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參觀了平順縣川底村和西溝村,看到當年全國著名勞模郭玉恩和李順達、申紀蘭的故鄉,心生無限感慨——毛時代的模范村今天終于又成了扶貧對象。
這個地方是真正的石厚土薄,自然條件惡劣,尤其不利于農業。這兩個村子很多人,都是民國年間從河南林縣逃荒過來的,林縣的農業條件已經足夠惡劣,這些人連林縣都呆不住,不得不跑到太行山背上謀生,在整個的社會體系中間,與生存最必須的資源占有關系最為疏遠。相當于是很差很差的林縣都找不到生存資源的人,才會翻過太行山來求生的。
這個地區相當于是最不適合農業與生存的地帶,因此,在幾千年的農業社會中間,才會成為最后被最窮苦的人群選擇,成為他們在中國大地上所能夠找到的最后棲息地。
川底村位于太行山山脊線以西,海拔1000-1400米。山高坡陡,石厚土薄,農業條件極差,兩山之間的山溝,解放前稱為“百里灘”——是泥石流殘留的磊磊石灘,李順達領導農民搞合作化,在灘地種植蘋果樹,需要在石灘上挖大坑和填土三十余擔,種一棵果樹平均要兩個壯勞力耗費一個工日。集體農業時期,百里灘得到根本改造,通過挖石墊土,成為具有灌溉條件的水平梯田。
1975-1977年川底村開山取石(左圖),修筑大壩(右圖),建成小水庫一枚。
1970年代大隊兩任會計。在集體農業三十年期間,川底村治山治水不止,除了溝里改造梯田之外,山地種樹種草。圖上遠處山地,均已經完成了“陰坡種樹、陽坡種草”規劃,全部綠化。原來一下雨就發泥石流的太行山區,是農業條件極差的地帶,經過幾十年不斷的努力,業已成為全國農業的先進典范,農業、林業和畜牧業得到協調發展。1970年代工日值達到一塊錢,西溝和川底村均如此,遠超全國平均水平。至今為止,集體時代種植的果樹依然是當地人的重要收入來源,主產蘋果、梨、核桃、花椒等。
山西農民說: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上圖是1951年川底村初級社的各農戶的農副業分紅賬目,下圖是1981年被當做“釘子戶”強制分田的合同(戶主姓名郭玉恩)。
圖右部是1952年農業部授予郭玉恩“愛國豐產金星獎章”模型,背后標牌是扶貧標語。毛時代的模范村今天終于改造成了扶貧對象。
杜潤生在做分田宣傳時,編了一個順口溜說分田好的不得了,是“聯產聯住心,一年大翻身。紅薯換蒸饃,光棍娶老婆。”村內老人還記得杜潤生的宣傳,說當時村里一個光棍都沒有,而今天村里有十好幾個光棍。
二〇一七年十月二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