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的中國之重
2010年11月16日 來源: 《商務周刊》
在技術上,中國與美國差距很大;在應用上,中國與巴西的差距同樣很大。從過去15年轉基因發展和應用歷程來看,它不僅僅是一個科學問題
2003年開年第一期《商務周刊》,封面故事是《轉基因食品恐慌調查》,從那時起,《商務周刊》 就一直在關注著轉基因技術的話題。從雀巢食品、抗蟲棉、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再到轉基因玉米和水稻通過安全認證,這個半地下的產業每一個新動向都會給人們帶來巨大分歧,也隨時挑動著公眾的神經,而8年來的一系列調查和采訪,也使得《商務周刊》在該領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分析角度和故事邏輯。
2010年初,神秘的轉基因產業化管理大門一度準備開啟,然而在一片質疑聲中,這個傳說中的“天使”與“魔鬼”化身再次回到“只做不說”的狀態——這其實是最要命的。
2009年8月27日,中國農業部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對轉植酸酶基因玉米、轉cry1Ab/cry1Ac基因抗蟲水稻華恢1號和轉cry1Ab/cry1Ac基因抗蟲水稻Bt汕優63批準安全證書。這兩種轉基因作物研發團隊的核心人物,分別是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的范云六教授和華中農業大學的張啟發教授。誰都知道,玉米、水稻這兩種主糧的轉基因品種一旦在中國展開商業化種植,那將是世界農業史上的革命性事件。此后的半年,作為轉基因技術和產業化推廣應用的行政監管部門——農業部轉基因辦公室和負責轉基因技術日常評價工作的轉基因安委會也都表現出了積極推進產業化、審批管理程序進一步公開透明的決心。
過去10年中,轉基因安委會成員名單一直不對外公開,然而在2010年初,許多安委會成員開始表明自己的身份,一些委員甚至在名片上直接就印上了“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成員”的字樣。據一位安委會成員透露,早年的不公開主要是擔心一些申報單位私下公關,從而影響安全評價的公正性。現在公開則是因為國家覺得這項涉及國計民生的大事,應該加強透明性,加強公眾的知情權。
然而,在一波波包含政治博弈、民族情緒和技術路線的“反轉基因”的浪潮中,政府官員和學者們“不得不”再次失語。
轉基因水稻品種已經獲得安全證書一年多,何時能夠進入商業化種植?8個月前,華中農大的張啟發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如果一切都順利,我估計需要四年時間,如果出現意外就不好說了。”
現在是不是已經出現意外了呢?沒有答案。今年10月15日召開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專項監督評估結果反饋會上,仍然沒有人能給出水稻產業化的時間表。作為轉基因專項的第一行政責任人、農業部副部長張桃林也出席了當天的評估會,大會的最終結論是:“目前,轉基因專項實施進展總體良好,取得了一些具有產業化前景的重要成果。今后要加大轉基因專項研究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力度,確保專項‘十一五’整體目標的實現,為保障糧食安全提供科技支撐。”
原因與目標不匹配的大會結論,只能繼續加劇各色人等的猜測、爭論和指責。轉基因能為保障糧食安全提供支撐嗎?糧食安全的核心是糧食產量問題,但事實上,目前國家批準安全證書的中國農科院轉基因玉米品種和華中農大兩種轉基因水稻都不能提高產量,中國農科院轉基因玉米品種的主要功能是減少以該玉米為飼料的動物糞便中磷的含量;華中農大轉基因水稻的主要功能是消滅毛毛蟲等鱗翅目害蟲。在一個糧食唯產量論的國度中,這些小小功效顯然不能給人們帶來什么驚喜。恐怕這也是袁隆平被高高捧起而張啟發備受爭議的主要原因之一。
短期內指望轉基因技術來提高糧食產量,在技術上不可實現,而第一次大規模給中國人帶來益處的轉基因農作物——抗蟲棉又出現了種種性能減退及次生病蟲害等副作用。這些現實都影響了公眾及部分業內人士對轉基因生物發展的判斷。
轉基因技術既然被列為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那么一定是有其戰略性意義,不可思議的是至今國內的業內人士沒人向公眾指出其戰略意義何在。戰略目標不明,一方面,導致批評者用幾百年后也難以確證的威脅人類健康、破壞生物多樣性等可能性去質疑轉基因技術;另一方面,以民族情緒和帝國主義陰謀論為切入點的攻擊也頗有市場。
人們不知情的是,早在2000年,華中農大就開始向國家有關部門申請做食品安全檢測,隨即有關部門將檢測工作指定給了具有檢測資質的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此后四年間,華中農大共向湖北疾控中心提供了6噸兩品系的轉基因稻米以供試驗和檢測。
此次檢測結束后,華中農大又向轉基因辦公室申請安全證書。到2009年獲得安全證書之前,兩個品系的轉基因水稻又經過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和農業部農業轉基因生物食用安全監督檢驗測試中心的檢測。
據一位參與檢測的安委會成員透露,為檢測人類長期食用轉基因稻米的安全性問題,“小鼠灌胃實驗”的結論可供參考討論:該實驗按照大鼠體重,每千克用5克抗蟲BT蛋白每天兩次灌食,8天后,各組動物體重和臟器重量無生物學意義上的差異。“華恢1號”稻米中抗蟲蛋白含量≤2.5微克/克。這個灌胃實驗的結果顯示:如果要達到5克/千克(抗蟲蛋白與體重的比率)的接受試驗的劑量,體重60公斤的人需要吃120噸大米。按照這個實驗結果推理,如果按照每天吃500克大米計算,一個成年人吃“華恢1號”轉基因大米,至少657年里應該是安全的。
根據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轉基因安委會副主任委員楊曉光介紹,從急性試驗開始,到慢性實驗,再到多代的繁殖實驗,這已經進行到了毒理實驗的最高階段。“可以說,目前中國所采用的食品安全評價方法已經是當前全球最嚴格、最全面的評價方法了。”
同樣,環境安全的測試也相當嚴謹。2007年農業部委托兩家科研單位在福州和杭州分別對華中農大兩個品系的轉基因水稻進行靶標害蟲和生物多樣性檢測。試驗主要是檢測轉基因水稻的靶標害蟲、非靶標害蟲和生物多樣性(對節肢動物群落的影響)狀況,華中農大兩個品系的轉基因水稻的靶標害蟲都是鱗翅目的。當時檢測的試驗種植面積為14畝,加上隔離田共占地約30畝。按照國家標準,試驗地周圍100米不應有其他水稻種植,或者與周圍水稻花期相隔20天以上。14畝地分別種植了兩個轉基因品種華恢1號、BT汕優63和他們的非轉基因對照系,另外種植了當地的一種非轉基因品種Ⅱ優明恢86作為參照系。檢測結果是,華中農大兩個品系的轉基因水稻品種對于靶標害蟲具有非常好的控制效果,控制效率在90%以上,而對于非靶標害蟲和生命多樣性的影響,與非轉基因受體對照,不存在明顯差異。
作為農業科學家,張啟發的感慨是:“無論是食品安全評價還是環境安全評價,我一點都不擔心,因為我最清楚我們產品的科學性和安全性。當下我關心的是,如果一個產品研究來研究去,農民卻不能盡早的去應用,那我們所做的一切就沒有意義了。”
1996年,美國孟山都公司第一次在世界上推出抗除草劑的轉基因大豆,生物技術在農業領域的產業化應用大幕就此拉開。起初,在農業分子生物技術上,只有極少數的公司可以獨立完成基因的鑒定、定位、轉移以及在特定作物中的穩定表達等等,每完成一項這樣的工作,大約需要花費兩年時間和兩億美元的資金。隨著行業整體的技術進步和越來越多的人員熟練掌握相關技術,這種過去是絕對“高門檻”的產業現在已經成為普通科研機構和企業可以涉足的領域了。
曾任美國先鋒種業公司中國區總裁的劉石認為,在農業生物技術產業也存在著“摩爾定律”:每經過18個月左右的時間,生物技術研發出來的產品便會提高一倍;在這期間,一項新技術和新產品的研發成本也會降低一半。從1996年到現在,農業生物技術的產業化正在經歷第14個年頭,大約應該是“生物摩爾定律”的第八、九個周期。轉基因農業生物技術商業化的領域已經從一個基因、一個作物,擴展到約20種基因,10多種作物,而且每一種技術的研發成本大幅下降,時間也大大縮短。中國的轉基因玉米和水稻技術也正是這一潮流下的產物,盡管它們目前還談不上革命性。
轉基因也罷,非轉基因也罷,分子生物領域是每一個農業大國都繞不過去的技術塔尖。近日,孟山都宣布該公司開發的Bt Roundup Ready 2 Yield大豆獲得了巴西國家技術生物安全委員會頒發的種植許可。這是孟山都公司開發的生物技術作物在非美國市場上進行商業化運作的第一步。在技術上,中國與美國差距很大;在應用上,中國與巴西的差距同樣很大。從過去15年轉基因發展和應用歷程來看,它早已不再僅僅是一個科學問題。
被認為接受了孟山都等跨國農業巨頭資助的張啟發,書包里常年裝著《毛澤東選集》,書中隨處可見他閱讀時做的標記。“別人想說我什么,我很清楚,但事實上,我比那些批評、指責我的人更了解中國,更理解民族主義。”他說。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