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神話的實話--“舉全國之力培育的試管嬰兒”
云淡水暖
歌兒唱得好:
……
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跡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喚醒了長城內外
春輝啊暖透了大江兩岸
啊 中國 啊 中國
你邁開了氣壯山河的新步伐
…
走進萬象更新的春天
……
天地間蕩起滾滾春潮
征途上揚起浩浩風帆
春風啊吹綠了東方神州
春雨啊滋潤了華夏故園
啊 中國 啊 中國
你展開了一幅百年的新畫卷
…
捧出萬紫千紅的春天
這首歌是名噪一時的“著名歌唱家”董文華的成名曲《春天的故事》的歌詞的一部分,講的就是前幾天媒體上轟轟烈烈地慶祝它30歲生日的深圳。在熱烈的頌歌中,太多的解讀和冀望被表達出來。
其中,最幽默的是《南方周末》喊了一嗓子:“請深圳為全國再殺出一條路來”(南方周末評論員 戴志勇),之所以說南方周末的這位評論員的喊聲比較“幽默”,是這句口號式的標題,與深圳的發展歷程南轅北轍,是一種坐在高廈偉樓中吟哦出來的西班牙小夜曲。
歌詞可以這樣唱:“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跡般地聚起座座金山…”,但現實畢竟不是神話,也不是“天上掉餡餅”,而是實實在在的投入和努力。
原先一提起深圳,就有一個說辭:深圳沒有要國家一分錢,國家只給了政策…云云。
但現實中,你沒有真金白銀砸下去,“座座城”和“座座金山”不會從天上掉下來,也許有人說:中央給了政策,錢是“外資”帶來的。
但草民一直認為,不管什么“資”,只要是來賺錢的,就不是散財童子,沒有錢賺,沒有比別處更多的錢賺,“資”們是不會來的,憑什么來呀?這不是違背經濟學原理嗎,不是不尊重市場經濟原則么?
倒是一些在深圳得了好處的人還是說了實話,比如,“香港‘鐘表大王’李秀恒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談起深圳特區30年的發展,贊嘆不已?!保ㄐ氯A社 “鐘表大王”李秀恒:和深圳特區一起發展壯大),在李秀恒的“贊嘆”中,有一段話:
“在李秀恒看來,深圳之所以成功,得益于舉全國之力帶動深圳的發展。他認為,只靠深圳自身去帶動深圳的發展是徒勞的,正是由于全國的貿易,所有省份公司的產品、技術、資源,都拿到深圳,因而帶動了深圳經濟的崛起。”
這位港商是說了大實話,事情的邏輯應該倒過來梳理,不是一個小漁村為全國“殺開一條血路”,而是全國為深圳鋪就了一條捷徑。當時,幾乎所有的國家工業部門都在深圳開設辦事機構,大辦各種企業,比如華強路一帶的原電子工業部、國防科工委等部委所屬的大型國有企業的深圳分支部門,造就了今日的電子一條街。幾乎所有的省份、直轄市乃至于二三線城市,都在深圳開辦了辦事機構,舉辦經濟實體,比如著名的湖北大廈、上海賓館。
這些內地企業、內地政府帶到深圳的,是項目,是資金,甚至還有人才,而且這種人財物的聚集速度,恐怕只有在“不計成本”的舉國體制之下,才能夠實現。當然,中央財政可能沒有拿錢或者說沒有拿多少錢,但在當時的計劃經濟體制下,部門、地方的錢,也是國家的錢,全民的錢。
據《都市快報》報道,上海世博會有個深圳案例館,其外壁裝飾是由一批深圳商業藝術品畫工創作的,深圳案例館總策展人孟巖說“深圳是20世紀中國‘舉全國之力培育的試管嬰兒’,30年的旅程無時無刻不在跌宕起伏中度過,批評、爭議與攻擊伴隨左右。”
這位世博深圳案例館的總策劃人承認“深圳是20世紀中國‘舉全國之力培育的試管嬰兒’”,比起說“不要國家一分錢”來,顯得更加實在一些,簡單地說,如果你連一塊可以建廠房的平地都沒有,連一條能夠把產品運出原料運進的馬路都沒有,誰來投資辦廠?三通一平就是錢。
“舉全國之力培育的試管嬰兒”毫無疑問也是舉全國之力呵護長大的,相對于已經有幾百年、上百年的中老城市來,頂多是一嬰兒而已,一個嬰兒要為成年人“殺開血路”,豈不有違常理?
前兩年,有位網友在人民網哭訴“深圳,你被誰拋棄”,一時間掀起軒然大波,主流媒體也跟著熱議不已,一個被稱為“殺開一條血路”的“開路先鋒”,居然淪落到哭問“被誰拋棄”,豈不貽笑大方。
草民以為,要說所謂深圳“神話”,就是社會主義制度下的舉國體制,為深圳的孕育和出生乃至于長大,提供了“試管嬰兒”般的待遇,全國的人財物力砸在一個小漁村,不是奇跡勝似奇跡。
所以,不管深圳目前是什么經濟制度,還是應該感謝社會主義制度帶來的奇跡,就像“試管嬰兒”這個醫學奇跡的出現一樣。沒有社會主義舉國體制就沒有深圳,這才是正解。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