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應該為年輕人的生命負責?
近年來,關于大學生厭世自殺的事件已經是屢見不鮮了。每當掠過這種新聞,心中定會升起幾份酸楚和激動。
根據媒體不完全統計,2001年至2005年,各地共報道281名大學生自殺事件,其中209人死亡。2008年是大學生自殺事件高發年,全國直屬高校共發生63起大學生自殺事件,達到歷史頂峰。這些當然不包括一些學校封鎖的自殺案例。
分析個案得出的規律是:大學生自殺事件每年遞增、部分高校似乎形成自殺傳統、越是優秀的學校,越是優秀的學生,自殺越多、自殺事件呈集中多發,有的學校出現自殺事件后,常會在短時間內爆發多起自殺事件、90%的自殺者選擇跳樓、自殺的表面理由似乎感情學業與就業。
有專家研究認為:每出現1例自殺,平均至少對6個人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每出現1例自殺未遂,平均會使2個親友受到嚴重傷害;每出現一例自殺,會使親友的心理、社會和職業功能降低20%。可見,自殺特別是年輕人的自殺對社會的影響的嚴重性。
自殺作為一種復雜的社會現象,世界各國學者們對其分類和原因有著不同的看法。我非常贊同的是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干(Durkheim)的觀點。他認為,自殺并不是一種簡單的個人行為,而是對現實社會的反應。由于社會的轉型和變革造成了社會文化的不穩定狀態,破壞了對個體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社會支持和交往,從而就削弱了人們生存的能力、信心和意志,使人失去社會安全感。
為此人們一定會納悶:是什么東西驅使如此多的年輕人放棄自己年輕的生命?是什么東西使這么多的年輕人對自己的生活和世界如此絕望?我的分析結論是,是這個社會,這個社會出現了系統問題,一定是這樣。一個以“效率優先”的社會體系如此無情地放縱資本和權貴肆意剝奪機會與掠奪財富,形成了一個沒有公平原則的社會,讓這些準備踏入社會的年輕人失去了機會,失去了希望并感到絕望。這一定也是我們政府的悲哀。
有很多經歷過貧窮與落后的新中國建國初期人們,經歷那種磨難的困難有時是難以想象的。但人們對社會的發展和自己的生活充分希望,社會點燃了年輕人美好的憧憬。而這正是我們這個時代政府要給予年輕人的。
年輕人最需要什么?是一份機會和兩份理解。年輕人有的是智慧和力量,永遠是祖國的希望與未來,我們這個社會絕不能向年輕一代暗示“神馬都是浮云”之類的絕望。這樣年輕人的心理抗不住這份摧毀。希望全社會特別是我們的政府要擔當起這份責任,賦予年輕人足夠的勞動機會。我猜想,那些過早離開這個世界的孩子們期盼的一定是這!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