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5成功著降“遼寧艦”引熱議》,美國之音電臺網站11月23日報道,《香港商報》11月24日報道,臺灣《中國時報》11月24日報道,香港《信報》11月24日報道,香港《頭條日報》11月22日報道,香港《明報》11月22日報道,俄羅斯軍事觀察網11月23日報道。雖說是“熱議”,但除了美俄之外,所引的大部分內容都來自香港媒體,這可能是因為這些媒體還都只是在報道周五的那個消息,不過,今天中國官方已經正式公開了殲-15起降的視頻,相信應該能夠引起外媒更多的關注。
由于新舊殖民主義勢力侵占我國領土領海及各種資源的野心不死,因此,其十分在意我國的軍力發展和軍事動向。當然,我們更愿意從經濟的角度來談這個問題。盡管境外敵對勢力天天宣揚中國經濟崩潰論,并且以此論為借口在中國推行各種所謂的旨在“挽救”、“振興”中國經濟的改革主張,但是,無論從那個統計數據來看,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都遠遠高于那些敵對勢力的經濟增長速度,在此情況下,這些據說是擁有“救世良方”的“白求恩”們不去挽救或振興他們自己國家的經濟,相反,不遠萬里跑來中國“傳經講法”,真可謂是別有用心。再加之國內漢奸的緊密配合:一面高舉改革開放的旗幟,一面竊國肥私、喪權辱國。即便中國現在的狀況優于他國,但在私有化改革的不斷折騰下,搞不好就會被生生整垮,如前蘇聯一般,在一夜之間回到解放前。實際上,中國所面臨的問題絕不是什么通過發展獲利多少的問題,而是所獲之利究竟歸誰所有的問題,究竟是歸一小撮資本家和官僚的家族所有,還是歸全體中國人共有,這是決定中國前途的大是大非問題。
當然,中國目前,憑著所剩不多的國有企業以及老百姓的歷史積累,還能為國防現代化、信息化建設提供有力的支持,反之,如果國營經濟被私營經濟徹底打倒,如果公有資本壟斷的行業被私有資本所瓜分和霸占,進而獲得“改革紅利”的這幫資本家和官僚的家族成員再移民海外或搞個什么雙重國籍之類的東西,那么,屆時,中國就徹底失去了社會主義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要知道,社會主義之所以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那完全是建筑在國營經濟的骨干作用和公有資本的壟斷地位之上的,正因為經濟力量的高度集中,才導致了政治力量和社會力量的高度集中,由此才得以具有社會主義的這個優越性。我們反觀美歐,盡管從經濟數據來看,美歐的經濟總量都遠遠高于我國,但是,由于美歐的政府是建筑在資本主義私有制的經濟基礎之上的,因此,盡管社會上的個別人很富有,但是這種社會力量卻根本無法轉變為國家力量,相反,這種社會貧富兩極分化的狀況反而成為了導致資本主義國家不斷陷入動蕩的直接原因。
毛主席時代,中國人民在解放前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在打贏了幾場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保家衛國戰爭的同時初步實現了工業的現代化,并且,在這種——相較美蘇歐——絕對劣勢的條件下,擁有了以“兩彈一星”為代表的現代化高尖端軍事裝備。在改革開放之后的三十多年間,在毛主席時代的良好基礎上,在沒有與國際霸主緊張對峙甚至交戰的情況下,如果中國的軍事裝備與國際霸主的軍事裝備的差距不是縮小反而是拉大的話,那么只能說明國防建設的路線出了問題,幸好,“禍兮福之所倚”,在臺海危機及我駐南使館被炸后,我國政府及時調整了國防建設的路線,抓緊時間補課,到現在十多年的時間里,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績。當然,在此,我們依然要指出的是,成績固然巨大,但是這些國防建設的成果最終究竟為誰服務——究竟是為中國十幾億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務,還是在漢奸賣國賊的操縱之下為美帝服務——至少到現在來看,依然還是一個需要經過激烈斗爭才能解決的問題。
說到底,還是個所有制的問題。中國人民創造的巨大財富究竟為誰所享用?中國人民累計的巨大力量究竟為誰所使用?在國內,問題歸結為,社會財富究竟是為一小撮資本家和官僚的家族所享用,還是為全體人民所共享?在國際上,問題歸結為,中國人民創造的財富究竟是用在了中國人民自己的頭上,還是被漢奸賣國賊以賣國肥私的方式讓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勢力所享用了?不解決所有制問題,其他問題都是無法真正解決的。正如工人無法通過調整自己來解決其與資本家在勞動果實的分配上所存在的嚴重不公平問題,中國也無法通過內部調整來解決中國財富被外國無償占有及享用的問題。
現在,無論美國還是俄羅斯,其國內正在發酵的軍政人事斗爭歸根結底還是為了“爭錢”。美國的經濟總量遠超中國,俄羅斯的人均GDP也高于中國,但是,它們都無一例外的缺錢,這當然是拜資本主義私有制所賜。因此,資本集團和政治集團在協調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的關系上展開了激烈的斗爭,而這種斗爭的具體化就是人事斗爭。可是,與此同時,中國國防力量的迅速提高從外部進一步刺激了美俄等國家,無可避免地增加了美俄等國的壓力,由此,至少在觀念上進一步加劇了美俄等國內部政經兩大集團之間的矛盾。之所以講是“觀念”,就是在于美俄等國如何認識中國軍力的成長,如果美俄等國認為中國軍力的這種成長尚不足以改變既有的國際軍事格局,那么中國的軍力發展就幾乎不會對美俄內部的政經斗爭產生影響,反之,如果美俄等國認為中國軍力的成長已經開始威脅甚至改變既有的國際軍事格局的話,那么美俄等國內部的政經兩大集團之間關系的調整節奏就會被中國的這一變化給打亂了,由此,美俄等國的內部危機只會加重而不可能緩解,相應的,美俄等國內部的政經關系的調整就會以更加激烈的方式展開,換言之,美俄等國內部的人事斗爭就會更加激烈而頻繁。
隨著殲-15在遼寧艦上起降成功,一股中國軍事威脅論重新刮來,對此,中國自不必在意,但,對美國來說,此事著實會影響美國軍工既得利益集團與其他資本集團之間的關系,因為,現在,美國軍方完全有理由保留更多的航母編隊以應對“現實的”來自中國的軍事威脅,但這個動向恰恰又會破壞美國國內的經濟結構的調整計劃,而美國經濟結構的調整的步伐一旦放慢又勢必影響到美國的整個國際戰略的部署節奏,簡而言之,實際上就會拖慢美國經濟獨立化——或者說“再工業化”——的速度,而這種變化又會在美國的中東政策上表現出來,而美國的中東政策又會影響到中國的海上貿易安全,由此反作用于中國的國防力量的建設步伐。具體說來,美國越是依賴中東能源供給,美國就越是要強化其對中東的控制力,由此,其與中國在中東爭奪利益的斗爭就會越激烈,由此就會給中國造成更大的加快國防軍事現代化、信息化速度的壓力,而中國軍力發展速度的提升又會反過來進一步打亂美國國內經濟結構調整的步伐,從而迫使美國延長其對中東的依賴時間,如此就進入一個惡性循環,而這個惡性循環的終點就是美國在中東挑起大規模戰爭,由此迫使相關國家采取更加激進的調整措施來應對新的國際環境。當然,美國的確有可能對中國軍力的提升視而不見,從而堅定不移地削減開支、調整經濟結構,但是,如此一來,美國的國際信用就會遭到極大的削弱,由此就會削弱美國的金融霸權,可是,在歐元對美元的威脅尚未解除前,美國是禁不起這種打擊的,因此,除非美國干倒歐元,否則,在歐元對美元的威脅沒有消除前,美國是不敢對中國軍力的提升采取視而不見的態度的。
《中國戰略石油儲備或已飽和》,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1月23日報道。據報道,國際能源署說,第一季度,中國供需缺口為每日65萬桶,第二季度,缺口縮小到每日51萬桶,7月,缺口縮小到每日10萬桶,8月和9月的數據顯示,缺口已經被彌補,由此認為,這些數字“表明補充庫存的行動已經結束”。據國際能源署估計,今年前7個月,中國將1.06億桶原油納入戰略石油儲備。
這種消息首先自然是被當作利空消息來炒作的,但是,如果國際油價失去這一“上漲理由”的話,那么,根據歷史經驗,油價如果因此大幅度走低的話,那么也就意味著要爆發侵略戰爭了,相反,如果油價繼續上下徘徊的話,那么就說明戰爭還打不起來,至少就是維持目前的這個烈度。當然,中國的石油儲備規模太小,對油價幾乎沒有什么影響力,倒是美國的原油或汽油庫存的變化倒是能夠為金融市場提供各種理由的。
《印度財長稱國家經濟狀況艱難》,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1月24日報道。印度財長奇丹巴拉姆說,本財年第二季度(7月至9月,即每一財年從4月1日開始計算)印度經濟增幅可能為5.5%,陷于一種“困難處境”。與中國的漢奸國賊每年必講的“今年是最困難的一年”不同,印度財長現在所說的的確是實情,因為盡管印度經濟增長率達到了5.5%,但是,印度的CPI一直在7.5%附近徘徊,換言之,如果印度經濟增長率不能高于7.5%的話,那么印度實際上就是處于一種衰退的狀態之中。按照中國改開教的邏輯,要振興經濟的話,那么就一是要加大私有化改革力度,二是要進行以資產階級專政為實質內容的政治體制改革,可是,這兩點早就在印度實現了,而且實現了好幾十年了。因此,印度的現實狀況已經昭示了改開教徒的改革開放路線根本就是一條死路。
《加報稱世界正迎來“非洲世紀”》,加拿大《環球時報》網站11月24日文章。中國經濟7.5%的年增長率在該文作者看來已經是“經濟暫停”的標志了,而非洲5%的增長率卻讓該作者得出了“非洲世紀”已經到來的結論。
不過,該文作者所指出的“過不了多久人們就會意識到非洲人取得的成就仍很脆弱”這句話本身是很有道理的,但絕不是該文作者在其后所給出的那些道理,因為該文作者頭腦里的標準是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標準,他總是用西方的那套標準來衡量非洲的成就。
我們要指出的是,非洲正在飛速發展著,這是國際經濟金融危機的直接產物,國際資本在危機的逼迫下不得不到非洲開辟新的市場,而非洲因此得以發展起來。但問題也恰恰出在這里,因為非洲的這種發展并不是自發性的,它此前的自發性發展受到了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勢力的打壓,毛主席就講過,即便它們要發展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列強也是不愿意的。而現在,國際資本為了緩解自身的危機而到非洲來投資的這個運動實際上只是為非洲本地的資本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機會,但這種可能性是否能夠轉變為現實性,那還要看世界列強之間的斗爭究竟發展到何種地步,對非洲而言,只有當世界列強之間處于激烈斗爭的時期,非洲本地的資本才能從夾縫中發芽生長出來,否則,非洲本地的資本只會被各種外來資本壓住。盡管中國在非洲投了很多項目,但就從官方的紀錄片來看,非洲當地工人的待遇依然十分差勁,當然,官方紀錄片所要強調的是中國企業在非洲取得的成績,不過,我們在這里主要關心的是非洲自身的發展問題。
那么,該文作者所謂的非洲世紀究竟會以一個什么樣的面貌呈現出來呢?就目前來看,如果美國因世界其他地區的斗爭激化而減少乃至撤出其在非洲部署的特種作戰部隊的話,那么非洲就能夠成為一塊比較適宜的吸納國際游離資本的大陸,由此帶來的是一個讓國際資本有機會從非洲賺錢的世紀,而未必是一個建立在非洲經濟基本獨立之上的非洲經濟大發展的世紀。
更關鍵的是,非洲國家在意識形態上深受西方新舊殖民主義勢力的影響乃至控制,因此,非洲實際上還存在一個民族獨立過程。而且,在非洲將外國駐非軍隊趕跑前,非洲的發展都將是異常艱難的。目前,北非——由于西方的干涉和入侵——已經陷入一片混亂之中,其前途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南非剛剛經歷了大罷工,階級矛盾尖銳,種族矛盾和階級矛盾交織在一起。西非國家屢屢被西方殖民主義勢力干涉,由于資源豐富,因此成為美國部署“大大西洋共同體”計劃時的獵取對象,同時,西歐為了減少對中東能源的依賴也加強了對舊殖民地的干涉力度。東非深受恐怖主義活動的危害,再加上美國的干涉,各種背景的恐怖主義活動層出不窮,其斗爭的目的是為了奪取對阿拉伯海的控制權。而隨著恐怖武裝活動被美國“趕到”中非,中非的前途也就有了不確定性,剛果(金)國內的武裝沖突只是一個開始。當然,很明顯,所有這些問題都與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勢力的干涉直接相關,因此,只有當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勢力無暇顧及非洲的時候,非洲才能擺脫目前的困境,正如當年西方列強之間的激烈斗爭給中國創造了民族民主革命的外部環境一樣。中國目前實際上有能力給非洲爭取到這么一個條件,當然,這完全要看中國的執政者是如何選擇的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