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資本的使命
關于金融,有一個很常見的觀點值得商榷。
這種觀點認為,金融資本是好同志,但金融化不是好同志。金融化之所以不是好同志,就在于金融資本一旦“化”了,就會把虛無當作真實,金融的正常功能就被扭曲了。
若就實體經濟的衰敗而言,虛擬經濟的囂張跋扈確實彰顯出金融功能越來越扭曲。
何謂“扭曲”?就是卷曲變形,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內卷”。
然而問題并沒有這么簡單。
在我看來,如果從資本主義生產目的(賺錢)來把握金融化的功能,而不是從滿足社會需要的角度來把握金融化的功能,那么金融化的過程不過是金融資本自身使命的擴展而已。
既然金融化是資本使命的擴展,那就很難說這是對金融功能的扭曲。
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虛擬經濟的做強做大究竟是金融功能的內卷,還是金融功能的外卷?
不過按照事物發展的一般規律,即便是金融功能的外卷,這一路卷下去,最終恐怕也難逃內卷的宿命。
何況馬克思的積累理論業已揭示,不論是產業資本還是金融資本,不論是外卷還是內卷,卷是資本的歷史使命。
把虛無的空氣當作真實的財富來卷,乃是虛擬資本的宿命。
二、“脫實向虛”的底線
但金融功能再怎么“卷”,也不能就此告別實體經濟,只卷空氣就ok了。誠如迪朗所言,“虛擬資產不斷膨脹,雖然看似創造了無形的財富增量,但其最終價值仍需由實體財富來買單”。
所謂“由實體財富來買單”,乃是社會經濟活動不能“脫實向虛”的最后底線。
那么,金融功能究竟應該卷到何種程度,才不會突破最后底線呢?
正如農業社會必須有90%以上的勞動用來解決吃飯問題,工業社會卻只需要百分之幾的勞動用于解決吃飯問題一樣,到了后工業社會,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日益融入經濟活動的背景下,用于工業和農業的勞動只能會越來越少,其占經濟活動的比重只能會越來越低。
如果“實體經濟”主要指的是“現代化的工業和農業”,那么,被科技發展和人工智能替代的工農業的勞動力又將何去何從,又將進入哪個產業呢?
這就給我們提出了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對于經濟活動“脫實向虛”的取向,馬克思主義應該怎樣做出辯證分析呢?
如何處理虛和實的關系,這個“薛定諤的貓”將長期困擾著我們。
三、馬克思的視角
迪朗在前言中說,“金融化不是附帶現象。它是一個觸及當代資本主義組織方式核心的過程。”也就是說,金融化并非處于資本主義演進過程之外,而是一個內生于資本主義演化過程之中的事件。
迪朗在前言中還說,“虛擬資本代表著對尚未產生的財富的索取權。它的擴張意味著對未來生產的日益搶占。”竊以為,這個馬克思主義的視角為我們洞察金融化的本質,打開了一扇窗戶。
我注意到,迪朗或許已經意識到了隱含在金融化背后的因果關系,因而他在前言中說,“本書的假設是:虛擬資本的繁榮也是懸而未決的社會和經濟矛盾的產物。”
何謂“懸而未決”?其實就是馬克思早就分析過的資本主義周期性的“生產過剩”困境;何謂“社會和經濟矛盾”?其實就是馬克思早已揭示出的資本主義基本矛盾。
由此引申出來的結論是:虛擬資本的繁榮不過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必然產物,是資本主義周期性生產過剩的衍生物。
在這里,迪朗已經點到金融化的本質。然而不知為什么,迪朗到此也就戛然而止了。一直到該書結束,我也沒看見他沿著馬克思的這條邏輯展開旗幟鮮明的跟蹤分析。
盡管如此,迪朗的方法論仍然是沿著唯物史觀的進路展開的,由此得出的核心結論是:金融化并不是幾個品行不好的投機商人搞出來的事情,而是資本主義發展的必然結果,用迪朗的話說:
——“我們有理由認為,該職業(金融部門——引者注)對公共利益的貢獻與它本身獲得的天價報酬成反比。但誠如我們所見,用金融參與者的不道德行為來解釋這場危機的任何做法都經不起分析。”
——“即使貪婪惡化不誠實在危機中確實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對復雜金融產品的狂熱和金融泡沫也不能歸結為個人道德或不負責任的問題。”
這是唯物史觀的必然結論,而且可圈可點。
四、有點喜劇
有趣的是,迪朗觀察到金融化的演進帶來了一系列的深刻變化:“首先,它允許與資本所有權相關的收入(利息、股權、股息、股票市場的資本收益、房地產收入)增加;其次,它帶來了金融部門薪酬的上漲。”
與此相應的變化則有點喜劇:“所有高收入國家的增長率都明顯放緩。這一下降趨勢與最富裕國家工業活動的下降以及這些國家在世界經濟中所占份額的下降同時發生。”
為什么說“有點喜劇”呢?這里我順手舉一個例子。拙文第一集《“再工業化”能拯救資本主義嗎?》(首發于昆侖策,見【相關閱讀】)被紅歌會網轉發后,有人在拙文下面跟帖:
——“唱衰資本主義沒有70年也有50年了吧?人家衰弱了么?依然是世界主流,依然是世界老大。相反的唱衰者反而這種老調常談像念經一樣的文章寫了幾十年你們不累么?純粹沒事找事浪費時間,老百姓早就不相信你們這些人了。”
都老年婦女了,看看臉上風干的柚子皮,數數越來越多的老年斑,跟帖這位卻非說資本主義是18歲的花季少女,還年輕得很吶——這不是惡心人嗎?
就算涂脂抹粉又拉皮兒能聊以自慰,可是一上臺面就露怯了。瞧瞧當今的“世界老大”輸不起就直接掀桌子,坐在地上蹬腿兒耍賴,臉上的脂粉噗噗往下掉。這“世界老大”當的,還有臉說什么“世界主流”,就這慫樣當什么老大,主什么流?主你個頭去吧!
迪朗說“所有高收入國家的增長率都明顯放緩”,這并非迪朗編造出來的趨勢,而是有充分實證依據的客觀事實。也就是說,迪朗觀察到的相應變化是事實判斷,而不是價值判斷。
我建議,把迪朗概括的深刻變化與跟帖那位的“人家衰弱了么”做個比較,看看是不是“有點戲劇”?
五、憑啥欺負老實人
迪朗概括的深刻變化意味著,金融化允許與虛擬資本相關的收入增加,但卻偏偏要欺負老實巴交的實體經濟。怎么欺負實體經濟?就是不允許與實體經濟相關的收入增加。
這讓我想起了馬克思的名言:“資本主義生產的動機就是賺錢。生產過程只是為了賺錢而不可缺少的中間環節,只是為了賺錢而必須干的倒霉事。”
如果我們進一步追問:為什么金融化偏偏要欺負老實巴交的實體經濟,卻不允許與實體經濟相關的收入增加呢?
答曰:既然生產過程“只是為了賺錢而必須干的倒霉事”,那么不欺負你實體經濟,又欺負誰呢?所以馬克思說:“因此,一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國家,都周期地患一種狂想病,企圖不用生產過程作中介而賺到錢。”
問題是,想欺負老實人是一回事,有沒有實力欺負老實人又是另一回事。揭示虛擬資本欺負實體經濟的實力,我想并不會出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預料,但卻一定會出乎庸俗經濟學的預料。
在《虛擬資本》的前言的末尾,迪朗給出了如下判斷:“金融的日益復雜化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生產活力的枯竭與資本需求和民眾愿望之間日益嚴重的脫節。”
迪朗的這個判斷,其實已經很接近馬政經預料中的答案了。至于如何理解這個答案,我將在后面給讀者詳細解讀。
六、幸存者偏差
在書中,迪朗還提到了現代經濟學最為常見的一個觀點,這個觀點是:“危機更多是由錯誤的信念而非蓄意欺詐所致嗎?各種基于經驗的著作都支持這種觀點。”
在我看來,危機究竟是錯誤信念惹的禍,還是蓄意欺詐惹的禍,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所謂“各種基于經驗的著作都支持這種觀點”,不過是“幸存者偏差”的結果而已。
迪朗雖然十分留意這個觀點,卻并未被這些錯誤信念綁架,所以他的問題導向始終聚焦于資本主義制度本身:“由此推論,金融的不穩定性并不是一個道德問題……。相反,問題在于允許和鼓勵這種行為的自由化金融框架本身。”
(未完待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