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貨幣戰爭》看宏觀調控思路
燕趙都市報 12月5日
《中國青年報》的“冰點”欄目介紹了近幾個月風靡全國的一本財經圖書———《貨幣戰爭》,按照這本書的理念,當前物價上漲的根源或許不在股市、樓市,而是貨幣發行本身。全球范圍內的通貨膨脹本質上是由于美國濫發貨幣造成的,由于其世界儲備貨幣地位,從而“脅迫”各國不得不跟著增發各國本幣,這就是物價在世界各地同時上漲的本質原因。
從這個角度來理解當前中國的物價問題,一段時間以來,國內市場豬肉、糧食、食用油漲價很快,通貨膨脹預期加大,重要原因就是國外“熱錢”不斷流入,造成國內貨幣不斷增發,錢越來越毛了。當錢開始發毛的時候,距離過量印刷出來的鈔票越近的人就越占便宜(比如最早貸款賣房的人),越遠、越晚獲得鈔票的人就越倒霉———因為當他們拿到鈔票時,物價早已高得離譜了。
盡管有人批評這本書的邏輯不對,是“虛張聲勢”,但最起碼給我們認識當前狀況提供了一個“貨幣因素”的理解視角。近日,國家發改委網站公布了一組數據,據統計,9、10月份消費價格指數漲幅超過5%的國家和地區(意味著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通貨膨脹)主要有俄羅斯、南非、阿根廷、越南、印度(6.7%)、中國等一些新興市場經濟國家,這是世界經濟持續增長、全球流動性過剩、美元貶值、部分農產品主產國減產、歐佩克限產等多種因素的結果(12月5日新華網)。“全球流動性過剩”、“美元貶值”等原因分析也指向了國際領域的貨幣問題。
在本輪物價上漲過程當中,人民對金融體系的認識還是相對缺乏的。由于我們將物價上漲定性為由糧食、豬肉等帶動的“結構性上漲”,從而把主要精力用在呼吁政府用計劃經濟時代的“物價管理”手段進行價格干預,見肉價漲抓肉,見油價漲抓油,見房價漲抓房,甚至對牛肉面、方便面也都要“抓”,但結果并不理想,一路抓過來,CPI還是不由分說地上來了。經濟學家周其仁在最新一期《經濟觀察報》上撰文指出: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貨幣才是物價總水平的釜底之薪,此薪不除,“結構性通脹”就轉來轉去,摁下葫蘆浮起瓢,難以徹底解決。周先生提醒說:在開放條件下,經濟圖像更為復雜,但物價總水平上漲依然還是一個貨幣現象,物價問題一定要到貨幣里才能找到答案。
但對于貨幣在全球通脹中的“功過”問題,無論管理者還是專家,似乎還沒有形成充分共識:有的認為通脹的主要原因是由糧食和豬肉的供給短缺造成的,而不是全面性的;有的認為地方政府固定投資過多等因素是主因,可以通過行政手段有效控制;還有學者公開稱,貨幣政策無法抑制物價上漲。
不能說這些說法不對,但對這些因素的強調,使得我們在貨幣問題上的態度變得不夠明朗。雖然今年以來央行已經連續多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并且5次加息,但到目前為止所采取的政策效果并不明顯。相對于往年來說,目前貨幣政策雖然是適度從緊的;然而從信貸和貨幣供應實際增長的情況來看,又顯得過于寬松。
必須承認,簡單依靠加息,在中國已經難以發揮太大效力:基于地方政府大興土木的動力與資本回報率的偏高,即使大幅加息也難以阻止熱錢的流入,甚至只會加重熱錢流入,卻對貿易順差無直接影響,這將令加息剩下的多是“信號意義”。有分析指出,匯率偏低和匯率政策是目前物價持續上漲的根源,目前人民幣小幅穩步上升的策略,雖然表面看不會對中國經濟造成較大的沖擊,但它加大了經濟運行成本和潛在風險,帶來熱錢的不斷流入,從而與貿易順差擴大一起,導致流動性過剩和信貸擴張加劇,這是我國總需求過度的主要原因。
或許,在諸多調控手段難以有效遏制經濟過熱局面的時候,在思維上到“貨幣”那里去尋找物價總水平上漲的根源,反倒可能“柳暗花明又一村”。據《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2008年的貨幣投放調控,將是調控中最為重要的手段之一,此為直接調控經濟速度和物價的手段。但對于長期以來比較輕視貨幣投放政策的很多官員而言,則必須盡快廓清物價上漲中的貨幣因素,分清它在物價上漲中有哪些“過”,為宏觀調控可以怎樣立“功”———畢竟,有了科學的認識,才有可能真正理解并實施正確的“從緊貨幣政策”。
■師碧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