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鬼推磨網友探討——倒退沒有出路真的是絕對正確的嗎?
鬼推磨網友 “倒退沒有出路,放在任何時候都絕對正確,可是誰來定義‘倒退’呢?”的帖子表達了一種對現實無奈的困惑,認為雖然有些說法是“任何時候都絕對正確”,但由于標準不好定,因此實際上并不能給人指出判斷的原則和行進的方向。貧道覺得鬼推磨網友這種看法代表了非常多網友的認識,這種認識的特點就是承認主流話語體系對事物基本的判斷句式,在這個前提下尋求正確答案。對這些流行了多年的話語句式不做任何懷疑,不進行認真的思考和求證,自然會形成困惑。而要尋求正確答案,只能對任何所謂普世的看法都求證其真偽,才會有個符合事實和邏輯的結論。
比如,“倒退是沒有出路的”這句話,本身就不正確,更不要說“任何時候絕對正確”了?! ?/p>
既然在說“出路”,就是解決能夠行進到既定目標的問題,因此在“有的時候和有的情況下”,倒退就是達到既定目標的正確選擇。貧道曾經舉過幾個河南老鄉在廣東九江大橋上及時剎車的例子。大霧、深夜,幾輛超過他們車的尾燈同時不亮了,如果他們選擇“倒退是沒有出路的”,就只能跟著掉到河下面。他們正確的選擇了剎車,并攔截了其他“前進”的車輛。最后所有車輛都選擇了“倒退”,繞到走其他橋了?! ?/p>
一個國家或者族群在試圖達到某個目標時,都是通過決策——反饋,再決策——再反饋的過程進行操作控制的。所有決策需要通過實踐和觀察來做下一個決策。要達到既定目標有三種情況需要“倒退”。一個是第一次決策定下的道路在實踐中證明根本無法到達目標,需要停下來選擇新的道路。第二個是本來選擇的道路沒問題,但行駛過程中沒把握住方向,走偏了路,也需要停下來找到正確的路。第三種情況是道路情況發生變化,比如突然前面橋斷了,也只能找條新路?! ?/p>
即使中國人自己的實踐,也證明我們是在不斷“倒退”。解放前,中國是市場經濟。文革結束后,我們認為計劃經濟這條路有問題,我們的經濟發展速度雖然是歷史上最快的,但比起亞洲四小龍四小虎,比起拉美的智利、阿根廷、巴西、秘魯、墨西哥是慢的。它們走的不是計劃經濟的道路,走的是所謂“新興市場經濟道路”。我們認為我們必須“補市場經濟這門課”,于是放棄了原來的道路,“倒退”到市場經濟的道路上去了。當時即使有人說“倒退是沒有出路的”,我們不照樣走了嗎?不能說“當時”那些人說的不是正確的句式,“現在”這個句式就“任何時候絕對正確”了,這就有些前后不一?! ?/p>
其他國家也有同樣情況。比如美國這次政府投入3000億美元解救“兩房”,美國經濟學家就認為是“倒退”到凱恩斯主義了,而且預言美國政府會越來越倒退到凱恩斯主義的道路上。而凱恩斯主義的做法,在美國早就不流行了。而美國的凱恩斯主義,西方國家通過高稅收平衡居民收入再分配,包括西方很多國家在上世紀中葉大量推行國有化,本身屬于西方領主經濟中計劃分配的范疇,不屬于市場經濟的范疇。西方不照樣“倒退”過幾次嗎?
因此,前進與倒退不是指“道路”,而是指“目標”。只要能夠實現目標,一時向前或者向后都是無所謂的。把“道路”這個矢量性質的東西作為評判“目標”能否達到的尺度,中國有很多俗語可以形容,比如“緣木求魚”,比如“不見棺材不掉淚”,比如“一頭撞到南墻上”……等等?! ?/p>
如果本來的目標是“實現共同富?!保敲淳捅仨毧疾炱渌愃浦袊闆r的國家“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道路是否能達到這個目標,考察中國自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道路上是否顯示出有“共同富?!钡嫩E象,貧富差距是有縮小跡象還是始終越來越大。如果不是,那么就要考慮是否需要在“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道路上剎車,甚至倒退了?! ?/p>
顯然,拉美國家和亞洲小龍小虎們“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道路沒有走通。拉美國家的基尼系數在“起飛”前大約在0.3左右,在起飛的高點基尼系數在0.45左右。到栽下來以后擴大到了0.5-0.6。也就是說,與中國情況類似的發展中國家沒有一個曾經成功實現“共同富?!钡哪繕?。
中國情況也是如此,改革前中國基尼系數是0.28,起飛后目前達到0.46-0.48。農村與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從改革前的100比257,擴大為2003年的100比323。是否中央在2003年開始的惠農政策能解決這個問題?數據是2006年為100比326,雖然減緩,但沒有逆轉跡象。城鎮居民收入中高收入和低收入的的收入增長率始終相差很大,差距始終在擴大。(以上數據均可以從中國統計信息網中查到)。
顯然,無論從世界發展中國家選擇的道路看,還是中國自己選擇的道路看,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道路”都沒有走到過共同富裕的“目標”上來。
也許有人會說,你說的是一方面,還有“發展是硬道理”這個目標。咱們就再就這個“目標”說一下。
同樣,我們必須考察與中國類似的發展中國家是否通過“新興市場經濟”這條道路實現過“發展是硬道理”的目標,以及中是否能循著這條道路實現“發展是硬道理”?! ?/p>
顯然,曾經飛速超過中國這輛車的小龍小虎,拉美諸國,雖然都實現過高速增長(甚至在同樣長度年份中比中國改革后的增長速度還高),但無一例外的在世紀交替時期沒有讓發展成為“硬道理”,經濟全部迅速下滑,一些國家十幾年后勉強達到當年水平,一些國家至今GDP還不如十幾年前。貧道在“九江大橋”的帖子中曾經列舉了這些數字,現在再列出來:
幾個代表性新興市場國家從1970年到1997年的26年中年均GDP增長率,以及1997年到2005年GDP年均增長率:
阿根廷: 8.9%——– 6.0%;
巴西:9.8%——– 0.4%;
墨西哥:10.4%——6.2%
韓國: 16.2%——6.4%
泰國:13.1%—— – 0.3%;
印尼:12.4%——3.6%。
而中國從1980年到2006年同樣26年中,GDP年均增長率無非為9.2%,比大部分新興市場國家并不高。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看不到有什么東西能讓中國用不成這個“硬道理”!
中國目前“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世紀已經陷入困境。中國制造業、甚至包括農業的原材料和半成品在國外,制成的商品要銷到國外,中國外貿依存度已經達到64%,GDP凈增長額中,72%來自貿易順差(國家2007年統計公報,匯率按年中價計算)。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史無前例的對外高依存度國家,甚至超出歷史第二名幾倍!這樣的經濟格局中,外國原材料、半成品的價格人家說了算,而制成品出口價格你自己說了不算,這種模式能實現“持續發展”?關鍵在于,西方國家將陷入一次嚴重程度不下與1929年的經濟危機,外需會嚴重萎縮。西方國家的經濟危機通常是這樣描述的:企業大量倒閉,工人大量失業。可這次就不同,因為人家沒有“企業”,沒有“工人”。西方經濟危機只能產生“中國大量企業倒閉”,“中國大量工人失業”的結果。中國能既不“倒退”,又實現這種條件下的“持續發展”?
顯然不能。有些人說可以擴大內需??蓴U大內需早在1997年就提了,2001年北戴河中央工作會議上江澤民還專門以此為題做了報告,近幾年溫家寶總理說的次數也不少,但是中國外貿依存度和凈增長中順差所占比例始終是越來越大。原因很簡單,中國已經陷入典型的西方經濟危機的結構中:中國已經出現了一個包括大部分農民,大部分城市貧民的一個巨大的低收入群體,這個群體對現代產品和服務的消費能力非常差。貧道在以前的帖子中曾經多次算過這些數字:2005年中國城鎮居民中最高收入群體(占全國人口4%,占城鎮人口10%)的群體一年消費現金支出比全國農民消費現金支出還高。2006年城鎮中10%最高收入群體消費支出與40%的低收入群體接近。占人口73%的9億5千萬人基本沒有在中國主流消費品和服務的市場上,實際在花錢的只有3億多,怎么擴大內需?世紀上,如果外貿萎縮,中國國內將出現嚴重生產過剩,嚴重設備閑置?! ?/p>
如果堅持“不倒退”,那么泰國憑戶口買大米的事情就不能做,更不要說恢復糧票了?! ?/p>
總之,人們不能在一種話語體系里活,人只能在現實中活。一些話說得嘴滑,好像已經成為定理,其實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