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到上世紀70年代末期,我國贏得了獨立安全的國際地位,建立了完善的工業體系,為改革開放以來迅速融入國際經濟體系、接受產業轉移奠定了基礎。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從35歲增長到68歲,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基礎教育普及率達到90%,遠超過其他發展中國家,為改革開放以來的高速發展儲備了人力資源。我國基尼系數只有0.18⑥,是世界上最平等的國家,正是這個公平的起點,為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競爭和國內需求的迅速增加提供了前提。可見,我國的“經濟奇跡”,一方面得益于改革開放,另一方面也離不開新中國前30年社會建設奠定的基礎。否則就無法解釋,世界上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也都實行市場經濟,卻沒有取得我國這樣長期的高速發展。當今中國,不能再把西方發達國家歷史上經歷過的血汗工廠、生態破壞、勞資矛盾、民生凋敝的老路走一遍,社會建設、共同富裕是必由之路。
關鍵詞:社會建設;經濟建設;政策建議
過去三十年,中國改革的主要思路是發展,而發展又被簡單定義為GDP增長,導致經濟建設高速發展的同時,不少地方的社會問題越來越多,社會矛盾越來越尖銳。現有的執政思路并沒有能夠有效解決日益突出的社會問題。同改革開放初期相比,當代中國面臨的國情、世情、民情都發生了深刻變化,改革的難度加大,改革的領域延伸更廣,改革的阻力也更加多元化。在這樣的背景下,做好頂層設計,找到深化改革的突破口進而引領全面改革對改革的成敗至關重要。十八大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是“五位一體”: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其中,社會建設在這五項改革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中心”作用,它直面當前改革的難點和重點,是經濟建設的延伸和深化,是民主政治建設的前提和基礎,是文化繁榮的保障。社會建設,可以成為下一輪改革的突破口,從而引領全面改革。
一、社會建設、共同富裕是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基石
我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但市場經濟不代表把一切交給市場。卡爾·波蘭尼(Karl Polanyni)在《大轉型:我們時代的政治與經濟起源》中談到,自19世紀現代市場經濟產生以來,人類社會始終存在兩方面相反的運動。一方面,自由放任的市場力量,有利于發展生產力,創造了高度的物質文明,但同時也會帶來貧富分化、道德淪落、社會組織瓦解、生態破壞等;另一方面,社會、民眾以及政府針對自由市場的弊端,實施一系列社會建設運動,以校正市場失靈,限制市場力量的無限發展,對基本民生、社會、文化、生態進行保護。波蘭尼認為,一個“脫嵌”社會的、完全自發調節的市場經濟,最終證明只是一個烏托邦①。歷史清楚地表明:市場經濟與社會建設往往相伴而生,每當市場化、全球化進入高速發展階段的同時,都會產生一系列社會問題,從而引起一個社會建設的高峰期。高質量的社會建設則會緩解社會矛盾、鞏固執政基礎,促進政治清明,進而促進經濟又一輪持續發展。
發達國家實現現代化,除了依靠市場經濟之外,同樣也離不開社會建設。這種“從市場經濟到社會建設”的歷程經歷了三個周期。第一個周期是19世紀30年代到19世紀末,當時歐洲工業革命引起了市場化高速發展,特別是資產階級依靠政府的力量,剝奪了農民的土地和工人的社會救濟,強行把工人和土地推向市場,這在推動資本主義快速發展的同時,給大眾帶來了深重災難。恩格斯曾經在《英國工人階級狀況》里對英國做出預言:隨著小資產階級不斷分解,無產階級隊伍會越來越大;隨著財富分配不均現象越來越顯著,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的革命必將到來。②從19世紀50年代起,大規模工人運動風起云涌,各國政府被迫相繼允許工人成立工會、出臺最低工資法、實行社會保險制度等。19世紀60年代,英國工會全國聯合會成立,英國議會通過廢除童工等法律。1883 年,德國為了緩和勞資關系,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保險制度。這些措施緩和了尖銳的社會矛盾,使得資本主義社會所出現的第一次工人危機得以緩和。第二個周期是19世紀末到二戰后。由于社會矛盾緩和,市場化和全球化又迎來了幾十年的快速發展,資本積累和經濟發展空前迅速。但是隨著經濟發展,資本主義國家內部發生經濟危機,相繼引起兩次世界大戰。二戰之后,很多國家都推行了凱恩斯主義經濟政策。歐洲大量企業實行國有化,社會建設方面學習社會主義國家的經驗,如英國等國家仿效蘇聯建立了國家醫療服務體系(全民免費醫療);美國約翰遜總統推行“偉大社會”計劃③,著力完善社會保障制度。許多歐洲國家先后建立了從搖籃到墳墓的福利制度,自由資本主義逐步走向人道資本主義以及福利資本主義。第三個周期是80年代以來,社會建設雖然緩和了發達國家的內部矛盾,但同樣也帶來了滯漲、效率低下等社會問題。新自由主義思潮興起,自由市場經濟政策再次占據主導地位。經過不到20年的繁榮期,全球相繼爆發了東亞金融危機、拉美債務危機和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金融危機引爆社會危機,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的社會抗爭此起彼伏。并且,這些危機已經延伸到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東歐和拉美國家,由于推行自由經濟政策措施不當,許多執政多年的政黨下臺。自21世紀以來,從拉美開始,先后出現了一批重視社會建設的政黨上臺執政,這些政黨強調政策面向基層民眾傾斜,縮小收入差距。例如2003年巴西總統盧拉上臺,推行“零饑餓”計劃;墨西哥相繼推出了“進步”和“機遇”計劃,使超過500萬家庭受惠④。從以上三段歷史劃分中我們可以看出,人類社會始終存在兩方面相反的運動,社會建設是市場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經濟繼續騰飛的基礎。
我國改革開放后的經濟發展,離不開新中國頭30年社會建設奠定的堅實基礎。新中國成立初期,面對舊社會遺留下來的嚴重社會分化以及長期戰亂帶來的破壞,政府把社會建設置于了重要位置。新中國獨立自主地走出中國特色的社會建設道路,保障了全體百姓的基本民生需求。在城市和農村相繼建立了勞動保險制度、合作醫療和赤腳醫生制度,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推行義務教育,在收入分配上比較公平,推動工人、農民直接參與管理,國有企業和人民公社在社會管理方面起了很大作用。這個時期,雖然大量資源被用于發展重工業,但正是由于社會保障體系和社會組織的完善,才使得基本民生得到了保障、社會保持穩定。到上世紀70年代末期,我國贏得了獨立安全的國際地位,建立了完善的工業體系,為改革開放以來迅速融入國際經濟體系、接受產業轉移奠定了基礎。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從35歲增長到68歲,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⑤,基礎教育普及率達到90%,遠超過其他發展中國家,為改革開放以來的高速發展儲備了人力資源。我國基尼系數只有0.18⑥,是世界上最平等的國家,正是這個公平的起點,為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競爭和國內需求的迅速增加提供了前提。可見,我國的“經濟奇跡”,一方面得益于改革開放,另一方面也離不開新中國前30年社會建設奠定的基礎。否則就無法解釋,世界上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也都實行市場經濟,卻沒有取得我國這樣長期的高速發展。
良好的社會保障制度已經成為西方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教育、醫療以及養老體制是吸引發展中國家精英移民的三大原因。它已經成為當代西方保護個人自由、尊重人權的文明標志,并且已經成為西方大多數國民的基本理念。它是西方社會文化“軟實力”的組成部分,即使在新自由主義盛行的20世紀80年代,社會領域也對市場侵入進行了頑強的抵抗。私有化在一些企業部門得以推行,例如鐵路,但在社會性很強的領域例如社會保障、醫療和教育等領域,私有化措施往往“雷聲大、雨點小”,甚至遭到完全的失敗。人人享有基本社會福利成為歐洲國家的共識。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開幕式上,NHS即英國的“國家醫療服務體系”,同工業革命、莎士比亞一起成為英國國家形象的象征,向全世界人民進行展示。可以說,“福利國家”的社會建設理論和政策已經從學者的學說轉變為政府的行動綱領,無論什么政黨執政,這一政策都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它幾乎已經成為所有資產階級政黨都贊同的主張。
重視社會建設有利于發展中國家走出一條新的發展道路。發達國家的現代化,付出了巨大代價。對于今天的發展中國家,能不能跳出歷史的“周期律”,不再把西方發達國家歷史上經歷過的血汗工廠、生態破壞、勞資矛盾、民生凋敝的老路走一遍,能不能在不損害社會公平的基礎上實現現代化、走出一條新的道路?許多發展中國家都在摸索著回答這一問題,而重視社會建設、特別是在社會矛盾還不那么激化的情況下就搞好社會建設、避免自由市場對社會帶來的沖擊,是走出這條新路的一個途徑。馬克思寫作《資本論》時面對的自由資本主義已經為福利資本主義所代替,但是,這種進步并不是自發的,而是經過社會主義運動長期的斗爭才實現的。特別是當代世界各國,雖然對社會主義的理解多種多樣,但是社會主義的基本價值——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擴大勞動者的經濟和政治權利、限制資本特權、保障基本社會福利等等,仍然是引導人們為爭取一個更加美好的新世界進行努力的旗幟。
二、以社會建設、共同富裕為突破口,引領全面改革
長期繁榮的國家,無不是在經濟騰飛之后,及時把注意力轉到了社會建設和國家基本制度建設上。當前,我國單項改革的潛力已經比較充分地發揮出來,新的改革需要統籌兼顧,讓各項改革互相促進。在全面改革中,以社會建設為突破口,既有利于凝聚改革共識,為深化改革提供民意基礎,又有利于促進經濟、政治、文化改革。
社會建設能夠凝聚改革共識,是共同富裕應有之義。長期以來,我國在社會建設領域重視不足,不少人民群眾未能充分感受到改革開放的成果。部分群眾甚至認為,“改革就是漲價”、“改革就是政府推卸責任”,對改革失去了認同感。從短期來看,社會建設的一系列措施,對象是基層的群眾,保護的是基層群眾的利益,是一種普惠性的增量改革。它能增加群眾對改革的認同感,緩解社會矛盾,增強政府的公信力,為深化改革提供政治基礎和民意基礎。
社會建設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十八大強調走共同富裕道路。一個貧富差距過大的社會,一個缺乏基本社會保障的社會,一個社會關系緊張的社會,都不能稱之為共同富裕的社會。社會建設著力提高社會公平正義,解決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生產、生活和生命安全問題,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內容,是共同富裕的應有之義。當前我國的收入分配差距,主要是各個階層之間收入差距很大,特別是有產者階層和普通勞動者階層之間的差距極大,這既因為勞動生產率的正常差別,也有分配上資本力量強、勞動者力量弱的原因,而且,城鄉、地區、行業之間的收入差距也都和這個原因有關。開展社會建設,既能夠彌補由收入差距帶來的基本民生問題,為百姓提供基本民生保障,又能夠通過社會組織建設,擴大一線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的利益表達渠道,體現人民的主體地位。
社會建設有利于經濟改革的深化。一是解決內需不足問題。我國居民的消費模式已經發生了兩個轉變:一是從日用消費品向大額耐用消費品需求的轉變;二是從個人消費品向公共服務需求轉變。我國內需不足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收入分配差距太大,社會保障薄弱,中低收入群體消費能力不足。為此,必須有穩定的社會保障制度,穩定居民預期,減少防御性儲蓄,增加消費,同時調節收入分配差距。如不做這些工作,通過擴大投資來拉動內需,仍會帶來進一步產能過剩,社會矛盾加大。最新的一項研究表明,農合、城鎮職工和城鎮居民三項醫保,分別使相應人群的消費提高5.4%、11%和10.2%,總體上使居民消費提高7%⑦,相當于每年釋放1.3萬億元消費能力,遠超過政府財政投入,實現了乘數效應。二是社會事業本身是重要的經濟增長點。養老、護理、教育、心理咨詢、群眾文化、全民健身方面,都能夠容納大量就業。政府把公益性的公共服務辦好之后,還能夠促進帶動高端服務業的發展。美國奧巴馬政府搞醫改,僅僅建立醫療衛生信息系統一項,就能創造20萬個工作崗位,并且需要的大多數是高端人才。我國現階段第三產業比重相對較低,加強社會建設本身能夠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三是社會建設有利于提高人力資源水平。人力資本水平提高,有利于節省投入到生產過程中的勞動力數量,提高生產效率;有利于吸引其他國家的資源、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進入本國;有利于推動科技進步。⑧社會建設包含教育、醫療衛生和人口等多個領域,這些都直接關系著人力資源水平。增強社會建設自然有利于人力資源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經濟發展。反過來,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又能夠促進社會建設,進一步提高人力資源水平,這就形成了健康、可持續的發展模式。當前,中國經濟面臨嚴重的資源和環境約束,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已經成為迫切需要。社會建設著眼于提高人力資源水平,為產業轉型提供了最可靠的保障。
民主政治需要社會建設奠定良好基礎。一是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需要有比較健全的國家制度、比較公平的收入分配、比較完善的公共服務、比較穩固的社會組織。如果沒有健全的國家制度,那么民主政治程序就很可能被外部勢力操縱;沒有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特別是不同地區、不同人群的收入、教育水平、利益訴求差距過大,民主政治必然變成強勢利益群體壓迫和剝奪弱勢群體的工具;沒有完善的公共服務,群眾就沒有意愿參加民主程序,因為選舉的結果和自己沒多大關系;沒有穩固的社會組織,社會上的各種利益集團,特別是中下層群眾,就很難團結起來,發出有利于自己的聲音,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因此,社會建設要建設比較健全的國家制度、比較公平的收入分配、比較完善的公共服務、比較穩固的社會組織,這是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長遠之計。二是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需要公眾具有理性、有序的參與意識和參與能力。近幾年,泰國、菲律賓等國家和地區的政治亂象,與公民民主參政素養不強、缺乏理性參政意識有著直接的關系。民主政治較為發達國家都往往經歷了政治參與逐步擴大化、固定化和法制化的階段。從衛生、教育、社保這些群眾人人都關心的領域入手,建立政府和普通群眾直接對話的機制,擴大人民群眾的直接政治參與,既便于操作,又能擴大影響、提高政府威信,還能培養群眾對公共事務的參與精神和能力,對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是極為重要的。
社會建設是文化發展的保障。一是文化繁榮需要良好的社會條件。縱觀歷史,中華文化大繁榮的時期,都是社會信任度較高,話語環境相對寬松,個人的自由和基本權利得到了較大保障和擴展的時期。根據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瑪蒂亞·森(Amartya Sen)的觀點,保障個人的基本權利和自由,首先應該使個人免于饑餓,免于疾病、免于愚昧⑨。只有這樣,個人創造力才能得以激發、生命力才能得以申揚,文化大繁榮的盛世景象才能得以出現。二是重構道德體系需要社會建設。道德重建不在于疾風驟雨般的批判和譴責,在于實實在在建立起能夠保護個人的生命、財產、自由和安全的制度,在于將人的基本權利從經濟領域分離出來,為社會個體提供教育和醫療等有效的保護機制,從而避免社會過度分化⑩。三是社會建設能夠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文化“軟實力”是一國價值觀、道德準則以及感召力的綜合體現。加強社會建設,倡導公平正義,主張社會和諧,將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核心,符合世界發展的潮流。
三、實施社會建設、共同富裕的兩點建議
加強社會建設需要轉變觀念。深化社會建設,必須從根本上轉變觀念。目前,一些干部的知識結構、政策環境和話語體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在經濟建設的環境中形成的。對社會建設規律認識不夠,許多社會建設措施照搬照抄經濟建設思路,不符合社會建設的規律。社會領域和經濟領域有不同目標和規律,主要表現在:經濟建設以市場為基礎,社會建設以社會組織為基礎;經濟建設主要靠物質資源,社會建設主要靠組織資源;經濟建設的衡量是經濟效益,社會建設的衡量是社會效益;經濟建設主要靠個人選擇來規范,社會建設主要靠公共選擇來規范。因此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有以下不同:(1)在目標上,經濟領域追求增長速度,社會領域追求公平正義。(2)在資源配置方式上,經濟部門主要依靠價格機制,社會部門主要依據社會基本需要。(3)在激勵機制上,經濟部門主要依靠利潤刺激,社會部門主要依靠公共民主管理。(4)在主導力量上,經濟部門主要依靠企業和企業家,社會部門主要靠政府職責、非營利機構和群眾的廣泛參與。(5)在實施路徑上,經濟建設宜于自下而上,分權讓利,社會建設既要發揮基層的積極性,又要整體設計、統籌兼顧、合理約束。
加強社會建設,需要在理念上正確認識社會發展的規律。事實上,社會建設既要靠投入,更要建機制;既要依靠物質資源,更要依靠組織資源、文化資源和精神資源。要發揮我們政治體制的優勢,發動廣大群眾、基層組織和志愿者來大辦社會事業,通過全民共建實現全民共享。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福利制度。近年來,全國社會建設進展很大,但許多做法尚未形成制度。在政策制訂中,社會政策往往從屬于經濟政策。實際上,正像我國有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經濟制度一樣,在社會領域也需要一個“基本社會政策體系”,包括基本收入分配制度、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基本教育制度、基本住房制度、基本社會保障制度、基層和群眾工作制度以及財政制度、政績考核制度等。建議國家在這個問題上率先突破,提出建設“基本社會福利制度”。具體做法是:(1)成立中央社會建設工作委員會,統籌領導社會建設全面工作。每年召開中央社會建設工作會議。(2)從領導配置、部門設置等方面,進一步提高對社會建設的重視程度。在政策制訂和執行過程中,應明確把社會建設經濟建設的領域區分開,強調社會建設和經濟建設并重。(3)對社會政策體系建設進行整體規劃,明確其指導思想、基本目標、主要內容,制定出社會建設和改革的時間表、路線圖,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福利制度,給人民群眾以鼓舞和信心。
注釋:
① [英]卡爾·波蘭尼:《大轉型:我們時代的政治與經濟起源》,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第16頁。
② 參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第585頁。
③ 顧昕:《全球性醫療體制改革的大趨勢》,載《中國社會科學》,2005(6)。
④ 呂茵:《社會保護運動在全球的底線以及其作用評析》,載《世界縱橫》,2011(5)。
⑤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編:《中國衛生統計年鑒》,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1,第8頁。
⑥ 丁冰:《當前我國基尼系數過大的主要原因何在》,載《當代經濟研究》,2007(12)。
⑦ 甘犁:《基本醫療保險對促進家庭消費的影響》,載《經濟研究》,2010(S1)。
⑧ [美]R. 巴羅、X. 薩拉伊馬丁:《經濟增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⑨ [印]阿瑪蒂亞·森:《以自由看待發展》,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第96-102頁。
⑩ 鄭永年:《公民社會建設是重建中國社會道德體系的前提》,載《聯合早報》,2011-12-06。
作者簡介:李玲,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衛生經濟學、公共財政學;陳秋霖,經濟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江宇,經濟學博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助理研究員。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