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遲早要到來,廣州的城中村改造已經(jīng)進入倒計時。昨日,在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上,有關部門審議了《各區(qū)(縣級市)新(擴)建少年宮項目選址方案》、《廣州市城中村安全隱患整治三年行動計劃(2014-2016年)》、《廣州市改造農村泥磚房和危房三年工作方案》等文件。會上的結論是,廣州城中村問題非常突出,存在大量的“住改倉”、“三小”和“三合一”場所,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因此,整改刻不容緩。
講到城中村,人們就馬上將其與臟亂差、黃賭毒等現(xiàn)象聯(lián)系在一起。在現(xiàn)代城市發(fā)展中,“城中村”成了城市的夾縫,滯后于時代發(fā)展步伐、游離于現(xiàn)代城市管理之外,同時由于租金便宜,因此聚集了大量外來人口。我在10年前曾在石牌村住過一年,成為萬千租客之一。這里的房屋布局堪稱經(jīng)典,我那房間打開窗戶就看到另一棟樓的一扇窗戶,還能向那戶的哥們借根煙抽。如果我走出陽臺,就能從這棟樓跳到那棟樓。這種布局,有人叫“一線天”,有人叫“握手樓”,都很貼切。租客遭竊的不在少數(shù),甚至還發(fā)生過兇案。這里消防、衛(wèi)生、排水等都成問題,每到晚上不時飄來陣陣惡臭。還有凌亂的纏繞在半空的電線,在下雨的夜晚,隨時擔心它會掉下來。
既然如此多問題,整治就是遲早的事。至少,這些存在著各種隱患的違建必須拆除。作為城市發(fā)展的毒瘤、拖后腿者,城中村的消亡是大勢所趨。可以預料,隨著城中村整治的深入,曾經(jīng)混亂的城中村或將變成寬敞的馬路、綠地,甚至高級寫字樓、豪宅,城市的形象將因此得到進一步改善。
但是,吊詭的是,又有不少人城中村的離去。經(jīng)濟學家盧周來說過,“城中村是窮人的福利。”沒有了城中村,就沒有了價格低廉的出租屋,就沒有了便宜美味的宵夜,也沒有了提供生活必需品的“一元店”。原本居住在城中村的低收入者,尤其是外來務工人員就不能繼續(xù)在市區(qū)生活,這無疑意味著城市對他們下達逐客令。據(jù)統(tǒng)計,廣州304個城中村中,有500萬的外來人口,他們大多是月薪不超過3000元的打工者,或者剛畢業(yè)不到3年的大學生。如果他們被迫離開廣州,不僅廣州的制造業(yè)、服務業(yè)等都會遭遇打擊,很多公司都會留不住人才,因為大學畢業(yè)生會因為生活成本原因而不再選擇往廣州就業(yè)。深圳由于低價出租屋供應量不足,導致最近人才頻頻流失,這限制了經(jīng)濟質量的提升,成為經(jīng)濟進一步增長的天花板。
不僅如此,城中村的消失也意味著廣大市民生活福利的減少。試想,城中村的雜貨鋪、理發(fā)店、裁縫店、修鞋攤等小本生意將會因找不到低租金店面而消失,石牌村別具特色的風味燒烤也將成為過去時。而且,城市的服務業(yè)價格也將上漲,市民的生活成本必將上升,因為鐘點工、洗頭妹、餐廳服務員、足療技師等從業(yè)者是居住在城中村的主要群體。
我居住在城中村期間,難免抱怨城中村的臟亂差,但同時也為它的朝氣和熱力而著迷。在這里,可以感受到外來打工者的夢想、堅持和失落;在這里,可以接觸到不同的地域文化、領略到各地不同的美食;在這里,年輕大學生在思考、尋覓,探索成功的路徑。這里迸發(fā)的激情與光芒,是高尚住宅區(qū)所不能比擬的。換句話講,一個城中村的不夜之城,是城市活力之所在,是城市溫度之所在。
不管怎么說,城中村的改造勢在必行。但是,我希望改造的過程中,能保住城中村區(qū)域的一些體溫,讓低收入者依然可以在此居住、謀生,讓年輕人能以此落腳、棲息。我們可以且必須改善城中村,但不能消滅它,更不能斬斷它的希望與活力。因為,檢驗城中村整治成功與否的標準不是拆了多少房屋,而在于城中村居民的居住條件有了多大改善,在于他們的謀生機會、幸福感、滿足感是否增加。
(作者為報社評論員)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