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挺身而出 ——華山搶險30周年回眸與思考
2013.11.19 來源: 解放軍報 作者: 侯培琪 (作者單位:第四軍醫大學政治部
1983年5月1日,在以險要著稱的華山千尺幢,第四軍醫大學一百多名干部學員冒著被擠落山崖的危險,奮力搶救因擁堵而從崖梯上騰空摔落的受傷群眾,組成人墻安全疏散上千名游客,中央軍委授予他們“華山搶險戰斗集體”榮譽稱號。他們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在全國掀起了一場關于人生價值的大討論,使剛剛步入改革開放的青年一代經歷了一次精神洗禮。30年后的今天,面對社會多元多變的價值取向,如何保持對人民群眾的無私大愛,做黨的群眾路線的忠實擁護者和模范踐行者,回顧搶險戰斗集體的英雄之路,仍然是照亮這個時代的精神豐碑。
華山搶險戰斗集體的壯舉激勵青年人為人民勇于擔當,爭做傳遞正能量的火炬手
任何一個時代,青年人都是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創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體,是勇于擔當的民族希望。華山搶險戰斗集體正是青年人的榜樣。當十幾名游客從80多度傾角的懸崖上騰空跌落時,這些20歲左右的青年不顧個人安危,毫不猶豫地用雙手托舉生命,用臂膀挽起人墻,讓命懸一線、驚慌失措的群眾看到了生的希望。這一托,托出了那一代青年人將人民群眾安危舉過頭頂的擔當意識;這一挽,挽出了改革開放初期各類價值觀激烈碰撞中,人民群眾對青年一代的信任和贊賞。正如當年一位被救青年的感言,“我原認為尋求人生真諦靠個人奮斗就行,對別人的事情總是冷眼旁觀。子弟兵的行動證明‘潔身自好’的想法既可憐又好笑,作為青年人必須勇于拼搏。”旗幟常在,精神常新。30年時光雖已過去,但搶險戰斗集體的英雄事跡卻激勵著一代又一代青年為祖國和人民奉獻青春和熱血。
當前,在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下,少數青年弱化了責任意識、遠離了崇高理想,世俗化、功利主義的思想傾向有所抬頭。面對突如其來的地震災害,我們在看到年輕戰士們奮戰一線、無數青年志愿者馳援災區的同時,也見到了某些雖頂著高材生的光環,卻逃避職責、丟失陣地的逃兵。參加搶險戰斗集體的青年們用行動告訴我們,青年人只有擺脫單純的自我設計、極端的個人主義,胸中有祖國,心中有他人,才能真正在社會思想發展變化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引領新風尚,傳遞正能量,讓真善美閃耀永恒光輝,用熱血和激情筑起社會的道德屏障。
華山搶險戰斗集體的精神感召大學生為人民樂于奉獻,爭做實現中國夢的先行者
大學生是有理想、有活力的知識分子群體,是肩負更多社會責任和人民期盼的時代先鋒。華山搶險戰斗集體正是大學生的楷模。危難關頭,在華山之巔的二仙橋、青柯坪,人們看到的是華山搶險戰斗集體正用自己學到的醫學知識緊急施救,為許多重傷患者贏得了最佳治療時機。30年來,那段青春的奉獻之歌,在他們各自的工作崗位傳承延續,他們有的成長為服務基層的好醫生,有的已是精于術業、碩果盈枝的專家,無論身處何方,身居何位,知識報國、傾心為民的搶險精神無一例外地浸入了這些年輕大學生的靈魂和血液。
今天,中華兒女正在齊心協力地追趕民族復興的中國夢,華山搶險戰斗精神所體現出的價值取向,會給每一個為實現中國夢而矢志奮斗的大學生帶來無窮的榜樣力量。榜樣告訴我們,只有自覺把個人理想融入中國夢,增強知識更新的緊迫感,勇于到條件艱苦的基層一線經受鍛煉、增長才干,做追夢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才能在與國家命運休戚與共、與人民并肩奮進中體現價值、成就事業。
華山搶險戰斗集體的事跡引領革命軍人為人民敢于犧牲,爭做能打勝仗的排頭兵
軍人因使命而存在,因無畏犧牲而崇高。華山搶險戰斗集體正是革命軍人的典范。華山搶險親歷者、第四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骨科主任雷偉說:“那一瞬,有人在哭喊,有人在旁觀,我們作為軍人必須毫不猶豫地站出來。”正是在火熱軍營培樹出的使命意識、犧牲精神,才讓這些年輕軍人在關鍵時刻把生的希望留給了群眾,面對死亡時選擇了挺身而出。軍人的偉大,就在于關鍵時刻能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以廣大人民利益為重。在空軍某部的一次飛行訓練中,一架戰機驟然失去動力,為避免飛機墜落到人口稠密地區,飛行員果斷改變飛行軌跡,放棄逃生機會壯烈犧牲。沒有一種東西比人的生命更寶貴,沒有一種精神比讓出生的機會更偉大。就像這樣在生死關頭,放棄自己生的機會,給予他人活的希望的軍人還有很多很多,馮思廣、曾毅、武勇明、喻亮、沈星……正是這些英雄,他們以自己的犧牲來延續他人的生命,才使整個社會、民族、國家具有生生不息的力量。
從亞丁灣護航到利比亞撤僑,我們看到,祖國和人民的利益延伸拓展到哪里,軍人的身影就出現在哪里。面對日益復雜的國家安全形勢,當代革命軍人應該始終像搶險戰斗集體等英雄們那樣,面對危險挺身而出,面對犧牲英勇無畏,切實按照強軍目標的要求,涵養軍人血性,砥礪軍人作風,培樹戰斗精神,時刻準備為保衛國家和人民赴湯蹈火、英勇獻身,勇做能打勝仗的排頭兵。
解放軍報:“接地氣”要“接通”
2013年11月19日14:58 來源:解放軍報
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各級各部門都強調要“接地氣”。領導和機關下基層多了,接觸群眾廣了,坐在辦公室看材料、批文件少了,但如果“接地氣”只是走向基層而沒有深入基層,接觸群眾而沒有根植于群眾,身處“江湖”而心在“廟堂”,搞調研走馬觀花、蜻蜓點水,看問題浮于表面、淺嘗輒止,走不進群眾內心,說不到群眾心坎,不了解群眾需求,難以和群眾血脈相通、同頻共振,那么這種“接地氣”反而成為一種新的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
“地氣”,一為“地中之氣”,自然界只有地氣和天氣上下交融相接,才會出現生機蓬勃的狀態;二為“不同地區的氣候”,莊稼只有順其自然,融入特定地域環境,才能汲取營養。但無論何解,都講究一個“融”字、一個“通”字。走黨的群眾路線,根本上就是“走心”,關鍵就是要“接通”。領導和機關“接地氣”,就要按照習主席“三個著眼、三個見到成效”的要求,來一場“心靈跋涉”、“黨性洗禮”和“行為洗刷”,時刻檢查和警示自己:“根”是不是深深扎在群眾之中,“脈”是不是與群眾緊密相連,“氣”是不是與群眾融會貫通。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眾中蘊藏著無窮的智慧和力量,只有放下架子、撲下身子,真心實意與群眾來往、誠實謙恭地拜人民為師,才能接通地氣、融會心聲,收獲在辦公室聽不到、看不到和想不到的新情況,找出破解難題的新辦法,才能做到耳聰目明、頭清腦醒,保證決策科學、決斷正確,確保黨和人民的事業合乎規律、順乎民心,經得起歷史和實踐的檢驗。
把“地氣”接通,重要的是把群眾當作歷史的主人。只有克服“官本位”,摒棄“衙門”作風,沉入基層、深入民心,盯著群眾干工作,聽民聲、察民情、解民憂,常念百姓之苦、常思民生之艱、常懷敬畏之情,說群眾聽得懂的話,干群眾看得見的事,才能真正同群眾“站在一起、打成一片、融為一體”,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獲得群眾的擁護和信賴,確保我們的事業生機勃發、卓有成效。(寧顯福)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