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6月4日《日本是中國崛起繞不開的坎》一文中提到,日本不服中國,是因為“日本人認為,歷史上中國從未打敗過日本”。日本人慣于玩“選擇性遺忘”的把戲,自欺欺人,但史實是抹殺不掉的。中國8年抗日戰爭勝利暫且不論,明朝萬歷年間,中國軍隊在“援朝抗倭”戰爭中就曾大敗日軍,侵略戰爭的始作俑者豐臣秀吉因此丟了霸業,氣病而死。
這段塵封400多年的歷史值得玩味,也發人深思。
豐臣秀吉出身貧寒,地位卑微,連姓都沒有,這個留在史上的名字還是后來天皇賜的。年輕時,他種地作買賣都不行,卻是個會打仗的料。也算他生逢其時,日本正處于戰國時代,66國的大名,各自擁兵,征殺不己。豐臣秀吉投奔勢力強大的尾張國大名織田信長,從士卒干起,一步步因功升遷,成了信長的左膀右臂。當織田信長將60多個大名滅掉一半時,自己卻被部下殺死,幸運一下子落到豐臣秀吉的頭上。他當仁不讓地接過織田信長的家底和旗號,一鼓作氣,殲滅對手,平定全國。
統一日本后,豐臣秀吉的野心更加膨脹,他不斷念叨早年說給愛妾的一句話:“在我有生之年,誓將唐之領土納入我之版圖”。他還對兒子說,“5年之內必定攻下明國,到時候你就是明國的關白(最高官員)”。他心目中的版圖,除了中國、朝鮮,還包括印度和東南亞。他在寫給家人的信中直言不諱,自己很快就要到大明寧波府居住,因為那里距印度較近,便于指揮征服印度之戰。
像后來的一切侵略者一樣,侵略中國拿朝鮮做跳板。1592年,豐臣秀吉向朝鮮王朝提出“假道入明”,遭拒后親率16萬大軍進攻朝鮮,很快就攻占朝鮮京城(如今的首爾)和平壤。當時的朝鮮是明朝的屬國,朝鮮國王向明王朝緊急求援。明遂發兵4萬,抗擊日軍。日本兵雖然兇悍,但指揮官畢竟是“井底之蛙”,戰術差,缺機變,加之武器相對落后,被明和朝鮮聯軍打得一敗涂地,只好議和。
雙方提出的議和條件差距甚大,怒羞成怒的豐臣秀吉于1597年出動12萬軍隊再次攻朝。明朝出兵迎擊,日軍重蹈失敗覄轍,灰溜溜地撤回日本。
據日方公布的數字和中國史書記載,日本在攻朝侵華戰爭中傷亡慘重,損兵折將不下四五萬。中國學者的權威論斷是:這場歷時7年的抗倭援朝戰爭,以中國軍隊的徹底勝利和日本軍隊的徹底失敗而告終。
打了敗仗的豐臣秀吉,千夫所指,氣急敗壞,一病不起,第二年便嗚呼哀哉。其家族也隨之衰落,德川家康家族取而代之。
歷史和現實都表明,日本的國民性中有兩點很突出:一是富于侵略性,又對這種丑惡行為百般掩飾、否認、美化,為此不惜采取無賴手段。在日本歷史書中,作為“日本征服亞洲運動的開創者”,豐臣秀吉被描繪成英雄。至于將二戰時日本對亞洲國家的侵略說成“進入”,將擄掠謊稱“解放”,把日本戰敗美其名曰“終戰”,更是其一貫伎倆。
二是欺軟怕硬,不打趴不服。對很多日本人來說,這已是基因遺傳,千百年不變,于今尤烈。豐臣秀吉侵略中國失敗,讓日本朝野頓悟,明帝國雖衰像已現,但還是厲害,日本不是對手。從此,日本夾起尾巴近300年,不敢對中國耍橫,直到明治維新日本自感國力日盛,才于1894年發動甲午戰爭。今天,日本人雖然對美國丟原子彈炸日本仍心懷忿懣,但怕美、哈美之表現,不減當年。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