能勞動力的參與并作用到生產對象,才能形成生產力。勞動力和生產資料是“勞資”關系,它們只是生產力的結合體,而不是統一體,勞動力所代表的不是生產力要素,而是商品。生產資料作為資本,是以獲得利潤為目的,而不是為發展生產為目的。因此,集體經濟比個體經濟更代表生產力。
隨著私有制的發展,生產資料歸屬權的分化,也導致了權力和義務的分化且關系更為復雜化。一方在,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為了生存與發展,私營經濟體需要進行不斷的資本積累和擴張,以增加生存能力,擴張發展空間。因而激發了個體的活力和潛力,但是,為了加速資本積累和擴張,往往脫離道德的軌道而變得不擇手段,把本應承擔的義務推向了社會,即由社會承擔了個體發展的部分成本。另一方面,私有制的發展導致了對產生資料支配權的分散,使生產力效率降低。同時,每一個利益個體在各自的生產環節中把生產過程變為了“爭食”過程,并在“爭食”過程中不斷產生矛盾和沖突。所以,私有制的活力只是個體的活力,也是為社會挖掘墳墓的活力。
3、中國社會主義改造和私有化改革的對比
社會主義在整個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是最短暫的階段,在社會主義的探索中,區別于資本主義的標準和依據在中國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混亂和爭議。這種爭議主要針對了從1949年建立社會主義政權以來,針對社會主義“改造”和私有化“改革”兩個歷史階段引發的。盡管它們都打著社會主義的旗號,在主觀上有著各自的理論依據,這些理論有相互重合,也有相互矛盾和沖突;而在客觀上卻無法回避所有制的問題,前者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后者是以私有制為主體。在本質上,所有的矛盾都源自所有制的問題,以及不同所有制下的社會生產關系。社會生產關系是區別社會性質的依據,回避社會生產關系來討論“改造”和“改革”,必須導致認識上的模糊,揭示本質上的混淆。
⑴、社會主義改造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通過三年經濟恢復,提出了共產黨在過渡時期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總路線,即“一化三改”。從1952年開始,通過農業合作化運動,建立了人民公社,基本完成了5億農民從個體小農經濟向社會主義集體經濟的轉變;通過說服教育、典型示范和國家援助的方法引導個體手工業者在自愿的基礎上聯合起來,走合作化的道路,建立社會主義性質的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經過“公私合營”、“和平贖買”的政策,實行利用、限制和改造,逐步把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所有制改造成為社會主義的公有制。到1956年完成三大改造,它使中國的經濟結構、階級關系發生了根本變化,剝削階級作為階級已經被消滅或正在消亡,工人階級已成為國家的領導階級。在如此復雜、困難和深刻的社會變革中,保持了國民經濟的穩定增長,并得到了人民群眾的廣泛擁護,證明了社會主義改造運動是成功的。
把中國的私有制社會改造成公有制,是對社會生產關系的一場深刻的社會革命:把所有制的改造同人的改造相結合,通過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個體農民和手工業者自愿擺脫小私有制,成為社會主義集體勞動者;把民族資產階級作為統一戰線的對象接受工人階級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改造,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和 社會主義的服務者。實行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并舉方針,保障了工農業生產都有大幅度增長,人民生活得到較大改善。社會主義改造奠定了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和權利基礎,并在意識形態上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保障了社會主義建設的順利發展。雖然在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出現了種種問題,但它給社會主義實踐的探索,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寶貴財富。
中國社會主義改造的目的是實現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公有制實踐探索的組成部分。社會主義公有制實踐持續到1978年,前后僅用了二十多年的時間,成為人類歷史社會前所未有的壯舉。因為,砸毀這個公有制,到國企私有化,也用了二十多年。
⑵、私有化改革
1978年12月,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通過實行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政治與經濟是既密不可分有相對獨立的兩個重心,改革之后,在政治上拋棄了“階級斗爭為綱”,實質就是拋棄了政治斗爭的重心,突出經濟建設重心。對內改革首先從農村開始,徹底解散以人民公社為主體的農村合作社會,全面推行“家庭聯產土地承包責任制”。在經濟上全面否定計劃經濟,實行“政企分開”,實質就是共產黨在組織上主動放棄了生產資料所有權;大力推行市場經濟,全面進行國有企業的私有化改革,共產黨在根本上喪失了生產資料的所有權。私有化改革不僅改變了社會的生產方式,而且,工人和農民失去了由國家代表的對生產資料所有權的主體地位,從而在權力空間上削弱了共產黨的階級基礎。在推行私有化改革的同時,還對科技、教育、醫療、文化、住房進行了市場化改革,導致了一系列的社會矛盾,社會群體分化為“既得利益”和“既失利益”兩大群體,同時還加劇了貧富差距。
就國家而言,對外開放,有利于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加強經貿往來,同時有利于參與國際競爭。然而,開放領域、開放程度、開放對象,涉及到國家核心利益和事關國家穩定和國家安全。中國文化領域的對外開放,促進了國際間的文化交流,但文化開放是一把“又刃劍”,如何弘揚和傳承自己的傳統文化,如何引進和包容外來文化,是兩個現實的社會問題。文化位于社會的上層建筑,與政治和經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文化現象受到社會的政治環境和經濟基礎的影響與制約。外來文化對中國文化的入侵,不僅在意識形態領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而且在社會生活中發生了根本變化。中國經濟領域的對外開放,是通過開放本國市場和犧牲部分國家利益換取的,資本的入侵使中國的所有制形式變得更加多樣,也使中國的社會生產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處來資本對中國各個領域的滲透與中國本身的經濟改革匯集在一起,導致中國的經濟生活更加復雜和跌宕起伏。
在對內改革過程中產生的“既得利益”和“既失利益”兩大群體,在而對外開放過程中同樣存在,就是對外開放所犧牲的利益有誰來承擔,所獲得的利益被誰來分享。改革是發展中的求變戰略,站在不同的利益群體對改革開放有不同的評價,為誰改革,在階級社會中站在不同的階級立場也有不同的訴求,因此,改革的方向是無法回避的問題。為什么要改革,改什么,怎么改?其中,改革的目的是所有問題的核心。中國改革開放的目的提出了要“解放生產力”,卻回避了社會生產關系的關鍵問題,這種“唯生產力論”的改革,在社會主義的實踐探索中必然引發方向上的混亂,產生目標上的矛盾,導致利益上的沖突。
⑶、改造與改革下的生活比較
中國到1956年完成社會主義改造,在國民經濟中,作為公有制經濟的國營經濟、合作社經濟、公私合營經濟占92.9%,消滅了幾千年來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的剝削制度,建立了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社會主義制度。自1978年實施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觸及所有制的私有化改革,改變了社會生產關系,也改變了社會生產方式。在經濟總量上,社會主義改造時期與私有化改革時期不在一個層次上,如何比較不能僅用貨幣量作標準,需要選擇恰當的參照物;不同的生產方式應該用符合各自生產規律的計算方法。
在農業方面,“包產到戶”是農村經濟改革最深刻,涉及面最廣的改革。應該承認,包產到戶在表面上讓農民得到了實惠,與人民公社時期的集體經濟相比,農民得到了更多的糧食,這種實惠實質是一種分配方式的轉換。
在人民公社時期,農民的收入應該包括這樣幾項:
農民總收入=工分+口糧+集體農副產品收入
工分是貨幣形式的收入分配,它是農民每出一個人工的記錄方式,也是對農民勞動量的記錄方式,每個工分的價值是根據農民所在的生產隊集體收入情況決定的。此外是實物分配形式:口糧的多少是根據生產隊糧食結存決定的;集體農副產品收入是對集體生產的勞動產品進行分配的形式。此外,農民還有一種收入為家庭生產收入,它包括農民自營的自留地、家庭養植,如養豬、養雞、養鴨、養蠶,還有家庭手工業收入,如織布、編結等。
包產到戶后農民的收入變為主要以糧食產生為主體的收入:
農民收入=糧食總收入-生產成本-承包額
假設一個農民,一年生產的糧食30%為口糧,70%歸集體所有,并由集體賣給國家,他的實際收入是:30%口糧+工分。包產到戶后,如果農民只交30%的糧食,實際收入就是70%的糧食。
如果從勞動力的分配來看,農民生產食糧的30%勞動力歸自己,70%的勞動力歸集體,那么70%的勞動力去了哪里,一部分是為維持糧食生產投入到基本農田和設施建設,如積肥,挖河泥,開排水溝水渠等;另一部分是把糧食賣給國家后以工分形式返回到農民手中。包產到戶以后,30%作為承包費支付,70%歸自己所有,同時還承擔著成本支出。農民表面上得到了實際利益,但是,基本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沒出處,河道清淤就沒人做。農民在生產過程必須承擔一部分農田水利建設的成本開支,大部分變成環境問題由社會來承擔。如,至今還存在的河道垃圾,破敗不堪的水渠等灌溉設施。
對于城市職工的貨幣收入而言,因為兩個階段的幣值不同,需要通過參照物作比較:一種是糧食,另一種是黃金。
用糧食作為參照物,是因為糧食是生活必須品,它不僅是經濟物資,也是戰略物資,還是一些發達國家用來征服別人的武器。其計算方法為:
貨幣倍率=當前糧價÷過去糧價×產量增長率
產量增長率是隨著科技進步而提高了糧食產量,根據效率與成本成反比的計算結果。
1978年前,糧價為0.14元/斤(500克)根據2011年中國糧價為例:平均糧價(秈米)2.2元/斤,這還不包括取消農業稅和國家對農業的補貼,實質這仍然是計劃經濟的糧價。1982年前,糧食畝產約600斤左右,2011年水稻畝產超過1400斤,增長2.33倍。貨幣倍率為:
2.2÷0.14×2.33≈36.6倍,即:改革前的1元錢等于改革后的36.6元。
兩個歷史階段幣值的另一種計劃方式,就是用黃金價格來比較。但只能作為參考,因為,黃金價格受國際供求關系的影響起落比較大,不夠穩定,黃金價格不能完全代表一定時期的貨幣價值。也有農民用出售一斤糧食的價格能買多少相應的生活產品與過去作比較,盡管在比較方法上各有不同,但通貨膨脹是現實存在的。消費物價指數CPI,根據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不僅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指標,也成為市場景氣程度的依據。作為市場經濟的生產方式,它需要CPI的適度和不斷增長,因此,這實質是貨幣貶值的過程。對不同時期社會發展的比較,因為回避或拋棄了生產關系,生產力成為片面的標準。
中國的私有化改革在促進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讓百姓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企業私有化在造成國有資產大量流失的同時讓工人失去了當家作主的權利,醫療市場化讓百姓失去了免費醫療的權利,教育產業化讓許多家庭背負沉重負擔,住房商品化在剝奪多職福利分房權利的同時不斷推高了房價;人們還失去了社會生活安全感,失去了組織歸屬感和人文關懷,失去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感,失去了藍天碧水的美麗環境……衡量社會進步的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這些社會矛盾和問題,都是生產關系問題的反映。生產關系就是發展的“方向舵”,對于不同發展方向的社會階段,區別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相適應,是以發展速度為依據的;有共同發展目標的不同社會發展階段,區別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相適應,是以發展方向為檢驗標準。資本主生產關系適應資本主義生產力,使資本主義得以快速發展;社會主義生產關系適應社會主義生產力,使社會主義得以快速發展。在社會主義中出現不同的生產關系,表面上出現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差距,其根本不是發展速度,而是發展方向問題,是關于社會主義性質的質變問題。
此外,在私有化發展過程中,資本不僅滲透到各個生產領域,而且還在控制和掠奪生產資料和生產資源。土地是特殊的生產資料,資本對土地的掠奪,不僅為資本獲取了豐厚的暴利,還制造大批失地農民,使他們成為了新的無產者。剝奪農民的重要生產資料——土地,實質就是剝奪了農民的生存空間,必然導致社會矛盾。城市化是吸納失地農民和農村富裕勞動力的有效舉措,但是,辯證法不僅反映了自然世界的秩序規律,也反映在人類社會漸進性的發展規律,大規模快速的城市化擴張,又引發了更多的新的社會問題和社會矛盾。
中國的社會主義實踐是史無前例的,社會主義改造和改革開放是兩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階段,對“社會主義改造的尾”是不是“社會主義改革的頭”,僅用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來衡量是片面的,因為,生產力的發展是社會前進的必然結果,還必須從發展方向和社會生產關系來分析,才能正確判斷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是不平等的生產關系,是人類不平等社會發展的最高階段。人類社會從有了私有制開始,就產生了社會不平等,從奴隸制社會發展到資本主義社會,這種不平等的社會生產關系表現為剝削和被剝削的關系,而且始終沒有改變過。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性質是由其生存方式所決定的,資本主義的剝削手段也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到了最發達的階段,即最大程度地獲取剩余價值,用剝削手段積累的財富其規模和速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1、資本形式與生產資料
資本是為人們生存與發展提供的一切物質資源和社會資源。資本對于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具有特殊意義,它不僅包羅了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的一切物質基礎,即資本主義在生存與發展中的整個空間范圍;同時,還包含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所必須的一切物質條件,即資本主義的生存與發展條件。
生產資料作為社會生產的物質基礎,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被抽象化,這是因為體現生產資料所有權的權力被以金融為主體的資本所替代。生產資料作為構成資本的物質基礎,在資本中被分離出來,轉而成為被資本所控制的對象。而資本則主要是以貨幣的形式,或作為生產資料的信用憑證體現出來,所以,其本身參與的并不是生產,而是參與的市場流通。因此,資本與生產資料是控制與被控制的關系。生產資料只有與勞動力相結合,才能創造出社會財富,資本在生產過程中不僅控制了生產資料,還控制了勞動力,勞動力處于被動地位,資本處于了主動地位。所以,資本與勞動力是主動與被動的地位關系。生產資料和勞動力還依附著科學技術,資本可以通過對科技的投入,從而提高和改變生產資料水平和勞動力水平。
資本主義的生產過程也是一個流通的過程,市場是實現這個過程的核心環節。資本的職能就是最大程度地創造剩余價值,它必須通過市場來實現,沒有市場,資本就失去用武之地。資本的流通速度體現了資本主義生產效率,在流通過程中實現生產和擴大再生產。資本不僅為資本主義生產提供了必須的條件,資本主義追求剩余價值的不擇手段和貪得無厭,讓資本在流通過程中展現了無限的活力。正是這種活力,資本主義賦予了“資本是第一生產力”的謬論,以此粉飾和掩蓋了資本主義生產的本質。資本主義的生產過程還是一個社會財富的消耗過程,生產必然消耗資源財富,但“消耗”財富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具有特殊意義。消費是主要的消耗方式,因為只有促進消費才能加速資本流通。GDP的生產對于資本主義具有特殊意義,“挖坑”和“填坑”都能為資本主義生產GDP。破壞也是財富的消耗,且也能生產GDP,所以,與消費一樣,破壞也是一種社會生產方式。破壞是對某種存在通過外力手段改變其形態、性質、結構、功能等,甚至是消滅存在的客觀性。破壞性生產能建立起新的市場供需關系,也能加速資本流通,因此,“破壞性生產”創造財富是資本主義畸形生產方式的特有產物。勞動力作用于生產資料才能創造出社會財富,而資本作用的主要對象是市場的流通過程,資本的剩余價值都是來源于勞動生產創造的價值。所以,資本創造的財富是對勞動生產價值的掠奪,“資本創造財富”論是資本主義腐朽的理論,是資產階級掩飾其掠奪本質的謊言。
2、資本權力與生產關系
資本在生產過程中代表了其相應控制范圍的抽象生產資料所有權。所為抽象生產資料,是因為資本所控制的不一定是具體的生產資料。這是由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所決定的,因為以金融為主體的資本既不是生產資料,也不直撞參與生產。如以金融資本作為股份參與社會生產,其資本并不代表具體的生產資料,甚至也不控制具體的生產資料,這只是以資本權益的方式,通過控制一定生產過程獲取相應的利益。資本的所有權代表了相應抽象生產資料的權力,權力的體現在不同所有制形式的經濟體中有不同的表現,權力的大小和控制的范圍與資本的大小在一般情況下基本一致。但是,在資本主義不平等、不正當、不道德的競爭中,常會出現如“驢吞象”、“以小博大”等資本與權力不對稱的情況,尤其在資本與政治權力、社會暴力及社會上層建筑的權力相結合,其結果尤為突出和明顯。
資本形式具有多樣性,從內容分:有形資本、無形資本、金融資本和包括技術的人力資本;從流動性分:有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從生產環節分:有貨幣資本、生產資本和商品資本。貨幣資本不直接參與生產,而是通過控制生產過程和組織生產資料,完成資本主義生產準備而實現資本職能;生產資本是直接參與生產的生產資料,它具有生產剩余價值的職能;商品資本在資本主義生產過程中,承擔了最終實現剩余價值的職能。資本就是在社會生產過程中通過形式轉換,創造剩余價值和實現資本增值。資本權益往往通過將各種資本形式,轉換成資本計量單位來體現,所以,資本也是一種社會權力的計量手段,并在包括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等生產過程中體現出來,形成了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適應了資本主義社會化生產要求,在一定社會條件下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它具有私有制生產方式的一切特征,只是在表現形式上比過去的私有制社會顯得進步。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進步,并不能改變資本主義剝削的本質。因為,資本的流通過程就是為資本所有權人,即為資本家創造剩余價值的過程。
剝削是一部分人占有另一部分人的勞動,是一部分人通過占有生產資料,對另一部分人的剩余勞動和剩余產品行使權力的結果。剝削是私有制社會的產物,社會出現剩余勞動產品是私有制產生的前提,也是產生剝削的物質前提條件。對生產資料占有的不平等造成權力的不平等,形成了人與人之間的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的不平等,進而產生了階級和階級差別。因此,資本不僅反映了生產關系,也反映了階級關系。
市場是實現資本職能的核心環節,商品交換是實現不同資本形式相互轉換的手段,也是完成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關鍵環節。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被要求建立在以所為“平等原則”基礎上的商品交換,它包含主觀要求和客觀要求二個方面。
主觀平等要求是出于人們對商品市場的社會普遍需要所提出的,它被一定的社會規則、規范和法律所規定下來。所以,所為的平等只是主觀認識上的平等。但是,在這種維護“平等”的規定背后是權力。因為,在規定之前的是話語權、決策權和決定權。例如,市場中的標準都是由強勢方所制定的,并且在市場的競爭中不僅維護自身的利益,還具有限制對方的排它性。從資本主義市場的誕生之日起,就充滿著掠奪、暴力,甚至是血腥。在勞動力無法滿足急劇擴張的市場需求之時,不僅強征本國公民充當勞工,還擄掠其他貧窮落后國家的國民充當勞工,甚至是奴隸。例如,美國在早期資本主義發展中,曾大量抓捕非洲黑人從事奴隸勞動。
對于法律而言,其階級性所代表的公平本身有局限性,即所為的公平只是階級內部的相對公平,而階級本身就是社會不公平的產物,只要有階級差別的存在,必然存在社會的不公平。法律也是有階級的,是為階級服務的暴力工具,尤其是資本主義的法律還具有虛偽性。
客觀平等要求是反映市場供需關系的價格規律。資本主義認為,在商品交往過程中,交換主體之間的關系是平等自由的;商品是實行等價交換,或貨幣與商品是價值等量的關系;市場中的供需關系是相互依存相互滿足的關系,供需關系超越了人與人之的差別而實現了相互平等;在流通過程中,貨幣的表現形式對所有人是相同的,貨幣的職能對所有人是平等的。然而這些都是表面的,因為在這個以市場為核心的生產過程中,還有權力的因素,如果沒有權力的平等,就沒有市場的平等。中國式的拆遷,如果交換主體是平等的,就不會有激烈的沖突了。在商品交換過程中,商品的定價權表面是供求雙方商定的,但其實是由控制生產過程的權力所決定的,尤其是在生產過程中處于核心地位的權力。中國的“蒜你狠”(高價大蒜)等價格嚴重背離價值的大眾農副產品,價格大起大落本身就不是公平的交換,諸如“天價月餅”之類更不是等價的交換。貨幣就其職能看,價值平等是相對的,沒有所有權的平等,就沒有價值的平等,勞資關系的矛盾是最好的證明。在外貿市場,匯率的糾紛恰恰是經濟權力不平等的產物。當資本主義大國向發展中國家發動“貨幣戰爭”的同時,撕下了資本主義市場經濟虛偽的平等與公平的遮羞布。在股票市場,股價的起落,投機和炒作的作用更大于股本的價值。當貨幣作為資本進入市場,貨幣的所為平等公平早被資本權力砸得粉碎。市場是實現剩余價值的生產場所,只要存在對剩余價值的掠奪,這個市場就不會有平等和公平。資本主義的市場充滿著風險,在商品“平等”交換的同時,也在轉移風險,有風險的市場就必然有不平等。
3、生產過程與分配方式
資本主義的生產過程也是資本的運動過程。隨著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分工的擴大,以生產資料為主體的資本已不能適應市場的流通需要,產生了以金融為主體的多形式的資本,以及各類金融衍生品。不同的資本形式,構成了不同的資本權力,代表了不同的利益集團。
在資本主義發展中,生產資料與生產者的分離,產生了擁有生產資料所有權的資本家,和不擁有生產資料所有權的無產者,使社會產生兩極分化,通過資本原始積累,為勞動力成為商品創造了條件,產生了大批出賣自己勞動力的雇傭工人,形成了資本與雇傭勞動之間的關系。出賣勞動力的人必須是自由的人,這種主體現象的“自由”掩蓋的資本主義市場背后的權力不平等。資本家與無產者是形成的兩個權力不對等的社會利益集團,資本權力是以所有權為主體,不僅擁有對物的支配權,還獲得了對勞動力的支配權。
貨幣的價值必須與相應的物質財富的價值相對應,沒有物質基礎的貨幣,毫無任何價值。勞動力是生產力的核心和主體,一切社會的財富都必須通過勞動力來創造。因此,勞動力成為商品,不僅是因為勞動力具有使用價值,而且勞動力所創造的價值遠大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價值。因此,勞動力能給資本家創造豐厚的剩余價值,勞動力成為商品為貨幣資本提供了抽象物質基礎。所以,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勞動力成為商品的前提條件下,貨幣和生產資料成為資本家剝削雇傭工人的手段時,才轉化為資本。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中,利潤成為直接的生產目的,一切生產要素都相應地變成了賺取利潤的手段,資本就是賺取利潤的工具,資本運作就是剝削的手段,可見,勞動力商品的市場交換不是公平等價的交換。因此,剝削剩余價值的資本主義市場,不是公平和自由的市場。
市場分配是資本主義基本的分配方式 包括各種市場資源和勞動產品,都通過市場交換來進行分配,一個以不公平的、虛偽的市場為基礎的分配方式,自然不會是公平和平等的分配。.
4、生產方式與社會生活
以資本為主體,以市場為核心,以剝削和掠奪為手段,以獲取剩余價值為根本目的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不僅導致必然的經濟危機,還不斷地制造社會矛盾和斗爭。
在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曾通過侵略和發動戰爭,對外實施了持續數百年的殖民擴張,給被殖民地國家和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殘酷的市場競爭,貧富分化愈益加劇,社會財富日益集中在少數富人手里,社會矛盾日益加劇。在以市場為導向的生產過程中,所為的自主,就是讓每個人成為游離于組織和社會群體約束之外的自主;所為的自由,就是讓人的欲望擺脫任何束縛的自由。資本主義的競爭激發人貪得無厭的活力,其“叢林法則”還激發了人的獸性。
⑴、生產資料私有化下的社會化生產
私有制發展到資本主義,在競爭中實現了生產資料的高度集中,少數資本家掌握了大部分的生產資料。生產規模的日益擴大,社會分工不斷細化,生產過程更加緊密,機器化生產伴隨著市場的發展而發展,社會化的大規模生產與生產資料私有化成為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基本特征。從權力與空間的角度看,生產資料的高度集中使得權力也得到了相對集中,也為權力的擴張提供了基礎和動力。社會化的分工不斷細化使得權力所對應的空間相對縮小,產生了權力范圍與空間范圍方向相對的逆向性矛盾,這既是生存與發展的矛盾,也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
資本主義生產的目的,是追求以獲取最大程度的剩余價值為內容的權利,依附在生產資料私有制上的權力顯得無限強大,使相對有限性的權利已不能適應相對無限性的權力,從而對生產的擴張不僅毫無節制,更是出現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對生產的手段也是盡其所能,不擇手段。在動物世界,鯊魚位為于食物鏈的頂層,但一天只殺一次,食肉動物只要填飽肚子就會停止殺戮。可是,人與動物的區別是,動物只為滿足生存,而人的欲望更貪婪,人對財富的占有欲卻是無限的。為了利潤,在環境遭遇嚴重破壞的時候,卻還在不斷的污染環境;在資源面臨枯竭的時候,卻還在掠奪性地開采,因此,資本主義在激發人的獸性的同時,還泯滅了人的人性。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下,卻還在擴大生產規模重復發展。這一切都源自私有制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因此,這種生產方式不僅是經濟危機的病源,也是社會矛盾的根源。
社會的分配權是以生產資料為基礎的權力,掌握了生產資料所有權的資本家即掌握了社會的分配權。分配權是消費權的前提,準確地講,就是有了獲取財富的權利,才能有消費財富的基礎。資本主義生產一方面無限擴大的趨勢,一方面不斷加深對勞動者的剝削,使社會商品大量積聚與勞動者購買力相對縮小產生了矛盾。生產資料所有權不僅劃分了階級,使一個階級占有了另一個階級的勞動,從而產生了社會的貧富差距,而加劇了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矛盾和斗爭。
⑵、資本流向高利潤領域和社會差別
資本從出現貨幣交換起就產生了,當貨幣充當商品交換的中間媒質,為資本的存在與發展創造了空間。價格的起落可以反映市場的供求關系,但它不能體現商品的真實價值,而是反映了資本追求利潤的動態變化。因為,同一件商品在不同的市場,其價格也不一樣,而且價格差距很大,甚至是很多倍。表面上價格漲落機制可以調節市場供求平衡,但實質上是資本操縱價格影響了供求關系。因為具有價格定價權的是就資本,價格高低直接關系到利潤大小,因而必須把供求關系控制在相應的區間范圍內。如囤積居奇,人為制造供不應求和商品緊缺的局面,有利于哄抬價格和獲取暴利。
藥是用來治病的,醫療行業也是為了滿足人們健康需求的。但是,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中,藥是用來追求利潤的。在中國,曾經有些常用藥物不僅療效好,而且價格低,被患者普遍認可和使用。可是,生產商因為利潤低而停止生產,或者給原來的藥物更換包裝和名稱,以新藥的名義將價格抬高幾倍,幾十倍,甚至是更多。這就是資本主義生產目的的具體反映,資本就是以獲取最大利潤為目的,它必然流向高利潤的社會生產領域。當股市出現牛市,資本就會進入股市興風作浪,當房地產業有暴利可圖,資本就會進入房地產業哄抬價格。同時,資本所控制的資源也是由經濟效益低的行業向經濟效益高的行業流動,它不僅導致了行業差別,還導致了分配的差別,而且,行業的效益會因資本的流動進出而出現起落,勞動者的收入也因此出現起落和不確定性。
社會財富的生產必須以制造業、養殖業等實體經濟為基礎,經濟的發展必須依托實體經濟的發展。它們大多屬于第一和第二產業,而完成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關鍵環節是市場,圍繞市場的產業都為第三產業。市場化的生產比制造業的生產形式更多樣,資本流通最活躍。市場是資本投機的地方,也是資本炒作物價的地方,更是資本獲取剩余價值的核心地方。一件衣服的市場價格可以是出廠價格的幾倍,一件衣服的市場毛利可能是企業生產毛利的幾十倍,它足以證明資本在市場中所起的作用。同時還說明了這樣一個事實,實體經濟促進了市場的繁榮,市場的活躍可以一定程度上刺激制造業的生產,但這并不等于就是實體經濟和制造業生產的活躍。股市在一定程度上是經濟冷熱的風向標,但當股市的股價大漲和大跌的時候,其實與實體經濟機器的轉速并無直接關系,只是利潤和風險通過股票市場完成了轉移。而市場的火爆,恰恰是經濟泡沫的開始。“價格大戰”表面上刺激了消費,促進了市場的火爆,但其背后是企業因產能過剩,為擺脫生存危機所采取的舉措,但從整個社會的消費能力而言,是一種對社會的透支,這必將成為經濟發展的拐點。在另一個側面也證明了這樣一個事實,從供求關系看,商品生產的擴大會使商品價格下降,然而在市場過熱的情況下,商品生產在產量擴大的同時,原材料的價格卻在上漲,這是資本在市場中爭奪利潤的結果,如同一群鱷魚在水中爭食饕餮之餐濺起巨大的浪花一樣。“電商大戰”、價格大戰,通過各種促銷手段賣出的家用電器,都是耐用消費品,實質是提前掏空潛在的購買力。“今天用明天的錢”,“超前消費”,最終都必然要通過不同的形式和方式償還這筆欠債。對于資本市場,一旦市場出現萎縮變冷,資本會被撤走,最受傷害的不是這個市場,而是實體經濟。所以,沒有實體經濟的增長與發展,就沒有社會經濟的增長與發展。
資本所控制的資源不僅在不同效益的行業之間流動,也在不同發展水平的地區之間流動,就是資本會從發展水平低的地區流向發展水平高的地區。資本的流動除了金融資本之外還有以勞動力為主體的人力資本。勞動力的流動方向主要由農村流向城市,貧困地區流向發達地區。勞動力也是生產力的主體,勞動力的流失也是生產力的流失,使勞動力的流失地與流入地的發展差距更加擴大。所以,它加劇了城鄉差別和地區差別。農業與工業之間的差別還在于經濟效益的差距,農民“非農化”是農業勞動力流失的表現,中國過去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民人口占大多數,解決農民問題,“非農化”只是一個分流方向。但是,私有制經濟無法根本解決農民問題。
國際資本的流動也是一樣,而且更為復雜。但不同的是資本常常是由發達國家流向不發達國家,因為那里有更大的利潤空間。主要有這樣幾個方面:一是勞動力成本低廉,能獲取更多的剩余價值;二是容易獲取更多的資源,或者能夠控制對方的資源;三是為拓展發展空間搶得先機,占領發展的制高點;四是為了進一步拓展資本輸入國家的市場和加強掠奪,英國東印度公司對印度的殖民掠奪和對中國發動的“鴉片戰爭”并是例證。歷史和現實都證明了資本主義的本質就是掠奪,國際資本的流動同樣充滿著掠奪。資本主義強國對于經濟發展落后、金融制度不健全、金融市場不成熟的國家,利用自己的資本話語權,通過金融手段、產業滲透、資源控制,進而控制這些國家的經濟命脈,以最大程度地掠奪這些國家的財富。1997年暴發的亞洲金融危機,造成東南來國家的貨幣貶值,股市暴跌,銀行和證券公司破產倒閉,國內產業遭到打擊破壞,國民財富遭遇洗劫。在金融資本缺乏監管的國家里,資本的所為自由化,就是這種掠奪的自由化。此外,國際資本的流動,其背后還有政治和外交上的利益。
⑶、經濟危機與生產狀態
經濟危機造成市場蕭條,引發銀行倒閉,股市崩潰,生產停滯,企業破產,失業人數激增,人們的生活水平下降,這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必然產物。自發生經濟危機以來,其造成的社會影響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越加嚴重,且其周期性也越來越短,持續時間卻越來越長。這既是社會狀態,也是生產狀態。
經濟危機是生產過剩與消費不足的矛盾危機。生產過剩造成生產停滯,勞動者因失業而收入減少,市場因消費乏力而蕭條,資本流通緩慢。在這個生產過程中消費是資本流通的動力,刺激消費成為解決危機的關鍵。實體經濟的倒閉導致社會經濟和生產的倒退,也使社會財富失去了源泉。但如果把資本注入實體經濟,又將加劇生產過剩,而且資本還可能無法回收。資本主義生產需要消費,但有超越消費需求的生產能力,卻又不能滿足消費的實際需求,這是社會生產關系的畸形表現,反映了資本主義制度的局限性。解決經濟危機最常用的手段,一是通過增加社會固定資產的投資拉動消費,它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本,也需要大量的貨幣流通。這些資本很多是通過貸款和社會融資的方式獲得的,在地方經濟中也包括各種形式的債務,當固定資產投資收益不能支付建設成本的時候,地方主權債務問題可能導致新的經濟危機。地主債務為社會融資提供了市場,社會對融資的需求促使各種金融衍生品的誕生,但一旦資金鏈斷裂又將導致金融危機的發生。二是通過所為的“產業結構調整”,以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但產業結構調整也存在著風險,它沖擊原有產業的,而新的產業又存在不確定性和潛在的風險,中國盲目上馬的光伏產業,其興衰起落就是一個例子。三是通過“寬松貨幣政策”,向市場大量投放貨幣,增加貨幣貨款,結果造成貨幣貶值。還通過降低銀行存款利率等,刺激社會消費和資本流動,但它失去實體經濟的支撐而導致經濟泡沫的過度膨脹,給經濟危機雪上加霜。因為,“泡沫經濟”引發的不僅是經濟上的危機,還可能是社會和政治的危機。
相對于第一和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是不生產物質的產業,在整個社會生產過程中處于服務性的地位,也稱服務業。在社會生產的整個環節,都需要相關的服務行業來支持,而市場本身就是服務整個社會生產過程的中心環節。當發生經濟危機,造成失業率增加的時候,需要通過擴大第三產業來吸納社會的富裕勞動力。從整個社會生產過程看,社會的物質生產需要服務業的支持,同時,社會的物質生產需要有能力滿足服務業的需要。從社會財富分配的角度講,就是第一第二產業所創造的財富,不僅能保障自身的需要,還要能支付服務業的需要。所以,沒有物質財富的創造,就不能支付服務業對財富的需求。從生存與發展的角度看,服務業是依附在物質生產行業的存在而存在,隨著物質生產行業的發展而發展。從生產資料所對應的權力與空間來講,它們之間是正向擴張的過程,即第一第二產業的物質生產與第三產業的服務性生產在規模上保持協調。然而,市場是資本最活躍的地方,資本的過度膨脹或稱作“投資過旺”,也是空間脫離權力的過度擴張;經濟危機造成實體經濟的萎縮,是權力與空間的脫節,結果不僅是加深了經濟上的問題,還導致了更多的社會問題和矛盾。此外,資本的市場投機,不僅為了攫取社會財富,同時也在轉嫁市場風險,甚至在摧毀社會道德。
市場競爭的激烈和潛在風險的增加,逼使中小生產規模的經濟主體改變生產方式,出現了行業兼并、行業協會、以及多種形式的生產合作社。兼并是競爭的結果,是一個經濟主體的權力與空間向另一個經濟主體的轉移。行業協會是相同行業內不同經濟主體的聯合,是協調相互關系的組織,也是不同經濟主體為共同應對風險和潛在危機,在權力與空間上相互妥協、合作和共存的產物。生產合作社是各個生產個體的相互聯合,它可以跨越不同行業間的聯合,其目的是為了互補不足,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謀求生存與發展的空間。以快遞行業的“加盟”經營模式為例,將勢單力薄的經營個體聯合起來,構成較大規模的服務網絡,進而增強經營能力和服務水平,以求不被市場淘汰和獲得生存空間。這種聯合方式與集體經濟有本質的區別,它不是統一的權力主體和利益統一體,而是不同權力和多元利益主體的組合。
⑷、意識形態與社會風氣
一定的意識形態是相應社會政治經濟生活的反映,資本主義生存方式與生產方式必然產生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產生了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的思想理論,并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反映出來。
資本主義生產是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根本目標,對金錢的追求產生“金錢至上”的意識形態,并用金錢來衡量社會的發展和現象,試圖用金錢來解決社會的一切矛盾和問題,反映出了“金錢萬能”的思想。對資本流通速度的無限追求和對利益的貪婪,也通過對金錢的貪得無厭和不擇手段所表現出來,夢想“一夜暴富”。貧富差距導致階級分化,社會矛盾對立加深。一個金錢至上的社會必然道德淪喪,盜竊搶劫,敲詐勒索,為金錢無所不為。
激烈的資本主義競爭,和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生存成為資本主義社會生產的第一要務。對社會財富和利益的爭奪,關系到利益主體的生存與發展,競爭導致的矛盾加劇,尤其涉及生存問題的競爭使矛盾和斗爭更加激化。電商大戰,反映了激烈的市場競爭之殘酷,這也反映了企業在市場中如履薄冰,企業之間的生存大戰也白日化。這樣的競爭對于整個社會而言是生產力的內耗,這種內耗式的競爭不僅在各個經濟領域上演,還蔓延到社會的上層建筑。這也是生產社會彼此不信任感、相互猜忌設防的重要原因。
私有制的所為自由,是每個主體成為獨立的利益體,是個人利益的自由。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人們沒有人生的歸屬,沒有思想約束,沒有行為制約,個人的自由是一種無政府、無組織的自由。個人主義的膨脹,導致人們自私自利,損人利己。自由主義的泛濫,也導致人們為所欲為,不負責任。個人主義和自由主義,只追求權利卻不承擔義務,只滿足個人欲望卻不承擔責任。家庭觀念淡漠,婚姻當成狂歡,家庭職能的退化引發了很多的社會問題。個人利益至上,也使人民集體觀念淡漠,國家利益淡化。
資本主義追求利潤,勞動成為剝削的源泉,導致社會鄙視勞動,追求不勞而獲。社會分配的不平等制造了貧富差距,也引發了各種社會矛盾。一個鄙視勞動的社會必然生活墮落,喪失靈魂,享樂主義盛行,追求吃喝玩樂,不切實際的超前消費;社會拐賣賭博、賣淫嫖娼、吸毒販毒等社會丑惡現象泛濫。一個腐朽的社會制度,必然讓良民棄善從惡,非人似鬼,讓良女賣身從娼,自甘墮落。
所以,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就是一切社會罪惡的根源,資本主義生活方式是人墮落的根源。
第三節、社會主義生產關系
社會主義運動是人類追求理想社會的實踐和探索運動,相對于人類發展漫長的歷史長河,社會主義是一個新生事物,經歷的歷史階段也是最短暫。因此,人們對社會主義的認識和理解也是各不相同的,對社會主義的界定和發展也是爭論不斷。然而,社會主義與人類其他社會歷史時期的根本不同,就是生產資料公有制。所以,社會主義不只是一種名稱,或是一個標榜,只有公有制才是社會主義的根本所在。拋開了所有制問題,社會生產關系就無從談起,對社會性的判斷與分析就依據可言。社會生產關系反映了社會的性質,同樣,離開了社會生產關系,就無法判斷社會的優越性。
1、生產資料公有制與共同勞動
生產資料是人們生存與發展的物質基礎,在公有制下,生產資料就是被全體勞動者共同所有,也只有在這種制度下,才能實現生產要素的三位一體,即生產資料、生產資料所有者和生產主體的統一。在私有制下,生產要素的分離,構成了不同的權力主體和利益主體,權力的不平等也是利益的不平等,各權力主體之間的關系也復雜多樣,有依附和利用,有競爭和對立,有矛盾和斗爭。與私有制相比,公有制下權力主體的統一,也是利益主體的統一,減少了權力主體的內部矛盾,為提高內部凝聚力創造了可能條件。從生產力的角度看,權力主體的集中使其更能體現生產力,與私有制存在的內耗相比,公有制更能代表社會生產力。
勞動創造了歷史,勞動推動了社會發展。代表生產力主體的是勞動者,從行使權力的角度講,私有制更浪費,公有制更高效。因為,私有化下勞動力只是生產工具,勞動力脫離生產資料,是生產力的內耗與浪費。生產資料公有制不僅使勞動者獲得了當家作主的權利,還獲得了作為社會主人的權力。這種權力不僅使勞動者掌握了自己的命運,還獲得了勞動權力和勞動的成果,并在勞動中獲得快樂和人格的完善。因為,以公有制為主體的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本質是勞動,是通過勞動創造社會財富,這是與資本主義剝削創造財富的本質區別。勞動者通過勞動,既為自己創造出了物質財富,并在勞動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勞動技能,又在勞動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完善自己的人格。因為,在公有制條件下勞動者不僅獲得了當家作主的獨立人格,還得到了平等社會做人的尊嚴,這種尊嚴就是來自勞動者所享有的社會權力。也就是在這樣的制度下,勞動者的勞動熱情和創造精神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資本主義創造財富的過程就是一個掠奪的過程,與之不同的是社會主義創造財富的過程是積累的過程。這個財富積累過程,也是全體勞動者在生存與發展過程中,權力與空間的擴張過程。從生產資料來講,這個擴張是對物質的生產與擴大再生產,因為沒有擴大再生產的生產,就不能有財富的積累。從社會勞動力來講,是全體勞動者共同參與社會生產,是勞動力肩負社會責任的自主行動,體現了勞動者建設社會創造財富的主動性,共同生產和集體力量更能激發勞動者的積極性,勞動者與生產資料構成的主體性勞動更能發揮出對社會的創造力。
2、分配方式與共同富裕
決定分配方式的是分配權,分配權是一種決定權,它源自生產資料的所有權。但公有制為主體的社會主義階級,還有其它所有制形式的存在,因而也存在著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局面。在一個摧毀了剝削制度的社會,使公平分配成為了可能。也只有徹底消滅一切剝削,才能實現社會的真正公平分配。
勞動創造了世界,勞動創造了財富。物質資料的生產過程是勞動力作用于生產資料的過程。按勞分配是社會主義的基本分配原則,它不僅體現了對勞動的尊重,也體現了對勞動者的尊重。社會的公平分配則是按勞分配的前提條件。在物質資料生產過程中,不僅是勞動力發揮著作用,還必須具備一定的生產經驗和勞動技能,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學知識。按勞分配不僅體現在勞動量的方面,也體現在勞動質的方面,它更能激勵勞動者的技能提升,科學技術和文化知識在勞動過程中的應用,證明了其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才是真正的發展生產力,與資本主義制度下掌握科學技術是為了遠離勞動相比,有著根本的區別。資本主義發展科學技術的另一個根本目的,是為了最大程度地獲取剩余價值,也是最大程度地剝削勞動力。所以,只有社會主義才能尊重勞動者,這也回答了為什么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真正發展生產力的問題。
社會主義在按勞分配原則下,針對不同需要、不同目的和不同社會情形,采取多種分配方式。大致有:以物分配,根據現有物資條件和對物資的需求程度,進行物資調節的分配方式,如中國曾經有過的住房分配制度,也包括其它針對特殊人群的社會福利分配制度。平均分配,按單位、組織、家庭等社會結構平均分配的方式,也包括按人頭平均分配的方式。按人分配,是每個人平均分享物資的分配方式,如中國當年的糧油供應和副食品供應等。按勞分配,也是有按勞動量與勞動質的分配差別,級別工資、崗位補貼、技能補貼等,都是對因勞動差別所造成的分配差別的平衡與調整。但按勞分配并不簡單等于計件制和計量制的分配方式,它是在各盡所能,尊重勞動者付出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尊重勞動差別客觀存在下的分配方式。因此,社會主義制度下更能保障人們的基本需要,更能保障人的社會尊嚴。
社會主義的生產目的是為了滿足大多數人的需要,而不是滿足少數人的需要。因此,社會主義制度下更加尊重人們的勞動成果,與資本主義消費創造財富相比,它為社會財富積累提供了認識基礎。共同富裕體現了社會主義的生產目的,也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本質所在。走共同富裕的要求是發展生產力,它更能激發全體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因而更能提升社會生產效率。社會主義生產,不僅創造著物質財富,還創造著超越歷史過去一切境界的精神財富。
3、人的發展與社會發展
生產資料是生存的基本資料,擁有生產資料的勞動者不僅獲得了勞動的權利,也獲得實現個人人生價值的工作崗位。工作崗位就是個人生存與發展的舞臺,與資本主義不同的是,這個工作崗位不是資本家恩賜的,而是勞動者以社會主人的身份行使權力和獲取權利的體現。兩種所有制下的工作崗位有本質的區別,私有制下勞動者獲得工作崗位,只是一種謀生手段,當其與自己擁有的生產資料相結合,他只是私營業主,一個游離于社會的個體,并為生存而身不由己地參與社會競爭;當其作為雇員與生產資料結合,他不得為了生存而成為雇主剝削的對象。公有制下勞動者的工作崗位,是整個社會結構的組成部分,是勞動者參與社會建設和行使權力的渠道,是勞動者取得生存與發展的保障。
任何正向的發展,必須是以權力為基礎的空間擴張,不能行使權力的發展,是局限空間的停滯性發展;失去權力的發展,是失去空間的反向或倒退性發展。發展空間就是利益空間,沒有了空間并失去了權力,其相應的利益也被剝奪或不在存在。在階級社會中,階級前途和命運與其權力所控制的空間相對應。無產階級及其政黨,要掌握自己的發展前途和命運,就必須擁有自己的權力,及權力所對應的空間。社會主義的國有企業是無產階級生存與發展所必須的生產資料,也是無產階級行使權力的空間物質基礎;一旦失去了生產資料,權力和空間也隨之喪失。無產階級政黨掌握了生產資料,也就有了領導工農的權力;私有化的國企改革喪失了生產資料,也使無產階級的政黨削弱或喪失了領導工農的權力。公有制與私有制的矛盾和斗爭,就其權力是關系生產資料所有權的矛盾和斗爭;就其空間是掠奪與反掠奪、剝削與反剝削、壓迫與反壓迫的矛盾和斗爭。因此,關于所有制的斗爭,是關乎階級前途和命運的斗爭。
上層建筑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并為經濟基礎服務。掌握經濟基礎的階級,上層建筑必為其服務,所以,上層建筑是為階級服務的。以公有制為基礎的經濟基礎,是工農大眾為主體的全體勞動者當家作主,其上層建筑也為工農大眾所服務,其利益也與廣大工農利益相一致。“為人民服務”就是為以工農為主體的全體勞動者服務,“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不僅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也是體現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信條,落實這一信條的前提必須是公有制。只有在私有制下,才會出現作為上層建筑的國家暴力機器指向工農大眾,從反面驗證了只有建立在公有制基礎上的生產關系,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生產關系。
社會的發展,對于不同的階級,不同的利益集團,有著不同的發展要求;有不同理解和不同發展目標的人,對發展的標準也是不同的。社會發展需要的能力是生產力,要加快社會發展速度,就要發展社會生產力。而生產關系恰恰是關乎社會各個階級、階層和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的結合點,也是反映社會性質的核心點。生產關系反映了階級地位和階級前途,是社會發展方向的航標。因此,社會發展的根本是改善生產關系,社會發展的要求是發展生產力。社會主義革命,就是要改變人類社會私有制以來,剝削與反剝削的歷史,建立新的社會生產關系,發展社會生產力。
4、社會主義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一種存在方式,是生存方式的具體化。不同性質的社會都有其自身的存在方式,并通過相應的社會生活方式體現出來。社會主義生活方式反映了社會主義的價值觀,人們在這個社會制度下的生產方式、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精神面貌。
安定的經濟生活:公有制經濟,使每一個社會成員都享有平等的社會福利和保障,有獲得工作崗位的權利和穩定的生活來源,以獲得生存所必須的物質條件。人們把勞動作為自己人生的第一要務,用勞動創造美好生活,把勞動作為致富手段。人們自覺參與社會主義勞動競賽,在競爭中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在勞動中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與紙醉金迷、驕奢淫逸的資本主義生活方式相比,人們更是把艱苦奮斗,艱苦創業建設社會主義與向往美好生活相聯系;人們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同時,也在創造并享受著情感和心靈上的安逸和幸福。
民主的政治生活:社會主義的政治制度,在不同的社會歷史時期的表述并不完全一致。但是,決定社會主義政治體制性質的關鍵是生產資料公有制,它必須是無產階級及其代表自己階級利益的政黨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全體人民當家作主共同管理國家的政治制度。社會主義中國實行的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人民當家作主是享有民主自由的根本條件,人民當家作主的程度是檢驗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試金石。只有社會主義制度才能保障人民的民主權利,行使管理國家的基本權力。
和諧的社會生活:社會消滅了剝削,也就消除了激化階級矛盾的根源。公有制實現了人與人之間的政治平等,使人們享有了平等的話語權,集體經濟和共同富裕是人們獲得經濟平等的基礎,縮小了貧富差距,獲得了人格的平等。政治和經濟的平等,還為男女平等提供了社會保障和物質條件,實現婦女的真正解放和獲得獨立的人格尊嚴,這是對人類社會的偉大貢獻。集體經濟培育了人們的集體主義思想,增強了集體凝聚力;共同勞動培育了人們團結協作,互幫互助,樂于奉獻的精神。社會主義建立起了和諧的生產關系,集體具有組織約束力,作為社會集體的主體成員,在集體中得到了自我教育與自我完善。
健康的文藝生活: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有別于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這是基于兩種生存方式基礎上的意識形態,必須存在意識形態的矛盾與斗爭。這是反映兩種不同生產方式的意識形態,必然在生活方式中表現出來。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是把實現共產主義為自己的信仰和追求目標,消滅階級剝削與階級壓迫,以實現全人類的幸福為崇高理想。所以,在社會主義的文化藝術和社會生活中,無不反映了這樣的思想和價值觀,并以此來引領大眾,教育大眾。社會主義的文藝服務于工農大眾,謳歌勞動生活,歌頌勞動大眾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和社會風尚。
社會主義生活方式,是精神振奮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是道德高尚社會文明的生活方式,是勤勞善良團結互助的生活方式,是人類社會有史以來全新的生活方式。只有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才能讓魔鬼立地成佛,棄惡從善;讓惡人改過自新,重新做人。然而,公有制好比一個完整的盤子,私有制如同是砸碎的盤子,砸碎盤子很容易,要粘成完整的盤子很困難。事實證明,社會主義的事業需要保衛,社會主義的實踐需要呵護。歷史證明社會主義的道路是曲折的,矛盾是復雜的,斗爭的尖銳激烈的。但這一切,都無法阻擋人們對未來美好社會向往與追求的步伐。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