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各國普遍以盈利和非盈利為界限對各類文化產業實行區別對待的政策,相當于我國文化事業及文化產業的區別,有利于調控產業結構,使各類文化產業都能得到發展,該保護的將得到政府財政支持。該放開搞活的應該得到自由經營。這類政策對促進西方文化產業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半個世紀以來西方發達國家在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過程中,由于過度產業化,導致企業為了追逐高額利潤、超額利潤甚至暴利不擇手段,產生的社會災難已經不容回避,特別是暴利驚人的色情產業在西方文化產業中如洪水猛獸,卷入了眾多的知名500強跨國企業,各國政府當局不得不著手采取措施在政策上進行調節。近年美國國會多次對政府撥款是否資助的是“正派”藝術提出詰難。而英國政府于1993年發布的題為《創造性的未來》的“國家藝術發展戰略”政策聲明,則明確闡述了政府的立場。認為文化產業對經濟的再生作用是不可估量的,但是,近年來過分強調了藝術的實用對經濟的再生作用。事實上,藝術對就業和經濟的影響并不能說明藝術的基本功能。應該重申藝術的核心作用,即應重新強調藝術的基本原理和精神方面的作用。
當前我國政府已經把發展文化事業及文化產業提升到了國家核心工作之中,但制約我國及區域文化事業及文化產業的巨大阻礙還在。1)文化事業單位及企業單位對采用的文化資源不明確,傳承東方文明還是傳承西方文明不明確,導致世界觀、社會觀、人生觀及價值觀的淪喪;2)文化事業單位及企業單位對文化發展方向不明確,向社會主義文化還是什么混合文化、資本主義文化發展不明確,導致文化品位、美學品味、道德準則的淪喪;3)文化事業單位及企業單位對文化為誰服務不明確,為中國社會服務還是西方社會服務不明確,為精英服務還是為人民服務不明確,導致中不中、西不西,庸俗不堪、丑陋之極的文化在中國社會大流行。
這樣的中國社會與當代文化導致了我國文化產業非常薄弱與畸形的發展基礎,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文化事業及文化產業猶如設計師與工程師想在流沙之上建立萬丈高樓,極其危險、極其脆弱。如果以上3點不加以解決,將是中國文化、文化軟實力及國家軟實力的大災難。我國文化事業及文化企業單位將又建設成與房地產開發商那樣的逐利產業,為了經濟利益、為了高額利潤不擇手段,根本不顧社會效應、不顧國家利益及民族利益,像大量西方文化產業那樣全面投入到充滿暴力及暴利的極其低俗的色情產業與娛樂產業,那將是我國文化事業及文化產業徹底被西方壟斷,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及社會主義文化崩潰之時。
首先,政府應該了解發展文化事業及文化產業與發展其他產業不同,甚至與現時包括在文化產業內的高技術及高科技創意產業也不同,所以有些西方發達國家像英國那樣把文化產業與創意產業分開。發展文化事業及文化產業之所以不是發展高技術及高科技創意產業,是因為高技術產業及高科技創意產業可能不要求凸顯民族特色及社會主義特色,但文化事業及文化產業則必須凸顯民族性質及社會性質,必須顯示是中華民族的、社會主義的而不是西方社會的、資本主義的。所以,要發展健康的、強大的、可持續發展的文化事業及文化產業,支持我國民族的、社會主義的文化戰略,支持我國提升區域軟實力及國家軟實力,除了提出表層經濟學層面的數據發展方法,還要提出內層文化層面的文化發展方法,以及核心層國家戰略層面的戰略發展方法。
(一)從經濟學表層來看,經過半個世紀的大力發展,當前西方發達國家的文化事業及文化產業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絕對的支柱產業,從最低占GDP的5%至最高占50%不等。我國政府根據經濟學知道,要實現文化事業及文化產業的大發展,在“十二五規劃”的期限內文化事業的間接增加值及文化產業的直接增加值要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按照當前我國經濟部門對支柱產業的定義,其產業增加值應該占GDP的5%或以上。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我國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只有2.5%。說明我國文化產業非常弱小,即便如此,這個數據依然放大了,因為其中比例最大的是與文化毫無關系的家電與計算機產業,可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文化產業并不是真實意義上的文化產業,真實文化產業的增加值還要小得多,我國真正的文化產業還有弱小得多,也許一半都不到。
在經濟學層面上,除了文化事業及文化產業增加值要占GDP的5%以上這個最表層的數據外,還要看經濟學層面的4項前提條件:國家政策、資金投入、市場規模、人才培養。
1)國家及區域政府對民族傳統及社會主義的文化事業及文化產業真正的扶持政策及扶持力度。從政府角度來看,從十六大至十七大,從胡錦濤主席對省部級領導的講話、溫家寶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及李長春同志的報告都說明了中央政府對文化事業及文化產業非常重視,已經視之為我國經濟社會轉型,恢復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及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中國和諧社會的關鍵,視為未來生態文明的支柱產業。李長春同志提出:“文化遺產作為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的重要資源,在培育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帶動現代服務業發展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對促進經濟增長、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貢獻越來越大。要把保護、發展文化遺產與促進經濟發展結合起來,合理利用文化遺產的寶貴資源,加快發展文化產業,積極開發旅游業,打造國內外知名的文化和旅游品牌,提高衍生產品和配套服務質量,使文化遺產成為促進經濟發展的新亮點。”可見,中央政府已經從經濟戰略的理論層面把文化事業及文化產業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具備了最基礎的條件,下面要做的就是制定詳細的、具體的扶持方案及落實各級政府部門的支持力度。
2)國內及區域內支持民族傳統及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及文化產業的政府及民間文化資金流量及規模。政府及民間文化產業扶持資金是四項前提條件中較悲觀的。因為我國幾十年來的資源消耗型黑色經濟模式早已讓政府及民間資本成為了追求高額利潤及暴利的逐利資金,多數流向投入少、回報快的外向型、低附加值、勞力密集型加工產業,流向一本萬利的自然資源及房地產暴利產業,流向上市圈錢的高技術及高科技高額利潤加工產業。而高投入、回報慢、周期長、利潤適度的產業都不是逐利資金的投入方向。種植業、養殖業、畜牧業、航天工業、航空工業、重化工業、裝備制造業、文化事業及文化產業等都是國家的長期戰略產業,必須依靠國家長期投入、長期扶持才能厚積薄發,如果依靠民間逐利資金,只會胎死腹中。因此,只有歪門邪道的、一本萬利的、暴利的“三俗”文化產業將吸引大量逐利資金;正當的、健康的、民族傳統的、社會主義的文化事業及文化產業完全不受逐利資金青睞,而必須依靠政府積極的、堅決的、長期的支持及扶持才能逐漸羽翼豐滿,形成氣候。
3)國內及區域內文化市場對民族文化及社會主義文化的歡迎度及成熟度。從目前市場來看,除了少部分腐化分子以外,國內大部分干部群眾對多年來充斥社會各個角落,越來越泛濫的西方奢靡庸俗文化及國內腐化惡俗文化早已深惡痛絕,對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及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如饑似渴,是四個前提條件中最樂觀的。當前我國文化市場及文化傳媒的制作者及傳播者一直誤導或誤讀廣大干部群眾的思潮,總是以庸俗文化及惡俗文化充斥文化市場,導致社會清廉政風、守信行風、嚴謹學風、清新文風、樸素民風等和諧社會風氣日漸喪失。然而,社會上越是缺失正義及正氣,國內及區域內廣大干部群眾更加渴望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及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因此,對于帶來這種優秀文化及先進文化的文化事業及文化企業單位,國內及區域內的文化市場將非常歡迎,對于民族傳統優秀文化及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國內及區域內的文化市場將是無窮大的。
4)國內及區域內文化系統、文物系統及教育系統培養的民族傳統文化及社會主義文化人才的數量及質量。經過幾十年急功近利的經濟社會發展,經過教育系統急功近利的產業化發展,我國急功近利、追名逐利的外向型人才很多,但甘于寂寞、志向遠大的創造性人才奇缺,正當的、健康的、民族傳統的、社會主義的文化事業及文化產業的創新型人才更缺,是4項條件中最悲觀的。李長春提到的所有人才:善于運用現代科技手段保護和利用文化遺產的科技型人才,熟悉和掌握古代科技知識和傳統工藝的專業型人才,知識淵博、品質優秀、甘于奉獻的專門型人才,熟悉文化遺產工作、懂經營善管理的復合型人才,敢于創新、善于創新的創新型人才,歷史文化知識豐富、具有世界眼光、熟悉外語的世界型人才,都是我國及區域文化事業及文化產業急需,但文化系統及教育系統奇缺的。這樣眾多類型的人才,必須依靠國內文化層面的改善,國內文化系統及教育系統人才培養模式的改變,從基礎教育抓起,從高等教育入手,從系統內部培養開始,為文化事業及文化產業短期、中期及長期的需要源源不斷提供各類人才。
可見,我國制定文化事業及文化產業的發展目標是不能僅從經濟學表面簡單地提出文化產業要占GDP的5%以上,政府給以一定的政策支持乃至資金扶持,便以為找到了解決文化事業及文化產業發展的方法。因為大規模的、持久性的資金,各類型的文化事業及文化產業人才沒有解決,而且3個巨大障礙一個都沒有消除。在這樣的情況下,越發展,阻礙力量越大,很可能導致文化事業及文化產業為了完成任務或追求暴利走向錯誤的發展方向及錯誤的發展模式,最終將導致我國整個文化事業及文化產業的崩潰。
(二)從文化內層來看,中華民族、中原地區的歷史文化底蘊非常深厚,但當代的文化底蘊卻非常膚淺;國內、區域內的文化資源及文化遺產非常豐富,但當代的文化產業基礎卻非常薄弱;國內、區域內的健康的、民族傳統的、社會主義的文化市場非常龐大,但當代的文化財富及文化產品,也就是我們的精神財富,卻非常虛弱。因此,我國當前文化事業及文化產業具備非常優異的歷史條件但很差的現實條件,當代基礎社會環境及文化環境是比較失衡的,文化事業略好,但文化產業還遠不具備起飛的條件,必須做很大的調整。一個國家健康的、均衡的、平穩的發展需要的是物質財富及精神財富均衡發展,但我國近幾十年來高速的物質財富增長,貧乏的文化財富積累導致了民族文化及社會主義文化的空心化,空虛化。這是文化意識的重大缺陷,是國家文化意識、政府文化意識、企業文化意識及民間文化意識的重大缺陷。這個重大缺陷體現在整個國家及區域內對我們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及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認同程度,體現在整個國家及區域內對中華農業文明及文物資源(文化遺產)的認同程度,這是決定文化事業及文化產業發展的深層條件。
中國是東方農業文明的代表,其可循環的、可持續的文明發展模式,文化及科技,從公元3世紀至16世紀一直領先世界,但鴉片戰爭之后再也無法抗衡西方工業文明。農業文明無法抗衡工業文明是必然的,我們不應該批判中華先民在東亞這塊土地上創造的先進的農業文明,只需要找到適合農業文明發展到工業文明或者超越工業文明的道路。但從“五·四運動”90年以來學者們卻妄自菲薄,反復批判農業文明而贊頌工業文明,這相當于反復批判中國人種就是不如西方人種,沒有任何的理論依據,但中國人基本失去了民族文化自信。新中國建立以后,社會主義國家的文化自信高漲,但生產革命破壞了部分文物資源及文化資源。改革開放以后,社會主義國家的文化自信在高速的西方工業化及城市化發展模式中迅速崩潰,學者們更加妄自菲薄,更加嚴厲地批判傳統文化而贊頌西方文化。
幾十年來,我國一方面在所有領域都盡力模仿西方文明,商界、文化界、教育界、藝術界尤其如此。但正如西方人無法深刻了解東方文明及東方文化,東方人也不可能深刻理解西方文明及西方文化。東方文明能變成與西方文明一樣嗎?東方人能創造出西方文化嗎?中華農業文明如果能夠重走西方商業文明至工業文明的發展道路,也許可以發展成西方社會那樣,否則永遠不可能。一定要去模仿西方文化,以西方思維模式與西方社會競爭,永遠只能追隨,越追隨距離越遠。另一方面我國嚴重缺乏對本土文化資源及文化遺產廣泛深入的研究。即使有也在象牙塔中被束之高閣,大量研究成果棄置在教育系統之外,不為學子民眾所知。因此,現當代中國社會對本國的文化資源、文化遺產遺忘了很多,很多文化資源、文物資源已經找不到根源。這個根源缺失了,又沒有西方靈魂,剩下的就有對東西方文化生硬的模仿了。
如今的情況是,國家已經初步認識到幾十年來物質財富與文化財富、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失衡,正在努力從理論上及實踐上糾正當前的重大缺陷,建立正確的國家文化意識,是一個很好的開端。李長春提出:“要大力推進保護和傳承方式創新,對具有重大歷史價值的文化遺產,都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緊密地結合起來,對于有市場前景的,鼓勵在國家政策支持下進入市場,特別是和發展旅游業緊密結合,開發文化產品,拓展服務項目,在與產業和市場的結合中實現傳承和可持續發展,在參與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實踐中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這是最積極、最有效、最有利于文化遺產可持續發展的保護和傳承方式。”但光有正確的國家文化意識的改變還遠遠不夠,還需要各地各級政府部門、經濟部門及企事業單位、全社會全力糾正錯誤的文化意識,建立正確的文化意識,大幅提升優良的文化意識。如果國內及區域內的各級政府部門、大量文化事業及文化產業及全社會都蔑視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及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認同中華文明及社會主義制度,那么怎么依靠政府提供強有力的扶持政策、扶持資金?文化事業及文化產業根據什么文化資源及文物資源去創造文化財富、生產文化產品?社會需要什么性質的文化財富、文化產品?
我國,尤其中原地區,擁有非常深厚的地方文化底蘊及非常豐富的地域文化資源,是我國文化事業及文化企業最好的創新源泉。但當代中國的主流文化對社會及市場有嚴重的誤導和誤讀,就是認為普羅大眾都喜歡西方商業文明、資本主義文化及時尚“三俗”文化,所以主流文化及主流媒體幾十年來一直極力推崇及宣揚商業文化、奢靡文化及“三俗”文化及其文化產品。其實廣大干部群眾喜愛的文化基本不是主流文化及主流媒體提供的三類文化及其文化產品,而是被迫無奈接受,因為他們很難找不到自己喜聞樂見的健康的、優秀的民族及社會主義文化及其文化產品。雖然經過這幾十年西方商業文化、小資奢侈文化及時尚“三俗”文化的瘋狂沖擊,但我國廣大干部群眾的依然魂系中華民族傳統農業文明及社會主義制度。只有真正改變當前社會主流文化及主流媒體的西方文化、奢靡文化及“三俗”文化宣傳路線,恢復我國,尤其中原地區深厚的文化底蘊,充分利用國內及區域內豐富的文化資源,我國及區域文化事業及文化產業才能具備健康的、優秀的文化資源基礎,才能具備良好的、堅實的起飛條件。
我國,尤其中原地區,擁有世所罕見的地域文物多樣性及地域建筑多樣性,是我國文化事業及文化企業最好的創作基地。但在當前城市化及新農村建設浪潮中,地方政府及開發商缺乏對整個中華民族文化及社會主義文化強烈的認同與熱愛,對我國,中原地區的文化資源,尤其是文物資源及文物資源環境破壞極大。豐富的文物資源讓位給千篇一律的時髦商品,豐富的遺址古跡、古建民宅讓位給千篇一律的西式商場、寫字樓、商品房,造成千城一面、萬村一面的惡俗現狀,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城市與鄉村逐漸如出一轍,這樣的地方怎么可能吸引創新人才,怎么可能產生創新思想?遠古的遺址、古老的文化、悠遠的記憶、民族的精神根源在個人金錢利益、部門經濟利益面前轟然崩塌。為此,西方學者到中國都產生同一個感嘆,他們在東方文明的核心地區看不到任何東方文明的特征,只看到眾多惡俗的東西方文化及建筑仿制品,他們稱這種行為叫“文化自殺”。因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家文物局當前提倡從保護遺址到保護大遺址,從保護大遺址到保護考古遺址公園,不僅要堅決保護文物資源,還要全面保護文物資源周圍的環境,這樣才能保住中華民族古老的文化,悠遠的記憶及創新的根源,否則抹去了文化記憶,丟掉了理性思維、也失去了感覺感情,更失去了創新思想。
這就是揭開了經濟學表層后的文化內層,是文物事業及文化產業實現起飛的內層要求。這個內層條件要看我國及區域政府領導、基層干部、廠礦工人、鄉村農民、軍官士兵、學界學者、商界精英,由南至北、從東到西的人群對擁有深厚文化底蘊與豐富文化多樣性的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文明,對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及文化究竟有多大的認同。只有這些人群中的大部分對中華民族文化及社會主義文化有強烈的認同,我們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才能產生強烈的中華民族及社會主義的身份認同感、民族認同感及國家認同感,才能產生對中華民族及社會主義國家未來的共同的、強烈的、美好的向往,有了這種強烈的認同感及對未來的向往,我們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才能煥發巨大的創造力、凝聚力,生命力及感召力,才能傳承好偉大的民族及社會主義文化資源,培養出眾多熱愛民族及社會主義文化的人才,創造出偉大的民族及社會主義新文化。
(三)從國家戰略核心層來看,國土資源是國家戰略硬資源,而文化資源(文物資源)是21世紀的國家戰略軟資源。物質資源及物質產品代表了國家硬實力,而文化資源及文化產品代表國家軟實力。國家軟實力是21世紀世界各國,尤其是西方文化強國爭奪的實力制高點,也是中國與西方文化強國爭奪世界話語權及影響力的戰略制高點。國家軟實力的競爭,核心就是國家文化資源及文化產品的競爭,所以,在21世紀文化產業這個領域,西方發達國家,尤其美國,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政府介入越來越多,政府支持越來越強,政府支助越來越大。因為西方國家的文化資源及文化產品中充滿了西方社會意識形態、民族世界觀、社會觀、人生觀及價值觀,在21世紀越來越成為西方發達國家從意識形態及價值觀等思想領域傳播、滲透、影響,最終同化欠發達國家及工業落后民族的強大戰略武器。也許20世紀80年代以前美國等西方國家確有文化事業及文化產業自由發展的政策,但21世紀文化資源及文化產品成為戰略武器之后將不復如此,國家意志及國家戰略意圖將在文化事業及文化產業中強烈體現出來,因此21世紀的文化事業及文化產業完全不同于其它任何產業。
自從1980年代開始,蘇東社會主義陣營崩潰,全體欠發達國家采納美國推出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改革模式以來,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推動經濟全球化,把資源消耗型、環境污染型低端制造產業成功轉移東方欠發達國家,繼續壟斷高技術、高科技產業,同時向文化產業及創意產業為主的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高端制造產業轉型。以環境資源及生產資源、經濟硬實力及軍事硬實力為代表的國家硬實力方面,美國一超獨霸,其他西方發達國家緊隨其后,從此美國國家硬實力遍布全球,但造成了世界范圍空前嚴重的經濟危機及軍事災難。在此情況下,1990年代初,約瑟夫·奈為代表的美國國家戰略精英提出了國家軟實力的概念,建議美國通過國家力量在世界范圍傳播美國政治、先進科技、美式教育、美國文藝及美式民俗等國家軟實力,藉此手段滲透、影響并同化欠發達國家,尤其像中國這樣的異族文明。從此世界文化產業也唯美國一超獨霸,美國通過8類創意產業中的視聽產業、新聞媒體、創意服務、創意設計、出版印刷等5大手段在世界各地、尤其欠發達國家的文化市場中充斥著美國文化產品,在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教育、文藝及民俗等所有的國家軟實力領域傳播及宣揚美國價值觀及美國裁判權,通過美國文化深度影響及同化其他國家的文化,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國家軟實力謀略。
因此,中國文化事業及文化產業要做強,國家、政府必須具備強烈的政治意識及文化意識,把文化資源及文物資源提升為國家戰略資源,就是把文化事業及文化產業上升到國家戰略。與農業、能源、航天工業、航空工業、裝備工業等產業一樣,文化事業及文化產業對我國及區域文化財富、精神面貌、國家軟實力及區域軟實力將有非常深遠的影響,將決定中國在世界文化殿堂中的地位究竟有多高,決定我國在世界文化實力舞臺上的角色究竟有多重。當前,我國在世界上的文化地位遠不符合國家地位,文化實力遠不符合國家實力,國家軟實力遠不符合國家硬實力的要求。中國太需要文化,文化事業及文化產業,但需要政府把文化認識提高到國家戰略、區域戰略地高度,這樣政府便清楚應該把文化、文化事業及文化產業放在什么位置,如何在政策、資金、市場、教育4個方面全力支持、扶持,讓中國的文化事業及文化產業大幅向前邁進。
有鑒于此,李長春同志在2010年6月17日《求是》雜志上發表“正確認識處理文化建設中的若干重大關系”的報告。其中第七條說道:正確認識和處理民族文化與外來文化的關系,堅持對外開放,努力形成以民族文化為主體、積極吸收外來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場格局,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1)不斷擴大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利用兩種資源,既大力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又堅持對外開放,積極借鑒吸收各國優秀文明成果,加快發展文化產業,2)把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轉化為文化產業優勢,提高我國文化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努力形成以民族文化為主體、積極吸收外來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場格局。3)堅持“兩條腿”走路,在繼續推動政府主導的文化交流的同時,積極探索市場化、商業化、產業化的運作方式,著力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外向型文化企業,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文化交易平臺,擴大我國文化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份額。4)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加快建設語種多、受眾廣、信息量大、影響力強、覆蓋全球的國際一流媒體,使我們的圖像、聲音、文字、信息、影視節目更廣泛地傳播到世界各地,不斷擴大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
這個報告明確地提出了1)文化屬于國家軟實力,要通過文化提升我國的傳播力及影響力,2)我國豐富的民族文物資源、文化資源是文化事業及文化產業的基礎資源,3)政府主導文化發展方向,文化產業服務于國家戰略及國家文化戰略。文化事業及文化產業的周期非常長,文化資源及文物資源的教育過程、培養過程、傳承過程,研究過程、升華過程、創新過程需要數代人的漫長文化積淀、醞釀、發酵才能厚積薄發,把深厚的文化積淀轉化成嶄新的文化創意及文化產品。國家及區域政府直接介入文化事業但不一定直接介入文化產業,但國家及區域政府必須高瞻遠矚,必須有強烈的國家戰略及文化戰略意識,為文化事業及文化產業提供巨大的、持久的政策、資金、人力扶持。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