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6月,毛澤東、朱德等會見沖破國民黨政府阻撓到延安訪問的中外記者西北參觀團斯坦因、愛潑斯坦、福爾曼等。 資料照片
抗日國際統一戰線思想是毛澤東同志抗日戰爭時期形成和提出的重要思想,它對于爭取和加強國際對華援助、維系與發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保障并加速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
建立抗日國際統一戰線,是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一以貫之的重要思想與實踐。隨著日本侵華的深入,毛澤東主張在堅持獨立自主前提下,積極聯合國際力量共同抗日,“賦予他的統一戰線思想以世界性的意義”(特里爾《毛澤東傳》修訂本,第183頁)。1935年11月,長征到達陜北的中共中央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主席毛澤東、中國工農紅軍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朱德的名義發表《抗日救國宣言》,表示要與“對中國抗日的民族運動表示同情、贊助或守善意中立的民族或國家,建立親密的友誼關系”(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思想形成與發展大事記》,第108頁)。全民族抗戰爆發后不久,為扭轉中國抗戰的不利局面,毛澤東主張有條件地“爭取國際的援助,加強抗戰的力量”(《毛澤東文集》第二卷,第58頁)。他指出:為爭取抗戰勝利,必須“立刻和蘇聯訂立軍事政治同盟”,同時“爭取英、美、法同情我們抗日,在不喪失領土主權的條件下爭取他們的援助”(《毛澤東外交文選》,第1頁)。不久,毛澤東又強調:“在不喪失領土主權的范圍內,和一切反對日本侵略主義的國家訂立反侵略的同盟及抗日的軍事互助協定。”(《毛澤東選集》第二卷,第355—356頁)這表明,毛澤東主張的抗日國際統一戰線對象已經涵蓋了所有與日本帝國主義存在矛盾的國家。
隨著日軍不斷南進,毛澤東敏銳地意識到日本帝國主義與英美國家矛盾進一步加深,他極力呼吁建立抗日國際統一戰線并為此積極付諸實踐。1938年2月,他呼吁世界反侵略者團結起來保衛世界和平,明確提出建立“三個反侵略的統一戰線”,即“中國的統一戰線、世界的統一戰線、日本人民的統一戰線”(《毛澤東思想年編》,第186頁);同年3月,毛澤東再次指出:現在“世界上有三個統一戰線——國際的、中國的以及日本國內的”(《毛澤東文集》第二卷,第105頁)。他進而預言在上述三個統一戰線下,中國必然取得抗戰勝利,他形象地說:“中國的團結+世界的援助+日本國內的困難=中國的勝利。”(《毛澤東文集》第二卷,第109頁)毛澤東通過這種簡單明了的方式闡明了建立抗日國際統一戰線的必要性以及中國必將取得抗日戰爭勝利的前景。
1941年6月23日,即蘇德戰爭爆發第二天,毛澤東在為中共中央起草的黨內指示《關于反法西斯的國際統一戰線》中指出:“目前共產黨人在全世界的任務是動員各國人民組織國際統一戰線,為著反對法西斯而斗爭。”(《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中卷,第308頁)為了更好地團結各種類型的力量共同反對法西斯勢力,同年7月他又提出:“不管是否帝國主義國家,凡反法西斯者就是好的,凡助法西斯者就是壞的。”(同上第311頁)這樣就能夠最大限度地團結世界上所有反法西斯力量。不久,毛澤東基于增強中國抗戰力量的現實需要又提出了建立“東方的ABCD陣線”,即“美、英、中、荷等國在遠東建立的對日警戒、防衛、協同作戰的包圍網”(同上第336頁),以團結所有反日國家力量共同抗日。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后,中共中央明確提出中國要與美英國家“堅決站在反法西斯國家方面”,共同抗擊日本(《毛澤東思想年編》,第303頁)。
可以看出,抗日戰爭時期,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倡導并實踐了建立抗日國際統一戰線,把蘇、美、英等所有與法西斯國家對壘作戰的國家聯合起來,組成強大的國際反法西斯陣線,大大增強了國際反法西斯力量。
二
毛澤東的抗日國際統一戰線思想,源于他豐富的革命實踐和對革命道路認識的深化。1926年初,他就明確地提出:“欲求革命之成功,則國內國外之革命的聯合戰線,必須擴大而鞏固之。”(《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上卷,第154頁)這表明,這時毛澤東已經很重視加強同各種國際力量的聯合,此后他的這一思想逐步發展完善。同時,聯合國際力量爭取革命勝利,也是當時許多中國共產黨人的共識。1928年10月,陸定一在《中國革命的前途》中提出:“中國革命如要成功,必須聯合全世界無產階級與弱小民族,特別應當與蘇聯聯合,得到全世界革命勢力的偉大幫助。”(《陸定一文集》,第84頁)1935年11月,張聞天強調:日本侵華加劇了它與英美帝國主義矛盾,我們應與英美“建立親密的友誼關系”(《張聞天文集》第二卷,第25頁)。1940年8月,劉少奇撰文指出:“我們亦可在爭取中國民族獨立的立場上,去利用英美的援助,打擊日本帝國主義,以便取得中國抗戰的勝利。”(《劉少奇年譜》上卷,第299頁)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把這些思想具體化為抗日國際統一戰線思想,為中國共產黨聯合國際力量共同抗日提供了理論基石和現實支點。
毛澤東抗日國際統一戰線思想,是在對當時中國以及整個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形勢科學冷靜分析基礎上作出的重要戰略抉擇。抗日戰爭時期,中日力量懸殊,毛澤東清醒地認識到,日本“是一個強的帝國主義國家,它的軍力、經濟力和政治組織力在東方是一等的”(《毛澤東選集》第二卷,第447—448頁)。而當時的中國則“是一個弱國,我們在軍力、經濟力和政治組織力各方面都顯得不如敵人”(同上第449頁)。在此情況下,單單依靠中國自身力量進行抗戰是很困難的,客觀上要求中國共產黨必須建立抗日國際統一戰線,以便集合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共同對敵。而日本侵華引起的其與英美等國矛盾的加深,為建立抗日國際統一戰線提供了現實可能性。英美等國家在華利益直接受到日本威脅,逐漸改變了縱容日本侵華的“綏靖政策”,轉而對日本采取制裁和打擊政策。在此情況下,毛澤東敏銳地認識到“中國同資本主義民主國家締結反法西斯條約是完全可能和合乎需要的”,因為“參加反法西斯戰線以實行自衛,是符合這些國家的利益的”。
抗日戰爭期間,毛澤東抗日國際統一戰線思想圍繞著存在可以聯合的三種國際力量分為三個層次,即:一是聯合社會主義國家蘇聯,這是首先和主要爭取的國際力量。二是聯合與日本有矛盾的美英等西方國家,這是必須而且可以聯合的重要力量。為爭取美英對華援助,毛澤東利用一切時機向世界宣傳中國抗戰的功績與意義,呼吁美國等西方國家“多給我們幫助”(《毛澤東書信選集》,第129頁);與此同時,毛澤東還積極“稱贊英國和美國對戰爭做出的努力”(特里爾《毛澤東傳》修訂本,第183頁),從而贏得了英美廣泛同情和多方贊助。三是聯合日本國內人民,這是從內部瓦解日本帝國主義的重要力量。為聯合日本人民共同打擊日本法西斯,中國共產黨主要采取了三項有效措施:優待日本戰俘、加強對侵華日軍反戰教育、發展日本反戰同盟力量。這些措施,團結教育了日本廣大人民,有效地瓦解了日軍戰斗意志,在客觀上有利于中國的抗戰。
三
抗日戰爭時期,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堅持不懈地致力于建立抗日國際統一戰線,凝聚、增強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從多個方面對保障和促進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一是爭取了國際對華援助,有力地支持了中國長期抗戰并最終取得勝利。在毛澤東等共產黨人的努力下,中國抗日戰爭正義性質逐漸被世界各國理解和認同,“各國人民已慢慢地對中國處境表示同情”(《端納回憶錄》,第181頁)。1937年中國的全民族抗戰爆發后,英國工人階級通過集會游行表示了“他們對中國的同情”(《毛澤東自述》增訂本,第273頁);1938年6月,美國友好人士致電毛澤東,“表示將盡一切力量援助中國的抗日戰爭。”(《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中卷,第75頁)1937年至1940年,蘇聯向中國提供軍火貸款4.5億美元(《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下冊,第473頁);1942年初,美國向中國提供5億美元貸款,英國也允諾給中國政府貸款5000萬英鎊(同上第579頁)。蘇聯派遣空軍志愿隊來華作戰,特別是抗戰后期,蘇聯紅軍殲滅性地打擊了盤踞在中國東北地區的日本關東軍,加速了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進程;美國退役軍官陳納德組建了美國志愿隊即“飛虎隊”來華參加對日作戰,開辟為中國運送戰略物資的“駝峰航線”。
二是積極運用國際力量維系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堅持了中國持久抗戰并鉗制了日本大量軍力,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例如1941年初,國民黨制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為保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大局,中國共產黨進行了“有理、有利、有節”斗爭,同時積極聯絡蘇聯、美、英等國向國民黨政府施壓。蘇聯表示國民黨如不妥善解決“皖南事變”問題,蘇方將終止對中國的“支持和幫助”;美英也認為這次事件“可能引起中國大規模的內戰,而不能達到他們利用中國牽制日本的目的”。為迫使國民黨政府繼續抗戰,美英政府停止了“對華的借款和中印的航空談判”(《任弼時選集》,第220頁)。1943年7月,毛澤東指示相關部門向美英蘇各方散發揭露國民黨當局反共和準備進攻陜甘寧邊區的各種文電材料(《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中卷,第453頁),使得美英蘇等國“都反對中國的內戰”(中央文獻研究室《延安時期黨的重要領導人著作選編》下,第594頁),美國甚至對國民黨政府“以停止經濟援助施壓”(《伍修權回憶錄》,第136頁)。在各方壓力下,國民黨頑固派企圖發動的第三次“反共高潮”迅即流產。
三是加強了抗日國際合作,配合了美英盟軍作戰,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進程。太平洋戰爭爆發后,中國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加強了與美英在太平洋戰場的軍事合作,太平洋戰爭一爆發,中共立即命令八路軍、新四軍與日軍展開激烈戰斗,以“阻止日軍抽調兵力到南太平洋”(史沫特萊《偉大的道路》,第460—461頁)。1943年7月,毛澤東明確表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軍隊將積極“準備配合同盟國實行對敵反攻”(《毛澤東文集》第三卷,第42頁);1944年8月,毛澤東要求八路軍、新四軍“收集日本海軍在青島、煙臺、連云港常舶艦數目及類型,每日進出口船舶數目,以及連云港是否已設為潛艇基地等材料,以便供給盟軍”(《毛澤東年譜(1893—1949)》中卷,第537頁);朱德還向外國采訪團“坦率地說明了有關幫助盟國反攻的計劃”(史沫特萊《偉大的道路》,第472頁);1944年底,毛澤東進一步強調:“我們唯一的任務是配合同盟國打倒日本侵略者。”(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思想年編》,第403頁)中國人民在中國戰場上對日寇的英勇打擊,在戰略上有力配合和援助了世界各國反法西斯戰爭。正如毛澤東所言:“中國的抗戰不但為了自救,且在全世界反法西斯陣線中盡了它的偉大責任。”(《毛澤東與外國首腦及記者會談錄》,第10頁)
(作者單位:華北理工大學,本文為河北省社科基金項目研究成果)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