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5月4日,是“五四運動”95周年紀念日。今天上午,習近平主席來到“五四運動”的發源地北京大學,與北大師生共同紀念這個日子。習主席觀看了學生的課余活動,聽取了幾位北大師生代表的意見,與大家進行了座談交流。習主席結合自己年輕時的經歷,談了讀書、知識、教育、國家等多方面的話題。現場氣氛熱烈,習主席雖然親自寫了講話稿,但他的隨性發揮,引起了北大師生的陣陣笑聲和掌聲。
我認為,習主席在“五四”紀念日走訪北大,可以從多方面加以解讀。
首先,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人中,很多都與北大有著密切的關聯,北京大學可以視為中國共產黨的發源地之一。因此,習主席在這個日子來到北大,意味著不忘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要繼續傳承中國共產黨的“紅色基因”。這既是對北大的要求,也是對中國共產黨自身的要求。
其次,北京大學原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國立”大學,這意味著不論思想、學術還是教育,都要立足于中國自身,繼承和發揚中國悠久的傳統文化與合理的價值觀體系。只有在這個基礎上,北大提倡的“兼容并包”才有堅實的落腳點,才能明確自己的立場和方向。習主席在北大提到要有“文化自信”,就包含著對于傳統和外來文化的辯證態度,它可以擴展到當今中國的各個領域。
第三,北大是高等學府,也是中國教育事業的一個縮影。習主席走訪北大顯示出對于中國教育的重視。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百年大計”,一個國家和一個民族,如果不重視教育將失去發展的潛力。教育既是投入,也是收獲。對于教育,一方面我們要強調,中國歷來有著重視教育的優良傳統,今天,無論怎樣重視都是應該的,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看到,教育不僅事關個人,同樣事關國家命運。教育如果出現偏差,對于個人可能是誤人子弟,對于國家可能就是方向性的嚴重錯誤。因此,重視教育應包括內容和形式、數量與質量兩個方面。
第四,習主席在與北大師生的交流座談中說到自己當年在農村插隊落戶的經歷,還說到自己從年輕到現在,很多觀念和看法如何隨著人生閱歷的增長有改變或有堅守。這實際上是對教育的內容提出更高的要求。學歷不是目的,書本不是全部。教育是為了服務中國現實、解決中國現實問題。教育需要理論,更需要理論聯系實際。這既是對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也是對學生的要求,更是對所有知識分子的希望。當今中國,知識分子如何與中國現實緊密結合,的確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大問題。
第五,青年是“五四運動”的主力,“五四”這個紀念日也是為青年而設,今天的青年是未來的棟梁。中共十八大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去年“五四青年節”時,習主席在與各界青年代表座談時就提出,“青年強則中國強”,當今廣大青年要將實現自己的個人夢想與實現“中國夢”結合在一起。今天,習主席在北大與青年學子見面、交流,更加強化了這個希望。中國的未來在當今青年的肩上,習主席在詢問了北大學生如何處理上網與讀書的關系后提出,要“走向操場、走向社會、走向世界”,這是對當今所有中國青年、學生提出的希望,指出的方向。
今天北京天氣很好,習主席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走訪北大,有著特殊的含義。習主席平易近人的舉止、舉重若輕的言語,顯示了他本人的自信,也感染了北大的師生。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