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時政 > 時代觀察

以社會建設引領全面改革,凝聚增長新動力

李玲 江宇 · 2014-04-05 · 來源:經濟導刊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歷史和現實都證明,社會主義是中國最大的軟實力,是中國后來居上的法寶,是共產黨凝聚人心的旗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人間正道。

  社會建設承前啟后,既是經濟建設的延伸和深化,又是民主政治和黨的建設的基礎和鋪墊。把社會建設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抓手,一方面能夠解決迫在眉睫的民生問題,確保初戰告捷,凝聚民心;另一方面又能引領經濟、政治改革,重新凝聚新的增長動力,重構市場經濟的社會基礎,建設名符其實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歷史和現實都證明,社會主義是中國最大的軟實力,是中國后來居上的法寶,是共產黨凝聚人心的旗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人間正道。

  新中國實現了罕見的長期經濟增長,當前又面臨全面深化改革、凝聚新增長動力的任務。“中國經濟奇跡”的秘訣是什么?“中國道路”的特殊性在哪里?如何形成新的增長動力?目前看來,僅在經濟領域就事論事,無法作出滿意回答,必須綜合考慮經濟發展和政治、社會、文化發展的交互作用。

  我們認為,“中國道路”與其說特殊在經濟發展道路,不如說特殊在社會發展道路。社會革命先于經濟革命、社會建設促進經濟建設,是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時期的共同經驗,是中國道路成功的特殊秘訣之一,是“中國特色”的特之所在,也是今天全面深化改革、凝聚新增長動力的著力點和突破口。

 

  市場擴張和社會建設是相輔相成的兩大歷史運動

  市場機制帶來了經濟快速發展。但是,市場經濟不能在真空中運行,經濟體制不能脫離人類社會而存在。市場經濟和社會建設之間存在相輔相成的互動關系。

  一方面,市場經濟健康運行需要一定的社會基礎。包括:首先是以健康、教育為標志的人的自身全面發展,否則人們就沒有能力參與經濟和社會活動。其次是比較公平的社會,這是公平競爭的起點。一個貧富懸殊、階層分化的社會,市場機制只會被強勢利益集團所操縱,成為掠奪弱勢群體的工具,形成“壞的市場經濟”。社會公平還能夠擴大有效需求,而貧富懸殊的社會往往購買力不足。第三是一定水平的社會保障,以實現互助互濟,減輕自然和市場風險對人們的傷害。第四是完善的社會組織,以避免人們被市場沖擊成原子化的個體,使之參與社會協商等政治活動,通過集體協作維護自身利益。

  另一方面,市場的擴張又會反過來侵蝕其社會基礎,導致對社會、對人自身發展的破壞,帶來貧富分化、傳統社會結構瓦解、公共事業市場化、基本權利不平等等后果。這不僅會降低人們的幸福感,而且破壞生產力,到一定程度會使市場經濟無法繼續運行。特別是,勞動力和土地進入自由市場,尤其會侵蝕市場經濟的社會基礎。人和土地不僅僅是生產要素,而是具有多重屬性。人是有血有肉的生命,需要社會文化精神生活。土地是保障的網底、生態的屏障、文化的載體、鄉愁的寄托。純粹的自由市場,把人和土地的社會屬性統統忽略,變成單純的生產要素,引起生態破壞、土地兼并、農村流民、勞資矛盾、血汗工廠等社會問題。當社會成員忍受不了這些問題時,就會產生各種形式的“社會保護運動”,通過政府干預、福利慈善甚至暴力革命等方式,校正市場失靈,限制市場的力量無限發展,對基本民生、社會、文化、生態進行保護。社會保護運動又會為新一輪市場擴張創造條件。

  因此,近代人類社會始終存在兩方面的運動。一方面是市場擴張,另一方面是市場擴張到一定階段后出現的“社會保護運動”。工業革命以來,全球大致有三次這樣的大周期。

  第一個周期是工業革命到19世紀末。工業革命引起市場化高速發展,資產階級政府剝奪了農民的土地和工人的社會救濟,強行把勞動力和土地變為商品,在資本主義快速發展的同時,給大眾帶來了深重災難。19世紀50年代起,大規模工人運動風起云涌,各國政府相繼允許工人成立工會、出臺最低工資法、實行社會保險制度等,緩和了社會矛盾。

  第二個周期是19世紀末到二戰后。由于社會矛盾緩和,市場化、全球化又迎來了幾十年的快速發展,導致資本主義世界發生大危機,并爆發兩次世界大戰。這次危機也波及到中國,造成了民族工商業和小農經濟廣泛破產。二戰后,社會主義運動對全球產生巨大影響,凱恩斯主義成為資本主義國家的主流,歐美普遍學習社會主義經驗和優勢,經歷了企業國有化、建設福利國家、社會改革、民權運動和婦女解放運動,緩和了社會矛盾。第三世界國家民族解放運動風起云涌,新獨立國家強調政府主導經濟社會發展,縮小了南北差距。

  第三個周期是1980年代以來。新自由主義占據主導地位,私有化、金融自由化、削減社會保障成為政策主流,表面上帶來了20年經濟高速增長,但卻導致各國社會矛盾日趨尖銳,相繼爆發亞洲金融危機、拉美債務危機和全球金融危機。東歐和拉美國家接受一些國際組織推行的自由經濟理念,導致貧富差距急劇拉大,經濟主權喪失,社會保障崩潰,許多執政多年的政黨下臺。(當時江澤民等中國領導人多次強調要吸取拉美的教訓)。自21世紀以來,拉美開始“向左轉”,政策面向基層民眾傾斜,有代表性的政治家包括巴西的盧拉、委內瑞拉的查韋斯等。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后,歐美也開始“左轉”進程,新一輪社會保護運動正在興起。

  縱觀近代以來的世界歷史,是一個市場擴張和“保護性運動”此消彼長的過程。市場經濟和社會建設互相促進,相輔相成。中國自鴉片戰爭以來的發展歷史,也是這一世界趨勢的組成部分。

 

  社會革命先于經濟建設,“中國道路”獨特的成功經驗

  研究中國經濟有兩個難題:一是“李約瑟之謎”,即傳統中國GDP世界領先,但為什么沒有發生工業革命?二是“中國奇跡之謎”,即新中國經濟長期高速增長的動力是什么?目前的理論尚未作出滿意回答。我們認為,社會革命先于經濟建設,打破傳統社會結構對經濟起飛的束縛,是這兩個問題的共同答案。

  舊中國的深重災難,本質上是全球自由市場對中國的沖擊所致,是廣義上的“市場失靈”。而新中國的社會建設,是全球“社會保護運動”的一部分。從發達國家來看,先搞工業革命,再搞社會建設,是一個普遍規律。中國也曾試圖走這條路,但是卻失敗了。從1840年到1949年的一百多年,特別是洋務運動和國民政府時期,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資本、技術、現代工業等要素在中國都已大規模出現,但是卻未能啟動現代化進程。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中國現代經濟的比例不到10%,仍是典型的農業國。而中國共產黨用20多年時間,就初步實現了工業化。舊中國未能啟動工業化,主要障礙不是經濟因素,而是社會因素:既沒有突破傳統社會結構對經濟起飛的束縛,也未能抵御全球自由市場對傳統社會結構的沖擊。

  在一個農業國啟動工業化,至少需要三個條件:一是足夠的初始資本積累;二是技術和人力資源;三是保持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中國是人多地少的小農經濟國家,農業產量僅夠勉強糊口,清政府和國民黨分別依靠封建士紳、工商資本家和官僚資本推進工業化,造成農村劇烈的貧富分化。再加上外國資本和產品的沖擊,大量農戶和小工商業者破產,使現代化進程中斷,工業部門主要操縱在外國人手里,成為殖民地經濟,連國家安全都難以保證,談何發展。舊中國人均預期壽命只有35歲,文盲率80%以上,政府軟弱無力,無從改善人力資本。歷史證明,對外加入全球自由市場,對內依靠私人資本和自由市場,是無法啟動中國工業化的。這也是發展中大國的共同教訓。早期工業化國家之所以可以“先工業革命再社會建設”,是因為歐美的人地矛盾本來就比中國和緩,還可以通過海外殖民等方式轉移國內的社會矛盾,而后發展的大國已經沒有這些條件。

  這一宿命終于由中國共產黨打破了。新中國走了一條截然不同的路,那就是,在社會革命基礎上啟動經濟建設,通過改造中國的社會結構,為實現現代化掃清障礙。

  第一,把農村組織起來,打破小農經濟的低水平均衡,兼顧為工業化提供資源和保護農民利益兩大目標。農業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具有多方面的職能:一是通過糧食統購統銷,大規模而又相對平均地從農村提取剩余產品,為工業化提供資金來源。二是組織集體勞動,進行農田水利、開荒等基礎建設,在機械、化肥等要素尚不能大規模供給的情況下提高農業產量。三是組織農村救災救濟和醫療、教育、養老、治安等公共事業,保障農村基本民生。四是組織村民自治和社會管理。這些做法改變了幾千年來的小農經濟結構,避免了士紳、豪強、工商資本對農民的剝奪,在為工業化提供資金的同時確保了農村穩定和民生改善。這一時期,農村并非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樣食不果腹、懶漢遍地,而是實現了灌溉面積增加兩倍,水庫總庫容量增加20倍,農業機械化普及率超過中等收入國家,糧食畝產翻一番多。這不僅為工業化提供了巨額的資本積累,并且避免了惡性土地兼并和小農破產,為工業化和改革開放創造了最重要的社會條件。如果不是把農村組織起來,小農經濟不可能取得這樣的成就。

  第二,建立“保基本、全覆蓋”的社會保障,使得“高積累、低消費”成為可能。百年中國夢首先是民族獨立的夢,這決定了中國工業化只能主要靠國內積累,依靠外援遲早要付出代價。為了在實行“高積累、低消費”的同時不影響基本民生,新中國依托國有企事業單位和人民公社,在城鄉均建立了包括醫療、養老、住房、工傷、喪葬、撫恤在內的社會保障制度,確保人民不必為基本民生擔憂,使大規模集中積累發展重工業成為可能。這一時期,盡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快,但這是“萬丈高樓平地起”的地基,是“篳路藍縷啟山林”的創業。中國超越西方國家“先實現現代化、再搞社會保障”的發展模式,在工業化早期就建立社會保障,這是確保快速工業化的又一因素。

  第三,實行人力資本優先發展。以健康、教育和性別平等為主要標志的人力資本發展水平滯后,使世界許多國家陷入貧困陷阱,呈現“窮、愚、病”的惡性循環。新中國把醫療、教育和婦女解放作為重大政治問題,在毛澤東“教育要革命”、“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的號召下,優質資源向基層和農村傾斜,避免了精英教育和資本密集型的醫療模式。通過發揮集體協作的優勢,創造了以合作醫療、赤腳醫生和民辦教育為主的低成本而有效的技術路線,普及了基礎教育和基本醫療。教育和國民健康水平大幅度躍升,人均預期壽命從建國前35歲增加到70年代末68歲,達到當時中等發達國家水平,被世界衛生組織譽為“發展中國家實現初級衛生保健的唯一典范”,向全世界推廣。青壯年文盲率從1949年80%下降到1981年15%左右,1979年小學凈入學率達到93%,比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高30個百分點,接近發達國家。婦女解放走在世界前列,“婦女能頂半邊天”成為社會共識,婦女就業人數從1949年60萬增加到1977年2036萬。70年代中期婦女初婚年齡已達到22歲,比主要發展中國家提前20年,婦女地位的提高,改善了家庭教育和健康水平。這些成就,使得昔日的“東亞病夫”,成長為一支有文化、守紀律、年紀輕、身體好的產業工人和新型農民隊伍,為后來的發展積累了長達幾十年的“人口紅利”,成為支撐我國長期經濟增長的有生力量。

  第四,通過組織集體協作,彌補了資本和技術的不足。發展中國家普遍遇到的一個問題是,“許多事沒人干,許多人沒事干”,資本技術短缺和失業并存。新中國打破了傳統的社會結構,建立了高度組織化、扁平化的社會,組織大規模集體協作,彌補資本和技術的不足。人民公社把農村剩余勞動力組織起來,從事農田基礎設施建設。組織大規模集體協作和攻關,突破技術瓶頸。兩彈一星、雜交水稻、運十大飛機等具有代表性的科技成果,都是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大規模協作取得的,從而躍出了落后國家資本和技術短缺的陷阱。這一切,如果沒有社會結構的根本變化,是無法做到的。

  第五,社會革命打破了等級森嚴的社會結構,普及了平等文化,為經濟增長提供了強大激勵。正如韋伯認為新教運動促進資本主義發展一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革命,蕩滌了根深蒂固的等級制度,是一次大規模的平民化運動。“人民創造歷史、勞動者最光榮”的理念,“工人參加管理、干部參加勞動”的經濟民主探索,“官兵一致同甘共苦”的作風,“破除資產階級法權、縮小三大差別”的愿景,都從根本上改造了傳統中國的政治、社會和文化。當然,打破幾千年的舊思想、舊文化,非朝夕之力,這方面成果也不徹底。但畢竟,這一時期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平等,使勞動者獲得“為自己勞動”的主人翁心態,在經濟資源不足的情況下起到了巨大的激勵作用。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數以千億方計的水利土方,是工人農民低工資甚至無償完成的,如果沒有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這樣強大的精神力量是不可想象的。

  通過社會革命和建設,新中國建立了一個公平、有保障、有組織力的扁平化社會,從根本上改變了舊中國一盤散沙、貧富懸殊、脆弱和充滿風險的社會結構,讓千百年來被侮辱被損害的平民百姓有工作、有尊嚴、有安全感、有希望,這是共產黨能夠啟動中國現代化進程的根本原因。1952年到1978年,國民生產總值年均增長6.6%,高于世界同期的3%;1978年我國成為世界第六大工業國,形成了完整配套的工業體系。這就是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兩個時期不能相互否定”的內涵之一。

  今天有人認為,共產黨搞革命和社會主義改造,中斷了市場經濟的發展,耽誤了現代化的時間。這話恰恰說反了。1840年以后,歷史給了中國一百多年時間走向資本主義,但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從未發展起來,而是在封建束縛和外資壓迫下不斷夭折。反而是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革命和社會建設,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務,為現代經濟發展奠定了社會基礎。這就是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闡述的中國資產階級革命也要無產階級來領導的道理。

 

  前30年打下的社會基礎,助推后30年的經濟起飛

  市場經濟促進了改革以來的快速增長,這一成就不容否定。但是世界上實行市場經濟的國家很多,其中增長緩慢甚至停滯的也為數不少。因此,還要進一步回答,中國的市場經濟特殊在哪里?

  中國式市場經濟的特殊性在于,在市場化改革之前就進行了幾十年的“社會保護運動”,建立了完善的社會基礎,從而使得中國在市場經濟初期比西方國家這一時期的發展要高速、平穩和公平。體現在五個方面:

  第一,為改革提供了公平的起點和強勁的內需。1980年代初,我國基尼系數只有0.18,是世界上最平等的國家。沒有任何強勢利益集團,市場經濟有公平的起點,是比較接近理想狀態的市場經濟,工人、農民、私營企業主都能從市場化改革中獲益。公平還有利于擴大內需,一結束前30年“高積累低消費”的國民分配格局,就表現出強大的國內需求,80年代消費品市場迅速擴張。直到90年代末,由于一般消費品消費接近飽和、收入差距擴大和社會保障不完善等原因,才開始出現內需不足。

  第二,健康和教育水平躍升,為改革開放提供了一支取之不竭的產業后備軍。1980年代初,我國是一個“擁有第一世界人力資本的第三世界國家”,為“世界工廠”提供了一支幾乎取之不竭的產業后備軍,支撐了中低端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大規模擴張。印度裔經濟學諾貝爾獎得主阿馬蒂亞·森認為,中國相對于印度的優勢是由其改革以前的基礎所產生的,而不是改革帶來的。隨著勞動密集型低端產業過剩,現在這一紅利已經耗盡,需要重新提升人力資本。

  第三,社會保障制度降低了勞動力成本。改革前,我國已經有了低成本、廣覆蓋的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體系。改革開放初期,城鎮勞動保障制度仍然低成本地有效運行,而且覆蓋職工及其家屬,使得民營企業雇用工人可以“搭便車”,不需要支付勞動保障成本。公共服務部門的市場化尚未開始,醫療、教育、住房的成本較低,使得企業可以用較低的工資水平雇用工人,從而形成所謂“低勞動力成本”優勢。

  第四,農村集體組織的遺產,支持了農村和城鎮化發展。1970年代依托集體組織開辦的社隊企業,是鄉鎮企業的前身。集體經濟時期興修的農田水利設施,在改革開放后一直持續發揮作用。這些因素加上包產到戶,使得80年代農村的農業和鄉鎮企業都獲得快速發展。農村集體土地和宅基地為農民提供了基本保障,成為大規模勞動力轉移的蓄水池和保障線。集體土地為城鎮化發展、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廉價的土地來源。

  第五,社會建設的成就為改革提供了政治資源和民意基礎。改革初期,公平的社會和市場經濟結合起來,改革的普惠性使黨和政府具有崇高威信,成為推進改革的政治資源和社會基礎。在計劃生育、國企改革等問題上,許多群眾懷著長期形成的對黨和政府的信任,愿意主動犧牲自己,為國分憂。而一旦群眾感受到有的改革損害了他們的利益,就會形成對改革的懷疑甚至抵觸。

  概言之,中國在建立市場經濟之前,已經進行了規模廣泛的“社會保護運動”,從而能夠平穩引入市場機制,兼顧經濟增長和民生改善。改革開放初期成為人們記憶中“凱歌行進”的時代,離不開之前奠定的堅實的社會基礎。今天所謂改革進入深水區,越來越困難,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原有的社會基礎不斷耗散削弱。

 

  新的社會建設不足,導致經濟社會發展日益不平衡

  市場經濟和社會基礎的關系,猶如人和空氣、魚和水。當人生活在空氣中,感覺不到空氣存在,只有失去之后才感到痛苦。改革初期,人們只意識到市場的作用,而看不到社會基礎對市場經濟的反作用,概由于此。由于把改革成就一概歸結于市場經濟,導致把市場原則引入社會和民生領域,原有的社會基礎不斷耗散,新的社會建設力度不足,造成社會發展滯后于經濟發展,最終制約經濟增長。對此,應當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反思:

  第一,農村組織化程度下降,加重三農問題。包產到戶后,許多地方的集體組織功能已經名存實亡。當包產到戶的制度紅利發揮殆盡,小農經濟結構的弱點就顯現出來。單個農戶面臨市場經濟的汪洋大海,抗風險能力弱,谷賤傷農的情況在所難免。農村社會組織瓦解之后,公共事務荒廢,大量勞動力外出,農村空心化,基層治安和治理狀況惡化。新世紀以來反哺農業力度加大,但由于農村社會組織不健全,許多惠農政策無法真正落實到有急切需要的農戶身上。

  第二,企業社會責任弱化,勞動收入過低,強化了對粗放發展方式的依賴。同改革前公平的收入分配相比,改革之后的勞資差距拉大,勞動收入在分配中的份額不斷降低。地方政府實行親資本政策,靠壓低工資、社保標準招商引資;企業依靠壓低工資維持利潤率,看似在世界市場獲得“競爭優勢”,但卻限制了工人收入,壓抑了消費需求,更遑論投資于教育培訓,提高人力資源水平。在收入差異過大的情況下,為了保障基本民生,地方政府不得不通過擴大投資來確保就業和穩定,致使經濟日益依賴低水平重復投資和出口。據估計,2003-2009年私有企業社會欠賬超過4.1萬億元,占同一時期全國勞動報酬總額的6%,相當于2009年當年GDP的14%。如果承擔社會欠賬,提高工人收入和保障而擴大內需,每年可創造3%-5%的GDP增長。

  第三,收入分配差距過大和公共服務市場化,壓抑了內需。80年代以來,政府衛生投入減少,醫療機構逐利行為增強,至今政府醫療衛生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例僅有中低收入國家的一半。教育的不公平和以應試為目標的競爭愈演愈烈,也間接增加了家庭支出。投機性住房需求暴漲,保障性住房供給不足。這“三座大山”增加了家庭負擔和不確定性,導致大量預防性儲蓄,不但提高了勞動力成本,而且壓抑了國內需求。2013年我國基尼系數已達到0.47,瀕臨影響社會穩定的警戒線邊緣。收入分配差距過大也導致內需不足。我國收入最高的10%的家庭儲蓄率高達66.5%,而45%的家庭當年沒有任何儲蓄,已經成為擴大內需的障礙。

  第四,社會領域欠賬,制約建設創新型國家。一方面,社會保障的瓦解不利于激勵企業和個人創新。只有在一個基本保障完善的社會,企業和個人才會去冒風險進行創新。在不確定性強的社會,則傾向于“掙快錢”。北歐國家是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最完善的國家,同時也是最具有創新活力的地區之一。另一方面,創新型國家還需要一支高技能的工人隊伍。目前我國工人隊伍以農民工為主,教育基礎薄弱,由于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制度不完善,企業過于依賴低成本勞動力,也窒息了創新活力。

  第五,社會階層分化,影響人民對改革的信心。社會階層嚴重分化和對立之下,強勢利益集團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影響改革決策,而占人口大多數的弱勢群體對改革的參與和話語權微弱。這既影響人民對改革的認同,也難以保證改革成果惠及大多數人。

  隨著市場化的深入,我國市場經濟的社會基礎已經受到沖擊。社會組織瓦解、社會保障削弱、社會差距拉大,這些問題不僅是社會問題,而且日益使進一步的市場化改革走向“壞的市場經濟”,削弱經濟增長的潛力。自1990年代以來,中國共產黨已經清楚地意識到社會建設的“欠賬”,并進行了有成效的“社會保護運動”,相繼實行西部大開發、低保、教育、醫療和養老改革等。以醫改為例,我國用不到三年的時間,完成全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與美國醫改舉步維艱形成鮮明對比。但是,這些成就仍然是初步的,而且面臨重重阻力,社會建設滯后的狀況尚未根本扭轉,侵蝕社會基礎的力量仍然遠遠大于維護社會基礎的力量。

 

  社會建設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理想突破口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規劃了全面深化改革。在具體執行過程中,先做什么,再做什么,選擇什么作為突破口、切入點,關系到改革成敗。社會建設承前啟后,既是經濟建設的延伸和深化,又是民主政治和黨的建設的基礎和鋪墊。把社會建設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抓手,一方面能夠解決迫在眉睫的民生問題,確保初戰告捷,凝聚民心;另一方面又能引領經濟、政治改革,重新凝聚新的增長動力,重構市場經濟的社會基礎,建設名符其實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社會建設是中國走出一條新路、跳出“歷史周期律”的必然選擇。現有工業化國家走過的那種依靠建立殖民地輸出社會矛盾,先搞圈地運動和血汗工廠,再回過頭完善社會保障的道路,今天世界已經沒有足夠的資源支持發展中國家再走一遍。中國如果走這條路,就必然是死路一條。能不能跳出“歷史周期律”,避免把西方經歷過的血汗工廠、生態破壞、勞資矛盾、民生凋敝的老路再走一遍,能不能在不損害社會公平的基礎上實現現代化,走出一條新路?中國的實踐表明,重視社會建設,特別是在社會矛盾尚未激化的情況下就搞好社會建設、避免自由市場對社會帶來的破壞性沖擊,是必由之路。

  社會建設是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基礎。穩定的社會保障,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利于穩定居民預期,增加消費,化解產能過剩。據研究,醫保全覆蓋總體上使居民消費提高7%,相當于每年釋放1.3萬億元消費能力,遠超過政府財政投入。社會事業本身也是重要的經濟增長點。養老、護理、教育、心理咨詢、群眾文化、全民健身方面,都能夠容納大量就業。教育、醫療衛生等社會事業的發展,有利于提高人力資本水平,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人才儲備。

  社會建設是協商民主的基礎和抓手。建設民主政治,需要有公平的收入分配、完善的公共服務、穩固的社會組織,這樣才能真正擴大全體人民的政治參與,培養理性、有序的參與意識和參與能力。從衛生、教育、社保這些人人都關心的領域入手,建立政府和普通群眾直接對話的機制,擴大人民群眾的直接政治參與,既便于操作,又能擴大影響、提高政府威信,還能培養群眾對公共事務的參與精神和能力,對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是極為有益的。

  社會建設有利于在短期內恢復人民對改革的信心。長期以來,由于社會領域“欠賬”,不少群眾未能充分感受到改革成果,對改革失去了認同感。社會建設的一系列措施,對象是最基層的群眾,保護的是最基層群眾的利益,是一種普惠性的改革。這樣的措施能增加群眾對改革的認同感,緩解社會矛盾,增強政府的公信力,為深水區改革提供政治基礎和民意基礎。這將有利于堅持改革的正確方向,使改革真正成為“為多數人的改革”,從而受到大多數人民的支持。

 

  加強社會建設,做幾件人民關心的事情

  上述分析可見,社會建設和市場經濟相輔相成,不可偏廢。當前我國社會建設滯后于經濟建設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轉,一些領域用經濟改革的思路指導社會改革,導致南轅北轍。社會建設有自身規律,必須擯棄唯經濟思維,加強頂層設計和推動,從人民關心的領域入手,深化社會建設,特別是在近期做幾件人民關心的事情。在此,我們提出以下具體建議:

  第一,扭轉忽視社會建設的思想。目前,少數地方和部門對社會建設僅僅理解為和滿足于“守住底線不出事”,這不足以達到社會建設的目標。社會領域的投入,不僅是保障性投入,也是生產性投入。社會建設不能“消極防御”,而要“積極進攻”,才能起到推動其他改革的作用。要讓各級干部都認識到“民生也是硬道理,公平就是生產力”,把社會建設同經濟建設一樣納入政績考核。

  第二,把社會建設納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整體設計。中央專門召開一次全會,對社會建設做出全局部署;每年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配套召開“中央社會建設工作會議”。在全面深化改革小組中成立社會建設工作小組,從領導配置、部門設置等方面,進一步提高對社會建設的重視程度。明確把“市場起決定性作用”的范圍限制在經濟領域,避免用自由市場思維指導社會建設。

  第三,以反腐敗行動為契機,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腐敗現象的一大根源是權力和資本合作,以不正當手段獲取利益。可以以當前反腐敗行動為契機,推動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大幅調整資本收入和勞動收入的比例,提高勞動者收入。

  第四,下決心、出重手扭轉醫療領域市場化傾向。近年來雖然對醫療部門增加了財政投入,但其運行機制仍然是市場化、商業化的,醫療機構仍然以逐利為目標,過度診療、藥品回扣愈演愈烈。徹底解決這些問題,就可以在不增加(甚至節約)財政投入的情況下,大幅提高人民受益水平。可以開展一次藥品購銷領域商業賄賂整治活動,像當年禁止軍隊經商那樣,以壯士斷腕的魄力取消以藥補醫機制,加快公立醫院改革,實現較高水平的全民醫保,真正讓群眾感受到負擔下降。

  第五,面向全體農民工大規模開展繼續教育。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短缺,是制約我國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的一大瓶頸。當前正處于結構調整的攻堅階段,應以舉辦“農民工大學”、開展遠程教育等方式,面向農民工開展大規模的繼續教育,以彌補多年來的教育“欠賬”,還可以解決結構調整中的暫時失業問題。同時加快教育體制改革,加強校企合作,加大職業教育投入,使教育和生產勞動深入融合。

  第六,把重建農村基層組織作為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戰略選擇。鄧小平1990年就曾提出農業改革與發展“兩個飛躍”的設想。當前,農村社會組織不健全是制約三農問題全局的瓶頸,沒有健全的農村社會組織和社會管理,國家的一切好政策都難以在基層真正落實。目前多數地方的農村合作組織,實際上還是先富起來的少數農戶和城鎮工商企業主導,無法達到讓大多數農民參與,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的職能。建議在浙江等地實踐的基礎上,引導和支持農村建立具有經濟、金融、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監督等綜合性職能的新型農村合作組織,使之成為維護農民經濟和社會利益的平臺。

  第七,走群眾路線,在社會建設中擴大人民有序政治參與。政治體制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必須十分慎重。而從社會領域入手,既能得到群眾的積極參與,又風險可控。在醫療、教育、社會保障等領域的重大改革、公共服務部門的管理監督方面,應組織當地群眾代表參與,并通過大眾媒體和網絡擴大參與平臺,建立政府和普通群眾直接對話的機制,以培養群眾對公共事務的參與精神,緩解社會上廣泛存在的對立情緒,為改革營造良好的氛圍。這其實就是實實在在的政治體制改革。

 

  社會主義是中國最大的軟實力

  回顧歷史,孫中山早年游歷歐美,親眼目睹尖銳的社會矛盾,提出“社會革命先于經濟革命”的設想,并在晚年成為一名社會主義者。毛澤東終生致力于走出一條公平與效率并重、實現現代化的同時避免兩極分化的道路,防止普通勞動者再次淪為社會底層。鄧小平提出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不同的特點,就是要全國人民共同富裕,不搞兩極分化。”中國共產黨幾代人的努力奮斗,就是要讓中國跳出王朝興衰輪回的歷史周期律,避免西方現代化道路的巨大代價,走出一條新路,建立一個永遠屬于人民的國家。

  從清政府到國民黨,都不缺資金、技術、市場和精英人才,但是他們沒有意識、能力和動力對中國社會進行根本改造,因而不可能帶領中華民族走上現代化之路。中國共產黨能做到這一點,是由于其自身不可替代的特質:對社會主義基本價值的遵循,20多年革命戰爭建立的群眾基礎、嚴格的組織紀律性,以及以群眾路線為代表的優良作風。中共之所以能創造奇跡,是因為這個黨相信人民創造歷史,要為盜跖莊屩正名,不做五帝三皇的無涯過客;是因為這個黨既不迷信美國專家,也不迷信蘇聯顧問,而是牢牢扎根于中華民族的堅實大地;是因為這個黨始終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就是中國革命勝利的原因,也是中國現代化建設成功的原因。

  馬克思主義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始終是“社會保護運動”的思想和動力來源。馬克思主義誕生于1850年代的第一次“社會保護運動”,蘇聯和社會主義陣營誕生于20世紀上半葉第二次“社會保護運動”。20世紀后半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實行社會改革、建立社會福利體系,不是良心發現,而是受到兩大陣營制度競爭的推動。社會主義國家通過社會改革實現快速發展,顯示出新制度的優越性,推動資本主義國家實行改良。2008年金融危機引起的第三次“社會保護運動”,也伴隨著西方思想界對馬克思主義的重新認識。當代各國對社會主義的理解各異,但社會主義的基本價值——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擴大勞動者的經濟和政治權利、限制資本特權、保障基本社會福利,等等,仍然是引導各國人民為爭取一個更加美好新世界而努力的旗幟。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金融危機以來,無論是凱恩斯主義還是新自由主義,都遇到了危機。中國提出“道路自信”,不是為了標新立異,而確實是任何一條老路都走不通了,迄今為止還沒有一個發展中大國沿襲西方模式實現現代化的先例。走一條新路,固然比照搬任何一種“普世模式”更加辛苦,難免會有曲折甚至犧牲。但中國的問題只能靠中國人自己來解決,只能用中國式的辦法來解決。集成傳統智慧、自身經驗和現代文明,升華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中華民族對人類做出的更大貢獻。

  當前,中國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形勢越復雜嚴峻,就越要從歷史中吸取經驗教訓、認識規律、看清方向。歷史和現實都證明,社會主義是中國最大的軟實力,是中國后來居上的法寶,是共產黨凝聚人心的旗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人間正道。“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是歷史經驗和理論邏輯的統一。社會主義不僅是一種意識形態,更是解決現實問題的理性選擇。隨著對舊有發展模式的反思,新一輪“社會保護運動”的高潮在中國已經呼之欲出。中國已經走出了一條新的發展道路,也一定能在這條道路上書寫新的歷史。

  “春回人間世,日照大旗紅。”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上任伊始就堅持走群眾路線,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以社會公平正義為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些思想和舉措深得民心。這就是中國改革的正確方向,這就是中國人的道路自信,這就是中國共產黨的力量和希望之所在。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昆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司馬南|會飛的螞蟻終于被剪了翅膀
  2. 美國的這次出招,后果很嚴重
  3. 褻瀆中華民族歷史,易某天新書下架!
  4. 我對胡錫進和司馬南兩個網絡大V的不同看法
  5. 菲律賓沖撞中國海警船,中國會打嗎?
  6. 一個王朝是怎樣崩潰的?
  7. 否定了錯誤,并不代表問題不存在了
  8. 近20年中國社會分層劇變的特征與趨勢: 一位清華教授的直言不諱
  9. 張志坤|“先富”起來的那些人將向何處去
  10. 就算明著不要臉,你又能怎么辦呢?
  1.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2.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3. 判處死刑,立即執行,難嗎?
  4. 送完一萬億,再送一萬億?
  5.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6.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7. 紫虬:從通鋼、聯想到華為,平等的顛覆與柳暗花明
  8. 李昌平:縣鄉村最大的問題是:官越來越多,員越來越少!
  9. 朝鮮領導落淚
  10. 讀衛茂華文章:“聯想柳傳志事件”大討論沒有結果,不能劃句號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論》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冊)論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貴生|如何科學認識毛主席的晚年實踐活動? ——紀念毛主席誕辰130周年
  4.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6.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7.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8.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9.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0. 祁建平:拿出理論勇氣來一次撥亂反正
  1. 77年前,2583名英雄兒女踏上北撤之路
  2.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3. 相約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烏有之鄉關于推出紙質閱讀資料的公告
  5. 歐洲金靴|“一切標準向毛主席看齊!” | 欣聞柯慶施落像上海福壽園
  6. 判處死刑,立即執行,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