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是臺灣紀念朝鮮戰爭“反共義士”重獲自由的世界自由日。據臺灣《聯合晚報》報道,朝鮮戰爭結束后,一萬多名“反共義士”來到臺灣。臺“國史館”根據其中部分人士的口述史,出版了“韓戰反共義士”訪談錄。多位當年的“反共義士”宣稱,被美軍俘虜后,美國違反日內瓦公約,強迫他們擔任美國間諜,透過海陸空的運輸方式,滲透到共軍戰線后方,為美軍收集情報,不配合的人,就莫名其妙消失了。
張一夫,山西人,朝鮮戰爭中被俘,因不愿回大陸當間諜,選擇胸刺“誓死反共”赴臺灣。早年是國民黨士兵。
四川籍老兵劉云龍在朝鮮戰爭中成為美軍戰俘,被國民黨逼迫刻下象征反共意志的國旗
以下為《聯合晚報》報道:
韓戰(即朝鮮戰爭)結束后,一萬多名反共義士來到臺灣。囯史館完成部分反共義士的口述歷史,根據國史館出版的訪談錄,多位當年來臺的反共義士宣稱,被美軍俘虜后,美國違反《日內瓦公約》,強迫他們擔任美囯間諜,透過海陸空的運輸方式,滲透到共軍戰線后方,為美軍收集情報,不配合的人就莫名其妙消失了。
韓戰當時,中國大陸出兵支持北韓共軍,與美軍作戰。不少被美軍俘虜的共軍,在國共內戰時多是被俘國府官兵。國史館出版的韓戰反共義士訪談錄當中,有化名為馬群耕、侯廣明、文健友、高文俊等當年的韓戰反共義士,他們都指證,在戰俘營都接受美軍要求,回到共軍后方,協助美軍進行情報工作,擔任美軍間諜。
美軍會發給他們共軍制服與裝備,然后用空降、步行、搭船等方式,滲透到共軍的區域。這些反共義士說,用戰俘從事情報工作,公然違反《日內瓦公約》,有些人好不容易逃離戰場,不愿意再從事危及生命的任務。侯廣明說,他們不想出任務,集體向美軍抗議,美軍就用槍掃射他們睡覺的棚子,不往身上打,但這樣大家就懂了?;蛘甙阉麄兗显谏碁┥?,朝沙灘開槍,子彈就落在大家身邊,用武力威脅。
侯廣明表示,也有不聽命令的戰俘,被綁著沙包丟到海里。有的戰俘被美軍送回前線當間諜,被共產黨抓到后又送回來,卻被美軍關起來,懷疑他們是共黨間諜,有人就這樣死掉了。
馬群耕表示,他不肯出任務,美軍就將他關禁閉,用球棒打他。后來,他們被迫出任務,為了生存,多豐在出任務時偷工減料,或者將情報灌水,而且一定要在白天回到美軍陣地,否則容易遭到攻擊。回到臺灣后,國防部二廳要求他們繼續從事情報工作,他們不肯,國防部罵他們不愛國、對國家不忠。
這些反共義士現在都已年邁;他們回憶當時在戰俘營里區分親共與反共兩派,戰俘身上刺青反共字眼,有些是被迫表態,不完全是自愿的,有的人沒有支持持反共派,就被反共派打死。臺灣當時透過中華民國駐韓國大使邵毓麟,動員戰俘營中文譯員進行戰俘策反,后改派國民黨中央黨部六組副主任陳建中,以大使館陸軍副武官身份,化名陳志淸,在韓國發展戰俘營的反共組織。軍方后來依賴名湯、王升等協助戰俘返臺,楊亭云也曾參與。
反共義士回憶,戰俘營里打死人是常態,美軍也不會管。反共派殺親共戰俘,還將尸體支解,裝進糞桶里,隔天丟到海里,或者是燒掉,也有的直接埋在營區里面。
幾位反共義士都指稱,有位名叫林學圃的戰俘,英文不錯,卻被其他人認為沒有明顯表達反共態度,被活活打死,這人死前還髙喊毛澤東萬歲。反共派懷疑他是共產黨故意派來滲透進戰俘營,分化戰俘的。
日內瓦公約
《日內瓦公約》是1864年至1949年在瑞士日內瓦締結的,為用以保護平民、戰爭受難者和戰俘等一系列國際公約的總稱。公約規定了軍隊醫院和醫務人員的中立地位,和傷病軍人不論國籍,應受照顧等。
經多次修訂,《日內瓦公約》擴充為4個公約,包括《改善戰地武裝部隊傷者病者境遇》、《改善海上武裝部隊傷者病者及遇船難者境遇》、《戰俘待遇》和《戰時保護平民》。
綜合參考消息、臺灣聯合新聞網等報道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