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時政 > 時代觀察

八零后看三十年(未定)--兼評改革教大五毛任志強

烈風 · 2010-07-23 · 來源:烏有之鄉
任志強評析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改革神教三十年來對人們的無數承諾,只是幻想而已,只有放棄幻想,積極斗爭,直接推動中國社會主義的復興和人類歷史發展的歷程。

0 前言

   

         改革教大五毛任志強,在近日寫了一篇文章,談八零后的幸福指數。原文參見:http://www.cnstock.com/index/gdbb/201007/691294.htm

 

   

 

他認為八零后之所以幸福指數偏低,遠不如改革開放前毛時代的幸福指數高,原因是“對生活質量和精神追求的預期過度提高了”。他對此給出的解決辦法,一是改革版的“憶苦思甜”,通過貶低毛時代,來要求八零后承認自己幸福;二是通過“教育和批評”,降低八零后對生活的預期;三是勸說八零后別去批判社會現實,而要把一切問題歸因于自己不夠努力。

   

這篇文章的好處在于收集的問題比較齊全(歷史教育、情感問題、社會分配、就業、住房、貪污腐敗等等),有一條較完整的邏輯線索。有趣的是,作為被任志強談及的八零后,他談到的每一個問題我都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和觀點。

   

這對我而言是一個機會,正好依憑他給出的問題和邏輯線索,反其道而述之,把我這幾年的一些感受和想法記錄下來。

   

         我本人是八三年生人,在中國南方的某老工業城市成長。祖輩是農民,父母都是國企職工,大多數同齡朋友都是國企子弟?,F在與我同齡的同學朋友已經遍布中國的大江南北,在社會由下至上的各個階層各個行業中奮斗著。

   

我很想分享每一個同學朋友的人生感受,然而八零后的一代已經分化得非常嚴重,地域差別、城鄉差別、社會分工差別、價值觀差別、文化差別、信仰差別……導致八零后的內部也存在著無數觀念的沖突對立,已經不可能整合所有人的認識。

   

因此,我在這篇文章中的觀點僅能代表自己。情感上更加偏向于我們八零后一代中的工人群體。姑且將此作為八零后成員認識改革三十年的樣本之一,呈現如下,以供參考。

   

注:下文中,藍色的文字是任志強的原文。黑色的文字則是我自己的觀點。

   

   

1 引子

  中國改革之后的快速發展已讓全世界矚目,世界各國都在贊嘆中國的進步與富強、敬佩中國的城市發展與面貌改變、羨慕中國人民的生活迅速的從貧窮走向了富裕,不但驚嘆中國城市的成功改造與經濟發展,也在驚訝中國農村的脫貧與改善。許多在哈佛讀書的美國人都在夢想著到中國來看看,或者在中國就業安家。但遺憾的是生活在中國的年輕人卻不但漠視這一切,甚至深深的痛恨著生其養其的祖國?! ?/p>

   

  中國改革之后,社會弊病的快速發展已經讓全體國人陷入苦悶焦慮中。年輕人深刻地體會到社會現實的扭曲和不公正,一部分人甚至因此痛恨起生其養其的祖國來。然而與此同時,一些精英和外國人卻在贊嘆中國的進步和富強。他們敬佩中國城市發展與面貌改變,甚至以為中國人民已經過上富裕生活。

   

  中國城市農村兩級分化日趨極端,無數農民為生存所迫忍受著歧視去城市打工;農村公共設施荒廢、土地撂荒,勞動力流失,文化教育醫療退出。而那些精英和外國人,卻在驚訝中國農村的“脫貧”與“改善”。

   

  從網上、博客的留言與微博的交流中,我看到了許許多多的八零后、九零后的問題與留言,更看到了年輕人心中的迷茫、彷徨、無奈、抱怨、仇恨和對生不逢時的不滿等等。原來在外國人眼中所有美好的一切,在他們的心中都是一片黑暗,似乎這個社會中充滿著腐敗、偽裝,似乎這個社會只有對他們一代的不公,他們才是這個社會中最被剝削、壓迫和虐待的一代和社會最底層的一代?! ?/p>

   

  從網上到處可以看到我們八零后九零后的年輕人,心中的迷惘、彷徨、無奈、抱怨、仇恨和對生不逢時的不滿等等。八零后已經成為底層的一代,在這個社會中受到剝削壓迫和虐待。我們切身感受到這個社會中充滿著腐敗、偽裝,對人民造成無數的不公。然而再去聽聽精英們和外國人的聲音。我們體會到各種各樣的黑暗,可這個時代在他們眼中卻是一片美好

   

  世界上存在兩個截然不同的中國。精英和外國人愿意就業安家的那個中國,已經不是蟻族、農民工辛苦掙扎的那個中國了。窮人感受到的苦難,已經被屏蔽在富人的世界觀之外。

   

  目前中國的幸福指數很低,也因此成為了對上述現象的證明。但幸福指數是根據預期來判斷的。為什么改革之前中國極度的貧困,但幸福指數卻比今天還高,而中國改革之后高速發展了、生活改善了,但幸福指數卻變得更低了呢?

   

  目前中國的幸福指數很低,這也是對我們年輕人感受的一個間接證實??墒?,改革開放前的中國幸福指數卻比現在高的多。為什么媒體日復一日宣傳改革開放的偉大成果,人民的幸福指數反而變得更低了呢?

   

  改革前的中國真的極度貧困嗎?改革之后的高速發展,到底是哪個階層的發展?改革后的生活改善,到底是哪些人群的改善?

   

  難道我們不應該停下來認真的想一想為什么會出現這種讓年輕人失去方向的現象的原因嗎?難道不應該針對這些造成年輕的一代過度貪圖幸福指數提高的預期進行合理的教育與批評嗎?也許問題正出在現有的宣傳與教育體系的缺失和扭曲。  

   

  為何會有任志強為典型的這種精英存在?——每當我們用感受來認識這個時代,他們就急迫地跳出來,公然否認我們年輕人對時代的切身體驗。他們認為幸福指數的問題,處在“現有的宣傳和教育體系”還不夠強大,沒有充分地“教育與批評”年輕人,未能使我們降低對生活質量的要求,降低對精神追求的預期。

   

  當社會現實讓我們年輕人失去方向的時候,難道我們不應該停下來,用自己的感受和智慧認真想一想,到底是什么導致了這一切的問題?

   

   

   

   

2 被割斷的歷史

   

十一屆三中全會則用黨的合法會議糾正了毛的歷史錯誤,實現了中國現代化發展的改革。但中國共產黨仍堅持毛在神壇中的地位。尤其是每次國慶逢十的大典之前總會有系列的將毛塑造成神的宣傳,不斷的維護與鞏固著毛思想的統治地位。正因為這種原因,讓改革前的三十年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空白。也許八零后的一代變成了失去記憶的一代。中國幾乎已沒有任何文藝作品可以公正的反映那一段曾經讓整個社會都喘不過氣來的發展歷程,也是一段恰恰對今天產生著巨大影響的一個階段?! ?/p>

   

  資改精英否定了毛的歷史地位,將毛的建設道路解釋為歷史錯誤,并認定毛時代人民為中國現代化付出的努力和成就,把改革定義成中國現代化唯一合法的路線。

   

  由于人民對毛的支持,毛思想對人民的巨大影響;使得當權者封禁了毛的言論和思想①,在各個領域打倒了毛道路的代表人和繼承者。并且把作為斗爭領袖的毛 抽象成為一個被崇拜的政治符號。每逢國慶的大典前,總會有一系列將毛抽象化的宣傳,為的是回避毛時代的社會主義建設思路,架空毛思想的影響力。

   

  正因為這種原因,讓改革前的三十年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空白。我們八零后的一代,變成了失去記憶的一代。

   

中國幾乎沒有任何文藝作品可以公證的反映那一段時期——曾經整個社會都在進行艱苦卓絕的斗爭,就是為了防止中國走到今天這樣扭曲的地步。然而這一階段對中國人的現實生活影響如此巨大,使我們心中仍然普遍存在著公平正義的觀念,還能意識到現實社會的不公正。

   

注①:舉例,《毛澤東選集第五卷》(1949~1957年)于1978年出版,但不久后就停止發行了。

   

  我們并不想否定毛的歷史價值與地位(如果要有否定的一天也是歷史的后人的事了),但絕不能因為要維護毛的作用、威信與神的權威,就不能批評其的錯誤或不能還原這段歷史的真實面貌。正因為這段改革前三十年的空白,才造成了八零后一代的文化斷裂的代溝,才有了只看到改革之后的幸福,而不知改革之前的中國貧窮的對比與生在福中不知福的抱怨

   

  否定毛的三種人,從不正視毛澤東在建國后的各種思想,不承認毛在歷次斗爭中為人民著想的真實內心。他們反復強調毛在戰爭時期的歷史價值與地位,卻故意回避了毛時代中國的政治經濟成就,正是為了消除毛的歷史威信,架空毛澤東思想在人民心中的權威。

   

  正因為這改革前三十年歷史教育的空白,才造成了八零后一代文化斷裂的代溝。我們親身體驗了改革之后的社會弊病,又在教育中接受了改革前平窮落后的宣傳,總把新中國的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混為一談,而不知道“改革”之前,中國的勞動人民曾有一段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經歷。

   

  上一代人比八零后少了些什么?又多了些什么呢?  

  改革開放的飛速發展,讓八零后的一代不再知道中國曾有“三反五反”“反右斗爭”“廬山會議”“四清運動”“文化大革命”“武斗”“批林批孔”“上山下鄉”等一系列的政治斗爭和階級斗爭運動。不知道什么是言論自由與政治管制的差別。他們今天可以公開的罵共產黨和國家領導人,不知到當年會因為不小心弄臟了一張毛主席像就會株連九族,甚至傾家蕩產。更不用說公開的表達對黨的不滿和對社會的抱怨了。從政治上看,八零后一代擁有的,恰恰是上一代在他們同齡的生長期中所沒有的自由。  

   

  我們八零后比上一代人少了什么,又多了什么呢?

   

  改革開放持之以久的宣傳教育屏蔽了歷史。八零后的一代只知道中國有暴漲六十倍的大蒜、豬肉、綠豆……不知道中國歷史上曾經有打擊投機倒把、買空賣空來剝削百姓的“三反五反”。更不知道中國為了防止權力者綁架國家,走上剝削、壓迫的的道路,曾經有過反右、廬山、四清社教和文革、批林批孔、等一系列的政治斗爭運動。

   

  生活在言論管制、媒體壟斷信息的今天,年輕人不知道什么是“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不知道憲法中一度寫有工人罷工的自由。不知道毛時代宣傳的“群眾組織的天然合法性”。

   

  八零后一代總被主流宣傳告知,你有不滿的就該去辱罵共產黨、社會主義和國家領導人。我們自己在從小到大的生活中,卻不能公開批評專制虐待學生的老師,不能檢舉單位貪腐無能的上級,不能與殘酷剝削員工的老板斗爭。

   

  八零后的一代大多不知道在前三十年,曾有“四大自由”做武器,有各式各樣的群眾組織,讓許多政治人敢于用言論批判那些官僚主義者,批評他們脫離群眾或是濫用權力。從教育機構、政權到企業內部,到處都有公開的言論自由(注)。

   

  從政治上看,我們八零后一代所沒有的,恰恰是上一代同齡人在生長期中所擁有的斗爭權力、武器和力量。

   

改革開放的經濟增長,讓八零后的一代不再知道中國曾有過“幾千萬人”因饑餓而死亡的災難。當然也無法體會憑票證購買食品、衣物的經濟短缺時代的艱難,當然更不會知道有錢沒票也吃不上飯的尷尬了。他們在為今天無錢消費而抱怨時,他們以為是市場經濟讓他們在競爭中無法提高收入而失去了消費的自由,卻不知道有錢無證而寸步難行才是真的失去了自由。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的妖魔化宣傳,向八零后的一代灌輸了 “三年大饑荒餓死幾千萬” ①的神話。那個數字從一千萬到兩千五百萬,到三千萬,到最近的六千萬、八千萬,甚至發展到了一億二。盡管我們生活中接觸的大多數長輩,鮮有直系親屬在那三年里餓死。

   

  然而在現實之中,我們拿著微薄的工資做月光族,走入菜市場看見十三塊一斤的大蒜頭皮發麻。QQ簽名上高喊二師兄的肉價已經比師父還貴了!電視新聞里播放,某超市促銷,市民為了爭購降價7塊的食用油導致踩踏死人。

   

  改革神教不停地給我們洗腦,市場經濟萬能,市場經濟天然公平,而社會主義的公平分配是萬惡之源。八零后的一代已經不明白當年稀缺資源的憑票證供應,曾經意味著怎樣的安心與公正。

   

反觀現在,莊家操縱市場,一個月大蒜綠豆漲價數十倍,農戶得不到好處,小批發商直接破產,市民在菜市場里舉步維艱。被洗腦的八零后已經意識不到了,這種投機倒把是對誠實勞動者的公然搶劫,這才是對人尊嚴和自由的粗暴踐踏。②

   

注①:供參考,網文《五六十年代人口統計數字的疑惑》。關鍵點之一:得出人口減少1000萬的關鍵資料,國家83年統計數字中,1960年生人總數1392萬,到1990年統計的60年出生健在的人數達1444萬,到2000年增加到1468萬。不但沒減少,反而增加了。83版的統計數字很可能有誤,甚至可能是故意篡改

注②:參見《財經郎眼-瘋狂的蔬菜》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bjF6Ccat_PE/

   

   

3 扭曲的教育

改革開放重新確定了臭老九的社會地位,知識救國、技術創新的奇跡讓八零后的一代不知道中國曾有過“知識無用”“復課鬧革命”“接受再教育”“白卷革命”等等一系列的風雨。當他們自己不努力學習而痛恨高考制度時,并不知道1840年后英國學習了清朝的科舉制度后創造了人才輩出的進步。當他們痛恨大學教育制度的無能,并對畢業之后的選擇迷茫時,并不知道當年有多少人在渴望獲得知識和學習的機會時,被剝奪了讀書的權利。當他們大罵這些缺少了上學機會的人們成為了改革的受賄利益群體時,卻不知道這代人要為沒機會學習而付出多少倍的努力。不知道被剝奪了讀書(哪怕是非課本的讀物與音樂等)的權利,失去讀書的自由的痛苦?! ?/p>

   

   

  改革開放重新確定了“專家”、“教授”壟斷性的話語權威。重新把“讀書改變命運”、鯉魚躍龍門變成了我們人生道路的強制性選擇。

   

  工人、農民,這些屬于誠實勞動者的身份,居然不再能讓一個家庭體面且幸福地生存。社會現實逼迫每工農子弟在精神上拋棄了他們父輩的人生道路。為了擠入社會金字塔的頂端,逃避貧窮窘迫的命運,每年幾百萬的年輕人以自戕的狀態投入高考競爭,將大好青春耗費在極端枯燥、毫無意義的應試教育,用教條化的知識點和流水線般的解題程式摧殘著自己的智慧。

   

  八零后的一代,有多少人放棄了自己本來擅長的體育、動手能力、異想天開的思維能力,放棄了興趣和愛好,投入無數精力在自己不擅長的應試教育中,卻仍然在無比殘酷的競爭中面對失敗。

   

  然而無論從父輩到整個社會,不但不能體會我們的艱辛付出和挫折感,卻總是把問題原因歸結于“不努力”。他們總在忽略這樣的事實:即便所有人都勤奮致死,但從比例上說,十個人也只有一個能上名校的獨木橋。是否能在這條自己不擅長、別人擅長的應試之路上贏得成功,與主觀努力的關系并不大。

   

  而且現實也是,這種錦標賽一般的高考,往往只是由于幾分的差距,就可以淘汰掉成千上萬人。

   

  當我們痛恨高考制度的時候,卻不知道毛時代的中國人,曾為改變這種“只有知識才能逃避苦難命運”的扭曲現實付出過巨大努力:

   

  ——一方面持之以恒地改善各個層面勞動者的社會地位、尊嚴,讓我們父輩大部分人能安于他們作為勞動者的生活。并且大興在職教育,工廠農村配有圖書館。更重要的是工作強度適中,家庭生活安定,讓勞動者有身心閑暇用于自學知識。

   

  當時的勞動者不必強迫自己踏入不擅長的應試教育領域。而現在這個社會,如果我們無法踏入金字塔的上層,就總要操勞,害怕結不起婚、住不起房、生不起孩子、孩子讀不起書、父母看不起病甚至死后辦不起喪葬。

   

  ——另一方面,毛時代的教育界,也有一系列的運動以打破僵化教育、科舉應試的弊端。這些運動的目的是把學習和興趣結合,把學習和學生的身心健康結合,把學習和學生的尊嚴理想結合,把知識學習和學生的階級性相結合①。而那些舊式思維的知識分子,總把術業專攻視作高人一等,看不起勞動者,從觀念上認可剝削壓迫制度,通通從學閥的位置上被打倒②,才有新一代知識分子愉悅而專注的成長經歷③。

   

注①:參見《毛主席談教育》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0/200904/79481.html

注②:可參考電影《決裂》,http://www.56.com/u89/v_NTM1OTUyNDY.html

注③:參見《孔慶東:我的本科歲月》: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502/20/519772_25835092.shtml

   

   

   

4、情感問題

   

改革開放恢復了人性的本能,讓人們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隨意的尋找異性的感情歸宿、坦露表達這種愉悅的內心世界,因此讓八零后的一代不再知道中國曾經有過“不得偷食禁果”的封鎖線。“消滅小資情調”的禁令像一座大山一樣壓在整個社會的頭上。當他們為愛情的失敗而哭泣時、為能終身廝守而歡笑時,并不知道一個沒有愛情的音樂、歌曲;沒有愛情的文藝作品與戲劇;沒有酒吧與咖啡廳;沒有舞廳與歌廳;沒有任何空間可以容納與釋放愛的世界是多么的痛苦。人如果沒有談情說愛的權利和自由,會制造出多少人格人性的缺陷和多少家庭的毀滅性災難?! ?/p>

   

   

  改革開放扭曲了人的本性,色情文藝過早地激發了年輕人的肉欲,使本能脫離了互相尊重、相親相愛的道德約束。另一方面,改革過程中的問題,使我們父輩為工作疲于奔命,矛盾不斷,忽略了家庭親情。孩子們不僅被寄托了家庭的全部期望,而且在枯燥的學業中總是付出努力卻得不到社會的認可。無數的孩子因此陷入了無窮無盡的孤獨感,不得已,要從陌生的、或不穩定的人際關系中尋找片刻親密感,填補內心的空虛。

   

  早戀、人格異化、自我標榜、非主流、濫交、黑社會、網癮、極端偶像崇拜……各種邊緣化的人格狀態在年輕人中爆發出來,向社會傾吐著年輕人的孤獨和壓抑,控訴著現代社會中集體文化的缺失,人與人親密關系的瓦解。他們反而成為被輿論嘲笑的男默女淚黨

   

  在改革開放的物質崇拜、道德墮落與政治經濟基礎缺失的三大前提之下,年輕人往往沒有堅守真情的能力,卻擁有濫交和情感欺詐的權力和自由。多少人因此陷入了極端的精神痛苦和人格缺陷,多少家庭因感情糾紛陷入毀滅性災難。

   

  不穩定的兩性關系對女性的創傷是最嚴重的。不僅在精神上使年輕女性高比率地陷入難以言喻的抑郁傷痛中,更不用說反復墮胎、性傳播疾病造成的各種人間悲劇。人工流產居然成了街頭最常見的傳單廣告,半個世紀的婦女解放運動,成果喪失殆盡。

   

  八零后的一代,許多人在孤寂的夜里為愛情失敗而哭泣,在極度恐慌中害怕自己永遠失去一顆能對情感真誠的心……精神失落空虛,頹廢到不能沒有舞廳與歌廳的瘋狂,不能沒有幽怨苦悶甚至以亂倫、虐心為樂的文藝消費品,不能沒有讓人醉生夢死的傷感音樂。他們不明白這是飲鴆止渴,正是因為他們的人生被剝奪了太多的東西,才使得精神如此饑渴,視毒藥為甘露。

   

  許多人卻已經接受了這樣的社會現實,將普遍存在的情感痛苦視作社會的必然規律。他們已經不知道曾經有一個真誠的年代,當我們父輩還是男孩和女孩的時候,許多人只要手牽手就會在心中許下相守終身、不離不棄的承諾

   

   

   

5  失去產業的流動勞動力

   

改革開放讓勞動力資源可以自由的選擇和流動了,就業可以人盡其才的進入自己喜愛、有興趣或能發揮特長的領域。讓八零后的一代,不再知道中國曾有過“消滅資產階級生存的土壤”,名義上又有“工人階級與農民兄弟”當家做主的傳統觀念,除了組織分配任何人都沒有就業的機會與選擇,而組織的分配則用一次決定一生的方式將人們的自由鎖在了一根無法用個人力量斬斷的鐵鏈上。而個人創業則不但是一種夢想也是一種要被堅決鎮壓的違法行為。當八零后在抱怨就業中的艱難時、抱怨對就業推薦的不滿時、抱怨工資收入的不高時,卻無法理解當年只能聽天由命從十幾元的學徒工開始而幾年爬一臺階的攀登,甚至連靠個人的努力去創造的機會都被扼殺在搖籃與夢幻之中,而人就業的選擇權豈不比就業的難易更為重要嗎?  

   

  改革開放,國企改制摧毀了工人自己的產業。而分田到戶、統購統銷變市場經濟、城市農村兩極分化加劇、以及社保體系從農村抽出……摧毀了農民自己的產業。

   

  誠實勤勞的體力勞動者失去了前三十年的產業基礎,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勤勞的工作突然不再能養活自身,更不用談贍養多病的父輩和孱弱的子女。

   

大量勞動力資源被迫背井離鄉,在故鄉陷入死寂的同時,懷著“個人奮斗”的迷夢,加入春運的數億流動大軍。拋棄自己的專業知識,接受企業剝削規則、放棄個人自尊、完全服從管理,以此為代價,才能在擁擠的城市之中,得到一個出賣自己的機會。沒有任何政治地位,沒有組織保障,經濟上依附于剝削者的現實,使得大部分人在惡性的競爭中失去了挑選工作的能力。

   

多少年輕人被迫把青春消耗在服務娛樂行業中,要么把血汗撒在工廠的流水線上,更不用提到色情行當里掙積蓄的那些孩子們。每個前輩都在不厭其煩地告誡新人,工作就是工作,job is a job,這是養家糊口的職業,永遠不要把工作和理想志向混為一談。社會教育在每一個年輕人腦中虛構出人頭地,讓親人幸福的美夢。然而在現實中,絕大部分的產業拒絕向勞動者許諾一個可以期待的人生。

   

現在八零后、九零后的工人階級過著怎樣的生活?未成年、偽造身份證和學歷到北上廣的血汗工廠打工。“自愿”放棄五險一金、“自愿”申請每天加班三至五小時、打個瞌睡罰掉一天的工資、曠工一天扣三天的工資;敢于頂撞工頭直接開除,薪酬免談。若是得罪了人,到處都有能讓自己身不如死的黑社會①。精神上陷入痛苦,自然有抗抑郁藥、網絡游戲和“保健按摩”讓人茍延殘喘,當然這些還是要自己付錢的。

   

這樣的社會現實,讓八零后一代的工人階級,從“國家的主人”淪為“勞動力資源”。他們不再知道中國曾有過“消滅資產階級的生存土壤”的歷史,更不知道什么是工人階級的“主人翁地位”。

   

他們不知道,曾經有這么一個時代:誠實的勞動者能夠在絕大多數行業中享受尊嚴和主體意識,以自覺和勤奮的勞動為榮。各個行業都尊重勞動者的主觀努力,不存在勞動強度過大的問題,不存在尊嚴被剝奪的困境,不存在喪失集體生活的空虛。我們的父輩從事與父輩們從事每一份職業,甚至在工廠里成為學徒工,都有機會獲得一個可期許的人生,教育、醫療、住房、婚娶、養老保障都是集體對每個人的制度性承諾。

   

在這個時代里,大多數勞動者都是安心的。這使得挑選工作失去了必要性。工人甘愿成為國家建設的螺絲釘,在心中立下誓言,任何崗位上都要發揮出自己的光和熱。

   

相比現在,八零后的一代即便更換十幾個工作,也未必贏得一個可期許的人生。企業招新的工資總是超過老員工,一遇上危機就大規模裁員。為應對通貨膨脹把辛苦積累的血汗投入股市、基金中轉眼就能跌得血本無歸。與此同時,勞動者若想要自己聯合起來、組織起來,通過工人運動主張自身利益的權利,卻一定被法律和現實殘酷鎮壓。

   

多少人被時代逼迫著選擇高風險的自主創業。工作數年甚至十幾年、推遲結婚、不買房才積攢的積蓄,被投入到統計學視域上失敗率極高的自主創業。就為了擺脫被剝削的身份,希望能做自己的老板,終于擺脫給別人打工的命運。歸根到底,這只是為了能用自己的勞動創造自己的未來。

   

注①:參見《北航學生深圳下廠經歷》 http://www.ibeidou.net/?p=3643 。里面談到了工資問題、加班問題、工傷問題、工人維權問題等等。

   

6 分配不公還是搶劫

改革開放實現了從計劃經濟走向市場經濟的過渡,出現了“效率優先、兼顧公平”中的收入差別。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并成為了被社會夸耀的排行效應。于是更引發了許多尚未富起來的人們的不滿,包括八零后的一代,他們并不知道平均分配時的結果時所有人都貧窮。舊的社會主義一大二公的定義和對私有制的沒收與改造的均貧富,實質是讓所有人都只能成為窮人,而絕不會有富的存在。因為任何人都只能在富剛剛開始時就被迫均出了?! ?/p>

   

改革開放打著計劃經濟向市場過度的旗號,而實際上卻是集體經濟轉向私有經濟的破壞性改造。為追逐利潤而拋棄公平原則,導致收入差距無限擴大。

   

在集體經濟時代,勞動者共同創造的全民財富,諸如國企、教育、醫療,它們既是勞動者創造的的成就,也是勞動者合情、合理、合法的財富。然而一次次掠奪性的私有化浪潮,卻把這些財富變成了極少數人的私產。

   

在國企改制的搶劫中,在教育改制的搶劫中,在醫療改制的搶劫中,在房價上漲的搶劫中,在貨幣貶值的搶劫中,在物價瘋長、投機倒把的搶劫中……無數勞動者失去了生活必要需求的保障,與此同時卻造就了極少數人的億萬級富裕。底層工人拿著最低工資水平,承諾每天3~5小時加班來換取一個月一千幾百的微薄收入,與此同時,某些企業高管拿著千萬級別的年薪,還不包涵各種福利待遇。

   

總在被富人搶劫的勞動者,包括八零后的一代,已經不知道社會主義集體經濟時期、按勞分配所代表的公平正義。這種公平正義,不僅意味著勞動者可以通過公共服務和保障體系享受自己的勞動果實,還意味著財富不會被極少數人掠奪,從而確保自己的政治、經濟地位。

   

前三十年社會主義對私有制的改造,使得勞動者第一次擺脫了被私有制搶劫的命運。一個企業在不斷的生產中獲得了大量財富,不再只是成為資本家的利潤、變為他們剝削更多勞動者的工具,而是通過公共醫療、教育,社區建設等等,直接轉化為勞動者自身的再生產。

   

新中國前三十年的集體經濟不創造利潤嗎?不對!前三十年創造的利潤,最大的證明者就是我們自己。我們八零后一代,在良好社區環境中健康成長、享受家庭的親情倫理、接受健全教育。同樣的成長條件,我們要花費多少金錢,才能讓我們這代人的子女也享受到?——勞動者自身的再生產,這才是經濟體系創造的最大價值。

就像許多人以為達到土豪、分田地,沒有了地主窮人就可以變成富人的癡夢在中國改革之前的三十年并沒有出現一樣。均貧富是永遠也沒有出路的。這中間最重要的則是私有產權的確立與保護,是憑能力與本事、憑努力與刻苦、憑知識與創造的競爭機制,能者多得而非能者多勞的激勵機制才能制止懶漢式的大鍋飯,讓人們在社會進步與財富增長中受益。只有市場經濟才能建立人權與財權保護的自由?! ?/p>

最重要的是集體經濟的確立與保護,阻止少數人通過政治、經濟特權對勞動者進行搶劫和風險轉嫁。在這個前提下,憑著能力與本事,憑著努力與刻苦,憑知識與創造,勞動者可以獲得一個基本需求(健康、教育、婚嫁、贍養老小、有尊嚴的社會交往)得到滿足的人生,然后追求物質上的進步。

   

如此勞動者才會有主人翁意識,使得勞動力得到解放,自覺地投入生產實踐中。而不是在殘酷剝削下絞盡腦汁對抗剝削者的“科學化管理”,學會各種偷懶的辦法,只是為了讓自己過度疲勞的靈魂稍稍喘息,不至于猝死在工作崗位上。

   

相比改革神教宣傳的,通過分田地、賣國企重新制造土豪、資本家,反而能讓窮人變富人、先后帶后富。這個癡夢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后三十年從來就沒有出現過。允許少數人通過私有制搶劫多數勞動者,反而能共同富裕,這種謊言是永遠無法兌現的。

   

   

7 住房問題

   

改革開放實現了住房制度的福利分配向市場化供給方式的轉移,給社會帶來了無限的生機,讓許多人從此過上了幸福生活。而八零后的一代并不知道這種住房福利分配制度中的痛苦生活歷程。當他們高呼買不起商品房并大罵政府與開發商試圖進行二次房價而退回到分配制度時,他們只看到了房改房產生的增值收益,卻不知道中國落后的住房現狀,更重要的是他們不知道中國人為了福利分房而付出的代價。住房的福利分配一是壓低了所有人的工資收入(工資中沒有住房含量),但實際他們要等幾十年才能實現這個福利的分配夢,并且是一個并不理想的長期過渡。大多數人四十多歲、工作二十多年才能有一間平房,或一個與他們人合住的單元。只是改革之后或最后一次晚餐才讓大多數老一代的人真正改善了住房。當八零后大罵開發商與政府讓他們成為了房奴時,卻不知道分配時代幾十年的勞動不是一種“奴隸”的生活狀態嗎?而他們又有居住條件的選擇權利嗎?沒有。單位不分也仍要做“奴隸”,而今天的“房奴”至少生活在一個好的環境與條件中,至少是擁有了私有財產與財富。當年為了單位分房而苦苦等待與煎熬的“房奴”們才是真正的“奴隸”。因為住房他們只有拿低工資,因為住房他們無法實現人才的流動,因為住房他們必須努力工作、積極表現,因為住房他們必須服從分配而不敢違反紀律,這才是真正的“房奴”。而今天的“房奴”一邊在罵娘,一邊在享受著房價上漲的增值收益。住房市場化的真正含義則是將人從為了房子而生存中解放出來。讓住房私有化的同時,還給了人民一個可以遷徙和生活在不同城市、地點,從事不同工作的條件,不再只成為單位奴隸的一種自由?! ?/p>

   

改革開放將住房制度的“集體建設”強制轉向了開放商和政府壟斷的供給方式,成為了當前社會GDP盲目增藏的生機,卻成為了普通勞動者心中的萬惡之源。

   

八零后的一代深知商品房本身的無數罪惡,知道政府、開放商與銀行三者的互相勾結。卻不知道曾經有一個集體建設的住房制度,在健康的發展進程中被強制中止。

   

曾經的工人階級擁有穩定的產業工作,在企業內有牢固的政治經濟地位,于是福利住房成為了一個必然兌現的制度性承諾。在福利分配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工人階級的社會自信心。使得適齡青年只要有正當工作,即便還沒有分房,也可以拋開顧忌組織家庭,生育后代,把工資收入用于提高物質生活質量,或者積攢起來為子女的高等教育做打算。相比現在,以八零后為代表的年輕人,因為住房問題普遍推遲結婚,節衣縮食,更不用說生育后代。

   

住房對八零后的我們意味著兩個家族畢生積蓄,使得婚姻的風險成本高到不可理喻。住房不僅僅是夫妻的問題,還是兩個家族的問題。因此物質考量的重要性,不可避免地提高到損害真感情的地步。這還只是組建家庭時必須解決的危機。不知道八零后家庭迎來屬于我們這代的離婚潮時,還會有怎樣的社會動蕩。

   

住房問題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安心二字??!

   

在一個住房有制度化承諾的時代,沒有分到房的年輕人擁有安心,很自然地談戀愛、組建家庭。在那個物質相對匱乏的年代,成家之后總會優先得到分房機會。

   

在一個開放商拼命忽悠房價將持續瘋漲的時代,沒有房的年輕人是不可能安心組建家庭的。改革神教的精英們總嘲笑年輕人對住房有過高的期許。他們和西晉的傻皇帝一樣,看到老百姓饑荒吃不了飯,問他們為何不喝肉湯?

   

為何要買房不租房?這個道理很簡單,每個經歷過的人都明白:

   

1、  如果要安居樂業,這個家庭在一生中遲早要擁有屬于自己的房產,而不是寄人籬下的

2、  房價像開放商鼓吹的這樣無限瘋漲,不盡早買房,就永遠得不到屬于自己的住房。收入提高連通貨膨脹、物價上漲的速度都跟不上,如何跟得上房價的變態飛漲?

3、  如果住房是婚姻中必須解決的問題,那么它一定是婚姻中第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因為一旦結婚,懷孕、分娩、奶粉、養老、子女教育、家庭成員的醫療保障……所有這些問題都將超越買房,成為不得不解決的頭號問題,而且這些問題全都意味著大量的金錢,一點不比每月房貸輕松。婚后不可能靠積蓄再準備首付的

4、  從結論上說,以開放商和投機者永遠壟斷房市為前提,如果我們結婚初期不解決住房問題,就永遠解決不了住房問題。

   

兩個時代相比較的時候,改革神教還在不斷地宣傳:制度性住房承諾才是通往奴役之路!你們這些想要擁有自己住房的年輕人,僅僅是“對生活質量的要求和精神追求的預期過度提高了!”

   

我真不明白,到底何等尊貴的奴隸,可以逼迫國家機器,逼迫絕大部分企業為收入公平和住房保障做出責任性承諾

   

我真不明白,到底怎樣卑賤的自由者,僅僅為了結婚和撫育后代的天倫之樂,就要將兩代人畢生積蓄的血汗拱手送與投機分子,還要在未來的數十年里給世界上最富有的機構還債,一旦遭遇困境就將被舉家逐出自己安生立命的住房。

   

注①:中國人還只面臨房價高的問題,尚未觸及房貸問題的本質。在經濟危機爆發的時候,以住房貸款為代表的社會保障體系,恰恰是金權貴族把危機轉嫁給中產階級的最好工具。

兩代人買房只是開場白,在經濟危機爆發時銀行收房才是重頭戲。

這在美國的次貸危機中表現尤為顯著。參見邁克爾·摩爾反映次貸危機的紀錄片:《資本主義:一個愛情故事》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220LnqJG2iY/

   

8 貪污腐敗

   

改革開放之后出現了許多的腐敗,用權錢交易的方式讓一部分人因此而擁有了大量的不明財富,形成了極大的社會不公平。并且這種不公平蔓延到了平民社會的人情、關系,似乎無償的幫助也變成了腐敗的不公平。

   

改革開放之后出現了許多的腐敗。表面上權錢交易的方式讓一部分人因此擁有了大量的不明財富,形成了社會不公平。實際上,權錢交易使得一切政治經濟領域內,搶劫勞動者的行徑得到公然認可。人民群眾對腐敗的仇恨,遠不只是貧富不均四字,更多的是仇恨權錢交易的根本目的——庇護對勞動者的侮辱和掠奪

   

八零后一代的抱怨與憤怒大多來自于認為自己遭遇了不公平的待遇,而從來不思考自己是否曾經做出了努力。他們甚至想要退回到平均分配的公平時代去。但八零后一代并不知道,最大的不公平恰恰是改革之前的平均分配。

   

我們八零后的一代,絕大多數的抱怨和憤怒來自于:即便我們花費了無數努力試圖改變自己的命運,無數艱辛換來的成果,卻還要在一次次不公正待遇中(醫療、教育、住房等)被人劫掠走。

   

正是社會現實告訴我們,公平正義絕不是改革神教宣傳的表面上的均貧富問題,公平正義本質上是捍衛勞動者的尊嚴、保衛勞動者的成就。不讓我們在婚娶、孕產、后代教育、疾病治療的天倫需要的時候,勞動果實被強盜化的社會規則掠奪走。

   

改革前從表面看來在國內是一種平均分配的公平時,卻在高喊著要解放全世界三分之二的窮人的口號之下發現,中國原來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而最大的不公平恰恰在于從國內看是人人平等的公平,放在世界的環境之中就發現中國為了表面的公平而造就了世界社會中的最大不公平。那時的中國人不但在國內寸步難行(沒有全國糧票和錢),在世界中更是寸步難行(沒有世界性貨幣)。讓中國人在改革之前的幾十年中都無法抬頭挺胸的在向世界、跨出國門。而今天的中國人卻成為了在全球境外消費中

   

改革神教一直哭嚎著說改革前的中國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卻總在回避一個話題:滿足人類一生中最重要的基本需求,實現勞動人民之間有尊嚴的、相親相愛的社會關系,到底有多大價值?能抵得上多少物質財富?

   

然而即便是改革神教也愿意承認,新中國物質匱乏的根本原因,恰恰在于(工業文明時代下)我們所處的這個極端不公的世界秩序——以美國為代表的超級帝國,憑借他們政治軍事霸權,在全球樹立了他們的霸權主義經濟秩序。

   

中國在很長一段時間不能用自己生產的產品直接換取出產國的能源和原材料,而必須先把自己的產品換成美國印刷的“世界貨幣”,再用“世界貨幣”在超級資本壟斷的“國際市場”上換取能源和原材料。

   

而這個國際市場的準入前提,是必須摧毀中國國內捍衛勞動者尊嚴和利益的公平公正原則,破壞勞動者自身的組織力量,公然允許通過政治與經濟特權掠奪搶劫勞動者——關鍵是要而外國資本拿大頭。這個食人的世界秩序本身才是最邪惡的

   

中國人要改善改革中的許多問題,包括懲治腐敗、合理的收入分配、低收入的全民保障等等。但并不等于這些問題的存在就可以否定中國改革的成功與進步,不能為追求表面的公平而退回到平均分配的假公平時代。當這個社會有人有了電腦、有了手機時,因為一些人還沒有電腦和手機就必須退回到都點煤油燈的平均都貧窮的時代去嗎?正是“效率優先”才解放了中國的勞動生產力,才給了中國人創造財富的權利和自由。而打開窗戶時飛進的幾只蒼蠅并不能否定打開窗戶而帶來的更多收益?! ?/p>

中國改革開放的確提高了物質上的生活水平,但改革中的各種弊病,諸如腐敗、兩極分化、掠奪式的“保障”體系已經嚴重威脅到所有勞動者最基本的尊嚴和情感,只要這些問題存在,所謂的改革就從來沒有成功過,也絕沒有獲得真正的進步。決不能為了追求表面的物質提升,決不能為了少數富人享受的物質富裕,而放棄最基本的社會公正。難道僅僅為了電腦和手機,就要把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改造成男為奴女為娼的剝削社會嗎?  

   

正是公平正義,使得中國的勞動者獲得了主人翁的政治經濟地位,人格和精神上得到解放,才根本上解放了中國的勞動生產力,爆發了建設祖國、創造財富、享受權利和自由的欲望——才使得新中國六十年來能夠持續增長。而這一切是通過漫長而艱辛、甚至血腥的斗爭才得到的。

   

父輩們總是聽到“決不能忘記斗爭”的教誨,就是怕與蒼蠅斗爭的艱辛、讓人們忘記了保衛居住環境衛生健康的巨大收益。

   

   

9 富人施舍與弱勢群體

改革讓社會與民眾富有之后,更多的人會用自己的財富去幫助那些受到自然災難傷害和其他原因而貧窮的人。因此慈善被當成了一種值得驕傲的社會責任。于是八零后的一代就誤以為只有社會的捐助才能實現救助與貧富的平衡。其實八零后一代并不知道唐山大地震和歷史上許許多多的災難都是在無奈的沒有任何社會資金的援助中自我奮斗和掙扎的,而三年自然災害中死亡的人數甚至超過了八年抗戰與解放戰爭的總和。不是慈善不重要,而是指望施舍才能升天和依賴于救助才能出頭的思想會蠶食了人民的靈魂,失去自我奮斗與努力的精神。當人們奉獻愛心時,恰恰最不想看到的正是那些自身有能力而伸手等待救助的懶人,而正是改革才讓社會有了獻出愛而努力幫助有困難的弱勢群體的能力?! ?/p>

   

八零后的一代已經不知道中國人民在唐山大地震之后舉世罕見的自救與重建,不知道大寨精神、大慶精神、紅旗渠、北大荒的故事,意識不到勞動者自己團結起來、組織起來會擁有多么偉大的力量。改革神教在不停地給人洗腦,試圖把謊言說一千萬遍使之成為人腦中的真相。

   

改革摧毀了中國的公平正義,讓絕大多數勞動者在有能力購買娛樂和裝飾品的同時(為了獲得社會自信),卻陷入無法滿足人生基本需求的困境中。大多數的勞動者失去了政治地位、經濟基礎,失去了屬于勞動人民的組織力量。沒有了集體的力量,在面對自然災難和個人命運導致的貧窮時,必然會陷入無法通過奮斗改變命運的極端困境。

   

于是反而讓那些在強盜化制度下暴富的少數人擁有了“慈善”的能力,把他人的困難變成了展現自己政治經濟實力、塑造自己社會形象的作秀良機。改革神教卻把這解釋成“才讓社會有了獻出愛兒努力幫助有困難的弱勢群體的能力。” 大道廢有仁義!

   

弱勢群體,弱勢群體!這個詞語是如此傷害中國勞動人民的情感

   

——新中國一窮二白,勞動者們團結起來,篳路藍縷,把中國建設成擁有獨立工業體系、獨立國防體系、工農業自給自足,擁有崇高的國際地位、與美蘇相抗衡的國際影響力。

   

能夠一手創建一個偉大國家的勞動者們,居然成了這個時代的“弱勢群體”!  

   

是新自由主義、原教旨主義市場經濟,用體制化的搶劫制造勞動者的貧窮、艱辛。個人的奮斗猶如薛西弗斯的推石之刑,每次稍有成績,石頭便會滾落山地,一切從頭開始。

   

勞動者在過度操勞的工作強度下,微薄的收入卻仍然上不能贍養父母、中難以組織家庭,下不能撫育子女;還要在貨幣貶值、物價上漲、醫療教育住房問題上一次次被搶劫;不止如此,一旦經濟環境動蕩,出現由資本巨擘自己導致的經濟危機時,還被股市下跌、下崗裁員、次貸危機轉嫁了災難。這種成就感反復被剝奪的精神摧殘,讓無數年輕人陷入了深達靈魂的疲憊之中。

   

然而改革神教如何看待勞動者的這些苦難?他們說這是一群“指望施舍才能升天和依賴于救助才能出頭的思想會蠶食了靈魂,失去自我奮斗與努力的精神” 的懶人

   

10 從“剝削”到“打工”

改革開放讓更多人擁有了產業和自謀生路的機會,同時也產生了雇傭與剝削之間的爭議。馬克思主義的剩余價值理論抑制困擾著社會主義如何發展經濟與生存的問題。五十年代初劉少奇的“三條石”遭遇讓這個曾經是民選的國家主席成了囚犯,正在于剝削與階級斗爭的錯覺不但制約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也讓所有的中國人在名義上的公平分配之下成為了為公有制打工的努力。被以全世界最低的工資標準限制為最廉價的勞動力,用甘當一顆螺絲釘的雷鋒精神奉獻著幾代人的青春。嚴格的就業條件限制才是形成于早就最嚴酷的剝削的基礎條件。那時人們沒有就業的選擇權,自然也就失去了勞動力價格的談判權?! ?/p>

   

改革開放以少數人擁有產業和多數勞動者“自謀生路”為名,擱置了雇傭與剝削之間的爭議。勞動者每時每刻都感受到什么是剝削,什么是壓迫??筛母锷窠虆s試圖用奧博的名詞置換我們的切身感受。在這個“智慧出,有大偽”的時代,政客、學者、媒體三位一體地宣傳他們的新宗教,為剝削壓迫的意識形態服務,束縛一切人的斗爭意志。

   

正是當年哲學家和勞動者結合起來,創造了馬克思主義的剩余價值理論,使得勞動者擁有了反抗剝削和壓迫的理論武器。中國人民在反抗剝削和壓迫的斗爭歷史中,發展出了屬于我們文明的武器,毛澤東思想。

   

君視民為草芥,民視君為寇仇。有壓迫的地方就有反抗。反抗壓迫,難道需要向敵人解釋嗎?道理是對親人和朋友講的,是為了團結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才需要理論武器,用來破除各種遮蔽人們良知、困縛人們斗爭意志的迷信。

   

正是有了這樣的武器,新中國才能在歷史上幾度擊退了舊秩序的反撲。在那個時代,少數人即便發展出了龐大的、惟命是從的政治派系,坐擁國家第二高的政治權力,也不能違背人民意愿、把國家帶向剝削壓迫的道路。于是中國在公有制的社會環境下,雖然物質匱乏,雖然斗爭激烈,但勞動者仍能懷著雷鋒精神奉獻著青春,為建設屬于集體的產業而努力。這恰恰是用理論武器不斷斗爭的成果。

   

正是因為當時的工人有自己的組織,有自己的文化,有屬于自己階級的價值觀念,擁有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的自由,擁有結社和罷工的憲法權力——才使得工人階級在經濟體系的縱向分工中擁有極高的話語權,使得工人的政治地位憲法化、經濟地位制度化;企業的利潤在工人階級的意志指導下廣泛用于公共投資,保障勞動者們最為昂貴的基本需求能夠得到滿足。

   

曾經一個月薪40元的工人,也能養活一家七八口人,而且全都在醫療、教育的保障下成長為誠實、真誠、受教育、自我管理、能獨立組建家庭的社會成員。正是這樣的社會土壤,只有這樣的社會土壤,才能誕生出崇高的雷鋒精神來。

   

人類是群居動物,天生就有相親相愛的一面。人類天性皆有“惻隱之心、是非之心、恭敬之心、羞惡之心”。然而正是被人類創造的階級社會,通過政治經濟的不合理秩序反過來異化人,導致了人們“失其本心”的社會現實。一個健康的社會秩序,有物質保障的社會秩序,才能使人們能“追其放心”、重新“致良知”。

   

當今天的八零后在抱怨一部分已經富起來的個體戶、私營企業主在剝削時,并不知道是鄧小平的改革免除了傻子瓜子的牢獄之災。是無數個冒著生命危險的改革創新者推動了中國法律制度的改變,才有了一人雇工、七人雇工和不限制私企雇工人員限制性條件的進步。在由國家勞動保護制度監管的條件下,就業條件與就業選擇就是對剝削最大的挑戰。充分的就業機會早已經改變了勞動的價值觀念,勞動資源的自由流動才是打破剝削約束的基礎?! ?/p>

   

當今天的年輕人在痛恨一部分通過假冒偽劣、欺行霸市、投機倒把、殘酷剝削致富的個體戶、私營企業主時,并不知道這些丑惡現象曾經都是非法的。

   

是許多懷著不可告人野心的改革鼓吹者們,先強行篡改了中國法律制度,甚至在憲法中刪除了工人的罷工自由,這才逐漸有了——工人階級失去權力、失去地位、被剝奪福利、產業被賤賣、強行下崗失業、不允許追討欠款,甚至為生存所迫要放棄基本勞動權力、拿最低工資、以超時加班為前提換取月薪千余——的歷史巨大倒退。

   

工人沒有自己的組織,沒有國家機器保護的言論自由和罷工自由,在這種情形下,國家勞動保障制度就是一紙空文。就業競爭與生活困境成了剝削最大的優勢,勞動者根本沒有選擇就業條件的從容。

   

勞動資源的頻繁流動,只有一個原因:勞動者已經被剝奪了自己的產業,淪為將自己作為商品出賣的無產者

   

于是農民工、國企職工背井離鄉,遠赴異地打工。大多數崗位質量都在壓榨勞動者的青春和活力,卻完全不能實現一生中的幾項必要的基本需求。就業環境如此惡劣,這才導致理想的就業崗位永遠不夠。

   

勞動者的價值觀念也因此被扭轉,正當勞動不再被視作產業,而退變為過渡性的活計。欺詐性銷售、求職詐騙、假冒偽劣、以次充好、傳銷、賣淫……種種惡現象沉渣泛起,讓剝削社會的受害者轉變成為虎作倀的加害者。節衣縮食積攢著低廉的酬勞,就為了有朝一日能加入自殺般的創業大軍、自置產業。

   

而任何試圖自主創業者都將面臨雇工的門檻,不打破對剝削這個舊觀念的枷鎖并重新的勞動就業自主流動的新背景下認識,就無法發展市場經濟,而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投資與就業機會的創造就正是幫助另外一些尚未富起來的人共同富裕的條件。打工一族已不再是被剝削的一族,更不是貶義的象征詞,而是這個社會中的常態了。如果沒有了就業的選擇權和就業的機會,則必然會變成只有一個國家安排的就業出口和只能無條件接受低工資“剝削”的機會了。而勞動就業與創業的自由則是改革前后最大的權利回歸與人權的保護。  

   

   

少數人在改革過程中通過掠奪勞動者財富而致富,又試圖通過深化改革維護由此建立起來的剝削制度。為此改革神教的鼓吹者們,掩蓋了改革過程中的掠奪事實,美其名曰發展市場經濟,把工人、農民因產業崩潰而淪為勞動力尋租者,強行解釋為“勞動力就業的自主流動”。

   

他們的傳教法門,就是絕不把勞動者的政治權利、經濟地位、社會保障、社會關系進行估值。試問多少錢可以買到全國人民的四大自由、結社自由、罷工自由?

   

改革通過國企賤賣、教改、醫改奪取了勞動者的過去,又通過房市、股市、銀行債務來剝奪勞動者的未來,攫取了無數財富和權力后,再把現階段對一無所有的勞動者進行剝削詮釋成“共同富裕”。在改革神教的經義中,“剝削”一詞被“打工”取代,勞動者不被允許再持有“剝削”的觀念,因為現實中“打工”已經取代“主人翁地位”、居然成為社會的常態了。

   

   

11 貧富差距的原因

必須承認改革前后出現了巨大的貧富差別,但也必須知道大多數的貧富差別不是來自于腐敗與權錢交易。解決了70%就業的民營企業經濟大多并不都是有“原罪”的特征,而是時代在改革中的產物。更多的人是靠努力工作、辛勤勞動與風險意識從逼迫中創出了一條致富的路。改革初期是所有的人都處于貧窮的同一起跑線上,都沒有資金、沒有依靠,甚至沒有法律的保護,而最明顯的則是有人放棄了國企的穩定大鍋飯而跳入海中,也有人死抱著國企的平均分配不愿承擔市場風險。而創業者在大海中學會了游泳,國企卻許多在破產與下崗中淪為了貧困和再就業之中。缺少和不愿承擔風險的意識也讓許多人失去了因投資而獲利的機會,因此整個社會中不論是城鎮還是鄉村;不論是從事工業、商業、農業還是服務業,都有許許多多的致富者,同樣也有許多市場經濟中競爭的失敗者?! ?/p>

   

人人都無法隱瞞這個事實:改革前后出現了巨大的貧富差別。但也必須知道,大多數的貧富差別不是直接來自于腐敗與權錢交易,而是來自于腐敗換取的權力庇護,讓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公然縱容對勞動者的剝削和搶劫??v容過去對十幾億工人農民財富的搶劫;對現在的惡劣剝削制度的視而不見;允許奪取勞動者對未來人生的希望;同時在遭遇剝削制度所面臨的必然經濟危機時,公然幫助強盜們把自己的風險轉嫁給中下層的勞動者

   

改革初期大多數工人、農民擁有穩定的產業。從統購統銷轉為雙軌制,官倒、走私泛濫開始,一部分人立刻在以損害公有制體系為代價的市場置換中迅速暴富,萬元戶的出現嚴重打擊了工人農民的恒產恒心。此后當權者將“國營”改為“國有”,職工代表大會的權力被“法人”廠長取代。

   

同一時期對國企利改稅、撥改貸的政策,使長期“國營”的企業瞬間變為銀行的債奴;在國企面臨八級累進稅的同時,私營企業卻得到了無數優惠政策和剝削勞工的權力,使得國企必須以自殘方式和私企、外企競爭。

   

經濟收入兩極分化迅速惡化,破壞了從農村到工廠一切領域內的政治經濟秩序,扭曲了人們傳統道德觀點與社會地位構成。幾次物價闖關和惡性通貨膨脹嚴重破壞了勞動者的生存安全感。

   

國企效益的嚴重下滑使得所有國企工人爆發了失去產業的危機感。教育產業化趨勢,醫療產業化趨勢,使得國企的危機成為了工人階級子輩孫輩的共同危機,逼迫出急于改變生存狀態的焦慮情緒。

   

于是在海南房地產泡沫、農村白條、信貸失控的背景下,點燃了遍及九州的下海潮。技術員工從內地舉家搬遷到沿海,以老國企衰亡為代價換取了民企的新生。在這個過程中許多家庭面臨價值觀和人生道路的分裂,我們八零一代的童年記憶普遍與親人無休止的爭吵結合。

   

而全民下??駸幔癯垂煽駸嵩诰o縮銀根、房地產泡沫幻滅后迅速冷卻至冰點。無數停薪留職、下海奮斗的國企職工身背巨債回到了國企,立刻要面對集資救廠、減員增效、下崗分流。

   

大勢已去的國企內部,在改制過程中新生的權力者為了轉移自己遭遇的風險,滋生出了嚴重的貪污腐敗,遍地小金庫,為高額回扣購入劣質原材料,建皮包公司轉移國企資產,而且在繞過職代會的法人負責制度下這居然是合法的。沒有利潤,工資停發,城市職工連飯都吃不上,哀嚎遍地,另一方面第一批賣淫者就從無法生存的國企年輕工人中誕生。

   

等到國企被銀行債務和貪污腐敗弄得半死不活時,權力者再發動新一輪運動,完全排斥工人自行重組工廠的意愿,硬要將國企賤賣給私人老板。這種賤賣在貪污腐敗、權錢交易的保護下,往往是空手套白狼。不花錢獲得完整的企業硬件,成熟的技術工人團隊,完整的組織體系,然后再把資產貸款給銀行,用貸款去還國企的壞賬。賤賣后則是新一輪的裁減員工、壓低薪酬、任人唯親、同工不同酬,原本國企的社區福利不但得不到投資改善,反而被私人老板再轉賣給別人。相對于私人老板,國企拖欠職工工資的各種案件,在法院有明令禁止受理,工人追討無門。

   

工人階級原本的主體單位是“國營企業”。在國營企業被改革進程拋棄的過程中,通過雙軌制、通貨膨脹、物價闖關、企業改制、下崗分流、醫療私有化、教育私有化……工人階級一次又一次遭到搶劫。

   

試問當年一窮二白的人民共和國,整個工業體系哪個角落不是中國工人階級自己創造出來的?沒有全國工人農民在集體經濟下的奮斗,會有國企嗎?會有公共醫療體系嗎?會有公共教育體系嗎?會有住房保障嗎?會有公共社區建設嗎?

   

這些根本不是福利,從一開始就不是福利,而是工人階級在公有制環境下完全合法合情合理的財富積累。在改革的過程中,這些財富積累被少數人玩弄著形而上學奪走了,而工人階級要使用這些自己創造的財富,還得再支付一筆巨額費用。

   

改革使得一個搶劫勞動者的社會規則合法地運行著。它在過去的三十年搶劫了無數勞動者,現在仍然在強勢地運行著。沒有任何人仇視勤勞和懶惰導致的貧富分化,我們仇恨的是通過掠奪制造的富裕,和因為搶劫而遭受的貧窮。我們更加仇恨維護這種搶劫機制的一切理論和社會組織

   

改革造成了巨大貧富差距,勞動者被搶劫,這才是貧的真實原因。而另一部分人的富裕,又何嘗只是改革神教口中的“創業艱辛”?

   

要說起創業艱辛,前三十年的大慶油田,鞍鋼,三線建設,內地的重工業城市哪個沒有史詩般的創業成就呢?哪個私企老板經歷過在大饑荒的年代到戈壁攤上用人力為主建設現代化油田呢?

   

如果私企老板的個人奮斗算是有價值的奮斗,那么國企動輒三十年工齡的老工人,拿著微薄收入為國企的誕生、發展、壯大付出了畢生心血,他們的奮斗經歷豈不是崇高得多偉大的多,具備更堅實的天然合法性?

   

若沒有政策對國企運行規律和效益的嚴重打擊,若沒有政策對私企的扶植和低成本雇傭工人的權力,試問私企是否能競爭過國企?

若沒有國企數十年培育的成熟技術工人投奔私企,沒有國企衰落的代價,試問私企是否能順利起步?

若沒有對供銷體系的破壞與重構,使得少數人在這過程中攫取了大量資金,若沒有國營企業“國有”化、大批干部通過貪污腐敗致富、然后南下辦廠,多少私企根本就不可能有第一桶金?

而看不到改革之初創業的艱辛,只看到許多企業、個人今天的成功,并將這一切歸罪于社會的腐敗與不公平,只會讓八零后一代失去對社會的信任、對競爭的努力而淪為不可救藥的一代。其實更多的八零后并非只有牢騷和迷茫的,他們更多的早已取得了各自領域中的成功。但少數牢騷滿腹的言論卻破壞了這一代人在社會中的形象,傳染了下一代的迷茫,并造成了社會不安定的局面。然而又有多少滿肚子抱怨的人真的愿意睜眼看看那些同輩的佼佼者并回過頭來查找自身存在的缺陷呢?又有多少人將生活的重點放在自身的改造與努力上呢?更多的貧富差別不僅來自于制度,也來自于個人的努力?! ?/p>

   

然而八零后一代卻往往并不能從大局上了解在他們成長過程中發生的這一系列社會現實。并不知道絕大多數人的命運其實是被大歷史背景下的因素驅動的。只聽得改革神教拼命忽悠私企、個人老板創業艱辛,誤以為貧富差距來自個人努力,以為個人奮斗能夠創造命運,像楊元元一樣把生活的重點放在自身的改造之上,卻走上了絕路。

   

八零后一代,許多人卻沒有看到社會的腐敗和不公平,到底是如何傷害勞動者的尊嚴和權利的,看不到制度化的掠奪和剝削如何幫助那些“成功人士”攫取權力、財富與社會地位。八零后的一部分人很容易陷入切身感受和“理論真相”的相悖體驗中,陷入迷茫。盡管牢騷滿腹卻總找不到正確的對象。

   

   

12 如何看待社會不公正

中國目前的社會制度中確實仍存在著許多的不合理性,糾結于政治中的傳統地位而尚未能民主化的進程,確實有許多的不盡人意的事情。政策中的動搖與退步確實在引發著社會的不滿。腐敗對社會與市場的沖擊確實在制造著社會的不穩定因素。改革開放確實出現了社會中的貧富分化,也產生了社會中的公平問題,但這一切都是在整個世界都必須經歷的發展階段中的矛盾,不是社會所固有的不可改變和在進步中解決的矛盾,  

   

中國目前的社會制度存在著無數的不合理性。社會主義人民民主制度被拋棄之后,無數不盡人意的事情遍及我們生活的每一個領域。精英階層對改革進程頑固與執著的一面確實在不斷引發社會不滿。為了庇護新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的種種弊端,貪污腐敗在制造著越來越多的不穩定因素,將經濟上的剝削和壓迫轉化成人民日益強烈的政治訴求。

   

以貧富嚴重分化為標志性現象,證實了改革開放對社會公平正義的摧殘,提示了剝削和壓迫在中國的日趨惡化。但這一切,在人類的革命道路中確實是難以避免的曲折的反復,是社會法陣進程中,必須得到解決的根本矛盾。

   

我們要明白政府行為的不合理性、制度中的缺陷和政策中的錯誤的根源。種種社會弊病都被現行路線庇護,使得勞動人民陷入政治上被壓迫經濟上被剝削的痛苦境地。

我也會對政府行為的不合理性、制度中的缺陷和政策中的錯誤提出一系列的批評,但這是善意的幫助,而絕不是惡意的攻擊。許多人誤以為可以用推翻共產黨的領導或說統治就能改變這個社會中存在的弊病,就能一了百了的天下大吉了。這不過是一種癡心夢想。任何制度都是在對客觀世界的不斷認識中改進的,就向全世界并不能實現只有一種制度一樣,就像這個世界中所有的生產企業絕不會只有一種管理模式和生產方式一樣。社會漸進的發展過程也許可以減少戰爭與死亡,可以在自我的認識與改革的糾錯機制中逐步的完善。而那些試圖用推翻現有政權的極端言論和做法恰恰在于不知道改革之前的錯誤與生存的環境,自然無法在對比中發現社會的進步與改革的偉大。這個社會中并不是都必須依靠革命與推翻現政權才能進步的,就像美國的兩黨競爭很激烈,但沒有一黨會推翻法律而重建國家體制;就像日本的多黨派競爭會在幾個月內重組一次政府,但沒有人推翻天皇而重建社會制度。這也許就是忠誠性反對與顛覆性反對的不同,而那些以為退回到毛時代才會更幸福的八零后更是生活在一種無知的愚昧中了?! ?/p>

   

沒有意識到改革三十年來的種種錯誤和日趨惡劣的生存環境,就自然無法在對比中發現新中國前三十年社會的先進性,以及為這些先進性所付出的巨大斗爭代價的歷史意義。當年的歷次運動,恰恰是在避免階級報復性的內戰與死亡,為了在自我的認識與糾錯機制中逐步完善,才被發動起來并得到群眾擁護的。只是代表另一種路線的權力者永遠不會甘心退出歷史舞臺,他們的對抗意志最終導致了前三十年歷史的曲折復雜,撲朔迷離。

   

并不是暫時地否定一條路線,制止一條路線,就能讓一個國家民族的發展走上長治久安的軌跡。斗爭必須是持之以恒的,而隨后的發展也是必然的。沒有毛時代的斗爭,沒有毛時代的成就作為基礎,根本就不會有現在有限的物質進步,我們八零后的一代若看不清這點,那就真的陷入令改革神教欣喜若狂的愚昧中了。

   

   

固然沒有制度的公平條件僅靠個人的努力會減少成功的機會,但沒有了個人的努力就等于放棄了成功的機會。這個社會中存在著一些制度上保證公平的缺陷,但并非所有的都被不公平的制度所覆蓋或淹沒了。很明顯的是那些集中的大城市、好學校與好企業中的競爭是最激烈的,于是這中間就難免在資源占有欲分配的競爭中出現腐敗與不公平。但馬云從上海到杭州的搬遷;農民工在城市間的選擇與流動早就告訴了社會,在那些并非資源嚴重短缺的競爭的城市正在用優惠的政策、寬闊的天地、滿腔的熱血打開著大門,熱情的歡迎優秀的人才、企業去創業、去就業,更多的體現著公平的競爭。  

許多眼睛只盯著大城市的八零后則不是為了自愿的加入到激烈的競爭中培養與鍛煉,而是只貪圖這些城市中的生活水準、精神文化和更容易“撿到”的機會。然而抱怨正來自于他們僅僅看到了機會而不知道為了這些機會就必須承受更多的磨難,就像王寶強會為了掙一個群眾演員的角色而將自己捆在樹上睡覺一樣。任何事都是要付出代價的。抱怨正在于不想付出代價而在只想享受成果的觀念?! ?/p>

   

在一個沒有公平正義的社會,在制度化的掠奪、剝削和壓迫面前,人們才會被迫陷入到這樣畸形的現實之中:誠實勤奮的勞動無法保障一個勞動者組織家庭、長足和健康地發展下去;只有通過極端殘酷的競爭,把和自己一樣艱辛生存的對手踩在腳下(loser),自己成為所謂的“成功者”(winner)之后,才有可能得到人生基本需求的保障。

   

在這樣的社會現實中,工人不能安心作為工人生存,農民不能安心作為農民生存。為了最起碼的醫療、教育、住房、婚娶、贍養長輩、撫育子女……多少年輕人背井離鄉,千萬那些集中的大城市,在千軍萬馬之中走上好學校、好企業競爭的獨木橋,不得不忍受制度上的缺陷,以及腐敗、潛規則、不公正的各種傷害。

   

少數新時代的精英,如馬云,可以從擁擠的上海搬遷到風景如畫的杭州,安心經營他的產業。而大多數農民工仍然要冒著烈日工作,從一個城市遷徙到另一個城市,既不安居也不樂業,只為了半分之十幾的工資提升。與此同時家鄉卻因為勞動力流失、文化教育醫療產業消亡而越來越衰敗。

   

更多的二線城市,正在用優惠的政策、滿腔的熱情展現他們對剝削和壓迫的高度寬容,以換取資本的青睞;也在吸引更多因產業崩潰而彷徨無措的人們,促使他們拋棄故鄉的建設,把榨取自己的青春和活力創造的財富送與讓與“富人”,從而換取在這個不公正的社會秩序下茍延殘喘的資格。

   

   

13 八零后的現在與未來

   

許多人并沒有為居住于唐家嶺而抱怨,是因為他們知道用必要的代價才能換取可能的成功。而更多人則會在不同的城市中選擇適合于自己發展的環境,畢竟不是每個人的能力都有條件在同樣的努力中取得同樣的成果的。能力則會在相對的比較與競爭中展現出不同的作用。“上、中、下”馬的策略不僅表現在對陣的博弈之中,也體現著能力的選擇之中。更多的機會只留給那些沒有幻想并尊重事實且會做出正確選擇的人們。十三億多人口的國家中,八零后一代并非是最不利于生存與發展的一代,而是機會眾多的一代,問題只在于個人的正確選擇?! ?/p>

   

盡管八零后蟻族中大量存在著邊緣化的心境,但許多人并沒有為居住于唐家嶺這樣的地方而抱怨。在我的理解中,這是因為他們在社會實踐中逐漸拋棄了“成功學”宣揚的彼岸夢想,認同了自己作為一個勞動者、對自己勤奮付出應有的自尊和自信。

   

人的能力各不相同,社會分工體現的是不同的人不同的適應面。能夠誠實地在自己適應的職位上工作,成家立業,對大多數人而言都是幸福的。少數人的職位顯得更為“成功”,并不代表個人的優劣,而是體現了這個社會的不公正——社會財富分配,不但被扭曲成一個拉長的金字塔,底層的大部分人居然不能滿足基本的人生需求,只是為了維護金字塔上層少數人享盡榮華富貴的經濟特權、政治特權。

   

然而在最近兩個世紀的中國歷史之中,八零后的一代遠非是最不利于生存與發展的一代。我們不僅從父輩創造的物質財富中獲得利益,也仍然繼承者父輩通過不懈斗爭積累的各種精神財富。我們的命運,取決于我們這代人(作為一個整體)對國家民族的道路的抉擇正確與否。

八零后的一代比我們少了許多痛苦的折磨,也比我們多了許多科技的發展。當我們用石筆、石板寫寫畫畫時,他們有了五顏六色的紙和筆;當我們用算盤學習數學時,他們有了計算器;當我們用數十里地的奔波去找個郵局從千里之外打電報時,他們有了網絡;當我們用等待數日的平信傳遞家音時,他們有了手機與短信;當我們在用自制的羊拐扔沙包、彈彈球時,他們有了機器人、變形金剛的陪伴;當我們為掙著騎一輛自行車而打架時,他們有了私人的座駕;當我們為掙一個課桌寫作業時,他們在掙有自己獨立的住房;當我們高興的從哥哥姐姐手中接過穿短了的衣褲時,他們卻一身的世界名牌,踏著耐克的鞋、挎著LV的包……數也數不清的多與少,數也數不清的進步與變化?! ?/p>

回想我們八零后的一代,比起父輩來,多了許多科技發展的收獲。我們這個時代有五顏六色的紙和筆,我們有計算器,我們有手機、互聯網、電影電視,有私家車有商品房,有各種各樣的世界名牌,耐克的鞋、LV的包。

   

然而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到二十六七歲仍然難以結婚、沒有自己的家庭和讓自己全心疼愛的子女。

為買一套住房我們花光了兩家父輩的積蓄,卻不知道未來的二十年中面對天文數字一般的家庭維護和子女撫養費用?

我們是否還能積攢同樣的積蓄,為我們的子女結婚買房做出貢獻?

當我們自己五六歲的時候,父母提心吊膽害怕被人販子拐賣;當我們子女五六歲的時候,他們去學校是否會遇到持刀砍人的精神病人?

兩個獨生子女上頭的四位老人,馬上就要迎來人生的晚年;他們為我們的幸福操勞了一生,能否不讓他們安享晚年,不再操心?

父母的最后一段道路是否會能一帆風順?會否積勞成疾,需要與病痛搏斗?我們是否有足夠的經濟實力,在撫育子女的同時支付得起那不可思議的醫療費用,讓父母能安然走完他們勤勞而光榮的一生?

為了保護這種經濟實力,我們能否在工作崗位上兼顧作為勞動者的尊嚴與自覺?在拼命工作以支撐這種經濟實力的同時,我們能否有閑暇時間實現對子女和父母的關懷?

我們是否還能保衛自己僅有的親情友情愛情,不被時代變遷的洪流所扭曲?我們接下來的人生,是否有可能要在令人窒息的無力感與深入骨髓的內疚中度過?

白天想到這些,不禁毛骨悚然。夜里想到這些,難免淚流滿面

   

是的,我們不能用現在的社會進步去比奴隸社會,但卻可以對比改革前后,因為這正是我們這一代人的經歷,是八零后的父母們的經歷,是一個新中國建立之后的發展歷程。至少八零后一代有權利知道他們的父母是在一個什么樣的生存環境中生活、成長并努力奮斗的;至少他們應該知道今天的一切都是來之不易的;至少他們應該知道這個社會是在變化和進步的;至少他們還應知道不能僅停留在目前的發展階段,而應靠他們的犧牲于奮斗精神創造未來,而絕不能在原地踏步還痛恨社會沒有給他們機會與條件。

   

我們可以對比改革前后,我們父輩的人生經歷,和我們自己的人生經歷,恰恰鑒證了新中國建設的兩條道路。我們八零后一代有權利知道父母是在一個什么樣的環境中生活、成長并努力奮斗的。我們應該明白父輩們在社會的巨變中,到底經歷了怎樣的人生。至少我們要在用犧牲精神、奮斗精神創造自己未來之前,得弄明白改革三十年來,這個社會到底怎樣地改變了我們的生存環境與條件。

而只有了解歷史與社會的發展過程才能正確的認識社會與中國的發展階段,才能知道“粒粒皆辛苦”的來源,才能珍惜今天的時間與機會,才能正確的認識到靈魂深處的差距,才能找到人生的方向與目標,才能學會如何做人、如何從零開始腳踏實地,才能放下包袱而輕裝前進,才會找到什么是衡量幸福的標準,什么是正確的幸福指標。  

  類似的例子還可以舉出許多許多,正是宣傳工作不敢讓八零后的一代了解和知道那些本應熟知的中國歷史和發展中的挫折,于是以窮為自豪和名義上的弱勢群體而威脅社會的現象就主導了社會的輿論,也造成了社會中年輕一代的思想混亂?! ?/p>

只有了解歷史與社會的發展過程才能正確認識社會與中國的發展階段。正是官僚、媒體和資本的宣傳工作,不敢讓八零后的一代了解和知道那些本應數值的中國歷史,在新中國建設過程中,人民為了捍衛自己權利和地位到底經歷了怎樣的斗爭。

   

于是我們把貧窮和苦難歸結為個人不夠努力。不能作為一個階級的一員,對勞動者的整體權益提出訴求,反而接受了社會上笑貧不笑娼的文化,接受了“弱勢群體”的定位、接受成功學中對“losers”辛辣諷刺,從而造成了我們年輕一代的思想混亂。

如今紅綠燈所能管住的恰恰是被社會稱為是“強勢”的司機,而行人、自行車、三輪車等被自認為是“弱勢”的群體雖然并不色盲,但根本不將法律放在眼里,而任意的踐踏。許多人用城管的野蠻來抱不平時,卻不是道當年的“三自一包”中的養雞養羊都被當做是資產階級的根苗而被強制性的沒收。而如今至少可以合法的有了生存的渠道,為什么還要非法的掠奪社會的資源并不繳納稅費呢?思想觀念的扭曲不正在于不能從對過去錯誤的比較中看到今天的進步嗎?  

如今法律的制定和執行維護的僅僅是強勢者的利益。私企老板根本不把勞動法放在眼里,任意踐踏,而工人必須主動認可這種踐踏才有可能獲取勉強生存的就業機會。工人農民為維護權利的結社、鳴放、罷工權力全被禁止。當勞動者試圖反抗社會不公,回擊那些侮辱我們人格的壓迫者時,首先要面對的卻是國家機器的懲罰。不是說企業有了合法的生存渠道嗎?為什么還要賣地溝油、三鹿奶粉,以次充好、欺詐銷售呢?資本剝削和掠奪的本性改變了,還是與這種壓迫相抗衡的社會制度被扭曲了?思想觀念的扭曲,正在于人們已經被剝奪了和歷史真相的聯系,看不到社會現實的變化過程。

   

14 結語

中國從錯誤的泥沼中爬出來僅僅只有三十年,無法與堅持了上百年市場經濟的發達國家相比較,制度上尚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問題,但為什么毛時代的中國人反而幸福指數高,而改革之后經濟發展了反而幸福指數低呢?  

因為那個錯誤的時代中雖然不一定正確但有一個明確的信仰,有一種追求,沒有一種制度約束但有一種精神的約束,知道艱苦樸素與艱苦奮斗嗎,生活與幸福的標準與要求很低(也許是無知愚昧),因此可以接受和寬容錯誤。當文革打破這些幻想之后,仍后酷吏維持,知道改革開放之后才給了人們思想的自由和后來人身的自由與權利。  

但從泥沼中爬出來又豈是件容易的事。也正是在無數英雄競折腰的努力中,從小崗村的血手印開始,從一群群探索者在摸著石頭過河中被無情的淹沒開始,經歷了的少風風雨雨,無數次向不合理的制度沖擊,才讓改革有了今天的成果,才讓八零后的一代有了今天不愁吃、不愁穿的幸福生活。然而他們卻并不知道珍惜。甚至不知道要繼續努力向不合理的制度沖擊,用自己的生命為下一代創造一個好的生活環境?! ?/p>

中國宣布從錯誤的泥沼中出爬了出來,摸著石頭過河至今已經三十年了??芍袊说男腋V笖祬s越來越低,才發現毛時代的中國人的幸福指數更高。因為不管改革神教如何妖魔化那個時代,但人民群眾還是可以憑自己的真實感受做出判斷。

   

盡管毛時代一直存在斗爭,在和平時期是比較激烈而且殘酷的,但正是這些斗爭本身維系了社會的公平正義。而這種公平正義表現為斗爭的權利和武器,那是大鳴大放大字報大辯論的武器,是寫入 憲法的結社、游行和罷工權利。

   

這些公平正義盡管不能兌換到被超級帝國壟斷的能源和原材料,卻能保護中國的勞動者享受人生基本需要得到保障的安心,依靠勤勞創建自己和親人的美好生活,從不需要以舍棄尊嚴為前提、為了生存忍受剝削和壓迫。

   

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也不是一代人兩代人能夠成功的,而過度的乞求上帝今天就能讓天堂中的夢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實現,恰恰是幸福指數之所以不高的原因。  

  政府過度的承諾也無疑是給了八零后一代過多的幻想,對弱勢群體的保護和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都并非一天就能實現的事,都要靠幾代人的努力才能逐步的完善。而一個人均GDP還排在全球100位之后的發展中國家,不靠幾代人的共同努力與奮斗又怎么會一步登天的成為世界的前列呢?  

社會主義建設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也不是一代人兩代人就能夠成功的。急功近利、自毀長城的改革方式,讓勞動人民的信仰毀于一旦,這才是是幸福指數之所以不高的原因。

   

改革神教三十年來對人們的無數承諾,現在看來只是幻想而已。他們以公共保障并非一天能建成為理由,公然利用公共保障體系來剝削壓榨老百姓僅有的財富。一度是社會公正程度世界第一的國家,僅用了三十年的奮斗,就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把中國人的人均壽命提高了近三十歲。而現在中國是世界上排名前幾的GDP大國,超越了大多數發達國家,卻反而成了世界上不公正排名第一的國家。這些人根本沒打算建設人民的福利,他們只是想著怎么牟利。

 看清中國現有的發展階段,降低對幸福指數的標準,拋棄那些幻想,扎扎實實腳踏實地的走好每一步,直接去推動那些改革中尚未完善的車輪才是八零后一代的使命。如果只期待于大樹底下好乘涼,則這棵大樹一定會在你摘一片葉子遮陰他折一枝擋光之后枯死于不在維護與培育之中?! ?/p>

   

看清楚中國歷史上的各個發展階段吧。認清幸福指數下降的根源。拋棄那些幻想,在內心中做好斗爭的準備吧。直接去推動人類歷史發展的進程,這才是我們這代人的歷史使命。如果只期待通過個人奮斗、個人努力,可以登上精英階層許諾的諾亞方舟,冷眼旁觀災難毀滅一切;則我們自己將和這個所謂的諾亞方舟一起,湮沒在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烈焰中,熊熊燃燒,化為被人類文明厭棄的歷史余燼。

   

抱怨并不能讓社會財富增加,也一定會在別人的進步之中讓自己更落后。正如統計中的人均收入增長了,一些人稱為是被增長了。因為他們的不努力讓他們落后于他人的增長,在競爭中成為了失敗者。是的,這個市場經濟的競爭中一定會有失敗者,但對每個人而言,要做的恰恰是我不應是失敗者,這樣社會才能在共同的努力與爭先恐后中進步。  

美國人眼中的中國人“蟻族”是一群“有著雄心壯志但缺乏實用的技能”有著和追求財富的虛榮之心,而無腳踏實地扎實工作精神的一族,正如弗里德曼所說“今天最重要的經濟競賽已經不在于國家或公司之間,而在你和你自己的想象力之間……今天幾乎一切都可以成為商品,唯一例外是想象力——迸發出新思想火花的能力。”  

而最可悲的恰恰是八零后一代,如果只將眼光盯在中國政治與社會制度的缺陷上,又不愿意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或改革這些缺陷,而只會對這些問題與缺陷表達成無限的抱怨,其結果必然是喪失自己想象力的能力,最終沉淪于感嘆幸福指數的不高之中?! ?/p>

八零后一代應成為中國最有希望的一代,恰恰是改革之后出生的一代,是承前啟后的一代。雖然中國的社會今天還存在著許多的問題,恰恰要靠八零后一代去進行改造與創造。而挑戰這個社會所需要的恰恰不是抱怨,而是放棄個人貪婪的沖刺。幸福其實恰恰就在這沖刺的后面。  

我們八零后是改革之后出生的第一代。在歷史曲折回旋的道路上處在一個關鍵的位置。文明發展的兩條道路,其過去、現在和未來都在我們的一生中呈現。正因為中國社會今天還存在著如此之多的問題,才恰恰需要我們八零后一代去進行改造和創造。

   

一味地遵守強盜們制定的社會規則,永遠不能改變我們這代人作為一個整體的被壓迫命運。經濟統計學中的一切增長都由全部勞動者共同創造,可是由強盜們建立的分配制度,卻讓大多數人淪為被增長的對象。我們的努力不僅沒有獲得應有的勞動果實,反而強盜們視作競爭的失敗者。

   

在強盜制定的社會規則下與自己的同伴競爭,總會有大量誠實的勞動者陷入loser的命運。對大多數人而言,要做的恰恰不是甘心承認自己失敗者的地位。我們應該競爭的對象,絕不是游戲規則下通過擊敗同齡的兄弟姐妹以換取的幾個獎杯,而是應該團結起來、組織起來,競爭社會規則本身的制定權力。

   

這些話空口說說當然毫無意義。若只有雄心壯志、擅長空談,卻沒有腳踏實實踐的能力,無論是個人的命運還是整個社會的現實都不會發生變化。要想改變這個世界,我們每個人都的確應該先使自己成為一個有思想而且有能力的獨立個體。

   

然而隨著時代的繼續發展,總有一天,積壓了數十年的種種弊病將不可避免地以各種形式作用到我們每個人身上,影響我們、我們的父母、我們的親友、我們的兒女各自的人生經歷。每一個在勞動中自食其力的八零后,對待一切或好或壞的社會現實,自然會有屬于自己的感受和意志。不需要強求,每個人的意志終將在歷史潮流的帶動下匯聚起來,形成一股變革的巨力,像我們的祖輩和父輩一樣,為創造中國勞動人民自己的命運而不懈斗爭。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弘毅:警醒!?魏加寧言論已嚴重違背《憲法》和《黨章》
  2. 這是一股妖風
  3. 文革期間“寧要窮的社會主義,不要富的資本主義”考證
  4. 歐洲金靴|教育之亂,禍起蕭墻
  5. 日本女優橫宮七海自殺身亡——畸形的社會還要逼死多少人?
  6. 司馬南:公開丑化河南人民,是可忍孰不可忍!
  7. 以前那么“窮”,為什么大家還懷念從前?
  8. 《鄧選》學習 (十一)發展速度
  9. 《鄧選》學習 (十)
  10. 影評:電影《熔爐》看資本主義特權
  1.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2. 紫虬:從通鋼、聯想到華為,平等的顛覆與柳暗花明
  3.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
  4.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5. 弘毅:警醒!?魏加寧言論已嚴重違背《憲法》和《黨章》
  6. 李昌平:縣鄉村最大的問題是:官越來越多,員越來越少!
  7. 這是一股妖風
  8. 美國的這次出招,后果很嚴重
  9. 司馬南|會飛的螞蟻終于被剪了翅膀
  10. 朝鮮領導落淚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4.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5.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6.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7.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8.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9. 祁建平:拿出理論勇氣來一次撥亂反正
  10.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澤東遭受了三次打擊
  2. 大蒜威脅國家安全不重要,重點是他為什么會那樣說
  3. 鐵穆臻|今年,真正的共產主義者,要理直氣壯紀念毛澤東!
  4. 《鄧選》學習 (十一)發展速度
  5. 歐洲金靴|“一切標準向毛主席看齊!” | 欣聞柯慶施落像上海福壽園
  6.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