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果僅存的集體經濟救得了中國農村嗎?
——解讀毛主席時代、集體經濟和中國農村出路的幾個相關問題
(這是筆者近日在一個大學生社會實踐總結討論會上的發言稿。)
同學們,其實我是沒有資格發言的。因為我對農村完全稱不上了解,我是在城市里出生并長大的,以前只是到過市郊的農村——也就是咱們腳下這個地方。現在這已經是城市了,但是當時還是農村,還沒有建這么多房子。而且,你們這次社會實踐活動我也沒有參加。按照毛主席的話說,“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不過主持人既然讓我發言,我就結合毛主席時代的歷史談談自己對剛才同學們爭論的比較激烈的幾個問題的看法吧。未必正確,僅供大家參考。
第一,關于集體經濟的性質問題。
剛才討論中,同學們有的認為當前南街村、華西村是集體經濟,也有的認為不是。還有少數同學認為當前美國農村也是集體經濟。
我認為,在討論南街村、華西村乃至美國農村是不是集體經濟時,首先應該明確“集體經濟”這個概念。集體經濟并不是什么新東西。原始社會時就是集體經濟;奴隸社會時我國西周的井田制是奴隸集體勞動,也有人認為是集體經濟;印度封建社會長期存在農村公社,獨立以后也搞“合作社”——讓地主和農民合作,地主出土地,農民交地租;至于今天的美國、韓國等資本主義國家也廣泛存在“合作經濟”。因此,我們在討論時最好在“集體經濟”前面再加一個定語——社會主義。
什么是社會主義集體經濟呢?毛主席早就指出,社會主義社會是階級社會和共產主義社會之間的過渡階段。我認為,社會主義集體經濟也是一種過渡階段的經濟,是一種不完善的公有制,最終還是要過渡到全民所有制的。既然社會主義集體經濟本身就是一種過渡階段的不完善的公有制,存在一些問題也是很正常的。
怎么判斷一種集體經濟是否屬于社會主義集體經濟呢?我認為主要應該看社會大環境。像今天的美國、韓國等資本主義國家廣泛存在的“合作經濟”,絕大多數起主導作用的仍然是資本集團,仍然屬于資本主義經濟。像毛主席時代由于整個社會大環境的制約,少數搞得不好的地方如小崗村,也基本不存在賣淫嫖娼、聚眾賭博、吸毒販毒等問題,總的來看仍然是社會主義的。而今天堅持集體經濟的村子同樣不可能不受到社會大環境的制約,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是正常的。如果今天堅持集體經濟的村子絲毫沒有受到社會大環境中資本主義因素的侵蝕,不帶分毫的資本主義色彩反倒奇怪了。我們在思考當前堅持集體經濟的村子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時絕不能忽視這一點。
第二,關于當前堅持集體經濟的村子是否有前途,其模式是否可以復制的問題。
剛才討論中,有的同學認為當前南街村、華西村等堅持集體經濟的村子的模式是可以復制的,是中國農村的希望所在;也有的同學認為當前堅持集體經濟的村子的模式均有一定的特殊性,是難以復制的,甚至認為這些村子自身的前途也很成問題。
我認為,同學們的這些觀點都是有道理的。首先,剛才我已經提到了,當前堅持集體經濟的村子的存在和發展離不開社會大環境。如果社會大環境不改變,當前堅持集體經濟的村子很難不被侵蝕乃至吞噬。大家可能都聽說過空想社會主義者歐文,他曾經到美國創辦了“新和諧”公社,公社實行生產資料公共占有,權利平等,民主管理等原則,也曾經紅火過一陣子,但是最終還是以破產告終。對于當前堅持集體經濟的村子的意義,我們不應該過分拔高。
然而,飯要一口一口的吃,社會大環境的改變也不可能一步登天。毛主席早就指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毛主席的領導下,中國共產黨從小小的井岡山出發,最終解放了全中國。如果中國共產黨不是在毛主席的領導下重視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建設,而是始終像某些留學生主張的一樣一開始就攻打大城市,企圖一舉解放全國,那么中國革命早就失敗了。南街村、華西村等的村子在當前的社會大環境下堅持集體經濟,本身就是一個了不起的壯舉,其意義我們決不能低估。
一句話,當前堅持集體經濟的村子是否有前途,其模式是否可以復制,關鍵取決于最終能否改變社會大環境,是走毛主席的道路還是走歐文的道路。
第三,關于分田單干造成的危害和分田單干是否是一條死路的問題。
首先是關于分田單干造成的危害,剛才同學們討論中已經提到很多了,不過提到的這些問題大多是對農村的危害。我以為分田單干造成的危害不僅僅限于農村,更重要的是對社會大環境的危害。正如毛主席當年反對分田單干時說的:“我為什么把包產到戶看得那么嚴重,中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村所有制的基礎如果一變,我國以集體經濟為服務對象的工業基礎就會動搖,工業品賣給誰嘛!工業公有制有一天也會變。兩極分化快得很,帝國主義從存在的第一天起,就對中國這個大市場弱肉強食,今天他們在各個領域更是有優勢,內外一夾攻,到時候我們共產黨怎么保護老百姓的利益,保護工人、農民的利益?!怎么保護和發展自己民族的工商業,加強國防?!中國是個大國、窮國,帝國主義會讓中國真正富強嗎,那別人靠什么耀武揚威?!仰人鼻息,我們這個國家就不安穩了。”
然后就是分田單干造成的問題能不能解決呢?剛才同學們討論中多數認為分田單干造成的問題解決不了,分田單干是一條死路。也有少數不同意。我個人認為,解決分田單干造成的問題也不能說一點希望沒有。同學們可能這幾天信息不太靈通。這幾天又發生了兩件關于解決農村問題的事。一件是小崗村終于有了新書記。安徽省派丁俊赴小崗村擔任村黨委第一書記,接替沈浩同志工作。這個丁俊是安徽省財政廳財政監督檢查局副局長,級別可能比沈浩同志還要高一點。另一件是我們敬愛的溫總理又下鄉了。他親切的和農民伯伯談話——當然這個農民伯伯是按咱們的年齡論的,比溫總理可能還小幾歲——問農民伯伯有什么困難沒有。農民伯伯說村里的地被征了,補償款太低,上訪兩三年都沒有解決。溫總理立即責成當地干部落實這件事。也不知道現在解決了沒有。我估計是解決了,總理都親自出馬了能解決不了嗎?如果每一個村子都能請到財政廳的副局長當書記,甚至每一戶農民都能請到我們敬愛的溫總理幫忙解決困難,我想分田單干造成的問題也許真能解決吧?
第四,關于農業集體化和農村工業化的問題。
剛才討論中,有的同學認為當前南街村、華西村等堅持集體經濟的村子過度注重農村工業化,如果推廣可能造成糧食危機;也有的同學認為無論分田單干還是集體經濟都不能改變農業的弱勢,農村工業化是農民增收的必然選擇。
我認為,農業集體化和農村工業化并不矛盾。工業化是現代化的必然選擇,任何一個現代化的國家從事農業勞動的人口都不可能是占多數的。在集體經濟的條件下,有利于農民集中資金購買機械設備,迅速實現農業機械化、電氣化,這樣就可以解放出一部分勞動力。同時,也有利于集中資金興辦一些集體工業——毛主席時代叫社隊企業——幫助農民共同富裕。毛主席時代社隊企業的發展是很快的,社隊工業發展較早的江蘇省,僅從1965年至1976年,社隊工業產值在全省工農業總產值中比重從6.7%猛增至40%。
這里我順便談一談農村現代化的兩條道路的問題。一條是資本主義現代化道路。在資本主義過度市場化的條件下,農業是天然的弱勢產業,需要的勞動力多,勞動強度較大,產出相對較少,人均產值必然是比較低的。激烈的市場競爭必然導致農民貧困化,涌入城市打工,相應的造成農村凋敝和城市貧民窟化。農村凋敝和城市貧民窟化在任何一個資本主義國家都是存在的,只是程度不同。像美國因為耕地多,情況要好些,但是農業工人仍然是美國收入最低、勞動強度最大的群體之一。這些國家盡管也有一些農村工業——或者叫鄉鎮企業——但是由于是私人所有的,因此也不可能解決城鄉差別和農民貧困化問題。同時,在實現農業機械化過程中又充斥著土地兼并——或者叫土地流轉——大量失去土地的農民只會更加貧困化。
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則是完全不同的。社會主義的經濟發展是公有制為基礎、計劃為主導的,有可能通過國家計劃的力量逐步消除農業的弱勢。例如毛主席時代的中國1975年比1965年糧食收購價格提高了11%,經濟作物收購價格提高了8%,而1976年比1965年手扶拖拉機價格降低了25%,農用水泵價格降低了37%。同時正如前面說過的,還可以通過集體的力量興辦一些工業,因為這些農村工業是集體所有的,所以可以實現農民共同富裕。毛主席曾經說過:“工人以工為主,也要兼學軍事、政治、文化。”“在有條件的地方,也要從事農副業生產,例如大慶油田那樣。”“公社農民以農為主(包括林、牧、副、漁),也要兼學軍事、政治、文化。在有條件的時候,也要由集體辦些小工廠。”沿著這條道路走下去,就是農村城鎮化、城鄉一體化、工農差別的消滅和農民共同富裕。
總之,只有公有制為基礎、計劃為主導、農業集體化和農村工業化比翼雙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才能根本上解決城鄉差別、農民貧困化等問題,實現農民的共同富裕。
第五,關于集體所有制與社會主義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
剛才討論中,有的同學認為集體經濟的發展主要應該靠所有制;也有的同學認為社會主義思想政治教育、培育集體主義精神更重要。
我認為,集體所有制與社會主義思想政治教育是相輔相成的。如果沒有集體所有制,怎么進行社會主義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很難培育集體主義精神的;反過來如果沒有社會主義思想政治教育,不培育集體主義精神,集體所有制終將瓦解。之所以小崗村最早搞分田單干正是因為普遍自私自利缺乏集體主義精神,同樣,分田單干在全國推廣也無可避免的出現“地分了,人心散了”的局面,單純進行社會主義思想政治教育也收效甚微。
具體集體所有制與社會主義思想政治教育哪個更重要,我認為應該看處于哪一階段,在集體所有制建立之前,是建立集體所有制更重要,同時不能忽視社會主義思想政治教育;在集體所有制已經建立之后,是社會主義思想政治教育更重要,同時不能忽視鞏固集體所有制。這兩個階段是一脈相承的。像毛主席時代的中國50年代以建立集體所有制為中心,推行了農業合作化等一系列運動,同時沒有放松農村的社會主義思想政治教育;60至70年代以社會主義思想政治教育為中心,同時堅決抵制分田單干等破壞集體所有制的行為。
最后,關于農村的“能人”問題。
剛才討論中,不少同學提到了一種現象:過去集體經濟下農村的“能人”出不來,分田單干以后的今天農村的“能人”層出不窮。應該怎樣看待這樣一種現象呢?
我認為,這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能人”。我們每個人的能力都是差不多的。雖然我們每個人的能力也有些差別,但是有人這方面強一點,有人那方面強一點,綜合起來還是差不多的。當然,先天智力不健全的人除外——例如今天的某些專家、學者。如果單單憑能力看,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水平也應該是差不多的。
然而現實生活中為什么不是這么回事呢?因為現實中存在著剝削壓迫制度。什么“自由”、“平等”、“人道”、“民主”、“法治”最多不過是創造出一個機會均等的環境,讓每人有1%的機會剝削壓迫別人,有99%的機會被剝削壓迫。這些“普世價值”的華麗詞藻不但不能消除剝削壓迫制度,反而把剝削壓迫制度神圣化了。有些“能人”之所以收入比其他人多很多,不是因為他們的能力真的比其他人強很多,而是因為他們站在了剝削人壓迫人的地位上。
因此,過去集體經濟下農村的“能人”出不來,恰恰反映了過去集體經濟不是一種剝削人壓迫人的制度,勞動成果的分配和每個人本來就差不多的能力是基本一致的;分田單干以后的農村的“能人”輩出,恰恰反映了分田單干以后的制度是存在著剝削壓迫的,少數人占有了大多數人勞動成果。
同學們,總而言之,我們不能就農村談農村,必須著眼于社會大環境。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是中國農村出路所在,當前南街村、華西村等堅持集體經濟的村子有重要的示范意義,但是能夠發揮多大作用歸根到底要看社會大環境的改變。
我要說的就是這些,謝謝大家。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