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時政 > 時代觀察

時寒冰:看不懂這一切

時寒冰 · 2008-06-19 · 來源:烏有之鄉
中美戰略經濟對話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時寒冰:看不懂這一切

 現在是多事之秋。有些事情或許是巧合。前段時間,有人推測是水災。想在想想,又巧合了,非常讓人難過。震災中的眼淚還沒有干,水災又來。愿上天保佑這個多災多難的民族。一場運動會,只是一場運動會而已,但它讓這個民族付出了太多太多。6月18日晚,日本外務大臣高村正彥和經濟產業大臣甘利明在東京發表聲明,稱中日兩國政府就共同開發東海的春曉氣田事宜達成協議。日方將向開發春曉的兩家中國企業出資,根據出資額獲得相應權益。中國早在2003年就開始開發春曉油田,而即使按照“中間線”,春曉油田也位于中方一側!此前曾有外報建議中國,先談釣魚島,再談合作開發。唉!我們得到的是什么?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可能出席北京奧運會開幕式!
再看看另外的新聞:英國《金融時報》6月17日報道,美國官員近日表示,美國已經暫緩批準中國工商銀行以及中國建設銀行在美開設分行的申請。而此前幾天,美國財政部明確規定只要外國投資美國敏感資產涉及“控制權變更”,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就可對外國投資啟動國家安全調查,即便所涉股權低于10%的門檻。擬議法規將鼓勵外國少數股權投資者放棄某些權利,例如獲得董事會席位或是解聘和招募管理層的權力,以免造成他們獲得公司控制權的印象,以避免國家安全審查。
許多人原來以為中美合作是對等的,中國那么多的股權以低得可憐的價格轉讓給外資銀行,讓外資銀行賺得幸福得都合不攏嘴了,人家的門竟然還是關著的。前幾天建行還在說,外資銀行是承擔風險的。我實在看不出它們有任何風險需要承擔。中美對話,我們又開出了豐厚的買單,每次對話就是一次大采購。美國人主動倡導的這次對話,讓他們又歡天喜地地數錢了。作為美國民眾選出的官員,他們是稱職、敬業并且忠誠的。而我們進口的單子上,底特律三大汽車巨頭共獲得約22億美元的中國訂單。其中包括歐美擠壓、淘汰的高耗油與高污染的大排量汽車SUV。而在6月3日,通用公司還宣布將于2010年前關閉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境內的4家卡車及SUV工廠,甚至有意出售其標志性品牌“悍馬”。中國人拯救了在與低能耗轎車競爭中敗北的美國汽車業。三年多來,我國進口SUV一直保持“井噴”式的增長,去年進口SUV數量超過了進口轎車,今年一季度進口SUV超過了全部進口汽車的50%,增幅超過了100%。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在6月12日指出,“50歲以上的廣州人肺都是黑色的!”汽車污染的危害嚴重到如此地步,而我們還在拼命進口。
看不懂。這一切。心痛得難以自抑。
于2008年6月19日凌晨

 

不對稱開放還要持續多久?


 發表時間:2008-06-19 10:43:00  來源:東江時報 
 
 
 
 
    經過10多年努力,工行和建行設立紐約分行的申請再度被推遲。6月17日,第四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在美國馬里蘭州安納波利斯開幕當天,英國金融時報透露,美聯儲已暫緩批準上述中國最大兩家銀行在美經營執照。

    與此相反的是,此前一天,,中國證監會批準瑞士信貸與方正證券成立合資券商,這被解讀為中國第二輪券商開放啟幕。而摩根大通和花旗銀行等也在申請并購中國券商。

  “美國雞蛋中挑骨頭”

    對于工行、建行設立分行被推遲頒發執照,美聯儲稱,是因為這兩家銀行的最大股東由一只主權財富基金(即中投公司)控制。工商銀行和建設銀行的單一最大股東,都是國有資產控股公司——中央匯金投資公司。后來,匯金公司被置于中國的主權財富基金——中投公司控制之下。

    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美國以此為借口可能是因為對匯金公司(工行和建行的單一最大股東,被置于中投公司控制之下)不夠了解,“不排除美國雞蛋中挑骨頭。”

    美國銀行在華遠超過10家,而除了早先在美設立分行的中行、交行外,20年來中國只有招商銀行一家于去年11月份獲準在紐約開設分行。據專家分析,招行當時獲批一個重要原因是其國有化程度不高,股權相對分散。

  “香港的監管環境不比美國差,而我們國內也實行了《反洗錢法》,現在美方沒了這方面的理由,又在找新的借口。總體而言,美國對外不斷壓別國開放,其實自己非常保守”,一位業界人士稱。

    1.25萬億與2674億的差距

    據銀監會統計,截至2007年底,有47個國家和地區的193家銀行在華設立了242家代表處。外資金融機構的資產達到1.25萬億元,占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的2.4%。其中外商獨資銀行24家(下設分行119家)、合資銀行2家(下設分行5家,附屬機構1家)。獲準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外國銀行分行57家、外資法人銀行25家,獲準從事金融衍生產品交易業務的外資銀行機構數量為50家。

    與外資行進入中國的規模相比,中國銀行業海外拓展的規模還是相對較小。截至去年底,中國銀行業在美國、日本、英國、德國、澳大利亞等29個國家和地區設立60家分支機構,海外機構的總資產2674億美元。

    中國銀行業對外開放的不對稱性引起了一些專家的注意。吉林大學國際金融系白欽先教授強調說,“改革開放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此外,開放中一定要“堅持對等原則和雙向原則”。

    不能因碰釘子而停止努力

    日前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表示,如果中國的銀行獲得在美國經營的牌照,中國政府可能會提高國際投資者在中資銀行的持股上限。但如果美方延遲或拒絕批準中資銀行開設分行,“這是不好的,因為這自然會在中國產生一些反作用”。

    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稱,假如美方執意延緩,中國銀行業對外開放的步伐可能也會相應收緊,顯然這對雙方都不利。但他認為,中國對外開放是既定政策,不會輕易改變,而且開放利于提高中國銀行業競爭力,“相信當局仍會一如既往穩妥地推進開放”。

    白欽先指出,不能因碰釘子而停止進入美國市場的努力,“全球市場中,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市場分量占80%,新興市場、非洲、拉美所占畢竟是少數”。據《21世紀經濟報道》   
 
 

中美經濟對話開幕136億美元大單簽訂


  6月17日,第四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在美國安納波利斯開幕。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和美國財長保爾森作為兩國元首的特別代表共同主持對話會。王岐山冀望中美能源和環境領域合作取得更多成果。
  第四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17日在美國安納波利斯開幕,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和美國財長保爾森作為兩國元首的特別代表共同主持對話會。
  主持了過去三屆中美對話的"老兵",保爾森對自己的新"搭檔"王岐山表示了熱情,并對歷次戰略經濟對話的成果作出了積極評價。
  首次作為中方主持人出席戰略經濟對話的王岐山指出,針對當前國際經濟金融局勢復雜多變、中美兩國都面臨很多挑戰的特殊形勢,舉行第四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他特別提到了三點建議:首先是圍繞對話主題,擴大雙方共識。這次對話的主題是經濟可持續增長,但深入探討美國次貸危機及其影響,加強雙方宏觀經濟和金融政策的協調,有利于維護兩國以及世界經濟金融穩定。同時,能源和環境領域是中美經濟合作新的增長點,這方面兩國共同利益較多,合作空間廣闊,雙方應當努力取得更多成果。第二是著眼長遠發展,照顧彼此關切。為了維護和促進中美經貿關系健康發展,中國政府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但是,有些問題的解決需要一個過程,必須考慮到中國的國情、所處的發展階段,還必須考慮國際產業轉移和分工、國際貨幣體系等復雜因素。第三,中美應完善對話機制,增進戰略互信。
  為這次對話,中方作了精心準備。
  16日,中美兩國的企業界代表分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和密蘇里州的圣路易斯市簽署了71項合同或協議,總金額約136億美元。就具體的產品而言,主要涉及大豆、節能機電產品、通信化工產品、飛機發動機、機械設備、通信及網絡設備、半導體及電子器件等11大類。
  人民幣匯率也積極為對話"熱身"。17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6.8919,這是自突破7元關口兩個月之后,首次將6.9元關口升破。

不對稱開放:工行與建行紐約開分行再延后


本報記者 王鎮江 熊敏 特派記者 吳曉鵬 北京、上海、美國馬里蘭州報道


  十年終究沒能磨成一劍。

  經過10多年努力,工行和建行設立紐約分行的申請再度被推遲。6月17日,第四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SED)在美國馬里蘭州安納波利斯開幕當天,英國金融時報透露,美聯儲已暫緩批準上述中國最大兩家銀行在美經營執照。

  “還是被否,實在不可思議!”工行一位中層人士說,他曾參與在美國設立分行的申請,“我們已經在香港上市,那里的監管環境與歐美沒有什么差距,且工行去年市值全球第一。”

  在第四次中美SED正式會晤前,雙方均曾表示反對對外開放上的保守主義。 但就在美方積極游說中方開放金融市場的同時,美方似乎在銀行業務市場準入上暫時并不打算做出進一步開放姿態。

  中美的這一變化的背景為《紐約時報》捕捉,17日該報載文表示,現在情況已經發生變化,開始輪到中國來挑美國經濟的毛病了,因為美國經濟停滯,中國經濟快速增長,中國經濟越來越自信。

  被否理由

  與此相反的是,此前一天,中國金融服務市場準入大門再度打開。

  6月16日,中國證監會批準瑞士信貸與方正證券成立合資券商,其中瑞信占股33%,方正67%,這被解讀為中國第二輪券商開放啟幕。

  美國前財政部助理部長Robert Nichols表示:“(批準瑞信與方正合資)是非常積極的行動,這是一個很好的方向。我們希望中國能夠繼續下去。”

  “我們還有一些其他的成員在申請”,Robert Nichols說,他現在是一家游說中國向美國開放金融市場的協會的主席,這個機構的成員包括摩根大通和花旗銀行等,二者也在申請并購中國券商。

  對于工行、建行設立分行被推遲頒發執照,美聯儲(Federal Reserve)稱,是因為這兩家銀行的最大股東由一只主權財富基金控制。而美聯儲官員從一開始就聲明,匯金公司將必須遵守美國的《銀行控股公司法》(Bank Holding Company Act)。該法要求進行某些披露,還對控股股東投資美國其它行業的能力予以限制。

  Robert Nichols 指出,“主權財富基金對全球經濟起到重要作用。但我們認為透明度、披露、投資意圖等方面應該是主權財富基金考慮的東西。讓人民能夠理解和接受,這是一個建設性的因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正在制定的有關主權財富基金的最佳準則,這是一個很好的想法。”

  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美國以此為借口可能是因為對匯金公司不夠了解,將其簡單看成金融控股公司,擔心建行和工行間進行關聯交易,利益融通。但實際上大家都很清楚二者是互相獨立的公司,不可能發生這樣的事情。“不排除美國雞蛋中挑骨頭。”

  自中投公司成立以來,西方關于為主權財富基金設限的呼聲不斷,一個重要理由是缺乏透明度。

  中國投資有限公司(CIC)成立于2007年10月6日,注冊資本金為2000億美元,而一直代表國家行使國有金融機構出資人職能的中央匯金公司則被納入麾下,中央匯金公司成為中投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匯金公司持有中國工商銀行、建設銀行(601939)、中國銀行(601988)、光大銀行等大型銀行股份。

  美國財政部5月16日公布的《國際經濟和匯率政策報告》明確提出對主權財富基金進行政策限制,它要求主權財富基金應該具備純粹商業目的,強大的公司治理、內部控制,主動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要求。財政部還通過經合組織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方面向設立主權財富基金的國家施壓。

  但是,這份報告同時指出,在這次審查時,美聯儲官員考慮的是中投公司本身是否應被視為銀行控股公司對待,如果這樣,它將與匯金公司承擔同樣的義務,并須披露相應的信息。美國官員稱,美聯儲的決定是基于技術理由獨立作出的,與兩國之間的外交談判沒有任何關系。

  美國銀行在華遠超過10家,而除了早先在美設立分行的中行、交行外,20年來中國只有招商銀行一家于去年11月份獲準在紐約開設分行。而據一些專家分析,招行當時獲批一個重要原因是其國有化程度不高,股權相對分散。

  兩行回應

  工行自上世紀90年代末就開始為申請設立紐約分行給美國監管部門寫“答卷”,“每次都是厚厚的一摞材料。當時拒絕的理由是會計準則、內部指標、國內監管等未達到國際標準”,一位了解情況的工行人士稱。

  2005年,工行在H股和A股同時上市,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成長,工行資產規模和公司治理大為提高。截至2007年底,工行總資產86842.88億元,凈利潤822.54億元,兩項均居國內銀行業首位。不良率2.74%,資本充足率13.09%,核心資本充足率10.99%,資產質量大為改善。

  “香港的監管環境不比美國差,而我們國內也實行了《反洗錢法》,現在美方沒了這方面的理由,又在找新的借口。總體而言,美國對外不斷壓別國開放,其實自己非常保守”,一位業界人士稱。

  在國內銀行業總資產和總利潤排名中,建行緊隨工行之后,截至2007年總資產達到65981.77億元,凈利潤691.42億元,不良率2.60%,資本充足率為12.58%,核心資本充足率為10.37%。

  據建行有關人士稱,該行自在美國設立代表處始就一直在努力申請轉為分行,“至今已經不止10年時間”。

  建行在海外分支機構拓展方面一直秉持“做強亞洲、鞏固歐非、突破美澳”的戰略。將代表處升級為子行或分行,一直是建行海外戰略的重要目標。此前張建國行長曾表示,設立紐約分行有助于建行進入國際主流金融市場,全面提高業務創新能力和管理水平。

  建設銀行董事長郭樹清在今年兩會期間指出,建行與美國銀行的合作協議中,已明確規定可以在美國設立機構。

  他認為美國政府和監管機構對于中國在美設立機構一直采取這種不太積極的態度“很不正常”,對中國也是“不平等的做法”。中國銀行業對美國開放了很多年,美國的很多銀行在中國都設有網點。建行在美國設立幾個零售網點,不會對美國銀行的業務造成沖擊。郭樹清希望“中美雙方的監管機構可以進一步加強磋商,以利于問題的解決”。

  歐美是大市場

  據銀監會統計,截至2007年底,有47個國家和地區的193家銀行在華設立了242家代表處。外資金融機構的資產達到1.25萬億元,占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的2.4%。其中外商獨資銀行24家(下設分行119家)、合資銀行2家(下設分行5家,附屬機構1家)。獲準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外國銀行分行57家、外資法人銀行25家,獲準從事金融衍生產品交易業務的外資銀行機構數量為50家。

  與外資行進入中國的規模相比,中國銀行業海外拓展的規模還是相對較小。截至去年底,中國銀行業在美國、日本、英國、德國、澳大利亞等29個國家和地區設立60家分支機構,海外機構的總資產2674億美元。

  中國銀行業對外開放的不對稱性引起了一些專家的注意。吉林大學國際金融系白欽先教授強調說,“改革開放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此外,開放中一定要“堅持對等原則和雙向原則”。

  上述外資行研究人士指出,中國銀行業對外開放有特殊歷史背景,我們急需要西方先進的管理和技術,且單純以數量看待雙方的開放度也并不科學。

  對于對等原則,他表示在簽署協議時都會有,但在實際操作中很難實現。中美雙方在簽署WTO協議中國民待遇原則下是有例外原則的,其中之一就是威脅到國家安全,美國對中投公司的種種限制正是利用這一例外原則。由于中國金融業發展相對落后,目前很少使用到這一原則。

  自去年下半年始,銀監會已經著手開展中國銀行業對外開放后評估工作,評估內容包括三個方面:中國銀行業市場對外資銀行業的開放政策,中資銀行股權向境外機構投資者的開放政策,以及鼓勵中資行開展“走出去”戰略政策。

  日前,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在接受英國媒體訪問時曾表示,如果中國的銀行獲得在美國經營的牌照,中國政府可能會提高國際投資者在中資銀行的持股上限。但如果美方延遲或拒絕批準中資銀行開設分行,“這是不好的,因為這自然會在中國產生一些反作用”。此次美聯儲暫緩批準中國兩銀行入美的行為是否會為美資銀行與中國券商的結合蒙上陰影,目前還難以判斷。

  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稱,假如美方執意延緩,中國銀行業對外開放的步伐可能也會相應收緊,顯然這對雙方都不利。但他認為,中國對外開放是既定政策,不會輕易改變,而且開放利于提高中國銀行業競爭力,“相信當局仍會一如既往穩妥地推進開放”。

  白欽先指出,不能因碰釘子而停止進入美國市場的努力,“全球市場中,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市場分量占80%,新興市場、非洲、拉美所占畢竟是少數”。

  這一切發生在第四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的黎明,《紐約時報》17日載文描述這次中美SED指出,過去美國人總是指責中國人沒有管理好他們的經濟,最近幾周,風向已經發生變化,中國人開始大聲地譴責美國人沒有管好自己的經濟。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再說掩耳盜鈴
  2. 胡錫進硬懟平原公子,這釋放了什么信號?
  3. 李克勤|“深切緬懷毛主席,您永遠的學生王光美”:劉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說法做法意味深長
  4. 簡評蘇俄知識分子的厄運
  5. 美國加州大火燒出了房地產金融騙局
  6. 人民公社的廢除和農村生育率下降
  7. 郭松民 | 也說“滬爺撐起一片天”
  8. 奴顏婢膝的學生與急眼了的老師
  9. 特朗普奪島,劍指中國?
  10. 洛杉磯大火如此猛烈,能燒醒中國那些殖人嗎?!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4.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5.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掩耳盜鈴及其他
  1.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2.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3.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4.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5.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6.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7.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8. 我們還等什么?
  9.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10. 他不是群眾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