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應當懷念板倉先生
——觀《恰同學少年》之感
從來不敢隨便崇拜一個人,也從不來不屑于崇拜某些人,最多不過佩服而已。由于姓氏的緣由,我曾佩服過毛澤東主席,歲月寥寥,看了《恰同學少年》之后,我首先第一感,就是發現自己不自覺中地崇拜起一個人來了。他就是毛澤東的恩師,楊開慧的父親,長沙文學界的泰斗——楊昌濟先生。崇拜他,不外于對他人格的崇拜和因他對毛澤東的賞識,更在于他對教育的認識。中國教育滾滾爬爬到如今,卻總是還在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的邊緣間徘徊,如果那些教育界的領導看過《恰同學少年》,我想他們應該汗顏了。因為早在十九世紀二三十年代,楊先生就已經非常透徹、細密地分析今后中國教育的一些出路和方法。
還好有個暑假,讓我有空下載全集來系統地看完這部連續劇,這是我繼去年的《越獄》,看到的最好的連續劇,我不禁為中國影視業能出這樣好的片子給我們這些教書匠看,感到國人的自豪。
當然,對于楊昌濟老師,我為什么崇拜,我也不是空穴來風,而是認真聆聽了他對諸多老師的見解,和對毛澤東的贊賞,現摘錄如下,望諸君共勉:
一、第3集,楊昌濟老師本來去湖南第一師范,想向孔校長辭去任職一事,但碰巧學校老師對于毛澤東和蔡和森的作文進行激烈地辯論,于是便有了楊老師的一番解說:
評蔡和森的作文:《論小學教育》“文筆流暢,邏輯嚴密,于平實之中娓娓道來,雖然于全篇而言稍欠些起伏,不過一個考生能寫出這樣的文章,已經是難能可貴了。”
評毛澤東的作文:《普勝法,毛奇謂當歸功于小學教師,其故安在?》“倒也新鮮?!薄拔恼轮Y構,論理之嚴密,尤其遣詞用字這些細微之處,確實是粗糙了一些,”——“單以這些作文的技巧來看,這篇文章的確是不及上一篇,然則此文之中,越看越有一股壓不住的勃勃生氣,以小學教育之優劣,見戰爭之成敗,國家之興衰,縱橫馳騁間豪氣沖天,立意高遠而膽識驚人!”——“文采華章,固屬難能,而氣勢與膽識才是天縱奇才之征兆,此子筆下雖粗糙,然胸中有丘壑,如璞中美玉,似待磨金鋼,假以時日,當成非凡大器?!?/p>
(筆者有感:一個老師,可以有美妙的文筆和精密的邏輯思維,但是卻是更需要深邃的思考和對學生前途的正確預見能力。)
二、第4集,在湖南第一師范上第一堂課時,楊老師上的《修身》,“何謂修身,修養一己之道德情操,勉以躬行實踐謂之修身。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就是說修身是一個人,一個讀書人,一個想成為堂堂君子之人成才的第一道門坎,己身之道德不修養,情操不陶冶私欲不約束,你就做不了一個純粹的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精神完美的人,那么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些作為也就無從談起,你們會問什么是修身的第一要務呢?兩個字,立志!
孔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人無志,則沒有目標,沒有目標,修身就成了無源之水。所以,凡修身,必先立志,志存高遠則心自純潔?!?/p>
(筆者有感:試想,我們從事教育的有多少人問過學生的志向?完整地分析過立志呢?)
三、還是第4集,還是楊老師的第一堂課《修身》,當毛澤東反問楊昌濟老師的志向是什么的時候,楊老師說:“自閉桃源稱太古,欲栽大木柱長天。楊某平生,無為官之念,無發財之想,悄然遁世,不問炎涼,愿于諸君之中,得一二良才,栽得參天之大木,為我百年積弱之中華,撐起一片自立自強的天空,則吾愿足矣?!?/p>
(筆者有感:什么是教師,什么是真正的教師?答案就在上面。)
四、第6集,楊老師給毛澤東私下開的第一課:《修學儲能,先博后淵》,“一個年輕人走進學校的目的是什么?是學習知識,更是儲備能力??鬃釉唬嘿|勝于文則野,文勝于質則史。就是說,一個人光是能力素質強,而學問修養不夠,則必無法約束自己,本身的能力反而成了一種野性破壞之力;反過來,如果光注重書本學問,而缺乏實際能力的培養,那么知識也就成了死知識,學問也就成了偽學問,其人必死板呆滯,毫無實用?!?/p>
(筆者有感:相對于當今“以分為上,以能為次”的風氣,這句話對學生整體素質的培養,很精辟。)
五、還是第6集,當毛澤東在楊老師家里學習到半夜,“儒家三綱之說,卻屬陳腐之論,船山先生的忠孝非以奉君親,而但自踐身心之則之說,于此即為明論,”“譚嗣同的《仁學》對此作以闡發,他認為個人奮斗,乃一個人成功的關鍵,即父子兄弟亦無可依賴,而我認為,個人奮斗的宗旨,就在于兩條原則———堅忍。堅,堅者如磐石雖歲月交替而不移;忍,忍者如柔練雖因苦艱辛而不催。堅忍者剛柔相濟、百折不回、持之以恒也。”“清談不覺遲,恍然過三更啊?!?/p>
(筆者有感:把學生當人,就首先該從人格的培養立足,這番話讓我耳目一新,難怪他們會不自覺中談到半夜。)
六、還有還是第6集,楊老師在晨曦中“幾十年的老習慣,清晨即起以井水浴我肉體,以圣賢之言浴我精神,是以精神肉體清清爽爽,方得以全新之我迎接新的一天嘛?!薄耙粋€人的求學之路上,比冷水更難熬,更嚴酷者不知有多少,若是連一點寒冷都受不了,還談什么堅忍不拔?!薄霸僬f讀書人靜坐過多缺乏鍛煉,這也是強健體魄的一種方式嘛?!?/p>
(筆者有感:楊老師昨天晚上還在向學生闡述堅忍真諦,第二天早晨就以其言傳身教教導青年毛澤東何為堅忍,實在是我教育界歷史一幕。)
七、第7集,關于頂撞國文老師袁仲謙事件,楊老師教育他:“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在這個世上人才易得,識才者難求啊,為什么呢?因為人都有個毛病,自以為是,凡事總認為自己是對的,看不到別人的優點,你比方說,袁仲謙袁老先生這方面毛病就不少。——怎么,你不同意我的看法?”
(不說毛澤東,反說袁老師,讓毛澤東始料不及,擊垮其防線)
“你看,像你這樣的學生,作文寫得這么好,他居然看不上眼,這像話嗎?不就是文章鋒芒過甚,不太注重含蓄嗎,這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毛病,值得這么抓住不放,就算是有毛病吧,你毛潤之改不改,關他什么事?他怎么一而再,再而三地跟你過不去,這不是吃飽了飯沒事做嗎?你說對不對!”“還有,動不動就搬出什么韓柳歐蘇,要人學什么古之大家,那韓柳歐蘇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幾百上千年,人人都認為他們寫得好嗎?難道你毛潤之就非得跟上千年來的讀書人看法一樣。說不定你比上千年所有的讀書人都要高明得多呢,他袁仲謙怎么就沒有看到這一層呢?你說,他這不是自以為是是什么?!薄白羁蓺獾氖牵尤豢床簧狭簡⒊奈恼?,那梁啟超的文章有什么不好。就算比不上韓柳歐蘇這么有名氣,就算許多人都認為他的文章過于直白,只適合打筆仗,上不得大臺面,那又怎么樣?你毛潤之偏偏要喜歡,偏偏認為他十全十美,他這個老師管得著嗎?還要因此在課堂上當著這么多同學的面教訓你,跟你爭個面紅耳赤,哪有一點虛心的樣子,哪有一點容人的氣度嘛?!?/p>
(話說袁仲謙老師的錯,實讓毛澤東感到自己的錯,毛澤東何嘗不是自以為是呢?同時,讓毛澤東感到內疚。)
“仲老是長沙國學界公認的權威,在他的眼中,能得到第二名的成績,足見他有多么地賞識你的才華,之所以定為第二名,也是因為在你的作文中,還存在明顯的缺陷,他一次次指出這些缺陷,一次次降低你作文的分數,乃至降到四十分,為什么?難道他看中的第二名寫出的文章就真的只值四十分嗎?”“一個老師當他碰上自己非常欣賞的有才華的學生,卻又總也看不到學生改正缺點的時候,他會是什么心情?我告訴你,五個字,恨鐵不成鋼?!?/p>
(筆者有感:批評學生,真的是很簡單的嗎?不,要真的像上述那番推心置腹的話,讓犯錯的學生真的從心底懂得自己的錯,了解自己的不對,那真是太難得了。)
八、第8集,面對毛澤東一次摸底考試偏科情況特別嚴重,本科八班全體任課老師在討論激烈的時候,楊老師說:“毛澤東的成績,我也看過了,總的來說,凡社會學科的課,他是門門全優;而非社會學科的課,成績不理想。你可以說他是一個偏科的學生,也可以說他是一個獨擅專長的怪才,如何看待這個學生,實際上就是如何看待我們的教育。我國之教育,向來就有貪大求全之弊,就以我校為例,部頒教育大綱規定的那些課程可謂面面俱到,從國文、歷史,到法制、經濟,乃至農業、手工,文理農工商無所不包,如此駁雜而主次不分的功課設計,這科學嗎?這種恨不得將每個學生都培養成全才、通才的教育模式,本來就為教育界諸多有識之士所詬病。”“他(毛澤東)是一個非常肯思考,也非常善于思考的學生,他的著眼點從來就不局限于個人之修身成才,而是把自己的學業與社會之發展、國家之興衰緊緊地聯系在一起,這樣的學生你怎么可能用僵化呆板的應試教育來框死他,而要求他面面俱到、門門全優呢?”“孔子不辨五谷,武穆不讀兵書,愛迪生小學都畢不了業,拿破侖算不清兩位數的乘除,這世間大才少通才??!我們這些教書育人的先生,又何必為苛求幾門功課的成績,而硬要扼殺一個個性如此鮮明的學生的天性呢?”
(筆者有感:學習不是填鴨子,應該因材施教?。?/p>
總之,《恰同學少年》向我們展現出了一種優秀的教書育人形象,即如楊昌濟、孔昭綬、徐特立、黎錦熙、方維夏等等教師,他們既教書又育人,他們告訴我們這些從事教育的三點道理: 言傳身教、教書育人(為師之本);尊重個性、因材施教(教學之法);志存高遠、修學儲能(育人之道)。
如今的中國教育也一樣,只有把把教育學生學習知識與培養學生社會責任、與民族振興聯系起來,讓學生以為國為民培養人才為己任,在倡導學生多學書本知識的同時,重視對學生道德品質、社會責任和參加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
那樣,我們就會問心無愧于自己的教師稱謂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