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的難題——透支還是過剩?
趙磊
在兩年前,“透支消費”還是一件相當時髦的行為??墒乾F在,“透支消費”已經成了眾矢之的,千夫所指,萬人側目。其實,透支消費是代“人”受過,有苦難言。
在《對美國次貸危機根源的反思》一文中,我曾將次貸危機的邏輯作了如下刻畫:市場經濟的內在矛盾—有效需求不足—生產過?!钢M—違約率上升—次貸危機。
在這個邏輯里,“透支消費”這個環節既不是終極原因,也不是最后結果,而僅僅是整個危機鏈條的中介。但這個中介非常重要,它不僅把整個危機的因果關系連接起來,而且也是我們把握現代經濟危機根源的關鍵所在。
在市場經濟的古典危機中(比如1929年的大蕭條),生產過剩直接表現為有效需求不足,商品賣不出去;在市場經濟的現代危機中(比如當下的次貸危機),生產過剩不再直接表現為有效需求不足,而是表現為有效需求旺盛,表現為有效需求“過度”,也就是“寅吃卯糧”、“透支消費”。從古典危機演變為現代危機,只不過是把皮球從供給方踢給了需求方,把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的爆發,從今天推到了未來。
我之所以要把古典危機與現代危機作比較,是想澄清:有人看了拙文《對美國次貸危機根源的反思》后,就誤以為“透支消費”是危機的根源。其實,次貸危機的根源并不是“透支消費”,而是市場經濟的內在矛盾所導致的有效需求不足;透支消費只不過是為了緩解生產過剩,而不得不作出的選擇罷了。明白人一眼就可以看出,透支消費代“人”受過,這個“人”就是市場經濟自己。
但不知道是真糊涂還是揣著明白裝糊涂,現代經濟學始終搞不清楚問題的本質所在。難怪金融危機以來,借錢給窮人花費的“透支消費”遭到各國精英的一致口誅筆伐,我國精英也與時俱進地加入了討伐隊伍:大伙一邊憤憤不平地抱怨銀行借錢給窮人消費,一邊又為內需不足扼腕嘆息、捶胸頓足。
于是,我們看到一個非?;那樾危壕円贿呁葱募彩椎乜卦V借錢給老百姓消費的行為“不明智”,一邊又高調呼吁要擴大老百姓的消費需求。這真有點像魯迅當年描寫的牛人:“扯著自己頭發想上天”。
問題在于,面對生產過剩的壓力,現代市場經濟能夠認可的辦法,或者說精英們能夠采用的法子,也就這么幾招:要么是凱恩斯主義的擴大政府開支,要么是供給學派的減稅政策,要么是貨幣主義的不斷降息,實在不行,就只有“寅吃卯糧”搞“透支消費”了。至于馬克思主義那套消滅生產資料私有制的主張,那是萬萬不能搞的。
遺憾的是,歷史證明,無論是凱恩斯主義,還是供給學派和貨幣主義,它們在生產過剩壓力面前越來越捉襟見肘,應對經濟危機的本事越來越乏善可陳。這樣,歷史把“透支消費”推到了前臺,似乎現代市場經濟的命脈全系于它了。
很多人主張調整收入分配結構,我舉雙手贊成。在資本占統治的世界,寄希望于“消費券”、“發紅包”(如果不是天天發,至少也得年年發吧),或許能起一些積極作用。但有一點我要提醒大家:以為“紅包”就能搞定一切,恐怕有些天真。因為不到萬不得已,市場經濟的本性是決不容許給普通百姓“免費午餐”的。何況在生產資料私有制不變的前提下,給普通百姓的“免費午餐”很難可持續發展。
所以,除了“透支消費”,我真不知道資本還能靠什么辦法來擴大需求?然而,“透支消費”的悲劇因素在于,透支消費在擴大需求的同時,它又成為新問題的制造者:生產過剩催生了透支消費,透支消費導致了金融危機;把透支消費打壓下去了,生產過剩的問題必將浮出水面;一旦社會難以承受生產過剩之重,透支消費又必將春風吹又生!可見,只要市場經濟存在一天,“透支,還是過?!边@個難題就不會消失。
最后,我不妨作個預測,并等待歷史的檢驗:現代市場經濟未來的發展趨勢,必將呈現出“生產過?!迸c“透支消費”的反復輪回,二者此消彼漲,不斷折騰,直至同歸于盡。
文章出處:中國社會科學院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