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勤(jixuie)題記:在我國一個村莊,前幾天出現了一個奇觀:村民排隊領取黃金白銀。這恐怕是古今中外罕見的現象。這個村就是堅持走集體經之路,實現共同富裕的江陰長江村。
這就是長江村發給村民的真金白銀,這是集體經濟達到共同富裕的結果
長江村民正在領取黃金白銀
3月17日中午,長江村的村民小江得到一個好消息,先前村里宣布的送每個村民100克黃金和100克白銀的承諾將在當日12點30分兌現,村民可以到村委一樓領取。
消息一出,不少村民顧不得吃飯,爭先恐后地趕到了村委。大家都想搶在第一個看看傳說中的特制金條長什么樣。中午12點31分,村民周阿姨第一個領到了金條,她興奮地捏起金條仔細研究,“嗯,沉甸甸的,是真金”“喲,金條上面還刻了條龍”;而村民趙先生則迫不及待地給金條拍照,發彩信給在外面工作的兒子報喜。到了17日晚上,絕大多數村民都領到了黃金,有事不能來的村民,由村干部挨家挨戶將黃金送到家。
發金條之前還有一個小插曲,因為擔心安全問題,當數百斤黃金運到長江村時,消息被瞞得嚴嚴實實。一直等到3月15日,村民們突然接到一個奇怪的通知,村里統一給每戶發一個保險箱。領到保險箱的村民都疑惑重重,“有遠見”的村民則大膽猜測,估計村里馬上要發黃金了。兩天之后,村民們就收到了發黃金的好消息。
2010年的時候,無錫江陰長江村提前兌現部分承諾,先期給每戶村民發了100克黃金和100克白銀后,前幾天,有長江村的村民稱,3月17日,長江村已經按照當初的約定,給每個村民發放了100克黃金和100克白銀。
長江村目前已經兌現了當初的承諾,給近3000個村民每人發放了100克黃金和100克白銀,總共發放黃金和白銀各近600斤,這些金子如果都打成金戒指,可以打6000只左右。
按照每人領取100克黃金來算,一個普通的五口之家就能領到一斤黃金。據長江村的工作人員小陸介紹,最多的一戶人家一口氣領了700克黃金。
這么多黃金長江村人都用來干嗎呢?村民老黃家老兩口加上兒子媳婦和小孫女,這次總共領到了一斤黃金,老黃打算把兒子媳婦領到的黃金當傳家寶一輩輩傳下去,自己和老伴的那份則拿出來,多打幾個戒指,打一個款式新穎的給孫女戴,打一個款式經典的給自己戴,打兩個不同款式的給老伴換著戴,彌補當年沒給老伴買金戒指的遺憾。
村民老孫一家三口也領到3根100克的金條,除了將2根藏起來外,他打算拿出一根金條當做“見面禮”,準備送給未來的女婿。“長江村本來就名聲大,現在發了金條名聲就更大了。就憑著這名聲,我不愁姑娘挑不到好小伙。”老孫喜滋滋地告訴記者,現在長江村的小伙子個個搶手,姑娘找女婿更是千挑萬選,可以說,能娶到長江村姑娘的小伙子不敢說多優秀,但絕對是一表人才。
“長江村在慶祝2012年村里建廠40周年之際選擇送黃金、送白銀就是為了給老百姓真正的實惠,還有什么比送真金白銀更給力?”長江村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而最幸運的是,長江村發放的這批黃金在很早之前就已經訂購了,當時的金價是300多元每克,如今金價已經接近400元每克,600斤黃金增值巨大。
長江村多年來堅持走集體經濟的路子,2011年長江村下屬的新長江集團位列2011年中國企業500強中的第195位,在中國百強民營企業中名列第13位,強大的經濟實力讓長江村每年都給村民派放各種福利,從最早的送別墅、送股份,到后來的送現金,送消費券,一直到現在的送黃金,送得長江村的村民都笑得合不攏嘴。
此外,送現金和送消費券也是尋常事,長江村村里有一條小吃一條街,每個村民每個月都可以領到50元的消費卡在街上消費,還有過節時候的鮮肉券、提年貨的消費券更是年年都不少。去年,長江村更是給每戶村民的別墅都換上了統一的豪華雕花銅門以及漂亮的大理石門柱,加起來6萬4千多元。
對于長江村共同富裕的過程,請參考
江陰長江村:集體經濟與村落現代化(《中國集體經濟》雜志發表)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7790917FDA5.html
李克勤(jixuie)題記:經過實踐檢驗,中國的農村要實現現代化,只有走集體經濟道路,城市化、現代化是現象,本質上還是得把握所有制形式,這是中國所有共富村的經驗,我們這里結合江陰長江村的發展歷程,再一次做些分析。
【關鍵詞】江陰長江村 集體經濟 村落現代化
江蘇省江陰市,就是 1949年4月21日 “百萬雄師過大江”的地方,江陰那里有個長江村,位于夏港鎮東,與江陰市區接壤,全村總面積6.5平方公里,總人口4445人,1167戶,27個村民小組。經過60年的社會主義建設,該村經濟實力雄厚,村民生活富足安康,村莊整潔美麗,是江陰市新農村建設的典型。長江村曾獲得全國經濟十強村第三位和全國名村影響力第十八位的榮譽。來到這片英雄的土地,依然會有“天翻地覆慨而慷”的豪情,這里的集體經濟發展已經實現了村落的工業化、現代化。
江蘇省江陰市夏港街道長江村黨委書記 李良寶:“創業苦,為民吃苦,苦中有樂,樂中無悔;創業難,難中求索,事業有成,心里踏實。我的心愿只有一個:百姓幸福了,我就快樂了。”
一、集體經濟的理論分析。
毫無疑問,集體經濟是公有制經濟,是生產資料歸一部分勞動者共同所有的一種公有制經濟。集體所有制源自社會主義蘇聯蘇聯,它的應用范圍僅限于農村,主要表現為集體農莊所有制。上世紀50年代中期,我國從前蘇聯引入了集體所有制概念,并在開展合作社和公私合營運動中將其放大到農村和城鎮,這樣就演變成了我國的農村和城鎮集體經濟所有制。集體經濟的實質是合作經濟,包括勞動聯合和資本聯合。集體經濟,即集體所有制經濟。追根尋源,“集體所有制”最早由偉大導師馬克思提出。1874年馬克思在總結“巴黎公社”失敗的重要教訓時指出,無產階級取得政權后,將以政府的身份采取措施,“一開始就應當促進土地私有制向集體所有制的過渡,讓農民自己通過經濟的道路來實現這種過渡;但不能采取得罪農民的措施,例如宣布廢除繼承權或廢除農民所有權”(《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第695頁)。
從馬克思這段話中可以看到,集體所有制是區別于私有制的一種公有制形式,不能以廢除農民個人所有權,而是要通過經濟的道路來實現農民土地私有制到集體所有制的過渡。但他沒有提出經濟道路的具體形式。馬克思逝世后,1894年11月恩格斯在《法德農民問題》一文中提出:“當我們掌握了國家權力的時候,我們絕不會用暴力去剝奪小農(不論有無報償,都是一樣)……我們對小農的任務,首先是把他們的私人生產和私人占有,轉變為合作社生產和合作社占有”。這里表明當時合作社是一條從小農走向集體所有制的經濟的道路。1895年國際合作社聯盟成立,推動合作社運動規范和發展。國際合作社的原則中,社員所有并控制企業,不可分割的公共積累,勞動惠顧等成為合作社的基本特征。一般合作社的財產中有社員出資入股部分,還有社員共同共有的積累部分。
列寧在《論合作制》一文中明確地說:“在我國現存制度下,合作企業與私人資本主義企業不同,因為合作企業就是集體企業”。毛澤東在七屆二中全會的報告中指出:“這種合作社是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在無產階級領導的國家政權管理之下的勞動人民群眾的集體經濟組織”。革命導師根據合作社運動的實踐提出,合作社是集體所有制的實現形式。新中國建立以后,我們的思路來源于此,事實證明這是十分正確的,也是十分關鍵的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的措施。我國目前農村廣泛存在的以華西村、南街村、大寨村、劉莊、周家莊、洪林村等為代表的共富村,就是集體經濟的典型代表,以下我們再以江陰長江村為例,來進一步分析集體經濟與村落現代化的關系。
二、村集體經濟相對于個體經濟的優勢,在于村集體可以直接辦企業,甚至辦大企業,集體經濟的領頭人,可能很快成為具有本地特色的土企業家。
長江村就有這么一位土企業家,他叫李良寶,男,1940年生,是一名土生土長的農民企業家,從1961年擔任生產隊會計開始,他就一直在農村一線工作。1971年調至長江村從事經濟建設,1993年起擔任村、集團公司主要負責人。他現任江蘇省江陰市夏港街道長江村黨委書記、江蘇新長江實業集團公司董事長。幾十年來,他帶領全村人民堅持走集體經濟道路,始終把建設和諧富裕幸福的長江村作為孜孜不倦的人生追求,搶抓住發展鄉鎮企業、實施沿江開發、深化企業改革等機遇,把一個江邊小漁村發展成為現代化新農村,全村實現了“家家住別墅,人人有股份,戶戶有存款”的目標。2008年,長江村列中國經濟十強村第三名,村集團公司列“中國企業500強”第270位。他先后被授予全國鄉鎮企業家、全國百名優秀村官、江蘇省勞動模范、無錫市勞動模范、無錫市優秀企業家、江陰市十大優秀共產黨員標兵等榮譽稱號。
李良寶作為村集體經濟的帶頭人,他有自己的信念和追求,用他的話說就是“創業苦,為民吃苦,苦中有樂,樂中無悔;創業難,難中求索,事業有成,心里踏實。我的心愿只有一個:百姓幸福了,我就快樂了。”這明顯帶有中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特色的企業家精神。
長江村有5.1公里長江黃金岸線。自從李良寶擔任村主要領導后,敢為人先、敢作探索、敢打硬仗,搶抓住發展鄉鎮企業、實施沿江開發、深化企業改革等機遇,帶領全村人民憑著艱苦創業、誠信經營、做強主業,靠自身積累實現了“滾雪球”式地快速發展。從辦2 只小窯起家,到現在村集團公司躋身中國企業500強第270位,從10多萬元年產值到現在突破200億元……每一個數據都浸透了李良寶和廣大村民的汗水與智慧。李良寶說:“小到使用一分錢,大到投入幾個億,每一個項目的出臺、決策、精確計算到實現,都凝聚著我的點滴心血。”這種發自內心的激勵機制,完全不是發財致富的個體心愿所能比擬的,只有為集體,為朝夕相處的同村老百姓的共同幸福美好生活而奮斗的志向,才可能激發出如此的干勁,才能激發出如此超人的勇氣和智慧。
最根本的是集體經濟不是私有的個體經濟,集體經濟天然的為公有、公道、公正提供了比個體經濟多得多的可能性,一旦有了合適的具有企業家精神的帶頭人,集體經濟不快速發展才怪了。因為我國村集體具有一個天然的土地經營權優勢。我國《憲法》第10條規定:“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也屬于集體所有。”《民法通則》第74條規定:“集體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屬于村農民集體所有,由村農業生產合作社等農業集體經濟組織或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已經屬于鄉(鎮)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可以屬于鄉(鎮)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管理法》第10條規定:“集體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屬于村農民集體所有,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已經分別屬于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經營、管理。已經屬于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由鄉(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這就是說,村集體使用本村的土地從事工業企業經營,不需要付出額外的租金或者費用,土地成了本村農民的資本。長江村和其他共富村就是充分利用了這一社會主義優越性,而那些搞單干的地方,很難發揮這樣的優勢。社會主義的效率不會低,因為社會主義才是有史以來最講公平的制度。
三、集體企業還是要靠干部帶領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才能有好的發展。
集體經濟不是自然而然會產生高效率,集體經濟只是提供了高效的基礎可能性,要讓集體經濟發揮作用,關鍵在人,在人的主觀能動性,尤其是在干部的主觀能動性上。長江村的集體企業發展走過了這么幾步。
1、辦企業,夯基礎。1972年,當了10年生產隊會計的李良寶,走上了村副業辦公室主任的崗位。請注意,當時的政策是允許搞副業的,樣板戲《龍江頌》里面就有“農業損失副業補”的著名臺詞。李良寶受大隊村民的委托和信任,懷揣著大隊里湊出的700元經費,帶領6名農民以搞副業為名,在老夏港河畔籌建2座小磚窯燒磚起步創業。憑著執著和辛勤,我們靠燒窯賣磚,為長江村辦企業的起步積聚了第一桶金。1973年,李良寶帶著副業隊搞運輸、辦窯場積累下來的資金,親自挑選了村里的7名農民,在夏港聯益窯廠旁搭起7間草房作車間,購買10臺儀表車床,辦起了長江五金廠,當年即盈利近8000多元。1978年,李良寶被村民推選為長江工業總廠廠長。這樣的廠當時成為社辦企業,社辦企業是人民公社時期的新生事物,毛主席特別重視,特別鼓勵。以后,李良寶他們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用“借雞生蛋”的辦法,依托江陰化工一廠、車輛廠、化肥廠和靖江物資局的技術、資金幫扶,辦起了螺帽廠。隨后,依托大隊的土地優勢和協作企業急需拓展市場的有利條件,又辦起了江陰化工一廠長江分廠、長江磚瓦廠、農機隊。到1983年,全村工副兩業產值突破500萬元。1983年至1992年,我對村辦工業抓整頓、鞏固、提高,既注重產品質量和企業管理,更注重企業干部隊伍建設,使村辦工業年年躍上新臺階。1993年,全村產值突破億元大關,成為江陰地區第三家超億元村。
2、抓兼并,搶市場。江陰市無縫鋼管總廠是一家鎮辦骨干企業,由于頻繁調換廠領導,到1996年欠銀行貸款3000多萬元及外債3500多萬元,企業虧損500余萬元,已到了原料無處可進、產品無處可發、貸款無處可借、業務員全部走光的半停產境地。李良寶他們得知這一消息后,大膽地向市鎮兩級建議:市無縫鋼管總廠先實施拍賣,再與“新長江”合并,以增量資本盤活存量資本。1996年12月10日,我村成功開創了江陰市村辦企業兼并鎮辦企業的先河。李良寶大膽選用優秀人才進行改革創新,通過技改擴能、創新工藝等手段,僅僅一年時間該廠便扭虧為盈。經過10年發展,該廠目前年銷售額超10億元,“強鷹牌”無縫鋼管被評為國家免檢產品、江蘇省名牌產品。1998年至今,長江村先后兼并了夏港金屬制管廠、江陰市第二有色金屬冶煉廠、夏港開關廠、江陰市三紡機廠、江陰市標準件廠、夏港拆船廠等6家企業。這些企業經過重新調整,新上設備,改進工藝,個個“起死回生”,產生了可觀的經濟效益。10多年來,長江村又先后創辦了長達鋼鐵有限公司等企業,冶金新材料產業已占全村經濟比重的85%,2008年實現開票銷售超200億元,到“十一五”期末突破300億元。
3、建港口,興三產。世世代代生長在長江邊的長江人,歷來就有水上捕撈的傳統。1988年起,李良寶以快人一拍、超人一籌的前瞻性,大膽決策,先后投入近20億元實施港口開發建設。20年來,他們堅持不懈地推進沿江開發戰略,建成了4座內港碼頭、4個外港碼頭,擁有10個超3萬噸級泊位、15個5000噸級泊位、30個1000噸級泊位……年吞吐量可達1億多噸,使江陰新港區建設初具規模。長江村又相繼辦起了長江拆船廠、江蘇長宏國際港口有限公司,為江陰臨港新城建設作出了歷史性貢獻。目前,二號碼頭已成為區域性貿易中心,三號碼頭成為集裝箱運輸中心。
集體經濟可以辦大企業。
4、走出去,拓新路。2004年3月,我積極策應江陰市委、市政府跨江聯動開發戰略,果斷決策投資10億多元在江陰經濟開發區靖江園區創辦長強鋼鐵有限公司,目前已形成年產百萬噸優質特鋼能力。近幾年來,我村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以長江鋼管有限公司為核心,著力構建市場“總部經濟”,相繼在武漢、徐州、靖江、泰州、江陰投資建設了各500畝的物流市場,為全村保持又好又快發展增添了強勁動力。
村集體企業有了如此雄厚的實力,村民的生活自然就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這個美麗的村莊坐落在揚子江畔,每天朝日東升、暮日西沉,看江水奔流、聽江濤拍岸,數不盡的船來船往,一日時光,悠然而逝。
江水與湖水的區別在于,前者不可能甘于平庸,擁有長江精神的長江村人同樣如此。以江為名,依江而興,這是長江村的生動寫照。20年前,長江村領路人李良寶面對村畔1公里長的長江岸線浮想翩翩:開發沿江,發展港口經濟,造福長江百姓。1988年開始,揚子江畔一天比一天熱鬧起來,長江村以村里積累起的強大經濟實力作支撐,經過近20年的沿江開發,把沿江二鎮五村5.1公里的長江黃金岸線打造成了江陰新興的新港區。在這新港區5.1公里岸線上,有著國內村級絕無僅有的第一、二、三、四4座內港碼頭。此后,長江村還先后建成了4座外港深水碼頭,可同時停靠萬噸輪10艘。如今,長江開發催生了新長江集團港口經濟的發展,港口經濟發展又助推了長江經濟跨越發展。
富裕起來的長江村更加美麗了。在很多人還在千方百計為住房奔波忙碌時,長江村的村民們早已搬入了寬敞舒適的別墅樓。江邊不遠處,一排排、一片片整齊的別墅樓在綠色掩映中,筆直的水泥通道四通八達,相去不遠,荷花池內荷正艷、蓮花池內蓮正嬌。
現如今,走在長江村,除了可以去看看港口風光外,外來游客們還可以到村里的住宅區走走。企業發展成果極大惠及了長江村新農村建設。從1995年起,長江村黨委從企業積累中,先后投入3億多元,經10年建設,為村民建起了818幢別墅樓,使全村818戶村民全部住進了新居,徹底改變了村民居住環境。與此同時,長江村還投入1.8億元,把新村水、電、路設施全面貫通,新村6000米主干道、12000多米區間通道路面實施硬化、亮化、綠化、美化,家前屋后全面綠化,并在村區建設480畝生態林。長江村在江陰市率先實現了居住集中化、村容整潔化、飲水清潔化、垃圾袋裝化、糞便處理無害化、管理隊伍化,建成了江蘇省衛生村、江蘇省生態村。
為解決村民生活的后顧之憂,從2005年起,村里給每個村民2萬元作入股股金,給每個村民職工補貼每年1500元工齡費作入股股金參加股金分紅(紅卡),又給每個村民1萬元作土地股入股股金參加分紅(綠卡),從而保障了長江村民從工資性收入和股金分紅兩大收入中得到最大的實惠。2006年,在全村經濟改制結束后,村里拿出近1億元給村民資產分紅,使村民戶均達到10萬元。今年8月,我們又將村民入股股金擴容了一倍。同時,村民享有養老金、入學補助、免費醫保、水電費補貼等多項福利,每年春節前還能領到豐盛的“年貨”。
長江村致富,是集體經濟的的發展結果,所以他們從感性和理性上都深深懂得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原則,在任何時候都不能丟。2009年初,江陰市夏港街道長江村黨委書記李良寶率領村黨政主要負責人來到臨近的景賢村、葫橋村,向這2個經濟薄弱村送上了43萬元資金,解決因全年公益事業投入較大而產生的年終資金缺口扶持。長江村是中國經濟十強村,村級經濟實力雄厚,2008年完成開票銷售277億元,上交稅金超5.6億元,全村實現了“家家住別墅,戶戶有存款,人人有股份”的富民強村目標。長江村富了不忘“左鄰右舍”,積極響應江陰市委、市政府“強村帶弱村”的號召,連續幾年對身邊的經濟薄弱村結對幫扶,幫扶資金累計達159萬元,帶領周邊的村和群眾走共同富裕道路。
這就是集體經濟的應有之義,社會主義優越性的應然狀態,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村落的工業化、現代化,個中含義深刻無比,耐人尋味,也許經過這樣的思考,我們會進一步感悟當年毛澤東講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的意境。(寫于2009-5-17 《中國集體經濟》發表該文)
順便說一下,江蘇還有個長江村在張家港,也是共富村
幫扶小崗村的長江驕子郁全和的土企業家之道(《中國集體經濟》雜志發表該文)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6C090FD7DAD.html
鏈接:毛澤東精辟論述農業(1957):“農業就是工業”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6B95137FDAD.html
毛澤東精辟論述農民(1945年)[2008-10-21 15:26]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452D6247DAD.html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