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洋河村農民孟祥富,今年40歲,種了20多畝田,有一個女兒,17歲,一個兒子,10歲。孟祥富說,5年前,兒子進校門時即已做好為兒子結婚準備費用的思想準備。他計劃明年將田交給別人耕種,自己出去打工,因為僅靠種田是無法攢夠兒子結婚所需的。
為兒娶妻成為人生意義
孟祥富說,你若在這里見到50多歲骨瘦如柴的人,就基本上可以判斷這人有兩到三個兒子。為什么?因為父母必須為每個兒子娶回媳婦,而娶回媳婦是要付出代價的。孟祥富又說,養兩個兒子的都是鱉,是王八,讓你拿錢你就得拿錢,一點辦法都沒有。
娶媳婦有支付彩禮、舉辦婚禮和建房三大開支。彩禮是小數目,一般是1萬-3萬元;婚禮可用收到的人情來舉辦,即使不賺,也不會虧太多(人情是要還的,還人情的是父母);費用最大的是建房,父母要為兒子在洋河鎮上買房。在五六年前,娶媳婦主要是在村里建房。最近幾年,政府提倡農民到鎮上買房、建房,且政府一般不批準在村里建房,理由是推進城鎮化。農村年輕人當然向往城鎮生活,女方尤其希望通過婚姻在鎮上買房或建房,從而實現成為城里人的理想。因此,最近幾年,凡是娶媳婦,一定得在鎮上買房,否則,談婚論嫁的事情提都不要提。筆者調查的四個村,幾乎沒有例外,年輕人都在鎮上或市里買房結婚。
在鎮上買房或建房,至少需要10多萬元。10萬元實在是太過巨大的數目,無論是務農還是外出務工,父母即使累死,也不一定能完成為兒子娶回媳婦的任務。而一旦父母不能為兒子娶回媳婦,父母不僅感到未盡責任,而且會被兒子責怪,被鄰里瞧不起,就只能在內疚、受兒子怠慢和被鄰里輕視中苦度余生,人生一點意義也沒有了。
家庭條件特別好、父母經濟能力相當強的農戶,媳婦也有不要房子的。小洋河自然村的倪金貴,自己開有米廠,承包有魚塘,每年的經濟收入有數萬元,家里的住房也是樓房。他的兒子娶媳婦,是村里少有的媳婦不要求在鎮上買房也未在鎮上買房的,并且媳婦既不愿分家也不愿分開住,甚至不愿意當家,愿意愉快地無憂無慮地生活。
小洋河村民組的胡振江搞販運,每天有100-200元收入,他的父親原是新四軍軍醫,后來一直在鎮醫院工作。父親離休后,作為老大的胡振江讓老二接班,自己則在鎮醫院承包食堂,他在衛生院對面自建了一棟六間兩層的樓房。胡振江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已經結婚,媳婦是衛生院的護士。媳婦本來要求在鎮上另外買房子,胡振江不同意,說我建六間兩層的樓房,當時就是考慮一個兒子兩間,有房子還買干什么?你們要住,永遠給你們住,我沒有死之前房子是我的,我們死了,房子自然就分給你們了。你們要買房子,你們自己去買好了。對于胡振江的強勢,媳婦也沒有辦法,雖然不滿意,也只能接受。因為胡振江家的經濟條件好,且能力強,跟著父母的好處多。一次性向父母索要就斷絕經濟聯系,實在是不劃算的事情。一般父母有經濟收入,子女就不愿一次性從父母那里索取所有資源,而是希望得到父母所有的積蓄。
兒子打工收入絕不交給父母
當前到鎮上買房結婚安家的年輕人,絕大多數在外務工。一般來說,這些年輕的在鎮上有房的夫妻,春節期間從外地務工回來,先在鎮上家里住幾天,主要是打掃衛生,然后回到父母家中,與父母一起過年。與父母一起"過年"的意思不僅是過年的本意,還在于父母已備好年貨,吃住在父母家中不用花錢。等到春節過完,再到鎮上自家住幾天,然后封門,雙雙外出務工。
兒子結婚后大都與父母分了家,兒子、媳婦的打工收入是絕對不會交給父母的。但這種分家,卻又不太像分家,農民說現在農村"分家與不分家差不多,不分家與分家差不多"。"分家與不分家差不多"是說,雖然分家了,但父母仍然要對子女承擔無窮的責任,用孟祥富的話說就是"父母是兒子的長工";"不分家與分家差不多"是說,即使不分家,已婚子女也不會將自己外出務工的收入交給父母,而家中所有開銷年輕人都不會出,家務勞動及田間作業年輕人一般也不做,尤其是年輕媳婦,只要父母能夠勞動,她們的任務就是每天玩得快樂(如果沒有外出打工的話)。
孫子幾無例外,都是由爺爺奶奶帶,孫子小的時候,就與爺爺奶奶一起住在農村家中,孫子大了,要接受比較好的教育,就到鎮上上幼兒園和小學,這時候買的房子有作用了,就是由媳婦帶著孫子在鎮上住,在鎮上上學。
父母不但要還兒子買房的債務,還要為兒子支出人情。洋河鎮一個普通農戶一年的人情支出至少要3000元,因此父母要種自己的田,還要種子女的田(父母種,收獲卻歸子女)。
一般來講,父母只要還能勞動,就會一直勞動下去,直到喪失勞動能力為止,而一旦喪失勞動能力,離死亡也就為期不遠了。父母喪失勞動能力后,子女就應該供養父母,標準一般是每年500斤稻谷、100斤小麥,每月10元零花錢。對于老年人來說,糧食一般是夠吃的,但每月10元零花錢顯然是不夠的。因此,父母在喪失勞動能力之前存錢就十分重要。遺憾的是,從筆者的調查看,老年人往往只有極少的存款。一個2000人的村,超過60歲的老年人一般有200人以上,其中可能有1萬元以上存款的,不會超過10人(或10對夫妻),一般有2000元、3000元的存款就算不錯的。這與一對60歲甚至70歲的夫妻仍然可以通過種田、撈魚摸蝦每年掙好幾千元的收入相比,構成鮮明對比。
延續香火是奔碌人生的心理支柱
顯然,在農村的代際之間存在著殘酷的"代際剝削"。正在奔向老年的中年人知道自己的命運,他們似乎甘心情愿地向著這個命運奔去。比如,今年40歲的孟祥富早在5年前就做好當兒子長工的準備。為什么農民都認可代際之間"剝削"這一現實或這一命運,而極少有人反抗這種命運?
在洋河農村,農民是有絕后的恐懼的。當地有一個習慣,每年都要上墳培土,但只能男性上墳,女性不能上墳(否則就會有壞運氣)。調查中,有一個農民沒有兒子,每年上墳培土都要幾天時間,而其他有兒子的家庭,全家男子齊出去,熱熱鬧鬧,一天就可以培好土。因此,他每年這個時候都會哭一場,他的哭給妻女帶來的心靈震撼是難以描述的。一般來講,一個沒有生兒子的男性在中年后,性格會變得怪僻,他們往往也無資格在公共場所高談闊論,最怕聽到"斷子絕孫"的話。若一個人不能結婚,成為光棍,這個光棍一般都會變得好吃懶做,沒有長遠打算,自暴自棄。他們倒是不會因為被下一代"剝削"而骨瘦如柴,而是沒有心理支持和支柱,他們早早地在意志上和意義上倒下了。
為兒子娶媳婦,抱上孫子,是父母的基本責任,是父母的人生任務,這就是中國社會傳宗接代的觀念。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有限的生命可以通過無限的血脈和香火相傳而獲得永恒,這是中國農民的宗教。"不孝有三,無后為大"是對其最為生動的說明。
現代化以來,中國傳宗接代的觀念被科學掃蕩。不過,這種掃蕩仍然不徹底,還是多少留下了一些空間。比如關于陰陽兩界的說法,比如人去世后要請道士超度,比如土葬,比如燒紙,比如上墳,比如祖先牌位,比如香火觀念,等等。這些在筆者調查的洋河農村都是普遍存在的,農民明顯可以從自己的子孫中獲得超然性的心理慰藉。
(作者單位: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
請您支持獨立網站發展,轉載請注明文章鏈接:
文章地址: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c8/2926
引用通告: 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trackback.php/2926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