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思潮 > 理想之旅

高梁:外資對我國企業兼并控制情況的資料

高梁 · 2007-06-27 · 來源:本站原創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外資對我國企業兼并控制情況的資料

國家發改委體改所國有資產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員 高梁 整理

2007年6月

  當前,大量外資涌入國內,在給我國經濟發展注入活力的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特別是外資已經從最初的合資合作演變到了越來越多的收購、控股各個行業的龍頭骨干企業,從而構成壟斷,控制我國的經濟,直接威脅到相關產業發展和經濟安全。

    引進外資總量過大,對國家經濟安全帶來長遠威脅
 
  1993年以來,外資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年增率達12.25%。“十五”期間,外資企業工業增加值年增30%,繳稅年增22%,進出口年增34%。 至2003年,外資企業
 達23萬家,占國內企業總數3%,市場占有率30%,工業增加值占全國28%,納稅占稅收總額20%,出口占出口總額55%,雇傭員工2350萬,占全國非農業勞動人口10%。
 
  其中,東南省份2004年人均FDI為128美元,已達到發達國家水平,是中部地區的7倍,西部地區的25倍。浙江、江蘇、廣東等東南省份,外資企業占該地區工業資產總值的43%。各地競相出土政策,出現了“經濟高速增長、招商地價下滑”的奇事。蘇州的土地開發成本為每畝20萬元,招商掛牌地價為15萬,昆山工業用地的價格2001年為9.5萬元,2003年年降到6萬,周邊滬寧杭地區也將工業地價壓到5-6萬,
 長三角到處搞 “零地價、送廠房、銀行1:1配套貸款、五免十減”
 等“割肉競爭”,成為所謂“地區競爭力”的實質。
 
  對發展中國家而言,外資對本國市場控制率提高,意味著本國生存空間相對縮小,對本本國企業的成長形成強力競爭和扼制。
 
  按國際通行的外資市場控制率警戒線標準(通常為20%,一般行業為30%,少數競爭性行業50%)來衡量當前外資對我國產業市場控制率,則亮起紅燈的行業已經很多。
 
  一位營銷專家說:“品牌所占的市場份額是決定因素……市場份額越大,影響力就越強。當一個品牌在市場上占據了一半以上份額時,它便占據了主導地位,以至于使競爭對手趕超它是幾乎不可能的”。賣一個或幾個企業,其影響還不至于讓刻骨銘心,而“賣”掉整個行業才是對中華民族犯下的無法彌補的過失。
     據世界銀行對中國120個城市的12400家企業的調查,2006
 年外資企業在中國投資回報率高達22%,比私營企業高3個百分點。需要提起注意的是,據稅務總局調研,外資平均稅負(占銷售額比重)為11-12%,比私營企業略低(私營企業沒有稅收優惠,但漏稅較多),是國有企業的一半,所以這一“高”效益不值得夸耀。
 
  外貿主導型的發展和外資在華勢力的同步擴張,使我國在國際產業鏈中愈益處于單純的“打工者”地位。2003年中國出口53億雙鞋(等于為全球每人生產一雙鞋),而中國企業獲得的利潤僅僅是總利潤的20%,其余80%的利潤被擁有品牌和銷售渠道的發達國家廠商所獲得。所有代工、貼牌、“三來一補”的工廠實際上都處于這一境地。
在各國爭相搞“出口導向”的競爭中,中國的出口產品的實際價格不斷降低,進口產品價格不斷上升,這被認為是貿易條件惡化的典型癥狀。2002年日本對華出口產品價格比1990年上升了3%,而對華進口產品價格則下降18.4%。僅此一項,日本每年節省近200億美元。
 
  這一分工格局也深刻影響了我國資本和勞動收入的比重。據有關分析,1990-2003年,我國制造業增加值中勞動報酬份額,從24%降到11%。中國保持了20多年的經濟增長,但實際工資增長的速度十分有限,至今平均工資水平只有美國的4%,和1978年相同。顯然,這社會收入分配格局的形成,是由發展模式所決定的。
 
  我國被“融入”全球低端產業及制造環節,充當“世界打工”的輪廓已逐步顯現。這顯然不是我們要建設的小康社會的目標。


    西方跨國巨頭正加緊對中國重要企業的控制
 
  進入21世紀,我國承諾對WTO的承諾,大幅度放寬對外商在華投資的有關限制,如持股比例、轉讓技術等附加條件等。再加上資本市場的日益開放,給外資在華并購我國重要行業、企業提供了諸多方便條件。來自各方面的報道都說明外資對我國重要企業的并購,成為在華擴張延伸的日益重要的手段。當然,這些報道并不完全,來自官方的數據,則過于籠統,無法與其他數據來源印證。
 
  據有關報道,2003年前,外資在中國并購僅占它們在華直接投資總額的5%,2004.1-2006.6,這一比例突然上升到63.6%,增加了近12倍;
    一家境外的金融與商業顧問公司——Grant ThormtonCorporate   Finance的一份報告顯示,從2005年7月到2006年6月間的一年中,有價值140億美元的中國內地公司為境外企業所并購。在參與并購的這些外企中,來自美國的企業排名第一。
 根據這份報告,2005年,共有266家國際企業收購中國內地公司,與2004年268家的數字基本持平。但交易金額卻增長了52%——從90億美元增加至140億美元。在眾多收購案中,以高科技產業收購宗數最多,但金融業所涉及的交易金額最大。美國公司占據這些收購案的總值約54億美元;其次是英國,收購總值約34億美元的收購案。新加坡是中國企業的第三大外來收購者,2005年7月到2006年6月底的總值18億多美元的收購案。
 
  2006年1-11月,中國(包括港澳地區)并購交易總量1234宗,同比上升30%,交易金額487億美元;在裝備工業, “靚女先嫁”、“引進外國戰略投資者”的改革思路,正在嚴重威脅我國戰略產業。由于目前國家對出售國有資產缺乏統一標準和完善的機制,地方各級政府為了各自利益,往往從"小局"出發,為獲得短期回報,把一些經營得比較好的合資企業或國內企業出售給外商,拱手讓出國內市場和未來的收益,造成國有資產變相流失,更使我國對戰略產業、骨干產業的主導權、控制權不斷受到侵蝕。
 
  威脅不僅僅來自戰略或骨干產業。下文主要是根據公開報道所披露的諸多產業,在挾雄厚資本、打著“幫助國企改制”、“引來先進技術管理”等招牌、由華裔“專家”協助攻關開道的各路外資,在涵蓋了食品飲料、輕工家電、建材化工、裝備制造等國民經濟各行業,對各行業排頭兵企業的收購浪潮。這一潮流正在被主流經濟學所贊美鼓吹,被一些政策制定部門所鼓勵。
    理論和政策的根據是現實。任何真理跨過一步,就可能成為謬誤。試想,如果對各行業的這種無孔不入的外資并購,如此放任下去,終有一天,我們會發現,所有行業的主導企業都將被外資控制,中國人在自己的土地上,已經沒有能力對任何一個行業和市場擁有發言權。國家的經濟政策將失去根基,包括反壟斷政策和價格調控,包括行業技術進步和產業鼓勵政策。這樣國家盡管可以拿到稅,但宏觀調控權力將被架空,甚至金融調控權也被消融,大量利潤外流。總之,國家的經濟主權將喪失殆盡。
 
  正如一位行業專家所警告:“中國人應該意識到保護本民族利益的重要性。中國經濟發展的成果落入誰手?已成為今天經濟理論的最大問題。控制自己的產業資源,是一個大國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應該做到的。‘買辦經濟’能得到繁榮,卻不會得到尊嚴”。

    案例整理:

    造紙行業
 
  我國造紙企業約3600家,產量5600萬噸(2005),近10年來,生產和消費均以10%以上速度增長,產能占世界10%,消費占世界14%,位居世界第二(僅次于美國)。多數企業資金短缺、技術裝備和原料均嚴重依賴國外,低檔產能過剩,高檔紙供不應求。
 
  從上世紀90年代起,國際紙業巨頭如芬歐匯川、斯道拉恩索、印尼金光集團等,紛紛以合資或直接投資的方式進入中國市場。如 2005年,國際紙業和太陽紙業在兗州共建合資公司,投資1.6億美元上30萬噸液體包裝紙生產線,華泰集團2006年與芬蘭斯道拉恩索在山東東營合資建設年產20萬噸的高級超壓紙項目等。
 
  CVC并購晨鳴案:晨鳴紙業集團為中國紙業龍頭企業,原為壽光造紙廠,產能0.6萬噸,1997年在深交所上市,現總資產112億元,擁有山東、武漢、江西、吉林、海拉爾等十幾處生產基地,2005年紙產量210萬噸,銷售收入170億元,連續11年保持全國第一,為中國企業500強和世界紙業50強。2006年5月,美國CVC(花旗集團與亞太企業投資管理公司共同成立的投資管理公司,管理私募基金27億美元)與晨鳴簽署了戰略投資意向書,向CVC非公開發行10億A股,募集50億元,CVC將持有晨鳴42%股份,超過壽光國資局成為第一大股東。同年9月,此意向取消,改由國家開發銀行牽頭組成銀團申請60億元長期項目貸款。

    日化行業
    洗滌品:
    全國四大年產8萬噸以上的洗衣粉企業,3家被外資收購。
 
  美國寶潔利用其品牌優勢和稅收優惠,基本上擠垮了國內洗滌品企業,國內十大民用洗滌劑品牌幾乎全軍覆沒。僅飄柔、海飛絲、潘婷、沙宣四個品牌,就占有60%以上的國內市場,超過了國際公認的壟斷線。寶潔每招收一名員工,就意味著中國原洗滌劑企業有2~3名員工下崗。
 
  在日化行業的合資中,外資通常利用中國企業原有的生產線和營銷渠道,為外資品牌打工,同時冷落中方企業原有品牌。1994年初,聯合利華取得上海牙膏廠的控股權,并采用品牌租賃的方式經營上海牙膏廠“中華”牙膏,外方口頭承諾自己的“潔諾”牌和“中華”牌的投入比是4:6,但并未兌現,中華牙膏多年為聯合利華貢獻8億到9億的銷售額。
   中國著名商標美加凈:
 該品牌原占有國內市場近20%,1990年,上海家化與莊臣合資,“美加凈”商標被擱置。跨國公司向上海家化投入巨資,實際上是將“美加凈”逐出市場,為自己的品牌開路。上海家化的銷售額從3億元驟降至600萬元。上海家化于1994年出 5億元收回美加凈商標,但失去了寶貴時機。

    化妝品:
 
  法國歐萊雅正在快速占領中國市場。2003年該公司收購小護士,2004年收購羽西。在彩妝領域排名第一,在護膚領域完成兩次并購后名列第二。中國化妝品市場的競爭已形成外資主導的局面。
 
  跨國公司占據國內高端市場后,正在向中低端品牌發展,沖擊本土企業。如聯合利華從2005年加強二三級城市的布點分銷。寶潔將飄柔、汰漬等產品大幅度降價、大力在全國推銷玉蘭油。歐萊雅收購小護士之后正尋找合作伙伴開拓三線城市和農村市場。美國雅芳和日本資生堂等也蠢蠢欲動。
   
 2007年2月,作為全國護膚品行業第一的北京大寶,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出售全部股權(北京三露廠國有股83.42%,職工持股會16.58%),3月與美國強生簽訂了轉讓全部股權的合同。2005年,大寶銷售額為7.8億元(占全國市場1%),在國內護膚品企業中排名第一,這樣,強生就擁有了大寶遍布全國的二、三線營銷網絡。
 化妝品企業淘汰率很高,兩年前全國有5000多家,現只剩3300家,2005年外資化妝品企業有130多家,占有國內40%的銷售額和80%以上的利潤(外資企業銷售利潤率為10%以上,內資企業僅2-3%)。目前活躍于市場的本土品牌還有隆力奇、拉芳、丁家宜等20余種,隨著外資企業瞄準三、四線城市,國內品牌的空間將進一步受到擠壓。

    制藥:


  華藥集團:國內最大抗生素生產基地,2004年銷售收入78億元,居全行業第二。2005年落到行業第四,虧損2千萬元。公司陷入債務困境。2004年進行股權改革。將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華北制藥”4.07億股國有股折10億元,另5820萬國有股以2億元賣給荷蘭DSM(歐洲最大的原料藥生產企業),一并抵償所欠“華北制藥”債務。 DSM遂獲得華北制藥7.4%股權。2007年2月DSM再用3500萬美元購得華北制藥25%股權;另出資1.06億美元與華藥集團的青霉素和維生素業務合作成立新公司,占49%股權。DSM成為華北制藥第二大股東。
 
  哈藥集團:2005年,香港中信資本、美國華平投資集團聯合投資獲得控股權(?)。
    蓋天力:
 2006.10,拜耳醫藥保健(BHC)與我東盛科技之啟東蓋天力制藥公司簽署協議,以10.72億元收購后者的“白加黑”感冒片、“小白”糖漿、“信力”止咳糖漿等業務和相關資產,收購金額10.72億元(1.08億歐元),東盛科技仍保留部分西藥OTC業務。此為醫藥領域最大外資并購案。
 
  2007.2,住友商事株式會社和住友商事(中國)有限公司分別購買河南天方藥業集團16%和4%股權。天方藥業由此從國有股份企業變為中外合資企業。
    (目前國內大部分醫藥企業都是外資控制的合資企業?)


    小五金電器

    法國SEB并購國內壓力鍋老大蘇泊爾:
    蘇泊爾品牌銷售額占壓力鍋市場40%。2005年全國炊具行業銷售額50億元,
 2006年上半年蘇泊爾主營業務收入達5.7億。蘇泊爾擁有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等稱號,評估品牌價值16.248億元。
 
  2006年8月,法國SEB(世界小家電的頭號品牌)以2.4億歐元,購得蘇泊爾52.74-61%的股權(蘇泊爾及相關公司以18元/股賣給SEB共2.5億股14.38%股權;以同等價格向SEB增發4000萬A股、要約收購蘇泊爾4860-6645萬股),控股蘇泊爾。 
  
 
  中國五金制品協會烹飪炊具分會的8家副理事單位中的6家,如愛仕達、沈陽雙喜等,2006年8月發布聲明,反對蘇泊爾并購案。他們指出:蘇泊爾在炊具行業銷售額已過20%,根據《外國投資者并購中國境內企業規定》:并購方在中國市場營業額超過15億的和市場占有率達20%的,并購導致一方市場占有率達到25%或者一年內連續并購10家企業的,都必須向商務部和工商總局報告。蘇泊爾的并購觸及四條“紅線”中的三條;一旦這種壟斷式的并購成為事實,行業良性競爭格局將變為以價格戰、廣告戰等先導的惡性競爭,國內許多企業破產倒閉,將造成大量員工失業。僅在廣東彩塘鎮一地,炊具五金小企業就有上千家之多。商務部對此案進行了反壟斷調查后,于2007年4正式下文批準。

    SEB與上海電熨斗總廠合資的教訓:
 
  上海電熨斗總廠的“紅心牌”電熨斗曾占有47.4%的國內市場份額,1993年品牌評估價值達1.3億元。
 
  1996年4月,SEB與該廠共出資1650萬元(SEB出資60%)組建上海賽博電器有限公司。公司董事會5人,法方占3個名額。法方利用控股權,把紅心變成加工車間,高進低出,轉移利潤;利用中方多年積累的銷售隊伍和人脈資源,使SEB的特福、好運達品牌低成本打入內地數百個商場,并實行專柜分割,貶低紅心品牌,把外方品牌定在高端。由于推廣力度存在明顯歧視,使“紅心”的市場占有率銳減到20%。中方董事多次要求引進或開發新產品或被法方拒絕,處處掣肘,董事會議沖突不斷,合資公司三年累計虧損3千萬,財務報表年年獲通過。最后中方被迫撤出。1999年,法方全面接手并將合資公司改為獨資公司,留給中方一屁股爛賬。
 
  中方總經理(前上海電熨斗總廠副廠長)告誡那些正與外資談合作的國內企業:不可輕易讓外資控股。
 
  雙喜炊具銷售總經理馬德桃:并購之初,外方先充分掌控被并購品牌的渠道等優勢資源,嫁接自己品牌,之后就雪藏國內品牌,利用國際品牌的溢價能力,通過品牌錯位,實現從高端市場到低端市場的上下通吃。通過壟斷并購、品牌絞殺,外資用錢把國內企業固化在國際產業分工格局中打工者角色上。


    南孚電池:
 
  南孚的前身是福建南平電池廠,最初注冊資本不到200萬元,生產過糊式電池。1990年代中期,電池需求猛增,公司迅速發展。21世紀初,總銷量超過7億只,產值7.6億元,利潤2億元以上,在全國有300多個銷售點,占領了大半個中國市場,成為中國第一、世界第五大堿性電池生產商。
 
  1988年,南平電池廠以280萬元固定資產投入(40%股權)與福建興業銀行(投90萬元,15%)、中國出口商品基地建設公司福建分公司(基地福建,20%)、香港華潤集團百孚有限公司(基地福建的子公司,25%),合資組建南孚電池有限公司。1998年,根據《商業銀行法》,興業銀行退出,將其所持15%股份賣給南孚全體職工出資組建的大豐電器。 
 
 
  1999年9月,南平市政府要搞“產權改革”、“靚女先嫁”,與中國國際金融公司掛鉤。該公司下屬鼎暉公司聯合荷蘭國家投行投100多萬美元,摩根士丹利投400萬美元、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1000萬美元,與中方各股東在香港組建“中國電池”,四家外資股東共占49%股份,中方股東將南孚69%股份作為出資,占中國電池51%股份。“中國電池”遂對南孚絕對控股。 
 
  1999年,華潤百孚炒金巨虧,將其持有的“中國電池”的8.25%股份出讓,并將另外20%股份轉讓給基地總公司的另一子公司。2001年,該子公司將此20%股份以7800萬轉讓給富邦控股,富邦控股又以1500萬美元轉讓給摩根士丹利。
 
  2002年,南孚在香港上市擱淺,南平市政府將持有的中國電池股權以1000萬美元轉讓給外資股東。   
 
  數輪轉讓之后,摩根、鼎暉、新加坡投資等等外資以4200萬美元的代價擁有了南孚72%的股權。外資意圖將“中國電池”在海外上市,大賺一筆,但遲遲未能如愿。2003年,各外資股東以1億美元的價格,將所持“中國電池”72%股份出售給美國吉列,凈賺5800萬美元抽身而退。吉列的金霸王電池進入中國市場十年,市場占有率不及南孚的10%。此時南孚在拓展海外業務,被吉列控制后即退出海外市場,一半生產能力被閑置,原總經理陳來茂黯然隱退。
 2005年1月,美國寶潔集團收購了吉列公司。   
 
  一個處于巔峰期的行業龍頭企業,被國人引為自豪的民族品牌,由于盲目“引資”“改制”,斷送了自己的前程。南孚最大的失誤是國內股東隨意將股權賣給外資,讓外資獲得絕對控股的機會,結果陷入眼花繚亂的資本游戲,6年內被三次轉賣,最后落到外國競爭對手的掌中。
 
  南孚案例警示我們:跨國巨頭主導的資本市場和金融市場,不是那么好“玩”的。稍有不慎,就會被外國資本“玩”進去。對一個企業家來說,最大的失敗則莫過于失去對企業命運的掌控。

    飲料
 
 
  碳酸飲料:國內原有的八大碳酸型飲料公司,已有七家被可口可樂、百事可樂收編,外資飲料已經占領我國飲料市場90%以上的份額,國內品牌僅剩下風雨飄搖的健力寶。


  純凈水市場:法國達能公司壟斷的勢頭咄咄逼人,并向乳制品和果汁市場滲透。
 
  達能公司原名BSN,最初做玻璃制品,現在是歐洲第三大食品集團,主業是飲料、乳制品和餅干。2006年達能集團全球銷售額140億歐元,中國14億歐元,計劃2010年在華銷售達20%。該公司將并購作為其擴大市場份額的基本和手段。
 
  20年來,達能公司在中國飲料行業10強企業中,已收購娃哈哈39家企業51%股權,樂百氏98%股權,上海梅林正廣和飲用水公司50%股權,深圳益力礦泉水公司54.2%(100%?)股權、匯源果汁22.18%股權。還在乳業收購了蒙牛50%股權,光明20.01%股權。這些企業都擁有中國馳名商標,是行業的排頭兵。其中樂百氏品牌已基本退出市場。達能還有將中國豪門啤酒廠等收購后再高價賣出的案例。 
 
 
  達能在中國的經營業績并不十分出色。2000年,達能收購中國飲料第二位樂百氏,
 樂百氏1999年銷售額達20億元,并購后原領導班子很快走人,新領導不了解中國飲料市場,內部難溝通,經營方針僵硬,樂百氏品牌不斷衰落,茶飲料、乳業產品已基本退市,原來國內銷售量第一的桶裝水不斷萎縮。2005、2006年虧損均達1.5億。企業大規模裁員。達能曾把深圳益力與樂百氏純凈水進行整合,效果也不好。
   
 
  達能控股上海正廣和后,硬性變更了董事會組成,獲得多于中方一票的優勢,控制了總經理任命權,從此,正廣和的經營也每況愈下。
  1997年,達能以不光明的手段控制了娃哈哈51%股權。娃哈哈掌門人宗慶后一直抵御著達能對經營的控制。雙方約定:合資后娃哈哈的品牌不變、董事長不變、退休職工待遇不變、45歲以上職工不許辭退。但“由于當時對股權、商標、品牌的意義認識不清,使得娃哈哈的發展陷入了達能精心設下的圈套”。
 
  事實說明,達能在中國并購企業后的慣用手法,是盡力取得對公司的控制權,清洗中方創業者,冷凍民族品牌。此后,光明和匯源在與達能的合資過程中,都不希望自己重蹈樂百氏覆轍。
 
  光明牌鮮、酸奶均占有很高的市場份額。光明乳業上市前,達能持股3.85%,當時達能同意光明的兩個品牌使用“達能”商標與外觀設計(至2011年9月)。光明曾違約在別的菌種上也使用“達能”商標,達能一直不表示異議,等光明股改時才以“違反協議”為由,要挾增持股份,否則起訴。這樣達能如愿以低于市價1/3的價格增持光明股份達20.01%,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2007年2月,達能在匯源果汁IPO時行使優先認購權,將所持匯源果汁的股份由22.18%增持至24.32%。匯源隨即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額外發行了6000萬股,再將達能持有股份稀釋到21.3%,華平、荷蘭發展銀行、香港惠理基金所持股份也相應稀釋到8%。 
 

    達能強制收購娃哈哈的非合資企業:
 
  1987年,42歲的宗慶后帶領兩名退休老師,依靠14萬元借款,創辦了娃哈哈公司的前身——杭州市上城區校辦企業經銷部。今天瓦哈哈成為全球飲料業第五、中國第一大企業,在飲用水、八寶粥、乳酸奶的市場份額多年保持第一。2006年,中國的飲料市場達3000億元規模,娃哈哈產量558萬噸,營銷收入187億元(比上年增33%),實現利稅32億元(增48%),利潤22.29億元(增47%);全國鋪貨率70%。
 
  1996年,娃哈哈上市未果,與香港百富勤投資合作,百富勤介紹了達能,三家出資4500萬美元,組建5家合資公司,生產以“娃哈哈”為商標的純凈水、八寶粥等,商定娃哈哈占49%股份,達能、百富勤共占51%。但簽約時,達能與百富勤使用了他們在新加坡共同設立的“金加”投資公司名義(娃哈哈事先不知情)。1997年,達能在境外悄然收購百富勤在金加的股份,輕易獲得娃哈哈51%股權。
 
  達能立即提出,將“娃哈哈”商標權轉讓給與其合資的公司,被國家商標局拒絕。  
 
  娃哈哈與合資公司簽訂了由達能草擬的“商標使用合同”,實際上是變相的商標轉讓協議。合同規定商標使用許可期限與合資合同一樣長達50年,娃哈哈使用自己的商標須經合資公司董事會同意(“中方將來可以使用(娃哈哈)商標在其他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上,而這些產品項目已提交給娃哈哈與其合營企業的董事會進行考慮……”),等于剝奪了娃哈哈集團對自己商標的所有權。
 
  盡管達能絕對控股合資公司,但娃哈哈與達能有約在先:合資公司品牌不變、董事長不變、退休職工待遇不變、45歲以上職工不許辭退。
 
  由于達能不支持合資公司進一步發展的要求,特別是“對口支援革命老區、貧困區、三峽庫區,西部大開發等投資”都受到制約,1999年,宗慶后建立了一批與達能沒有合資關系的(職工集資)公司,同樣使用娃哈哈品牌。2006年,非合資公司總資產達56億元,利潤10.4億元。
 
  2007年3月,達能根據“商標合同”,提出以40億元收購娃哈哈所有的非合資公司51%股權。達能已經在中國飲料行業前三名實行控股,如果此項收購成立,達能將在該行業形成壟斷。 
 
 
  此案突顯了中國自主品牌企業的發展、外資對中國市場的壟斷等問題。外資慣于利用中國企業急于發展的心理,在合同文本上設圈套。品牌是原則問題,不能輕易放棄自己的權益。達能的合資意在利用娃哈哈強大的營銷網絡,拿下銷售網就可以壟斷整個行業,即使有其他品牌出現,也會被它打垮。
    引進外資是為解決資金和技術缺口,但娃哈哈與達能合資10年的經驗說明,
 “市場換取技術”是一廂情愿,達能在資金上的幫助也不明顯。目前國內的金融環境正在不斷完善,但在現有法律環境下,資金扶持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尤其是企業與境外機構合作需加強引導,尤其要糾正無原則追捧外資的傾向。
   
  上海梅林正廣和飲用水有限公司:
     
  該公司是上海桶裝水行業老大,有悠久歷史。2001年,達能以1.5億元收購上海正廣和飲用水公司50%股份。
  合資初期,由上海梅林管理正廣和。2004年,達能全面接手正廣和的管理。原合資協議約定,總經理不能達到董事會設定的目標就必須離職,但達能接手后操縱修改了公司章程,將董事會成員設為7人,外方多一人;總經理一職由外方推薦(董事長和財務總監由中方委派)。從此達能牢牢掌握住了總經理的任命權。
  達能在正廣和的手法和娃哈哈如出一轍。合資協議規定中方必須將“正廣和”商標使用權轉讓給合資企業,過去正廣和要向集團公司支付商標使用費,合資后集團內的其他企業必須向合資公司交商標使用費。集團從此失去了“正廣和”品牌,轉為以“梅林”品牌產品為主。  
  2001-03年,正廣和在上海桶裝水市場占有50%以上的市場份額,營業收入1.58-1.65億元,凈利潤388-1162萬元。2004年達能接手正廣和后,營業收入在1.62-1.69億元徘徊,在上海的市場份額逐漸萎縮。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最高人民法院咨詢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李國光認為:達能實際上已對中國的飲料業進行了壟斷,嚴重違背了《關于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的規定》,可以對達能進行反壟斷調查,采取法律手段強行解除其壟斷地位。
 
  達能給我們最重要的教訓是:都說合資可以帶來“外國先進的技術和管理”,但中國本土企業能做到行業排頭兵的程度,一定有自己獨到之處,是外資學不了的。外資參股中國企業不一定能帶來最好的“管理”。我們過于吹捧外資企業,又不善于總結自己在艱苦實踐中獲得的經驗。過度的自卑就會成為“崇洋媚外”,走向反面。
 
 第二,不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在和外資打交道時,必須牢牢保持自主經營權,敢于維護中方權益,否則后果必定不妙。尤其要重視對自主品牌的權益的保護,這是最可珍視不容輕言舍棄的“企業主權”,意味著捍衛獨立自主的固有權力。

單位名稱   所在地   企業性質  04年主業營業收入(億元)
娃哈哈    浙江      有限          99.2
維維集團    江蘇      股份          75.0
樂百氏        廣東      外資          19.5

    達能在中國大事記:
    1987年,成立廣州達能酸奶公司。
    1994年,與光明合資建立兩個項目持45.2%。
 
  1996年,收購武漢東西湖啤酒54.2%股權,與娃哈哈成立5家合資公司獲41%股權;收購深圳益力食品公司54.2%股權。
    2000年,收購樂百氏92%股權。
    2001年,亞洲參股光明5%。
    2004年,收購梅林正廣和飲用水有限公司50%股份。
 
  2006年,達能亞洲增持光明股權達20.01%;持股匯源22.18%;與蒙牛建合資公司持股49%。
  


    乳制品業:

    蒙牛和伊利
 
  伊利、蒙牛是中國最大的乳制品企業。伊利的前身是呼和浩特市回民奶廠,國有企業,最初注冊資本40萬元。在鄭俊懷率領的團隊拼搏下,企業迅速壯大。
    蒙牛創辦人牛根生,在伊利任職15 年(1983-1997),曾任伊利二把手。
 1998年離開伊利后創辦蒙牛乳業,此后3年進行了增資、股改,實現初步的原始積累。2001年,伊利銷售總額27.02億元,蒙牛7.24
 億元。
 2002年,摩根斯坦利、鼎輝、英聯三家外資聯合對蒙牛投資,以2.16億元增資2000萬股,占蒙牛32%股份。一年后,外資以“可換股債券”形式再注資3,500萬美元。2003-05年,蒙牛營業額保持了130-140%增幅,2004年主營收入72億元,凈利潤3.19億元。同年伊利主營收入87.3億元,凈利潤2.39億元。伊利的龍頭地位受到挑戰。2005年,蒙牛巨額融資成功,伊利高管出事,乳制品業的前二名巨頭一度出現被整合的前景。
 
  2006年12月,蒙牛集團與法國達能組建合資公司,蒙牛持股51%,達能49%,總投資8億人民幣。這是我國酸奶行業最大的國際合作項目。蒙牛表示已有遍布全國的分銷網絡,這是雙方攜手進軍中國乳制品市場的良機。
    麥肯錫對中國乳制品業的預測:
    1、2010年,中國乳品市場規模達200億美元,是2005年的2倍。
 
  2、消費者收入提高和口味變化,以及零售業態的現代化,乳品業有可能出現整合風潮。
    3、外資企業憑借在產品開發、品牌和渠道管理方面的優勢,可以有所作為。
 
  4、目前高附加值產品占乳品消費的1/4,未來5年,高附加值產品需求增速將達22-38%。
    5、從現在到2010年,70%的收入將來自100個二、三級城市。
 
  6、乳品分銷分銷方式將出現巨大變革,2010年通過現代超市網分銷比例將達到2/3。
    7、預計到2010年,現有1600家國內乳品企業,可能有一半被淘汰出局。
    8、國內企業必須培養產品研發、品牌塑造、客戶管理和營銷方面的能力。

    資料:外資背景下乳制品兩巨頭的較量
    摩根斯坦利、鼎輝、英聯三家外企對蒙牛的投資是通過特殊方式實施的。
 
  2002年,三家外資公司在開曼注冊“中國乳業控股”(簡稱開曼公司),持有"蒙牛股份"66.7%股權。外方共投資2597萬美元(2.16億人民幣),持有開曼公司48980股B股,錢放在開曼公司;蒙牛管理層和呼和浩特原股東在境外注冊了金牛、銀牛兩家殼公司,以每股1美元共購得開曼公司A股5102股。根據開曼的公司法,每A股有十票投票權,每B股有一票投票權。中方以5千A股對外方5萬B股,投票權之比是51:49,股權比例則是9.4:90.6。開曼公司的外資系擁有“蒙牛股份”32.7%投票權(49%×66.7%)。 
 
  開曼公司要求"蒙牛"2003年完成苛刻的經營目標,如完不成,“蒙牛”就拿不到開曼公司賬上的2.16億投資款,外方將持有"蒙牛股份"60.4%
 (90.6%×66.7%),牛根生也要準備走人。如完成任務,A股可無償轉換為B股,外方投資2.16億元換32%股權才成立。2003年,蒙牛完成了任務,在“對賭”中贏得第一個回合。
 
  2003年10月,三家外資以3523萬美元,購買蒙牛3.67億股“可轉股債權”,約定2006年6月可全部轉股(0.74港元/股轉股價),支持蒙牛上市。2004年6月,“蒙牛乳業”在香港上市,以3.925港元公開發售3.5億股,IPO融資14億港元。上市半年,外資系出手2.6億股,回籠14億港元。而外方全部現金投資僅6120萬美元。
 
 上市前,牛根生以象征性的代價從外資系獲得獲得上市公司4600萬股,承諾5年內不跳槽、不新開設同類公司,外資系在10年內可隨時以優惠價格增持公司股權。這樣外資系可牢牢控制并鞭策蒙牛的管理團隊。 
 
 
  據披露,蒙牛上市后,外資系和中方簽了新的“對賭”協議:2004-2006,蒙牛盈利必須遞增50%,否則外資系將沒收蒙牛管理層及金牛公司7830萬股,外方則無實質性義務。這意味著2006年蒙牛銷售額必須達到120億元。要達到這一目標,只有去收購競爭對手。
 
  蒙牛的最大競爭對手伊利(上市公司)股權分散,真正有控制權的股東只有金信信托,持有伊利15%流通A股。如需收購伊利20%股權,約需6億元。蒙牛2004年公布財務數據,凈資產3.7億元,長期負債率0.24%,現金15.5億元。
 
  2005年,金信信托以2.8億元收購呼和浩特市政府持有的伊利2800萬股國有股,這使外界敵意收購伊利成為不可能,但伊利領導層因涉嫌挪用公款出事。
 
  數年來,外資以其資本實力和嫻熟的資本運作技巧,使蒙牛的管理團隊始終處于被動搏命的局面。伊利管理層則面對兩難困境:或者坐以待斃被人收購,或者孤注一擲以求自保。
    業內人士評價:
 “在國內資本市場今日形勢下,無論是以企業的所有權為代價助力跨國資本完成在中國的壟斷布局的蒙牛老總,還是以公款進行MBO的伊利老總之間的博弈,沒有勝者。這是中國企業家今天最大的悲哀”。“不得不承認摩根斯坦利的資本控制能力遠遠在中國企業之上。中國企業的產權改革之路竟然危機四伏到經不起失敗的程度,失敗后的中資甚至將丟失行業控制權。
 蒙牛與伊利的教訓終于使中國人意識到保護本民族利益的重要性。中國經濟發展的成果落入誰手?已成為今天經濟理論的最大問題”。

   

 啤酒行業:


  中國人口眾多,啤酒市場潛力巨大。2005年,中國啤酒產量達3061萬千升,產銷量連續四年位居世界第一。
 啤酒業是外國資本巨頭爭奪的戰場。1990年代,各外國啤酒品牌進入中國市場受挫,后改以參股并購方式。2001年起,全球所有知名啤酒商SAB、AB、英博、嘉士伯等,都進入中國,現已占領中國市場50%以上市場份額;目前有150億元巨額外資參與我國啤酒行業的并購。國內絕大多數啤酒企業的背后都已有外資的身影。外資在中國企業內獲得發言權后,正力圖操縱企業,從幕后走向前臺。未來中國啤酒市場有可能成為外資操控的“皮影戲”。
 
  2001年,香港華潤公司并購四川藍劍啤酒公司。香港華潤啤酒原被南非SAB(居全球啤酒業第二)持股50%,2002年SAB再以1億美元增資華潤啤酒,對其絕對控股。目前,華潤啤酒在中國已擁有34個生產基地,產能超過500萬噸,超越燕京、青島,居中國啤酒業NO.1。
 
  2002年,美國AB公司與青島啤酒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協議:青島啤酒分三次向AB公司發行1.82億美元的定向可轉換債券,7年內可全部轉換成股權,屆時AB公司在青島啤酒中的股權將從4.5%增加到27%。
 
  青啤是中國第一啤酒品牌,2001年銷售額6.4億美元,占國內市場12.8%份額,在全國17個省市擁有生產廠。美國AB公司擁有百威品牌,在10個國家生產,行銷80多個國家,2001年銷售額150億美元,占全球11%的市場份額。
 
  2002年AB公司還收購了武漢的中德啤酒廠,總投資1.7億美元,年產能力25萬噸,擁有武漢百威國際啤酒有限公司98%的股權。
 
  2004年6月,AB公司以51億港元在香港股市收購哈爾濱啤酒集團99.66%的流通股份,哈啤原第一大股東SAB宣布向AB以出售所持29.6%哈啤股權(5.58港元/股),AB成為哈啤第一大股東。AB同時宣布依托百威在華基地和渠道,推廣中高端哈啤,對青啤施加更大影響力,并對燕京形成合圍之勢。
 
 2004年,荷蘭喜力以5.8億港元入股粵啤21%股權(1.85港元/股收購粵啤的1.338億新股、1.655億流通股),并將粵啤3個工廠之一專門生產喜力啤酒。
 
  2006年,蘇格蘭紐卡斯爾集團以高于凈資產4.2倍的價格收購重慶啤酒部分股權;嘉士伯并購西藏發展(占有西藏市場50%份額);比利時英博啤酒集團以58.86億元人民幣收購福建雪津啤酒集團(溢價10倍),為業內最大的外資并購案。
 
  國內各大啤酒廠商各自依托自己的基地市場,向對方“領地”滲透。青島啤酒正努力打進“燕京”的根據地北京市場,華潤雪花也在跟進。燕京的全國擴張也將受到來自青啤、華潤雪花等的阻遏。企業的擴張都遇到融資難題,但青啤、雪花分別有外國后臺撐腰。2005年,傳聞英博將參股燕京啤酒,引起業界巨大反響,國內最后一家大型中資啤酒企業也難保。

單位名稱   所在地  企業性質 04年主業營業收入(億元)
青島啤酒    山東  外資        88.8
燕京啤酒    北京  國有        67.8
珠江啤酒    廣東  股份        21.6
重慶啤酒    重慶  股份        19.3
雪津啤酒    福建  有限        15.1


2006.10.16,我國知名白酒企業四川水井坊(600779)與全球最大的酒業集團———英國Diageo酒業洽談并購事宜。Diageo占據全球烈酒市場30%份額,計劃將中國業務的增長率以超過80%的速度遞增;


    農副(食品)

    高盛并購雙匯:
 
  雙匯集團是漯河市政府全資控股企業,國內最大的肉類加工企業。下屬上市公司“雙匯發展”,由漯河市政府、雙匯集團(35.72%)、漯河海宇投資(25%)共同持股。
 
  2006年12月,商務部批復,同意漯河市國資委將其持有的雙匯集團100%的股權以20.1億元人民幣的價格轉讓給香港羅特克斯有限公司(高盛51%,鼎暉49%);雙匯發展變更為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同意海宇將其持有的雙匯發展25%股權轉讓給羅特克斯(5.62元/股)。這樣,羅特克斯即持有雙匯發展60.72%的股份。
 
  高盛收購雙匯發展35.72%股份時,遭遇要約收購30%底線,高盛即糾集鼎暉基金Ⅱ、羅特克斯聯合中標;又輕松購進海宇25%股份,拿下了雙匯發展的控制權。
 
  高盛已持有中國雨潤食品集團(雙匯在中國的最大競爭對手)有限公司13%的股權,高盛對這兩個企業整合后,將在中國肉類加工業將穩居主導地位。
    作為國有企業的轉制,雙匯引進“戰略投資者”有重重疑點。
 
  海宇投資于2003年由16名自然人發起成立(至少11人是雙匯管理人員),以4億元購得雙匯發展25%股權(4.70元/股)。2003-05年,海宇獲分紅2億元(含稅)。海宇業務均與雙匯密切關聯,如零售、屠宰加工、包裝材料、蛋白質生產等,2005年下屬7家公司貢獻凈利潤1.07億元。海匯于2002年成立,50名自然人股東均為雙匯高管,注冊資本1.19億元,三年稅后凈利潤共1.3億元。所投資18家企業也都與雙匯業務有關,如包裝材料占集團50%,控制雙匯12家省級商業公司、800多家雙匯連鎖便利店。2005年7月公司注銷。
 
  據報道,雙匯集團整體拍賣條款苛刻,只允許大的外資投資財團參與。拍賣當天“雙匯發展”突然公告,其第二股東海宇將其持有的25%股份“全部轉讓給有意向的戰略投資者”,這就逼退了其他投資者。據專家分析,以20倍市盈率的標準,雙匯集團國有資產轉讓價格應超過60億元,但掛牌價格只有10億元。
 
  雙匯的發展歷程,證明國有企業一樣可以做好做大,國有體制弊端等完全是借口。國企已經推行股權激勵機制,為什么還要賣給外資才能體現管理層的價值?說企業需要借助資本力量,但雙匯發展就是上市公司,有良好的市場融資能力,再融資成本比海外低;雙匯發展連續數年超高比例現金分紅,02年增發的資金還沒有用完,可見并不存在嚴重的資金瓶頸。況且借助資本并不需要賣光家底。可見引進財務投資者沒有必要。
 
  像高盛這類并購基金,不可能對企業的成長感興趣。將來股權頻繁變動,對雙匯和地方經濟發展會帶來很大的不穩定因素。  
 
  應該說,雙匯管理層對公司的貢獻很大,但獎勵必須在陽光下進行。雙匯的國有背景,為有能力的管理層提供了舞臺,至少對上市融資和迅速成長起到重要作用。作為國有資產的代理人,絕不能將自己的功勞視為將公司據為己有的理由。值得警惕的是,這種模式等于借助外力搞變相MBO,讓好的國有企業都賤價處理給“管家”,“管家”變“主人”,做的不好的企業由國家背,這樣對國家對人民都無法交代。

農副行業 
單位名稱         所在地        企業性質   2004主營業務收入(億元)
雙匯                  河南漯河      有限(已合資)  160.2
新程金鑼          山東臨沂      外資         100.5
東海糧油          江蘇張家港  外資           91.2
大成實業          吉林長春      外資           61.4
諸城外貿公司  山東諸城      有限           61.3

    水泥:
 
  近兩年,外資在我國水泥業的并購參股全面開花,中國前5大水泥企業中,除了浙江三獅外,其他4家大型水泥企業(海螺、華新、山水、亞泰),均被不同程度地被打上了“外資”的烙印,成為外資的附屬品。
    拉法基(世界水泥NO.1)控股四川雙馬,獲雙馬89.72%股權
 
  摩根士丹利下屬兩公司(添惠亞洲、國際金融公司)注資2億元,分別買下海螺集團持有的海螺水泥10.51%和3.82%股權;
 
  瑞士Holcim以1.25億美元接下華新水泥為其定向增發的1.6億股,股權達50.3%,
    拉法基公司收購貴州本土3家大型水泥廠,
    海德堡水泥集團(世界水泥NO.2)收購遼寧工源水泥集團80%的股權。
     愛爾蘭參股亞泰(東北最大水泥集團)收購小嶺水泥。
     西泊姆收購山東榴園水泥,
  吸收外資的動因,主要是解決資金緊張問題。同時
 發達國家大型水泥企業將生產中心和銷售中心移到國外,保護了本國的資源、能源和環境,還降低了運輸成本。前我國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煤炭,SO2排放占全球30%,CO2排放占全球14%。在中國企業被外資控制后,要以我為主控制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難度反而加大。造成能源、資源的外流。

    鑄鐵管:法國圣戈班控制50%市場
 
  法國圣戈班集團是一家在華并購異常活躍,但作風低調的外資大鱷。該公司主營建材產品(玻璃、陶瓷、塑料及球墨鑄鐵管),在世界500強中居100名左右。
 
  1985年,圣戈班在中國設立代表處,現已在中國設立了50余家企業,其中制造企業40多家,散布在成都、馬鞍山、杭州、常州、湛江、牡丹江、鄭州等地。業務包括平板玻璃、玻璃包裝、高功能材料(增強玻璃纖維、陶瓷塑料、磨料磨具)、建筑材料(管道系統、保溫隔音材料)以及建材分銷。在中國的員工數量超過15000人,2005年銷售額4億歐元。最近4年,圣戈班在華銷售額年增54%。
 
  外方介紹:保持高速增長的主要途徑是大力收購企業、變合資為獨資。剛進入中國時需要合作伙伴,以合資為主,但絕對控股。圣戈班在中國的大量并購案,基本上是和企業進行排他性談判,協議轉讓,不公開招標。
 
  2006年,圣戈班全資收購徐州鋼鐵總廠。徐鋼成立于1958年,是國內球墨鑄鐵管、鑄件的專業化生產廠家,年產60萬噸生鐵。2002年,圣戈班與徐鋼合資成立鑄管公司。2005年底,徐州市國資委以5.37億元價格,將其持有的徐鋼資產100%轉讓給圣戈班,還搭上徐鋼在徐州光大新興鑄管公司中的全部股份,總投資7億元。
 
  這次收購使圣戈班鞏固了在球墨鑄鐵管道的世界領先地位,在中國的管道市場占有率超過50%。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圣戈班的管道業務將擁有巨大的市場機會。
 
  中國的建材企業非常分散,多為國企,因效益不好成為地方政府的包袱,但又具有區位、原料方面的優勢,有的擁有核心技術。外資對地方國企業的并購具有隱蔽性,但“一旦散落在各地被外資控制的企業合并報表,那時人們再驚奇已經晚了。”


    鋼鐵:外資收購行動遇挫


  根據2005年頒布的《鋼鐵產業政策》,外資不能控股中國大型鋼鐵企業,外資選擇了迂回進入中國的方式。
 
  2006年,阿塞洛和米塔爾兩大歐洲鋼鐵巨頭合并,鋼產能達1.2億噸,約占全球市場份額10%,生產基地遍及全球60個國家。該公司早就進入中國,先后同昆鋼、包鋼、八一鋼廠等多家企業談判。
 
  此外,蒂森克虜伯與邯鋼,韓國現代與太鋼,澳大利亞必和必拓公司與安陽鋼鐵也有接觸。目前除韓國現代與太鋼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外,其他外資尚未有新的進展。
 
  2005年,米塔爾以6.47億元收購了華菱管線36.67%的非流通股股份,成為其第二大股東。
 
  2005年,阿塞洛米塔爾談判收購我包鋼49%股權。包鋼下屬白云鄂博是中國最重要的稀土和復合礦基地,稀土金屬占全國一半。中鋼協上書堅決反對該外資公司對包鋼和對國內若干鋼鐵企業的參股、并購,防止形成壟斷。2007年1月,阿塞洛米塔爾與寶鋼的談判終止,這給寶鋼的下一步動作留下了空間。
   
 2006年2月,阿塞洛與萊鋼集團簽署協議,擬溢價購買萊鋼38.41%股權,與萊鋼集團并列成為萊鋼第一大股東。此方案被國家發改委否定,后萊鋼和濟南鋼鐵合并為山東鋼鐵集團。
 
  目前中國鋼鐵產量世界第一,但龐大的產能分散在4000多家企業。2005年,鋼產量500萬噸以上的只有18家,前三位寶鋼、鞍鋼和武鋼的鋼產量共4768萬噸,是阿塞洛米塔爾的1/3。鞍鋼和本鋼、濟鋼和萊鋼的聯合,寶鋼集團從米塔爾手中爭回八一鋼廠,說明國內鋼鐵行業已有警覺。但A股市場實現全流通后,外資可能從二級市場買進股票,從而達到實際控制鋼鐵企業的目的。在國際鋼鐵行業巨頭不斷聯合之后,如果國內鋼鐵行業集中度仍不提高,仍然難以抵擋外資的迂回并購。業界建議加速鋼鐵行業的內部重組。
 
  阿塞洛米塔爾兩大巨頭合并,引起各國的重視和反應,以應對未來的寡頭競爭局面。俄羅斯擬整合國內資源打造一個鋼鐵巨頭;日本新日鐵加快了與住友金屬和神戶鋼鐵的防御性聯合重組,日本政府在研究修改《反壟斷法》,不排除最終整合為一家產能1億噸的鋼鐵企業的可能;世界排名第二和第三的日本新日鐵和韓國浦項也正在醞釀更緊密的合作計劃。巴西幾家大型鋼鐵企業也正在加緊磋商聯合重組事宜。


  凱雷并購江都鋼管:江都誠德鋼管股份有限公司,資產10億元。原名江都縣鋼管一廠,成立于1988年,后改制為私營企業,下屬子公司揚州誠德,生產大口徑無縫鋼管。2007年初,美國凱雷基金以49%的股權比例參股揚州誠德成為該公司最大的外資股東。江都市政府對此并購案大力支持。
 
  這一并購案說明,私募資本在華并購戰略,不再僅僅鎖定行業排頭兵或知名本土品牌,取而代之的是行業內排名稍靠后的企業,并且不再強調控股權。凱雷看重的是江都鋼管在鋼管細分市場的領先地位。海外資本的中國淘金熱,實際上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化工業


  2003年,中國化工市場總量達9702億元,接近國內GDP總量的10%,為中國第一大產業。
 
  國內化工產品供不應求。如乙烯需求量1500萬噸,而國內產量為611萬噸,合成樹脂進口1907.3萬噸,占國內消費55.9%;合成橡膠進口100.6萬噸,占國內消費量的45.7%;苯乙烯進口266.1萬噸,占國內消費的73.9%。國產磷肥只滿足需求的70%,染料品種數只滿足紡織需求的50%,農藥品種數只滿足需求的65%,子午線輪胎僅滿足需求的37%。而許多精細化工品,國內甚至無法生產。同時,韓、日、新加坡、中國臺灣化工產能嚴重過剩。(2004)
 
  國際能源化工巨頭紛紛在華投資。BP在華投資45億美元,殼牌17億美元。埃克森美孚、殼牌、BP亦計劃在未來5年再投110億美元。拜爾投資31億美元,擁有12家獨資或合資企業,計劃在上海石化工業區投資31億美元,興建7個項目。
 
  已投產5大乙烯合資企業:巴斯夫/揚子石化60萬噸乙烯;BP/上海石化90萬噸乙烯;埃克森美孚/福建煉化、沙特阿美60萬噸乙烯;殼牌/中海油的南海80萬噸乙烯,埃克森美孚/廣州石化改擴建(1000萬噸煉油,100萬噸乙烯)。另外,BP在四川建醋酸廠(占國內市場30%),在珠海建PTA基地。
 
  歐美跨國公司在洗滌用品、涂料、生物制藥等下游領域占有巨大份額,有的已形成壟斷。占潤滑油市場15%的高端領域基本由國外公司占領。
 
  韓國石化的借鑒意義:韓國在30年內建成蔚山、麗水、大山三大石化工業區,政府嚴格限制第四個工業區的興建,強令只許存在8家石化大公司,均集中于工業園區內,以便形成資源一體化優勢。8大公司成立時均采用合資形式,允許外資控股,大力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公司發展后促使上市,鼓勵國內企業收購其流通股,成為控股股東,而外資收益頗豐后淡出韓國石化市場。


    橡膠:
 
  解放初,橡膠被西方列為向我禁運的戰略物資。新中國橡膠工業從無到有,較苦創業,逐步發展壯大。2000年,我國的生膠消耗量居世界第二,輪胎產量居世界第三,年生產規模達8000余萬套。
 
  橡膠工業是勞動力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稅高利大。我國橡膠行業利潤率較低,但安排就業多。
 
  1993年以來,眾多跨國公司爭相涌入中國橡膠行業,國家定點的年產100萬套以上的重點輪胎企業陸續被外資控股。90年代末,被外商控股的企業已達全國2/3以上的產能,其中很多是行業骨干,包括為國防工業配套輪胎的企業。剩下幾家國有大中型企業中,條件較好的也被外商盯上。
 
  2000年,我國最大的輪胎生產企業——上海輪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世界最大的輪胎跨國公司法國米其林簽約組建合資公司,由法方控股70%(2004國家工商總局調查:法國米其林占有中國子午線輪胎市場的70%)。德國大眾公司稱,中國加入WTO后,要買斷合資企業中的中國國有股份。
 
  從已經被外資控股企業的生產經營來看,外商對關鍵技術的保密十分嚴格,中方雇員想得到技術很難。以合資獲得高新尖端技術是癡人說夢,即使得到的也不過是一點皮毛,或是過時的東西。
 
  2006年,佳通輪胎(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通過司法拍賣,競得ST樺林的控股股東樺林集團持有的1.5107億股國有法人股(占ST樺林總股本的44.43%)。成為樺林輪胎第一大股東。外資"轉道"司法拍賣并購上市公司,開創了外資入主上市公司的新渠道。
 
  佳通輪胎是新加坡佳通集團(世界輪胎巨頭)在華企業。佳通輪胎將福建佳通51%股權與公司整體資產進行置換。福建佳通是佳通集團在中國的五大輪胎生產基地之一,以生產子午線輪胎尤其是半鋼子午線輪胎為主,是中國目前最大的半鋼胎生產企業。
 佳通集團準備將其下屬的安徽佳通、重慶佳通、銀川佳通等在華的全部資產都注入佳通輪胎,把佳通輪胎打造為其在華的輪胎產業平臺。

單位名稱               所在地     企業性質 2004年主營業務收入(億元)
杭州橡膠集團          浙江   合資 59.3
安徽佳通輪胎          安徽 外資 55.9
山東成山集團          山東 私營 52.0
上海輪胎橡膠          上海 港澳臺 47.2
雙星集團                  山東 國有 45.8
三角集團                  山東 有限 38.9
山東玲瓏橡膠公司  山東 有限 32.1
青島黃海橡膠集團  山東 國有 31.2
風神輪胎                  河南 股份 28.0
貴州輪胎公司          貴州 股份 23.4

 感光材料:
    柯達和樂凱
 
  樂凱創業于上世紀60年代,是中國感光材料支柱企業之一。1999年,樂凱膠片集團彩色膠卷的銷售額處于上升狀態,市場占有率達25%,利稅總額8930萬元。產品一度打入72個國家和地區。
 
  1994年,美國柯達進入中國。1998年,柯達(中國)在上海注冊,注冊資本3.85億美元。為了對付當時已有48%份額的富士通公司,柯達向中國政府提出“全行業收購計劃”,達成“98協議”:柯達向中方支付資產轉讓和經濟補償費3.75億美元,“整合”中國感光行業;承諾投資12億美元與中國7家感光企業中的6家進行合資合作(樂凱除外)。規定“除樂凱外,廈門福達、汕頭公元、無錫阿爾梅與柯達合資,上海、天津、遼陽3家企業在合資公司3年基建期內不與其他任何外商合資”;從此,樂凱陷入孤掌難鳴的境地。
 
  根據該協議,我國感光材料行業沒有引進新的競爭者,柯達擁有對全行業控制的權利,但至今沒有履行任何承諾,未按約定向中國轉讓任何技術,卻封鎖了其它外國技術的引進,使中國的感光業錯過了最佳發展時機。
 
  2003年10月,樂凱最終與柯達合資。柯達以1億美元現金和其他資產換取上市公司樂凱膠片20%的股份。合資合同規定:保持“樂凱”品牌;柯達在市場上不再吸納新股,如果樂凱稀釋股權,柯達的股權將少于25%。2004年5月,國家質監局將樂凱剔出“中國名牌”候選名單。
 
  從此,中國的7家感光企業全部進入柯達陣營,柯達如愿拿走了主要的7家中國感光企業的優良資產。目前柯達已占領中國膠卷市場50%以上,成功壓過了富士。2003年調查,柯達在感光材料出現利用市場優勢地位限制競爭的苗頭。樂凱的市場份額降至15%左右,主要市場在非沿海地區的中小城市。2005年,樂凱的凈利潤同比下降50%以上。銷售額下降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大眾感光市場向數碼領域轉型。
 
  一位營銷專家說:“品牌所占的市場份額是決定因素……市場份額越大,影響力就越強。當一個品牌在市場上占據了一半以上份額時,它便占據了主導地位,以至于使競爭對手趕超它是幾乎不可能的”。賣一個或幾個企業,其影響還不至于讓刻骨銘心,而“賣”掉整個行業才是對中華民族犯下的無法彌補的過失。


    機械裝備行業:
 地方在加快所屬國企的改制工作,正在大力引進國外“戰略投資者”收購國企產權。其中一些對國防建設意義重大的企業,面臨被外國公司吞并的前景。

    軸承:
 
  據中國軸協統計,至2005年底,國外跨國公司在中國境內已建立24家合資、獨資軸承成品生產企業,總投資約4-5億美元,初步形成8-9億套軸承生產能力,跨國公司在中國設廠,利用中國低工資成本,對本土企業構成日益增大的壓力。我國軸承工業的自主地位面臨嚴重的挑戰。
 
  前幾年的并購事件有:Torrington收購無錫軸承、舍弗勒收購西北富安捷軸承,美國TIMKEN(世界第三,美國第一SKF軸承)收購煙臺軸承。2006年1月,天勝軸承(TIMKEN控股)以2.79元/股受讓襄軸集團所持4191萬股,成為第一大股東。公司下設全國唯一的汽車軸承研究所。
 同年11月,TIMKEN宣布投資1.19億元在成都新建一家航空精密產品中心,同時爭取收購洛軸。該公司前幾年在全球收購了多家企業。
 
  目前外資并購對象正從過去的中小型企業轉到排頭兵企業。除洛軸外,哈軸和瓦軸都在和外資進行談判。哈、瓦、洛三家產量和銷售收入占國內軸承行業的15%以上,并掌握國內軸承的前沿技術,國防軍工、航空航天、鐵路車輛、重大機械裝備等行業的軸承幾乎都由這三家提供。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像洛軸這樣的企業,國家應在政策上給企業想辦法,找出路,讓它們活起來。
 
  軸協的方案:哈瓦洛聯合重組,并入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公司(國務院國資委直管,2004年總資產291億元),這樣有利于保住核心技術,共同抵御外國軸承公司的挑戰,對振興裝備工業有重要意義。

    洛陽軸承集團:
 
  洛軸集團1950年代成立。國有大型企業,被國務院確定為520家國家重點企業之一。
 
  洛軸是軸承產品尺寸最廣、用途覆蓋最寬、品種最齊全的廠家,包括石油鉆機、軋機等重大裝備配套軸承,保持著多項中國軸承行業紀錄。其LYC品牌軸承被國家列入“121”計劃重點保護名優產品,在三峽工程、小浪底工程,都有LYC軸承在運轉。洛軸承擔了神舟
 飛船的軸承配套任務。為“神六”提供的軸承7大部分22種,皆在核心、關鍵部位。 
 
 
  近年來,洛軸陷入經營困境。2004年,洛軸集團賬面總資產32億元,債務24億元,凈資產約8億元,生產一度暫停。至90年代,洛軸產值一度超過瓦軸和哈軸兩家總和,今天卻只能仰其項背。
 
  2004年,河南永煤集團與洛軸集團合資,成立洛陽LYC軸承有限公司,擁有原洛軸集團80%以上的主業資產。2005年,LYC實現銷售收入15億元,盈利3000萬元,超過重組前洛軸的歷史最高水平。
 
  洛軸集團的債務重組問題一直未獲進展,共欠13家銀行15.43億債務,影響了新老公司資產的移交和LYC的經營。2006年,河南建行(1.1億)、國家開行(1.25億)等債權銀行向法院起訴,申請查封洛軸的土地和地面資產。
 
  德國舍弗勒于2006年5月與洛陽市國資委簽訂框架協議:舍弗勒以11億元人民幣收購洛軸除軍工等三分廠外的所有資產(含LYC),包括LYC品牌、房產、設備、土地資產及部分債務;承諾5年內再投10億元建設新廠和添置設備,雇用員工6000-7000人。
    中國軸承協會上書,堅決反對外資整體收購洛軸,理由:
 
  1.洛軸的設備、技術條件以及LYC品牌條件很好,被外資收購影響國家安全。盡管此收購不含軍工分廠,但軍品的許多工序在民用領域,一旦被外資收購,整個軍工生產體系也將被肢解。
 
  2.洛軸的鐵路軸承占國內市場30%(2005),舍弗勒已控制我25%的鐵路軸承市場,再兼并洛軸將擁有全國鐵路軸承的定價權。
 
  3.事實證明,引進外資“市場換技術”基本都流于失敗。很多企業被外資兼并后,品牌技術都變成外資的了,不利于我技術水平提高,而外資卻得到了市場,甚至技術。2001年西北軸承與舍弗勒合資就是前車之鑒。
 
  舍弗勒辨解:工業基礎件種類繁多,都可軍民兩用,如果都保護,企業將失去創新動力和競爭力;中國每年花100億元進口高端軸承,不如在本土生產,可提高供貨可靠性。但并購計劃被擱置。
 
  2006年8月,國家五部委組成聯合調研組赴洛陽,明確:禁止外資整體收購和控股洛軸,但允許參股,或局部合作。
 
  目前重組洛軸的對象已鎖定為大型中央企業。但多家企業與洛軸談判重組均無果而終,最大障礙還是債務和人員開支負擔。洛軸的工資和養老金開支每年需數億元,但洛軸年產值只有10億元,不堪重負。目前洛軸正把重心轉向謀求政策性破產,其申請已得到國務院國資委的原則同意。
 2007年1月,河南省擬方案:以洛陽LYC軸承有限公司為平臺重組洛軸,永城控股LYC67.5%。

    附:洛軸是怎樣陷入困境的
 
  2006年河南省國資委調研報告:“從90年代中期開始,洛軸集團……管理粗放,對生產經營缺乏有效的監督約束,使違法違規者活動猖獗,財務黑洞觸目驚心,國有資產流失嚴重”,“集團內人際關系復雜,管理失控。經理層連最基本的信托責任都喪失,是逆向選擇,毀滅企業。”
 盲目擴張。1992-94年,洛軸出資4000多萬元,在30多個城市設銷售公司,由集團統一管理。1996年以來,江浙及環渤海的軸承企業興起,市場價格下滑,公司陷入虧損。集團營銷體系僵化,產品賤價出售,子公司以低于市價15%的價格從集團提貨,以低于出廠價12%的平均價格銷售,虧損率達18%。集團將虧損做應收賬款處理,賬面盈利,虧損留給子公司。
 監管遲鈍,管理混亂。銷售回款每月不足6000萬元,其中2000萬是頂賬實物,但每月必須有7700萬現金才能維持運轉,以至每年新增1億多銀行貸款。2004年,集團總資產33億元,其中應收款達10億,實際能收回的只有1億多;銀行負債高達24億元。
    
 

         西北軸承被惡意吞并:
     
  寧夏西北軸承曾經是全國軸承行業6家大型一檔企業之一,是鐵道部生產鐵路軸承的定點廠,在行業內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由于經營不當,陷入財務困境。2001年,西軸整體與德國FAG公司(德國最大、世界第三大軸承制造企業)合資,德方占51%的股權。當時鐵道部已有了一家南口SKF合資軸承廠(與世界第一大軸承公司瑞典SKF合資),也同意再建一家合資軸承廠,以打破南口SKF壟斷局面,故鐵道部和寧夏自治區都全力支持該合資案。
     
  合資后,德方資金久不到位、德方人員壟斷關鍵崗位和決策權、大量裁員,造成諸多矛盾,嚴重損害中方利益。但是自治區政府還是要求西軸“從招商大局出發,堅決把合資工作搞下去”。裁減的員工最后還是由西軸接收。德方并違反協議,排擠中方管理人員,擅自高薪增聘德方員工,導致生產經營每況愈下。合資后的三年連年巨額虧損。后德方嫌利潤太薄,竟停止生產鐵路軸承。最后,“為了自治區招商引資大局”,西軸于2003年底以2850萬人民幣的價格將所持有的49%股權賣給德方,合資公司從此變成了德方獨資企業。
     
  該合資案搞垮了一家大型軸承骨干企業,損失了經營了多年的NXZ牌鐵路貨車軸承的品牌和產品,失去了占中國鐵路貨車軸承25%的市場,失掉了原來企業主導產品鐵路軸承的一切。現在,西軸人看著鐵路軸承市場需求旺盛、價格大幅上漲,惟有嘆息。
     
  業內專家指出,軸承是裝備工業的重要基礎件,在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方面具有戰略意義。裝備制造業的龍頭企業是產業的立足點,一旦丟失,再談振興裝備制造業、自主品牌、自主創新,無異于癡人說夢。在開放中必須重視國家的經濟安全,不能無原則地向外商出讓民族工業的核心利益,使工業體系受到的傷害由皮肉擴大至筋骨,甚至支離破碎。


        齒輪:
 
  杭州齒輪廠在全國齒輪行業排名第二,是中國最大的傳動裝置、粉末冶金制品企業之一,主導產品是船用齒輪箱(國內市場占80%,東南亞占75%)、工程機械變速箱(國內市場占35%,排名第一)、汽車變速器等8類,擁有“前進”、“杭齒”兩個全國知名品牌,掌握多項國家行業技術標準。20多年來自主開發了多型船用、工程機械、重型汽車變速箱,最近研制成功V型傳動機構(此前僅美、德、日掌握)、滑動軸承結構、蝶形彈簧結構等新產品。三大主導產品研發能力涵蓋廣泛領域,并承擔艦船、裝甲車等國防科研任務。
 
  2002年,杭齒為拓展汽車變速箱業務,考慮和某跨國公司合資合作,外商卻提出要與杭齒的核心能力——工程機械和船用變速箱部分合資,被杭齒拒絕。其大股東蕭山區卻支持該方案。杭齒提議整體合資、中方控股,外方則威脅“不讓控股就不來杭州投資”。地方政府再次讓步,同意外方控股70%。這一合資如實現,杭齒將失去最具優勢的產品和研發力量,今后不得自主開發與自己三大產品相關的技術。企業的著名品牌將銷聲匿跡,多年積累的技術成果將盡數收入他人囊中。杭齒所承擔的軍工研制任務立即面臨危機。
 
  產業自主問題,實質上是國家戰略問題,裝備制造業關系到國家的經濟安全。不開放不會有工業進步,但合資是為了學習、超越,必須保持自己的主導權,這是開放的應有限度。任何國家也不會放棄對本國重要企業和產業的控股權。如果只有制造能力而失去自主開發能力,就只能永遠當打工仔。行業共性技術研究缺位,長此以往自主開發之路就更為漫長艱辛,共性技術研究應由國家、行業、企業共同承擔。
 
  現在我國的政策法規和輿論導向,對不計成本和后果的過度合資沒有說法,地方將引進外資作為業績,把優秀企業賤賣給外商,讓他們控股。
    (該企業在中央干預下,暫停合資談判)

    變壓器:
    合肥變壓器廠
 
  合肥變壓器廠在1985年成為國內首家能夠生產220kV變壓器的定點廠,占國內同類產品產前10名以內。1990年后工廠生產跌入低谷,尋求和外商合資。1993年,不顧有關方面的反對,成為ABB在中國境內的第一家合資企業,ABB控股51%。外方派人控制了總經理、財務、生產、人事主管等要職,不管公司贏虧,外方每年從的銷售收入中提取5%的技術管理費,并租用合變的現成地皮和先進設備。
 
  合資后,企業連年虧損,于是外方提出增資建議,中方無奈下只得認可。2002年,外方股本占到85%,為理順老廠和合資廠之間的重重矛盾,雙方協議,外方出錢補償合變離退休和富余職工的安置費,同時合變不得生產與合資公司有競爭關系的產品。
 
  1996年,負債1.6億的合變破產,在國家核銷部分債務后,剩余職工資產重組成合肥金環變壓器廠,最后被保安變壓器集團收購。合變在220kV變壓器領域具有一定技術實力,且剛剛進行了技術改造,因一時的經濟困難而選擇合資。正是合資使自己原有的優勢喪失殆盡,導致最后破產。這值得國內相關企業的合資借鑒。

    常州變壓器廠收購懸案  
 
  常州變壓器廠建于1980年,在國內變壓器生產企業中排第八位,“常州牌變壓器”被評為2005年名牌產品。該廠領導職工多年奮力拼搏,克服困難,開發了一系列新產品,效益不斷提高,同時帶領廣大職工努力鉆研,進行220KV變壓器技術的學習和儲備,而且在整流變壓器、特種變壓器等領域獲得了突破,但在“國企就是搞不好,必須產權改革”的大環境中,市政府兩次給他們選擇日本東芝和TMT&D當“婆家”,但管理層和職工希望愿意選擇國內企業。


    電機:
 
  原大連電機廠曾是我國最大的電機企業,生產規模、質量和技術國內領先,Y系列、Y2及派生系列產品在國內的機床、通用機械、冶金、輕工、紡織等行業有良好的信譽,市場占有率很高,20%多產品出口,是全國中小型電機協會理事長單位。大連第二電機廠主要生產特種電機,是原機械部起重冶金電機的排頭兵企業、企業管理樣板,在全國特種電機行業排名第二,產量占國內特種電機市場的1/4-1/3,僅次于佳木斯電機廠。
 
  1990年代,由于行業不景氣,加上內部管理出現漏洞,兩電機廠陷入困境。1996、1998年,兩廠分別新加坡威斯特、英國伯頓合資,大連電機中外各占50%股權,二電機被外資控制2/3股權。由于外商控制了經營權和購銷渠道,合資企業連年虧損,收入流失境外。外資掏空了企業后收購了中方全部股權,僅3年就完成了“合資、做虧、獨資”三部曲。合資存在資產嚴重低估問題,大電機資產作價1億元,企業有人認為,至少應該是2~3倍。一半以上職工丟了飯碗,地方政府貼錢承擔職工分流、銀行債務減免費用,稅收大量流失,外商賺了大錢。更有甚者,國家多年培育的行業技術自主創新的平臺被瓦解破壞。
 
  兩個電機行業骨干企業的消失,給電機行業技術進步帶來難以挽回的損失。大連電機因技術國內領先,產品種類齊全,當時是中小電機聯合設計的骨干企業,承擔行業聯合設計匯總的功能。該廠合資后技術骨干大量流失,行業匯總功能也消失了。淘汰熱軋矽鋼片、推廣冷軋矽鋼片是技術進步方向,節能的重要措施,但受到大連電機合資的拖累。國家需要在原來大連第二電機廠一些產品的基礎上開發新的冶金、石化電機,需要一定的資金、技術投入,二電機廠被外資控股后,就失去了依據。


    錦西化機:
 
  錦西化機是中國著名的化工設備生產基地,無論產值、利潤及所涉及的專業領域,錦西化機都是國內第一。其透平機械分廠的石化裝置維修能力很強,擁有一支通曉各國裝置的技術型、專家型隊伍,國內獨家,國外少有(在華跨國公司的維修隊伍一般只懂本公司的設備),多次承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
 
  在錦西化機的改制中,西門子表示要參與錦西化機整體改制合資,其后又很快改口,提出只要收購透平分廠。2005年,在葫蘆島市政府主持下,錦西化機被迫拿出透平分廠與西門子合資,外方占70%的控股地位。自此錦西化機失去了自己核心競爭力的源頭和惟一的利潤點,面臨存亡考驗。這一合資案對國內化工裝備制造行業帶來巨大震動,影響到相關核心企業——沈陽鼓風機(集團)、陜西鼓風機(集團),也在和跨國公司談合資。


    無錫威孚和無油所:
 
  無錫威孚是國內柴油燃油噴射系統的最大廠商。1990年代末,國家出臺了汽車排放法規規定了達到歐Ⅲ標準的時間表。提高排放標準,關鍵在發動機的燃油系統。
 
  2004年,德國博世投資6億歐元,與威孚成立合資公司,博世控2/3股權,主要從事歐Ⅲ及以上電子控制柴油噴射系統(卡車/轎車共軌噴油器、電控VE泵及共軌油嘴),將建設國際先進的生產基地,這也是博世在亞洲最大的投資項目。從此,威孚只能生產歐Ⅱ以下產品,歐Ⅲ以上全部由合資企業生產。威孚基于自身風險的考量,為經營安全放棄了歐Ⅲ以上的技術積累、研發能力和開發權,國家投巨資長期培養的技術中心被撤銷合并,技術人員全部被收進合資企業。我國原本就不強、但尚能與跨國公司較量的技術隊伍,少了一支主力。博世在吞并了中國最有潛力的競爭對手后,由于控制了銷售渠道,新公司將P型噴油泵產品的銷售單價由7000元提高到13000元。
威孚與博世合資后,行業惟一的希望是無錫油泵油嘴研究所。有無油所在,跨國公司就不能一手遮天。一位研究員說:“開發高壓共軌系統,國內不是沒有能力和條件,產業化也完全能做得到,問題是我們沒有組織起來。”2005年該所電控高壓共軌項目通過江蘇省科技廳組織的技術鑒定,樣品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水平,可進入中試,且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在國際同類產品中獨樹一幟。
 
  跨國公司給我們上了關于競爭力的生動一課:企業的技術能力,來自于由中國人組織的技術團隊的能動性,這是多年積累的企業財富。中國企業比國際一流大公司存在巨大差距,但不能就此放棄自主創新的努力。沒有條件可以創造條件,但沒有了自信和勇氣,中國工業的自主創新、自立自強就沒有了希望。

    佳木斯聯合收割機廠
 
  佳木斯聯合收割機廠是全國惟一能生產大型聯合收割機的企業,1980年由機械部支持,佳聯從美國農機大鱷約翰迪爾引進1000系列聯合收割機技術,結束了大型聯合收割機全部依靠進口的歷史,佳聯產品占中國市場份額的95%。
 
  1994年,約翰迪爾提出與佳聯合資。當時在要不要合資、由誰控股問題上存在不同意見,有人主張:如合資必須堅持:1整體合資,2由佳聯控股。而外方提出只與佳聯的優質資產合資,由外方控股,并威脅到別處投資。外方并邀請佳木斯市赴美考察。折服于美方的巨大技術優勢,考察團當即決定讓外方控股。
 
  1997年,約翰迪爾與佳聯合資,到2004年改為獨資公司,取代了原佳聯在農機市場的地位,我國失去了在大型農業機械領域的自主發展平臺,同時給國家留下3億多元不良資產,合資7年來基本沒有上繳稅收。


    雞西煤機和佳煤機:
 
  雞西煤機生產的采煤機占有國內市場的37%,佳煤機生產的掘進機占國內的46%,都是行業龍頭企業。經過多年的沉寂后,兩個煤機企業在2002~2004年步入了快速發展期。近年來兩企業每年各投入4000萬左右研發資金,每年都有新產品問世。雞西煤機2000年至今,已陸續開發15個系列40多個品種的新產品。佳煤機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S135型掘進機供不應求。由于近三年煤炭需求旺盛,兩企業生產形勢很好。
 
  2005年,黑龍江省擬把這兩個煤機龍頭企業的全部產權賣給美國國際煤礦機械集團,資產收購評估僅3億元,加上銀行、稅務還債,外資一共拿8億元。該美國公司的技術實力遠遜于兩煤機廠(老板曾在我國煤炭部工作),是為了趕上收購兩企業的末班車,才聯合美國著名投資公司(喬丹)拼湊的。
 
  業內專家指出:采煤機和掘進機是煤礦機械中技術量密集的部分,鑒于黑龍江兩企業的市場份額和技術研發實力在國內領先,誰控制了這兩家企業,實際上就控制了整個中國市場。目前,各跨國公司正在黑龍江、寧夏展開行動,如果任其發展,我國用半個多世紀建立起來的完整的煤炭裝備制造體系將會瓦解。跨國公司收購黑龍江兩企業一旦成功,必將嚴重沖擊我國煤炭裝備制造體系,為其控制中國市場奠定基礎。

    陽鑿巖機廠:
 
  沈陽鑿巖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成立最早、規模最大的生產鑿巖機械和風動工具的專業廠,技術力量雄厚。歷史上,全國20多個同類工廠都是沈鑿幫助打下的基礎。產品有58個系列103個品種,涵蓋鐵路、交通、礦山、水電、市政工程及農田灌溉等領域,各項主要經濟技術指標曾多年位居行業榜首,在國內市場舉足輕重。2003年,與世界最大的鑿巖機械制造商——瑞典阿特拉斯公司合資,沈鑿以無形資產、國內所有銷售網點及裝配噴包生產線以5600萬的價格賣給外商,成立獨資企業,其他優良資產與外商合資組建了瑞風,沈鑿占75%股權。但由于外方根據合資條款占據了公司的經營控制權,合資公司實際上成為為獨自公司低價提供零部件的加工車間。
 
  因合資公司的尷尬地位,贏利水平很低。而且合資后,2700員工及離退休人員、4億債務的包袱,甩給了母公司沈鑿。關于合資是否帶來沈鑿技術的提高,業內人士認為,沈鑿主導產品的技術水平在現階段已能滿足國內需要,可以說合資和提高技術水平關系不大,而且外資公司對在中國研發不感興趣,合資企業的行動要根據獨資企業的意志,命運完全掌握在獨資企業手中。

        工程機械:
        卡特彼勒并購山工
     
  美國卡特彼勒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國工程機械公司,銷售額302.5億美元(2004),輪式裝載機全球第一(1.2萬臺);在華銷售額僅40億元人民幣(占中國工程機械產量的5%),主打產品是挖掘機(25.46億元人民幣)。
目前我國的挖掘機市場已被小松、現代、大宇、卡特彼勒等占領。但在裝載機和壓路機領域,外國公司沒有優勢。中國裝載機年產量12萬臺,其中柳工、廈工達1.4萬臺(2004),中國企業牢牢控制了國內市場,這也成為卡特彼勒的并購目標。
     
  因中國一流裝載機企業不愿就范,卡特彼勒選擇了山工機械(國內裝載機行業排名第7,總資產6億,凈資產436萬,銷售額10億元),用不到200萬人民幣收購了山工40%的股份。
     
  卡特彼勒又把目光轉向柳工、三一重工和廈工。廈工集團資產總額近40億,去年銷售總額42億,主導產品輪式裝載機市場占有率行業領先,剛剛完成了1.34平方公里的工業園建設和技術改造,多年形成了銷售渠道和服務體系。一旦卡特彼勒競購廈工集團股份獲得成功,它在中國裝載機市場的壟斷地位必將提前形成。

   
    漢鼎并購玉柴工程機械:
 
  2006年11月,美國私人資本運營公司漢鼎亞太以4500萬美元,(與部分小股東共同)收購中國玉柴工程機械公司(玉柴機械)43%股份。中國監管層對此案未提出重大異議。
 
  玉柴工程機械原為中國玉柴集團的全資子公司,現有總資產4.7億元,2006年銷售收入為6億元,2007年預計9.5億元。主要產品是多功能全液壓挖掘機和裝載機,包括十大系列二十多個品種,是國內最大的小型工程機械生產出口基地,廣西高新技術企業。液壓挖掘機占國內30%左右。擁有科研設計人員200余人。
 
  據報道,此次引資的主要原因并非玉柴工程機械出現經營困境,而是因為中國玉柴集團欲在資本市場有所作為;引入資金將用于技改和提高產能,在集團內打造第二核心業務——工程機械。玉柴集團是中國最大的柴油發動機生產商之一,年收入超過15億美元。
    交易完成后,玉柴集團仍為玉柴機械第一大股東,漢鼎亞太為第二大股東。

  
 美凱雷基金并購徐工案:   
 2006年,凱雷對徐工機械的并購案,引起了全社會關注。
 徐工集團(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最大的企業,凈資產約20億元,100%國有。2005年業收入170億元(產品銷售100億元),出口約1億美元。2006上半年毛利潤4億元。國內136種工程機械產品徐工占了一半以上,其中20個品種的市場占有率排在前三名。兩大主導產品(汽車起重機、壓路機)是國內名牌,占國內市場50%左右,是名副其實的排頭兵企業。
 
  在國企改革中,徐州市和徐工集團同意由美國凱雷公司對其核心全資子公司——徐工機械(與徐工集團是一套班子,兩塊牌子)絕對控股。要點是:凱雷先出資20億元人民幣購買徐工機械82%的股權,然后凱雷再付6千萬美元認購徐工機械增發的3%股權。這后一筆6千萬美元的交易純屬凱雷控股徐工后企業的內部行為。也就是說,凱雷只花20億人民幣,就拿到徐工機械85%的股權。
 這一方案存在以下問題:
 
 1、危及國家產業安全。我國基本建設持續高漲,對工程機械需求旺盛,市場增長率是世界少有的。工程機械屬資本、勞動密集型產業,是我國裝備工業能夠迅速拓展的重要領域。美國一方面迫使人民幣升值,一方面加緊低價收購我國龍頭企業,有重要的戰略圖謀,應對此引起警惕,不能任其壓縮我們未來的發展空間。《國務院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中已經明確指出,國家必須保持對裝備制造業骨干企業的控制力和主導權。但許多地方政府缺乏經濟戰略的思考,隨便讓外商對龍頭、骨干企業絕對控股,這是很不負責任的。 

  徐工集團主要領導人辯解說,“并購協議保留了徐工品牌”、“設定了嚴格限制凱雷轉讓股權的條款”。但只要外方實現了對徐工的絕對控制,這些承諾顯然都是靠不住的。失去產權就意味著失去企業經營管理的主導權,一旦外商實現低價收購徐工,會樹立起美國成功攫取中國龍頭企業的一個標桿,開啟一個危險的先例,將產生極為惡劣的影響,有可能全面顛覆中國企業主導中國工程機械以及機械裝備市場的局面,危及中國工程機械產業的生存,而且會造成廣大人民群眾的困惑和政治信任度的不穩定。
 
  2、違反產業政策。徐工機械的主打產品是汽車起重機,企業歸類為汽車整車和專用汽車生產企業(底盤目錄序號3105)。國家《汽車產業發展政策》規定:汽車整車、專用汽車等中外合資企業,中方的股份比例不得低于50%。允許凱雷持有徐工機械85%
 的股份,明顯違反上述政策。地方政府竟然無視國家政策,批準外商絕對控股,實在令人不解。
 
  3、嚴重低估徐工資產,造成國有資產大量流失;徐工機械是一個成長型企業,2005年
 純利潤不低于3億元,且有巨大的市場份額和品牌價值,但均未列入價值評估中,僅以20億元出賣,實屬荒唐。從徐工集團的改革方案看,改制成本就需要20多億元。也就是說,出售徐工機械后,中方沒有直接的經濟收益。而且美國摩根大通曾出價30億元購買徐工85%的股權,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徐工價值被低估的程度。
 4、改制中存在暗箱操作,弄虛作假和欺騙等違規問題。徐工董事長一手操縱改制過程,號稱“集體討論”。但改制事項從不事先經黨委會和董事會討論,嚴重違反公司章程和黨的紀律。據反映,董事長于起草標書、評標前后,私自和凱雷代表秘密頻繁接觸,明顯事先鎖定標書,私下議定標底。更有意思的是,徐工聘請“北京鑫蘭圖投資顧問公司”作為徐工改制談判的財務顧問,經查明該顧問公司是一個沒有資信,使用假注冊地址的皮包公司,所涉及自然人不具備充當財務和法律顧問的資質,所以提供的財務報告不具備任何合法性。
  如果這種無視黨紀國法的錯誤行為不堅決制止,就會在全國樹立一個極壞的榜樣,將嚴重誤導我國企改革的方向。
  當前外資乘我國有企業改革的機會,積極并購我國各行業的骨干企業,“一石多鳥”,以圖控制我國主要行業的主導權,不僅獲取高額利潤,而且嚴重威脅我產業安全,傷害我國經濟發展和政治穩定,不可小視。一個具有巨大成長潛力的排頭兵企業,這樣賤賣,被外商絕對控股,嚴重損害國家利益,是任何國家的政府都不能允許的。美國政府對我國企業收購其企業十分敏感,已中止了好幾項中方的收購意向。凱雷請了美國政府高層人士為其撐腰。而我國一些學者卻以“市場決定”為理由,公開鼓吹“不要怕徐工被外資收購”。如果我們在外國的壓力下讓步,勢必損害我國政府的威信。

    夏普收購南京夏普全部股權:
    這又是一個國企不爭氣被逐出競爭場的案例。
 1996年,日本夏普(70%)和南京熊貓(30%)合資組建南京夏普,從事消費電子行業,液晶電視等,注冊資本2458萬美元。
 
  1998年,南京熊貓虧損4.95億元,淪為ST股。1999年,南京熊貓與母公司熊貓電子集團進行資產置換,剝離存貨和應收款共12.9億,轉為盈利。2005年,南京熊貓下屬熊貓移動“馬志平案”事發,損失18.7億元,南京熊貓A股、H股停牌。
 2005年9月,夏普增資南京夏普6000萬美元,獲得南京夏普91.28%股權。同年10月,夏普以1000萬美元收購南京熊貓在剩下的8.72%股權,取得南京夏普100%的控制權。
 熊貓電子集團商標“熊貓PANDA”是電子行業第一個“中國馳名商標”。但是在向高端液晶電視的轉型過程中,由于兼顧通訊領域,失去一次重要商機。此次南京夏普股權出售,則失去了在高端液晶電視翻身的機會。


    山東放行蒂森克虜伯公司收購天潤曲軸(威海)  
 
  2006年8月,蒂森克虜伯公司收購天潤曲軸核心資產并控股。國家內燃機協會指出:山東省有關部門偷梁換柱,違反政府審批程序和有關部門指示(未國家主管部門有關批示)。國家主管部門批示意見:蒂森克虜伯公司收購天潤曲軸核心資產一事停止進行。但威海市有關部門仍然試圖將收購金額縮至1億元以下后繞道而行。
 
  經過40年的發展,天潤曲軸2006年球鐵曲軸產量為26萬支;2001年進入鍛鋼曲軸領域,2005年產量達10萬支,向其主要客戶—-濰柴供應量最大的也是鍛鋼曲軸。鍛鋼曲軸精度要求高,技術含量和品質遠高于鐵制曲軸。威海市發改委所稱“鐵制曲軸為公司核心業務,鍛鋼曲軸為非核心業務”一說并不成立。

    武漢鍋爐廠:
 
  武漢鍋爐廠是我國從事工業鍋爐業務的大型國有企業,且承擔某戰略武器核心設備的配套研制生產任務。武鍋集團的主要資產和能力集中于武鍋股份(武鍋B)。
 
  2006年起,武漢市政府和武鍋集團與法國阿爾斯通談判。2007年4月,武鍋公告,國資委與商務部正式批復武鍋改制方案:武鍋B第一大股東武漢鍋爐集團有限公司將其持有的51%股權(1.51億股,3.39億元),轉讓給法國阿爾斯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武鍋集團持有武鍋B的6.91%股權。新董事會9人中,阿爾斯通可派5名。據稱中國40%的電站鍋爐技術由阿爾斯通提供。
 
  據消息人士反映:法資開價極其苛刻,要求武鍋“白送法人股,倒貼補償金”。最后的結果,是以區區3.4億元的代價,出賣了我國具有戰略意義的重點企業的控制權。這一并購案對國家安全的影響如何?至今沒有見到有關部門給以評估說明。這都是國企改制、招商引資之類“政治任務”惹的禍。
 
  據報道,此并購案完成后,“武漢鍋爐將成為阿爾斯通在全球市場最重要的鍋爐生產基地之一,獲得中國這個制造基地,對于阿爾斯通降低成本、鞏固其在中國鍋爐領域的領先位置很有幫助”。
 
  新的武鍋雖然名義上保留軍工業務,但實際上已經沒有技術人才和生產設施,軍工研制和生產任務必須通過外包,也就是要依賴外資控制的“新武鍋”、看洋人的眼色了。請問某些先生,這是不是“全球化”的“雙贏”?


    美國私募基金KKR并購濟南鍋爐失敗:
 
  濟南鍋爐集團是國家大一型企業,在循環流化床鍋爐(CFB)領域,與法國阿爾斯通、美國福斯特惠勒共據世界前三位。2005年企業處于改組、改制的醞釀階段。2006年,濟鍋初選戰略合作伙伴名單中列入KKR。2006年發生變化,包括KKR等有外資背景的投資公司出局,國內一家國有企業承擔整合濟鍋。


    西門子組建合資公司威脅我國工業汽輪機行業:
 
  2005年,湖北長江動力集團與德國西門子發電集團簽署框架協議,組建合資企業。據西門子披露: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為6億元人民幣,西門子占75%,長動占25%,生產大綱為每年104臺,此合資公司將成為亞洲最大的工業汽輪機制造基地。
 
  工業汽輪機是大型工業裝置中的關鍵動力驅動設備,汽輪機領域的高端(有別于發電汽輪機),廣泛用于石化、電力、冶金、煤化工、化肥、建材、環保、能源綜合利用等領域,是重要工業基礎裝備。自主掌握工業驅動汽輪機的技術,對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十分重要。
 
  杭汽輪是國內最大的工業汽輪機企業,具備年300臺/350萬KW設計制造能力,產品覆蓋我國應用工業汽輪機所有領域,可按用戶的工況、參數,非標準設計制造各型工業汽輪機;國內市場占有率65%-75%,配套自給率90%,出口至世界20多個國家地區。
 “工字”牌工業汽輪機是國家名牌產品。哈汽、東汽、上汽等也能設計制造工業汽輪機。
 
  2005年,杭汽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9.16億元(增長102%),實現利稅5.2億元(增長70%),出口創匯2449萬美元(增長105%),利潤4.66億元(增長86.4%);2006年銷售收入約28億元,各項經濟指標增幅不低于20%。
 
  公司被定為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承擔多項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的配套工業汽輪機的設計研制工作,產品性能和質量達到國際同類產品的標準。如600MW超超臨界電站給水泵汽輪機、大型乙烯裝置國產化配套汽輪機、大型PTA裝置空氣透平三合一機組汽輪機、大型空分裝置配套汽輪機的開發。
 
  1975年,由杭汽輪定點引進西門子工業汽輪機設計制造專利技術、部分關鍵設備儀器,被國家確定為國內工業汽輪機研發生產基地。1987年又與西門子續簽技術合作協議,獲得德方最新的汽輪機三系列擴、補、改技術資料。1997年又與西門子續簽10年合作協議。
 
  杭汽輪多年抓緊消化吸收,掌握了全套設計、制造技術,并自主研發具有自有知識產權的汽輪機系列產品,使我國躋身于該領域國際先進行列。公司產品在90年代石化重點項目中樹立了聲譽,產品價格低于西門子30%-40%,市場份額大幅度提高。西門子在華項目競爭中屢屢失標,他們認為,在華最大的失誤是1975年將整套工業汽輪機賣給了中國杭汽輪,成為開拓中國市場的最大障礙。
 
  2000年,西門子與杭汽輪談判,要求買下杭汽輪全部國有股,但礙于政策不允許。后西門子提出與杭汽輪組建合資公司,條件:西門子控股;杭汽輪40#以上工業汽輪機能力(覆蓋85%以上市場)排他性地進入合資公司;西門子以知識產權作價進入合資公司。
 
  由于此條件過于苛刻,不僅影響相關配套企業(沈鼓、陜鼓等)和國防建設。且杭汽輪的技術水平與創新能力與西門子差距不大,合資沒有太大意義,所以杭汽輪沒有答應外方條件。杭汽輪提出“增量合資”原則:西門子如控股,須轉讓杭汽輪尚不掌握的技術(壓縮機、鼓風機、燃氣輪機等)。2004年,西門子放棄了并購杭汽輪的動議,并單方中止1997技術合作協議。
 
  近年來西門子調整全球戰略,發展優勢領域。1997年以20億美元收購西屋公司非核電業務,2001年收購德馬克•德瓦爾工業透平機業務,2002年收購阿爾斯通工業汽輪機業務。2005年西門子到中國搞工業汽輪機合資公司。
   
 未來幾年,全世界(不含中國)工業汽輪機年需求量為150-180套(近50%在亞洲),基本被曼透平、西門子、GE、德萊塞蘭、三菱重工承接。杭汽輪累計出口20多臺套,但僅能供應單臺機。跨國公司與國際大工程公司有傳統的供購關系,且有能力組織配套壓縮機、風機等。至于國內市場,預測未來國內需求增幅下降。以杭汽輪現有能力,基本可滿足國內需求。
 
  西門子在華組建工業汽輪機合資公司后,肯定會利用我國企業的分散和弱勢地位進行打壓和各個擊破,杭汽輪在產品成套供應能力、營銷和公關能力方面,還無法與跨國公司抗衡。一旦形成外資壟斷,受到損傷的將不僅是杭汽輪,還將包括上下游相關企業。國內工業汽輪機市場正面臨嚴峻競爭局面。

    陜西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
 風機、風扇制造行業的排頭兵企業,在崗員工3000人,年產值超過25億元,兩個主導產品:“陜鼓牌”軸流壓縮機、工業流程能量回收發電裝置,均為高效節能環保產品,為中國名牌,在國內市場上處于相對壟斷地位。其中,軸流壓縮機的市場占有率達到95%。
 
  拓展國際市場,轉變經營方式:出售產品—-成套機組解決方案、系統服務;品牌經營。陜鼓產品在東南亞、南亞、西亞、南美前景看好。有可能打到日、英等國。
 
  像陜鼓這樣有技術、有品牌、有市場的大型裝備制造集團,完全有并購別人的能力,而不是被別人并購。
 2005年,陜鼓與西門子,曼透平洽談合資。西門子條件:國有股34%、國際銀行33%,西門子33%;曼透平條件:外方技術入股,但由于雙方技術合作已有5年,該學的技術已經學到,此合作意義不大。
 西門子2005財年,在中國長期投資總計達106億元。正在醞釀大的并購計劃,并購、擴張是第一關鍵詞,"現有15個項目在評估中"。其中能源、交通、石油天然氣、工業系統、水技術、醫療以及3G都是西門子重點關注的領域。


    沈陽機床集團:
 
 該集團是我國最大的機床生產企業,沈陽市屬國有獨資。集團擁有4家控股子公司(包括兩家上市公司)、一家全資子公司。總資產86.6億元。
 
  2003年以來,公司大力推行技術改造和產品更新換代,提高管理水平,經營業績不斷攀升。2006年,機床產量超過6萬臺(其中數控機床超過1萬臺,市場占有率約28%,國內第一),實現銷售收入80億元,躋身世界機床行業十強。預計2007年收入突破100億元。2007年4月在北京舉辦的國際機床展覽會上,沈陽機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多款高精度高自動化數控機床,以出色的性價比,贏得眾多客戶的關注,標志著我國機床工業正在努力縮短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
 
  沈陽機床集團積極貫徹“走出去”方針,著名的并購德國西斯公司案就是沈陽機床集團實施的。
 
  2006年11月,沈陽國資委將沈陽機床集團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出讓49%股權。條件是:原則要求3家投資者聯合購買49%,受讓后5年內不得轉讓股權,單一投資者受讓、境外投資者受讓不超過30%;同等條件下國內裝備100強、世界500強企業優先,等等。
據報道,2007.6.9,沈陽市國資委與美國JANA基金公司簽訂協議,將沈陽機床集團30%股權轉讓給JANA基金,與之競爭的三一集團落選。JANA是美國一家對沖基金公司,是美國鋁業(全球第一)的大股東之一。
    國內專家意見:
 “沈陽機床集團這樣的企業以其他方式融資并不困難,并不一定要賣股份。既使股份賣出去了,資金裝到政府部門口袋里,能算企業引進資金嗎”?“戰略性企業都賣掉了,自主創新的主體都沒有了,還拿什么創新?如果僅僅是缺乏資金,沒必要向外資轉讓。如果是管理層不行,就改組管理層。我們的一些企業家,發展企業雖然不行,維護自己權力地位的能力倒是一流的”(商務部研究員梅新育)。
 
  《國務院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把先進機床作為國家大力支持的重要領域。沈陽機床作為國內機床排頭兵企業,特別是在經營蓬勃向上的發展階段,在企業改制問題上如何更好地體現國家戰略,似應慎重。

    低壓電器:

    施耐德進駐德力西:
 
  溫州柳市鎮被稱為“中國低壓電器之都”。2006年12月,全球最大的低壓電器生產商施耐德,與德力西(國內第二為)簽署合資框架協議,按照1:1等額出資設立“德力西電氣有限公司”,新公司董事會席位1:1,董事長由中方擔任。德力西的營銷公司納入合資公司統一管理,品牌屬于德力西集團,合資公司擁有使用權。銷售通過德力西現有供銷網進行。預計2007年建成投產,年產值可達22.6億元人民幣。施耐德并提出多項限制條款,包括不在歐美高端產品市場推德力西品牌等。
 
  近年來,對溫州電器沖擊最大的正是施耐德。多年價格戰使低壓電器民營企業中虧損面越來越大。
 
  德力西(國內低壓電器第二),1998年開始走多元化道路,在再生資源、房地產和并購國內企業等領域多有動作。據分析,多元化沒有實現德力西趕超正泰的夙愿,反成為德力西不景氣的根源。
 
  正泰集團(中國低壓電器老大)南存輝:跨國公司跑到這個鄉下地方來干什么?目的是壟斷,在低壓電器領域高中低端通吃。要讓公眾看清施耐德對中國市場志在必得的野心。跨國公司慣于用標準、專利、收購、誘惑、威脅、污蔑等手段達到目的。與施耐德十多年談判,正泰始終堅持民族品牌的主導權和控制權。
 
  1994年,施耐德提出收購正泰80%股權遭拒,1995年1月施耐德在杭州起訴正泰產品侵權。
 
  1998年,施耐德又提出要控股正泰51%,再次失敗,1999年1月施耐德在北京提起訴訟。
 
  2004年,施耐德又與正泰談判,提出50∶50合資,條件是保留正泰品牌,但出口渠道由施耐德掌握,3年后施耐德再收購正泰的另外50%股份,但沒有達成一致。2005年,施耐德再次在意大利、英、法等國發起對正泰的知識產權訴訟,并廣泛散發銷售警告和歧視性宣傳資料,要求正泰賠償巨額知識產權侵權罰金,后和解。
 
  施耐德多次與正泰談判未果,轉而與德力西談判合資。施耐德電氣首席運營官(華裔)揚言:“如果正泰不與施耐德做朋友,那施奈德就只有與正泰做敵人了!”
 人民電器集團(低壓電器排行第三)董事長鄭元豹:新合資公司生產的六大系列產品,也是正泰、人民電器的主打產品,占據低壓電器市場70%的份額。現在是中國低壓電器行業競爭最激烈、最脆弱的時刻,施耐德入局,民族品牌感到“壓力很大”,跨國公司可能占據主導地位。
 
  這一合資案意味著民族品牌的網絡、低價等本土優勢將失去。過去是柳市鎮的民營小企業打敗比他們規模更大的國有企業,現在是更強大的跨國企業打到家門口。合資企業可以享受稅收、土地、行業準入、項目申報等特殊待遇,這勢必削弱民營企業競爭力。隨著外資并購步伐加速,尤其要給民營企業以同等條件。

    采礦:

    有色金屬;
 
  2007年3月,中條山有色金屬集團與韓國SKN簽署協議,SKN向北方銅業增資21420萬股(10.3億元),占增資后總股本的45%。在后山銅礦區勘探的合作中,中條山集團以探礦權和前期投入的勘查費用出資,占該事業55%的股份,SKN以后續勘探工作全部費用按現金出資,獲得45%的股份。中條山有色金屬集團公司總資產45億元,銷售收入48.5億元,利稅7.5億元(2006)。

    金礦:
 
  1993年,云南省發布《云南省鼓勵外商投資勘查開采礦產資源的規定》及相關《條例》。國土資源部將云南省確定為首家“外商投資勘查開采礦產資源的試點省”,并將相應的審批權直接授予省地礦主管部門。
 
  2001年,國際黃金價格每盎司271美元,2005年上漲到444美元,2006年4月突破600美元大關。隨著黃金和其他有色金屬價格不斷攀升,70多家國外礦業公司進入中國(2003),很大部分和黃金有關。他們在貴州、云南、青海、遼寧、湖南等地取得了相當程度的成功。東川播卡金礦、遼寧貓嶺金礦、云南潞西金礦、貴州爛泥溝金礦、青海灘澗山金礦、內蒙古217金礦等都有外資身影。
 
  除外資礦業公司,甚至國外的獨立探礦人也進入中國探礦,這些外國人介于盜礦淘金客和初級勘探公司之間。
 
  青海灘澗山金礦:被加拿大AFCAN間接控制,通過其子公司持有大柴旦礦業有限公司85%股份,中方合作方為海西州大柴旦金礦和青海第一地質勘查大隊。該礦二期已開工,年處理礦石80萬噸,年產黃金3噸多。
 
  陜西煎茶嶺鎳金礦:儲量達52噸。有外資澳華黃金的背景,建設規模為年采選礦石30萬噸,年產黃金3噸多。
 
  爛泥溝金礦:在黔西南州貞豐縣,被澳華黃金所控制,總投資8.15億元,年處理礦石120萬噸,年產黃金5~11噸,探明總儲量110噸,可開采15年。外資2002年進駐該地勘查鉆探。
 
  東川播卡金礦:2004年,東川市播卡鎮發現儲量估計超過300噸的世界級金礦(100噸即為世界級),價值數百億元。當地村民之前已進行小規模私自開采。此后209地質大隊和一些湖南小企業成立金星公司,邊勘探邊開采。2002年,加拿大西南資源公司(風險勘探公司)與209大隊組建合資公司,209大隊投入礦權,加方投入301萬美元搞“地質勘查開發”。由于勘探需要不斷追加投資,外方股份從60%增至90%。昆明市國土資源局指出:外資大規模勘探,形成大量砂石土堆積,造成地質隱患、威脅溝下農民安全,甚至可能阻斷金沙江,威脅下游梯級電站和三峽安全。但上面有的部門要我們配合外資工作,幾乎成了他們的代言人。
 
  我礦業領域最近幾年盲目引進外資勘探開采問題突出,黃金的外資政策不明朗。對黃金的勘探和市場銷售兩頭監管緊,但附加值最高的開采階段,政府未明確規定外資能否進入。實際上,中國國有大型黃金企業絕對有實力開采金礦。
 
  相比之下,2004年9月底,市場曾傳出中國五礦集團正在就收購加拿大諾蘭達礦業公司進行排他性談判的消息。加拿大的主要報紙載文強烈反對,使談判終止。

    煤炭:
 
  2006年初,山西省對外宣布,省內煤礦采礦權將逐步取消行政劃撥,走向市場,進行公開拍賣出讓。推行礦業權公開出讓制度,目的是實現礦業權有償取得,遏制礦業權隱形交易。
 
  2006年7月,山西省拍賣兩個近億噸級和一個千萬噸級的煤礦,日本、韓國的一些礦業公司相繼表現出了購買的意愿。此前山西惟一的一家由外資控股的大寧煤礦,合資雙方圍繞控股權已矛盾重重。此項拍賣隨即被叫停。
 
  2005年,日本伊藤忠商社向黑龍江省龍煤礦業集團進行投資,此次投資是日本企業首次投資中國的大型煤炭生產企業,但并未取得控股權。
 
  2005年5月,全球最大的鐵礦石生產及出口企業———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就與永煤集團成立合資公司——河南龍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巴方出資7億多元占20%的股權,成為進入中國煤炭行業中的最大的外國投資者。
 
  由于沒有明文的限制性的規定,已經有不少外資試圖進入煤炭行業。摩根大通證券亞太有限公司投資銀行中國部總經理方方曾透露,近期至少就有5億美元以上的資金希望進入中國的煤炭行業。
 
  由于目前國內沒有實行采礦權的市場化,國有礦山的采礦權事實上免費。如果外資進入,一方面分享了這些國民紅利,另一方面,在我國能源、礦藏日益緊張的今天,戰略上也是很不利的。企業花了大量的錢,全球性尋找能源和資源,但對我們自己的礦藏,政策上對外資并沒有太好的限制辦法。
 
  在我國2002年出臺的外商投資產業目錄中,煤炭及伴生資源勘探、開發被列入鼓勵類。外資進入煤炭領域(除焦煤行業外)可以取得控股地位,但各地政府也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操作。

    城市供水和污水處理:

 2002年3月,原國家計委在公布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中,將原禁止外商投資的供排水城市管網首次對外資開放。此舉意味著外資擁有了向用戶最終零售水的權力。
 
  蘇伊士集團(世界最大水務公司)從2004年起,已在中國參股15個城市的自來水公司。與青島合資建立中法海潤供水有限公司,日供水能力54.3萬立方米,占青島供水總量的90%;又投資數億美元在上海化學工業區成立了污水處理合資企業;其屬下的中法水務在三亞成立了供水合資公司,在重慶成立的中法供水有限公司,供水人口100萬。至此,蘇伊士集團完成了在中國的全面布局。
 
  2006年9月,常熟市準備將水務市場以6億元價格向法國蘇伊士集團轉讓49%的股權,使用期限30年(最后結果尚未見到)。據地方政府介紹,引進外資是為了引進資金,因為供水系統老化嚴重,污水處理成本高,每噸水供應成本0.8元,污水處理成本1元,投資與收益的差額太大,公司財務緊張。居民生活用水由2.05元上調為2.40,元污水處理費也將會提高。
    法國通用水務公司收購了上海自來水浦東公司50%股權。
 
  2004年12月,法國威立雅聯合其合資公司首創威水投資公司出資4億美元,共同獲得深水集團45%股權,期限為50年(威立雅5%,首創威水40%),也全球第二大水務并購案。
 蘇伊士集團、泰晤士水務、威立雅集團、柏林水務等世界四大水務集團先后染指中國。
 
  地方政府搞水項目存在貪大求洋傾向。水項目需要雄厚的資金實力,一方面期望通過“盤活存量”籌集建設城市建設資金,一方面,在招標中經常設立較高門坎,使國內企業望而卻步。如此下去,水務市場有被外資控制的可能。
 
  外資介入城市公用事業,使政府對價格和服務的監管遇到困難。2005年2月,香港匯津公司與長春市排水公司合作經營長春北郊污水處理廠,因企業與政府在履行合同方面發生爭議,外資污水處理廠遂全面停運,每日39萬噸污水直排松花江,造成嚴重江水污染。如果此類糾紛發生在國內企業頭上,企業絕對不敢不顧大局。
 
  國外此類教訓也不少。如1998年菲律賓馬尼拉水公司(國有)與外資合資,合資公司借口金融危機單方面提高水價76%,而酷熱的城市居民用水彈性極小,廣大貧民無力應付,引起騷亂。政府被迫于2002年12月花巨額代價收回水公司股權。同樣事例在加拿大、南美一些國家也曾出現過。
 
  建設部稱:“十一五”期間中國水務市場的投資規模將達到一萬億元人民幣,回報率目前已經超過20%。如是,洋水務看準了壟斷型公用事業私有化后向政府談判的優勢,謀求在中國分享水價上漲的蛋糕,最終還是要廣大消費者買單。這將使社會分配不公問題進一步突出。


鐵路:
武廣客運專線籌備組:武廣高速鐵路全長989公里,總投資約1166億元,規劃在2010年底建成通車。鐵道部授權中國鐵路建設投資公司作為出資者代表與控股股東,其中鐵道部出資51%,廣東、湖南、湖北3省以武廣客運專線所需土地的征地拆遷費用出資入股,其余資本金向境內外投資者募集,以解決投資不足的難題。

    大豆產業加入WTO后面臨滅頂之災:


  大豆早在1996年就完全開放,是中國農業第一個開放的領域,不到10年,業界對外資蠶食的擔憂已經變成了現實,隨著洋大豆的大舉進入,沿海就地加工的蓄意布局,跨國糧商對油脂行業的參股控股,使得大豆產業陷入被外資全面控盤的境地。
 
  中國的大豆出口量曾占世界80%以上,但從1997年開始成為大豆凈進口國,2006年進口達2827萬噸,10年增長10倍,中國進口大豆已占全球1/3。   
 
  2004年之后,國內油、蛋、肉等消費量節節上升,2006年底豆油上漲帶動糧油肉類紛紛漲價。同時,東北大豆產區遭遇空前的進口沖擊,大豆收購價持續低迷,種植比較效益持續下降,大豆種植面積不斷減少,豆農和大豆加工企業都苦不堪言。根本原因是跨國糧商基本完成了在中國的戰略布局,形成了大豆進口和加工的壟斷。
 
  跨國公司進入中國的目標:①傾銷更多的大豆;②搶占市場;③利用在華企業控制中國市場,實現國際貿易環節的利潤。
 
  中國企業在2002-2004年連續三次被國際豆商“逼倉”,2004年遭遇國際糧商和投資基金的瘋狂打壓。
 
  2003-2004年初,美國方單方面對中國紡織品設限,中美經貿關系一度緊張。國務院總理訪美,中國政府宣布向美國派出農產品采購團。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傳言:中國將采購150萬噸大豆。美農業部稱:該年度大豆收成不好,中國采購團到美國,大豆期貨價已達4300元人民幣/噸。中國代表團竟在這一價位簽下訂單,且未作任何套期保值處理。中國人離開后1個月,美大豆期貨價又回到3100元。事后證實:當年美國大豆產量創歷史紀錄。這顯然是國際糧商和基金聯手做“局”。據調查這次采購使中方多花15億美元冤枉錢,此后一年,參與采購的中國企業全面虧損達80億元以上,一半以上的中小大豆加工企業停產倒閉,國產大豆收購價大幅度下滑。跨國糧商則借機兼并企業,淘汰大量競爭對手。
 
  中國加入WTO后,世界各大糧商如美國ADM、嘉吉、邦吉、新加坡Wilmar、托福、來寶等大公司入股中國大豆壓榨企業。2004-05年,國家發改委兩次發布行業預警:國內大豆壓榨能力是實際需求的2.6倍以上,年綜合平均開工率不足40%。但外資乘我企業困難,加快并購我國大豆加工領軍企業。中糧集團旗下8個油脂加工企業均成為外資企業。同時外資又興建大型榨油企業。至2006年4月,仍在開工的97家企業中,外商獨資或參股的企業有64家,控制了中國85%的實際加工量。
 
  現在大型壓榨企業只剩一家(黑龍江九三公司)未被外資兼并。針對所謂“國際糧商給中國帶來了資金、技術、先進管理理念、就業、稅收,中國大豆企業技不如人”的說法,九三公司田仁禮指出:一個日產5000噸的加工廠,投資并不大,用工一般不超過250人。中國企業的技術和管理,并不遜于外資企業。
 
  國際糧商控制了從大豆主產地南美到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產業鏈。他們在南美國家發放生產貸款、修建鐵路港口,控制了當地絕大多數的大豆生產,南美豆農則低價出售大豆抵償貸款。糧商將南美大豆采購價控制在200美元/噸以下,然后操縱期貨交易,以300-400美元的價格賣出。
 
  當前,外資基本完成了在中國的戰略布局。ADM、邦基、嘉吉、路易達孚四大跨國公司(控制全球90%的大豆貿易),控制了中國60%以上的實際壓榨能力后,壟斷了中國80%的進口大豆貨源。跨國公司買入南美廉價大豆、享受巨額農業補貼的美國大豆,再高價轉賣給中國的壓榨企業,賺取壟斷的貿易利潤。留給中國的是壓榨行業的低利甚至虧損、本土大豆的滯銷。業內預測今后2-3年內,跨國糧商將可能完全壟斷我國大豆產業的布局。
 
  在合資企業中,外資股份一般不超過30%,表明跨國公司并不企圖賺加工環節的錢,主要目的是獲得進口大豆的話語權。由于外資已基本控制了加工企業,將危及上游種植業,甚至關系到國家的糧食安全。
 
  大豆加工企業實行外資化、集團化,其結果就是進一步壓低大豆采購價格。由于收購價格接近種植成本,農業稅減免和糧食直補的好處全被收購壓價吃掉。如此下去,東北的大豆種植業將面臨滅頂之災。預測2007年大豆播種面積將降低50%以上,再想恢復中國大豆產業將很困難。種種跡象表明,如不采取措施,更多農產品包括目前風光正勁的水稻,都有可能重復大豆的故事。 
  
   
    有關部門建議:
 
  實施大豆振興計劃、調控大豆進口規模、制定大豆補貼政策、扶持大豆龍頭企業、推進大豆科技創新、建立大豆種植基地、優化大豆產業布局。
 
  成立大豆協會,使協會負責對大豆進口實行統一對外、集體采購制度,對不通過招標采購的企業不發放進口許可證書,限制跨國公司對中國進口大豆價格的壟斷;利用轉基因政策,質量檢疫以控制加大對大豆進口的調控力度。
 
  加大科研投入,發揮中國非轉基因大豆優勢,強化大豆優質、高產、專用品種的研制,擴大國內種植面積,把東北三省建設成我國高油高產大豆種植基地,替代部分進口。
 
  扶持龍頭企業,實現專業化,集團化發展。在幾大集中產區選擇5~6家年加工50萬噸大豆以上的國有或國有控股企業,作為應急加工定點企業;開發大豆蛋白等高端產品,繞開壓榨業競爭,實施深加工。
 
  宏觀調控部門要通過對大豆進口、加工等市場信息的及時發布,鼓勵大豆加工企業參與期貨市場的套期保值,用期貨市場價格信息引導農民種植大豆。爭奪國際農產品市場定價權。
  

   


    零售業:外資占領高端,威脅我經濟安全


  對零售業外資超市在我國各中心城市布點設店、加快并購國內企業,擠占國內流通市場這一眾所周知的事實,一般人不很注意,好像零售業無關大局。實際上現代巨型零售企業所構建的商業和物流網,正在對制造業構成日益加大的壓力,在一定意義上說,在現代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新型流通-物流業,成為經濟的命脈行業。
 
  一、根據WTO協議,我國從2004年12月起,允許外資在華控股合資批發零售企業和設立獨資企業。實際上,在3年過渡期中,各地政府為完成引資指標,紛紛違規審批引進外資零售企業,給與最優惠的政策。而中國沒有對零售業采取有效的增強措施。外資商業企業市場份額不斷上升。
 
  到2003年,全球50家最大零售企業大部分已進入中國,設立了300多家大型超市。占領高端零售業80%以上。目前外資零售商在華擴張的勢頭沒有減緩的趨勢。2005年,零售業外商投資增長率達53%。
 
  2006年,我國社會消費零售額7.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1.7%;其中連鎖店100強增長25%。而前30家連鎖店即占社會消費零售額的9%,銷售額達6872億元。其中,11家外資大型超市,新開店鋪數量超過100家(家樂福33,沃爾瑪15,麥德龍6),單店銷售2.15億元,大大高于國內同業的增長速度。
 
  國際50家最大零售商業跨國采購集團中,2/3進入中國,在中國的采購金額已達到200多億美元。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張宏偉指出:外資巨型零售企業急速擴張,已完成了在中國零售市場的高端布局。它們重金買下城市黃金地段,吸納并控制中國制造商,建立配送體系、有的還與房地產商、銀行建立了長期發展戰略聯盟。他們逐步壟斷中國流通業的5條命脈:市場、人才、企業品牌、供貨商以及國內外市場渠道,對我國傳統商業服務業形成滲透和吞并之勢。我國主流輿論則過分夸大加入WTO的好處,閉眼不看其實質是外企賺中國人的錢、掌控中國市場。(2003)
 
  二、外資大舉進軍中國市場,并購是一個重要途徑。從2004年英國TESCO以21億人民幣收購樂購50%股權,囊括其在大陸25家超市起,近年來零售業外資并購活躍。并購企業實力強,涉及金額大,控制連鎖超市業的戰略意圖十分明顯。
 
  2006年,著名的外資并購案如:百思買控股江蘇五星電器、家得寶并購家世界家居、特易購增資并控股樂購、百盛收購輸出管理百貨店,沃爾瑪收購好又多等。摩根斯坦利與沃爾瑪的中國商業伙伴深國投聯手,收購20個大型購物中心;美資華平、凱雷基金參股王府井未果。
 
  據報道,2007年2月,沃爾瑪通告購買BCL公司35%股權,據稱金額達10億美元,該公司全資控股中國101家好又多超市,計劃2010年,沃爾瑪將實現對好又多的控股。沃爾瑪超市門店已達174家,將成為中國超市老大。
2007年3月,“7-11”收購上海聯華快客在穗全部店面,使“7-11”在廣州的全部店面數超過了290家,成為了廣州零售業老大。
 
  上海百聯集團所屬廣州世紀聯華超市,將被華潤萬家收購。華潤萬家在內地已經部署了多個萬家超市,同時還擁有沃爾瑪中國35%的股份。
 
  在現有的中外合資公司內,外方通過收購合作公司的股權,加快了獨資經營的步伐。
 
  三、我國零售業從資本實力、品牌實力、經營管理水平,尚沒有一家企業能與外商的綜合實力相抗衡。在外商推行本土化策略之后,國內企業即將喪失最后的優勢和領地,紛紛謀求與外資合作,以求活路。目前,各中心城市的繁華商業地段,“洋超市”拉走了大批客流,由于外資進入過多,國內流通企業市場和效益形成極大壓制,全國連鎖百強中有一多半企業利潤下降,一些企業陷入破產的邊緣。曾躋身2000年全國百強連鎖企業的北京城市之光、福建華榕等超市早已于2002年倒閉。
 
  外資超市在華投資完全靠銀行貸款。沃爾瑪交叉補貼,不惜虧損,擴張在華市場份額。家樂福對供貨商收取多項不合理費用,惡意轉嫁成本,我無相應法律條款(韓國曾對此類行為曾多次罰款)。
 
  外資零售商資金實力雄厚,且有強大的融資能力,有實力大量開店布點,可用國際收入補貼在中國市場的虧損。國內零售業航母百聯集團,2005年零售業收入600億元;但營業收入超過100億元的本土零售企業僅為10家。而家樂福、沃爾瑪等前11位外資連鎖超市在華零售額均超過了200多億元。沃爾瑪、家樂福的全球營業額達上千億美元。
 
  目前,國內零售商既沒有能力承受這種強大的競爭威脅,也沒有相應法制的制約。“敞開大門迎外資”的結果必然是以大欺小、以強凌弱。目前,中國本土零售企業已陷入全面被動,面臨空前生存競爭危機。
 
  業內預計,到2008年,全國副省級以上城市,會有一半企業被外資兼并;外資超市將社會總零售額的25%,香港郎咸平則預測:中國零售業市場全面開放5年后,外資企業將占據80%的市場份額。
 
  四、渠道為王,流通業實際上是國家的經濟命脈。它不僅影響工業生產,還能左右企業品牌的產生。跨國公司在華通過大賣場經營模式,利用占據終端采購渠道的主導地位,通過全球采購方式,間接或直接控制中國輕工業。如任其無限擴張,將極大削弱本國工業的競爭地位。
 
  發源于西方的現代大型零售商,其經營模式和舊式零售業有根本的區別。他們可以利用雄厚的資本實力和覆蓋全區域的經營規模,以及現代的交通、信息網絡,在公司范圍內形成內涵蓋超越國界的、統一高效的采購系統和物流控制系統。例如,沃爾瑪在巴西的20家超市可拿到美國3400家沃爾瑪同樣價格的商品,并在全球設立了21個辦公室監督為它提供商品的工廠。
 
  依靠企業自己的物流系統和信息系統,新型零售巨商擺脫了舊式零售業對層級采購批發環節及其代理商的依賴,可以從工廠直接進貨,甚至并購制造廠,從而大幅度地精簡中間環節,節約倉儲運輸成本,縮短轉周期;利用專門的零售追蹤分析軟件(根據歷史數據和氣候、地方消費習慣等市場各要素),準確判斷市場的未來需要量,及時調整進貨、控制合理庫存等,提高對市場預測的準確性和反應速度。
零售超市的贏利模式是“盡量不賺消費者的錢,賺廠家的錢”。利用自身的規模優勢,盡力壓縮進貨價格及前端制造環節利潤,以贏得低價競爭優勢。
 
  這種巨型零售企業的擴張,正在深刻地改變生產和流通的關系。在大幅度節約流通成本、提高生產-消費市場間的互動效率的同時,也使得零售業從過去“批發零售”環節的末端,提升到有能力左右生產廠商的地位,加強了流通領域對生產、消費雙方的影響力。在美國企業50強中,流通企業就占10家。
 
  2001年,法國媒體稱:“誰控制了法國的商業流通業,誰就控制了法國的經濟,誰就擁有了法國。”現代流通控制著市場、決定著生產、影響著金融。誰掌握了一國的流通主渠道,就相當于掌握了經濟命脈。這也決非簡單的爭奪市場份額和企業利潤,其核心是國家的戰略競爭。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國家,開放不到10年,本國的流通企業全軍覆沒,從而導致整個國家經濟經常震蕩,金融危機頻繁出現。
 
  中國的輕紡工業集中度低、競爭激烈。大型零售巨頭的崛起將形成“店大欺客”,進一步壓榨普通加工業的利潤和工資,惡化了輕工業的生存狀態。例如,深圳某電器廠調查,1996年前出口電扇利潤為20%,現不足5%。電扇、榨汁機和烤面包機的平均批發價,從10年前的60元左右下降到了35元;工人數量減半至1500人,但產量維持不變,工人月薪起薪250元(比當地最低工資水平低40%),一天工作18個小時。深圳沃爾瑪采購100萬輛
 好孩子”童車,采購價格是6美元,廠家明知賠錢還是接單,因為這樣方便從銀行貸款,眾多工廠在這種壓力下,必然出現一輪又一輪的淘汰。
 
  早在2002年,國務院領導對我國零售業過度開放問題做出過批示,但沒有具體措施出臺。前國家經貿委等發布文件,要求對城市商業網點加強規劃管理。授權各地方政府制訂相關的限制措施,但各地政府多與外資零售商結盟,上述文件實際上沒有起到作用。目前,盡快制定對違規外商的嚴格查處辦法,并大力扶持本國流通企業。


  附:行業排名:國美電器(銷售額869.3億元、820家店鋪)、百聯集團(770.9億元)、蘇寧電器集團(609.5億元)、華潤萬家(378.5億元)、大連大商集團(361.4億元)。
 
  外資企業:家樂福、大潤發、沃爾瑪、好又多、易初蓮花、麥德龍、樂購TESCO、百佳、歐尚、永旺、華糖。
 
  家樂福:最早進入中國的國際超市,在中國33個城市開了93家大賣場(2006)。其合作伙伴之一上海聯華超市,已成為中國零售業巨頭之一,擁有1000家店面。
 
  沃爾瑪:2004年總銷售額2400億美元(是1992年的5倍),130萬員工。1996年進入中國,2004年在9城市有25家分店,05年有56家分店,06年在36城市73家分店。2003年采購額達到150億美元。在中國銷售的產品95%以上是本地產品。與2萬家供應商建立了合作關系,每年采購中國商品出口金額約為90億美元,間接采購金額也超過90億美元。
 
  樂購Tesco:Tesco絕對控股樂購之后,專注于華北、華東、華南的業務發展。推出了“保證低價”的承諾:3公里內其他賣場相同商品價格更低,將退還顧客2倍差價。 
 
 
  貝爾斯登商業銀行和鵬潤投資集團建立一個戰略投資聯盟,在剛簽署的聯合投資備忘錄中,兩家各出資2.5億美元,建立5億美元的聯合投資基金,本地零售商(除家電零售外)都是投資基金關注的目標。
    其他在華的外資大賣場商鋪有:
    歐尚(法國),21家(2004)
    萬客隆(荷蘭),計劃2010年開30家
    宜家(德國),計劃2010年開10家
    易初蓮花(泰國),約100家(2006)
    百安居(英國),計劃2010年開126家
    樂華梅蘭(法國),計劃2010年開20家
    麥德隆(德國),計劃每年開10家
    伊藤洋華堂(日本),已有11家,計劃2008年開500家

各大外資零售企業在中國城市的布點 
沃爾瑪(美國):北京、哈爾濱、長春、沈陽、大連、天津、濟南、青島、南京、南昌、長沙、福州、廈門、昆明、
 深圳、東莞、汕頭等
家樂福(法國):上海、北京、天津、沈陽、大連、重慶、武漢、南京、寧波、無錫、青島、珠海、東莞、新疆等
麥德龍(德國):上海、南京、武漢、成都、杭州、寧波、無錫、福州等
普爾斯馬特(美國):北京、天津、昆明、成都、沈陽、哈爾濱、新疆、中山等
萬客隆(荷蘭):北京、天津、石家莊、沈陽等
百盛(馬來西亞):北京、上海、大連、無錫、青島、重慶、成都、西安、揚州、貴州、蘭州、沈陽、淄博、綿陽、呼和浩特、合肥、太原、鞍山、烏魯木齊、德陽、長沙、濰坊、長春、天津等
百安居(英國):上海、蘇州、昆明、深圳、杭州、青島、武漢、廣州、北京等

    郵政和快遞:


  快遞業是郵政業中的新興業務。2004年,中國快遞市場營業額為260億元,同比增長27.5%;05年營業額同比增長25%。
 
  目前,中國快遞業已形成由中國郵政、民營企業、外資巨頭及其他國有企業四分天下的局面。中國郵政的壟斷局面受到挑戰。
 
  民營快遞:10多年前民間快遞從華南、華東大城市興起。目前全國快遞企業超過5萬家,從業人員300萬,占國內快遞市場80%份額。上海民營快遞在同城快遞市場中占95%,在城際快遞市場中占70%的份額。
 
  外資快遞占領中國快遞市場。中國加入WTO,承諾向外資開放郵政。以UPS(美國聯合包裹)、FedEx(美國聯邦快遞)、DHL(德國敦豪)、TNT(荷蘭天地快運)四大國際巨頭為代表的國際快遞公司迅速進入中國,聯手中外運、中鐵、中國民航等國內企業,已完成投資布局。目前各外國巨頭主要從事國際快遞業務,十幾年內已占領中國國際快遞業務市場的80%,下一個目標是搶奪中國國內快遞市場。
 
  UPS于1988年即和中外運建立合資企業,最近幾年業務量增長達35%以上,已在20個城市設代表處。2004年UPS宣布出資1億美元收購中外運合資公司的股份,實現獨資。UPS擁有包括一個專用衛星和50萬英里通訊網的專有全球資訊網,可與全球1300個配送點隨時聯絡,顧客可在網上隨時查到包裹所處位置和狀態。UPS計劃在華投資5億美元,于2007年在浦東國際機場建立轉運中心,是其亞太區四個轉運中心之一。
 
  FedEx擁有600多架飛機和龐大的卡車運輸系統,是占支配地位的機場對機場貨物運輸商。FedEx已在中國220個城市設了網點,計劃還要新增100個城市的服務點。FedEx在美國和亞洲之間已建成完備的網絡,設有服務于北京、上海及深圳機場的航班,計劃在上海建設中國最大的快件處理中心,并和廣州新白云機場簽約設立轉運中心,此為其亞太轉運樞紐。
 
  速遞業和物流業的成長關系密切。2005年12月起,中國物流業向外資全面開放。國際50家最大零售商業跨國集團已有2/3進入中國,在中國的采購金額已達到200多億美元。中國物流市場增長率達20%,業內預計,2010年中國物流市場規模將達1.2萬億元;未來10-20年全球航空貨運年增長6%,速遞業增長12%,中國的速遞業務增長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兩倍。
 
  速遞業務不僅局限于郵件,必將向高附加值產業物流延伸。例如電子產品過去是幾級分銷,現在生產企業直接交快遞公司打包進庫,根據訂單委托快遞公司發貨,形成一套完整的快遞程序。
 
  在新《郵政法》起草中,關于中國郵政地位問題爭議較大。2005年7月,CAPEC(亞太國際速遞商協會,國際快遞巨頭代言人)發表聲明,對中國《郵政法》修改最敏感的部分提出建議,要求郵政企業分業經營、限制郵政專營、建立獨立的監管部門。要求郵政改革每一階段的所有商討工作充分透明,讓包括國際快遞商和物流提供商在內的各利益關系方有機會發表意見。
 
  業內人士指出,此舉表明國際資本以建言中國郵政改革為名,試圖插手中國的信函業務。信函業務屬于政府職責內的“公共服務”,不可能完全市場化。目前,世界上的郵政基本業務都是虧損的,為保障郵件安全,很多國家政府要通過不同的方式加以貼補。中國郵政業目前仍將郵政資費作為郵政業收入的主要來源,中國信函業務收入占郵政業務總收入的比重逐年減少,現已不足10%,這與沒有建立合理普遍服務補償機制有很大關系。建立和完善郵政的四大機制(普遍服務機制、特殊服務機制、安全保障機制以及價格形成機制)應該是當務之急。

    咨詢服務


  2006年3月兩會期間,全國工商聯提案:四大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幾乎壟斷了我國海外上市企業的全部審計業務……大量國家重要信息已處于開放狀態,國家安全令人擔憂”。 
   
 
  自90年代初,全球知名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畢馬威、德勤、安永),外加安達信,陸續獲準在華設立合資會計師事務所。由于本土會計師事務所屢屢被曝光會計丑聞,如銀廣夏、鄭百文、藍田股份等案,2001年中國證監會發文,要求上市公司IPO及再融資時,財務報告除國內會計師事務所進行法定審計外,還必須由國際會計師事務所進行補充審計。一些銀行也發布了類似規定。借助這些優惠政策,“四大所”在華業務排名迅速升至前四名,穩居榜首。
 
  長期以來,國外的四大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幾乎壟斷了我國海外上市企業的全部審計業務,而這些企業有的又往往是我國的關鍵行業,如能源、金融等。通過審計業務,外國機構可以獲取到關鍵行業幾乎一切重要的信息。如我國能源規劃的戰略布置、國有銀行過去不宜披露的資金用途等等。現在,大量的國家重要經濟信息已處于開放狀態,國家經濟安全令人擔憂。
 
  近期,“四大所”在國內外丑聞不斷,包括違反獨立性的規定、缺乏應有的職業謹慎、與造假公司合謀等案例。面臨誠信危機。2005年7月,財政部責令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整改,財政部公告指出:一些會計師事務所在審計中存在審計程序不到位、收集審計證據不充分的問題,特別是對一些上市公司利用關聯方交易虛增利潤、避免連續虧損等問題,缺乏應有的職業謹慎態度,發表了不恰當的審計意見。其實就是針對普華永道關于黃山旅游、京東方兩家上市公司的審計案。
 
  德勤卷入科龍案:經證監會調查,科龍電器存在重大財務違規問題,德勤正是科龍的審計機構,名譽掃地。
    畢馬威陷入錦州港案:其在美國涉嫌非法避稅遭調查。
 
  安永:2005年陷入通用電氣子公司等債權人訴安永欺詐案,案值達3.8億美元。
 
  業內人士指出:對于職業會計師而言,職業道德系安身立命之本,但“四大所”在巨大的利益誘惑下也未能潔身自好,失去獨立第三方立場,為了利益經常容忍客戶的違規行為,甚至采用“灰色手段”幫助審計對象避稅、遮蓋財務問題。又由于國內相關法律不健全,會計師事務所遭到起訴的案例極少,


    金融業情況

    1. 中國銀行機構吸收外資情況:
 
  至2006年9月,國內被外資參股控股的金融企業共67家,包括16家銀行、4家信托公司、19家保險公司、19家基金管理公司和4家汽車金融公司。外資金融投資者的興趣涵蓋了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和信托公司等所有領域。
    (1)五大國有商業銀行中,四家已成為合資銀行,外資股權接近25%上限。
    中國工商銀行:高盛、安聯、運通(美)投36億美元,持10%(2005.8)
 
  中國建設銀行:美洲(25億美元9%),淡馬錫(14億美元5.1%)共39億美元,持14.1%;境外發行股票獲65億美元(2005.7)
 
  中國銀行:蘇格蘭皇家(31億美元10%),瑞銀和亞行(5%),淡馬錫(新加坡)擬投31億美元。
    交通銀行:匯豐(19.9%),境外上市(17.5億,11.23%)。(2004.8)
    (2)其他股份制銀行大部成為中外合資銀行。
 
  廣東發展銀行:花旗牽頭的財團出資242.67億人民幣,獲85.5888%股權;外資股:花旗20%,普華8%,IBM信貸4.74%(2006 11)。特準外資股突破25%。
    浦發銀行:花旗投 6億RMB 占4.62%股權(2002.12)
    深發展:新橋(美)占17.89%股權(2004)
    興業銀行:恒生16.26億港元占15.98%,
 新加坡投資占5%,國際金融公司(世行下屬)4%(2003.12)
    民生銀行:國際金融公司占1.60%,淡馬錫占4.55%(2003)。
    渤海銀行:渣打19.9%(2004),
    華夏銀行:德意志銀行2.2億美元 ?%(2004-05)。
    (3)地方商業銀行大量成為合資銀行。
 
  如:西安商業銀行(2002),北京銀行(2005),杭州市商業銀行(2005),濟南市商業銀行(2004),南京市商業銀行(2001),哈爾濱市商業銀行(2005),南充市商業銀行(2005)等。
 
  進入中國的外資銀行不再局限于大型混業經營的金融集團,專業化外資銀行更加專注于某一特定領域。
    (4)外資在各類基金、證券公司、保險業,不同程度地介入。
    基金:合資基金公司20家38.5%,中資基金公司32家,61.5%
 
  保險:前10名保險公司5家合資(平安、太平洋、新華、泰康、華泰);全部保險公司中,外資保險公司40家,49%,中資保險公司42家,51%。外資占保費收入7%。

    2.在華注冊外資金融機構
 
  在華注冊的外商獨資、合資銀行機構共14家,下設17家分支行及附屬機構;22個國家和地區的73家外資銀行在中國24個城市設立了191家分行和61家支行;41個國家和地區的183家外資銀行在中國24個城市設立242家代表處。在華外資銀行存款總額達到334億美元,貸款余額為549億美元。外資銀行的人民幣業務發展迅速,2001年底以來增長4.6倍,年均增幅高達92%。截至2006年9月末,在華外資銀行本外幣資產總額達到1051億美元。

    3.在華外資銀行轉制,獲準全面經營人民幣業務:
 
  據銀監會:外資銀行的人民幣業務發展迅速,2001以來增長4.6倍,年均增幅高達92%。
 
  2007.4,匯豐、渣打、東亞、花旗4家外資銀行,成為首批獲得法人營業執照的外資銀行正式開業。銀監會目前還在審理南洋商業銀行、中信嘉華銀行、新加坡大華銀行的相關轉制申請。在華其他銀行(恒生、日本瑞穗實業、日本三菱東京日聯、新加坡星展、荷蘭、永亨、新加坡華僑、美國摩根大通)正在進行改制籌建。
    對外資銀行開放人民幣業務的城市共有25個(其中5個城市屬提前開放),
 外資銀行經營的業務品種超過100種,111家外資銀行機構獲準經營人民幣業務。
  
    4.外資金融機構對中資銀行的競爭和沖擊:
  根據有關規定,外資銀行分行、外商獨資銀行和中外合資銀行系營業性機構,經批準可按規定在中國經營存款、貸款、結算、托管和代理保險等業務,并可在符合開業時間、盈利狀況和審慎經營等方面的條件后申請開辦人民幣業務。
  中國還允許外資銀行在華開辦金融衍生產品交易業務、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托管業務、個人理財業務、代客境外理財業務、電子銀行等業務,促進了外資銀行業務品種和服務方式的多元化。

   外資銀行開業之初,短時間內受制網點設置及人力配備,對中資銀行的沖擊力度有限。但目前各家外資銀行都在大肆擴充網點。人才流失將成為中資銀行之痛。匯豐(中國)3219員工中,96%以上為本地人才,京滬穗深四地的中資銀行將成為“挖人”的重災區。外資銀行在辦公條件和待遇上遠遠高于中資銀行,據調查外資行的薪水是在中資行的3倍以上,挖來的人同時帶來現成的客戶資源,以爭奪目標客戶。
 
  外資銀行決不僅把業務局限在高端客戶,早已把觸角伸向更多的領域,2005年底幾大外資銀行已分別招聘和儲備了數百位專業人員,花旗匯豐的數據服務公司已有上千名工程師,決不只是為高端客戶服務。

  5.對我國金融安全構成威脅
 
  外資大批進入國內金融機構,對金融體制改革起到積極作用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不容忽視的風險,包括:外資控制我國金融市場的風險加大、財富外流、中資銀行優質客戶和核心業務的流失等。
  (1)加入WTO過渡期,單個外資機構在中資銀行的持股比例不得超過20%,多家外資機構累計持股不得超過25%。入世過渡期已結束,2007年開始,上述比例限制將不再有效,屆時在華設立機構將成為外資銀行進入中國市場的主要形式。一方面外資銀行通過對中資銀行持股掌握中國金融業的基本情況,另一方面外資銀行通過新設機構迅速擴大在華市場份額。將來外資銀行控制中國金融市場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2)財富外流。政府斥巨資對其進行股份制改革,包括財政部發行2700億元特別國債、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一萬多億不良資產的剝離、中央匯金公司對中、建、工行注資600億美元。國有商業銀行海外上市,改革成果為上市前戰略入股的外資機構所分享。
  (3)核心業務流失:外資大舉進入將爭奪中資銀行包括信用卡、住房信貸、資產抵押證券化、代客理財和私人銀行等核心業務。一旦這些核心業務和優質客戶為外資銀行所壟斷,將不利于中資銀行的長遠發展。
 
  各行信用卡中心及其業務多被外來金融機構控制,如;花旗銀行/浦發和廣發、匯豐銀行/交行、蘇格蘭皇家銀行/中行、美國GE公司/深發行、恒生銀行/興業銀行,美國運通硬是通過參股工行在我境內順利發行了運通卡,等等。使用信用卡的信息數據,可以成為一個國家經濟流通領域的風向標,這將使國內經濟的軟脅及薄弱環節顯露無遺,我國金融安全由此而受到嚴重威脅。
 
 盡管國家先后出臺了《外資金融機構管理辦法》、《境外機構入股中資金融機構管理辦法》和《外資銀行管理條例》,但對調控很不得力。
 
  世界各國向來都對外資并購持謹慎態度,特別在金融領域,各國更是設置重重關卡,限制外資銀行對本國經濟的滲透。美國更是設置了重重關卡和苛刻條件。歷史上,一些國家盲目過渡開方金融市場已經帶來了沉重教訓。在國內尚缺乏健全的金融監管體系、本國金融業缺乏競爭力的情況下,盲目、過度的開放本國金融市場,不但不能對經濟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反而有害于本國經濟的健康發展,成為導致經濟波動和長期停滯不前的根源。


  跨國公司的壟斷有可能獲取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不宜對外披露的信息,增加了國家的潛在風險。如IBM目前同時壟斷我國銀行業大型機市場和大型機服務市場。作為中國關鍵經濟領域之一的銀行業僅由一家外國公司提供關鍵產品,又幾乎僅由一家外國公司提供關鍵產品的服務,在全世界恐怕也是十分罕見的。IBM對我國銀行業市場的壟斷,客觀上造成了我國金融運行存在較高的安全隱患。因為當國家間戰略出現沖突時,IBM肯定要服從美國國家戰略。
 
  譬如,80年代末,IBM曾經一度撤回其全部專家,中斷對我國銀行業IBM大型機的服務。


    廣發銀行:花旗獲控制權  
  
 廣東發展銀行是股份制銀行。由于財務狀況糟糕(核心資本充足率不到3%,不良資產率接近20%,資金缺口約600億),2005年開始,該行宣布引資重組,出讓85%股權,并提出外方可擁有管理權。花旗集團(241)、法國興業銀行(235)和平安保險(226)率領的三大競標團展開激烈角逐。
 
  2006年11月16日,花旗集團牽頭的財團以242.67億元,拿到廣東發展銀行85.5888%的股份。花旗財團組成:花旗集團、中國人壽和國家電網分別持股20%,中信信托持股12.8488%,普華投資8%,IBM信貸4.74%(原宣布花旗36%、中國人壽20%、中糧10%,中國國電、中信信托、中國節能投資公司、中國普天集團持股19%,這就突破了外資控股不得超過25%的上限)。
 
  花旗獲得對廣發行絕對的經營控制權。董事會11個席位,花旗占3席,據報道,董事長可能由花旗派人擔任。花旗在風險管理、財務控制、內部控制、公司治理、信息技術、資產負債表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和金融創新等八個方面占有主導權。
 
  2006年12月美國財長保爾森訪華,在記者招待會上公開表示,關注廣發行并購一事,顯然出讓廣發行成為中國方面迎接此財長的“見面禮”。
 
  據報道,“此次收購成功無疑對外資收購中資銀行具有指導性意義”,已經在中國其他股份制商業銀行中持有少數股權的匯豐、德意志等外資銀行將紛紛要求增加持股,2006年WTO過渡期結束,外資投資國內銀行業可能成為一個潮流。 
 
 
  花旗非常看好中國的個人零售銀行市場。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花旗與招商銀行談判合作的條件之一,是希望其在中國市場發行的花旗信用卡取代招行信用卡。
 
  關于墨西哥、日本和東南亞金融危機發生過程的描述性的資料汗牛充棟,所有這些國家無不是過早地開放了金融市場給了索羅斯這樣的金融大鱷以上下其手的余地。

    外資并購基金在中國的活動:

    2006年,全球企業并購額已高達3.46萬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外資對華投資方式(中國吸引外資形式)也發生變化。多年來中國吸引外資一直以跨國公司直接投資為主,近幾年此類FDI增長趨緩,其他形式資本進入方式增多,如QFII,企業海外上市及再融資,海外風險投資,海外收購基金等。這預示中國吸引外資的結構將可能發生重大變化。
 
  這一輪進入中國的國際資本中,各類并購重組基金是主力。2004年,亞洲私募基金募集65億美元,其中收購基金占56%,中國共有13億美元流入。近兩年此類基金在中國空前活躍,據香港AVCJ資料:2005年底,亞洲私募基金所管理的資產超過1,200億美元,2006年新投資則首度突破200億大關。2006年前11個月,共計35支投資亞洲市場的私募基金募集121.61億美元,在中國大陸投資111個案例,投資規模達117.73億美元,在亞洲僅次于日本。 
 
 
  到2006年末,中國加入WTO的5年保護期結束。隨著人民幣升值預期和中國經濟轉型的契機,中國將成為海外私募基金—-購并基金追逐的重點。
 
  已進入中國的主要外資并購基金:高盛、華平、凱雷、貝恩資本、德州太平洋。KKR和黑石已在香港設辦事處。每家私募基金都有20億美元左右的資本(不含房地產資金),單筆交易額越來越大。
 
  考慮到杠桿效應,擁有10億美元的巨型基金,具備收購中國本土最大型公司的能力。有人預測,2015年以后,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二大私募基金活動領域。
   
 
  并購資金的投資領域涵蓋金融、流通、制造、房地產、傳媒等各領域。并購資金的主要投資對象是成熟行業中的領先企業:快速消費品行業(如飲料類企業)、流通企業(如家電連鎖企業)、國企(如哈藥、徐工,以股份制改造進行)、地產類企業中的“潛力股”等。所到之處,深刻改變了企業的資產構成、經營模式和產業競爭態勢。
 
  收購企業大體的操作程序:確定目標、籌集資金、壓價購入目標公司(參股或控股),通過一系列股權變換進行結構重組,包裝(做好經營業績)賣出,或上市(IPO)套現。標的公司選擇的標準:公司與行業具備清楚穩定的價值鏈;其核心本業相對健康;擁有更大的未來成長空間;股價有增值空間。
 
  私募基金對投資目標企業的判斷,主要取決于對企業家的判斷,盡力和管理層溝通,在股權、薪酬方面給以有誘惑力的承諾(除非原管理層需要換班)。談判的焦點是控股權。實際上,收購基金的經營方式是通過對企業的資本運作賺錢,帶有很強的投機性。他們最看中的是套利空間,對企業的“改制重組”只是副產品。
 
  從企業角度看,接受并購資金苛刻的條件而獲得迫切需要的資金,意味著用企業的產權換取未來的收益,是甘冒失去企業掌控權的風險,博取企業的發展空間。所以要冒這樣的風險,根本原因還是國內的融資環境或資本市場,沒能滿足企業成長對資金的迫切需求。于是發達國家雄厚的資本實力,成為吞噬各后進國家企業和財富的無往不利的武器。
 
  外資并購公司憑借強大資金實力,瞄準行業排頭兵,力圖獲得行業壟斷地位,并力圖獲得對企業的獨資經營的權力。國際基金收購中國企業,本質上是為跨國產業資本入主中國打前站。國際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財力雄厚,沒有默契是不可能的。
 
 
  對中國實業界而言,國際私募基金正向我們步步逼近。其投資目標不是“幫助中國企業改善治理結構”而是榨取中國財富,客觀效果也非田園牧歌式的“禿鷹效應”,而是幫助外國資本控制中國產業的前鋒。
 
  中國的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今天,中國企業將控制權出讓的現象是反常的。一部分可以擔當國家利益的重任的龍頭品牌、核心品牌很多已經淪陷外資之手,值得關注和深思。應該警惕,我們一旦做出的是一個錯誤的決定,換回損失將是極其艱難的。尤其是面對高盛等這些老謀深算的國際巨頭,我們甚至付出數倍的代價也難以作到。千萬不要做錯了再吃后悔藥。


    典型案例:
 
  南孚案:1999年由地方政府主導對南孚改制引資,經過幾次交易,2002年以摩根士丹利為首的國際基金對南孚實現控股。原希望引進外資幫助上市未實現,2003年,外國基金將所持股份轉讓給南孚的競爭對手—美國吉列。南孚雖保留品牌,但已失去自主發展的能力。
 
  深發展:2004年4月,被深圳市政府轉售于新橋資本,為國際基金控制的中國商業銀行第一例。2005年9月,GE金融進入深發展股東行列,成為接盤新橋、控股深發展的有利人選。
 
  阿里巴巴:2005年8月,其大股東日本軟銀將所持阿里巴巴40%股權以10億美元轉讓給雅虎,套現離場。
    現國際私募基金已對中國的許多產業形成了圍攻之勢。
    工程機械:凱雷入股行業龍頭徐工;
    食品業:高盛、鼎暉已進駐雙匯和雨潤食品(行業第一、第二);
    水泥業:IFC與摩根士丹利共同向龍頭企業海螺水泥注資2億元人民幣;
    銀行業:德州太平洋下的新橋收購深發展;
    擔保業:凱雷向中科智擔保集團(中國最大民營擔保機構)投資2500萬美元;
    歐洲私人資本PAG已杠桿收購號稱國內最大的嬰兒用品公司——好孩子;
 
  對房地產投資:至2007年2月,來自摩根士丹利房地產基金、長江實業與和記黃埔、美林國際、美國私募基金華平集團等,對國內房地產業的投資已達到了42億元人民幣。我國關于限制外資并購房地產的許多政策與條令未能起到實質性的作用。


    主要并購資本情況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
 
  全球第一大投資銀行、證券公司。成立于1935年。總資產7754億美元。在全球30個國家設有600多個辦事處,5萬多員工。
 
  投資銀行的主要業務是:企業融資(股票或債券)、并購顧問、股票和債券交易、房地產金融、直接投資及資產管理。2004年世界投資銀行前三名(股本和長期負債總額):摩根士丹利1108億美元;高盛1058億美元;美林1026億美元(均為美國公司)。
  在中國,與建行和幾家企業聯合組建國際金融有限公司(中金公司,投資銀行)。 
 
 
  在華并購案例:注資蒙牛;和鼎暉共同投資永樂電器;投資雨潤集團、平安保險、南孚電池、海螺水泥、恒安國際、山水水泥等。

    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全球第二大投資銀行和證券公司。成立于1869年,總資產3000億美元,在世界24個國家設有42個分公司或辦事處,共2萬多名員工,2000年名列世界500強第112位。
    1984年在香港設亞太地區總部,1994年在北京、上海設代表處。
 
  在華業績:促成中銀香港海外上市、交通銀行境外私募和海外IPO、協助日產入股東風汽車、收購長城81億、華融19億元不良資產、收購中移動(香港)8省移動網絡、協助戴-克向北汽投資、TCL與湯姆遜合資、匯豐收購交行20%股權、聯想收購IBM個人電腦部;中移動、中石油、中國銀行、平安保險國內IPO、中興通訊在香港IPO、中石油后續股票發售;以及近40項大型債務發售交易。
 
  2004年12月,獲準成立合資公司—高盛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高盛:高華=33:67),取得在中國承銷A股和B股交易資質。高華6個自然人持有股份均來自高盛的商業貸款。如此高盛繞過“中外合資金融機構中,外方持股上限為33%”的規定,成為首家絕對控股中國證券公司的海外投行。
 
  參股工商銀行,估計從工銀行上市賺39-57億美元。同時,持有中國平安保險6.8%的股份、網通2.4%股份、中芯國際4.0%股份、對粵海的重組、牽手英聯等財團持股無錫尚德。
 
  與大陸各家銀行、大型企業關系密切,是中國銀行、中石化、中石油的上市承銷商;聯想集團、中國網通的投資顧問;并資金協助工商銀行、長城資產管理公司處理不良資產。
    高盛在華并購企業行動:
 
  (1)肉類加工業:為并購雙匯集團,糾集鼎暉基金Ⅱ、香港羅特克斯聯合中標,繞過要約收購30%限制,獲得雙匯的控制權。高盛并持有雨潤13%的股權(雙匯在國內最大競爭對手),從而獲得在華肉類加工業主導地位。
 
  (2)房地產業:收購華融、長城近百億不良資產中,約50%屬于地產;白廳基金(高盛持股50%以)購買上海百騰大廈、持股21世紀中國不動產公司(外資在華房地產中介公司)。
    (3)對A股企業投資:美的電器、福耀玻璃、陽之光。
  2006年4季度,摩根士丹利盈利增長26%,高盛股價上漲59%,其薪水開支總計165億美元,每位員工平均薪酬為62.2萬美元。

    在華的國際私募基金:凱雷、KKR、華平、黑石、德州太平洋、銀湖。   

    凱雷投資集團(Carlyle Group):
 
  成立于1987年,創辦人:大衛魯賓斯坦因。現擁有39只基金,管理資金總額390億美元,位列世界私募基金公司前茅。業務遍及世界各地。
 
  凱雷號稱“總統俱樂部”。其經營思想是:“如果你把有錢人和有權人聚到一起,有權人能得到錢,有錢人能得到權”,也就是中國人熟知的“權錢交易”。
 
  成員包括:美國前國防部長弗蘭克.卡路西(助凱雷成為美國第11大軍火商);前總統老布什(助凱雷、摩根大通以4.3億美元收購韓國韓美銀行,再以27億美元賣給花旗集團);英國前首相約翰.梅杰(助凱雷在歐洲設立11億美元的凱雷基金),以及菲律賓前總統、美國前國務卿、泰國前總理、德意志銀行前行長以及IBM、雀巢、波音、BMW、東芝等世界最大企業的高官。
  2000年凱雷進入中國。到2006年6月,在中國投資21個項目。在中國的投資項目一般不超過5000萬美元,凱雷偏愛和別的投資機構聯合行動以降低風險,偏愛投資行業領先或者技術領先的公司,且有很強的控制欲。
 
  2005年8月,凱雷和軟銀聯手注資順馳置業。2005年,凱雷和保德信以4.1億美元購入太平洋人壽的24.975%(非一次性投入),被質疑為賤賣;入股中國最大的實木地板生產企業安信地板;2006年用2.75億美元絕對控股中國工程機械龍頭徐工機械,遇到全社會抵制。從中獲得的基本經驗是:“項目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政府關系的搭建”。

    KKR(Kohlberg Kravis Roberts & Co):
 
  成立于1976年,是全球私募基金業的開創者。業務主要加拿大、歐洲等地。擅長管理層收購。其投資者包括企業及公共養老金、金融機構、保險公司以及大學基金。30年累計完成146項私募投資,交易總額2630億美元。至2006年9月投資270億美元,獲得700億美元回報。
 
  2006年初,KKR在香港和東京設立了分支機構,投資重點日、中、韓。公司網站宣稱,投資原則是“控股行業中的龍頭企業”。
 
  2006年,在山東濟南鍋爐集團改制并購案中失敗。濟南鍋爐集團為國家大一型企業,在循環流化床鍋爐(CFB)領域國內領先。2005年醞釀改制,在初選戰略合作伙伴名單中列入KKR。后外資公司全部出局,后一家國有企業參股。
    在中國聘請的高管:
 
  董事總經理劉海峰:曾任摩根士丹利亞洲部聯席主管,領導蒙牛、平保、南孚、海螺水泥、恒安國際、山水水泥等投案資。   
    董事總經理路明:曾任摩根大通亞洲投資部合伙人,常駐香港。
    John
  Bond:曾任匯豐控股主席,現沃達豐集團主席、上海市長國際商界領袖顧問委員會主席、中國發展論壇委員、香港行政長官國際顧問委員會成員。
 
  中國區資深顧問:柳傳志(全國工商聯副主席)、田溯寧(中國網通前副董事長兼CEO)。
   
    華平投資集團 (Warburg Pincus):
 
  號稱美國歷史最久的私募資本之一。1995年至今,華平在20余家中國公司投資超過5億美元,包括亞信科技、卡森實業、港灣網絡、富力地產。2004年12月聯手中信等收購哈藥集團55%股權,創第一宗國際基金收購大型國企案例。2006年投資國美電器和銀泰百貨。2007年以3000萬美元,以股權投資的方式部分買下中凱開發,獲得了一個具備中國房地產開發資質的殼。進一步展開在華地產投資業務。
 
  目前,華平集團在中國及全球范圍內的投資集中在醫藥及生命科學、通訊及高科技、金融服務、制造業、媒體及商業服務、能源和房地產等行業,用于投資的基金包括目前管理的100余億美元及新近募集的80億美元。

    德州太平洋集團:
    在全球所管理的資金超過300億美元。
 
  旗下的亞洲投資機構--新橋投資,命名為德州太平洋-新橋(TPG-Newbridge)。新橋集團成立于1994年。1999年出資5000億韓元收購南韓第一銀行51%的股權。中國網通收購亞洲環球電訊,新橋投資出過力。收購深發展銀行為中國上市銀行外資並購第一案。參與過聯想收購IBM個人電腦。 
 

    黑石集團:
 
  成立于1985年,管理總資產規模達700億美元。聘用特區財政司前司長梁錦松。

    漢鼎亞太:總部在美國,1985年由徐大麟和Hambrecht &
 Quist合資成立,總規模約21億美元,管理過19只基金,投資回報率超過30%,投資星巴克、希爾頓中國區酒店等。2007年初募集到5億美元,成立了亞太增長基金V,用于在大中華區、日本和韓國等北亞地區的私有股權和并購方面的投資活動。

    貝恩資本:
 
  成立于1984年,資產超過250億美元。已完成200多個股權投資,總值超過170億美元。2006年初以30億美元先進收購著名半導體公司—-德州儀器旗下的傳感器與控制器業務部門。
 
  2006年12月,據傳正在募集10億美金的首只亞洲基金,專注于投資中國與日本。
  參與海爾收購美泰克。


    【資料:國際私募基金】
 
  國際私募基金在全球資本市場具有巨大的影響力,已引起全球實業界對此關注。2006年,全球并購交易額達3.37萬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其中私募基金參與的并購交易金額達5600億美元(2005年為3536億美元),美國高額并購的前六筆中,有五筆出自私募基金之手。據悉在英國非上市企業當中,所雇用員工每5人當中就有1人所屬公司為私募基金所擁有。 
 
  華平總經理:BRIC(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是全球私募基金競逐的焦點。BRIC人口多,市場大,資源豐富,經濟增長潛力大。尤其看好中國和印度。 
 
  由于全球性流動資本過剩,歐美銀行利率低,基金到銀行借錢容易。過去幾年,國際股票投資回報率平均為
 17.1%,房地產投資回報率為6.1%,而私募基金的平均凈回報率據說高達
 37.5%。故國際私募公司能夠籌集巨額資金,再通過杠桿投資作用,實際操控資本可再放大3、4倍。
 
  并購基金投機性極強,因為其投資人跟基金的管理團隊之間有一個關于定期收益的協議,這對于并購基金的管理者來形成很大壓力。所以一般講究快進快出。按慣例購入的優先股,其套現周期一般設定在半年到一年的時間左右,快的要求一上市就拋出。所以,并購基金最看中的是套利空間,企業的“改制改組”只是副產品而已。
  
 國際私募基金的任務是替投資人“以錢賺錢”,他們被成為企業界的“禿鷹”,“讓好公司更好,讓壞公司提早出局”,執行“物競天擇”的使命等,但這在很大程度上是漂亮的借口。私募資金在發展中國家的作用,本質上是通過資本市場實行對本土企業的控制,為跨國生產企業的全球擴張充當前鋒。
 
  美國“股神”巴菲特認為:私募基金購并企業是短視的投機性交易,對提升企業長期價值毫無幫助。
  
 2006年10月,美國三名投資者向美國曼哈頓地區法院提出訴訟,控告KKR、凱雷等十三家美國著名的私募基金非法串謀,蓄意壓低被收購對象的股價,從而以相對更廉價的代價收購其目標公司。美國司法部隨即調查。
   2006年11月,黑石集團以360億美元收購美國最大的寫字樓建筑商Equity
 Office Properties Trust,在華爾街引起地震。

   2006年11月,凱雷以39元新臺幣/股、總計5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臺灣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封裝測試企業—-臺灣日月光集團(上市公司)。日月光集團變成一家非上市公司。
   據透露,KKR擬出資500億美元,買下法國媒體及電信業者Vivendi
 SA。據傳私募基金下一批獵物包括戴爾、德州儀器、雅虎、Home Depot等重鎊級企業!

   2006年9月,凱雷聯合其他私募基金,以176億美元的價格共同收購了飛思卡爾半導體公司。
   2006年11月,KKR以330億美元買下了美國醫院集團。

    外資并購基金(Buy-out Funds),
    私募基金PE(私人股權基金Privit Eqiuty),
    風險投資VC
    新股上市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由投資銀行承銷進入一級市場,投行按一定折扣價從發行方購買,再以約定價格出售。公開發行的準備費用較高,私募可以在某種程度上部分規避此類費用)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你搞一次個人崇拜試試,看看有多少人會崇拜你?看看你搞得出來嗎?
  2. 鄧論學習 (十二) 是四人幫搞的“血統論”嗎?
  3. 為什么批評西方的他們都“意外死亡”了?
  4. 星話大白|越南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五)
  6. 是右就必須反,必須批
  7. 譚吉坷德|決戰,或許正在悄然開始
  8. 胡錫進為什么總改不了陰陽怪氣的老毛病
  9. 毛主席像事件:美策動,迫使中國放棄毛澤東思想!
  10. 痛心,反華潤人丁一多因強奸被捕,哈哈!
  1.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2.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
  3. 湖北石鋒:奇了怪了,貪污腐敗、貧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弘毅:警醒!?魏加寧言論已嚴重違背《憲法》和《黨章》
  5. 這是一股妖風
  6. 公開投毒!多個重大事變的真相!
  7. 美國的這次出招,后果很嚴重
  8. 褻瀆中華民族歷史,易某天新書下架!
  9. 司馬南|會飛的螞蟻終于被剪了翅膀
  10. ?吳銘:為什么不從所有制角度分析問題呢
  1. 張勤德:堅決打好清算胡錫進們的反毛言行這一仗
  2. 吳銘|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們遭遇致命一擊!
  4. 尹國明:胡錫進先生,我知道這次你很急
  5. 普京剛走,沙特王子便墜機身亡
  6. 不搞清官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這輪房價下跌的影響,也許遠遠超過你的想象
  8. 三大神藥謊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現!面對發燒我們怎么辦?
  9. 祁建平:拿出理論勇氣來一次撥亂反正
  10. 說“胡漢三回來了”,為什么有人卻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澤東遭受了三次打擊
  2. 痛心,反華潤人丁一多因強奸被捕,哈哈!
  3. 鐵穆臻|今年,真正的共產主義者,要理直氣壯紀念毛澤東!
  4. 《鄧選》學習 (十一)發展速度
  5.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
  6. 司馬南|對照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大家給評評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