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戰爭的起源
孫中山明確指出:帝國主義“就是用政治力去侵略別國的主義……歐洲各民族都染上了這種主義。所以常常發生戰爭。”這即是說,帝國主義就是侵略,就是戰爭的根源。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孫中山通過剖析戰爭爆發的原因,進一步揭示了這樣一個事實:只要帝國主義存在,戰爭就不可避免;并且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并沒有消滅帝國主義,僅是“一個帝國主義打倒別國帝國主義,留下來的還是帝國主義。”因而新的世界“大戰是免不了的”。可見,孫中山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戰爭與帝國主義的關系。
毛澤東也有類似的觀點,他認為:“帝國主義的本性是掠奪,帝國主義國家在‘和平’時代的政策也無時不是為了掠奪,但如果一些帝國主義國家的掠奪政策遇到了另一些帝國主義國家的障礙而不能用和平方法沖破這種障礙時,就使用戰爭方法去沖破這種阻礙,以便繼續其掠奪政策。”在毛澤東看來,帝國主義的掠奪本性,必將引發戰爭;有帝國主義存在,戰爭也就不可避免。在這一點上,毛澤東和孫中山的認識是一致的。
但是,孫中山對戰爭根源的認識尚處于感性階段,沒有看到帝國主義戰爭最深刻的根源乃在于資本主義私有制,在于資本主義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沖突。毛澤東則深刻地認識到:戰爭是伴隨私有制和階級的產生而出現的,私有制引起了戰爭,并且永遠會引起戰爭。只要私有制存在,就一定有戰爭存在。資本主義私有制決定了帝國主義之間的戰爭不可避免。這樣就克服了孫中山對戰爭根源認識的缺陷,使革命者對戰爭根源的認識更為科學和深刻。
二、關于戰爭與政治的關系
戰爭與政治的關系是反映戰爭本質的一個重要問題,孫中山基本上闡明了二者的關系。他說:“凡國家之政策既定,必先用外交手段以求達其目的,外交手段既盡,始可及于戰爭。”“國與國遇,用外交手段與用戰爭手段,均為行其政策所不可闕者。”這就較為正確地闡述了戰爭與政治的關系:戰爭是政治的繼續,政治產生戰爭,決定戰爭;戰爭是為政治服務的,是完成政治任務的特殊手段。在革命實踐中,孫中山也基本上擺正了戰爭與政治的關系,把戰爭當作實現自己政治目標的手段。
在闡述戰爭與政治的關系時,毛澤東除了繼承克勞塞維茨、列寧的思想外,還借鑒了孫中山的思想。他指出:“‘戰爭是政治的繼續’,在這點上說,戰爭就是政治,戰爭本身就是政治性質的行動,從古以來沒有不帶政治性的戰爭。”毛澤東還進一步指出:“戰爭有其特殊性,在這點上說,戰爭不即等于一般的政治。‘戰爭是政治的特殊手段的繼續’。”
在這一點上,二者的認識頗為接近。但孫中山對政治的認識是模糊的。
由于他不知道政治是經濟的集中體現,具有鮮明的階級性,因而只能以“公理政治”、“強權政治”來劃分國家政策的進步與否,這就影響了他對戰爭的認識,使他在分析戰爭時,往往忽視了階級對立等重要內在因素。毛澤東對政治的認識則是科學的,不僅看到了政治是經濟的集中體現,而且認識到了政治的階級性,因而他對戰爭與政治的關系的認識也是科學的。并且,毛澤東認為戰爭對于政治不是消極的、被動的,相反,它對政治的發展起著積極的作用。這一認識是孫中山所不可能達到的。因而毛澤東對戰爭與政治的關系的論述,較之孫中山更為全面。
三、關于戰爭與經濟的關系
關于戰爭與經濟的關系,孫中山的基本觀點是:戰爭依賴于經濟,經濟是戰爭的基礎,是決定戰爭勝負的基本因素。他說:“近世戰斗之力,每以金錢為限。”孫中山看到了戰爭對經濟的巨大依賴性,因此,他領導國內武裝起義,多以經濟為前提,如他選擇起義地點,多出于經濟考慮。他之所以多次在廣州起義,是因為他看到廣東經濟發達,且便于海外接濟。孫中山一方面看到了戰爭依賴于經濟,另一方面他也認識到了戰爭對經濟的作用。他堅信從長遠來看,他領導的武裝革命會為經濟的發展掃清道路,為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打下基礎”。這些認識,無疑是正確的。
毛澤東也深刻地揭示了戰爭與經濟的關系。他認為,經濟是決定戰爭的進程和結局的一個重要因素,“戰爭不但是軍事的和政治的競賽,還是經濟的競賽。”這說明,戰爭是依賴于經濟的,經濟是戰爭的物質基礎。毛澤東還指出:只有開展經濟戰線方面的工作,發展紅色區域的經濟,才能使革命戰爭得到相當的物質基礎,才能順利地開展軍事上的進攻。正因為如此,毛澤東在戰爭年代的各個時期,都非常注意發展經濟,提出了人民軍隊是“生產隊”的口號,一邊打仗,一邊生產。社會主義時期,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中,進一步闡述了國防建設對經濟建設的依賴性,他指出:國防不可不有,要加強國防,就必須發展經濟,強大的國防必須以強大的經濟力量做基礎。”這些思想都強調了戰爭對經濟的依賴性。另一方面,毛澤東也看到了戰爭對經濟的反作用。在他看來,革命戰爭能打破舊的生產關系,為生產力的發展掃清道路,為經濟的發展準備條件。
因此,孫中山和毛澤東對戰爭與經濟的關系的認識是辯證的,既強調戰爭依賴于經濟,又承認戰爭對經濟有反作用,在這一點上,二者是接近的。不過,孫中山雖然沒有把經濟看作決定戰爭勝負的唯一因素,但卻往往將起義失敗的原因歸于“金錢不足”,忽視了人這個決定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這是不科學的。
四、關于戰爭的目的
孫中山認為,戰爭的目的是為了制止戰爭,消滅戰爭,求得社會的進步和人類的和平。他還主張用正義戰爭去制止帝國主義的侵略戰爭,收回失去的權益,如果“只用仁義去感化”侵略者,“一定是做不到的”,必須“訴諸武力”。孫中山的這種“以戰止戰”的戰爭目的論,大大超過了同期資產階級革命家所能達到的認識高度。
毛澤東則更明確地指出:“戰爭的目的在于消滅戰爭”。
他還依據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指出了消滅戰爭的歷史必然性。他說:“戰爭——這個人類互相殘殺的怪物,人類社會的發展終久要把它消滅的,而且就在不遠的將來會要把它消滅的。”那么,消滅戰爭的途徑是什么呢?毛澤東明確指出:消滅它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用戰爭反對戰爭”,“只能經過戰爭去消滅戰爭”。因為,戰爭的根源是私有制和階級壓迫制度,要消滅戰爭,就必須消滅私有制,消滅階級和國家;就必須從根本上鏟除戰爭產生和賴以存在的經濟基礎和社會根源。而要消滅這些東西,則離不開暴力。
因此,孫中山和毛澤東對戰爭目的的認識有著共同之處。但孫中山的“以戰止戰”思想不以消滅私有制為前提,最終是不可能消滅戰爭的,其實質上只是主張以戰爭平息戰爭,存在著較大的局限性。毛澤東對這一問題的認識則是深刻而徹底的。
通過上面的比較,我們不難看出,孫中山和毛澤東的戰爭觀有著驚人的契合。這種契合決不是偶然的。它一方面說明了二者都認識到了戰爭的一般規律;另一方面表明了毛澤東對孫中山戰爭觀的借鑒和繼承。而其不同之點,又體現了毛澤東對孫中山戰爭觀的發展和超越。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