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部門的西亞北非司局涉及包括19個阿拉伯國家、三個非洲國家。在上世紀若干時期,北京需要那些發展中國家的支持,改開之后那區域就不成為外交政策的重點。但伊拉克、阿富汗的改朝換代又使北京不得不重視西亞。今年北非三個阿拉伯國家又巨變,再令北京防不勝防。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似成為北京外交的待改進大問題。
筆者在先前數篇文章談及西亞北非局勢,其主要觀點是那里的動亂并非偉大的革命;利比亞和埃及、突尼斯兩國有重大不同,因為卡扎菲控制軍隊,而 其它兩國的軍隊基本由美國左右,所以結局不一樣;利比亞將淪為半主權國家,不管是卡扎菲茍延,還是反對派上臺,抑或搞東西分治,松散聯合政府。隨著時日推移,那里事態愈發明朗。利比亞不管走哪一個“路線圖”,都是史上一頁很爛的轉型史。
曾記否,西方空襲利比亞之初,中國有兩類人走極端,一類是奉卡扎菲為英雄,“卡扎菲萬歲”都喊得出來;另一類是支持反對派的顏色革命,認定他們會成功、并且是中國效法的榜樣。現在看,以上兩類人的看法都是不適宜的。尤其帶路黨們,根本就不是在引人走向民富國強的捷徑。
筆者在烏有網站有撰文《美華:毛時代不從智利撤退的啟示適用于利比亞》(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0/201103/223813.html),指出利比亞沖突兩方都會對北京有意見、有抱怨。它們的不滿發泄會在今后顯現出來。至于撤勞工之舉,筆者意見是不必全部撤。個別網友認為不撤就是“殘忍”、“無人性”,乃誤解。已有報道說還有中餐館沒有撤,而且很安全,是否意外中的驚喜?
北京在中利建交前已較勁多年,討價還價。本世紀則有以下事情令雙方鬧得不愉快:
一、2006年5月,陳水扁在任時搞公投制憲,沖撞美國為臺設定的“紅線”,導致美國對他出訪南美過境倍加限制。阿扁就來了個“迷航之旅”,竟然在利比亞“加油”,卡扎菲兒子塞義夫親自接機不算,還鋪上迎接外國元首的紅地毯相迎。卡扎菲本人則在官邸與阿扁會晤四個小時。事后利比亞官方還把阿扁此趟定位為“訪問”,而不是“過境”,令阿扁興奮得睡不著覺。
二、2007年初,“中非合作論壇”在北京舉行,非洲總共有五十多國,有四十八國參加,其中有四十二國是總統或總理帶隊,足夠重視。因為可爭取讓中方免除債務。可是利比亞的團長竟然是一個外交部副部長,甚不給中方面子。利比亞人說,我們大把錢,無求中國。
三、2010年,“中非合作論壇”在埃及舉行,非洲國家仍然大部分由總統、總理領軍,與中國總理會談。利比亞呢,雖然派了外交部長庫薩與會,但這位仁兄(現在已叛變卡扎菲投奔英國)居然在會上斥責中國“侵略非洲大陸”、“企圖分化非洲、統治非洲”、“背叛非洲人民的友誼”,令中國代表團官員“瞠目結舌”。
重談這些往事,有人稱今年二月聯合國安理會表決1973號決議時中國棄權,是北京對卡扎菲那三件事“算賬”。此種結論,實不盡然,也不可取。楊外長雖無喬冠華之才華急智,但也并非庸才,他也是奉命行事。
中國一般很少在安理會表決時投否決票,前駐聯合國代表王光亞就被美國人稱為“棄 權 先生”。但中國也有兩次毫不猶豫否決了西方人的決議草稿,一次是2007年關于緬甸,另一次是2008年關于津巴布韋,而且與俄羅斯同一態度。中國在1971年被主要是非洲兄弟的第三世界中小國家“抬進”聯合國后,迄今使用過6次否決權,比美國、俄羅斯(包括前蘇聯)顯得自我克制的多,多少是“韜光養晦”論使然。
所謂“情勢是客觀的,成之于人;力量是主觀的,操之在己”,望相關者思索之。各位不要忽視聯合國1973號決議的歷史意義,因為它不僅代表中國在西亞北非事務的退縮,還讓西方有了此類“尚方寶劍”,可以放之四海皆有理,即以后哪天中國被指出現“人道主義問題”,或者在西藏、或者在新疆,甚至或者在臺灣,西方都可以比照1973號決議,以“人道主義”理由在中國國內設“禁飛區”或實施軍事打擊!據說外交部也在近日開微博之類,請問何用之有?北約軍機天天在一個主權國家境內轟炸殺人,中國在利比亞的巨大投資懸而未決,北京目前類似“不出頭”的無所作為,是基于何種考量?外交部門也應被人民問責,須說清楚,講明白。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