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荒—天量投資釀下的苦酒
老驥
2011年春節剛過,各地就傳來民工荒的報道,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民工荒呈現出非區域性、非結構性、非季節性的特點。據報道,津京、珠三角、長三角經濟中心,企業普遍招不滿員工,而中西部諸省市為留住農民工,雖使出渾身解數也依然吃不飽。
中國現有農民工2.4億人,留在農村的還有35—50歲的6000萬富余勞動力,這也是農民工的“預備役”,這個總計3億人的勞動大軍是一個十分龐大的農民工市場。過去,人們腦中有一個根深蒂固的觀點:“中國最缺的是錢,最不缺的是人”。今天,這個世界人口第一勞動力人數第一的大國,居然鬧起了民工荒,簡直是匪夷所思。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民工荒呢?目前從發表的各種調查和分析文章來看,可以說是見仁見智,梳理一下,具有代表性的大致有以下六條:
一條是待遇差,農民工用腳投票;
二條是新生代農民工就業觀念發生變化;
三條是城鄉二元體制的影響;
四條是留守兒童的羈跘;
五條是劉易斯拐點已到,人口紅利消失;
六條是惠農政策、林權改革留住人。
但是,我認為這些都不是民工荒的主要原因,有的甚至就不是原因,現在讓我們一一剖析之:
第一條.農民工待遇差,主要表現在一些企業里農民工實際工資偏低,勞動時間過長,生產安全較差,社會保障不全,勞動合同混亂,工會作用缺位。特別是工資增長緩慢,據去年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公布的一項調查,12年來珠三角地區農民工月工資僅提高68元,還趕不上物價上漲的幅度。這些問題的確讓一些農民工用腳投票,離開了這些企業,也影響到這些企業的招工,從而讓這些企業發生了民工荒。但是農民工們并非不再打工,只是變換了企業和區域而已,所以全社會用工總量沒有減少。農民工的待遇問題說到底還是務工與務農的比較效益問題,只要務工比務農強,農民工就不會放棄務工。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部研究員崔傳義講:“2009年中國沿海地區農民工減少880萬人,而中部地區卻增加了617萬人,西部地區增加了775萬人”,這個數字佐證了上述觀點。
第二條.新生代農民工是80/90后,全國這部分人約有9000萬人左右,他們比起父輩,文化程度高一點,對生活有新的追求,對就業有不同的理念,有點嬌生慣養,缺少吃苦耐勞精神,不愿逆來順受。既便如此,又能怎樣,不打工去務農嗎?恐怕不行,因為他們就不會種田。不排除他們當中有依靠父母投資,自己創業的,甚至也有游手好閑去啃老的,但數量微乎其微。
第三條.城鄉二元體制是影響農民變市民的障礙,并不是農民進城務工的障礙。過去,農民進城務工不是想趁機融入城市,獲得城市戶口,而是為了賺錢養家,所以他們一方面在城里打工一方面又把打工掙來的錢用在家鄉蓋房子,孩子因為在城市上學難,成為留守兒童,也不能擋住他們外出務工的步伐。新生代農民工融入城市的想法,比起他們的父輩迫切些,但也沒有迫切到不切實際的地步,他們知道,農民變不變市民是國家考慮的問題,自己只能隨緣。事實上農民“被上樓”往往問題也不少,那些失地的農民們在城市四郊形成臨工市場,天天從早守到晚巴望著有城里人來用工。我問過他們,:“有一天你們老了怎么辦?”他們說“不知道咋辦”。這些人就是前面提到的35—50歲留在農村的富余勞動力的一部分,他們雖然沒有外出打工卻也沒閑著。
第四條.全國婦聯調查顯示,目前全國農村留守兒童約5800萬人,其中14周歲以下的約4000萬人,近三成留守兒童家長外出務工年限在五年以上。據此有專家撰文指出,留守兒童是農民工外出減少的主要原因,因為“我疼我的兒,不再去遠行”。這個結論不那么令人信服,有夸大其詞之嫌。親情至上無可厚非,可如果那些農民工在家掙不到錢,即便能每天陪著孩子,家長們又拿什么去養活孩子教育孩子呢!農民工們懂得這個道理。
第五條.著名經濟學家劉易斯認為,如果農村富余勞動力枯竭,那么城市工廠不提高工資就會招不到工人,任意壓低工資的時代隨之結束,這就是劉易斯拐點。對于中國是否到了劉易斯拐點,人口紅利是否用盡,學者們尚有爭議,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官員也不支持這個觀點,他們說,中國目前農村富余勞動力還很多。
第六條.惠農政策雖然給農民帶來了好處,但除規模經營者外并沒有讓一家一戶的農民因此而增收,一是惠農政策有限,一畝地補個十塊八塊、三十二十的,抵不上農資價格的輪番上漲。二是耕地面積有限,人均畝吧地,按四口之家算,正常年景辛苦一年可獲3000—4000元純收入,不如一個農民工3個月的工資多,所以惠農政策尚不足以留人。厲以寧說:“由于林權改革,農民上山并獲得增收,像江西、湖南很多農民都不愿外出打工,而愿意呆在家里種樹種蘑菇,自己創業,與家人團聚,生活也安定,不愿意付出更大的成本到廣東小企業打工”,所以說“民工荒一部分原因與現在的林權改革有關”。我不知道這個結論是不是他調查的結果,如果是就應該用數據說話,而他則沒有。我在農村工作30余年,以我的經驗,對他的上述觀點是有懷疑的。林權改革成功與否關鍵是所有制,要么公有制要么私有制,二者必居其一。承包責任制無論是30年、50年、70年還是永久,它仍然是個租賃制。這種既不公又不私的制度,必定重蹈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的覆轍,農民對這種不倫不類的制度從內心深處是不信任的,根本沒有長期打算。所以,對土地進行掠奪性經營,對荒山荒灘不聞不問,對森林亂砍濫伐。我在網上有時看到網民對林改的跟貼,反映他們當地森林遭到的破壞。去年末,中央電視臺關于河南省南陽桐柏山區原始森林遭到毀滅的新聞調查《淮河源之殤》,報道了自2006年以來,農民一哄而上,亂砍濫伐的重大案例,其情景讓人觸目驚心,這個時期正是林權改革期間。農民對種樹的長期收益信心不足,種蘑菇等雖然短期可以見效,但種的人多了就不值錢,林權改革留人有限。
總之,以上諸條均不是民工荒的主要原因,就像盲人摸象一樣,雖然都摸到了大象的某個部位,卻都得出了錯誤的結論。那么,究竟什么是民工荒的真正原因呢?我認為是天量的投資釀下的苦酒。
美國爆發金融危機后,為了對付可能對我們的不利影響,在“救美國就是救中國”、“要當負責任大國”思想的指導下,我們出臺了飽受爭議的天量投資計劃,國家計劃兩年內投資4萬億,地方配套資金20萬億。2009年全國地方貸款9.5萬億,2010年7.9萬億,這些錢大都砸在“鐵公基”上。它上馬了多少個項目,這些項目又增加了多少農民工?國家實施的中西部地區大開發戰略,讓內地省市領導們終日為籌措資金而發愁,忽然天量的貸款指標從天而降,猶如久旱逢甘霖,他們緊緊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一方面大量承接沿海轉移過來的企業,一方面大力發展本地的企業。這又上馬了多少個工廠,又吸收了多少農村富余勞動力?
天量投資不僅包括國內投資,還應包括引進外資。2009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900.3億美元,2010年又突破1000億美元,引進外資繼續位居世界第一,外資已占中國GDP超過半壁江山。來自商務部數字顯示,2010年1—7月全國新批設立外商投資企業14459家,同比增長17.9%。截止2010年7月中國已累計設立外商投資企業69.8萬家,實際使用外資1.05萬億美元,連續18年居發展中國家首位。去年中國政府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做好外資工作的若干意見》,要將引進外資推向更高潮。毫無節制地引進外資讓中國變成了世界工廠,外資飛速發展,要擴建多少個外資企業,這些企業又要多招多少農民工?
為了具體說明中國天量投資帶來的問題,現以鋼鐵生產和房地產為例予以剖析。
統計局稱,2010年全年鋼鐵產量達7。927億噸,同比增長14.7%,全年粗鋼產量6.27億噸,同比增長9.7%。中國粗鋼產量占全球66個國家總產量14.14億噸的44.3%(2009年占46.7%),同期美國粗鋼產量8060萬噸,占5.7%,日本1.1億噸,占7.8%,韓國5850萬噸,占4.1%,印度6680萬噸,占4.7%,歐盟27國1.76萬噸,占12.4%,巴西3280萬噸,占2.3%。中國粗鋼產量是他們總和的1.2倍,這個比例毫無道理,除了盲目生產沒有任何理由可講。2010年中國的鋼材銷售同比增長12%,創下了5.81億噸的新紀錄,占全球消費總量的五成,出口3500萬噸(今年預計出口4500萬噸)。但從行業利潤看2010年大中型鋼鐵企業全年平均銷售利潤僅2.91%,低于全國工業行業平均利潤水平。中鋼協認為這樣的低利率水平今年并不會有所改善。最主要的原因是礦石價格大漲,在定價問題上我們完全受制于人,2010年進口鐵礦石漲價蠶食利潤1980億元,是行業總利潤的2倍還多。
在嚴重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的同時,鋼鐵行業又催生了一個巨大的房地產泡沫。2010年5810億噸的最大買家就是地產板塊,雖然因為政府限制而出現銷售下滑,但新項目仍層出不窮,最終成為鋼材消費的有力支撐,去年曾有官員披露,地方政府一大半貸款都流入房地產。房地產瘋狂發展的直接結果是,用不計其數的鋼筋水泥建筑起來的6000萬套空置房,以及由它們組成的一座座鬼城。
當然,天量投資,對于中國應對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也發揮了積極的正面的作用,而且任何一項重大舉措都會是一把雙刃劍,副作用是難免的,不這樣看問題也是不太公平的。但是,“美國得病,中國吃藥”,把治療當預防,無論如何都太過了一點,如今,天量投資,巨大流動性不但引發了通貨膨脹,而且導致了民工荒,這個問題希望能引起國務院領導的高度重視,從而進一步加大經濟的調控力度,特別是要下決心盡早刺破房地產泡沫,否則,民工荒就有可能演變成老板慌、政府慌,這恐怕不是危言聳聽。
2011年3月1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