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工資問題”再解惑!
王煉利
2007年,當一則“中國職工工資總額和職工平均工資連續4年實現兩位數增長”的報道在網上招來了一片聲討聲時,我上網發表了《我來為“工資的兩位數增長”解惑》。只為7月28日國家統計局又公布了“工資兩位數增長”的消息,并且增長幅度達到18%,網上又掀起了軒然大波,可見我去年做的工作的普及程度還不高,為了讓大家都知道工資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只能繼續“解惑”。當然,這次可以利用2006年度的工資數進行分析了(去年利用2005年數據)。
首先,還是要就“工資”給大家做一番普及。因為大家理解的“工資”與官方公布的“工資”不全是一碼事。別說普通老百姓,很多官員很多學者都不一定明白每年官方公布的“工資”到底是指什么。
什么是“工資”
什么是“工資”?要搞清楚什么是“工資”,先要搞明白“職工”是指那些人。中國勞動統計統計制度中所定義的“工資”,只是指被列入“職工”范疇的那部分人的勞動報酬。根據中國的勞動統計制度規定,并不是所有在企業事業單位就業的人員都能稱為“職工”的。
《中國統計年鑒(2006)》對統計條文“職工”這樣解釋:職工 指在國有、城鎮集體、聯營、股份制、外商和港、澳、臺投資、其他單位及其附屬機構工作,并由其支付工資的各類人員。不包括下列人員:(1)鄉鎮企業就業人員;(2)私營企業就業人員;(3)城鎮個體勞動者;(4)離休、退休、退職人員;(5)再就業的離、退休人員;(6)民辦教師;(7)在城鎮單位中工作的外方及港、澳、臺人員;(8)其他按有關規定不列入職工統計范圍的人員。(1998年及以后的數據均為在崗職工數據,其他相關指標如職工工資總額,職工平均工資等指標也從1998年按此口徑進行了相應調整)。
2007年城鎮就業者2.94億人,在崗職工1.14億人,“職工”只占城鎮就業者的38.8%。2006年 ,中國的城鎮就業者是 2.83億 人, “職工” 1.12億人,“職工”占城鎮就業者的40%。
在計劃經濟時期,中國城市的“職工”人數是受中央嚴格控制的。因為每招一個“職工”,國家就要對應著支出一份工資。由于計劃經濟時所有制關系簡單單一,那時城市的“職工”人數基本上就等同于城市就業人員。例如1985年中國城鎮就業人員是12808萬,職工人數是12358萬,兩者僅相差3.5%,因此,計劃經濟時的職工工資基本就是全體城鎮勞動者收入的直接反映。是九十年代以后的企業所有制變革使得私營企業和個體勞動者大量涌現,這以后“職工”占城鎮就業人員的份額直線下降:1990年,城鎮就業人員是17041萬,職工人數是14059萬,職工人數是城鎮就業人員的83%,到2007年,職工人數只是城鎮就業人員的38.7%了。此時的“職工工資”最多只是反映了城鎮就業者中38.7%的人員的報酬,公布這樣的“職工工資”,又有什么意義?
而對于“工資“,我們的確需要增進了解。
《中國統計年鑒(2006)》對“工資總額”條文這樣解釋:工資總額 指各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工資總額的計算原則應以直接支付給職工的全部勞動報酬為根據。各單位支付給職工的勞動報酬以及其他根據有關規定支付的工資,不論是計入成本的還是不計入成本的,不論是按國家規定列入計征獎金稅項目的,還是未列入計征獎金稅項目的,不論是以貨幣形式支付的還是以實物形式支付的,均包括在工資總額內。
這就很清楚了,大家不要把對“工資”的理解局限于自己每月到手的這些錢上。現在每個人到手的工資的確只是你理論上該得的工資中的一部分,因為其中把所得稅扣了,把屬于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險金、醫療保險金、失業保險金扣了,有些人的工資中還扣除了住房公積金,由于這兩年工資中屬于個人繳納的各類保險金和住房公積金增加了不少,到手的工資自然要少了。
工資的確在“兩位數增長”,但公布此數據了無意義
當然,網上的聲討還有這樣一層含義,每年增加兩位數?能增加這么多嗎?筆者坦誠地告訴大家,是有這么多,而且即使每年增加兩位數,對于從事最基層作業的普通職工而言,增加后的工資數字也是很可憐的。譬如,2005年全部職工平均工資18364元,2006年21001元,增加了14.4%,2006年的職工平均月工資是1750元;制造業職工2005年平均工資是15757元,2006年是17966元,增加了14%,2006年制造業平均月工資1497元;連屬于低工資行業的住宿餐飲業,2005年職工平均工資13857元,2006年15206元,也增長了9.7%,2006年住宿餐飲業平均月工資1267元。這些平均工資是我國基層行業職工在不扣除所得稅、不扣除“四金”前提下應該得到的平均工資。這些平均工資談得上多嗎?比起上一年,是“兩位數增長”了,并且,象這樣的“兩位數增長”持續了好幾年,但看一看增長后的2006年月平均工資,又有什么可驕傲自豪的?
而多少雙眼睛緊盯著的教育、房地產業、電力熱力生產供應業和黨政機關,其“平均工資”比大家想的要低得多。如大學教職工2005年平均工資是29689元,2006年34272元,增長了15.4%,2006年大學教職工月平均工資2856元;房地產開發業2005年職工月平均工資22069元,2006年24475元,增長了10.9%,2006年房地產開發業月平均工資2040元;電力熱力生產供應業2005年職工平均工資27037元,2006年31179,增加了15.3%,2006年電力熱力生產供應業月平均工資2598元;黨政機關2005年職工平均工資20505元,2006年22883元,增加11.6%,2006年黨政機關月平均工資1907元。
大家肯定懷疑,大學教職工、房地產業、電力熱力生產供應業和黨政機關的職工平均工資會這么低嗎?我認為,全國有283個地級市、369個縣級市,這樣平均下來,基本可信——光是指“工資”而言。
不過,即使大學教職工、房地產業、電力熱力生產供應業和黨政機關的職工平均工資“這么低”,如果以 “全行業平均工資”21011元為界,已經區分為涇渭分明的“低收入”行業和“較高收入”行業——筆者不忍稱“高工資”,再高的行業工資“平均”下來,也實在不算高呀!
2006年,全國職工平均工資21011元,其中企業職工的平均工資20555元,事業單位平均工資21259元,機關平均工資23360元。企業職工的平均工資低于全國職工平均工資。而企業職工人數占全部職工人數的66%,事業單位占25%,機關占9%。
2006年,企業職工的平均工資在全國職工平均工資以下!而企業職工有7325萬人。制造業有30個行業,職工人數3250萬,但只有5個行業大類的平均工資超過了全國職工平均工資,這5個行業大類是煙草制造業、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這5個大類的職工人數在2006年占全部制造業職工的23%。
與以上5個行業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有著280萬職工的紡織業的平均工資是11964元(月均997元);有著109萬職工的農副產品加工業的平均工資是12942元;非金屬礦物制品業有職工206萬,平均工資13334元(月均1111元)。這三個行業占了全部制造業職工人數的18%。
其實低于職工平均工資水平的行業除了制造業,還有農林牧漁業(單指職工,不包括農牧漁民)、建筑業、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金屬礦和非金屬礦采選業、社會服務業、公共服務管理業、道路運輸業、城市公共交通業、倉儲業、中小學教職工(小學教職工平均17729元)、娛樂業、文化藝術業等等。
中國國家統計局7月28日發布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全國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12964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8.0%。統計還顯示,2007年全年,全國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24932元。其中,2007年上半年為10990元,同比增長18.5%。 不過,公布這些數據真的沒有什么意義,我去年就說過:“這種公布模糊了人們對中國城鎮勞動者報酬的認識,扭曲了中國城鎮勞動者收入的真相,同時也誤導了決策層面,最終的后果是,中國的收入問題成了一個積重難返的、直接影響到和諧社會建設的嚴峻的社會問題。”
中華全國總工會2007年開展的全國第六次職工調查數據顯示,72.4%的普通工人月工資低于全國平均工資,其中10.2%的普通工人月工資低于500元,24.5%低于700元。 這就和筆者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計算的結果異曲同工:2005年和2006年,制造業、建筑業、采掘業、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農林牧漁業職工的工資總額都占當年度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43%,職工人數都占當年度全部職工人數的51%,這些行業工資總額占的份額比職工人數占的份額少12個百分點,而在1998年,這些行業工資總額占的份額比職工人數占的份額少6個百分點。
2005年,教育、衛生、金融、房地產開發、電力熱力生產供應業、黨政社團職工的工資總額占當年度全部職工工資總額的40%,職工人數占當年度全部職工人數的35%,工資總額占的份額比職工人數占的份額多5個百分點,而在1998年,這些行業工資總額占的份額比職工人數占的份額多3個百分點(暫缺2006年分詳細行業的工資總額數據)。
1998年到2005年,制造業、建筑業、采掘業、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農林牧漁業(職工從業)的職工人數在減少,減少了1724萬人,工資總額提高了70%;教育、衛生、房地產開發、電力熱力生產供應業、黨政社團等行業的職工人數在增加,增加了305萬人,工資總額提高了1.7倍。
由此可知,行業工資的高低差距就是這十來年里拉大的。并且是與低工資行業的人員大規模下崗分流,較高工資行業的人員增加這樣一個現象同步發生的。
其實,高薪行業公布的“平均工資”,只是比較確切地反映了本行業主業人員的“基本收入”,以上海為例, 2007年國家機關、政黨和社會團體的平均工資是50782元(2005年33187元,2006年42703元),教育部門的平均工資是49201元(2005年28908元,2006年39501元),金融部門的平均工資是100849元(2005年45946元,2006年72959元),房地產全行業(包括房地產開發經營、房地產管理、房地產經紀)平均工資40597元(2005年33336元,2006年34075元),衛生部門的平均工資是56593元(2005年32280元,2006年45585元),我們難道會相信,這就是這些行業的主業人員的實際所得?事實上,統計工資問題如果是立足在給國計民生發展提供詳實數據的出發點上,那么大學門衛與大學教授的工資放在一起 “平均”,是反映不了行業主業人員工資收入真相的,收入高出普通員工十幾倍的高層管理人員與普通員工的工資放在一起“平均”,是反映不了底層社會群體的真實生活狀況的。
請關注“職工以外”的占城鎮就業者 61%的群體
隱藏在這些表格、數據后面的問題其實更為嚴峻。因為能稱得上“職工”的,無論如何也是當今中國最有保障的一族。城鎮就業人員中職工以外的61%的就業者,他們的收入狀況、他們的生存狀態,才是我們更應該關心的——中國全部的城鎮勞動者報酬是從來不見公布的(GDP中的勞動者報酬按三次產業統計)。
筆者曾經計算過1990年、1995年、1998年到2003年的制造業總產值中勞動報酬的含量。在1990年時,制造業的勞動報酬含量是6.7%,1995年是6%,1998年4.8%,到2003年,僅剩下3%。而早在1980年,美國、日本制造業的勞動報酬含量分別是17%和12%,印度是9%,韓國是10%,當時屬于社會主義國家的南斯拉夫制造業的勞動報酬含量是10%,、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都是8%。勞動報酬含量最低的印尼和巴西也達到7%(聯合國《工業統計年鑒(1984)》)。我國雖然在 1990年時的勞動報酬占6.7%,但那時職工還處在“生老病死有保障”的時期,當時的勞動報酬占6.7%的“含金量”要遠高于以后的年代。這說明無論作縱向比較還是橫向比較,我國現時的勞動者報酬在總產值中的比重已經是空前的少。而這些統計數據統計的還是國有企業和銷售收入在 500萬元以上的非國有企業,可想而知,那些未上規模的企業其勞動報酬占產值的比例只會更低而不會更高。勞動報酬占總產值比重少了,必然地,利潤部分占得就多了。那么,超額利潤是誰得去了?勞動者是有權追問的。根據社會主義國家法律,勞動者是能夠理直氣壯地索要自己勞動所得的!
人民有“知情權”,官方就有著讓人民“知情”的責任,這樣,公布數據就成了政府履行“讓人民知情”職責的一部分。公布數據不是為了例行公事,不是為了讓領導高興,更不是是為了忽悠人民、忽悠最高決策部門。在公布工資數據會掀起如此軒然大波的今天,我們是否需要重新認識這樣一個問題:公布數據是為了什么?是讓人民知情還是為了搪塞人民?。
最后,還是說一句我去年說的老話:我是在越俎代庖了。我做的事其實是政府部門該做的事——在公布工資數據的時候就該做的。「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