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 打 《 萬 科 》
趙 磊
(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家》編輯部)
《萬科》是我比較喜歡的雜志。盡管《萬科》并未公開發行,然而拜“萬科”房地產大名之賜,這本裝幀精美的雜志不知是否有如其老板一樣能吸引公眾的眼球?不管怎么說,在我看來,比起不少“用真名說假話”的八股期刊,《萬科》的文風清新、幽默,比較率性而且前衛,可讀性強,其中也不乏有深刻的佳作(我就比較喜歡郭梓林和縹緲先生的文章)。作為同行,我對這本刊物期許較高。當然,期許較高,故而有所挑剔。以2005年第4月18日出版的《萬科》為例,我對其中的幾篇大作就不敢恭維。由著性子寫下來,不成體統,話語也難以“中規中矩”,是謂“散打”。如有得罪,還請海涵。
曼德威爾“徹底改變”了什么?
在專題文章《精英的聚會》中,作者告訴了我們一個驚人的消息:“自基督教早期以來,有錢人一向是經濟理論中的反派”(11頁),然而“這種把旨在國家財富歸功于貧窮階級的說法,一直到1714年終于被打破。那年春天,倫敦醫師曼德威爾出版了《蜜蜂的寓言》這部以韻文探討經濟議題的作品,以此徹底改變了一般人對貧富階級的觀察”(10頁)。這本書證明,“國家的繁榮是富人的功勞,窮人只扮演了無足輕重的工具性角色”(11頁)。
《蜜蜂的寓言》真有這么大的力量?我深表懷疑。據我淺薄的歷史知識,早在曼德威爾降臨到人世上的很久很久以前,不僅已經有人“徹底改變了一般人對貧富階級的觀察”,而且有錢人也并沒有被打入“反派”行列。比如:
在兩千多年前的古希臘時期,亞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就斷定:“很明顯,人類確實原來存在著自然奴隸和自然自由人的區別,前者為奴,后者為主,各隨其天賦和本份而成為統治和從屬”。(亞里士多德:《政治學》18頁)
古代印度的《摩奴法典》規定:窮人(首陀羅)“為了天,也為了[今世和來世]兩方面的目的,須服役于婆羅門(富有階級)”,俯首貼耳地服從是窮人“最好的職業”。(周一良等:《世界通史資料選輯•上古部分》222頁)
瞧瞧,有錢人哪里是什么“反派”人物,簡直就是一個“正面人物”形象嘛!古羅馬皇帝卡里古拉(公元37-41年)說得更直白:“君王都是神明,或者說,人民都是畜生”。(盧梭:《社會契約論》11頁)看來這位皇帝的觀察比曼德威爾還要“徹底”。有關的文獻俯拾即是,我就不再一一列舉了。
如果說直到《蜜蜂的寓言》出版前,比曼德威爾還要“徹底”的看法一直都是居于主流的觀察,那么不知曼德威爾“終于打破”了什么?又“徹底改變”了什么?其實,真正“終于打破”、“徹底改變”了統治世界兩千多年之久的主流觀察的,并不是18世紀的倫敦醫師曼德威爾先生,而是19世紀的猶太人馬克思同志。為了節省編輯、讀者以及我本人的“交易費用”,我就不再重復馬克思的剩余價值論了——我建議作者在欣賞為富人辯護的《蜜蜂的寓言》之余,也讀一讀為窮人辯護的《資本論》。
有錢人才是“社會上真正有用的人”?
在《精英的聚會》中,作者以贊賞的心情寫道:“曼德威爾認為,……社會上真正有用的人其實是富有階級,因為他們的消費為其他階級的成員提供了工作機會,讓社會最弱勢的成員得以生存。如果沒有富人,窮人要不了多久就得入土為安了。”(10頁)
讀到這里,我差點暈過去,如此露骨地為富人辯護,就連當今西方的主流經濟學都不屑以為(比如,不論主流經濟學怎樣與時俱進,怎樣強調資本的作用,也不敢把“勞動”從創造價值的要素中剔除),不知《精英的聚會》的作者為何如此津津樂道。按作者的敘述,好象勞動階級都是一群垃圾廢物,只有靠富人的施舍才有資格活在這世界上。對此,我就不再重復馬克思關于“誰養活誰”的常識了,免得有人說我思想僵化不與時俱進。
我只想請教作者的是:既然勞動階級對富人而言只是多余的包袱,對社會財富只是一種無謂的浪費,為什么富人非得雇傭他們不可?難道是吃飽了撐的?為認真貫徹作者的邏輯起見,也為了讓愚笨如我輩者心服口服,我強烈建議富人從此不要再“為其他階級的成員提供工作機會”,這樣就可以保證:其一,富人的財富從此可以源源不斷地從地下自動冒出來,從天上自動掉下來;其二,無用的窮人可以早日“入土為安”,讓這世界只剩下“真正有用”的富有階級;其三,既然都是富人,從此可以“天下無賊”,一派和諧。
有錢人“可能根本上就比較優秀”?
在《精英的聚會》中,作者還宣稱:“在采取精英制度的社會里,人人稱羨的高薪體面的職務可以透過個人的才智爭取而來,因此財富便顯然足以代表品格的高尚程度。富人不只是比較有錢而已,他們有可能根本上就比較優秀。”(15頁)
在當下的中國,有錢人的財富是否“足以代表品格的高尚程度”,“高薪體面的職務”與個人的才智究竟是何關系,恐怕是一個地球人都知道的常識,我不說也罷。當然在有些人看來,當下的中國是不是合格的“精英制度社會”還是一個疑問,也就是說中國的有錢人并沒有得到應有的尊重。所以中國的富人對“原罪”呀、“腐敗”呀、“兩極分化”呀,十分敏感,前一段時間,有個叫郎咸平的不就搞得“富人很生氣,后果很嚴重”嗎。
不過,即使在已經“很”精英制度的發達國家,老外們也未必認可有錢人“根本上就比較優秀”之類的高論。比如當代西方著名社會學家迪韋爾熱就說:“下層階級天資特別聰明的個人,經過巨大努力可以擺脫原來的階級地位,但不可能爬到社會階級的頂端,爬到頂端一般要經過好幾個世代,而且相當罕見。上層階級降到下層階級也并非不可能,但這種情況就更加罕見和有限了。”(迪韋爾熱:《政治社會學》150頁)另一個社會學家羅斯則明確指出:“窮人之所以窮是因為他們被迫處于困苦之中,而不是因為他們不如掠奪階級有能力、有干勁。”(羅斯:《社會控制》301頁)
回到《精英的聚會》,作者最后教導我們:“在這個精英主義的時代里,不僅財富的分配合乎公平,似乎連貧窮的分配也合乎公平。地位的低落不但令人遺憾,也成了個人‘應得’的懲罰。”(17頁) 恕我直言,這段話真讓我感到不寒而栗:這不就是腐朽的“血統論”在現代市場經濟下的“翻版”嗎!嗚呼,真是“不知今日何世,今夕何年”了。可笑的是,這個“翻版”比起正版的“血統論”來說,也僅僅是個低級的“盜版”而已——盜版的東西畢竟有些心虛,否則,作者也就不會說出貧窮的分配“似乎”合乎公平這樣沒有底氣的話,并對窮人“應得”的懲罰表示假惺惺的“令人遺憾”了。
自由選擇何以可能?
在專題文章《為未來做好準備》中,作者說:“20年的改革使中國人的個人權利獲得了較大的發展,人們可以選擇居住地,可以遷往他鄉甚至出國,可以自由擇業,買東西不必再用政府配給的票證,領導和老師也不敢像過去那樣未經允許公然拆開你的信件……這種發展的直接后果,就是作為個體的中國人不再是俯首貼耳的‘臣民’,而是被解放出來,變成了有較大自主選擇能力的‘公民’。”(17頁)
作者對改革20多年來國人“可以做這做那”的微觀敘事,我想大家都是感同身受的,大概也是沒有異議的。但我認為還有必要補充以下幾點:
——今天的人們的確可以“自由”地選擇出國、遷徙,想買什么就買什么。但不要忘了:有了錢你才有選擇的資格,才可以想買什么就買什么;沒有錢你就什么都不是。在市場經濟下,自由一旦離開了金錢,就注定要出丑。理解這一點并不需要多高的智商,看看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看看今天你周圍“公民”們的現實生活,恐怕就清楚了。
——今天的領導的確不敢像過去那樣“未經允許公然拆開你的信件”,但是他一定敢“未經允許公然砸了你的飯碗”。“不再是俯首貼耳的‘臣民’”固然很值得自豪,但為了飯碗計,在老板面前這種自豪感恐怕是要大打折扣的。
——對于“擇業自由”,我就沒有作者那樣興奮,因為我很難把下崗工人和失地農民的“無業可就”與“自由”聯系到一起,如果這種“無所事事”就是精英們所標榜的“自由”,不知那些高喊自由的精英們是否愿意自己也享有這樣的“自由”?至于浩浩蕩蕩、東奔西突、背井離鄉的農民工們,除了進城打工一途,他們能有別的選擇自由嗎?對于他們來說,“自由”意味著就業出路和社會保障,而不僅僅是掛在嘴上的擇業、遷徙和土地買賣的自由。高尚的道德訴求必須靠“形而下”的物質保障來落實,否則,享有了擇業、遷徙和土地買賣“自由”的破產小農,至多也“不過是從農村貧民窟遷到了城市貧民窟而已”。
補充以上幾點并不是要為改革開放抹黑,也不是要有意與作者過不去,只是覺得看問題還是“一分為二”好,這樣可以在我們從“臣民”變成“公民”后,不至于頭腦發熱忘乎所以,以為我們從此步入了人間天堂。
怎樣“微笑著上升”?
順便說說《束腳的快樂》。作為該期打頭的文章——請原諒我的淺陋,《束腳的快樂》單看標題就不知所云。至于“20年來,我們面對的,是對國家和公共域場一連串事件和名詞的自省和探求”(2頁),作者從改革20多年來的歷史一路說開去,東拉西扯,用一大堆時尚的廢話,小心翼翼地按摩著白領精英的頭皮,大概是想喚起他們的道德責任感,以期實現“我們身處其中的世界才能一次又一次地擺脫惡的侵擾,在事件和話語的音量中微笑著上升”(3頁)。
懵懵懂懂地想了半天,“在事件和話語的音量中微笑著上升”或許就是全篇的“文眼”吧?問題是:話語的音量可以用分貝來衡量,只是“事件的音量”不知如何把握?作為這世界中的一粒塵埃,我極愿意身處其中的地球“微笑著上升”,但我怎么也不明白,為什么我腳下的地球一定要在“事件和話語的音量中”,才能“微笑著上升”?難道這樣就有了“束腳的快樂”?
說句不中聽的話,在一大堆華麗辭藻的包裹下,我能看見的只有蒼白和貧乏。如果作者是在“自娛自樂”,倒也罷了。然而《束腳的快樂》似乎擔當著“微言大義”的雄偉抱負,這就多少讓我感到了作者力不從心的尷尬——當然,除了文章的標題之外,因為我到現在也不明白什么是《束腳的快樂》。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