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5月,蘇聯紅軍攻克柏林,取得了衛國戰爭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但是,當四年前德軍突襲蘇聯之時,蘇軍曾喪師失地,一潰千里,讓敵軍直逼莫斯科城下。今天回頭看這段歷史,總讓人感到有些不可思議,一是蘇聯損失之大不可思議,二是在遭受如此慘重損失的情況下,蘇聯竟然能夠翻盤,反敗為勝,讓人不可思議。
一、不可思議的失敗,不可思議的勝利
先看看蘇聯戰爭初期的損失吧,戰爭僅一周,蘇聯就丟掉了白俄羅斯大部分領土,西方面軍主力30多萬人被包圍殲滅。隨后爆炸的斯模棱斯克會戰,重建的西方方面軍再遭重創,斯大林的兒子雅可夫就是在這場會戰中被俘的。9月下旬結束的基輔會戰,西南方面軍主力5個集團軍被包圍殲滅,據德軍稱俘獲60多萬人。10月初,德軍發動攻打莫斯科的臺風戰役,戰役第一階段,將守衛莫斯科方向的三個方面軍主力基本殲滅。莫斯科城下幾乎無兵可用。要知道,當年中國的解放戰爭打了4年,累計消滅國民黨軍800萬,可人家老大哥僅半年就報銷了相等的數字。算下來,戰爭爆發頭半年,蘇軍被成建制消滅了19個集團軍20個師,加上其他損失共達800萬人,其中被俘300多萬,損失的部隊達到開戰時蘇軍總數的一倍半。從開戰到1941年9月底,蘇聯損失8166架飛機,占戰爭爆發時蘇聯軍機總數的96.4%。許多重要的戰爭地區淪陷敵手,喪失了接近國家一半的人口資源。就列出的上述損失而言,很難相信在經歷了如此凄慘損失的蘇聯還能夠撐得下去,并能夠反敗為勝。當時國際上最有權威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也都認為,俄國最多能堅持3個月。但事實上,大家也看到了,蘇聯不但守住了莫斯科,而且最后反攻打下了柏林,取得了最終勝利。軍史專家徐焰曾撰文剖析了蘇聯蒙受損失的原因。但我感興趣的是,在當時那種遭受慘重損失的形勢下,蘇聯為什么能夠堅持下去,反敗為勝。
二、戰略縱深廣,人多力量大
先說客觀因素,2000多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國土,遍布森林、河流和破爛的公路,帶給蘇聯足夠的戰備縱深,足以消化德軍前進勢頭和能量。德軍將領在制定“巴巴羅薩”計劃時發現,蘇聯國土自西向東呈喇叭形,越向東越廣闊,戰線將延長到2000公里,兵力能夠不敷使用。戰爭進程中,德軍接近莫斯科城下時,交通線長達1000多公里,補給極為困難,還不斷受到游擊隊的襲擊,只能先運彈藥再說糧襪,士兵們只好在寒風中忍受煎熬。許多西方學者在評論蘇德戰爭時有點酸葡萄式的說,如果蘇聯只有法國的領土,那他早就滅亡了。這種評論不著邊際,象法國那樣大,就不是蘇聯了。現國內組織赴歐洲旅游,一日穿行數國,沒辦法,這些國家面積就那么個,德國裝甲部隊不費吹灰之力就可橫掃一國。可蘇聯就不一樣了,閃電戰威力再大,抵不上蘇聯國土面積大,越過上千公里的破爛公里、河流,裝甲摩托化部隊的自然損耗就十分驚人,還要打一場場會戰,沖過層層阻擊,最終只好止步于莫斯科城下。
毛主席他老人家說過:人多力量大。我們可以將此話理解為一個國家雄厚的人口資源可以增強這個國家的實力。蘇聯衛國戰爭初期,蘇軍損失之巨大,世界戰爭史上恐空前絕后。但是,對蘇聯而言,一次次戰役的失利沒有轉變為全局的失利,整師、整軍、集團軍甚至方面軍的覆滅都沒有演變為不可挽回的災難。一線部隊損失了,后續部隊仍源源而來,德軍愈深入,面前的部隊越多,面臨的抵抗越激烈。正如當時德軍總參謀長哈爾德所說:我們打提他多少個師,他們就補充上多少個師。德軍將領發出哀嘆:這是為什么?!二十世紀的常規戰爭,人口規模對決定戰爭的勝負有著重要作用,蘇聯這個世界大國龐大的人口,為軍提供了巨大的似乎是取之不盡的兵源,戰爭爆發時,蘇聯擁有軍隊500萬,戰爭打響后,全國轉入戰時體制,兩周左右便擴大到1000萬,并且隨著戰爭進程,一批批新組建的戰略預備隊陸續投入戰場彌補了所蒙受的嚴重損失。在明斯克陷落后,西方方面軍主力潰敗,但蘇聯迅速調庥了6個集團軍的預備隊重建了西方方面軍,與德軍展開了斯模棱斯克會戰,戰爭雖未取勝,但卻阻止了德軍向莫斯科方向的前進勢頭。9月底開始的莫斯科會戰,德軍在第一階段包圍并基本殲滅了守衛莫斯科方向的西方方面軍、布良斯克方面軍、預備隊方面軍共6個集團軍主力,首都岌岌可危,但蘇聯采取緊急措施,迅速調集預備隊14個師,在莫斯科市民中組建10個民兵師調往前線作戰,從遠東抽調20多個精銳師團投入莫斯科前線,會戰中逐步補充投入新的力量,戰役后期守軍人數逐步接近了德軍數量。蘇聯從戰爭爆發起,便開始大規模組建和培訓預備隊,在莫斯科會戰期間,還在抓緊訓練10個集團隊的預備隊。到了會戰后期,當德軍終于精疲力竭之時,蘇聯將其中組建不久訓練尚不充分的3個集團軍投入反攻,德軍終于在寒冷的莫斯科城下一敗涂地。
人們說,蘇聯實際上是在衛國戰爭中重建了軍隊。這一過程,蘇聯先是節節敗退,但最后憑借著廣袤的國土帶來的戰略縱深,以及雄厚的、源源不斷的后備力量轉敗為勝。德軍則是經歷了“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失敗過程。對于納粹德國而言,其失敗的的決定性原因,還在于希特勒那狂妄的畢其功于一役的“閃電戰”計劃,妄圖在短期內迅速打敗蘇聯而缺乏長期戰爭準備,特別是后備兵源及其他物資準備十分薄弱,戰爭初期,德軍后備兵員僅50萬人,導致其進攻勢頭在節節勝利中斷衰減,但卻難以及時彌補兵力和物質的損失消耗,最終失敗。
但另一方面,由于蘇聯這種人力上的優勢,讓蘇聯總是大手大腳,不吝惜人力的消耗。蘇軍指導思想總強調不惜一切代價,不顧傷亡拼死戰斗到底。再加上前期作戰失敗,對人口資源形成過度消耗,戰爭中蘇聯軍民共死亡2600萬人,其中有許多是可以避免和減輕的。到了戰爭末期,蘇聯開始征召17歲以上――55五歲以下人員入伍,蘇聯適齡人口出現了枯竭,戰前蘇聯有一億九千萬人,戰后到了1950年,人口才達到一億七千萬。徐向前元帥回憶,五十年代初抗美援朝期間,徐率代表團赴蘇洽談軍購,看到蘇聯一些地方極度殘破困苦,不比中國好哪去。有的地方男女比例竟達一比八,無多少男丁,見到的男子多為殘疾。
三、T-34和卡秋莎:20世紀的殺手锏
蘇德戰爭爆發前,蘇聯一個軍事代表團訪問德國。希特勒命令讓蘇聯代表團參觀德國最先進的坦克工廠,可蘇聯人看后直搖頭,說德國人對他們保密,這讓德國名將古德里安十分不解。但是,當他在戰場上看到蘇聯的T-34坦克后,一切都明白了。蘇聯的這種新型坦克,裝甲之厚,性能之強,讓德軍大多數反坦克炮彈碰上后都被彈了出去。這種威力巨大的坦克出現在戰場上,甚至讓德國士兵產生了心理恐懼。
T-34坦克是蘇聯龐大先進軍事工業一個典型產物,它是戰爭前夕投入使用的,當時數量還比較少,戰爭爆發后開始大量生產,逐漸淘汰了舊式坦克,并成為蘇軍在戰場上的主力。T-34坦克在戰爭中始終保持著對德軍同類坦克的穩定優勢,堪稱蘇聯的殺手锏。另外,T-34在戰結束后仍然發揮余熱,5年后爆發的朝鮮戰爭,朝鮮人民軍基本上是靠T-34一度打到了洛東江。蘇軍武器庫中另一招牌就是卡秋莎火箭炮,戰爭爆發后于斯模棱斯克戰役中首次投入戰場,它所形成的覆蓋式火力給予德軍極大震撼和打擊。T-34、卡秋莎為代表的蘇聯一系列先進武器裝備,大大增強了蘇軍實力。顯然,蘇聯20世紀30年代以來的工業化建設,奠定了戰勝法西斯的物質基礎。可我們都知道,蘇聯的工業發展是建立在壓縮輕工業和降低人民生活水平增長的條件基礎上的,老百姓缺少面包和牛奶。但是,蘇聯人民以極高的熱情勒緊褲腰帶投入國家建設,使蘇聯由一個農業國變成了工業國。特別是,重工業和國防工業取得了突出成就,在蘇聯第二個五年計劃完成時,蘇聯建成了數千家大型企業,工業產值已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科技水平也隨經濟發展居于前列。戰前,蘇聯鋼鐵產量超過了德國,石油產量則將德國遠遠甩了下去。建立了強大的機器制造業,飛機制造業,除T-34和KB型坦克外,新型殲擊機、強擊機、轟炸機在戰前開始加緊生產制造,保證蘇軍成為一支能夠戰勝法西斯的現代化軍隊。
四、社會主義優越性:集中力量辦大事
鄧小平同志曾說過,社會主義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這是歷史經驗總結,起碼在中國和蘇聯,這種特性體現得比較突出。社會主義制度提供了強大的組織能力,使蘇聯能夠迅速轉入戰時體制,動員一切社會、經濟、軍事、科技力量為戰爭服務。中國的解放戰爭,我們耳熟能詳的三大戰役,總計消滅國民黨軍主力150萬人,國民黨喪失了賴以進行戰爭乃至繼續抵抗的本錢,雖還有半壁江山,但失敗不可避免,那是因為國民黨政權的腐朽性使它喪失了組織能力。但在衛國戰爭初期,蘇軍的損失遠超國民黨在三大戰役的損失,但仍然能夠不斷地組建預備隊并投入戰場,這種國家能力與國民黨政權相比,是天壤之別。十月革命后的國內戰爭,蘇俄就有將整個國家變為軍營的經驗。衛國戰爭爆發后,蘇軍短期迅速擴大到一千萬人,并開始大規模的組織戰備預備隊。新入伍官兵,一般經三個月訓練投入作戰,但在莫斯科保衛戰中,由于形勢危急3個集團軍只短短訓練了一個月就投入作戰,但卻成為扭轉戰局的關鍵。在經濟方面,蘇聯在極短時間內,從西部拆運了1523個工業企業,其中包括1360個國防工廠。龐大工業向東遷移了幾千公里,而且很快就開始恢復生產,國防工業在1941年的困難時期仍然生產了12000架作戰飛機,6500輛坦克,近16000門大炮和迫擊炮。而在這個最危急的時期,英美盟國提供的援助還沒有開始或剛剛開始,因此這個事實無論作多高的評價都不為過分。沒有蘇聯共產黨及其堅強的領導,沒有社會主義制度,這一切是不可能辦到的。可見,不僅是蘇聯,包括中國在內,這種強大的組織能力都是社會主義制度的主要優勢之一。
五、為了祖國,為了斯大林!
為了祖國,為了斯大林!這是蘇聯軍民與德國法西斯浴血奮戰時高喊的口號,在這個口號下,蘇聯軍民赴湯蹈火,英勇戰斗。我們都知道,斯大林在戰前及戰爭中犯了很多錯誤。戰前,對德國發動對蘇戰爭時間判斷失誤,導致蘇軍臨戰準備不足,在突然進攻面前損失慘重;戰爭初期,斯大林下達了很多不顧客觀事實的命令,有很多專橫武斷的瞎指揮,導致了更為嚴重損失。但是,斯大林始終是蘇聯軍民的領導核心,他以驚人的毅力承擔了應對戰爭的全部軍事、政治、經濟、外交的責任,每天工作16小時至18小時,召開5-7次會議,往往一個會議剛結束,秘書便把另一批同志讓進來。他肩負的工作的就規模和責任而言都超過了一個人的承受能力。他的粗暴武斷及不講道理的懲辦,某種程度上又使許多難以完成的任務達到了目標。他的剛強和矢志不移在戰勝法西斯主義的斗爭中起了重要作用。最突出的,是在德軍兵臨城下的危急關頭,斯大林仍然在莫斯科組織紀念十月革命24周年閱兵式,并親自出席發表講話,極大鼓舞了蘇聯軍民戰勝法西斯的勇氣與斗志。在蘇聯當時的政治環境下,在廣大軍民心目中,斯大林就代表祖國、代表黨,是蘇聯軍民的精神依靠。蘇聯共產黨和斯大林的堅強領導,是蘇聯軍民強大的精神力量。蘇聯衛國戰爭2600萬犧牲者中,其中也包括斯大林的兒子雅可夫,還有當時蘇共高層領導人赫魯曉夫的兒子、米高揚的兒子也都是在衛國戰爭中犧牲的。為此斯大林曾沉痛地說:多么艱苦的戰爭,看來很少有家庭沒有在這場戰爭中失去親人。他又說:只有經過蘇聯共產黨教育的蘇聯人民能夠經受這一考驗。正是因為斯大林和蘇聯共產黨,蘇聯軍民在遭到極大犧牲時沒有喪失進行斗爭和爭取勝利的意志。只要斗志還沒有喪失,最巨大的物質和人員的犧牲都并不都意味著無法挽回的覆滅,蘇聯人民經受了任何人都不堪忍受的災難之后仍能重新振作起來,體現了前所未有的獻身精神和不可摧毀的信念,并取得了最后的勝利。
斯大林也是在戰爭中成為一名出色的最高軍事統帥。赫魯曉夫在蘇共20大上除批判斯大林肅反錯誤外,還指責斯大林是“靠地球儀指揮戰爭”的外行軍事家。赫氏還例舉了自己參與指揮的1942年5月的哈爾科夫戰役,言之鑿鑿的說,斯大林絕了赫某人的撤軍請求,才導致損失20多個師的慘敗。但是,朱可夫等將領的回憶,則反映了與赫魯赫夫說法相反的事實:甚至在斯大林向赫魯曉夫征求是否撤退的意見時,時任西南軍事委員的赫再三保證沒有問題,斯大林才同意他們繼續進攻。論戰役失敗的責任,赫魯曉夫也許更大一些,斯大林當然有錯誤,他的錯誤就是聽信了赫魯曉夫的大話。在莫斯科保衛戰中,現在人們更多講的是朱可夫的功績,但必須清楚,整個戰役全局的軍事決策、后勤保障、預備隊使用等一切事務都是在斯大林直接領導下進行的。斯大林知人善任,提拔任命了一批能征善戰的將領,包括朱可夫、華西列夫斯基、羅科索夫斯基等,在戰爭中后期,他已經改變了主觀武斷的缺點,十分注意聽取一線指揮員的意見和建議,并吸收其合理的內容。他能夠敏銳地發現戰爭中的關鍵環節,做出科學的決策。時任蘇軍總參作戰部部長的什捷緬科回憶,斯大林的辦公室里,在房角是擺著一個大的地球儀。但是,“我去過這個房間幾百次,從來沒有見誰在討論作戰問題時使用過它。那種所謂根據地球儀還指揮作戰的說法,完全是無稽之談。”朱可夫回憶錄里也說過大概相同的意思。除了赫氏“靠地球儀指揮戰爭”有些感情用情的說法外,那些經歷二戰的蘇聯高級將帥們都一致肯定,斯大林是當之無愧的最高統帥。
蘇聯衛國戰爭的得失與經驗教訓,與國土、人口資源、工業基礎、人民意志、軍隊戰略、武器裝備、領導人及軍事將領的才能等密切相關,更重要的,也體現了社會制度和政權組織的優勢與弊端,這其中還有許多東西可以總結,以供后人借鑒。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