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抗日戰爭期間,國共兩黨都曾在對日作戰當中采取過游擊戰爭的戰法.但是,最終的結果卻是大相徑庭.……兩相對照,抗戰期間中共游擊戰之成功,國民黨游擊戰之失敗,顯而易見.這顯然不是一個簡單的作戰積極與否的問題.除了中共戰略戰術運用的成功之外,中共在敵后能夠與農民打成一片,取得其擁護和支持,至為關鍵.”
“無論戰爭期間,還是戰爭結束許多年之后,國民黨人始終習慣于把中共在抗戰期間的壯大,歸結為一種陰謀,斷言中共在敵后所以能夠壯大,純因"游而不擊"所致.但十分明顯的是,國民黨在敵后的游擊隊許多即使游而不擊也不能生存下來,更談不上發展了.”
——:楊奎松(這個名字大家應該都熟悉):《抗戰期間國共兩黨的敵后游擊戰》,抗日戰爭研究2006年第二期
網上對共軍敵后抗戰的誣蔑越來越多,越來越離譜。我想,你不承認啥中 流 砥 柱的,不承認也沒事,誰都看得出來,共軍總共才多少人,想當主力還沒那資格吧?問題是,人家抗日功勞是有的,戰術是得當的,對老百姓是有好處的,這些你都要否定,未免太過分了一點。本貼目的就在于反駁這些誣蔑,還原歷史真相。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所有資料均來自大陸公開出版物,同時為了公正,盡量不使用共產黨官方資料。
1.共產黨軍隊在敵后游而不擊,除了平型關和百團大戰以外就沒打過仗。
這是最最愚蠢的說法。說這種話的人,實際上是把自己的無知顯示給別人看,還以為是可以用來向別人叫囂的資本。說“除了平型關和百團大戰以外就沒打過仗”,錯就錯在他們大概是把自己不知道的東西就當成了不存在的。和貝克萊一樣,他們大概也覺得存在就是被感知,老子不知道的東西當然就是不存在的。對這種人,我只能奉勸他們去查阿部規秀是什么時候,怎么死的。
至于“游 而 不 擊”的說法,我建議他們去讀一讀日本歷史學家藤原彰(二戰時他作為侵華日軍軍官在中國華北和八路軍打了好幾年的交道)的回憶《中國戰線從軍記》(四川出版集團,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我摘錄一些東西給大家看看:
55頁:1942年作者所在聯隊有一個小隊遭遇八路軍伏擊,全軍覆沒,武器全被奪走,等到援兵趕到時八路軍已消失得無影無蹤“像這樣表明八路軍戰術成功,日軍疏忽大意的事例,在冀東地區特別多。中國駐屯步兵第一聯隊也經常有小部隊被八路軍全殲的事例發生。這是因為八路軍得到了民眾的支持,在情報戰方面占據了絕對優勢地位的結果。”
看到了嗎?“經常有小部隊被八路軍全殲的事例發生”。這就是“游 而 不 擊”?
67頁:1943年6月聯隊即將離開華北去東北“我們都有一種終于從不知什么時候就會遭到八路軍襲擊的不安狀態中解放出來的感覺。”
八路軍不是“游 而 不 擊”嗎?那日本兵怕什么?怎么會有“不知什么時候就會遭到八路軍襲擊的不安狀態”?
2.共產黨軍隊在敵后是“一分抗日,二分應付,七分發展”
這是諸多誣蔑中最弱智的說法之一。其自相矛盾之處簡直就不值一駁。而奇怪的是竟然還會有人去相信!真讓我大吃一驚,心想難怪黑格爾等人要說中國人缺乏邏輯頭腦。“一分抗日,二分應付,七分發展”說法,只有對歷史極端無知或者思維極度混亂的人才有理由相信。為什么?因為稍微有點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抗戰期間共產黨軍隊發展壯大的活動區域在哪里?在沒有日偽軍的祖國大后方嗎?拜托!那一個個開辟的抗日根據地都是在敵占區,日據區,敵人的大后方,日偽軍的眼皮底下啊!在這種地方發展,根據地多一寸土地,日偽軍就少控制一寸土地;根據地多解放一個人,日偽軍控制的人口中就少一個人!在這種地方發展,發展一分,日為軍的勢力便小一分!有幾分發展,就有幾分抗日,現有“七分發展,一分抗日”之奇談怪論來侮辱中國人的智商,而那么多的人竟弗知怒焉!“一分抗日,二分應付,七分發展”的說法,就好比說有一個房間,一個人進去1次,出來7次一樣,是違反最起碼的常識的!
3.共產黨軍隊抗戰前10萬不到,抗戰后近百萬正規軍,可見他們根本就是只發展不抗日,態度消極
這個說法表面上看很有道理,但是無法瞞過對歷史有點了解的人的眼睛。散布這種誣蔑的人從來不去想的一點是:國民黨軍抗戰前170萬,抗戰后430萬。軍隊擴大200萬以上,看來他們也“根本就是只發展不抗日”嘛,共產黨只不過向他們學習而已。還有蘇聯戰前軍隊500萬,戰后約一千萬,看來他們打德國人的態度也很“消極”嘛。美國軍隊1940年底正規軍和國民警衛隊各20多萬,總和不到50萬,戰爭結束的時候美軍1200萬,看來他們打日本人態度也很“消極”嘛。整個反法西斯戰爭就是在這么“消極”的態度中打贏的。
有人說,國民黨軍只是擴大了2——3倍,而共軍擴大了10倍以上,能比嗎?我說,對,不能比。因為共軍是隨著控制的人口增多地盤擴大軍隊也擴大,天經地義。而國民黨軍呢?他們控制的地盤比抗戰前小了上百萬平方公里,人口少了一億多,而軍隊反而擴大了2倍以上。到頭來國民黨反而腆著面子來指責共產黨光發展不抗日,真會倒打一耙!是你自己做賊心虛,心里有鬼吧?
4.共軍見到敵人就避戰,可見其態度消極,是消極抗日。
這種說法比前幾種要高明一些了。所以探討一下還算有意思。我要說的是,共產黨軍隊不是見到敵人就避戰,是見到敵人太強大才避戰。有藤原彰《中國戰線從軍記》為證。
64頁:“八路軍的戰術是,如果看到日軍擁有優勢兵力就撤退回避,發現日軍處于劣勢時,就預設埋伏,全殲日本士兵,然后奪走他們的武器裝備。”藤原彰的書中,僅僅他本人作為救援隊親眼目睹的日軍小隊被全殲的事例就有兩起。
此外還有美國人愛潑斯坦的《歷史不應忘記》,五洲傳播出版社2005年版。121頁“訪問過新四軍的外國人說,農民們對他們講了這樣一些情況:‘以前,兩三個日本兵就可以來村里要女人。現在他們不敢來了,除非大批人馬帶著機槍來。……當小股日軍來時,農民自衛隊動用全部力量,包圍他們。當日軍來的人很多時,農民游擊隊便分成小組活動,分散敵人的注意力,使村里的群眾有時間轉移,運走所有的食物和個人的財物’”
這種戰術,就是古老的避實擊虛法,是合理而高明的戰術,在《孫子兵法》中就說過。《孫子兵法》中直接提到的,分別有
“強而避之”,
“不若則能避之”,
“銳卒勿攻”,
“避其銳氣,擊其惰歸”,
“水之行,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
間接提到的,分別有
“合于利而動,不合于利而止”,
“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
“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
古老的中國兵圣就是這么打仗的,可是現在很多人自以為比孫子還高明。
此外,毛澤東早在紅軍時期就寫過這樣的話,自《毛澤東選集》230頁
“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這就是今天我們的運動戰的通俗的解釋。天下也沒有只承認打不承認走的軍事家,不過不如我們走得這么厲害罷了。對于我們,走路的時間通常多于作戰的時間,平均每月打得一個大仗就算是好的。一切的“走”都是為著“打”,我們的一切戰略戰役方針都是建立在“打”的一個基本點上。然而在我們面前有幾種不好打的情形:第一是當面的敵人多了不好打;第二是當面敵人雖不多,但它和鄰近敵人十分密接,也有時不好打;第三,一般地說來,凡不孤立而占有十分鞏固陣地之敵都不好打;第四是打而不能解決戰斗時,不好再繼續打。以上這些時候,我們都是準備走的。這樣的走是許可的,是必須的。因為我們承認必須的走,是在首先承認必須的打的條件之下。紅軍的運動戰的基本特點,就在這里。”
看到沒有?八路軍避實擊虛的流動戰術,早在紅軍時期就成了以弱勝強的法寶。如果這種戰術能證明八路軍抗日消極的話,那將不得不同時得出一個恐怕地球人都不會相信的結論:紅軍推翻國民黨統治的作戰態度也是消極的。
5.共產黨軍隊用游擊戰術,避實擊虛,這倒好,日本人來了就溜之大吉,把老百姓全部丟給人家屠殺,拿老百姓當盾牌。游擊戰給老百姓帶來的損失要遠遠超過正面戰場,有什么值得吹噓的!
這種說法,比前幾種都要高明,僅從邏輯上是很難反駁了,所以必須有權威一些的資料,從史實上來反駁。
前面說過的《歷史不應忘記》中記載過根據地保護民眾的方法,170——171頁“如果敵人出動了,離得最近的那個村子的人立刻從騎馬來報告的偵察人員那里得到消息。偵察員實際上藏在敵軍據點的大門口,他們發出警報讓老百姓把糧食堅壁起來,逃到山里去。民兵埋上地雷,設上陷阱。敵人出動的消息用這樣一些簡單的方法,如點燃烽火或放倒山頂上的旗桿(這里鄉村地形有起伏),接力傳送到其他的村子。”
還有曾在晉察冀根據地工作多年的英國人林邁可回憶的《抗戰中的紅色根據地——一個英國人不平凡經歷的講述》,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5年7月。160頁,作者看見一個日本人到過的村莊毀壞不是很嚴重,“有人告訴我們,這是由于當地民兵非常有效地使用了地雷,日本人走后,民兵發現有30多個地雷在村的周圍爆炸了。日本人擔心進到村子里面太危險,只好離開,僅僅燒了一兩間村邊的房子”。
有人說民兵的地雷炸日本人少,誤炸老百姓多。這又是有問題的說法。林邁克的書156頁有這樣的話:“八路軍不會踏上地雷,這得歸功于住在茅屋里的村民向導。”
可見,老百姓是知道地雷埋在哪里的,哪會那么容易踩上去?
那么,這些措施的效果如何呢?我們看看日本人的記錄。藤原彰的書38頁有這樣的記載:“在日軍掃蕩所到之處的‘非治安區’……民眾全都逃走了,留在家里的只有老人,特別是年輕的女性更是難得一見。”
藤原彰算走運了,還有比他遭遇更悲慘的。
日本防衛廳戰史室編寫:《華北治安戰》,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133頁,109師團參謀長山崎重三郎大尉(后為中佐)回憶五臺作戰。
“一、1939年5月的五臺作戰是繼1938年秋季作戰的再一次剿共作戰,其戰果與初次相同,毫無所獲。
二、作戰期間,幾乎無法掌握共軍的動向,甚至連共軍的蹤影也弄不清。因而,從未進行過較正規的戰斗。另外,由于戰地民眾實行“空室清野”,第一線部隊在作戰期間也未遇到居民。
三、當作戰開始時,方面軍便發出訓令,指示“作戰部隊應徹底追捕敵人。戰場遺棄物資等由另行編成的收容班專負其責。要嚴肅軍紀風紀。共軍中有不少女兵……”。但是,結果不僅沒有共軍遺棄的物資,也沒有人見到女兵的蹤影。”
看到了嗎?以“三空(搬空,藏空,躲空)”對“三光”不是吹的,“堅壁清野”不是吹的,“地雷戰”也不是吹的,都是有現實基礎的。當然不是說每次都能成功,但我們至少可以看出共產黨軍隊對保護老百姓免遭日軍禍害想盡了辦法。而且這些辦法也是有效的,決非那些誣蔑說的那樣扔下老百姓自己一走了之,放任老百姓給人殺。至于損失,當然有,但是與正面戰場相比真的多很多嗎?1942年冀中51大掃蕩算是殘酷至極了,殺死抓走5萬群眾。可是正面戰場南京失守后,一殺就有30萬人受害,是51大掃蕩的6倍!蔣介石炸開黃河大堤,一下子就淹死近百萬老百姓,相當于20個51大掃蕩!幾年后河南因為炸堤的后遺癥發生大旱災和蝗災,餓死老百姓數百上千萬!在這些天文數字面前,游擊戰給老百姓帶來的損失簡直忽略不計。
而在對老百姓的態度面前,國民黨更是比不上共產黨。《華北治安戰》449頁“在共軍方面,為了爭取民眾的支持,對軍紀的要求極為嚴格。例如在行軍中,有人摘了路旁樹上的梨子給在押的俘虜,俘虜拒絕接受,并說農民的東西不能隨便吃。”相比國民黨呢?黃仁宇的回憶《黃河青山》中這樣說:“在云南,如果我需要一頭驢來馱負重物,我必須派士兵到村落里去找村長,在槍枝的威脅下,他可能聽從我們的差遣。”“只要有機會,他們(作者手下的國民黨士兵)可能從村民處偷來一只狗,放進鍋里煮,整只吃乾凈。”有判斷力的自己來看看,國民黨軍隊和日軍有什么區別?而共產黨軍隊的人當了俘虜都不忘不能隨便吃農民的東西!現在反倒是國民黨的粉絲在說共產黨軍隊不如國民黨愛護老百姓!
6.敵后游擊戰只是小打小鬧,沒有正面戰場的話,早就被消滅了,對日軍根本沒什么影響。
這里弄錯了一個關系。試問敵后戰場是怎么產生的?如果僅靠正面戰場就能把日本人趕出去,還會產生那么廣闊的敵后戰場嗎?正因為正面戰場不夠,才產生了敵后戰場,是前者需要后者,而不是相反!總有人把關系弄顛倒了。
敵后戰場的“小打小鬧”沒有用嗎?如果僅看殺敵數量,每次消滅的敵軍確實不多。但是什么叫“集沙成塔”?什么叫“集腋成裘”?1966年國民黨國防部史政局《領袖軍事上的豐功偉業》這樣說:
“抗戰開始以后,領袖(蔣介石)認定中國當時的軍備,決不容許拿硬拼力戰的方法,去抵抗協由現代化陸海空軍的敵人。……在這一最高戰略下運用下的戰爭指導,第一期要‘以空間換時間’,來增強戰力,第二期則要堅持敵后游擊,來爭取‘積小勝成大勝’,自始至終的領有著戰場,避免敵人的各個擊破,保持著主力,等待這有利機會的反攻。這是抗日戰略指導上最大的成功,也就是領袖戰爭決策上最高的創意。”
連國民黨蔣介石都說了,敵后戰場的是“積小勝成大勝”,小打小鬧真的沒意義嗎?何況,敵后戰場有他的特殊性,很多貢獻只能在敵后戰場才能做。比如破壞敵人的交通運輸,破壞敵人的通訊聯絡,破壞敵人的倉儲戰備,這些都是正面戰場所不可能做到的。這些不直接體現為消滅敵人,但是你能說它沒有影響嗎?
《歷史不應忘記》中記載過這樣的事(106——107頁):保定附近,數百農民每周2次夜間破壞鐵路,一個晚上可拆走10截鐵道,砍掉28根電線桿,迫使日本人全部換成新的。幾個月內由于破壞鐵路能造成日軍列車出軌事故幾十起。美國人史沫特萊的《中國的戰歌》中記載繳獲一個擊斃日軍的日記,日記上反復記錄新四軍破壞橋梁和日軍天天修橋的事。([美]史沫特萊:《史沫特萊文集·第一卷,中國的戰歌》,新華出版社1985年版,239頁)。據八路軍自己統計,僅抗戰第三周年,抗日根據地軍民僅在華北就破壞鐵路5320里,公路16408里,毀壞電線桿42220根,收電線218493斤(《八路軍七年在華北抗戰的概況》)。這一切,會“沒有影響”嗎?沒有影響的話,日本人一次次“掃蕩”,“三光”,“剔決”,“清鄉”,“囚籠政策”,“治安肅正”,“治安強化運動”吃飽了撐的?這些詞總不是某黨生造的吧?沒有影響的話,藤原彰那幫日本兵犯得著整晚不睡覺守在電話機旁邊,每隔一小時就和鄰近部隊通一次話來檢測線路是否被八路軍切斷嗎?([日]藤原彰:《中國戰線從軍記》,四川出版集團,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45頁)
這一切的一切,能說沒有影響嗎?
7.共軍不打敵軍,專打友軍,破壞抗戰
“不打敵軍”前面已經反駁過了。說說“專打友軍”。抗戰時期共產黨軍隊沒少打國民黨軍隊,但打“友軍”之事有,說這破壞抗戰則錯了。事實上,中共中央不止一次地強調“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而且都是在高級干部會議上和黨內文件中強調這點的,根本不是做秀給人看。但是國民黨軍隊害怕共產黨的發展,所以千方百計要限制之。什么《限制異黨活動方法》之類的都是國民黨整出來限制共產黨在敵后擴大根據地和軍隊的。如果共產黨膽敢擴大根據地和軍隊,那就是違反這些法律,就是非法行為,自然可以扣上“違抗政府,破壞抗戰”的罪名。共產黨要發展,和國民黨的沖突在所難免。
但是否可以說這就是破壞了抗戰呢?我看未必。在敵后戰場,如果國共能精誠團結一起抗日最好,既然雙方互不相讓,那么只能留下一個,淘汰另一個。實踐證明,在日偽后方搞游擊戰,共產黨比國民黨強得多。所以從整體上看,在敵后戰場自然是共產黨的力量越大越好,對抗日越有利。國民黨你打不好游擊戰,那你就該靠邊站,讓有能力打好的人來代替你。你自己打不好,反而還限制人家打,這是什么行為?這才是破壞抗戰的行為!共產黨把你們這些破壞抗戰的障礙清除掉,干的是對抗戰有利的事,你有什么好不服的?你不行就換人,誰讓你打游擊戰那么外行?
而且說句不客氣的話,國民黨的敵后游擊隊打仗不怎么樣,投敵倒是很來勁。龐柄勛,孫殿英,榮子桓,李長江,孫良誠……動輒幾萬人成建制地“歸順”日本人。國民黨軍先后投敵50萬,偽軍中62%是前國民黨軍,投敵將軍67人,這還不包括黨國大員幾十人。(李敖:《自己不洗別人洗》)此外還有沒正式投敵卻作為日軍的“友軍”(日本人就是這么稱呼的)一起掃蕩共產黨抗日部隊的。比如《華北治安戰》中就提到過山西軍中梁培黃就是一個例子。所以保險起見,共產黨軍隊還是早點把這些國民黨軍隊收編吞并掉比較好。如果能及時把那50萬投敵的國民黨軍吞并或者消滅,中國也少50萬漢 奸了。有人問:共產黨就沒有投敵的嗎?我說,有啊,還有成建制投敵的呢。《華北治安戰》中記錄過賀龍部隊有一個連成建制“歸順”,但是隨即補充說:這種情況是很罕見的。
8.共產黨自稱抗日“中流砥柱”,其實看看你們消滅了多少日軍?和國民黨能比嗎?國民黨抗日功勞顯然比你大!
每逢提到抗日的貢獻就有幾個人興師動眾地把一長串名單發上來,說你看國民黨殺掉的日本將領是好幾十個!共產黨才幾個?共產黨有什么好吹的?這里面的可笑之處在于:你只發日軍將領,不發偽軍,看起來當然共產黨好像什么都沒干,有本事你只發偽軍的不發日軍的試試?
而且我還沒算上那些投敵的國民黨將領呢,要不你把那些投敵的從殺掉的人當中扣除看看?國民黨殺掉的日軍將領50多個,投敵的卻有67個;打死(不包括打傷)的日軍40多萬,你給他們補充的沒傷沒病完好無損的偽軍卻有50萬。豫湘桂戰役中,國民黨潰敗以后,那些美軍犧牲上千人,損失數百架飛機飛越駝峰送給中國的大量西藥來不及轉移,竟然成了日軍的戰利品,救了數不清的日本兵的命。藤原彰參加過這次戰役,在《中國戰線從軍記》的154頁,有這樣的話“在這里(江西大庾)找到了大量奎寧,就能夠挽救很多日本軍人的生命”,“有了如此多的糧食(找到國民黨軍來不及轉移的500噸軍用大米),日軍無需再為部隊的主食供應問題擔心了”“獲得的大量醫藥材料對于日軍可以說是一個難得的喘息之機,因為日軍醫藥材料供應的斷絕是一個非常深刻的難題”。由于當時日軍已經喪失制空權,補給線遭到美軍飛機的狂轟濫炸,補給十分困難,結果最終是國民黨的物資挽救了他們!
沒算這都快成負數的“功勞”已經給國民黨面子了,還不識抬舉?有些人大概腦子不正常,動不動就氣勢洶洶地問:消滅的這些日偽軍中,到底有多少日軍?好像偽軍就不算數似的。憑什么偽軍不算數啊?難道偽軍不是敵人嗎?中國人當漢 奸,比鬼子更可惡,打了他們你還心疼了是咋的?想想這種人基本上都是國民黨的粉絲,偽軍中有那么高比例的前國民黨軍,所以看到這些漢奸挨打他們心疼也是正常的。
而且前面已經說了,對抗日作貢獻,不僅僅體現在殺敵數量上。所以,我們只能承認,雙方都有功勞。但是誰大?這是根本回答不出來的。因為沒有統一的單位去計量。說國民黨功勞大的整天說國民黨軍消滅的日軍那么多,共產黨消滅了多少?問題是你怎么能只算消滅敵軍數量?共產黨在敵后破壞了那么多鐵路公路,收了那么多電線,炸了那么多橋梁,從日本人控制區內解放了1億人口和幾十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難道全都能當作不存在而無視嗎?要比較的話只能用統一的標準單位去比較。那么共產黨破壞的鐵路公路電線橋梁,難道說要折合成相當于消滅多少日軍?怎么折合?你倒是去折合折合看?折合的起來嗎?根本就折合不起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