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縣“考古”
前天一早,應烏有之鄉之約到焦作找蘇拉密網友做一個關于旱災問題的訪談節目。一到焦作,蘇拉密網友就拉我們先到溫縣農村看一看抗旱情況。據蘇拉密網友介紹,焦作地區不算很旱,但麥苗還是有黃葉。由于當時下著蒙蒙雨,看不出來墑情怎么樣。
車一直開到一個干渠中段的閘門處。領路的村里的會計說這個干渠是1958年修的,是省里的項目,是鄰縣引沁河水灌溉下游幾個縣的。貧道仔細看了看,水渠有10多米寬,水還有,但是已經很小,主要是已經被污染了,呈黃綠色,已經不能澆地。據說是上游一個皮革廠的廢水。旁邊一個老鄉說,現在還好些,前幾年水是惡臭的,因為上游還有個造紙廠。老鄉們說,這個渠已經快20年沒當灌渠用了,閘門壞都壞了十幾年了。
我突然注意到地上隱約還有一套灌溉系統,就是地上殘留的痕跡說明還有一條支渠橫跨過這條干渠,而且通到地頭還有分水系統和跨越小路的暗渠的殘留痕跡,隱約還有斷斷續續的毛渠。我就指著這些痕跡問會計,說這好像又是一套灌溉系統。會計說,你還真細心,這里確實是有兩套灌溉系統。這條大渠是58年大躍進時省水利廳修的,主要供本縣和下游幾個縣用。這條小的是75年學大寨時縣里修的,也是在沁河建了個提灌站,主要澆灌我們這幾個鄉。不過現在這兩套系統都不能用了,不是干渠不行了,是支渠、斗渠、毛渠都毀了。他說也不是全不能用,現在沁河提灌站還在抽水,離這里不遠,可以領我們去看看,不過已經承包給私人了。于是我們就驅車去提灌站。
開了十幾里路才到提灌站,說明當時這個提灌站的灌區面積還是很大的。上了沁河大堤,看到沁河水還是不小。蘇拉密說,沁河在溫縣剛出王屋山,水還是一直有的。沁河是黃河從西向東最后一條支流,沁河以東所有河都流入淮河和海河了。提灌站有3個大水泵,把水提到一個水池里,高程大約兩三米,然后穿過個閘門流向一個寬七八米的主渠。我又注意到個所謂提灌站明顯有個閘門,也就是說如果原來是提灌站,這個閘門就是多余的,加上提水高程只有兩三米,以前應該是個自流灌渠。我把這個想法提出來,包括蘇拉密也解釋不清。因為1975年時他還小,而那個會計恐怕還沒出生。
一會兒提灌站承包人來了,雖然他年齡更小,但他是水利系統的。說我說對了,這本來就是個自流渠。以前河水水位比現在高 三米 左右,可以直接流到水渠里,因此這本來是個閘門而不是提灌站。他指著提灌站下游不遠一段跨越河床的殘余石頭堤壩說,聽老人說,以前需要灌溉了,把石壩那個豁口稍微堵一下,水位抬高點就可以了。后來下游挖沙,河床整個下陷,因此只能提水了。我又提出一個問題:如果把石頭堤壩抬高 3米 不就又可以實現自流灌溉了嗎?他說當然可以,但工程太大,沒人出錢。
我簡單算了一下,覺得沒多大工程量,而且這里離產石頭的地方很近。管提灌站的老鄉說,不在這,主要是修了沒用。我問為什么,他指著水泵說,你看,這里有3個水泵,以前還有過5個呢。現在只開了1個。他回頭又指著主渠說,你看水不小不是,可是只有最近的這一個村在用,再遠點就沒法用了。就這一個村,也還是漫灌,因為所有支渠都沒有了。他說,不管以前自流還是5臺泵一起抽,能管5個公社灌溉,半個溫縣。于是我再也不問什么了。
望著寬闊的沁河,突然想到溫縣是司馬懿的老家,想當年司馬懿也可能站在這里過。正在臨河憑吊,突然聽到蘇拉密說咱們回去吧,我才回過神來。
再看一下河中間那段殘破的石壩,真有點來溫縣搞了一次考古的感覺。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