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為中美貿易順差“喊冤”: 統計在中國 利潤在外國
聯合早報網( 2011-10-22 )
黃慧敏 北京特派員
就在美國眾議院即將針對中國“扭曲的貿易政策”召開聽證之際,中國官方媒體《人民日報》以長篇專題報道為中國“喊冤”,指中美貿易順差是因統計方式不準確而被“嚴重夸大”。以2008年為例,中美貿易順差數據據說就比實際要高出七成。
《人民日報》昨天刊登的報道指出,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的生產分工正日益細化,個別零件皆由不同國家分工生產。其中,中國因相對低廉的制造成本,成了多種產品最終的集中組裝地,但可從中獲取的分成其實很低。
組裝蘋果手機
只分成3.6%
以蘋果手機為例,參與生產零件的日本、德國和韓國分別能得到相當于批發價34%、17%和13%的分成,但負責組裝的中國據稱只能拿到3.6%分成。
然而,在現行的貿易統計方式下,整部手機的178.96美元(約228.84新元)批發價卻因中國是最后組裝國,而都記在中國出的口賬目上,導致“統計在中國、利潤在外國”的偏差。
報道也引述世界貿易組織和日本亞洲經濟研究所的研究報告指出,按傳統貿易統計法,2008年中美貿易順差為2850億美元,但如過按增加值貿易計算,即根據生產鏈中個別國家所獲分成統計,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只有1640億美元。
中國商務部部長助理俞建華在接受《人民日報》訪問時就直指現行的貿易統計法,導致負責組裝并出口最終產品的國家被誤解,并呼吁國際貿易統計做出適當調整,以適應全球生產分散化的趨勢。
報道更進一步指出,這種誤解被“某些國家的政客刻意大做文章,成為要求中國改革貿易政策和匯率政策的借口”,矛頭似乎直指美國。
美國眾議院剛于日前宣布要于下周二召開聽證會,探討中國貿易手段對美國就業情況的影響。
作此宣布的美國眾議院籌款委員會主席坎普(Dave Camp)當時在聲明中說:“中國扭曲的貿易政策讓人非常煩惱,不能被允許繼續下去。”
去年,中美貿易順差雖然已縮減6.4%,但仍高達1831億美元。坎普就指出,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原可吸收更多美國出口商品,支撐起美國的就業市場,并讓中美貿易進出口額更為平衡,但中國卻刻意壓低人民幣匯率,再加上中國商家的盜版行為,嚴重打擊了美國企業。
貿易順差問題
難以緩解
雖然《人民日報》的報道,顯然是想淡化中美貿易順差的嚴重性,但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主任孫哲認為,在此節骨眼上,這樣的解說作用并不大。“即便是事實,美國議員依然會堅持自己對貿易順差的解讀。要改變他們的想法,不太可能。雙方在貿易順差問題上將繼續僵持下去。”
不過孫哲也樂觀指出,短期內,經貿問題不會是兩國間巨大的炸彈。“如果美國真對中國執行貿易制裁,中國必然反擊,而在貿易戰中,中國未必全輸。”
他說:“兩國目前的關系其實不算很糟。媒體和國會的立場雖然是美國社會中的一股勢力,但也有一些商會不支持制裁行動。接下來還會有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等會議,中美之間的政府高層還會繼續對話……雙方相信都會有所克制。”
美國財政部上周五就宣布,推遲到今年稍后再公布有關中國是否操縱人民幣匯率的報告,而此次的美國眾議院聽證會,坎普雖抨擊中國貿易政策,但對備受爭議的匯率議案,他始終沒有明確表態會否將其列為聽證議題之一。
美國參議院是于上周以63票對35票通過了《2011年貨幣匯率監督改革法案》。該法案主要是要求美國政府對“匯率被低估”的主要貿易伙伴征收懲罰性關稅。一般相信該議案是沖著人民幣而來。
可是要成為法律,該法案還需經由美國眾議院表決。
雖然美國好些媒體推斷,眾議院里有足夠兩黨議員支持該法案,但主導眾議院、向來較親商的共和黨領導人一直不愿將此列入議會議題。
只是在美國大選面前,中美貿易問題必然成為拉攏民心的重要課題。
如何在拉票和保持中美關系穩定之間取得平衡,顯然將是美國政客與政府必須應對的挑戰。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