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亞僵局讓北約很“丟臉”
利比亞戰爭不死不活,不慍不火,打到今天這個份上,最沒面子的恐怕就是北約了。卡扎菲依然在臺上呼風喚雨,反政府武裝怨聲載道,北約內部矛盾眾生,這就是今天的現實。利比亞危機再次證明,北約越來越無力應對國際新挑戰。
利戰也許是北約第一次在美國不當頭的情況下進行的戰爭。長期以來,各成員國早已習慣了美國的領導,“主角”的缺失竟使北約群龍無首,一下子竟不知如何是好。法,英雖積極主戰,試圖擔綱領導大任,但影響力畢竟有限,德,意等國拆臺不補臺,在戰爭中出工不出力,美既然明確了不卷入的策略,寧愿坐山觀虎斗,絕不肯越雷池半步。戰爭進行到現在,各方對開戰的目的,如何對待卡扎菲,是否擴大空襲,是否武裝反對派等等問題上爭吵不休,眼看單靠空襲已不可能實現“倒卡”目標,各方又在是否派遣地面部隊上陷入新一輪爭論,不僅難在集團層面形成共識,就連法英間也爆出裂痕。
北約的尷尬早已不是第一次。從蘇聯解體,華約崩潰后,失去對手的北約就沒過一天安樂日子,存廢議題一直如影隨形,伴其左右。為了解決生存問題,北約不斷調整,應對的挑戰和威脅由傳統的世界大戰變成非傳統的恐怖主義,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網絡襲擊等等,行動范圍也由過去的歐洲擴展到全世界。但所有的調整似乎都是在證明“存在的便是合理的”的偽命題,北約始終沒有擺脫無對手的困境。
說到底,北約的作用就是一種威懾,冷戰時期,這種威懾保持了東西方力量對比的基本均衡,有效扼止了世界大戰的爆發。但令人費解的是,作為當今世界最大軍事集團,北約只徒有虛名,卻經不起任何實戰的檢驗。上世紀九十年代,南斯拉夫危機爆發,美國為避免分散精力,防止引起俄羅斯的強烈反彈,曾有意支持其歐洲盟國發揮主導作用。但歐洲各國不愿意獨自承擔責任,以免日后背上包袱,最終美國不得不全面介入,方平息沖突。
隨后進行的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場戰爭,北約的局限性進一步凸顯。“九一一”事件后,美啟動北約憲章中集體防御條款,對塔利班政權發動攻擊。北約“小兄弟”雖礙于面子和條約責任,不得不參戰,但阿富汗遠離歐洲,實在對歐洲構不成什么樣現實威脅,歐洲盟國參戰不過是一種象征性的姿態,關鍵時刻都是美國大兵打頭陣。伊拉克戰爭更引發新,老歐洲的分裂,緊跟美國的只有其傳統的兄弟英國,以及有求于美的新入盟的東歐小國,歐洲大國法,德“反叛”,竟與俄羅斯聯手公開唱反調,令美大為光火。為了提高軍事行動效率,避免無休止的紛爭,美國常常不得不規避盟國羈絆而單獨開戰。
其實,北約丟的何止是“面子”,利比亞僵局反映的是北約職能定位的尷尬。在應對歷次沖突中,北約早已名存實亡。北約不過是一個名義,一個符號,北約的戰爭實際上都是美國的戰爭。作為冷戰的產物,北約理應隨冷戰的結束而退出歷史舞臺。這也許是北約唯一符合邏輯的出路。
2011年4月21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