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發展路徑討論·
中國改革的目標,是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建設一個兼顧效率和公平的社會,一個創新型、學習型社會,一個和諧的、政治清明廉潔的社會。
駕好改革、發展、穩定三套車
文/特約撰稿員 高梁
經歷了20多年的改革開放和經濟快速發展,正確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三者的關系成為當今中國所面臨的重大挑戰。早在1980年代,中央有關文件就反復強調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系。一方面,改革是為了激發經濟運行的活力,更好地促進國家的經濟發展;另一方面,改革的過程也是社會利益出現分化的過程,因此,必須以保持社會穩定作為基本的邊界條件。這就是“漸進”式改革所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從國際視角看制度變革與穩定的關系
從蘇聯和東歐的變遷看,實行計劃經濟體制的國家向市場經濟的過渡,大體經歷了三種方式:一是漸進式的道路,二是激進式的“推到重來”方式(如蘇聯),三是通過外部力量進行改造(如東德)。中國學界和政界有些人,有感于本國漸進變革過程中出現的種種矛盾,常常對俄羅斯“一步到位”實現資本主義不無羨慕。他們認為,“一步到位”解決“舊體制弊端”——政治上實現多黨制,經濟上徹底資本主義化——就可以真正擁有經濟騰飛的體制條件。甚至對蘇聯東歐由于這種休克療法,造成了十幾年的經濟衰退,很多人都認為這不過是一種“短痛”。長痛不如短痛。但是,俄羅斯的實踐說明,政治架構的大變動極大地干擾了經濟聯系和工業組織的正常運行,甚至導致經濟的全面混亂。
這種短痛的結果,使得蘇聯失去了當年的一流強國地位,只是憑借以往強大的工業技術基礎、豐富的土地和自然資源,才支持了經濟的基本運轉。這種結果對其自身來說,是一種發展戰略的失敗。而東歐小國,在當年社會主義時期就沒有獨立性,轉型后的今天照樣不可能有獨立性。脫離華約組織倒進歐盟的懷抱,這些國家原有的國有骨干大企業,在私有化過程中,大部分落入西方跨國公司囊中。可見,制度的激烈變革所付出的發展代價,往往是十分高昂的。
當然,蘇聯是在計劃經濟下實現了一種充分就業的狀態,因此它的政治崩潰造成經濟衰退是不奇怪的。與蘇聯相比,中國在計劃經濟條件下還沒有達到充分就業,所以,中國的漸進改革有一個得以成功的基礎,就是通過多元所有制的經濟發展,促進改革過程中國家經濟的持續發展。這種國際視角的比較說明,中國的改革戰略應該是發揮自身優勢,避免休克療法,通過漸進改革來維持經濟發展勢頭。這是我們考慮改革和經濟發展兩者關系的一個基本出發點。
中國不能走完全市場化的發展道路
我們經常說,“發展是硬道理”。但是,中國應當采取什么樣的發展思路,以及如何處理改革和發展關系?
20多年來,在國家戰略發展上有兩個相互矛盾的思維邏輯:一個是一度流行的發展思路,就是“完全市場化和全面開放-發揮勞動力便宜的比較優勢-融入國際分工體系”。另一個思路是,在長期發展過程中,要注意到開放程度的可控性,注意產業的升級,強調產業的自主性和安全性。
這后一種思路并不是要否定市場經濟的作用,也不是要否定比較優勢的客觀力量。對于中國來說,發揮比較優勢、參加國際分工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中國發展到了今天這個階段,必然要求進行產業結構和技術的升級,不能永遠處于國際的低端加工鏈上。2005年,中央提出要把自主創新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中心環節,這是十分正確的,具有戰略眼光的。實現這項任務,就必須在市場化的同時,加強國家對產業升級的引導,推動產學研結合進行自主研發,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不能完全聽任市場機制發揮作用。
中國為什么不能走完全市場化的發展道路?
首先,中國是后發展國家,在市場的規范性方面不夠完善、產業、技術競爭力等處于弱勢地位。舉兩個例子:中國3大石油公司的營業額總額不如美國xx一家。中國航空工業技術研發的投入還不到波音公司的5%。所以說,后進國家要想在產業競爭力和技術創新能力方面追趕先進國家,需要盡國家的力量來和國外的公司對抗。如果過分削弱本國的企業實力,過分強調本國微觀的市場競爭,而不去注意國際市場的競爭,是要吃苦頭的。所以,必須采取“國家適當支持”和“將企業推向市場”并重的政策,正確處理保護-競爭的關系。這樣才能幫助民族企業在強大的跨國公司競爭環境中,逐步提高自身的競爭力,最終實現追趕先進的目標。一味偏重“市場化”和一味強調“國家保護”都是片面的。
其次,中國人口眾多、資源緊張這一現實國情,決定了不能走完全市場化的發展道路。中國在發展過程中,物質資源的硬約束是客觀存在。中國目前已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能源生產占世界第三,能源消費占世界第二。可是我們的人均能源消費只有1.29噸標準媒,而世界平均水平為2.5噸。也就是說,中國發展到今天這種程度,能源消費才是世界水平的一半,先進國家的1/4。如果按照傳統的西方工業化模式搞下去,15年后,中國的年石油消費量,按照西方的消費水平,將達到16億噸。而國內生產只有2億噸,14億噸要靠進口。而現在全世界可供出口的原油每年只有15億噸。其他方面也一樣。中國目前的鋼產量居世界第一,但是每年一半以上鐵礦要靠進口。
這種資源的硬約束決定了,中國的發展,不可能完全遵循西方式的資本主義發展道路,即通過完全市場化的、拉大貧富差距的方法,來實現高速發展。中國必須更多地強調公平性,更多地注意民生,注意可持續發展。中央提出要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走資源節約型發展道路,就是這個道理。中國也不能僅靠企業短期利潤驅動的市場機制,必須加強宏觀、中觀和微觀機制的協調。
必須強調指出,單純的市場化、私有化改革,不可能實現強國目標。從經濟發展模式的角度看,世界上大體有4種模式:歐美型、拉美型、蘇聯型和日韓型。歐美模式是先行的現代化。蘇聯是通過計劃經濟手段高強度動員資源,從一個落后國家變為先進工業國。拉丁美洲的殖民歷史不比美國短,但市場經濟并沒有創造出富強的一流國家,相反成為資源輸出國和資本技術輸入國,成為依附型的經濟體。而日本和韓國作為后起的東亞國家則迅速崛起,成為可以和美、歐在很多領域抗衡的先進國家。它們靠的是什么?值得我們深思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政府的進取戰略和由政府主導的官產學言結合、高強度吸收消化先進技術并形成自主發展的技術能力。這些說明了一個道理:市場化制度是國家經濟崛起的一個必要條件,但不是必要充分條件。
中國不能僅僅依靠市場化改革。如果過分強調微觀自由而削弱國家的管理能力,中國就會變為“弱勢國家,渙散社會”,最終將被發達國家鎖定在提供原材料和低端加工產業的位置,走上拉美國家的依附型發展道路。這決不是我們的經濟發展戰略目標。盡管20多年來的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了舉世矚目的經濟發展,但在強大的國際競爭面前,中國仍然處于劣勢。
中國目前發展中面臨的突出問題是,由于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導致工業競爭力不足,對外依賴性增強。所以,中央提出“自主創新”方針,具有重大的發展戰略意義。我們常說,“發展是硬道理”,“以發展為第一要務”。但在很多人心目中,所謂發展是硬道理,就是招商引資是硬道理。招不來商,引不來資,就招個開發商來做房地產,拆城市民房,搶農村土地,搞得雞飛狗跳墻。為了一時的GDP好看,犧牲長遠的發展利益。這叫什么發展?這不是硬道理,這是飲鴆止渴。這樣的發展觀是違反科學精神的。真正的硬道理是國家的競爭力。因此,必須強調產業競爭力,強調整體競爭力。在發展過程中,必須保持自主的戰略追趕態勢,注重發展和安全的統一。
什么叫安全?安全應該是廣義的理解,既是國防的安全,也是產業的安全、能源資源的安全以及生態環境的安全。在這方面,中國目前面臨的問題是十分嚴峻的,絕不是唱“鶯歌燕舞”的時候。
以什么樣的改革促發展求穩定
我們通常說,改革是發動機,是促進發展的動力。我認為還應該加一句:改革必須服務于經濟科技發展的戰略目標。改革決不是單向的“市場化、私有化”。
目前理論界存在著一種強烈傾向——否定“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在一些人心目中,所謂的“改革攻堅”、“將改革進行到底”,就是蘇聯的“休克”療法。然而如前所述,中國的具體國情決定了,中國不能走蘇聯“休克”式的資本主義化道路。蘇聯的改革決不應該成為中國改革的樣板。
中國的改革和以改革促進發展,必須符合科學發展觀,必須以國家競爭力為基本導向,必須超越GDP目標,把GDP目標轉為國家競爭力目標。瑞士洛桑的“國家競爭力”評價指標,對“制度”的優勢提出了兩個基本定義:第一,系統開放性和系統自主運行有效性的平衡;第二,微觀活力和宏觀調控的平衡,分散和集中的平衡。這兩個國際公認的指標,也應該是中國的基本原則。
對后進國家來說,尤其是大國,必須解決好“借助外力”和“保持自主性”之間的平衡問題,解決好“市場化”和國家控制關系的問題。須知,開放度和市場化水平是有科學尺度的,并不是越開放越好,市場化程度越高越好。
平衡度怎么掌握?我認為,一個基本標準,就是國家必須對命脈、戰略、骨干產業的發展保持控制權,對這些領域不能無原則放開。這是因為,“大躍進式”的私有化有著高度的不確定性。很有可能非但不能增強企業活力,反而會造成經濟的混亂。因此,在發展多元經濟成分時,必須對私有經濟發展中的不確定性有所警惕,對外資對國內關鍵產業的控制野心有所警惕。國家必須保留民族工業的地位,高度重視經濟科技的自主發展。
經濟改革決不意味著國家把經濟管理和指導的責任都推給市場。在這個過程中,政府調控和發揮市場的作用,兩者的關系十分復雜,必須審時度勢。
國家控制不等于計劃經濟,而是說,政府要保留對經濟宏觀控制能力、資源動員能力和產業政策制定貫徹能力;要為科技自主創新提供環境,提供資助,推動產學研合作和知識流動。
去年的“郎顧之爭”,引起了全社會關于改革的大爭論。廣大網民用網上投票的方式否認了程序非正義的、導致貧富分化和分配不公的企業改革。這說明,中國的老百姓對國企改制中黑箱操作、官商勾結等現象普遍不滿,這使我們再次看到片面的“產權改革”所造成的不良社會影響。從中可以得到的教訓是,不論國企改革還是其他領域的改革,不但必須高度重視“社會穩定”這個基本邊界條件,更重要的是,要有正確的指導思想,也就是解決好改革發展是為什么人的問題。科學發展觀的第一條就講以人為本。什么叫以人為本?以人為本就是說,不是以資本為本,不是以外國老板為本,不是以GDP為本。有學者指出:我們需要確立以人為本的改革觀,需要廣泛參與的改革,需要基于規則的改革,需要透明的改革,需要分享式的改革。這是十分正確的,應當引起經濟改革的研究者和決策者的高度重視。
中國的改革是要建設一個法制的、規范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要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建設一個兼顧效率和公平的社會、一個創新型學習型社會、一個和諧的,政治清明廉潔的社會。對外有效維護國家安全,對內讓最大多數的人民生活不斷提高。中國的改革不能改成腐敗的、官商勾結的、貧富對立的、對外依附的資本主義。如果那樣,就意味著改革的失敗。
最近,中央召開了全國科技大會,提出“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奮斗目標,明確提出了中長期科技發展的目標和重點任務,以及建設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中心,產學研結合的國家創新體系,并制定了配套的政策措施。這標志著,中國決心堅持自主發展的經濟路線,通過發展自主技術能力提高國家競爭力。這是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也體現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來目標。
(《鳳凰周刊》總第210期,2006年2月15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