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中國兩家最大的鐵路設備制造商從10月底開始就頻傳捷報。
據英國《金融時報》12月25日報道,中國北車(CNR)贏得了一份向波士頓交通系統供應280多輛地鐵車輛的合同,這是中國軌道車輛制造企業首次在美國成功中標。不久后,一個包括中國北車的主要國內競爭對手中國南車(CSR)的財團獲得了墨西哥政府授予的、中國首個海外高鐵項目合同。
但是,墨西哥的高鐵合同在11月初即被取消。而在中國北車和中國南車在中國政府主導下的可能合并之前,兩家公司的股票雙雙停牌。這一合并將重塑全球鐵路行業格局。兩公司已位居世界最大的軌道車輛制造商前列,每家年銷售額都約在160億美元。
南北車合并利于海外布局
當年為了促進國內軌道行業競爭,中國北車和中國南車從同一家國有母公司分拆成立。10年后,中國政府現在認為這一戰略成功得過了頭,因此想重新合并兩家公司,防止他們在競標海外項目時相互掣肘。
北京交通大學運輸問題專家趙堅說:“我們必須避免兩家公司相互卡住對方喉嚨的情況。中國鷸蚌相爭,只會外國漁翁得利。”趙堅補充說,中國北車和中國南車在研發方面的投入都只占收入的約2%,且其中大部分是重復的,而像西門子這樣的國際競爭對手,再投入的比例為5%。
中國媒體的報道列舉了多起兩家公司之間惡性競爭的案例。一起是在土耳其的一個機車項目招標中,中國北車以低于成本價投標;另一起是在阿根廷,中國南車提交的競標價格比中國北車低了近乎一半。兩家公司均拒絕接受采訪。
中國北車10月份贏得的波士頓項目合同可以說明這兩家公司的表現還是有很大差別的。馬薩諸塞州運輸部對中國北車的標書大加贊賞——報價為5.7億美元,而加拿大龐巴迪報價10億美元——但它取消了中國南車的競標資格。該州官員說,中國南車標書被認為在技術、制造和質量保證三方面“不可接受”。
中國北車的標書中還包括了一項特別的6000萬美元的投資,用于在馬薩諸塞州西部地區建立一家總裝配廠,并創造250個就業機會。
瑞銀證券駐上海的運輸業分析師Robin Xu說:“這份波士頓合同表明,中國鐵路設備公司能夠與外國品牌競爭。今后,我們將看到更多訂單。”
Robin Xu認為,在美國建總裝配廠是不尋常的,因為中國北車和中國南車通常都在國內組裝車輛,這里的規模經濟能夠使他們的報價比國際競爭對手低一半。
南北車合并有利于加強我國高鐵產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提高高鐵產業國際市場份額,促進我國經濟轉型,這對于高鐵軌交產業鏈上的整車及核心零部件上市公司將形成實質利好。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目前至少與20個國家進行了高鐵合作或者洽談,涉及土耳其、泰國、巴西、墨西哥、美國、俄羅斯等國家;海外訂單今年以來持續增加,將直接增厚高鐵類上市公司業績,利好其未來市場表現。
從投資策略來看,國元證券表示,對于整個高鐵產業鏈,相對于基礎設施建設類的公司,更看好機車設備,高鐵信息管理控制系統類的上市公司,這類公司屬于較高成長性企業,業績能夠消化估值壓力,建議重點關注以下公司:動車組列車生產商-中國南車、中國北車;高鐵及城軌交通電源系統提供商鼎漢技術;高鐵城軌連接器生產商永貴電器;鐵路信號監控系統生產商世紀瑞爾。
對于中國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來說,中國北車和中國南車的徹底合并意味著一場勝利,因為它優先考慮的是民族工業領軍企業的效率和收益。
南北車合并人事角逐激烈 結果將于下周一公布
距離南北車合并消息傳出已經3個月有余。如果說此前南北車合并方案的猜測與博弈是大戲開場的前奏,那么現在這出大戲已進入高潮。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昨日(12月24日)從可靠消息渠道獲悉,備受關注的南北車合并已經進入最激烈的“人事角力”階段,最快可能下周出結果。
此前,多位資深南北車人士對記者強調,上市公司層面的合并只是技術問題,集團公司層面的人事角逐才是根本。
12月19日晚,南北車再發布最新一次的重大事項進展公告稱,鑒于擬籌劃的重大事項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經公司申請,公司股票自2014年12月1日起繼續停牌,預計繼續停牌時間不超過1個月,目前進一步研究和論證的進展,已經包括就有關事項與監管機構進行溝通等。這意味著,南北車合并的懸念最早下周就將揭開。
據記者了解,央企班子成員一般是9個,其中1個是專職的紀委書記,一般來源于外部。根據往常慣例,兩家公司各自會有4個名額。
在業內人士看來,南車、北車內部競爭比外部競爭要激烈得多。據中國南北車2014半年報資料顯示,中國南車還有一名執行董事傅建國,以及5位副總裁;中國北車還有7位副總裁。這意味著,南車、北車總共有17位副總裁級別以上的人士來角逐8個名額。
(報道綜合自參考消息、中新社等)
擴展閱讀
中核董事長再建言核電大整合 南北車合并是信號
去年以來,屢次呼吁整合國內核工業資源的中國核工業集團(下稱“中核”),再次提出設立核工業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設想,以增強中國現有的核工業實力。但該設想自提出以來,便引發了業界廣泛的爭議。
12月23日,中核官方微信公號發布了一篇名為《2014年年末中核集團孫勤董事長答記者問》的專訪文章。孫勤在接受提問時說,作為投資運營平臺,核工業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將發揮產業經營和戰略管控的功能,可在核軍工、核科技創新、核能國際市場競爭等核心領域起主導作用,有效整合力量。
他說,最近南北車兩個集團合在一起,是國企改革的一個信號,也是一個標志。“去年以來,中央反復提到了中國的核電應該要走出去,所以這些也向我們核工業整個產業提出一個問題,就是當前對核工業的體制改革。”
上個月,中核主辦的《中國核工業》雜志刊發了題為《整合資源成立資本投資公司適合核工業強國之路》的文章稱,南北車合并對中國核工業進行資源整合有借鑒意義。成立一家核工業國有資本投資公司作為投資運營平臺,以提高核能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水平。
中國目前的核工業格局,的確與南北車的相似。它們都經歷了從集中統一到分散的過程,曾經的分拆是為了更好地激發企業競爭力,但現在走向國際市場的過程中,面臨著國家整體實力較量的同時,也存在著惡性競爭、內耗嚴重等問題。
孫勤說,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核工業資源陸續被分成了目前的幾個集團,并產生了互相分散和重復建設等問題。他認為,改革后的核工業體制要加強資源整合與協調。
這“幾個集團”,指的是中核、中核建設、中廣核和國家核電。孫勤說,這幾家核電集團都是以核為主的,“本來也是從一家分拆出來的”。因此,在現有核工業產業資源的基礎上,整合設立國有資本投資公司,以達到“有效整合力量”的目的。
但由于核工業行業的特殊性,其他核電集團以及國家能源主管部門對此有不同看法。《第一財經日報》在上個月采訪的10余名核電企業人士、官員和專業人士當中,對此就持有不同的看法。
支持者認為,成立核工業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符合中國核工業發展的規律,能夠增強中國核電在外的競爭能力。
反對者則認為,歷史上核工業曾經是壟斷的,但在核技術應用上幾乎一事無成。“這種做法是愚蠢的。”他們中有人說。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整合核工業資源,國家核電和中電投已經在今年早些時候著手進行合并重組事宜。本報記者了解到,兩者的合并重組方案,目前已經上交有關部門。
有核電人士認為,國家核電和中電投的合并,將會給其他核電集團帶來競爭壓力。他們認為,如果兩者能夠實現合并重組,那么中國核電“三足鼎立”的局面就會變得更加牢靠。
不管如何,孫勤表示:“即使國內核行業這幾家不合并,中核集團也是在按照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方向在做。”他認為“這種方式是真正地把企業推向市場”。
中核目前的做法是,“成立八個產業板塊(核動力、核電、核燃料、天然鈾、核環保、核技術應用、非核民品、新能源),一個板塊代表了一種產業類別,串起來就是一條產業鏈。”孫勤說,“中核集團總部從過去管很多具體的事務,變成管戰略,管重大投資,管產業發展。”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