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十月一日并不是中國的生日,因為中國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但說十月一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生日,這是不錯的,因為就在1949年的10月1日,毛澤東在天門城樓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啦!”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新中國的名字,那是舉國上下都贊成的,不論是共產黨還是各民主黨派都是支持的。看古老的中國這個新名字,主要就是多了“人民”二字。從這一天起,以人民冠名的部門和單位比比皆是。也就是從這一天起,中國人民的社會地位得到了真正的提高,人民的利益對比舊社會確實得以實現,工人成了工廠的主人,農民也從地主富農手里分得了土地。這樣的客觀現實,必然會使人民群眾產生主人翁意識,正是人民社會地位的提高,利益的實現和主人翁意識的產生,才形成了客觀存在的,完整的人民群體。
一段時間以來,有些親西方的知識分子一直在否認人民的存在,強調沒有人民只有公民。竊以為宣傳這種論調的人不是無知就是別有用心。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人民”一詞早就有之。到了近現代,“人民”這一概念已被廣泛認可,“人民”這一詞匯更是被廣泛應用。不論是從概念上還是從語言的運用上,“人民”與“公民”都已被大眾承認,不過,大家都知道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人民”是一個政治概念,任何單個的人都不能說“我是人民”;而“公民”則是一個法律概念,任何一個單個的人都可以說“我是公民”。這些只承認“公民”而不承認“人民”的人,雖然是想在中國用西方文化取代中國的傳統文化,從而為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掃清思想障礙,但他們在五千年的中華文化的積淀面前只能是被碰的頭破血流。
“人民”這一概念是被中國的大眾認可的,其真正的原因就在于人民這個群體是客觀存在的。古漢語中的“民”多數是指人民,“民以食為天”和“得民心者的天下”中的“民”,都是指的人民,而指“公民”的恐怕不多見。
在古漢語中,社會上的人群除了“民”就是“官”。而在現代漢語中,社會上的人群除了“人民”就是敵人。具體說哪些人群屬于人民,而哪些人群有不屬于人民呢?一般說來,通過勞動創造財富的人群就屬于人民,而從根本利益上與人民相對立的人群,就不屬于人民的范疇。
按照這樣的觀點看現在我們中國的社會,其他各行各業的人群都容易界定:除既得利益集團和為他們服務的人以外,其余所有的人群都屬于人民。現在難以界定的就是軍隊和警察和城管,他們在為人民服務的時候當然屬于人民,在保衛祖國、搶險救災扶危濟困時,當然是人民的子弟兵,人民的好干警,可是當他們在維穩時對人民群眾實行鎮壓,人民又如何看待他們?
眾所周知,毛主席從來就將工農兵是為人民的主體,盡管在毛澤東時代人民的軍隊不可能鎮壓人民。而現在雖然發生了鎮壓人民的事情,我們看現在的軍警,還必須堅持毛主席的觀點,原因就在于廣大軍警指戰員絕大多數都出身與勞動人民家庭,他們入伍前是人民的一員,退伍后還要回到人民中去。就在他們服役期間,地方強征農民的土地和強拆人民的房屋時,從來對他們也沒有任何照顧。他們雖然有時奉命去鎮壓人民,其責任也在決策者。可是,那些在鎮壓時對人民主動采取過激行動并造成嚴重后果的,則應另行對待了。
總之,廣大軍警戰士不論是從社會地位還是根本利益上說,都是和人民完全一致的。按理說讓們的思想特應該同人民相一致。士兵無論在任何時候都是軍隊的主體。縱觀歷史,無論是在那次革命中,都離不開舊軍隊廣大指戰員的倒戈參與。
現在有人認為在中國,仍然還是槍桿子里面出政權,軍隊的領導權在誰的手里,國家的政權也就在誰的手里。正是由于這樣的原因,憲政民主派才竭力主張實現軍隊國家化。提出這一主張的母的,就是要將軍權從特色既得利益集團的手中奪過來。可是他們這樣的主張實現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左派的主張是通過各種渠道來做軍警中下層的政治思想工作,通過工作讓他們正確認識自己本來的社會地位和自己的根本利益所在。通過這樣的工作,使他們樹立自己應該具有的人民意識。只要這一工作做好了,軍隊的問題就有望得到解決。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