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轉基因水稻陷入國外專利陷阱
中國 — 當我國上億的稻農每種一粒種子,我們13億人每吃一粒米飯,都必須給國外專利持有人交上專利費,那將是怎樣的情形?綠色和平和第三世界網絡的最新調查報告就顯示,我國最接近商業化生產或在研的8種轉基因水稻全都被國外的專利所控制,一旦批準商業化種植這些轉基因水稻,我國的農業生產、糧食安全和糧食主權將面臨重大危機。
國外專利陷阱:用我國生產的糧食來賺我們的錢
根據國際慣例,在科學研究階段,國外專利還是免費的。但一旦進行商業化生產而沒有簽署協議,專利持有人就有權收取費用,如得不到滿足,就可能提出訴訟。根據現有的信息,以及國際上曾出現過的類似案例,我們可以窺見我國轉基因水稻涉及國外專利所面臨的潛在影響。
首先需要考慮的是這些專利集中在極少數跨國公司的掌握中,并且之前這些公司曾提出過很多專利侵權訴訟案件,為了牟取更多利益,我國不得不被置于國外公司的條款和條件之下,從而對我們的糧食安全失去控制。
對我們老百姓來說,這樣的轉基因水稻一旦通過商業化審批投入生產種植,立竿見影的結果就可能是糧價節節攀高,我們會越來越吃不消。由于轉基因水稻種子價格會遠遠高于普通種子,轉基因種子的產量卻與非轉基因種子的相當。如果國外公司可以通過種種途徑,比如向農民和種子公司收取額外費用,那么在化肥、農藥、柴油漲價的背景下,種子價格上漲對農民承受的成本更是火上澆油,收入減少,自然影響到他們的生計。農民不愿種糧,糧食產量受挫,而我們的糧食需求有增無減,糧價自然要順勢攀升——屆時,有糧,卻買不起糧的困境勢必會影響到一些人。
非法基因污染風波,凸顯轉基因糧食的安全問題
2007年底,綠色和平收到舉報,稱湖南某科研機構將轉基因水稻非法冒充為常規雜交水稻進行田間試驗并已申請品種審定,試圖獲取商業化種植資格。經過調查,2008年1月,綠色和平正式請求相關部門立即停止非法轉基因水稻的田間試驗,同時進一步加強對水稻品種試驗的監控,完善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法規。
令人高興的是,2008年6月,農業部決定對參加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生產試驗的水稻、玉米和大豆品種進行轉基因成分檢測。
跳出國外專利陷阱
“民以食為天”,水稻是我國最重要的糧食作物,已有7000多年的栽培歷史,同時我國有著豐富的稻種資源。在長期農業生產中,我國勞動人民創造出了許多優秀的稻作技術,而轉基因技術才有20多年的發展歷史,其產品的長期安全性至今尚無定論。試想,世代以稻米為生的勞動人民,種著中國的水稻卻侵犯了外國公司的權利,不能留種用于來年的耕種,每年必須付出高昂的專利費,那將是何種情形。鑒于中國轉基因水稻被國外專利控制的嚴重影響,綠色和平建議相關政府部門立即停止任何商業化種植轉基因水稻的進程;在已經投入科學研究中,應全面調查是否具有獨立自主的知識產權。
與此同時,云南的水稻混合種植這種生態農業的模式將產量提高了89%,江蘇、貴州、安徽等地的稻鴨共作等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已表明,生態農業不僅能成功無害地控制病蟲害,而且能提高產量。要保證中國的農業長期和健康發展,還需要我們的政府投入更多資金支持那些已經被證實行之有效的技術上。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