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濟洋
人類歷史,邁著滯重的步覆,一步步向今天走來。 然而,歷史老人又在前進途中頻頻回首。
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位于我國遼東半島的旅順口,仍然駐守著一支外國軍隊,那就是蘇聯(lián)紅軍遠東后貝加爾39集團軍。
朝鮮戰(zhàn)火燒到鴨綠江邊,同意斯大林的提議延長蘇軍撤離旅順口期限
旅順口是舉世聞名的天然良港,隱蔽險要,終年不凍。它與廟島群島及山東半島蓬萊角共扼渤海海峽,構成“京津之門戶,北衛(wèi)之咽喉”,“南來舟楫,非此途不能登岸”,戰(zhàn)略地位十分重要。
旅順口軍港1880年10月開始修建,到1890年11月竣工,歷時10年。對此,世界列強饞涎欲滴。1894年11月,日本帝國主義發(fā)動了侵華戰(zhàn)爭,攻占了大連旅順口。1897年12月,沙俄聯(lián)合德、法,并以清政府向日給付3000萬兩白銀為條件,迫使日軍退出。沙俄又強行占據(jù)了旅順。
1945年2月11日,蘇、美、英三國首腦斯大林、羅斯福、邱吉爾在雅爾塔會議簽訂了《蘇聯(lián)參加對日作戰(zhàn)的協(xié)定》,其中包括大連旅順口商港國際化,并保證蘇聯(lián)在這個港口的優(yōu)惠權益,恢復租借旅順港為蘇聯(lián)海軍基地等條款。
根據(jù)這個條約,1945年8月22日,蘇聯(lián)后貝加爾方面軍副司令伊凡諾夫中將率領250名空降兵在旅順口土城子機場著陸。日軍駐旅順守備司令官小林海軍中將投降,伊凡諾夫就任旅順警備區(qū)司令。24日,蘇軍近衛(wèi)坦克第六集團軍首批坦克開進旅順。至8月底,約有1萬蘇軍進駐旅順地區(qū)。1949年10 月1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向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第二天,蘇聯(lián)政府致電正式承認。
滿目瘡痍的中國大地,有數(shù)不清的重大問題需要共和國的締造者毛澤東去處理。可他還是斷然決定,親赴莫斯科。毛澤東主席經(jīng)過漫長而又枯燥的旅途,于1949年12月16日下午6時,到達莫斯科。在克里姆林宮斯大林元帥辦公室小會議室里,兩位偉人的大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
面對斯大林提出的一些苛刻條件,毛澤東巋然不動,以他那特有的才略魅力征服了斯大林。斯大林讓步了。他說,“中蘇條約應是一個新的條約,旅順口問題的解決辦法一個是限期歸還,一個是現(xiàn)在撤兵。”毛澤東同意前一個辦法。在談到大連問題時,斯大林說:“可由中國自己處理。”
隨之,1950年1月20日由周恩來總理、東北人民政府副主席李富春、中央貿(mào)易部部長葉季狀、東北工業(yè)部副部長呂東、外交部蘇聯(lián)東歐司司長伍修權、大連市委書記歐陽欽等組成的代表團到達莫斯科,同蘇聯(lián)方面的米高揚、維辛斯基、葛羅米柯、羅申等就條約和協(xié)定的具體問題進行會談。雙方達成協(xié)定:“1952年末,蘇聯(lián)軍隊從共同使用的旅順口海軍根據(jù)地撤退,并將該地區(qū)的設備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時間剛剛過去5個月,美帝國主義悍然入侵朝鮮,并宣稱“鴨綠江不是把中朝兩國截然分開的不可逾越的障礙”。斯大林來電詢問我方沈陽到丹東一線部署的兵力怎樣,能否出兵,以助一臂之力。
為此,周恩來總理秘密訪蘇,并同在蘇聯(lián)養(yǎng)病的林彪會見了斯大林。斯大林認為,美軍已越過“三八”線進入朝鮮北部,如果朝鮮同志繼續(xù)堅持下去,就可能白白犧牲。要告訴他們撤退,把主要力量撤到中國東北,把老弱病殘撤到蘇聯(lián),我們兩家都得承擔起這個任務。這時,林彪在一旁說;“不必撤走有生力量,而讓他們進入山區(qū)打游擊,等待時機。”斯大林對這個想法不感興趣,說:“敵人不但不能允許游擊隊存在下去,而且會很快把它消滅掉!”
不過,斯大林解釋說:蘇聯(lián)想幫助朝鮮同志,但我們早已聲明,我軍已撤出朝鮮了,如再出兵就等于我與美直接交戰(zhàn),在國際上會造成不良影響。所以設想中國出動一定數(shù)量的兵力,我們供應武器裝備。斯大林同周恩來聯(lián)名致電中共中央:“……蘇聯(lián)完全可以滿足中國的大炮、坦克等軍事裝備……”
為了亞洲和世界和平,為了國家和民族利益,最早提出“槍桿子里面出政權”著名論斷的毛澤東和他的戰(zhàn)友們,馬上致電斯大林:“我們不能見死不救,決定出兵援助朝鮮同志。”
抗美援朝態(tài)度堅決,行動迅速,斯大林同意為中國裝備60個師和1個師的噴氣式轟炸機。在周總理建議下,彭德懷、金日成秘密訪蘇,斯大林又同意為朝鮮裝備3個空軍師,5個高射炮團,援助2000輛汽車和1個師的噴氣式轟炸機。
面對朝鮮戰(zhàn)場的嚴峻形勢,斯大林分析說,朝鮮戰(zhàn)爭對美國是敗血癥,他們也迫切需要停戰(zhàn),如果宣布蘇軍繼續(xù)駐在旅順口,美國將更傷腦筋。于是,中蘇兩國外長再次達成《換文》協(xié)議:為保障遠東和世界和平,蘇軍自共同使用的中國旅順口海軍根據(jù)地撤退的期限予以延長。經(jīng)過朝、中、蘇三國人民的努力,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zhàn)協(xié)定在板門店簽字。
憑借著歷史唯物主義者的移山偉力和博大胸懷,毛澤東寫下了輝煌的一筆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病逝。他的逝世,給世界帶來了震驚,給友好的中蘇兩國人民帶來了悲痛。
赫魯曉夫上臺后,蘇聯(lián)國內形勢變幻莫測。中蘇關系出現(xiàn)了危機。中國接受蘇方軍火,是作為他們對抗美援朝的物資供應而接收的,赫魯曉夫乘我國困難,向我們要軍火款,實行關、卡、要。毛澤東曾對他身邊工作人員說:“缺點和錯誤總是中國人的。”這話反映了毛澤東面對來自蘇聯(lián)方面的壓力,也有所思。
1954年2月21日夜,古老的北京城隱在夜幕深處,進入沉酣。毛澤東站在他那寬大的寫字臺前,凝視著以他和劉少奇、周恩來三個人的名義祝賀蘇聯(lián)建軍節(jié)的電文稿??粗鴿M紙蒼白無力的外交言辭,毛澤東不斷移動他那高大的身軀,特制的雪茄煙一根接著一根,滿屋繚繞升騰的煙霧,把毛澤東的思緒牽回到那艱苦的歲月……1947年、1948年間,蘇聯(lián)對我們最模棱兩可的。1949年后,他們才真正意識到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正確,而現(xiàn)在的氣候卻變了……
毛澤東憑借歷史唯物主義者的移山偉力和一代偉人的博大胸懷,在祝賀蘇軍建軍節(jié)的電文稿上,揮筆寫下那具體而翔實的輝煌一筆:“駐守旅順口海軍基地的蘇聯(lián)軍隊,在維護遠東和世界和平的安全事業(yè)中,起了重大的作用,對中國人民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給予有力的支援。”
“小弟弟”原諒“老大哥”的誠摯情義,確也讓赫魯曉夫感到心熱。在一些國際事務中,“小弟弟”逐漸成長為“老大哥”,并促成了赫魯曉夫1954 年10月率領蘇聯(lián)政府代表團來華,簽署了“蘇軍從旅順口海軍根據(jù)地撤退,1955年5月31日之前將基地交由中國完全支配”的協(xié)定。
10月13日,赫魯曉夫一行離開北京回國,途經(jīng)我國東北時,訪問了旅順,視察了駐旅順的蘇軍部隊。我國陪同人員把赫魯曉夫送到旅順口蘇軍駐地后,就趕回大連。當陪同人員在大連吃完晚飯在街上散步時,忽見赫魯曉夫一行的車隊開過來了,我方人員又馬上為他們安排了食宿。原來,他們到了海軍基地后,很長時間找不到接待他們的自己人。這位出生于礦工家庭的俄羅斯人,只憑感情沖動,怒氣沖沖地趕到大連找中國主人。
第二天,蘇聯(lián)海軍總司令茲涅佐夫才趕到,陪同赫魯曉夫觀看蘇軍的海岸炮射擊演習。在這里,赫魯曉夫發(fā)現(xiàn)了他們的駐軍紀律松弛,軍容渙散,認為茲涅佐夫對他不尊重。不久,茲涅佐夫被撤職。
打這以后,中蘇關系曾恢復了一些,可好景不長。72歲的劉金娥大娘回憶說:當年我是旅順五間房村的婦女主任。為歡送蘇軍我?guī)ьI20多名婦女連夜繡花枕頭,當趕到龍頭火車站送給蘇軍時,看到火車上拉的東西都是中國的,我們互相嘀咕著,不知這是為什么?
四八一○廠原廠長黃筱農(nóng)對記者說,這個廠是一個有著百年歷史的老廠,蘇軍要撤退的時候,把三艘不能遠涉重洋帶回海參崴的木殼掃雷艇拖到旅順港外炸沉。鍋爐房的中國工人反映蘇方正把一麻袋一麻袋的文件資料投入鍋爐燒毀。一位蘇聯(lián)檢修師告訴中國工人,他曾責問過他的上級:“這符合國際主義精神嗎?” 得到的回答是“執(zhí)行上級指令”。蘇方計劃科長布洛夫曾悄悄地塞給當時是技術員的黃筱農(nóng)一本《蘇聯(lián)海軍工廠計劃管理條例》。他說:“這是我自用的一本,沒有上交,留下對你們有用。”黃筱農(nóng)問他這樣做是否會給他帶來麻煩,他只回答一句:“為了我們共同事業(yè)——共產(chǎn)主義。”
威武的“彭大將軍”率領高規(guī)格代表團慰問蘇軍,蘇軍又驚又喜與當?shù)厝嗣褚酪啦簧?/strong>
“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這是毛澤東專門為彭德懷寫的一首詩。解放戰(zhàn)爭時期彭德懷在西北獨當一面的功勛和建國后率領志愿軍打敗美帝國主義的戰(zhàn)績,深深地打動了毛澤東。
一直牽掛著旅順海軍基地的共和國領袖毛澤東,于1955年2月親手安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團慰問駐旅順口地區(qū)蘇軍。
慰問團成員包括:團長、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長彭德懷,副團長:中蘇友好協(xié)會會長宋慶齡和國務院副總理賀龍,中國人民保衛(wèi)世界和平委員會主席郭沫若,國防委員會副主席聶榮臻。 5月22日,“彭大將軍”和他所率領的高規(guī)格的慰問團抵達旅順。望著風云威嚴的彭德懷,蘇軍又驚又喜。當彭德懷在慰問大會上代表毛澤東主席將一面繡著“蘇中兩國強大的同盟是不可戰(zhàn)勝的力量,是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和維護亞洲及世界和平的可靠保證”,署名“毛澤東”的錦旗授予蘇軍時,他們藍天一樣的眼球中,閃爍著慈善與友愛的光!
這是正義與和平的獎賞,熱心于人類正義事業(yè)的人們,自然在歷史上留下光榮和尊重。第二天,彭德懷帶領慰問團全體成員及蘇聯(lián)駐中國大使尤金,蘇聯(lián)駐大連總領事別良諾夫等在旅順舉行了“中蘇友誼塔”奠基典禮。
人們曾對蘇聯(lián)紅軍“下地”時少數(shù)官兵違犯軍紀酗酒鬧事等行為反感,對一部分蘇軍撤退時帶走中國大量物品不理解,但心里記住最多的還是蘇軍專家在中蘇合營企業(yè)中幫助中國工人掌握技術,為我們培養(yǎng)了新中國第一批女火車司機;在農(nóng)村、海島的蘇軍與當?shù)厝罕娪押孟嗵?,親如一家;為了幫助群眾春耕,蘇軍把自己心愛的戰(zhàn)馬套上犁耙,派出軍車拉水上山,澆灌農(nóng)田;新買回來的拖拉機不會開,蘇軍士兵就手把手地教;辦飼養(yǎng)場,蘇軍就派人傳授飼養(yǎng)技術;駐地群眾生病,蘇軍軍醫(yī)就登門診治……
在蘇聯(lián)紅軍即將撤退回國的時候,蘇軍官兵和當?shù)厝嗣褚酪啦簧?,各種形式的告別活動接連不斷。1955年4白9日,旅大11萬人集會于以斯大林的名字命名的斯大林廣場,歡送蘇軍撤退回國……蘇軍上尉巴拉金的妻子扎娃和她的鄰居裴玉枝大娘擁抱在一起,流著眼淚說:“媽媽,我們雖然分別了,可我的心永遠和你在一起,等我回國后告訴我的媽媽,在中國也有像她一樣的中國媽媽。” 1955年5月26日,最后一趟運送蘇軍回國的列車在千千萬萬的歡送人群中,緩緩離開了旅順口……至此,蘇聯(lián)遠東后貝加爾39集團軍共計12萬人,全部撤退回國。
從朝鮮東海岸回國的志愿軍三兵團奉中央軍委的命令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三兵團,在曾紹山副司令員率領下,1955年1月開始分兩批進駐旅順地區(qū),會同沈陽空軍司令員何振亞,海軍副司令員周希漢所指揮的部隊,靠我們自己的力量形成了比較完整的防務體系。
望著五星紅旗在自己子弟兵的哨位上冉冉升起,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將軍們激動了,兩眼噙著淚花……歷盡磨難的人民激動了,載歌載舞歡慶和母體分割達60年之久的大連獲得新生,真正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讓我們記住,中國近代史的每一頁都是沉重的,它浸透了血,浸透了淚。這歷史之頁的沉重,還在于它托負著無數(shù)志士的抗爭、吶喊,給我們后來人留下了求索和沉思。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